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9-07 21:24:4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本课主要说明两层意思:一是公民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二是要树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学生通过对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的学习,了解了个人是集体的一员,人人负有关爱集体的责任,本框由承担集体的责任上升到承担社会的责任,使学生能够主动为国分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下一框做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在心智能力等方面已经有了迅速地成长,已经有了一些责任的意识。但是一些学生对于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发展、适应社会、服务祖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不甚了了,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逃避责任。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认真履行的责任,但有的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认为社会上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并且能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具有关爱集体、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情怀。

  2.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3.通过案例分析,具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能力。

  4.通过分享参加公益活动的经历,增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5.说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难点】

  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何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与合作探究法。本框教学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析,通过这些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进了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在这些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总结。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运用实例的方式进行导入,具体做法如下:

  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公民拿出黄金首饰和外汇积蓄捐给政府;“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国公民自发赶到遇袭地点救人,或到医院排着长队献血;1998年我国抗洪救灾和20xx年抗击非典中,亿万中国公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各国公民的行为,进而引出本课的内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迅速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请同学们分析案例一:

  李文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深切地感受到,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于是他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

  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九年级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

  设计意图:根据这三则小案例并列举部分学生生活中的类似事例,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他们这样做有何影响?通过回答进而引导学生明确只有每一个公民都尽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的幸福。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同类事例中提炼共同价值观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热情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2.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请同学们分析案例二:

  四名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人,为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愤然向外资公司提交辞职申请。不久,又有七名员工提出辞呈。他们说:“这件事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感情,我们别无选择”。其中一名大学生说:“在外资公司工作,既是一种待遇,更是一种考验。我们中国人应该懂得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情景材料,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这些大学生作出自己的选择的原因,他们这样选择面临什么样的考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位愤然辞职的大学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作为中国公民,无论在哪儿工作,都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最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和选择,增强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

  3.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在学生对承担社会责任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将责任、荣誉、国家等词语在黑板上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要有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古渡难关的意识。

  4.肩负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亿万中国人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当洪水袭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干部群众不顾个人生命和家庭利益,“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当上级下达“破堤泄洪”的命令后,他们又毅然“舍小家,保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进而使学生意识到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社会需要互助和关爱

  请同学们分析案例三:

  读大学时,小石就是某环保组织的志愿者,虽然已经毕业几年了,工作换了好几份,但他这份“兼职工作始终没有换过。他坚持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人不喜欢蔚蓝的天、碧绿的草和优美的环境。

  虽然工作很忙,志愿者的工作也不轻松,要组织各种论坛、做会务、当翻译,别说双休日,就是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可是小石并不觉得有多苦,而认为只不过是多付出一些时间而已。他付出了,但收获的更多……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情景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志愿者,小石虽然很忙,但为什么不觉得苦和累。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石,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小石在奉献中找到快乐、实现自身价值的道理,并且体验小石的内心感受,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请同学们分析案例四:

  一位老人70岁时开始自费做艾滋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她先后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上。20xx年至20xx年,她无偿资助了多名艾滋病孤儿。20xx年7月,这位老人荣获“亚洲的诺贝尔奖”——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

  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句话的体会。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环节三:拓展延伸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为了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这一环节,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回想自己曾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并谈谈体会和感受。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对于增强责任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促进社会和谐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从而以实际行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我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所学到的内容,并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参加一个社会公益活动,撰写一份实践报告。在之后的课堂上分享参加公益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这样做可以真正地把思想品德课上所学到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实践中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得以引人入胜的向导,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我的板书设计本着直观、简洁的原则,如下图所示: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以上为《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说课稿,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2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送温暖〉〉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一课。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为一步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教材创设了送温暖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自然引入,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计算类似,只是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先去除。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正确估算,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验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并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推理和归纳、概括能力。

  3、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依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复习准备、探究新知、巩固提高、全课总结。

  一、复习准备

  首先进入第一环节:复习准备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准备练习,一个是常规的口算练习,复习的是两

  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随机点名口答。另一个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填空练习,指名学生回答

  1、口算(课件出示)

  210÷3= 64÷2= 280÷7= 34×2= 150÷3=

  66÷3= 900 ÷3= 320 ÷8= 12×4=

  2、课件出示笔算: 876÷6 522÷4

  口算完毕,让板演学生说计算思路。进而让学生回忆计算笔算除法的方法是1、从高位算起2、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余数要比除数小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给学生打开新知识的钥匙,为学生接下来探究新知识作好铺垫]

  接下来我会指着黑板上876÷6这道准备题说:如果我把这道题中的被除数8改成5的话,你还会做吗?这节课,我们就借送温暖这个情境,来研究这个知识。 顺势导入课题, 板书:送温暖

  [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巧妙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进行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我将探究新知分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第二个层次:出示例题,列出算式;第三个层次:探究算法;第四个层次:探究验算;第五个层次:比较、归纳;

  第一个层次: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个层次:出示例题并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例题并找同学完整的读题。

  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接下来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576÷6= (师板)

  [此环节的设计结合具体情境从读题到列出算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第三个层次:探究算法这里分三个小步骤完成:即: 学生估算;试做576÷6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小练。

  第1步:首先让学生估算。

  估算方法可能有:(1)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所以每所学校分的不够100本。(2)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多于90本。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估算,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2步:学生试做。

  找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然后板演同学说思路。(师板竖式)

  这时我会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他是先用几来除以6的?

  学生会回答出:先用5除以6的。

  我会接着问:百位上的5除以6不够除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说:用57除以6。

  我会相机引导:57除以6,够不够除?等于几?商9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十位)为什么写在十位的上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所以商9写在十位的上面对不对?

  [此环节的设计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不但使学生知道了怎么做,而且明确了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述真正理解了知识,进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能力。]

  然后找同学完整地说思路。即: 576÷6

  576除以6,先用5除以6不够除,用57除以6等于9,商9写在7的上面,6乘9等于54,57减54等于3,6落下来合成36,用36除以6等于6,商6写在6的上面,6乘6等于36,36减36等于0。所以576÷6=96 [通过各种方式练习说思路,能够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3步:小练

  在此随即出示小练

  432÷6 824÷4 300÷7 724÷9

  对照 改正错误

  [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过运用完成的,在此安排小练,夯实所学新知,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

  接着进入第四个层次:验算

  在这个层次中,我将分为2小步进行:验算没有佘数的除法;验算有佘数的除法。

  第1步:验算没有佘数的除法

  小练完成后我会指着题4326÷6问:同学们,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怎么来

  检验一下题做的对不对呢?学生可能回答:验算。

  手指例题问:那这道题应该怎么验算?

  学生试着验算并引导学生说出: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和被除数是否相等的方法来验算。

  然后老师板演验算的格式(师板),并让学生验算小练的前两道题。

  432÷6 824÷4

  b、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紧接着出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300÷7(师板横、竖式)

  让学生试做并说完思路后,问这四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说出。

  前两道题没有余数,后两道题有余数。

  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检查有余数的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看结果和被除数是否相等的方法来验算。(师板验算式)

  第五个层次:比较、归纳

  这时候我会指着题说:我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都是从哪一位算起的?

  (最高位)够不够除?不够除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最高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师指准备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笔算除法,跟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现在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师板: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和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个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综合练习

  1、竖式计算并验算

  389÷9 872÷4 902÷6 618÷3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做了294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可以扎多少束?

  (2)商店运一批大米,共142袋,一次最多运8袋,至少要运多少次?

  [综合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习题设计的层次性,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除法的验算方法。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科书第4册第二单元《小蜜蜂》一课说说我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共有三个乐句组成。歌曲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活泼、轻快、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生动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二、设计意图和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主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注意了:

  1、体现课改理念,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首先注意尊重学生——这一欣赏主体对音乐的独特体验,然后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获得进步的过程。

  2、突出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音乐课既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要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

  3、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使用的.电脑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将音乐欣赏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将音乐技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学习信心、合作意识、创造意识等培养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音乐整体感知能力、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说教法

  1、听唱法:听老师弹旋律,学生哼唱曲调,给学生以完整、准确的音乐形象。

  2、提问启示法: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情景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叫声,由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蜜蜂》,之后讨论交流。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蜜蜂相关知识介绍:嗡嗡声不是蜜蜂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没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让我们学学小蜜蜂啪嗒翅膀飞一飞。(边唱嗡嗡嗡边飞),教师总结出学生们回答的小动物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飞。然后从速度出发,引出将要欣赏的音乐《蜜蜂》。

  从“你喜欢小蜜蜂吗?你会唱小蜜蜂吗?”入手,请一学生唱一唱他所知道的小蜜蜂的歌曲,从而引出今天所要学唱的歌曲《小蜜蜂》。

  (2)学习视唱简谱,并练习2/4拍节奏

  为了让大家能更多地了解我们可爱的小蜜蜂辛勤劳动的场面,大家认真倾听歌曲,并根据歌谱提问: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打《小蜜蜂》这首歌曲的节奏,并说明2/4拍第一拍要强,第二拍要弱。最后用欢快的情绪边打节奏边唱。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教师再次播放乐曲伴奏,和学生一起表演蜜蜂劳动的情景。

  对这首歌曲基本能够熟练的演唱,我为同学们进行引唱,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进行演唱,让我们为《小蜜蜂》的辛勤劳动,为我们有好的生活而尽情歌唱吧!

  (3)最后是主题延伸,结束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分式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加减法》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

  (3)重点、难点

  ①重点: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

  ②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

  二、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以“创设情景——引导探究——类比归纳——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归纳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问题一:某人用电脑录入汉字文稿的效率相当于手抄的3倍,设他手抄的速度为a字/时,那么他浸入3000字文稿比手抄用多少时间?

  问题二: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都是3km,其中第一条路是平路,第二条路有1km的上坡路,2km的下坡路。小丽在上坡路的骑车速度为V km/h,在平路上的骑车速度为2V km/h,在下坡路的骑车速度为3V km/h,那么

  (1)当走第一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2)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3)她走哪条路花费的时间少?少用多长时间?

  老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再共同研究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这两个问题情境,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既体现了分式加减运算的意义,又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模型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环节:同分母分工相加减

  想一想:(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如:2/3+5/3=(2+5)/3,……;

  (2)猜一猜,同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如:b/a+c/a=,…….

  老师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并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多举类似例子进行类比,而后,小组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推测。

  在学生通过交流得到猜想的基础上出示做一做:

  做一做:(1)1/a+2/a=_____________

  (2)x2/(x-2) – 4/(x-2)=___________

  (3)(x+2)/(x+1) –(x-1)/(x+1)+(x-3)/(x+1)=___________

  教师通过让学生练习“做一做”的题目,加以验证和领悟,法则的形成打下基础,并导出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老师活动:引入习题“做一做”,适当纠正学生的语言,并板书法则

  学生活动:通过个体练习,领悟规律,再小组交流,形成法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数运算方法,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法则

  (二)主动探究,拓展延伸

  第三环节: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想一想:(1)异分母的分数如何相加减?如:1/2+2/3=?……..

  (2)你认为异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如:1/a+2/b=? ………

  老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类比得到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方法

  学生活动:参与交流、讨论、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类比思想;同时通过讨论解决分式的通分,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三)例题教学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

  (1)回到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3000/a-1000/a=20xx/a

  问题二:1/v + 2/3v – 3/2v=1/6v

  (2)例题1:计算(课本P81页)

  老师活动:出示习题,巡视、引导、纠正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能力

  (四)随堂练习

  第五环节:巩固深化

  课本P81 随堂练习1、2

  老师活动:巡视、引导

  学生活动:个体练习、板演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提高认识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2)简单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老师活动:引导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

  (六)作业布置

  第七环节:反思提炼

  课本P81 习题3.4 第1、2题

  五、板书设计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3、练习:……………………………….

  2、通分:………………………………......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媒体评价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研读课标定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基于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理念为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在集体学习中注重个人的差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展现。

  二、结合学情说教材

  《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相处。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解读文本。

  首先,从文本来看。

  本文是一篇匈牙利民间故事。课文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讲述的是小熊哥儿俩捡了一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狐狸主动来帮忙,最终奶酪却全被狐狸吃掉的故事。重在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的道理。

  其次,从编者角度来看。

  为了凸显语文学习目标,凸显单元主题,本文在单元的编排上为本单元第一篇同类型的课文做了补充,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同时,也扩大了语言学习的范围,凸显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最后,从读者角度来看。

  教师作为读者之一,首先要对文本的阅读有独特感受,敏锐的视角,继而才能引导学生读懂文本,体悟情感。

  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年龄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这篇课文学习起来并不难。除此之外,文章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且学生朗读的欲望强,这样就可以 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读后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总之,学生应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朗读、品悟文本。

  当然,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在生活经验上较为缺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制造情境创设的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基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揭示“吵”字的含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书空、练写的方式达到正确、美观书写“吵”字的要求。

  2.通过主要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从而体会人物的心理、了解人物的性格。

  3.引导学生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和分享,如果斤斤计较,就很容易被别人利用而吃亏。

  教学重点为: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申请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难点为:明白同伴之间的相处之道,避免在生活中犯小熊一样的错误。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是我说课的内容。

  三、因材施教说方法

  “圣贤施教,各因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这些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各得其所,学有所成。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使用谈话激趣法、情境创设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评价。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是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深化重点说流程

  这一部分我准备采用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回顾全文进课题

  开课伊始,通过三位主要人物的切入,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又对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环节二:文本赏析悟形象

  在本环节当中,我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品读,从而体会人物的心理、了解人物的性格。

  首先是狐狸形象的特点。

  之一板块中一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第一次:从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人物的对话入手,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思考:你同意狐狸的话吗?为什么?第二次: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抓住狐狸的表情——“笑”,让学生想一想此处狐狸问什么笑,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狐狸狡猾的性格特点。第三次:让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文本,找一找还有那些地方能体现狐狸狡猾的特点。

  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螺旋上升当中,帮助学生学到知识。

  本环节的另一个重点是,帮助学生体会小熊哥儿俩的性格特点。这里,为了让学生体会一个多元的、完整的小熊哥儿俩形象,如果仅仅从语言方面来分析是不全面的,我认为,对于小熊哥儿俩的人物分析更需要的是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为了克服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易为琐碎的特点,这里我设置了一个逆向思维的为题:如果小熊哥儿俩没有 而是 ,就不会被狐狸骗了。作为一个主问题,既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联系正片文章对小熊哥儿俩做人物形象的分析,有达到语言归纳和语言运用的目的,一举两得。

  回顾整个研读环节,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而突出教学重点。

  环节三:字达文意炼书写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此,我选择了一个既能体现文章主题,又能达到书写练习目的的“吵”字作为本课的书写重点。使学生学而有名,顺势而导,显得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与上一部分紧密相连,更易于学生接受,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

  环节四:一课一得谈收获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坚持让学生做一课一得的收获分享,长此以往更有助于建立起学生的总结和思考意识。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落实目标要求,达到学生能力训练和考察的效果,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使知识内化,突破了难点。

  环节五:作业设计

  作业合理布置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作业布置不仅能对旧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因此,我布置的作业为:

  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和同伴一起合作分角色朗读本文。喜欢表演的同学也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排演一出课本剧,并录制成视频播放在我们的电子班牌上。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更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要在课堂中适时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网络环境的结合,这样才更符合21世界人才培养的目标。

  五、凸显主题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学习重点。在我的板书中,正中间上方是课文标题,中部是课文主要人物的形象及人物形象特点,下方是学生谈收获的关键词。左侧最上面是本课要书写的生字“吵”字。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助推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六、助推课堂说媒体与评价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深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中我恰当利用多媒体,例如:小熊哥儿俩和狐狸的人物对话,使得本节课的探究重点明晰,有助于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同时,在课堂中,我还积极关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相互评价,使课堂评价呈多元化发展,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思考,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谢谢。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篇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本段的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说明文,要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平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4、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要是让你给同学们介绍你熟悉的某一座桥,你会介绍些什么?

  (学生思考,发表观点。引入关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确定目标。

  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研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4、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5、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第一步: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完成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教师简介说明文的问题特征。(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问题,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第二步: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研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 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弄清楚生字词的读音;2、注意积累词语。)

  2、 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

  第三步:读课文,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 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2、 局部探究。

  (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教师总结: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3、 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第四步: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多媒体显示: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第六步: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放风筝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叫科书语文第六册五单元的第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孩子们兴高采烈放风筝的事。画面有许多孩子,许多风筝。有的孩子已经把风筝放上了天空,有的正在放,有的把风筝拿在手里准备放。正在放风筝的两个孩子是我和哥哥。

  课文按放风筝的顺序叙述了画面的'内容。其中我和哥哥放大蜻蜓是叙述的重点。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段说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放风筝。第二段说放风筝的人很多,风筝的式样也很多。第三段说兄弟俩把大蜻蜓放上天的。第四到六段说的是大蜻蜓飞上天后的情况。最后一段说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荡的美丽景色。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大岗》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图画的方法,激发兴趣。

  3知道怎样才能把活动写具体。

  4学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改变以往的教师问学生答的灌输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相应的指导,辅助学生学习课文。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题性,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研究,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等方法来学习疑难处。

  三、说教学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揭示课题。

  (二)组织有顺序地观察图画,整体感知。

  (三)自学第一段,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四)通过齐读第二段,了解到体育场不仅人多,而且风筝多。

  (五)一生读第三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勾出放风筝的动作,知道作者是通过这些动词来把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的。

  (六)自由学习第四到六段。

  (七)展开想象,如果你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你会想到什么呢?

  (八)总结。

说课稿 篇8

  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小班语言活动《动物运动会》。

  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为了全面发展幼儿体能和增强幼儿体质,预防秋季流感的传播,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及特点抓住幼儿喜爱小动物特点我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小小运动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并能根据动作创编儿歌,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目标。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动词如:飞、跑、爬、游、跳、走并根据词语做相应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本次活动我分3个阶段进行,一、情境环境的创设,加上有趣的律动《我爱蹦蹦跳跳》的导入积极的调动了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二、观看小小运动会课件,出示教学图片,启发幼儿完成问题,并归纳小结创编儿歌做相应动作,在律动《动物模仿操》体验运动的快乐。三、互动教学,我来做你来说,我来说你来做,达到教学互动的.高潮。最后为了提高幼儿自信心并大胆的表演,我们以律动操《我真的很棒》当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的教学是否能达到预设的目标还有待教学的实践,请各位老师点评指导,谢谢。

说课稿 篇9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满感情的优美诗歌,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教学中,我主要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自始至终,夏姐姐的魔棒似乎是牵引孩子快乐学习的神棒。

  首先,让学生交流诗中的小朋友想变点什么,然后在黑板上贴成一幅画,给学生美的享受。

  接着,让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诗,交流中,以小鱼为示范,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游泳戏水,在反复朗读中总结出读书的好方法,边读边想像诗中的人物。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自己喜欢的诗句。

  教学雨滴时,先让学生读后让其他学生评,结合图理解透明,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不同感受读出来。

  教学蝴蝶时,让学生来演好诗句,通过采访,让学生感受夏天花朵的美丽,蝴蝶穿梭的快乐,并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快乐心情。

  教学蝈蝈时,通过想像蝈蝈会唱什么指导读好诗句。

  教学星星和新月,用老师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读好,同时问学生变成星星和新月后会做什么也是让学生感受夏天夜空的美丽和神秘从而读好诗。

  而教学大大的荷叶时,以理解为什么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重难点,抓住荷叶的美和带给大家的快乐,图画与文字结合,朗读与想像结合,感悟与拓展结合,尤其是想像拓展练习,给了学生说话训练的机会,也让学生体会到有了大大的荷叶,小鱼玩得更高兴,雨点唱得更欢,大家玩得更高兴。

  在回顾全文后,进行拓展练习,仿照课文用“我想变什么,在干什么。”来说,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很好的拓展延伸,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总之,本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想读,喜欢读的基础上进行的。

  不足之处,在教学前面的环节时再紧凑点,把时间省下来用在后面的重点段落。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