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所见》说课稿

时间:2024-08-05 08:38: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古诗《所见》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所见》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所见》说课稿范文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所见》。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教材编排、学习目标、古诗简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教材编排】

  第一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信》是一首儿童诗,一个学写信的孩子想给万物写信;《泉水》是一个童话故事,想象泉水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这条小鱼在乎》是一个儿童故事,小男孩拯救一条又一条小鱼的生命,小男孩说的话“这条小鱼在乎”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这三篇课文表达的主题是爱和爱心。古诗《所见》安排在这里,仅仅是诗人袁枚捕捉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呈现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吗?我认为,还有借事借人借景抒情,体现了对生活、生命的爱,对自然、自由的爱。

  【学习目标】

  1、会认“牧、骑、振、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所见》,并背诵《所见》。

  3、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所见》大意,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项目标,第一项是关于识字的,第二项是关于朗读背诵的,第三项是关于古诗理解的。

  其他版本的教材,《所见》安排在一二年级居多,为什么鄂教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呢?说明第三项目标“感受古诗描写的意境”是重难点。

  第三项目标中,“结合”一词指出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插图能够准确地表现诗意,注释也给出了诗中两个关键词的解释。“了解”一词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感受意境”则提示了两个核心问题,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前一个问题体现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我将在“古诗简析”里谈;后一个问题体现教师实施教学的能力,我将在“教学设计”里谈。

  【古诗简析】

  《所见》是一首以农村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写的是一件小事,一个儿童唱着歌骑牛而行,发现了树上的鸣蝉,忽然不唱歌也不行走了。写到此,戛然而止。从插图上,我们看见了什么?看见了骑黄牛的儿童,看见了树上的蝉,看见了儿童捕蝉吗?没有。看见了诗人袁枚吗?没有。但,我们仿佛看见了儿童悠闲地侧坐牛背,或仰躺牛背,手中摇着树枝。黄牛慢悠悠地走走停停,或停下甩甩尾巴,或停下啃啃青草,或停下哞哞低叫。我们仿佛看见了儿童坐直身体,四处张望,发现了树上的鸣蝉,跳下牛背,悄悄靠近鸣蝉,敏捷地扑上去,双手罩住蝉,尽情地放声大笑,得意洋洋地骑牛继续唱歌前行。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袁枚面带微笑地注视着这一切,徜徉在山村自然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山村悠闲自在恬静的生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活,生命的自由只能在山村中寻找求得。所以,古诗的题目是“所见”,不是“牧童”,不是“捕蝉”,也不是“山村”,而是“所见”,见到的是诗人心中所向往的生话。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所见》的意境。

  【教法学法】

  教法是对教师而言的,学法是对学生而言的。课堂上,因为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已经融为一体,因此教法和学法也就“水天一色”了。

  拓展迁移法,我将用一首学过的同题材同意境的古诗把学生引向《所见》的学习。

  直观感受法,我将用画面上的风景、人物的表情把学生引向对《所见》意境的感受。

  图文结合法,我将用插图引导学生对《所见》大意的自主学习。

  主观演绎法,我将引导学生进入牧童的角色感受其悠闲、活泼、可爱,进入诗人的角色体验其感情。

  话画联结法,我将用话语描述帮助学生建立一副完整的连环画,以感受古诗的意境。

  引导质疑法,我将引导学生从对题目的质疑思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设计】

  一、图文结合,温故引新

  先出示一副画,让学生回忆一首古诗并背诵出来。(二年级下册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再请学生抓住画中孩子的神情、诗人的神情感受悠闲自在的意境。

  最后引出古诗《所见》。

  设计意图有三点:题材相同,都是写农村儿童生活的;事情相近,前者为钓鱼不应人,后者为捕蝉不唱歌;意境相近,孩子活泼可爱,诗人热爱农村悠闲自在的生活。

  二、自主读诗,了解诗意

  这个环节,学生有四个学习任务:认识生字,正确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师生交流解疑。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这个环节主要运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情,采用的教法学法是话画联结法、主观演绎法。

  比如:你们看,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一会儿坐,一会儿躺,真快乐!风在吹,蝶在飞,牧童情不自禁高唱山歌,歌声飞旋在茂密的树林里。

  引导学生读出牧童的活泼可爱快乐神气!

  请学生当牧童,边演边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比如:响亮的歌声吸引了诗人袁枚,他正在树林中享受呢!哎,歌声忽然没有了,牧童骑着牛也不走了。诗人看到了什么?诗人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在猜测、在观察的意味。

  请学生当诗人,边演边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最后请学生再读整首诗,想想诗人还看到了什么?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牧童、诗人的心情如何呢?

  四、品读古诗,感受诗境

  进入第四个环节,再运用直观感受法、拓展迁移法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出示一幅画,这画比教材插图视野更显开阔,绿意更显盎然。请学生说说对画面的感受,想象诗人在这样的山村中的心情。

  再请学生读古诗,想象诗人看到牧童捕蝉神情时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

  五、诵读古诗,趣味创作

  通过前面的四个环节,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也已经水到渠成了。为什么要安排最后的这样一个环节呢?为了丰满课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了发展个性,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趣味创作的形式很多,比如:诗配画、变奏读、演绎读、诗文汇、诗改剧、诗再创……当然,我也会和学生互动,给学生一份自己的作品——诗再创

  童戏

  蓬头牧童骑黄牛,

  悠悠歌声振林樾。

  忽闻树上夏蝉鸣,

  怕得蝉惊闭口立。

  《所见》说课已近尾声,再见吧!

【古诗《所见》说课稿】相关文章:

袁枚古诗《所见》说课稿(通用7篇)09-21

所见古诗07-16

所见古诗鉴赏09-28

所见古诗赏析09-29

所见清袁枚古诗10-12

所见古诗是哪个朝代的10-28

袁枚《所见》古诗鉴赏10-26

所见古诗翻译赏析08-02

夜书所见说课稿07-20

《夜书所见》说课稿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