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6-25 14:56:2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王二小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事。课文先介绍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是怎么帮助八路军放哨的;再具体叙述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赞颂了王二小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配有三幅插图,图文紧密结合。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崇敬抗日英雄王二小。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彩色挂图或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片,如《鸡毛信》《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读准下面几个字的音:“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响是三拼音,韵母是后鼻音。

  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员:下半部分是“贝”不是“见”。

  常:笔画较多,下面是“”,不是“”

  军:上下结构,上面是“冖”,不是“宀”;下面的笔顺是。

  2.写字教学

  王: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第二横最短。笔顺是

  “常、前”的笔画多,要写得紧凑些。“前”左下的“月”第一笔是坚,不能写成撇。

  响:左小右大。左边的“口”处于中间偏上部位。右边较宽,框内的“口”比左边的口字旁小。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中“常常”让学生知道王二小多次帮助八路军放哨。“一边……一边……”是指王二小同时做两件事:放牛、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以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第三段中的“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要让学生懂得,王二小不是真的顺从,而是假装的,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使敌人深信不疑。说明王二小机智勇敢。

  第四段中“四面八方”,让学生知道指周围各个方面,说明敌人陷入了八路军的火力包围之中。

  四、朗读指导

  教学本课要重视朗读指导。读全文,要注意返号、句号的停顿。读第一段时要强调“儿童团员”“常常”“帮助”“放哨”,读出赞扬的语气。读第二段时要体会敌人威逼王二小带路时凶狠的样子。读第三段时要提示学生体会王二小“装着顺从”“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的情景。读第四段要先急、快,后低沉,读出既沉痛又惋惜的心情。读第五段时,句子要连接紧些,读出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分页标题#e#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词语解释:

  放哨:站岗或巡逻。[例句]解放军叔叔为祖国站岗放哨。

  扫荡:课文指敌人到村了里来烧、杀、抢。[例句]敌人的扫荡被解放军粉碎了。

  四面八方:指周围各个方面。[例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看节目。

  重点句理解: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入路军的埋伏圈”

  这句话是讲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全文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1自然段):讲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第二段(2~4自然段):讲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他被敌人杀害了。

  第三段(5自然段):讲八路军消灭了全部敌人。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王二小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事,赞颂了王二小年小志高,不怕牺牲的精神。

语文说课稿 篇2

  起首,来明白本节课的讲授目的及重点:

  1、从阐发人物形象入手,造就学生正确掌握小说主题的阐发本领。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心情、行动和生理运动的形貌要领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感悟小说所体现的猛烈的爱国主义精力,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

  其次,谈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学生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教师、学生质疑释疑——学生感悟。

  解说:文章的自读是教学本课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具体过程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地去阅读课文,筛选课文信息,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组织学生研讨分析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

  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讨论,可朗读。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回顾全文,思考全文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⑴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马虎、不认真学习、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⑵然后教师进行调控,组织讨论“小弗郎士是一个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变得认真听课的人的孩子”一种见解。

  明确:小弗郎士是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学生合作讨论,诵读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写,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⑵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讨论,点拨)

  教师点拨:是朴素的爱国情感使这样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2.组织学生研讨分析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⑴你认为韩麦尔先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讨论,可朗读。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回顾全文,思考全文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认为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⑵然后教师进行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峻”的“战斗好汉”,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好汉”,而让他们都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出现?(讨论,点拨。)

  老师点拨:

  正由于平凡,韩麦尔老师和小弗郎士才可以大概成为千万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质朴、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绪,才气被明白成是全部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气使这篇小说所体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配合心声……

  4.放《国际歌》,让学生沉浸音乐世界,回忆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境,体会文章主旨。

  5.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

  最后根据本堂课内容设计一个作业:

  把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感悟写出来,在班内交流,字数在300字左右。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王二小》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是小学课本中第一篇讲述英雄事迹的文章。全文以“王二小”为中心讲述了他怎样将敌人成功的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并将敌人消灭的故事。课文结构严谨,图文并茂。

  二、 学情分析及师生活动形式: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我根据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如:直观教学法、体验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来主导学生。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法、发现法、探索法等方式来学习,不但识了字,读懂了文,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渗透了德育而且培养了观察、思考、想象等学习能力。

  三、 综合新课程教学要求和教材、学生等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动画,导学生入情境,学生视觉、听觉、思维、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唤起了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激发了探索欲。

  (二) 初读课文,谈谈读懂了什么。

  (三) 解疑、读文、感悟:首先,由图入文,披文入情;

  其次,带情朗读,读中感悟;

  最后,升华情感,歌颂英雄。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从、这”两个字。

  (五)拓展活动:

  欣赏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总之,全文以“王二小”为一条主线,利用多媒体引学激趣并直观突破难点,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说课稿 篇4

  《埃》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朴实、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其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第二~三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金字塔的特点和古埃及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这两段文字语言精确,说明方法多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怎样写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反复朗读品味。

  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历史和原因,学生了解不多,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时,要注意适度地引导学生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4个(重点指导“廓”的音和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目标4是教学重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分两教时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导朗读的同时结合生字词语理解的检查和指点,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条理和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采用抓住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悟”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进行“读悟品”,理解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这些特点的,进而感悟这样宏伟而精巧的工程,集中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不朽的智慧。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工程宏伟、结构精巧

  二、精读感悟。

  1、首先让学生总览全文,寻找概括金字塔特点,涵盖全文内容的一句话(第四自然段起句),然后从这里切入金字塔的特点。

  2、体会金字塔的特点。

  (1)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146米”、“40层”、“1千米”、“230万块”、“2.5吨”等数字,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刀片都插不进去”等词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结合对上述文字的说明方法的体会,感悟古埃及劳动人民建造金字塔的付出的血汗和其不朽的智慧。

  (3)抓住对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方法的理解,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进一步感受金字塔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不朽光辉。

  3、以读带讲,感悟末节。

  最后一段,设计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其回应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课堂练笔。

  结合对第三自然段说明方法的体会和小结,引导学生迁移写法,学习描述生活中的一处景物(并组织交流)。

  四|、拓展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埃及金字塔和其它一些被成为世界奇迹的古代文明,感受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朽智慧。

  板书设计:

  14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埃及的劳动人民 勤劳 聪明

语文说课稿 篇5

  [设计理念]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较长,要继续让学生练习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拟学习提纲,通过自学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设计旨在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说教材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观察,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了跑进家来的松鼠在我家所做的储备冬粮、晾晒蘑菇、给自己垫窝的趣事。课文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在我家所作所为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那样淘气顽皮,但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松鼠是那么可爱。细细读来,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我的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组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高年级学生特征,我预设下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读记记“储备、不甘落后、千方百计”等词语。

  3、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难点

  1、感受松鼠的可爱,领悟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描写松鼠和我们一家人相处中的一些重点语言、心理、动作等句子,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美好,更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导入→自主设疑探究→升华感情→拓展延伸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激趣

  1、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感受松鼠(播放松鼠在森林里活动的录像)。同学们,看,这个在森林里跳上跳下的小精灵是什么?谈到松鼠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松鼠》这篇课文,谁来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松鼠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一段动化录像后,我设计了这段导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如果有一天小松鼠跑进我们家里来,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松鼠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自主设疑探究

  1、板出课题,设置疑问。松鼠是生活在森林的小精灵,如果有一天它突然跑到我们家中来了,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再次认识小松鼠。(板书课题)

  2、读阅读提示,自拟学习提纲。

  过渡:本课是略读课文,主要通过大家自学来完成,我们先来阅读“阅读提示”看看,本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①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拟定自学提纲:现在目标已经明确了,大家想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呢?(学生自拟定,老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己拟定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并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启发,体现了他们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对于自己拟定的提纲,学生更愿主动去实施。

  (三)阅读文本体会情感

  1、学生根据提纲自学课文,组内交流,组长记录要点。

  2、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

  ①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老师随机板书)

  (让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松鼠动作灵活,讨人喜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松鼠的可爱。)

  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我和家人的行为和语言感受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并针对具体事例发表感想,然后再配乐指导感情朗读重点语句。)

  汇报采取以下方式:

  从选择每件事的学生中各选取一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点拔、引导。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宗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学中,我力求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我一家人的行为,语言去感受我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达到训练学生的语感。

  (四)拓展延伸

  1、复述深化文本

  ①选三名学生扮演松鼠的角色,针对课文中的三件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如果你是这一只松鼠,跑到了人家里,你会怎么样?你会怎么和这家人相处。老师适时梳理,引导、点拔。

  2、体会表达方法拓展运用

  (1)鼓励谈话:如果哪天松鼠跑到了你家里,在你家做了许多趣事,你会怎么想?你会怎样和它相处呢?

  (2)让学生再快速阅读,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全班交流,引导明确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写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来展现松鼠的可爱,通过爸爸的语言和作者的议论来反映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高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跑到人家里的松鼠,在人家里做着这些有趣的事,你会怎么样?你会和这家人怎么相处?然后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的感情的部分,分析作者的表达方法。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先体验后感悟,达到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理解感悟的能力。

  (4)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情况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与××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设置这一环节,目的在于使“略读课”成为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总结: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也达到了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

  (五)板书设计

  储备冬粮

  跑进家来的松鼠 晾晒蘑菇 人人喜爱

  给自己垫窝 和谐共处

  [设计意图]这是提纲式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揭示课文中心,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作用。

语文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部编本第一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天地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以及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先说一说教材。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六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本课的识字量本身不大,难度也不大,我们讲得可深可浅,可多可少,让孩子在整个意境中认一些汉字,去粗浅地认识人与自然。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让他们觉得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新的形式。

  基于这样的背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6个字

  3、能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运用六个生字

  其中,我把认识6个生字定为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把能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运用六个生字作为本课教学内容的难点。

  接着,我来说一说教法和学法。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图文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则通过游戏,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习6个生字。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教学过程,这也是我今天说课的重点。这个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相反动作对对碰”,比如,老师说举起右手,学生就举起左手,做相反的动作,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比如,老师说左,学生说右,由此引出课题《天地人》。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进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开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我他》,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刚才看过的视频,说说“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交流表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卡片上的6个生字,充分认读,如果读错了,可以请其他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生字。

  2、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1)联想识字,比如“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组词识字

  (3)“加一加”的方法识字。比如“地”字,左边是“土”,

  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课件出示打地鼠游戏,学生打地鼠,打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河”1个字。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特点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原则。

  4、课内外联系原则。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齐读课题。)接着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她像谁去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吗?”(有质疑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也为学习课文理清了思路。)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指导写字。

  读课文前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所不同,那就是没有拼音了,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同学或老师,还可以结合图画或句子认识生字。(这样做向学生渗透了学习的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的、盲目的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本课的生字

  A、首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

  B、再由课件出示去掉拼音读。

  (认识生字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C、最后做识字游戏,指名喊开始,字会不断的变化,然后喊停,停到哪个字就要读准哪个字,并组一个词。(这样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并对生字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4)指导书写“河”字。课件出示“河”引导观察,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学生临写并评价。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课件出示图和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习,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

  学程序,这种设计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习第1、2句,读句子。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B、学习第3、4句。读句子。小壁虎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答的。学生很快就找到句子了,学生分角色读对话。如果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把书上的“对话”和这个“对话”比较一下,体会不同。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办法,很为难,并适时指导学生做到与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受到教育教学效果,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思考: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此时相机板书:拨水

  总结学法: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先学习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习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这样的总结,既对小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自然段。

  A、教师引读本节,帮助学生理顺序。

  B、指导朗读。

  C、讨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于。此时板书:赶蝇子

  (3)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A、让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找出第一、二句写什么,第三、四句写什么。

  B、讨论:燕子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此时板书: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1)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里很难过,指导读第自然段。

  (2)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有长出一条新尾巴了)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再生)板书:再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突破了难点。)

  3、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个环节体现了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语文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阳楼记,我准备从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文本分析

  1.分析教材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古代诗文,除最后一课是五言古诗外,其余四课均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痴情。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

  2.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色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

  本文语言内涵深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应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本文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法设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而心理学研究又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又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具体的教学手法我认为应以朗读为本。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四、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疏通文义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采用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近景;

  欣赏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同学们,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对岳阳楼记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典雅唯美的对联,创设出浓浓的文化氛围,从知识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先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可同桌之间交流,也可四人小组之间交流。

  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对作家生平的介绍、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朗读课文,初步把握从以下三个层面朗读感知文本:首先请同学们默读浏览课文,扫除阅读的文字障碍;然后听磁带中的录音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节奏和情感;最后在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的方法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情感”之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要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2.自读课文,疏通文义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交由班内讨论。

  教师指导:

  a.用“猜”“看”“查”的手段理解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含义。

  看:利用好课文下面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正确率就越高,词典就会翻得越少。

  b.采用卡片积累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多媒体呈现卡片)

  设计意图: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提出“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课堂检测,巩固基础

  重在词义句义。

  多媒体出示: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加点的词: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嘱予作文 巴陵胜状 墙倾楫摧 翔集 锦鳞 岸芷汀兰 尝求 或异二者之为。

  翻译的句子: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另外,也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1.岳阳楼的美景“前人之述备矣”,作者侧重于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入手刻画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说说三四两段所描绘的两幅画面魅力在何处?

  教师指导:美读课文三四两段。先找出原文读一读,再探究思考。可以从内容感受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研究。

  设计意图:这两段是全文中写景最为精彩的部分。或阴冷或晴朗的画面,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对比强烈,人生境界由此而出。这样的佳段就要引导学生品读美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受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2.如此或阴或晴的画面,免不了或悲或喜的情感,但我们从文中分明读出了另外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古仁人之心的?请分析感受作者的理想追求。

  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感受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理解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理想追求。这样就突破了文章的难点。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对比、卒章显志的写法,从而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探究作品,联系实际

  教师创设情境,延伸迁移:同学们,父母不理解你时痛苦过吗?与同学发生不愉快时悲伤过吗?学了本文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你以“……时,我想对自己说”写一段话,要求结合本文的学习来写。

  设计意图: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感情,更准确的把握范仲淹的忧乐观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

  说说学习文章后有什么收获,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正确读原文: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2.会读文章: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读相关材料:读作者介绍,读写作背景,读文史常识。

  4.疏通文义:猜看查。

  5.理解文意:结合背景,原文中找依据。

  (七)课外作业

  1.根据本文先叙事后写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又因情生发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并与本文比较,从内容、结构、情感等角度对比阅读。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作业。设计第二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文的写作特色,也进行能力的迁移培养。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既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识记;又应该是课文的线索图示,能囊括重难点知识基于此种认识,我特设计了以下板书。

  以上是我就《岳阳楼记》从六个方面的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案例分析:

  该说课稿不仅充分体现了说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环节,也较好地体现了课前说课/评比性说课的特点:结构完整、理论阐述清晰、教材分析透彻,教学法适用,教学双边活动安排清楚有逻辑性,言简意赅等。

  在说教材部分,对课题所在教材版本、单元、课时作了简要介绍,使听众对教材有了基本了解。接着对课题的内涵、文章结构、主旨思想作了精要分析,揭示了这篇文章的魂,为后续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规范科学,一是没有采用行为动词来表达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应达到的程度,依然采用心理动词来描述水平要求,原因是因为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尚无行为动词的规定。二是没有呈现达成相应水平的行为条件,例如怎样让学生“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呢?说课稿没有说明,这对在教学过程中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带来了困难。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分析具有一致性,表述规范科学。

  接下来,说课人对学情、教法、学法都作了简要而到位的分析,既让听众明白了自己的教学意图,又与教学程序的详细阐述分工清楚、结合紧密,这也为能按时完成说课提供了保证。

  本说课稿的精彩部分是“说教学过程”(说教学程序),说课教师以“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为线索,清晰地展示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渗透、教学双边活动以及三者的紧密结合,这种教学程序的呈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板书设计也非常合理,很好地揭示了这节课的教学主线,便于学生理解课文,与教学目标结合也很紧密。

【【实用】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相关文章:

1.《语文》说课稿

2.《月球之谜》语文说课稿范文

3.语文荷花说课稿

4.语文《离骚》说课稿

5.初中语文《木兰诗》说课稿范文

6.初中语文木兰诗说课稿范文

7.高一语文《沁园春》说课稿范文

8.高中语文《蜀道难》说课稿范文

9.高二语文《归园田居》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