说课稿

时间:2021-03-03 09:22: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汇总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说课稿汇总6篇

说课稿 篇1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五步拳的教学激发武术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学情分析

  五步拳是我校高一年级下期武术选修模块一的教学内容,五步拳的教学预计1—3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据了解选修武术模块的学生多数在小学、初中学过武术操、少年拳,有一定的的基础和学习兴趣,这是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本课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教学生学和师生共同探讨等教学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 教学内容

  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等五种基本步型组合的基本套路,本课以学习基本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和学习五步拳1—4个动作为主教材内容。

  教学重点:五步拳1—4个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学生对基本步型和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

  教学难点:做到手、眼、身、神配合协调和怎么让学生去当好“小老师”。

  四、教学目标

  1、 学生对基本步型和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在五步拳1—4个动作的学习中,能找出套路中出现的基本步型。

  2、 基本掌握五步拳1—4个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动作协调连惯。

  3、 通过学生教学生和学生探讨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学习、自主创新学精神。

  五、 教学过程

  1、 准备部分:

  ① 本课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斗鸡”开始,课堂氛围活跃,在游戏过程中,强调技战术运用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② 武术运动动作幅度较大,游戏过后本课安排了几节关节操和柔韧性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③ 一般性准备活运动后,根据本课主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了几节专门性的徒手操练习。

  2、 基本部分:

  ① 首先让学生认知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等五种基本步型组合的基本套路,然后学习本课教学内容。

  ② 老师教完基本内容后,让学生自主研讨学习。方法是两人一组分散练习,要求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学生,把五步拳1—4个动作教习两次,然后一起研讨教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也可请老师帮助解疑。

  ③ 集中探讨。方法是老师领做,进一步规范技术动作,学生通过比较更深的理解运作要领。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找出五步拳1—4个动作中,出现了那几种步型?还有几种步型套路中还没出现?课后每个同学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去创新完成五步拳后面的几个动作(要求把没出现的步型用上)。

  ④ 接合主教材内容的接力游戏。以水彩笔(或粉笔)、小黑板为导具,通过接力跑在小黑板上写上“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最后一棒的同学在小黑板上给本组表现给出自评分,老师综合各方面情况给每组进行评价。接力游戏给课堂教学气氛推入一个新高潮,游戏不仅提高了运动负荷,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武术的深远意义。

  3、 结束部分:通过意念放松(放轻音乐),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去完成“五步拳”后面的动作,下次课上交流展示。

  六、 本课亮点

  1、 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非常明确。

  2、 让学生把刚学到的东西去教学生,边教边学边讨论,不近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教学的艰辛,更珍惜老师的劳动,更努力的学习。

  3、 课后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创编武术套路。

  4、 接力游戏的创设,不仅搞高了运动负荷,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武术的深远意义。

  七、 效果预计:

  1、90%以上的同学对基本步型和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

  2、75%以上的同学能基本掌握五步拳1—4个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建立自信,勇于创新。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中的第二节,本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通过学习认识到任何一种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要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被淘汰,都必须具备学习能力,特别是我们人类要提高生存本领,认识世界,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在这一课题内容中,我认为应该分2课时进行讲授,其中第一课时主要任务解决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二者关系的探讨。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完成对“动物绕道取食”的探究,并对学生进行“人类的生存质量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的情感教育。今天我所讲的是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地位及作用

  前面第一章学习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学生对各种动物的行为也有所认识,但是,具体怎么区分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更没有深刻体会学习行为的意义。本课时的重点是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初步认识动物行为的意义,为下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的情感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学生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下一节课的教学及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地位十分重要。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①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②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关系的探讨。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识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了解二者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资料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②认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③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和进化的观点。

  二、说方法

  (一)学情分析

  1、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再加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讲,无疑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自我学习,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

  2、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初中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不断的训练,也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对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很重要。教师可提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料让他们感知,再引导其理性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 二)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参与法:通过参与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学习方法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启示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世界》节目片段;经过整理的宠物行为观察日记及关键图片,并制作成课件;教材中“资料分析”中的图文制成的课件;动物行为相关

  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整理过的宠物行为观察日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片段,以此情境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思维: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它们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在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动物的这些有目的的活动就是动物的行为。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学生的交流、问题的提出、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等都努力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的驰骋的空间,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是享受,乐学亲师。

  (二)新课教学:

  1、知识聚焦:教师展示动物的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行为目的不同推断行为的类型。同时加以剖析、引导区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认识生活,在生活的体验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2、生活拾趣:学生展示自己的宠物观察日记,教师加以适当评价和鼓励,并出示准备好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有关行为获得的途径的进行分析,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并通过图片资料验证巩固,加深认识。

  3、快乐参与: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动物有过接触,因此,同学们都能列举出一些动物的行为。因此鼓励学生分别举两个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例子,看谁举的又好又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们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动物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许多行为都有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从本质上理解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以此为主线,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深入探究:通过对图片、文字资料的探讨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和学习行为的适应性。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在探究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和实施个性化的探究方案,肯定符合科学性的自主性探究活动,倡导创新,合作交流。

  5、实验再现:这是前苏联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经做过的实验,通过对这个实验中狗的行为的分析,逐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和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但它需要巩固,否则会逐渐退化,并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对学习的启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点拨、协助、积极参与的旁观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主动获取,积极探索,提高能力。

  6、案例解析:这个实验中有三个主人公:鸡、狗、黑猩猩,它们对玻璃墙外的食物的有不同取食方式,在对现象的解释中归纳出: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那么同种动物之间学习能力是否相同呢,下来的小游戏:一枪打四个,学生自己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三)畅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你打算如何去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和进化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要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而不被淘汰,都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必须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引导、点拨、协助学生为主。在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时都得到了老师的鼓励、积极的评价和引导,或语言,或目光,或肢体动作,使孩子们有勇气说,表现欲更强,更积极思考,更主动求知探索,这样常常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教学反思: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安排二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我提前布置“宠物观察日记”,不但激发学生兴趣,还为教学做好准备。

  2教学策略的选用:

  (1)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基于此,本节课通过引导探究式学习,构建一个互动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动物行为的有关知识。

  (2)运用媒体工具,向学生提供资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3)课堂上、课前、课后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嘴、多动脑,更多地让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摒弃教师教学生看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少评价他们的描述正确与否,让他们自主发现,享受成功的喜悦。建立了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欲望才会如此强烈,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在进行心智的交流。

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藏戏》。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概述

  这篇课文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比喻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藏戏的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选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2、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体会藏戏的特色以及艺术魅力。

  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课时安排

  整课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课为第二课时。

  5、教具准备:藏戏的ppt课间及藏戏的视屏片段。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阅读实际情。

  况,主要采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读书、思考、交流时间。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落实到实处。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直接导入。

  1、(播放藏戏视频片段)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图片(生回答是藏戏),这时板书:藏戏并说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藏戏》,去了解它,感悟它的魅力吧!

  2、介绍藏戏(出示藏戏知识幻灯片)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二)听课文阅读(播放阅读课件),让学生弄清文章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生会回答:讲了藏戏的形成、开山鼻祖唐东杰布、藏戏面具的特点,讲了它的发展等)在此教学环节中,留给学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美丽的艺术特色。

  (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总结每段段意。

  (1)让学生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并指明生回答,这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学生会回答:藏戏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一部戏可以演出三到五天。)再问学生这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生答:反问句)

  师小结:对这三句都是反问句,以三个反问句开篇,先声夺人,强调了藏戏的三大特点:藏戏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一部戏可以演出三到五天。这种写作方法叫反问开篇法。(板书第一部分用反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

  (2)师读4—7自然段,要求学生思考本段告诉我们什么故事?(生答:唐东杰布的故事)再问唐东杰布有哪些传奇色彩?(生答: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原因、怎样组织戏班子去筹钱修建58座桥梁的故事。)那们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讲了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原因呢?(生回答:第五自然段。)因为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对非常对这句话用精炼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说明了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间接地歌颂了他为民造福的高尚品质。

  接着问那唐东杰布为了实现自己的宏愿,又是怎样做的?

  小结:对这部分讲了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建造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开山鼻祖的故事。(板书第二部分藏戏的形成)那么老师想问你们知道唐东杰布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时利用用幻灯片介绍唐东杰布及展示唐东杰布的画像。

  藏戏之神——唐东杰布(1385—1464)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西藏过去的民间藏戏活动中,都把汤东杰布作为戏神来供奉祭祀。藏戏演出场地中心都供有唐东杰布塑像或唐卡画像,开场戏也主要是祭颂唐东杰布的内容,看戏的观众捐赠东西时,也首先要向唐东杰布神像献哈达。在西藏许多寺庙里也都供奉着他的塑像或画像,向他叩头祈祭的人络绎不绝。

  四、板书设计

  我国常见剧种简介。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

  越剧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五:教学反思

  《藏戏》是一篇知识性、趣味性都比较强的民俗散文。这篇课文条理非常的清晰,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得心应手。尤其是在学习藏戏的特点这部分时,有部分内容是写藏戏中的面具的,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可以轻松的理解这部分内容。

说课稿 篇4

  一、 紧扣特点说教材

  选用教材: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重庆大学第四版八年级上。

  教材特点:专题编排为主,强调集团性、趣味性。

  本节教材整合了语文、美术等诸学科元素。本节教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字处理软件,学生在认识、欣赏了电子板报后,自己参与制作一份丰富多样、别具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本课在《电子板报》这一单元板块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上一课学习内容的细化,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的同样精彩一课《灵活多样的版面设置》。是word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二、凸显主体说学情

  学生经过二学期的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电脑和网络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加深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兴趣指向离散度高,因而设计任务时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和激发兴趣的持续性。

  三、更新理念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页面设置的知识。

  2. 学会设置文字效果。

  3. 学会在WPS文档中插入图片及调整图片。

  4. 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并会用网络收集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利用文字工具对文字进行修饰。

  ⑵.合理选用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协作学习、以及想象、创造、观察和知识迁移等能力。

  ⑷.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⑸.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欣赏优秀的电子板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⑵.体会爱与被爱,享受人情的温馨。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⑶.培养版权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分析

  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图片和网页图片的格式设置

  五、教学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图文并排的灵活适当运用。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修饰文章,把整个文章修整得漂亮、美观、协调、和谐,不拘泥具体的某一部分的修饰,注重文章的整体布局。

  六、依据理论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围绕给“三峡移民精神”做板报的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其主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讨论法、演示法。

  2、学法指导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主操作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最后达到有情感的创作电子作品。

  七、整合资源说准备

  硬件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

  软件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素材准备:多媒体短片、图片网址

  八、情感互动说过程(小组协作学习)

  ㈠.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通过出示“三峡移民精神”短片,(投影和广播教学软件展示)。

  教师通过三峡移民精神的板报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新课。以“三峡移民精神” 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教育。

  上节课我们在初识电子板报的时候认识文字处理软件wps、word,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学习怎样用word来做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

  (请学生打开word20xx)

  ㈡.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任务一:进行页面设置及对文字进行美化

  教师讲解(屏幕广播)“页面设置”在新页面中,通过点击“文件” “页面设置”对板报的版面进行设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提出问题:选择多大的版面,纸张边距的如何设置,及页眉页脚进行设置,怎样进行分栏。对第一个问题,我先请同学回忆前面学过的有EXCEL中对页面的操作,将原有的知识迁移过来。

  对第二个问题,文字的美化,叫同学点开“格式”菜单让学生自主操作,在操作中探索问题答案。我会进行课堂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任务完成必须有先有后,老师鼓励先完成的学生积极协作和指导后进者。学有余力的同学让他们自主探索图片的插入方法,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其它同学共享。全体学生完成后引导同学归纳页面设置及文字修饰的一般操作步骤。并延伸到对一段文字的设置方式。

  知识迁移:对段落的设置这一迁移的知识,一般同学都不太注意,因为这一设置效果没有修饰效果来得显著,但作为教师应启发学生,学习者不能只追求眼前的效果,更应该扎扎实实对学好操作技能。在板报的制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二:学会插入图片、将文件中的图片插入文章中、设置图片格式以及图片不同的文字环绕方式。

  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带图片并设置好格式的精美“三峡移民精神”板报作品。

  2、教师讲解图片的插入方法: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或剪贴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3、讲解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指到图片点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工具可对图片进行文字颜色与线条、大小、版式的设置,与文字的绕排方式的设置先请同学们单击图片工具栏的文字环绕按钮,了解七种文字环绕方式。然后分组研究。

  4、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全班分六个小组,分别研究七种文字环绕方式的操作方法及其对图文混排效果的影响。

  小组活动期间倡导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融会集体智慧。

  活动后期各组将研究所得填入“研究结果报告表”,并推举代表将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作演示汇报。

  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作品,组内分工,共同完成任务,消除了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各展所长,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㈢.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任务三:如何将WEB网页中图片加入板报中?

  1、教师让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并得出操作方法。

  2、抽能力较强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并给其他同学示范。

  3、教师强调并点评。

  (1)只要在这张图片上单击鼠标的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将图片保存下来,再用word20xx中“插入”菜单——“图片”——“来自文件”来插入。在另存图片时,有的同学会忘记把图片存在哪个文件夹下去了,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就有出现到处找图片的问题,这时我会提醒同学们把图片文件存在自己新建的一个“图片下载”文件夹中,以便用的时候找得到。

  (2)、也可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将图片复制下来,再粘贴到文档中。

  4、图片的版权问题: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此时应当提醒学生:当我们引用图片时,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注意图片版权。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5、课堂练习:学生进一步修改美化“三峡移民精神”板报。完成后,每小组推选一幅作品。利用大屏幕展出,全班共同赏析。

  ㈣.课堂小结

  首先抽部分学生自评,介绍设计思想、制作方法。再让其他同学评析。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对学生完成的作品,找出其优点,给予奖励。让学生都有成就感,真正做到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对敢于发表观点的同学应该予以肯定。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构成美的规律也是多样的。

  经过以上环节的学习,本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㈤.课后作业:展示一幅奥运板报作品并布置以下作业。

  大家都知道,在过几个月奥运会就要在我们国家举行了,关于奥运精神我们也了解了不少。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网上收集资料作一个以展示北京08奥运风采为主体的小报,做得好的,老师可以帮你们打印出来,送给你们,你们可以放在教室里的板报上,可以带回家去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九、板书设计: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或剪贴画

  右击——图片另存为……——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右击——复制——切换回word20xx——粘贴

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课题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口算的方法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笔算,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上来,它是以后学习较复杂除法的基础,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的基础之一。

  教学目标:

  1、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养成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习惯,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过渡: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渡:下面,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法和学法,先说说教法)

  二.说教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中多体验、交流中多总结、练习中多迁移。

  (过渡: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除了注重教法,还应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先让学生调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一个新的计算问题,经历探 索过程,体会方法与步骤。然后在回顾、交流等学习活 动中自己总结算法,形成算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 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 给学生留出 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当然,一节好课,除了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外,对于课堂的结构设计也应是科学的,合理的。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 5个环节: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课一开始,我利用学生喜欢去参观喜羊羊村子的兴趣,引出村长的计算考题,在计算中重点让学生说一说80÷4是怎样口算的,笔算75÷3时,先算几除以几?商“2”写在何处,为什么?十位上余下的“1”,怎么办?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本课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先进行一些口算训练,这既是常规训练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服务的,在口算最后安排了一道“75÷3”口算,由于口算难度较

  大,让学生去笔算,这样既复习了笔算的计算方法,同时又能为后面新知的学习铺平道路。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演示喜羊羊带领参观养鸡场,出示例题情境图,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600÷3之后,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商是多少,并交流算法,学生可能出现这些算法。第1种:因为200×3=600,所以600÷3=200,第2种,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第3种,因为6÷3=2,所以,600÷3=200,在反馈时让学生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接着让学生回答想想做做的第1题,对比6÷2,60÷2,600÷2的商,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从而巩固理解算理。

  本环节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情境引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并交流想法,反馈中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计算、观察和对比,使学生在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之间建立一种结构性的联系,同时为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提前作了准备,有效地分解了教学难点。

  3、先估后算,探究算理

  课件出示村长遇到的难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对比列出的除法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出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突破难点,理解算理,我先让学生估算商大约是几百多,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引导他们清楚地看到,“4百多”是9个百除以2得出来的,使学生能自觉地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为应该先算900除以2作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尝试进行笔算,并讨论:先算几除以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百位上余下的1怎么办?通过动手操作及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的前两题先估后算,通过对比练习及反馈让学生小结笔算的顺序,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的数合并起来继续除。

  这个环节主要是借估算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中商的定位问题,因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解决了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这个难题,新旧知识就沟通了。因此采取“先估计、后笔算”的策略,通过估算让学生明白986÷2得商应该是4百多,所以商4要写在百位上,接着引导学生把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上来,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4、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首先是笔算的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后两题,其次,结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想想做做第4、5两题,最后是拓展训练,根据不完整的竖式,估计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几。

  这个环节,通过基本的笔算练习,巩固了笔算方法,让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解题时,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体现了估算的实用性,笔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5、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思考: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思考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笔算中认真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疑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经验,获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五、练习设计:

  练习是巩固新知,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的主要练习都是结合上面各知识点的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通过探索,灵活运用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综合了本课的计算内容,深化了对算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简洁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用逐步书写和演示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知识重点上来,从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好数学知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600÷2=300(只)986÷2=493(个) 竖式

  总之,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当然,说课仅是纸上谈兵,鲜活的课堂还需我们有足够的教育智慧。面对课上新的生成,我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说课稿 篇6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夏感》,《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多彩四季”的第三篇课文。

  一、说教材

  梁衡的《夏感》是去年新选入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散文,它替换原来的《山中访友》,整个单元便有了多彩的四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梁衡的《夏感》围绕第一句从夏天到来的气象,夏天来到大地上呈现金黄的色彩,夏天来到人们中三方面赞美夏天的旺盛生命力,赞美劳动,首尾呼应,有人评价《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镜头”。

  二、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提倡老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依据这个理念,我把的学习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章的思路;感受语言的魅力;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个层面。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会学生自读课文三步曲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美景、陶冶情操、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新课标提出“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于是,我把“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三、说学生

  刚迈进初中大门的七年级学生,没有很多的阅历,很少为一轮红日惊叹、为一片落叶感慨,大自然的美他们熟视无睹,加上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需要在诵读与语言赏析方面加以点拨与指导。

  四、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是我在该课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结合三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总体上感觉、感知作者语言的魅力。通过小黑板检查预习,小纸条出示自读课文三步曲,让整节课脉胳清晰,条理分明。通过三道练习题,赏一赏,仿一仿,写一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羽翼,在美文中畅游,领悟快乐,运用点评法正确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最终领悟到作者赞美夏的真正目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由朗读,指名读,赏析读,齐读,让学生读清结构,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通过赏析佳句、仿写句子、设计贺卡等方式,让学生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探讨,在朗读中积累。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转眼间夏去秋来,刚刚过去的夏季在你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季节?有一位朋友叫梁衡,他呢是山西人,他对夏天情有独钟,更把他家乡在麦收时农民的劳动美景化成了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文中写的夏,是山西黄土高原特有的夏,不是抽象的叙述,而是用具体生动的描写给人以深刻印象,所以应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进入课文情境中,每个学生对“夏天”“夏季景物”都有自己的感受,应

  把这种感受迁移到课文中来,让文中景物情境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二)检查预习,读准加点字的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记住生字词的音、形、义,初步懂得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三)自读课文三步曲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因此,我设计了自读课文三步曲,逐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不同见解,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学会自主阅读课文的方法。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写了夏季的什么特点?按照什么结构来构思的?夏感中的有感而发在哪一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总——分——总的结构,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品读课文,赏析文章语言

  新课标指出:“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于是我把“赏析文章语言”作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从时间分配和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1)指名读课,勾画自己所喜欢的句子,初作赏析。

  (2)指导赏析,以“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作为示例,指导学生赏析比喻、拟人句。

  (3)小组研讨,共同赏析佳句。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的原则,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七年级学生总会感到无从下手,本节课教者就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作为一个突破口,指导赏析语言的方法,“授之以渔”,然后学生合作赏析,最后学会这一种赏析语言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4)仿一仿,仿照“春之色,秋之色”两个句子,写一写“夏之色”或“冬之色”。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

  3、精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大声赞美夏天?

  [设计意图:理解情景相融的写法,把简单的认为对夏天的赞美上升到歌颂劳动、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这个高度来。]

  4、课堂小结——谈谈学了后的收获或启示(从内容或情感方面入手)。

  方式:小记者采访

  [设计意图:内容上——感受文字的优美,夏天的独特美景;情感上——指导学生生活实践,不经历炎热的夏天,怎么会有清凉的眷顾,现在人们正处于人生夏季,当努力拼搏了!]

  5、课后练习:两者任选一题 真美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选择中培养探究发现的意识,第一题可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第二题可对文本内容作更深刻的了解,

  并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六、教学说明

  1、板书设计

  2、时间安排:一课时

  3、说课综述

  阅读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多重的对话关系的中心应该是每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怎样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的阅读方式,我以语文教学的对话理论为依据,将教学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自读课文三步曲——课堂小结——课外作业五个步骤,确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学会感悟,在感悟中学会抒情,最终实现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关于说课稿汇总6篇】相关文章:

1.关于《蒸发》说课稿

2.关于《蜗牛》说课稿

3.关于《窃读记》说课稿

4.关于学会感恩说课稿范文

5.关于汉语拼音的说课稿

6.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总9篇

7.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6篇

8.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9.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汇总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