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10 10:41: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模板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说课稿模板6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是本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简短却叙了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写的是奶奶分了一些杏儿给大家吃,强强有点不高兴。后来,小朋友们提着果子送给强强吃,强强不明白为什么。课文并没有直接地给出答案,留有余地,让学生帮强强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初(试)读课文,教学生字词,并指导生字的书写。

  2、过程和方法:探究式地学习,初(试)读课文,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道理。

  课文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儿童心理,加上语言平实,图文对应,对低年级学生很有启发性。

  新的湘教版教材力求在重视加强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渗透人文精神,增加教材的文化内涵。通过形象感染、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挥语文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二、说教法

  拿到一篇教材,十个教师有十种教法,这其中也许有十种不同的精彩,也许有十种不同的失败。所以不能说谁的教法好或不好。再说这其中的成败不是我们教师一厢情愿的,因为教学中唱主角的是学生。

  但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来实施自己的教法。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全新的湘教版教材。教材变了,我们的教法也得随着变。究竟要怎么变呢?

  这套教材的主编杨再隋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师怎样走进新课程》一文写到:“语文课怎么啦!一个字:变,在变中求新,在变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他说的具体从五个方面要求我们:

  第一,是教育理念要变。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以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

  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

  比如这一课的“初读课文,导出生字”教法就是以学生为本来设计的。以前我们的教法多数是从教师“范读课文”开始,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所上的这一册教材对识字课的教学要求是: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全册共认识常用汉字476个,其中会写243个。

  3.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所以,先让学生去试着读,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探究,去学习。放手让他们读,如果他们能读好,我们当然应该惊喜,如果他们读不好,我们也不必惊慌,因为这样就能自然地进入生字教学流程,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读的原因是不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而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我认为这样设计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的,看起来虽然一开始的课堂处入“尴尬”场面,但它却是当今教育的真实的表现,我上这堂课不是给人看的,是配合学生学习的。这里就是一个新旧理念的转变问题了。

  第二,是“师生关系要变”。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必将导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产生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比如“检查初读效果”这个环节的教法,学生读得好与不好,教师都应理解,平等地与他们相处,友好地帮助他们找到读不好的原因,热情地助他们解决读不好的办法——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鉴于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当前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发学生的创新天赋,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

  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的“坚持”是有限的。他们天生的好动。所以在上课时,我们要让他们有动的机会,书空时左转右转,这样既让他们看不到黑板,又让他们在活动中记住了字形。

  曾经我们在一些所谓的优质课中,看到一些表面的、貌似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偶尔也出现逗一逗、笑一笑、乐一乐的场面,好像师生关系很融洽、很和谐。其实,这不过是某些教师以娴熟的教学技巧所营造的教学氛围,为了达到事先预定的教学效果,学生“配合”得十分巧妙而已。我认为这是我们教师自以为是的表现。教学的成败与否是一属于社会的,属于一个时代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共同去探讨,去发展。

  第三,是对教材内容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要变。教材在变,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也得变。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不是不容怀疑的“圣经”,不是冷冰冰的教条,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教材不是凝固、僵化的各种符号的堆砌,而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媒体。

  师生和文本的关系,即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创造的。为了填补文本留下的“不确定的空白”,每个读者都以自己独有的经验、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参与解读文本,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文本解读的独特性和结论的多样性,才使得阅读活动如此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语文不仅是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对文的理解有赖于对文化的理解。我们多数时候看到的许多观摩课上,教师总是要先设计一个圈套让学生去钻,学生钻不进去,就视为这堂课的“失败”。这些现象的主要不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对教材的理解有偏差,也就是对教材的认识有问题。比如这一课的中的课后问题:小朋友们提着一篮篮果子送给强强时,强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答案,我们不能设圈套,只要合情理的都应给予热情鼓励。

  第四,是教学策略要变。教学策略包括学习策略,其要点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多提问,变以掌握结论为目的的学习为重视过程的学习,变单向交流为双向、多向交流,变统一答案式为多种答案式。比如这一课的中的“

  1、强强说:杏儿是我家的,为什么给他们吃?奶奶说:果子要在家吃才香甜。

  2、强强问奶奶:为什么小朋友都送果子给我吃?奶奶笑着说:你想想吧!学生想出来的答案,如果合理,我们教师怎么评?如果只合情,我们又怎么评?如果合情又合理又怎么评?”让学生讨论式地评价与纠正是不是会更好呢?因为还没有上到下一个课时我也不知道,老师们可以下去试试。

  关于教学策略要怎样变,就语文教学而言,杨再隋先生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重整体把握,不宜把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整体首先是形象的整体性,形象大于抽象,留下形象比留下抽象更为重要;其次整体是主要内容的整体,即通过读书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重感悟,重语感培养。能理解的则理解,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不求甚解”。

  (3)重积累,包括词语、篇章积累,也包括语感积累。理解了的可以积累,暂不理解的也可以积累,厚积而薄发。

  (4)重读书,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对课文的感受。重朗读指导,也要重视默读、略读、浏览的指导。重视诵读,注意培养学生用较短时间、较快速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5)重情感培养。课文蕴含丰富的情感,即使是叙述性课文也隐含着作者特有的感情和特定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情感内含丰富的课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并逐步引发学生和作者感情的共鸣。

  (6)重探究,引导学生反复尝试。时下的不少公开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过于顺畅,暴露错误太少,反复尝试不够。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暴露自己的错误,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

  (7)重合作,多向互补。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必备意识。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的“合作”,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具有合作意识的学生在课堂上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敏锐地发现自身和别人的问题。在具有合作意识的班级中,某个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会很快成为全班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要重实效,而不是在变换形式上做文章。有些课,即使没有分组讨论,也能很好的体现合作学习。

  (8)重方法,学会迁移。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是能转化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能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展示学生才智、获得多样结论的方法,是能开拓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充分挖掘语文学习资源的方法。

  第五,是教学结构要变。教学结构已经变以,可我们多数教师不一定接受。比如我们都认为现在的教材任务太重,低年级每一课要学的生字太多,中年级阅读的教材太深,到了高年级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背诵几十首古诗,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低年级的生字较多,只要求多认少写;中年级阅读太深,只要求读懂少去分析文章结构(不再强调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等);到了高年级更要注意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慢节奏、细嚼慢咽、几课时学一篇课文的现象。提倡长文短学,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生自学、同学互帮、教师辅导的形式,逐渐培养学生自能识字、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学结构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减缓,过程明晰,方法得当。还要动静交替,快慢有节,收放有度,开合有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盎然,情绪饱满,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言语畅达。

  总之语文教学要与学生一起走在语文的路上,讲究方法但也不能太花花哨。无论它怎么变,万变不离其中,识字作文,交流情感是最后的归宿。

说课稿 篇2

  一、设计理念:

  彰显我校高段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即:“五步教学法”,力求把课堂还给

  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示儿》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首精读古诗,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

  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祖国的无

  比渴望。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感情。

  四、教学策略:

  1、教法:点拨、诱导。

  2、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语练。

  (二)谈话导课: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把孩子带入学习的氛围。

  (三)预习展示:随意指定某组几号汇报,这样既彰显个性,又提示学生

  注意倾听。师适时评价。

  (四)、生疑、解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

  (五)、知识拓展: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你想到什么?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六)、感情升华:师生再次配乐吟颂这首诗。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小麻雀》是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把这篇课文安排在教材的开场说明它的重要性。《小麻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不听妈妈的劝告,试图飞出窝来却一不留神落到窝下,遭遇到了大花猫袭击,麻雀妈妈为救他,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大花猫,最后导致自己的尾巴被花猫咬掉的故事。本课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第三阶段(5-6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以及妈妈为保护小麻雀奋不顾身的爱。并且能够认、读和运用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使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到麻雀妈妈对小麻雀的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劝告和意见,实践是获取知识经验的最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了解普季克是只怎样的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本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

  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将采用启发式谈话导入:四年级我们学过一篇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中伟大的母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也是关于麻雀的课文《小麻雀》。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随后揭开课题,并简要了解作者高尔基的概况后,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麻雀,麻雀妈妈又是个怎样的妈妈?同时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设臵一个问题:从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小麻雀与麻雀妈妈的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采用分角色的办法,抽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来朗读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问题答案。

  接着,全班有感情的朗读14-19自然段想想小麻雀和妈妈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重点理解课后练习第二题的句子,并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能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课后星号题中的那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故事情节生动、细致,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

  作业2: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不听父母劝告的情况,是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课后把它写出来。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板书边写边讲:本节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母子对话:小麻雀充满好奇,充满疑问;妈妈则细心照看,再三告诫;第二个阶段是经历危险:小麻雀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妈妈奋不顾身,保护孩子;第三个是内心感受:小麻雀既高兴又难过。最后总结出全文的思想感情是:不听劝告吃苦头;经受磨练长本领!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全面而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 篇4

  一、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熊猫妈妈听电话》是一篇的童话故事。以熊猫妈妈听电话的方式,写了她的孩子在不同国家演出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也把中国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课文写熊猫妈妈三次接听电话,三个孩子分别从日本横滨、法国巴黎、美国纽约向妈妈讲述他们的演出受欢迎的情景。全文共7小节。第1到6节写了熊猫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三次对话。第7节是熊猫妈妈夸自己的孩子点明中心。本堂课的学习内容1到4小节,前两次的电话对话。

  在朗读上,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部分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通过老师的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小熊猫的高兴激动的心情,对朗读逐渐产生兴趣。在语言表达上,多数的孩子能够比较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且可以把语句说通顺。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认知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响、请、讲、束、争”等5个生字,描摹汉字“请、讲、争”。但本节课的重点则放在了“争”的书写。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读出句子的语气;句式训练,练习把话说完整、说规范。

  3、德育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1、说实施步骤

  课文的1-4小节可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在语句和结构上相似。学习是通过对第一部分读正确,划句子,数一数,想一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通过掌握这种学习步骤,进行小组自学具有相似结构的第二部分。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是以识字为基础,抓住了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训练。在课文的1—4节的学习当中,我主要以对话为主,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例如,在“妈妈,我是丽丽。我来到了日本横滨。朋友们送给我一束雪白的樱花”这句话的指导上可以从兴奋激动的语气上范读引导,以及出示美丽的樱花图片,以让孩子更容易的读出句子的语气。其实,训练孩子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关键是老师的范读,小老师的师范及老师过渡语的精练,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话训练也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因此,我分别在这两部分指导朗读的时候,加入了“想一想”这个环节,既促进了朗读,也能同时让学生体会熊猫心情进行说话的训练。例如:“朋友们送给丽丽这么美丽的樱花,如果你是丽丽你会怎么想?”

  在朗读、理解课文上我都应遵循由教到放的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第1到2节时,要适时教会他们一些朗读方法;接着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自己体会其中的乐趣。

  学生在自读课文、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指导,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学生在交流发言时,教师要耐心、仔细地倾听,用多种方法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放心说,说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及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知识,学本领。

  2、说教法与学法

  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的。

  (1)猜谜语,揭示课题。一上课,就让学生猜谜语,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同时创设机会让学生来说说喜欢熊猫的原因,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听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些什么?然后用“谁从哪里给熊猫妈妈打电话”的句式练习说话。这样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生字,学生易学易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老师指导,学习课文内容。通过“读、划、数、想”的学习步骤知道学生学习课文1、2小节。使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说话有所感悟,让学生了解对话的内容,明白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什么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从而真正懂得熊猫妈妈说的话“我的娃娃真好,把中国人民的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

  (4)小组自学课文内容。通过1、2小节的指导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己通过“读、划、数、想”的方法,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来进行自学课文的3、4小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朗读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复习巩固,强化积累。在复习巩固词语时,设计了媒体动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

  3、说学法

  对于生字的新授上主要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遇到较难的字指名说,容易的字开火车”的方法。

  至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朗读、语文能力培养方面,则需要在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中得以实现。要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光靠学生的自学、小组讨论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读悟悟、练练说说,从课文中汲取文化营养,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四、教授过程中的尝试

  这篇课文,我借助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来提升文本直观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避免老师机械、重复地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阅读、理解、感悟三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不能为阅读而阅读,重感悟是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当别人有困难应该主动帮助的道理。

  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把朗读和说话练习当作教学关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知识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前面学生并不十分理解的溶液加以理解,而且对以后的有关酸碱盐的一些知识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的某些知识点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时本节课又是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手段来探究未知知识,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探究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液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区分溶质和溶剂。

  二、学情分析

  基于新课程的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熟悉的,一些溶液、浊液是学生最常见的,学习起来略显轻松。同时学生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指导学生采取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经验。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采取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模式。

  2、学法指导本节课比较系统的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对溶液的形成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最喜欢什么“水”,学生异常兴奋,争先恐后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跟进这些是水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刚才说到的这些并非水而是溶液,是我们平常接触很多的一类物质,那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板书:溶液的形成)

  2、实验探究

  (1)向20ml水中加入一药匙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后可进一步设疑:我们得到的糖水上下是否一样甜?此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①一样②不一样(下甜)据后一种结果,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杯糖水选取一位学生代表让其品尝上下两部分的糖水比较甜度。该学生回答品尝结果并由学生总结出溶液的特征:均一性。

  进一步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糖水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何现象?若将此糖水密封外界条件不变糖会从中析出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后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成因。总结出溶液的第二个基本特征:稳定性。(板书: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

  (2)实验9-2、9-3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及讨论交流得出:水可以溶解物质,它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溶解一些物质。也可作溶剂。

  学生活动①说出上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②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溶液并说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汽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乙醇汽油(此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溶剂和溶质的判断出现争论,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举例论证)。

  由以上问题引导讨论总结出:固体、液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时,它们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若有水存在,无论量多少一般水为溶剂。

  设疑:溶质A溶于溶剂B中请说出该溶液的名称(从此总结出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A的B溶液)出示几组溶质和溶剂让学生说出溶液的名称。

  回顾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溶液的名称(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水做溶剂的溶液名称中省去溶剂水,换句话说没有提到溶剂的溶液溶剂均为水。

  4、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5、达标练习:

  一杯食盐水中又加入了一些蔗糖并完全溶解掉,此事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6、作业:P331、2、3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本单元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是一编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二、说教法

  新大纲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川川”和 “地质探究员”的重点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文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朗读感悟,学写生字。这里我单说第一课时。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播放化石和岩石的照片,学生边欣赏,老师一边引导和介绍。我相信学生都会被生

  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就会翻开课文,这时师问: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然后全班读课题,读准“最”、“书”二字。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巩固生字、生词的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而且经过三个学期的生字学习,他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识记方法,所以先让学生同桌学习生字,为了帮助他们对生字词语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设计了“摘水果,兔小弟”的识字游戏和“比一比谁的花朵最漂亮”的扩词游戏巩固生字和拓展新词。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和 “刨根问底”等重点词语。

  3.巧用多媒体导学,整体感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小组自读解疑 ﹦﹥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等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精华】说课稿模板6篇】相关文章:

1.《蜜蜂》说课稿模板2篇

2.《狮子和鹿》说课稿模板

3.《珍珠鸟》说课稿模板【精品】

4.【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5.《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模板

6.第14课《自己去吧》说课稿模板

7.人教四上:《搭石》说课稿模板

8.春笋说课稿

9.功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