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6 10:38: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汇总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说课稿汇总4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二)》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第二课时。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图案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是按照“欣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动手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接触一些简单对称知识。对称现象广泛蕴涵在大自然中,学习这部分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几何初步知识、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发现少部分部分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空间想象能力也还不错,也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课堂发言受客观环境的干扰较大,不够大胆。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敢说愿说,大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大胆展示。

  说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数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出发,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同时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这节课以画图为主,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就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有层次的练习,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短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短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找出所给图形关键点的对应点。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观看图片,欣赏对称美。

  2、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见图1图2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探究

  1.淘气画好的房子不对,那怎么改正?

  自己先改,然后集体交流。

  2.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引导:1)想象一下对称轴的过程,感知如何补全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找图形的关键点。学生自己先找,然后叫学生上台演示,并标字母。

  3)回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怎样找对称点。(数轴点距)。

  4)学生自己找出对称点,然后上台演示。

  5)连接对称点。

  3.学生独立完成图形。

  4.图形演示,明确画法。

  找出关键点——数出轴点距——描画对应点——连接对应点

  5.欣赏激趣,尝试制作。

  小组合作,试着玩成活动三,并集体交流。

  三、巩固提升

  1.基础练习

  1)P24 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1)猜字游戏

  2)照镜子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安排

  第24页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变成6。

说课稿 篇2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的《相交与平行》。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生活中有许多平行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内容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教材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三个好处: 一是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二是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有利于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二)关于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

  思维发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

  (三)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让学生随意摆俩根小棒后将其位置情况画在纸上。教师收集一些学生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让学生分类。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情况,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做一组平行线的方法。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体会平行线在生活中的作用。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三、教学过程(相关图形参见课件)

  (一)设疑激情

  1、学生随意摆两根小棒,并用直线表示小棒画出小棒的位置情况。(学生画的都是两条直线不同位置情况,突出教学目标:研究的是两条直线,板书)

  2、出示教师在一个长方体上不同的面上画两条直线和学生的画在纸上的两条直线进行比较,引出同一个平面。板书

  3、出示两个长方体:它们的正面画有一条直线,如课件上摆好。质疑: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移动一个长方体,再问:这两条直线还在同一平面内吗?

  4、联系生活: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吗?

  5、明确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引导探索

  1、 认识相交

  (1) 分类:课件出示4组学生画两条直线的情况,请根据直线的位置特点分类,并说说分类的原因。引出相交。

  (2)再次分类:根据直线无限长的特点,将2、4组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分别延长,(这里可以让学生在脑中静思一段时间)发现问题,再次分类。说原因。

  (3)质疑:在同一平面内怎样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了?

  2、 认识平行

  (1)引出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补充板书并引出课题:相交与平行〉。

  让学生说说1—4组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并说出谁是谁的平行线。

  (2)(课件出示):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为什么?

  (3)(课件出示):说出各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线段?

  (4)(课件出示):生活中你见过互相平行的线吗?找一找?

  (5)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你见过互相平行的线吗?

  (三)应用提高

  1、做一组平行线。

  请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做一组平行线。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集体交流:

  (1)摆:利用两根小棒摆出一组平行线。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摆。

  出示一张画有几组平行线的纸,让学生在纸上摆小棒。

  利用这张纸上的平行线:你能找出几组平行线,你能有次序的找吗?

  (2)折:将纸对折形成平行线。

  (3)画:在有条纹的数学本上画出一组平行线。

  (四)交流评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说课稿 篇3

  一、 教学设计理念

  1、 学习身边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节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采摘活动入手,通过比较六年级1班和2班两个班采摘的白薯数量占全校采摘白薯总数的几分之几入手抛出问题引出矛盾:当分数不好比较时,我们可以把分数转化成百分数进行比较。由此体现出百分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将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操作中有所发现,在自学中有所领悟,在观察和相互交流中思考、探索某一问题的学习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由不掌握到掌握、由学生的“无问题”到“有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节课将从三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与理解

  《课标》中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时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本节课,引导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着如何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在体验的同时感悟着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4、加强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在课堂活动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具有激励性与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评价中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满足,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得到肯定与信任的同时,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 教学内容简析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这节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42——43页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学习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材中本节课设计了一个例题:比较0.739、3/4、76.6%的大小,教材中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了解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方法。但在仔细分析教材后,我发现76.6%在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形式时分子是小数需要利用分数的性质使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10倍而转化成766/1000,这个内容的安排,对于刚刚接触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所以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把例题改为:比较0.72、3/4和78%的大小,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转化方法后再去解决特殊问题。

  三、 教学目标:

  1、 经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掌握互化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或小数数位过多时,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卷。

  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环节一:联系实际导出新知

  课的开始,出示六年级1班、2班采摘白薯数量占全校采摘白薯总数的几分之几的统计表,让学生比较哪个班采摘的多。在比较中引出矛盾,即两个分数比较起来比较麻烦。矛盾的引出迫使学生去思考其它解题途经。这时教师适时出现把分数转化成百分数后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便于比较,从而到导出新学内容。

  这样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出百分数的实用价值。

  环节二:探究体验,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探究。

  第一层:独立探究例题,比较0.72、3/4、78%的大小

  问题提出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比较方法,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新的转化方法,在学生独立探究后交流探究结果:有的将百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比较;有的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进行比较;有的将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进行比较。(课件展示学生的板书)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的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的安排旨在让每名学生们能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二层:合作探究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归纳知识间的联系

  当学生们交流想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发现在每种转化方法中,既有学过的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方法,又有新的转化方法:

  (1)百分数转化成小数。

  (2)百分数转化成分数。

  (3)小数转化成百分数。

  (4)分数转化成百分数(课件出示四种类型)。

  类型归纳出来后,教师引导学生说明转化思路。并根据每种类型及时进行巩固,练习。(题出示在每种类型后)

  最后教师提出问题: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演示转化方法,归纳知识联系,出示结构图)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学生们在小组中既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又可以从其他小组成员的想法中得到启发来补充自己的想法,获得更大的发展。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学生很自然的掌握了转化方法。

  第三层:探究特殊分数的转化

  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转化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比较复杂的转化问题。教师出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把0.5%转化成分数。

  (2)把5/6、7/80转化成百分数。

  学生们在独立尝试中会发现问题:

  (1)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分子是小数。

  (2)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或小数数位过多。

  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转化成整数(5/1000)后再约分。第二个问题先引导学生看出自学43页标有“*”的一段话后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商四保三留一。并要解释书写形式,正确区分好=与≈的使用。

  环节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本节课,除了在归纳方法时出示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边学边练外,还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内容。

  (一)、综合练习,运用新知

  1、把25%、72%转化成小数和分数。

  2、把1/2、7/8转化成小数和百分数。

  3、把0.45、0.03转化成分数和百分数。

  形式:学生独立试做,全班交流订正。

  目的:进一步熟练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二)突破难点,准确掌握

  1、把0.2%、76.6%转化成分数。

  2、把2/9、3/80转化成百分数。

  形式:学生独立试做,全班交流订正。

  目的:进一步巩固一些稍复杂数的转化方法。

  (三)拓展练习,熟练运用

  把下面各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1)24%、0.26、1/4

  (2)5/7、0.74、71.8%

  形式:学生独立思考

  目的: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方法,熟练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46页1——3题

  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可爱而又渺小”、“资源的有限与面临的枯竭”、“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通过《地球万岁》一课已初步认识到了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而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会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认识地球。

  二、教学目标 、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 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问题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并能够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 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 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观察感悟、情感交流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 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观察激趣——问题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观察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所拍摄的地球美景这前,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了几张宇宙中的图片,然后我设计了这样几句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好朋友,它就是——地球”,然后又观看地球的国片。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用一句什么话来赞美地球?”学生发自肺腑的表达,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问题探究

  从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入手,对学生对通篇课文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那在课文当中作者用哪一句话概括了地球的特点?得出“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从这一问题入手,来全面、准确地认识地球。

  1、感悟地球的外在美

  学生通过课前的观察图片,已初步感受到了地球的美,这时可再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对其中词语的咸悟、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这时“面对如此美丽可爱的地球,我们人类把它称作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地球的伟大有了初步的认知。

  2、感受地球的内在美

  “地球的内在美体现在哪?”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感悟到了地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对地球的伟大与无私奉献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3、感受地球的渺小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已认识到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这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是啊,地球是伟大,它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可是你知道吗——出示“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通过这个句子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心疼地球。

  4、地球的易碎性 (资源的枯竭)

  地球像一叶扁舟,可就是这一叶小舟却载着60多亿人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它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机关报资源,可我们人类呢?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它的?观看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并进行解说,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地球妈妈易碎的原因,这时学生的情感又有了一定的升华,此时再引导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更能有切切实实的感受。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5、地球的唯一性

  “等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我们便再也无法生存了,这时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吗?”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又对地球的唯一性,人类的不能移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升华情感

  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再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共鸣,学生的情感认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

  (四)拓展迁移

  当学生的情感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又给学生观看了两条网上的信息,分别是‘布什总统抛弃东京议定书和布会总统不参加拯救地球的会议,让学生谈感受,并倡导他们给布什总统写劝说稿,这样的设计,使情感的抒发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并且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之后,让学生畅谈“因为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这时学生内心的想法便自然而然的便是肺腑之言了。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感悟情境;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理解升华;利用问题探究,把握要点、升华情感;利用实践活动,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精选说课稿汇总4篇】相关文章:

1.《奇妙的克隆》说课稿精选

2.《荔枝》说课稿精选2篇

3.《节日》说课稿(精选5篇)

4.《草原》说课稿(精选7篇)

5.《离骚》说课稿(精选3篇)

6.赤壁赋说课稿汇总6篇

7.赤壁赋说课稿汇总8篇

8.生命生命说课稿(精选15篇)

9.扁鹊治病说课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