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根据新《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为儿童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把儿童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教具也是儿童生活中随处可得的东西,使儿童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中班儿童在数数中往往会出现“背数”、“随意数”的现象,以训练中班手口一致为内容,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儿童主动、快乐地参与,我还针对本班儿童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儿童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儿童在这一活动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引导儿童按一定的规律对物进行排序。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
3、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各色夹子若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夹子,提问:夹子有什么用?
二、游戏:夹夹子
1、儿童围成半圆坐好,听铃鼓声,开始夹夹子,铃鼓声一停,就不许夹夹子。老师敲夹夹子,儿童自由从地上拿夹子往身上的衣服夹,铃声停,儿童马上回座位坐好。
提问:(1)数一数,你夹了几个?
(2)比一比,谁夹得多?
逐一清夹2个、3个、4个。。。。。。夹子的儿童站起来,集体手口一致点数夹子。
(3)夹了几个的最多?
2、请儿童将夹子重新拿下来放回地上,提出要求:看谁这回夹得比刚才的多,铃鼓声停,让儿童自由数数一共夹了多少个夹子?幼师提问:夹了4个夹子的孩子站起来,夹了5个夹子的孩子站出来。再请夹得多的孩子站出来,大家一齐手口一致地点数,最后比一比谁夹得多?
3、夹相同颜色的夹子,并要求儿童说出自己夹的是什么颜色的夹子。
幼师:(1)请小朋友找一样的颜色的夹子,夹在身上。请儿童互相检查是否夹的是相同颜色的夹子。
(2)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夹对了吗?请错误的儿童出来,让大家讨论:他错在哪儿?
(3)提问:你夹的是什么颜色的夹子?有几个?
三、舞蹈<螃蟹舞>
幼师:夹子多好玩,把夹子夹在衣袖上,扮成小螃蟹来跳舞吧
四、夹子创作
利用各种几何图形卡纸,用夹子创作不同的形象。如:螃蟹、太阳、刺猬、扇子、乌龟、船、花等。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春光篇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春暖是蚕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四次蚕眠蜕皮的情况,具体地写出了这一过程中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六至七自然段写了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的情况。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将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把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作为本课的难点。
4、 教时安排 三课时
二、 说教法、学法
1、 教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指导观察,启发思维;看说结合,培养能力;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法。
2、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过程
1、 课件导入,激趣示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我引出了小朋友喜欢的春姑娘带小朋友去蚕房里看望蚕姑娘,由此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并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3、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1)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我用动画导入第一节,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将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感情朗读。
(2)蚕眠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但课文运用的'写法是差不多的,因此学生只要知道其中的不同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又要求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以后,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完成表格。
在填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同时,这个过程也在帮助学生背诵。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真正达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渗透了朗读的指导。使学生不仅仅是读,还要会读,有感情读,从读中体会,以多种形式练读。
在课后的练习中有将两句句子合成一句句子的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渗透了这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方法。
(3)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二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最后两小节是,我主要让学生联系自己养蚕的经历,说说蚕眠后蚕要做什么了?“蚕山”是怎样的?“盖新房”是指什么?,并通过实物“茧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最后一小节。通过朗读,懂得茧子开窗,蚕姑娘变成蛾姑娘,而蛾姑娘产子后又能孵出蚕姑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4、总结课文,引导背诵
请学生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话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又黑又小
吃
又黄又瘦
睡
2、蚕姑娘 又白又嫩 吐丝结茧 蛾姑娘
脱
又白又胖
变
一天天发亮
卵
5、练习设计
(1) 根据板书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4
(3) 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又黑又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饲养春蚕,观察生长过程。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家乡民俗探秘》是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第39页—44页的内容。探究家乡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了解家乡的关键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
2、知道这些民间习俗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的民俗有哪些。
2、知道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演变。
3、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目标教学法:
开课前,我以问题的形式把学生带进课堂。
2、直观演示法:
通过让学生看课件,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民俗。
3、分组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一堂课的好坏,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习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合作交流法和自主探究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探究,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谈话导课。
我们知道,不同的家乡,因为气候不同,物产不同,饮食习惯不同,食品和风味也不一样,那么,不同的家乡,也有着不同的民俗。
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民俗呢?这些民俗有什么来历呢?让我们一起探究家乡民俗的秘密,好吗?
齐读课题:8、家乡民俗探秘
2、了解家乡民俗——春节。
欣赏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那些民间习俗呢?)
学生畅所欲言。
3、学习其它传统节日。
我们家乡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说出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教师板书)。学生畅所欲言,结合教师的归纳,谈了各种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体味这些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对家乡的习俗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体会它们的丰富多彩,同时产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习俗?它们是怎么形成的?”质疑,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4、课间游戏——找朋友。
(1)、把学生分成A、B两组。
(2)、游戏规则——A组学生“找朋友”;B组学生“藏起来”。
(3)、老师分发卡片。
5、民俗探秘。
我引导学生针对家乡习俗质疑: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激发学生探究习俗秘密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秘活动。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分小组将自己探究的秘密,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探秘收获。这样能让大家了解民俗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过程,体会到民俗与家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讨论,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它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一堂课的好坏,透过板书设计这面“镜子”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我的板书力求精炼、简单,突出重点。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有趣的投掷》
2、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水平二)新授教材,投掷活动。在日常生活、劳动、体育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投掷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协调合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游戏贯穿整堂课,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目标:
(1):使大多数的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助走投掷沙包一些方法。
(2):学会上一步投掷沙包的基本动作,提高自己的投掷能力。
(3):体验投掷活动的运动乐趣和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上步、同时转体引“球”。
难点是:上步、转体、引“球”的动作连贯。
二、说学情
1、有利因素:由于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又有一定的投掷基础。因此,本课所选用的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容易实现。
2、不利因素:因为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我还是不太熟,虽然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技术基础,但学习新技术动作有一定阻力,个别学生因心理因素不够稳定,又容易产生满足或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顺利进行。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挂图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体育课的结构是人体的参与活动,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再结合课的'任务和小学生心理需求,我把本节课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情景灌穿在游戏中,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我分为激趣导入部分、学习提高部分、愉快交流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部分
1、课堂常规。
2、激趣导入部分:小朋友们,相当航天员吗?我们是“嫦娥”3号要飞到月球开创新天地。开始玩纸飞机。为了让学生在课堂里动手、动脑,练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折纸飞机,展示飞机,利用纸飞机作成纸球进行抛接练习。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想象能力,模仿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气氛中放飞梦想,自由飞翔,进行有趣的投掷活动,再利用
“采蘑菇”培养环保意识。这一环节约为8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中”。
(二)学习提高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节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段来进行教学。
1、通过喜迎亚运,传递梦想的语言提示与诱导,让学生奔跑到操场,站在足球场中间的圆上背对圆心利用沙包进行掷远练习。听一声哨音投,两声哨音捡,三声哨音站立准备。
2、把学生分成四组,把沙包投掷到移动的框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同时,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3、组成两个小组进行冲过火力线比赛,利用手上的沙包,打移动的活靶子,即同学头顶垫子从中间穿过或从中间躲闪穿过。
4、组成四个小组进行投准比赛。比赛时,在一定时间内投准多的一组为胜,投框可用垫子圈成,也可利用“标靶”或挂起的呼啦圈作为投掷的目标。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这一环节约为28分钟,运动强度为:强。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面积的认识》
说教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来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右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优越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若干小正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观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教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互助教学法: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同桌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说教学程序总体设计:
第一,讲故事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建房子导入主题。
第二,探究新知识。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数学书和黑板的表面。然后,让学生比一比,感知数学书和黑板的大小,老师手掌和学生手掌的大小。通过这两项理解什么是物体的表面,以及面积的含义。接着,练一练。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初步感知。最后,验证。学生运用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包验证前面所做的习题。
第三,巩固练习。通过验证理解面积大小的比较,这一步主要较强练习,巩固知识。
第四,总结。让同学们说说学习到的内容。
教学反思: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节课,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凌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秉着: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法;灵活调节控制每一个环节;让上课像电影一样精彩。
说课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及作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就是运用坐标这一量化工具表达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为研究平面中的距离、垂直、角度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它把向量的数量积与坐标运算两个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是全章重点之一。
2学生情况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平面向量数量积概念及运算,但数量积是用长度和夹角这两个概念来表示的,应用起来不太方便,如何用坐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来表示数量积,使之应用更方便,就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认知发展和知识构建的一个合情、合理的“生长点”。所以,本节课采取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查漏补缺的教学方法。因此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理解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数量积的运算。理解掌握向量的模、夹角等公式。能根据公式解决两个向量的夹角、垂直等问题
2、经历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意义探究其坐标表示的过程,体验在此基础上探究发现向量的模、夹角等重要的度量公式的成功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发现公式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教材浅显易懂,又有前面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的坐标表示等知识作铺垫的内容特点,兼顾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处理向量问题的方法的现状,我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其核心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其教学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为此,我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的鼓励学生的参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适时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评价,适当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学法指导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通过思考、计算、归纳、推理,鼓励学生多向思维,积极活动,勇于探索。具体体现在:1、通过提出问题,把问题的求解与探究贯穿整堂课,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了结论,推广了命题,使学生感到成果是自己得到的,增强了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动机。2、通过数与形的充分挖掘,通过对向量平行与垂直条件的坐标表示的类比,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给了学生类比联想的记忆方法。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分为复习回顾、定理推导、引申推广、例题讲析、练习与小结五部分。
复习回顾部分通过两个问题,复习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数量积概念,为本节内容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定理推导部分通过设问,引出寻求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的必要性,引入课题,并引导学生应用前述知识共同推导出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引申推广部分,让学生自主推导出向量的长度公式,向量垂直条件的坐标表示、夹角公式等三个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题讲析,通过四道紧扣教材的例题的精讲,突出了结论的应用,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练习及小结:通过练习题验收教学效果,突出训练主线,小结部分画龙点睛,强调本节重点。再结合课后作业,进一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小结也体现主体性,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得出。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内容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教育家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而这个成功的实验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实验的准备(第1-3自然段)讲一位教育家到一所小学校请三个学生做游戏。
实验的过程(第4-6自然段)讲三个学生做游戏的经过。
成功的原因(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弄清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动。
二、说设计理念
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尝试自学、引导自悟、训练自能”(我校县级教研课题)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⒉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教学思路
⒈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⒉本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⒊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戏)、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四、说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了解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如;1、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女孩在说这句话时是不假思索的。就是不用思考,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表现了女孩关心别人、舍身为人的崇高品质。
2、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五、说教学方法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让学生运用本单元讲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3)继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包括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查找有关资料)。
(4)课前和课上反复读书,通过读书理解课文。
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喜欢就关注收藏我吧,铁树老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课本主题图首先呈现的是火车在草原上行驶的情景,目的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接着教材编排了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中认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关系的认识过程,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数感,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目标已经确定,要达到目标可谓难关重重,这个难关正是本课的重难点,在本课,我将重点确定为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难点确定为探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过程。
难关已经确定,要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首先,在教具方面,我准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在学具方面,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直尺、演算纸等。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法上,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使学生更好的感知新知、运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我在学法的指导上,主要采取了动手操作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使学生真真切切的做课堂的主人。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在经历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中不断丰富、提高与发展。基于该理论,我将按创设情境、思考交流、新知运用等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开课伊始,我利用大屏幕出示课本主题图,并加以讲解:小新家住在西宁,暑假了,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坐火车去拉萨旅游,中间要经过格尔木,现在,知道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学生观察后,提问学生“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西宁到拉萨铁路长多少千米?”进而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关系”
一个有趣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在本环节,我充分运用学生的感知规律,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来引出课题,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
二、思考交流,掌握新知
这一环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立足实际,感知加减法的意义
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开课时的问题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进行探究,点名由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我用814km加1142km得到的1956km就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度”根据学生回答,我引导学生得出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的的数叫做和”接着,我利用大屏幕出示问题2和问题3:“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问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已知西宁到拉萨铁路全长1956,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问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与第一道题比,
第二第三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你会算呢?”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发现“已知全长,求其中一段路的长,可以用减法计算。”进而,我点名让两名学生演板,其余学生坐练。学生列式后,我引导学生得出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要求的加数叫做差”“其实,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像刚刚,我们可根据一个加法很快写出两个减法算式,那么加、减法的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出
第二层次:合作交流,体会加、减法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一层次,我我将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三个算探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作前,我利用大屏幕给出合作要求,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小组进行交流,同时深入到小组中去,进行巡视指导。
第三层次:展示交流,汇报总结
学生合作交流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班交流,如有的小组可能会说“我们组发现,和等于加数加加数,差等于被减数减减数”,也有的小组可能会说“我们组发现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当然,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无论哪种都是宝贵的,我都给予表扬。基于各小组的发现,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我仍然把学生的体验放在了首位,充分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把“想”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了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加深对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关系的理解;
其次,脱离课本,活学活用,我利用大屏幕出示由课本知识点编排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学生眼到、口到、心到,使知识更快的内化。
最后,联系生活,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第三题,猜猜我是几的练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
这一环节,我将总结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让学生交流在本课的收获和感想;二是让学生说一说本课体会到的数学思想;
三是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再一一加以点评,并进行表扬。这样的安排不仅树立了全课的思想,还为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不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