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13 12:49: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最后一部分内容,本课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的空间联系,选取了汉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史实,凸显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中国南北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重点强调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日渐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大运河则突出它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课文还以历史性的眼光,描绘了当代新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课标联系: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要求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等知识,体会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及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

  3、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敦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过程,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流经的省区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评价历史上的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作用。难点是: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

  2、 已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 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乏思想深度。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我认为,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能否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了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角色表演法:表演中,学生似乎亲临其境,知识当然水道渠成。

  四、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构想的最佳途径。因此围绕上述构想,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古今对比、感悟新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整合知识,延伸拓展。依据这一逻辑顺序,层层递进。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用激情导入法,以视频《张骞出使西域》,既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又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主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第二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自学教材、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P99页内容与图,探究:

  (1)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又经过了哪些地形?

  (3)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重要城市?

  2、交流反馈,体验成功:

  反馈学生探索收获,并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及相关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体验古丝绸之路的艰辛,培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感受到新课程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渗透。)

  3、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1)活动: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2)提问: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熟悉路线的基础上让同学通过表演感受丝绸之路当时的盛况,再步步突出重点:当时交流的物品及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第三步:古今对比、感悟新知

  多媒体展示《古丝绸之路线图》与现代《亚欧大陆桥图》,比较:两者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这条铁路称为大陆桥呢?

  (设计意图:了解古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异同,使学生感受到,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沟通作用,并领会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第四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

  自主学习:有关大运河的基本知识(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开通的意义,今天的大运河等)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丝绸之路》的部分,学生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此时,将《大运河》部分交由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其自身潜能,并锻炼其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第五步: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展示皮日休诗《汴梁怀古》,讨论分析:对隋朝大运河如何看待?并寻找相应论据。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分析开通大运河的利与弊,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并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突破难点)

  第六步:整合知识,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所得

  2、课后搜集有关资料,任选一题,小组合作,试试,能不能完成?

  1、历史小论文“丝绸之路经商记”或“古今丝绸之路”

  2、历史小论文“古今大运河”

  3、介绍世界上的著名运河,列表比较京杭大运河与世界上的著名运河

  (设计意图:学习、讨论、发言之后,由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一、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之路----------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桥梁

  (敦煌)

  亚欧大陆桥-------新丝绸之路

  二、大运河-----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今天的大运河------水路运输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中,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凸显,但多媒体似乎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用多媒体展现丝绸之路的路线,不如让学生用笔画,更有深刻印象,再配以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动手、动脑,效果可能更好。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喜爱音乐,并形成一定的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

  2、学生在聆听、体验、律动等活动中,充分体验音乐实践的快乐。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每个乐段的衔接处,并连贯的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由于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我采用了视频、律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根据音乐的特点,我还结合了哼唱和表演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小朋友们看看视频中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生:……

  师“其实他们是铁匠,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铁来打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

  “那你们有看到视频中的人用着怎样的工具在打铁?大小一样吗?声音是怎样的,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吗”?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听听大小铁锤的敲出来的节奏是怎样的,用你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进而说到大小铁锤的速度)

  2、出示节奏谱

  师“现在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大小铁锤”出示节奏谱,并分组。

  “你们为大铁锤,大铁锤的动作是怎样的?”

  “你们为小铁锤,小铁锤的动作又是怎样的?”

  “大小铁锤们,我们一起合作试试吧,记得带上你的动作”。

  3、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如果要用打击乐器为我们伴奏,应该用怎样的乐器比较合适大小铁锤呢?”

  生……

  师“那我请两位同学来做代表为我们呢伴奏好吗?”选择学生为其伴奏。

  师“其他同学继续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50年前,奥地利有位作曲家就是听到了这美妙的打铁声,于是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听完告诉老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找到铁匠打铁,铁匠也非常高兴每天都能帮助到大家,你听,铁匠美好工作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正哼着歌儿朝铁匠铺走去”。

  三、分段聆听

  (一)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乐段,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接着指着旋律谱用“叮”哼唱,并在每句最后一拍拍手。

  2、“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跟着老铁匠去铁匠铺看看?”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手指随着铁锤的路线一起唱唱吧”。

  3、师“我们刚刚唱了几句?”“你是怎么发现的”“拍手是在每句的什么时候出现?”再随音乐做一次。“也就是说我们走了四条路才到铁匠铺,现在,请同学们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我们先朝右手边方向走,每当我们唱完一个乐句后,请你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好吗?”带领学生走了一次后,请学生自己完成一次。

  4、师“欢迎各位来到铁匠铺,老铁匠托我考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坚硬的铁块才能被我们敲出想要的形状?”

  生……

  5、当学生说出有关火的答案后,师“你真聪明,其实铁匠铺一般都有一个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都有一个用手拉的风箱,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谁可以来模仿下拉风箱的动作?”

  请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12,12,12)提示学生面对圆心做动作。

  6、“我们跟着音乐试试吧”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在打铁声出现时在黑板画出旋律线。

  7、师“刚刚在拉完风箱后,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打铁声”

  师“根据老师所画的旋律线你能知道哪里是大铁锤和小铁锤的声音吗”?在学生描述完答案后,老师进行旋律线的讲解,并带领学生随这部分音乐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和做打铁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跟着音乐用声音和动作再来表现一次吗,面对圆心拉风箱,准备~”

  8、师“其实我们刚刚所表现的‘走路去铁匠铺’‘拉风箱’和‘打铁’是《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现在你们可以将这一部分完整的表现一次吗?我要请出几位同学为我们伴奏”。

  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并随之引导学生表现动作。

  (二)第二部分

  1、师“小铁匠们表现的真棒。你听,老铁匠满意的看到你们的工作成果,他们在用怎样的方式庆祝呢”生……

  师“其实老铁匠们正在随着美妙的打铁声舞蹈着,这种舞蹈就叫做‘波尔卡’,小铁匠们要不要跟老师学一学”

  2、师“我们手拉手,同样的还是朝右手边开始走,12345678,反方向22345678,换32345678,再换方向42345678,;接着男生请伸出你的右手,绕着你右手边的女生面前转一圈123456刚好回原地拍拍手,接着,女生在刚刚的男生面前跑一圈223456回原地拍拍手;再自己转一圈323456面对中间拍拍手,然后右脚、左脚、右脚、左脚”

  3、师“记住了吗,那我们完整跳一次”接着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第三部分

  1、师“小铁匠们跳的真好,刚刚我们听得是乐曲的第二部分,让我们继续往下听,接下来这一部分和那一段相同呢?”播放乐曲第三部分。

  2、在学生说出与第一乐段相同,并且结尾处不一样时,师“原来在我们跳完舞后,铁匠们又回去铁匠铺继续工作了,让我们再听一次,数一数大铁锤出现了几次,小铁锤出现了几次”。

  3、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表扬并进行第三乐段的表现。

  师“原来在两声大铁锤和五声小铁锤中,铁匠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现在我们把这一乐段再表现一次好吗,谁来为我们伴奏?”

  四、完整聆听

  师“铁匠这一天的工作真的是充实而又高兴的,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将这一天的情景再完整表现一次吗”?

  生……

  师“那老师要选出几位同学给我们表现的同学伴奏”。

  表演完后请学生依次放好乐器并回圆圈位置坐好。

  五、介绍作曲家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管弦乐作品来自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他有一百多首管弦乐作品,这首《铁匠波尔卡》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到很多他的作品,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析

  《大雁归来》是八年级下册三单元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是优美的散文,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大雁归来的情景、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孤雁、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大雁具有联合观念等内容,这些内容既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特点,又抒发了作者的爱鸟情怀,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爱”字学习全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既要掌握课文内容,又要能感悟主旨。了解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又要知道作者从中找到了那些失去的东西,明白作者是个爱鸟者。很多句子含义丰富,我们要很好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字里行间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世界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有了许多生机和情趣,我们要与之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定位。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它们仅仅看做是我们的美味佳肴,而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作者意在让我们了解大雁特点,培养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品质。最终养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同时课文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它将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完美结合,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句子包含的感情,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学目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正音释词;②了解作家作品;③理解课文内容; ④ 品味语言。

  u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作者及《沙乡年鉴》 的资料,使学生预先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及成就,既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对理解课文内容和感悟作者情怀很有帮助。 ②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多媒体技术运营造学习氛围,教师抓住听范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展示收集的诗歌和歌曲这些重点环节的训练,做到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互动的原则。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u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乐学、爱学语文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爱鸟情怀,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知道应该与一切动物平等和谐相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了解作者对大雁的描写,知道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②体会文章生动描写的作用,感悟作者的爱鸟情怀。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特点,从中受到感悟,学习写法。

  四、说教法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学生充分合作、探求地学习知识,我将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做法:①多媒体展示画面,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进入教室时就逐渐进入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景里,然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激趣导入新课。②我安排两次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自己的见解、适时点拨,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合作,最终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明白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体会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爱鸟之情,受到感悟。③安排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雁的诗歌、歌曲。帮助学生积累名句,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知识的热情,更能激发出学生的爱鸟情怀。尤其那首《雁南飞》唱的人心都快碎了,难道还不能激起我们对大雁的爱怜吗?《对着大雁唱首歌》更能激发出学生对雁的喜爱之情。

  五、说学法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材料,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有一个大体印象,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作者照片、作品主要内容,这就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加深了对作者以及作品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利用多媒体扎实基础知识学习。教师安排听范读录音,既让学生集中思想,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还有利于学习生字词;安排了学生上黑板注音,齐读生字词,这些既是注重对学困生的教育帮助,同时也是扎实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勾出描写大雁的句子,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体会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同时受到感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举例展示自己的观点,点拔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让学生自己学会提炼课文重点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观点。第二次安排四人小组讨论是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法和作者的爱鸟情怀,充分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知识的奴隶。

  4、指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诗歌、歌曲,既能调控课堂学习的气氛,又能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国外、国内、古代、今天、作家、歌唱家、作曲家……都喜欢雁,对雁充满感情。以此来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保护野生动动。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教师利用多媒体,在未上课前就播放有关雁活动的画面、音乐,让学生自然进入状态,上课铃响,教师很自然用语言导入新课,把学生思维引入到将要学习的课文《大雁归来》上。

  2、通过指导学生揭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作者对大雁怀有什么样的情感,这样教师自然引导学生进入到对作者作品的理解,指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作家及作品的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对这部分内容作补充,使学生完善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听范读录音,教师提出要求,注意字音、停顿、重读、勾出生字词。听录音后抽三名学生上黑板给生字词注音,其余学生同方互查。利用多媒体,集体订正注音,最后集体朗读三遍,抽学生说说自己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帮助学困生完善自己的注音、释词。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大雁作了那些描写,勾出相关句子,想一想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到了那些“失去的东西”?这是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然后又安排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意在合作探求,以便进一步领会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参考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完整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学、小组学、教师展示点拨,学困生也很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优生就更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样学生们对大雁的特点就有了较多了解,明白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从中受到感悟。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一些优美的句子,指导学生从内容、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方面去品味语言,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例句,加深学生印象,然后安排学生自己先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进行品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资源共享。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适时加以点拨,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雁的诗歌、歌曲,学生都很喜欢朗诵自己收集的诗歌,演唱自己收集来的歌曲,然后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帮助学困生完善自己的资料,拓宽优生的视野。

  2、安排学生仿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写一条保护动物的标语,此举在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想写句子就写句子,想写标语就写标语,很灵活。

  3、为了加深学生对雁的印象,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安排全体学生学唱《雁归来》,那是一首唱起来很伤感的歌曲,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雁的关爱之情。

  (五)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全班学生齐唱《对着大雁唱首歌》来结束本堂课,这是首快乐的歌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雁的喜爱。让学生在歌声中快乐学习,在快乐中受到深刻感悟。

  七、板书设计

  xxx

  八、说媒体资源

  1、 资源出处:中央电教馆资源、intel网资源。

  2、 资源利用情况说明:备课中充分运用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和中央电教馆资源、intel网资源来设计教案、课件。

  u 备课时运用农村远教资源里中央电教馆中的备课资料来充实自己的教案,使教案既科学,又适合学生实际。

  u 做课件时充分利用中央电教馆资源库里的作者图片、作品相关资料、大雁图片、歌曲《大雁终要往南飞》,借鉴了部分多媒体课件。使自己的课件做到既符合学生实际,又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融为一体。

  u 为了使课件更完美,更适合农村学生实际,我还从intel网上查找了歌曲《雁南飞》、《对着大雁唱首歌》、大雁活动的视频剪接及课文范读录音等。做出有自己特色,适合农村教师教和农村学生学的教案和课件。

  九、说课后反思

  1、培养学生骨干,落实学困生辅导。上完这课后,我从安两次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这一环节,体会到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同时又让学习骨干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课后询问了几名学困生,他们都说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了一次知识,全班交流又学了一次,老师多媒体展示点拨又再学了一次知识,很多不明白的知识都弄懂了,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笔记也更完善了。多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内容,既是拓宽所有学生的'视里,更是对学困生进行有益帮助,他们从课件的内容上感受到了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更是帮助了他们记笔记,平时教师只是一味点拨,少量板书,学困生记笔记很困难,多媒体完全解决了这一困难,还节省了大量教学时间,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让优生吃个饱,学困生学个好!

  2、图、文、声完美结合,生动有趣。教学中多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课件内容很丰富,图、文字、声音完美结合,学生听起课来就不觉的枯燥无味了,从而减轻了学习知识的难度。尤其对上课思想不集中的学生,多媒体教学更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有看的、唱的、听的,那还能开小差!上这堂课时我认真观察了学生们,他们对多媒体展示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诗歌、歌曲、视频很感兴趣,每次都发出“唏嘘声”,可以看出只要课堂生动、形象、有趣,学困生还是很愿意学习知识的。这是传统课堂根本不能办到的。多媒体教学真是趣味无穷,收效不错!

  3、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在整合多媒体课件时尽量做到将科学性、知识性、美观性、娱乐性容为一体。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让全体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使学困生乐学,优生更优!

说课稿 篇4

  5.1电荷

  一、带电(带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二、两种电荷:

  实验表明: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他们是这样规定的:

  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使用:可以凭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情况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3、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五、电荷量及其单位;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它的单位是库仑,简称作库,符号是C。

  六、原子的结构 :

  元电荷: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 = 1.6 ╳ 10-19C。

说课稿 篇5

  一、 说“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新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准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经常性的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二、 说教材

  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诗歌、散文两部分,诗歌、散文各三个单元。诗歌部分,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把握诗歌的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诗歌声韵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歌美妙的音韵,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怀。

  三个单元,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在阅读鉴赏中,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能力,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设计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习惯,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语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极富音韵、情韵、美感的经典之作,是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最为适用的材料。

  因此,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精要语句的玩味、赏析,进而达到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的目的。

  《将进酒》是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作品,单元设计是通过本文的赏析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诗歌音韵、情韵、美的意蕴,获得审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高。

  三、 说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赏析指导》和单元教学重点的要求,结合文本的艺术特点,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①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③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

  四、说教法

  1。借助《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对作者的介绍,借助课文注释,借助《高中课程新学案》30页“相关链接”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特定的时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

  2。借助《赏析指导》,借助文后赏析,结合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长短的变化、韵脚的转换,学会进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关键词句的揣摩、赏析、玩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变化。

  4。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一同诵读,一同写作,品尝下水的快乐。

  5。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或默读、朗读、齐读、指名读、品读,或小组研讨,或课堂成果展示,或教师明确,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写作。

  五、说教学过程

  (一)目标定向,知人论世。

  1。导入: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在吟诵诗文时可以说既是歌者,又是舞者;这种独特的诵读方式,是历代文人欣赏经典诗文的一种独特手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学。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通过对《将进酒》学习,学会有感情的吟咏、诵读作品,品味作品音乐美、音韵美,理解作品的情感。(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①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③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

  3。背景预览。

  ①学生圈划教材43页注释①,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

  ②学生阅读《高中课程新学案》30页“相关链接”阅读圈点“背景资料”;

  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第三部分对李白的介绍:“李白并不完全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而李白却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为富贵利禄而自卑其格,故多苦闷愤激之词。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轻蔑……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想像奇特,手法夸张。”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结合注释、工具书标注重点词语的读音,要读准字音,正确断句,了解关键句子的意思,扫清文句障碍;

  2、同桌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节奏、语气;

  3。同桌交流《高中课程新学案》30页“知识清单”的题目,教师巡视,纠正明确关键字音。

  4。学生朗读:学生纠正朗读错误,教师进一步明确;

  5。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易读错的字音,把握节奏,注意断句、停顿;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点关键词语、停顿、重音、语气,体会作者感情。

  7。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概括层次要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8。小组研讨、小组发言,教师点评。

  9。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桌相互检查。

  (三)涵咏品读,揣摩探究。

  1。学生研读文后赏析文字:结合最后一段的赏析说明,结合具体诗句,圈点诗中句式变化,并进一步诵读全文。

  2。学生研读文后赏析文字:结合对诗句赏析,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3。小组研讨:诵读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悲”、“欢”、“乐”、“寂寞”、“愁”),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由“悲”为“欢”,进而“欢畅”、“愤懑”,最后转为“激越”、“超脱”、“旷达”。

  4。学生齐读:巩固品读成果。

  (四)鉴赏交流,展示成果。

  1。教师赏析指导:

  《将进酒》感情色彩浓烈,行文气势恢宏。在鉴赏本文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结合《赏析示例》,在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诗作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作者大笔一挥就有雷霆万钧之势,笔挟天风,墨裹海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极写自然的伟力与永恒;笔锋一转,“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慨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心中不免悲凉。但,诗人性格狂放,消沉在他心中仅是昙花一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也是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酒香飘逸、情怀毕露,诗人举杯、豪饮、高歌,心中涌动的是感情的激流:狂放之情,愈变得愤懑、激越。

  (2)把握诗作句式长短的变化,韵脚的转换。在诵读中,准确把握声音这种变化,急缓交错,高低回环,进一步加深对诗作情感,对作者特定背景下复杂情感的理解。

  (3)诗作比、兴、对仗手法的运用,找出相关诗句,可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鉴赏。

  2。学生小组研讨:结合课文背景,讨论文中“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愁”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3。学生鉴赏成果交流: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据,就应该予以肯定。

  4。创新提高:

  教师提示:刚才我们已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内容、作者的情感变化,“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请写一段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作要求:应当是课文诗意的再现,可以是自己对原文个性化的解读,自我独创的发挥)

  ①学生写作,小组交流、评点,典型习作展示。

说课稿 篇6

  【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

  【章 节】第八册第四单元“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

  【学 科】数学

  【年 级】四年级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课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⒈通过七巧板拼图,体验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⒉利用拼图的方法去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⒊能正确合理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⒋通过在线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是根据“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设计的一节活动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般采用割补法,而七巧板的拼图训练能促进学生的拼图方法的迁移,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正因如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七巧板拼图和在线学习,学生能体验数学之美,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难点定为:学生通过七巧板拼图体会到割补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奇有趣的事物;爱动,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动手摸一摸、试一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形),采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探究,不仅获得了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了能力,更是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⒈“权变选择”与“理性构建”。为了体现以学生本的课堂教学理念,针对瞬息变化的课堂教学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理性重建,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①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复习导入为增加七巧板拼图环节,并要求学生用语言介绍自己的拼图,使该环节成为实现学生情感、能力目标的重要手段。②在例题求队旗面积时,把割补演示改为文字提示,学生自己动手拼图,完成例题解答。③变大量枯燥习题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④变一节课围绕一门功课、一个内容,而是使学生掌握一种可供借鉴的学习方式,并用这种学习方式去进一步学习探究。

  ⒉“动态生成”与“课堂调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师、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之间动态生成的东西特别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最怕的就是这些“意料之外”,并加以排斥、消灭。而这些“意料之外”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目前课堂中最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因素的的整合,使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这种四因素交互的动态环境,使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某种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每一堂课都包含着创新的要求,每一堂课都是对教师“教”的素质的最大挑战。所以在七巧板拼图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时,每一步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差异在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也是抱着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态度进行课堂调控。

  五、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课件是网页的形式,学生只需进入“燕山小学”网站的首页,点击进入“在线学习”,选择“数学”学科中的“图形的变化”,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了。

  我校的网络教室有64台学生机,是“联想”品牌机,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㈠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和电脑一起玩一玩。

  请进入“拼拼玩玩”或者“走走看看”。

  ㈡自主学习

  ⒈拼图游戏

  (人机互动)

  ⑴在学生拼图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帮助。

  ⑵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交流活动。

  ⑶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⑷提问:所有的拼图有什么共同点?

  ⒉面积计算

  (人机互动)

  ⑴在学生自学时,进行个别指导。

  ⑵组织学生交流。

  ⑶组织学生练习。

  ㈢反思小结

  ⒈提问: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你喜欢这样学习吗?

  ⒉导入:请你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㈣拓展延伸

  (人机互动)

  在学生自学时,进行个别指导。

  自主选择进入“拼拼玩玩”板块或者“走走看看”板块。

  进入“拼拼玩玩”的学生独立操作电脑进行七巧板拼图。并把自己认为满意的图存储下来。

  进入“走走看看”的学生,阅读有关七巧板的知识,欣赏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次进入“拼拼玩玩”和“走走看看”。

  小组活动:①介绍自己的拼图,②评价自己的和其他组员的拼图,③进一步修改拼图。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优秀拼图。

  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学生自学例题:求队旗的面积。

  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求队旗的面积的?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进入“练习”,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进入“学学溜溜”,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一个“玩”字,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新奇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学习。

  这部分课件的设计充分发挥电脑的导学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帮助。同时在个别化学习的同时,还在课件中辅以提示语,提示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有所启发。

  在“帮助”中,没有制作成电脑演示的模式,而是用几句简单的提示语,要学生自己移一移、转一转、拼一拼。这样设计,充分相信学生,更体现出“几何画板”是个重在助学的软件,而不是教师的演示工具。

  “学习-反思-学习”,不断的螺旋上升,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本节课中运用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在线学习,而且优秀的网站能促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1.《离骚》说课稿模板

2.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9篇

3.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4.精选四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5.《水调歌头》说课稿集合7篇

6.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7.找规律说课稿集合15篇

8.《节日》说课稿(精选5篇)

9.《草原》说课稿(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