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我们成功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学为主体的新理念,(1)、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心情。(3)重视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引入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语言,学得语言。
3、重、难点:
a、巩固识字
b、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心情。
c、增强学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4、教学准备:
因为教学需要我借用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来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本班学情,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它成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的纽带。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读课文。通过充分的有层次的朗读,使学生渐渐入情入境,读出感情。在小组合作读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点燃了他们富有灵性的思维火花。在读中逐渐领会文中蕴涵的浓浓的爱国热情。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巩固字词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由于认字量大,学生认过的字必须及时的复习巩固,并不断的巩固。因为低年级学生好表现,好胜心比较强,所以我采用了抢读、赛读、开火车读、选词说话等巩固字词的方式。 让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要学会运用。
(二)朗读感悟,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确实,学生年龄小,很难把握人物的心理动态,老师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学生投入角色,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呢?
于是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在初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简介申奥背景,让学生明白,申奥的成功不仅证明了我国正日益强大,申奥成功也会为我国以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知道“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播放录像)单凭课文中的描述是抽像的,但北京申奥成功的实况录像却将孩子们带入了20xx年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让他们亲眼目睹全国人民的欢呼,切身感受所有华人的激动和自豪。由此激发出孩子们心底深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指导学生逐段的抓住提示性的语言去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约而同”的意思,从中体会: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所有的中国人都满怀激动、满怀喜悦,纷纷涌向街头,想要庆祝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抓住描写人多的语句,如:“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几十万人” “人如海,歌如潮”这些句子 ,理解并体会全国人民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激动。抓住人们表达喜悦的方式,如“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一遍高呼‘我们成功 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这几句,体会每个人都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欢呼,为祖国越发强大而自豪的感情。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读课文。如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加动作读,表演读等等。每次读完后,老师都会及时的点评反馈。通过充分的有层次的朗读,学生渐渐入情入境,他们逐渐的读出人们为申奥成功而激动,为祖国强大而骄傲,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学生逐渐的读熟,读出感情,甚至能够熟读成诵。特别是在小组合作读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所以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学会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在读中体会领会文中蕴涵的爱国热情。
(三)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再次回到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感受全国人民用不同的方式尽情地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带着骄傲,带着自豪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我们成功了”,师生一起以饱满的激情朗读课文。
(四)学习采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在这时我设计了一个模拟采访活动。师先采访学生:再过两年,北京将迎来奥运会,请问同学,作为新时期的少先队员,我们能为奥运做些什么?然后 再由学生担任小记者进行采访。采访活动不仅重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重视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五)总结:
最后在大家深情的祝愿中结束本课学习:“让我们祝福北京,更加美丽富饶;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强大”。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我执教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主要写了妇人帮助过的两个不同的乞丐。一个是独臂乞丐,当妇人让他搬砖挣20元时,开始他很生气,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可怜的残疾人了,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只能靠别人的施舍生活。后来妇人的做法感染了独臂乞丐,他辛苦的搬完砖后,明白了自己也是可以靠劳动生活,也是有尊严的,从而靠劳动变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董事长。另一位乞丐是一位双臂健全的乞丐,他虽然有劳动能力,但他宁可不要20元钱也不肯搬砖,因为他觉得靠劳动挣钱不如乞讨来得容易。两个乞丐从外形到内心到做法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在故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隐含着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去思考探究。要理解这样一篇情节复杂的故事,并悟出文章的中心,对生活阅历较浅的四年级的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备课中反复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找出了本文的一个主要的矛盾点加以突破。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本课17个生字;
会写11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慷慨”、“鄙夷”的意思;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知道孩子、双臂健全的乞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第二课时)。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因为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已对“尊严”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我班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他们能通过预习,自学生字,积累对自己有用的词语和句子,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采用检查预习的方法导入新课。设计了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几个问题。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初步的感知课文,而且调动了学生预习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明白要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课前的预习十分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
二、质疑问难,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备课中我首先设计了请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一边发问,我随手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想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是因为我班学生有这个实力,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及时提出问题让全班讨论,学生们都以自己的问题能引起大家的争论为自豪。
因此学生已具有了在读书中边读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比较有讨论的价值,也比较集中。这样做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在教学中我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让学生自主抓住相关的段落进行阅读,抓住重点的词句来体会独臂乞丐为什么会搬砖,他开始就情愿搬吗?双臂健全的乞丐为什么不搬砖?学生在阅读中,就能边读边抓住文中的句子和重点词语去体会开始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很可怜,理应受到别人的施舍,也是不情愿搬的。
可是当他看到妇人用一只手也能干活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突然明白了。文中一个“怔住”一个“异样的目光”,学生在反复的感情朗读中体会到乞丐心理的变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只手也能劳动,也能靠劳动挣钱,也是有尊严的。由此对妇人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开始的生气变为感激。
学生在一次次抓句子抓词语中,又一次次的品读,感悟层层加深,悟出这乞丐的感激中不仅仅是这20元钱,更重要的是感激妇人唤起了他的尊严。
使他走上了自信自重的成功之路。抓住时机,我引导学生再读描写董事长的段落,感悟此时董事长的自信,自重和成功,与开始的乞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只有靠劳动挣钱才能让人有尊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能改变人的一生。
而另一个双臂健全的乞丐,引导学生默读相关的段落,画出句子体会面对要搬砖才能得到20元钱却鄙夷地走开了。在这儿我引导学生想象这为乞丐后来会怎样?使学生悟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20元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尊严,甚至是自己一生的幸福。然后再回到提出的问题,学生再读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时,学生的疑问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还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她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让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三)、说教学目标: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刻内涵,因此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个初步的认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五)、说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课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潘老师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自由读、默读,个别读、齐读、快速浏览、师生合作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读中领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
三、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中指出,六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可采用品析词句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等方法,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老师带同学学习单元导语,明确本课和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第二环节,老师从课题入手,引发质疑:究竟是怎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目的是一开始就抓住题眼,直奔主题。
第三环节,老师让学生能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美丽,分别是怎样的美丽。通过同学的交流,提炼出“美丽的形象,提炼美丽的镭,成就美丽的人生,美名永远流传”,并用这些词连成主要内容。这样来理清文章的层次和主要内容,学生水到渠成。
第四环节,老师让学生精读三四自然段,品味美丽的科学精神。这环节,老师分了三个层次,既让学生学习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写作方法。第一步,老师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从哪些具体事实感受到那份美丽。第二步,老师让学生找一找,作者用怎样的语言直接赞美居里夫人的美丽。第三步,老师总结作者“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就是用事实和直接赞美写在一起的方法。这样水到渠成。品味美丽的科学精神的方法之二就是朗读。教师采用了不同方式的朗读,特别是老师的引读效果应该不错。
第四环节,老师一句“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能跨越百年呢?”来制造悬念,引入下课学习。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清、深、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内容浅近,语言柔美,作者形貌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捉住了“清、深、绿”的特点,接着以“最风趣的,固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生动、淘气的灵性显现得极尽描摹。阳光一照,其越发色彩美丽,娇媚感人。不知不觉中,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形貌,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天下。因此,在讲授时要引导门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形貌的景象,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在头脑中表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充实读的底子上,让门生领会出美感,领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2、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理解及编排意图,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
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体会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将珍珠泉描绘得细腻生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一组泉水的画面,用这优美的画面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语言信息,为走进文本搭桥铺路。
说学法——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我十分注重以下两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2、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第二段中对泉水清、
绿的描写),进行相关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储存写作范例。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本课时共分4个板块:一、课件演示,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四、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第一板块——课件演示,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泉水吗?看——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当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赞叹时,定格画面,老师引导:泉水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泉水吗?
预设学生会说:一泓清泉,涓涓细流,泉水叮咚……
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欣赏另一处大自然的杰作——珍珠泉。(板书课题)
【形象直观的泉水画面,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也唤起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走进新课,能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法准确地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会多叫几个学生来说,让大家在比较与讨论中明确课文主要讲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和泉水涌动的景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三年级学生所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之一。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交代了珍珠泉的位置,第()自然段描写了泉水四周的景物和泉水的特点,第()自然段写潭底冒出的泡泡,第()自然段直接表达了“我”对家乡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
以上内容由课件出示,待学生独立默读后讨论完成。
3、三读课文,切入主替
请同学们捧起书,轻轻地读课文,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珍珠泉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它由哪些特点呢?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给课题《珍珠泉》加一个修饰词——(的)珍珠泉。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预计学生会想到:
美丽的珍珠泉
彩色的珍珠泉
又清又绿的珍珠泉
调皮的珍珠泉……
当一个词语被写到黑板上之后,都要引导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再听这位同学读一读,感受珍珠泉的特点,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永远是语文课上的主旋律。但枯燥的朗读训练不但毫无效果可言,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本环节,我设计了3个阶梯式的朗读训练——读出主要内容,读出叙述顺序,读出珍珠泉的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每一次亲近文本都有所收获。而范读,默读,轻声读,指名读,不同形式的读书,恰恰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穿梭于文本之间。同时,这3次读书,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教材的方法,这在他们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是非常实用的。】
第三板块——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
1、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又清又绿的珍珠泉(出示第2自然段)
(1)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然后多读几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课件出示,反复引读:这是一潭()的泉水,……石头上长着一层()的青苔。……那绿得没有()的蕨草,那()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
在反复的师生引读,小组引读,男女生引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通过指点三个“那样”的朗读,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的优美,读出泉水的又清又绿。
2、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动感活泼的.珍珠泉
这一段话写的是泉水涌动的奇观。细细品之,本段话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不宜分解。为了在学生心中保留这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继续采用多次引读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次引读——着重强调本段话的叙述顺序:最有趣的……开始……最后……有时候……
第二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有趣:最有趣的,当然是那()、()、()、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最后,()。
第三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色彩: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照在(),一直照到()。水面和潭底();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3、通过这三次的读,我想,珍珠泉已经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
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余在纸上画。
4、小结过渡:指着学生刚才板书的词语,小结——这就是彩色的珍珠泉,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又清又绿的珍珠泉,这就是活泼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珍珠泉!作者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到对家乡珍珠泉的赞美之中,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
拿起书,让我们再次走进珍珠泉,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那一颗心,用作者的情感来感染我们的情感。
学生齐读2、3自然段。
【教师的有效引领,会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层层深入。品读与联想的结合,会使学生的体验不断丰富。重点句段的反复诵读,会使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更加融合。而“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人人动手,在画图中理解课文,有情有趣,兴味盎然,有助于促进其投入创造性学习。】
第四板块——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1、山水美景一直是作家们乐于描绘的对象。同样是写水,请大家仔细发
现,本文中写水的句子和资料上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课件出示: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珍珠泉》)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待学生充分朗读后,引导讨论,说异同。预计讨论结果是:
(1)两段话所写的水的特点差不多,都写到了水的绿与清;
(2)两段话都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句式上也差不多;
(3)同样写绿,具体绿成怎么样,不同。写水清的差不多……
3、总结要领:要是让你写一写故乡小河的水或小溪的水,你计划写哪些方面呢?你准备用上面的哪些要领呢?有了上一关键的铺垫,信赖此时的门生肯定会有许多想法。好比可以写水的清、深、绿、凉、甜等,可以用上排比,比喻等。
4、运用适才总结的要领,动笔写一写故乡小河的水,或故乡小溪的水。
【语文讲授终极的落脚点应在“读写联合”上。“课本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写,也便是必须让门生从课本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要领在实践中举行使用。以上关键,充实地解释了这一理念。】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
二、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函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则强调"突出教材要求"、"突出学情特点"的两个原则。充分考虑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我班学生具体实际的情况,依据课文"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示",我是这样制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运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练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同一内容说法的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2、学生能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聚而成的。这友谊比山高,比海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四、说教法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纲》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具体教法是:
(1)以读代讲法: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中朝人民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的,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读课文,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也是适应大纲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2)创设情景法:再现当时的场面、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五、说学法
为了扭转"讲"和"问"的状况,在本节课中则采用"读"和"思"的方法,把读的训练落实到实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主,采取学生"读——思——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
具体学法是:
(1)读悟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只有让他们多读课文,从读中理解内容,从读中体会出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2)读——思——练的方法: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做到读、写、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具体问题。
(3)想象表演法:为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予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六、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采用三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重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练笔;第三课时:听写词语,指导背诵,完成课后题。
下面我着重谈谈我今天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简介背景
"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明确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后,质问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亲人呢?是如何成为亲人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并简介课文的背景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对前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读为主,并且做到多读精导。
在引导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重点让学生结合句子理解"唯一"的意思。重点指导这一段的最后两句话的朗读,体会为什么大娘是亲人。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课文中所说的代价是怎样的代价,进一步体会为什么大嫂是亲人。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救老王付出的是什么样的代价。重点指导读"第二天传来……同归于尽了。"进一步感受为什么他们是亲人。
最后总结这三段,体会感情,并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最后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表演分别时的情景。再交换角色表演。
(三)总结,表演,练笔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想象离别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和练笔。这个作业既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而且可升华文章的主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体现了创新教育。(四)说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 |送打糕累得昏倒
| 大娘〈
深情厚谊〈 |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 侦查员痛失母亲
|大 嫂 挖野菜致残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不仅体现了课堂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我设计的板书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孔子和学生》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师生”中的一篇课文。开学伊始,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教材以“师生”为主题设置第一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体会老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贡献,尊师重教,进行感恩教育。《孔子和学生》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学习孔子和学生的对话记叙了解被誉为“万世先师”的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并通过课文了解不断学习进步的必须性。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检测巩固课文的生字词,理解有教无类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说话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理解“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含义。
2、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1)、讨论探究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探究法进行教学。以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讲授法: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尊重的学生主体地位,也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讲授法具有灵活性大、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是我们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不过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将讲授与讨论法等结合使用,在师生互动,学生热情的氛围下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掌握。
(3)、朗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不仅在朗读中进行生字学习,更在朗读中学习了太阳的特点,人与太阳的密切关系,以及在朗读中加深了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2、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课浅显易懂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文的生字和主要内容的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此外还有朗读法等。
说课时安排
本框题共两课时,今天主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安排。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孩子对孔子的了解很少,只是闻其名而已。课前让学生搜集了有关孔子的资料,加深学生对孔子的印象。
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出示孔子的图像,引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畅谈对孔子的了解,并最终确立孔子伟大教育家的课堂基础(此举:目的有二,一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奠定孔子的地位,为授课做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作业,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习。(此举主要是为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2、在检查朗读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快速找出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弟子名称。(此举为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而后得出再出色的人也有不足,也要不断学习)
三、细读课文、深入学习
1、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谈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
(此举不仅是为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也同时为引入段落具体教学做准备)
1、通过引导,让学生找出说明孔子有爱心(也就是:有教无类)、谦虚、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相对应的段落。并在段落学习中,说明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断学习的思想。
2、对于段落的学习,则主要是在朗读进行。(朗读方式有小组、个人自由、以及角色对读等)
四、总结升华
1、在结束段落教学后,在基本奠定孔子伟大教育家形象的同时,通过(出示孔子的画像)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最终奠定孔子的光辉形象,尊师重道的观念)
五、作业布置
1、让同学们去收集自己喜欢的孔子语录,谁来把你喜欢的背给同学们听听,当然了如果能说出理由就更好了!(畅所欲言,锻炼说话能力)
说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2、教学策略的选用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我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主要依据。
(1)对于说明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详细解析,力求突破掌握;而对于生字词的学习和说话训练则主要是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在作业布置方面,通过小短文的形式,联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巩固说明方法的运用,通过说话的形式,巩固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本次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采用提问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学有所得为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体裁的自读课文。学习这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为了更好的落实情感目标,本课重点确定为体味文章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二、 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本节课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我想学生会对“童话”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进一步理解幻想和想像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学准备
教师在课前准备课件,即学生讨论问题的问题组,学生在课前准备,上网或从书籍中查找安徒生的生平。为学生回答教师准备的问题做好准备。
四、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对自然有益感悟,对作品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我设计了三个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说教学流程
1、口述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风顺;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其实,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白天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通过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初步体会本课给我们的启示,为学生学习以下环节做了铺垫。
2、讲授新课
先介绍作者,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我加以补充,为问题组中的第3题做好铺垫。因为本课课前已布置了学生反复的阅读了课文,所以第一个环节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朗读课文,而且我对学生说:看谁能最先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A、 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B、 丑小鸭遭到了哪些歧视和打击?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C、 当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大家都来赞美它,它为什么会感到难为情?
D、 这篇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以上题目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复述课文,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特点。因为问题难度并不大,所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只做适当点拨,学生就可以自己完成。在进行完成此环节后要求学生自主质疑、答疑,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四人小组再讨论补充明确答案的方式中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进一步把握教材的实质。然后,我又出示新的问题组:
(1)、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2)、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
(3)、为什么说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讨论补充明确答案,关键性的问题,老师加以明确,此环节的开展目的是对学生的知识的拓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完成此环节之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
师说:“通过对这篇童话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丑小鸭,那么就动动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个小片段,也可以发挥想像力,写写已经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又会有怎样的生活?”学生完成小作文后,师生加以点评。
完成此环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起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业:是积累词语,抄写“读一读、写一写”此作业主要是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六、说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育和创设情境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这两方面做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使每一名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之中来,此外,问题的质疑应具有层次性,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问题面向所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得到了很大收获。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且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新型玻璃》这一课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3大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创新设计,发展语言及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它应该是一种享受。
四、说教程:(第二课时)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构建新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把活动引入课堂,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你们看,我们的展销会吸引了这么多的客商。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厂长、经理或者是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确定目标,自主阅读
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学好课文,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什么?名称、特点、作用……)
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怎么学?读课文、想、勾画、圈一圈、收集资料……)
3、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
三、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3、师:最近,老师家里要装修房子,请你帮老师的忙,我该用那种玻璃?为什么?
4、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家里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5、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给老师听。
四、发挥潜能,创造设计
1、过渡: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2、同学们设计新型玻璃。
五、抓住重点,训练说话
1、过渡: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
六、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你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安排的一种学习形式。“遨游汉字王国”是由“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组成。“有趣的汉字”分别从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小笑话、汉字的起源等方面揭示了汉字的神奇性和趣味性。“我爱你,汉字”分别从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的魅力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灿烂文化。
2、教学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对学生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重视的具体体现。它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通过本组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汉字历史的悠久,知道汉字记录并承载着中华的文明;同时还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汉字在今天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明白汉语如今在世界上影响的逐步扩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根据本组教学的要求,结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在摸索中制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2、认识简单的甲骨文,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教材中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生收集有关象形文字文字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象形文字的组合、联想,了解会意、指示等构字方法。
3、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趣味,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3、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4、教学难点:
理解会意字、指事字的构字过程,策划小组活动。
二、说学情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都在快速的成长,对于知识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五年级学生可以很完整地画完一张画,有些机灵的学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但是五年级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会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
三、说教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四、说学法
新课改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本课学习中我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能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去,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学生不熟悉的小篆字体,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好奇,激发其学习兴趣。
2、通过对“文字”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对“汉字”下定义。
(二)汉字的产生
1、让学生了解文字出现以前人类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并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主动发现“结绳记事”的缺点。
2、通过传说中仓颉独特的形象,激发学生对“仓颉造字”故事的兴趣,并体会仓颉造字的伟大意义。
(三)有趣的甲骨文
1、出示“甲骨文”图片,让学生对甲骨文产生直观上的认识。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识别简单的甲骨文。
3、小组间竞赛,认识更多的甲骨文。
(四)制定小组活动计划(作业布置):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综合性学习”,对小组活动还不太了解,所以我在第一课时只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初步制定出活动计划。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作业,我在课前为学生制作了小组活动计划表,在课堂也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五)总结:
1、让学生谈谈对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产生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对这一段文字的朗读,加深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感。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主要以汉字的产生为线索,加以教师范写甲骨文,能让学生对汉字的产生产生系统且直观的认识。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8.《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