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课稿汇编9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一、说幼儿情况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它是幼儿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幼儿在这一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快乐和成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和表现。
大班的幼儿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爱学、爱问、好学,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阅读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针对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特点,为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们为幼儿创设了科学区、阅读区、建构区、美工区、角色区和表演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并从中获得各种经验及知识。
二、说活动目标
下面说说我们的活动目标,活动的总目标是:
1、鼓励幼儿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游戏。
2、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摆弄,大胆探索,遇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专注力。
4、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游戏过程和结果。
根据这些活动大目标及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我们又制定了本次活动的各区域目标。
科学区(标志:钥匙):
1、提供跑道模具,让幼儿去探索发现跑道的`坡度不一样会导致同时行驶的汽车速度有快慢。
2、结合主题,提供石臼石磨谷米筛子等,让幼儿用石臼臼米,用石磨磨粉,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感官的满足,并促进手眼协调,手指灵巧以及各项小肌肉的发展。
美工区(标志:花朵):
1、提供番薯藤,野菊花,胶囊,各种豆子,让幼儿插花、拼贴,通过粘贴、剪、画,等技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手腕的精细动作能力。让幼儿体验制作的兴趣,从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区(标志:书本):
1、培养幼儿能安静的看书,正确的翻阅图书。
2、通过简单的图谱引领,边看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幸福小屋(标志:爱心):
提供各种烧烤用的小吃,请幼儿根据竹签上的提示穿烤串,上面的提示有的是数字,有的是颜色的规律。穿好后,通过角色扮演,如烧烤摊主及顾客,学习社会性行为。
建构区:
提供纸盒、纸箱、罐子杯子、纸板,引导幼儿运用各种建构技法,动手动脑,自由地表现主题物,发展想象力与创造性,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表演区:
提供头饰、服饰、乐器,播放小朋友喜欢听的歌曲,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中大家也可看到,开设的区域中并不是每一个区域都有人去玩,都想去玩,
像阅读区,而科学区,美工区,幸福小屋却很想去玩,这样,我根据材料的多少,区域的大小作了一些调整,如幸福小屋地方小,那就只规定去五个人,做五个区牌,这五个人一定要在上一次区角活动中玩得最好的。而美工区、科学区区域可大可小,我就各做了九个区牌,对人员的的安排可以有伸缩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氛围。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里第一章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和基本工作原理后设定的,针对高一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从而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由于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概念还是首次接触,依据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着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的宗旨,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3、情感目标 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研究探索精神,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信心。
教学重点:设定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
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
二、说教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有很大的操作性,本节课我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并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台主机。采用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实物操作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
三、说学法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图片、认识实物、合作探究等方式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通过小组合作,有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计算机由哪两部分组成?学生回答: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样,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学习。
2、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讲解硬件的定义:通常人们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子的或机械的部件称为硬件。然后提问学生知道哪些计算机硬件设备,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明确计算机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主机又主要由CPU、内存储器、主板三部分组成,外设主要有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并通过幻灯片与实物对照,具体讲解各硬件设备名称、功能、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我把CPU比成人的大脑,运算器和控制器比成人的左脑和右脑,这样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计算机完成任何任务,都要通过CPU来实现。对于输入、输出设备的讲解,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定义并能正确区分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
在展示幻灯片时,我有意识地用幻灯片颜色区分开各类硬件设备,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并且图片与实物对照展示,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巩固记忆
本部分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我先将学生分为五组,要求学生们认真观察本组主机的各硬件设备,然后播放幻灯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
(1)说出图片中各硬件设备的名称。
(2)指出图片中的输入、输出设备。
(3)说出CPU和内存条的功能和特点。
最后,小组交换一人到对方观看实物,说出主机上各硬件设备的名称。
五、小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理解记忆,播放幻灯片,进行知识点小结。
六、作业
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所以,我布置了以下两个作业题: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网上下载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资料,并把它整理归类,供同学们参考。
2、观察、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下节课拆装机做好准备。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这节课的有关设想及依据,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评委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三、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XX是一门培养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X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 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5. 布置作业。
针对XX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XXX
六、说小结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教学策略的选用
(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XXX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
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羚羊木雕》(边说边写)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说的是,“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因为对朋友的反悔、父母的不理解,自己分外伤心。本文比较浅显、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文中大量的人物对话,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友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珍视友情;通过本文的学习,还能更好地理解《风筝》、《散步》和《诗两首》,在这个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中处于桥梁纽带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2)学习边读、边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
(3)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1)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环境和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写自己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二、说学情
生活中,时有发生类似的“亲情”与“友情”相矛盾的事情。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们,又正处于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的时期,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本文所写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期,需要教师的引导,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处理这些矛盾时某些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三、说教法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根据教材以及学生实际,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1)首先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章语言、学生的生活,在讨论中感悟亲情与友情。并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让学生摹仿写作。从而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让他们采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四、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据本文的思想内容,讲这课我确定了一下学法指导:
(1)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合理地运用“圈点勾画法对文章进行标注。
(2)有感情朗读法以及自主讨论、探究”
(3)带动学生体验当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时的感想以及处理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在学校上课,你每天都盼着能够早点放学,早点回到个温暖的家。但是一回到家,你又开始想念学校的同学!(有吗?)我们总是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太严,父母总是觉得我们不太懂事!(是吗?)有了秘密,我们不再告诉父母,更愿意跟自己的同龄人述说(对吧?)当亲情和友情难以选择时,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羚羊木雕》,聆听“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个别提问后齐读)
抹 攥 逮 怦怦 树杈 寒战
(三)赏析课文
1、阅读课文
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提出以下问题:
(1)这篇课文涉及到哪些人物?
(2)写了一件什么事?
(3)这些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让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学会“圈点勾画”(边读边圈点勾画出重点词句)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2、分角色,评人物
1、请用一个词语或短语归纳:
一个 的木雕 一个 的爸爸
一个 的妈妈 一个 的奶奶
一个 的万芳 一个 的“我”
2、补充完整:我觉得这是一个_____的木雕,我是从_____看出来的',它写出了木雕的_____。
【这一环节,通过同学们对所填词语的相互比较、评价,提高选词能力,从而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用相应的语气、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和讨论做准备】
3、请学生复读课文,以小组来回答一下问题。
(1)文中说:“这能全怪我吗?”你觉得这件事究竟应该怪谁?展开辩论,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与感想。
(这一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文中来,使他们更深刻理解到父母和“我”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处理家庭生活中矛盾,让学生理解在这件事中父母和“我”都是有欠缺的,如果父母当初讲明白羚羊木雕的贵重,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通过辩论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和谐与温馨是需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共同构建的)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好父母的形象,从文中父母的为人处世中学到处世的技巧;教会学生怎样交友,怎样的朋友才是好朋友;引导学生要及时与父母交流,不要自作主张)
小结:本文围绕羚羊木雕,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时应多与人商量,考虑问题要更周全些。
4、作业设计
1、本课作业除了分课时完成语文作业本外,要求学生收集与“亲情、友情”相关的古诗句并背诵。
2、第二课时让学生运用语言描写,写下自己经历的伤心事,要求两个版本,一个是现实版的,一个是想象版的。
5、将学生分组来复述课文内容。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一人来复述课文,另外一人可根据复述内容写出文章的板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不同的板书。之后再与学生进行一起研究完成最终的板书设计。
“我” 送
送 逼 还
父 母 万 芳
沟 通
理 解
亲 情 友 情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梦圆。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较为浅显。六年级学生能够理清课文条理,抓住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作品时,要注意体会作品中所体会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学习本课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我制定目标如下:
三 、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其中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读课文后获得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读、思、、想、展、理相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询问家人丰富背景知识,课中资料进入课堂,间以录像辅助教学,课后将其制成小报,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于本课所处在第五单元,这部分内容尚未接触。阅读单元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在课前已经解决。
六、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 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文章开篇我让学生自己总结观点,然后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第二部分 选准感悟点,精读精品
第二部分 这是文章的精读部分,也是解决重难点和情感价值观的部分。根据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我预设了三处进行研析。这三处都是通过精读感悟来完成的。不同的是“梦圆部分”我采用的是看画面——说感受——读——再说感受——再读的方法来进行;杨利伟的三句话的精彩部分我通过让学生想象读,说缘由,升华读来再现历史瞬间,大写激励人生;反映人们辛勤付出的部分我注意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结合文字,想象画面,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最后辅以纪实文字,来强化情感。
第三部分 拨丝剥茧,萃取精华
古人的奇思妙想,万户的飞天及后来的人造卫星上天都是人们寻梦、尝梦、追梦、圆梦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概括并结合上下文、资料说明来体会人们对飞天梦的执着追求。
第四部分 激情朗读,找准练笔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课后布置的练笔等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王国维先生的“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这种教学境界是我过去、现在、将来永远不变的追求。”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
①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 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泛读课文,要求读懂。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泛读课文,要求读熟。
第三课时的要点是: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五、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秦王嬴政扫六合后,成为统一中国的始皇帝,雄视天下,风光一世。一次秦始皇出巡时,车马仪仗,威风八面,场面非常宏大。人们是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纷纷争相跑来观看。在这人群中,有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一个说:“彼可取而代之!” (我可以取代他)。另一个说:“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后来这两个人都成了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他们就是刘邦和项羽。
提 2、了解作者,知人论事
鉴于学生已在初中接触了司马迁作品,本课由学生先行总结,教者最后明确和深化,讲析作者的生平、创作和人格特征。在陈涉、吴广起义和楚汉相争图片后,简要介绍时代背景,创设课文学习情境。
3、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文中课下注释,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让学生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并以六字短语形式来概括从开端至结局的情节,短语的主语一定要是文中出现的人物。这样,时刻突出人物形象、情节进程和性格冲突。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以及上一课时结合具体情境,会辨认东南西北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们认真分析教材通过看望老人这一情境,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了解路线图的基本结构,由方向和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巩固辨认方向的知识,为以后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简单的路线图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我们几个共同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2、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说出去某地所走的路线,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3、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我们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难点是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三、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而且上一课时已经对物体相对位置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设计理念: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节课首先创设了尊敬老人的生活情境,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突破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把奖励和表扬贯穿课堂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模式
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一)创设情境 激活目标: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 实践观察 自主探究:通过学生仔细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主动的探究,主动学习,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三)强化训练 及时练习: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形成能力 总结知识:通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教师韩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一片树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片树叶.》写的是一群小动物采用了不同方式爱护一棵小树的故事,小兔子、小熊、小猴都喜爱小黄牛栽的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可见问题不是出在懂不懂道理上而是出在每个人能不能自律上。他们懂得大道理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且找借口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开脱,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不统一。这篇课文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教育意义都很大。它还采用拟人手法,让小动物用人的语言方式去交流,符合了孩子们心理特点,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孩子乐于接受,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倡导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现代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越早越好,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没有停留在让学生会读、理解这个层面上。课文中没有把所有小动物摘树叶的镜头展现给学生,而用了一个省略号。因此我利用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想象表演这些小动物的动作。课文的结尾我还设计了小猴子回来,看见一片树叶都没有了会说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对教材加工、重组的环节,极大的激发学生表达欲,把学生的思维从书本导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并且能在读中提出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法定位
(1)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是他们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见解独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且在读基础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想象、创新等能力。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2)教法定位
1、充分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养成儿童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行为和习惯;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跳出学科本位的自我封闭的认识圈子,树立整体、综合的素质教育课程观,在学科之间相互交*、渗透与融合的关联中把握教学。
3、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画画、说说、写写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4、《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地学、生动地学,再尽情展示学后的成果。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力做到开放思维、激发想象、发挥潜能。
三、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乐学兴趣
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开篇伊始,我用挑战性的语气对学生说:“老师送给你们一件礼物,想要吗?它是一幅美丽的图片,要想看到它就要过字宝宝的这一关。”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导入新课。当学生读对时,大屏幕会出现一片树叶的图片。揭示课题继续学习这一课,然后让学生把刚才读过的生字朋友送回家,这个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的心理,既复习了生字词又自然的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您毫不犹豫的在每一节课里尽量留出时间,让我们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尽情提问吧?因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是每一个孩子,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象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生疑能力”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个人体验提出问题,然后发动学生积极的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中。在这里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很可贵的。因为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的独立的表现,而独立性是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中间被点亮。同时呢,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此外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品读感悟、理解情节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这几只小动物对这么可爱,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把它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学生这时自读感悟,通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充分体现语文课标中的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这个读悟的环节中,教师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其中适当指点、引导并且运用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互评自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四)、图文对照想象理解
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这个环节我用多媒体放映书上的小黄牛栽树、五只小动物摘叶子、小黄牛目瞪口呆等彩图。让学生图文对照,说说每幅图写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通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的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想象力的重要性。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场所。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希望使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创新表演情感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个体,具有惊人的创造潜能,其想象力常常使成年人望尘莫及。我们要保护儿童的天性。塑造儿童独立的个性,促使儿童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这个环节中我组织学生当小导演,把这个故事排成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惟妙惟肖的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在学生用肢体语言对课文进行感悟、体验、诠释、认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椿树的角度去思考小椿树被摘掉叶子的痛苦心情。由此产生保护花草树木的美好愿望,也使本课的三维目标达到和谐统一。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是我设计这一课的一个宗旨。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以让学生自由总结来结束本节课。今天这节课,你快乐吗?今后你会怎样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话题,既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又把学生导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思考,去探索。
四、说教学手段
本课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用大屏幕展示了书中的彩图,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图文对照的同时,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动画的情景中。直观、形象的画面,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了鲜活的空间。
说课稿 篇9
《竞争中的小伙伴》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课,一说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二是分析设定这个教学重点的原因;三说教学过程,阐述突破、落实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具体说一下:
一、 说教材,确定教学重点。
教材一开始就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胜负,并由此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索:我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竞争呢?接下来讲述的故事《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就引导学生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形成这样的价值取向:我们应积极地面对竞争,应该与竞争的对手携手共进,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朋友。接着,教材设计了一个趣味性较强的`体验式活动——“语文寻宝”,分别呈现了活动中的几个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竞争面前应学会如何公平、公正地参与比赛,积极面对竞争。
这一课题的本身就标示该如何面对竞争的问题,后面创设的体验式活动又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将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整个设计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活动性。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正确对待竞争有助于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2、 能力目标:学会友善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伙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有竞争才有胜负。
教学重点:学会友善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伙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教学难点:意识到正确对待竞争有助于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分析设定这个教学重点的原因。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又必须合作的社会。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与成人一样,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如果在生活中养了不当的竞争观,当在接二连三的挫折面前,心理就会难以接受现实,各种问题也随即出现,进而影响其学习、生活与发展。因此,在《竞争中的小伙伴》这一课中设定以上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良性竞争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过程,阐述突破、落实教学重点的途径和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五个活动: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活动一: 校园“红绿灯”
观看校园生活录像片段,小组内议一议,哪种行为该亮红灯?哪种行为该亮绿灯?如果你是录像中的主人公,会怎样做?这些生活录像片段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这就一下子和学生拉近了距离,让学生有话可说。
活动二: 与你同行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又分成两小组,面对面站立。每组选一名同学做裁判。
2、比赛开始后,两名同学背对背夹住篮球运给对面同学,不许一前一后动行前进,不准用手帮忙,否则算犯规。总分10分,落球一次扣1分,手碰一次球,扣1分,一前一后行走也扣1分。比赛结束后,由裁判进行评判。得出胜的一方。
3、通过活动,请同学们分析:赢的一组决窍在哪里?输的一组原因是什么?体验总比口头说理更有信服力。
活动三: 小小辩论赛
1、讲故事:“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2、辩论:正方:朗克为此失去了冠军,值得!反方:朗克为此失去了冠军,不值得!
3、小结,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活动四: 语文寻宝
分组表演寻宝游戏中的各个情境,判断、讨论同学们的行为表现。有条件也可把这一活动放在课外进行,把整个活动过程拍摄下来,供课内讨论、评价。
活动五 :手拉手,好朋友
鼓励学生在班上找一个竞争对手,争相努力,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期末在班级评选“竞争好伙伴”。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展开于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体验”,以活动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形成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