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7-09 08:56: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教材简析:

  教材在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小步子的编排方法,所以本单元学习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分母都不超过10,加减所得的结果都不要求约分,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仍然关注的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以生活的事例和帮助理解的直观图来学习分数加法.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作些准备.教材中的例1,通过直观的图形,使学生理解为2个1/8加上3个1/8,结果是5个1/8,也就是是5/8.由于没有讲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可能有学生没有观察或者观察不出或者不能想象出直观的图形,出现2/8+3/8=5/16的现象,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数的意义上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这是关键.教材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并使学生初步感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的意义)才能直接相加.

  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再现和直观图观察,理解相同分母分数相加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能力培养目标:

  在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难点:受整数加,减计算法则的影响和对分数的含义不理解,分数加法学习有困难.

  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有效地达成目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

  (1) 用直观演示……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法上: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具操作建立分数加法的起始知识.

  (2) 用练习法……

  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学习.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一是结合学生喜欢的四个学生过生日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在观察交流中引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红吃了其中的一份,小红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明吃了其中的二份,小明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 等问题,在生活情境中练习,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初步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关系.

  二是在这一情景中,引出小明与小红一共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思考.由于生活常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十分之三.此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促使学生对这一生活常识进行理性的思考.也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探索交流拉开序幕.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拿出实物图,在观察与拼摆中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十分之一加二个十分之一是三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三.有了这一初步认识,出示书上的例1,让学生通过直观图的观察,理解二个八分之一加三个八分之一是五个八分之一,是八分之五.在两个实例的观察理解中,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只要分子相加,有效避免学生中可能出现2/8+3/8=5/16这种现象.有了这一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完成图文并茂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在比较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只要分子直接相加就行了.

  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是图文结合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在学习中体会到的正确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二是只有算式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练习,让学生能正确的表述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一共是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使学生能把方法抽象运用于习题的计算,三是结合生活场景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应用题练习,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体会的数学知识的用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是,结合课始的生日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回答问题:如谁和谁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接着让学生思考,三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怎样想 四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怎么想 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进行知识的扩展,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四个小朋友把整个蛋糕吃完了吗 还有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在知识的冲突中结束本课的学习,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作好埋伏.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思考与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教学理念:

  在这一节课学习活动中,主要注意以下三条:

  一是联系生活情境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二是在知识运用中,让学生主动的把知识进行延伸扩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是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与生活紧密相联的环境中运用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教学设计在中,肯定会出现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欢迎多提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2. 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九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和九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3.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九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

  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教材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并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

  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创设情景,活跃气氛;引导参与,探究算法;自选算法,尝试练习;

  分层练习,在玩中学;总结体验,扩展延伸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一开始我便用猴老板卖桃子这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件出示:猴老板喊:“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快来买呀!”小兔走过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提问学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该怎么列式?又是怎么计算呢?

  这样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首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和九的加法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可大胆放手,让学生以6人小组,充分利用自己的学具,自主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可以不利用学具,直接想出结果,也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寻找适当地机会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一个一个拿,拿了9个,还剩3个;

  (2) 先拿盒子外的2个,再拿盒内的7个,这样一共拿去9个,还剩3个。

  (3) 从盆里拿出9个,剩下1个和外面的2个合起来是3个;

  (4) 先从12个中去掉10个,再用多拿的1与2合起来是3个。

数学说课稿 篇3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了解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概念;认识垂线、垂足;认识平行线。

  2、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平行关系,认识两线垂直、平行。

  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对这一堂课的教学预设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我先来说说第一个教学环节: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电脑显示一条直线,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然后课件演示直线相对无限延长的特点。

  好,今天咱们继续研究直线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用手摸一摸这个平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平面变大,再变大,变的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先想象,然后睁开眼睛把想象的两条直线画在纸上。

  (这一环节,由旧引新,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板书)

  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接着展示不同的分类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时调整图形的位置,并说明两条直线交叉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然后引导学生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引导“快要相交”那一类的情况,通过交流让学生达成共识: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可以分成“相交”和“不相交”两类。(板书:相交、不相交)

  那么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交点(板书)象这样的交点有几个?(板书:1个)

  (这里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分类共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先认识互相垂直:根据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谁比较特殊?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出相交成直角的图形,问:你怎么知道它是一个直角?引导学生用直角来验证,做上直角的标记。(板书:直角标记)然后指着图说,象这样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在数学上又叫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谁能看着图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里出示课件)

  你能动手写一写吗?写完让学生说一说。

  (这里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

  然后让学生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定义,让学生齐读一下。接着再介绍垂足。用红点表示出来。

  紧接着课件出示:(画直线a和直线b,再擦掉直线b)请学生仔细看。现在能说a是垂线吗?(学生会说:不能)(再变回两条直线)现在我们就可以说a和b互相垂直,a是b的垂线,b是a的垂线。谁也能象老师这样说一说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深化学生对互相垂直这一概念的理解。)

  接着认识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三组不同方向的平行线,数学书上把这样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定义,学生齐读。

  问: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问出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老师就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盒子,盒子的两个异面上画直线,让学生观察,理解只有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是平行线。

  (这样化难为简,突破难点。)

  紧接着揭示课题:刚才我们研究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板书)。

  然后出示判断题:这里重点让学生说说判断理由。

  (这样能及时巩固新知,便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地引导纠正。)

  教学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是:

  四、练习巩固,强化对垂直于平行的理解

  第一题: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互相平行?哪组互相垂直?检验一下。

  (这里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加强学生对平行、垂直的理解,渗透几何知识中平行线判定方法。)

  第二题: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在运动场上找一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第三题: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也隐藏着平行和垂直。

  出示这个长方形和三角形,请找出平行与垂直。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加强对本课概念的认识,同时能运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表述以前的问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具体的图形中线的位置关系。)

  最后电脑演示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全课 完善认知

  同学们,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设计简单明了,能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的内容。它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并在编排方面巧妙地从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本节课从观察我们身边的立体图形入手,勾勒出图形的形状,利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它既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又是几何学习的开端,更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也为今后几何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内容,以及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直观认识规则的立体图形,正确识别各类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发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体验立体图形的抽象和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要求,确定本课重点为:

  ①.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②.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

  难点:柱体和锥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像电冰箱、蛋筒冰淇淋等,学生很容易识别,但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确定本课难点为:

  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培养学生空间感的形成。

  二、学法分析(说学法)

  1 学生情况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学校、新环境,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简单的立体图形,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不强。 对正确识别各类立体图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 学法指导

  通过几年来的新课改教学体验,我深深感受到合作探索不但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

  三、教法分析 (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 “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思想。因此在讲授本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直观教学法:以观看生活中立体图形为开端,让学生们在欣赏这些形态各异立体图形同时,感受其中蕴涵的数学图形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2 情景教学法:创设丰富的图片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感受,让学生 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热情,加深体验,将数学与图片中涉及到的地理、历史、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

  3 比较教学法:利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几何体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教学方式

  时间

  分配

数学说课稿 篇5

  高青县实验中学 邢春林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19.2.2《菱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菱形》紧接《平行四边形》一节之后。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菱形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 熟记菱形的有关性质和识别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二)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的过程,在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菱形的性质及判定,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定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是性质与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二、 教法与学法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继课要学的正方形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让观察、猜测、验证,获得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 “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 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下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创设教学情景:由生活中的图片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发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设计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形成共识。由此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动画演示,得出定义

  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的动态展示,得出菱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菱形的定义,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动手操作,探究性质

  用一张长方形纸进行两次对折,再用剪刀剪下有折痕一个角,把剪下的角再展开,观察展开后图形的形状,和两次折叠形成的折痕.

  问题1:通过刚才的折纸,观察剪下的一个角展开后,它有怎样的对称性?它是什么图形?

  问题2:通过折叠过程你能从哪些方面探究出菱形的哪些性质?

  学生动手折叠,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折叠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后,在班上交流:1.剪下的角展开后是一个菱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2.探究菱形的性质与前面所学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相同,应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分别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图形.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教师同时强调结论仅有操作实验是不够的,必须给出严格的证明才能作为性质进行应用,要求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给出证明过程.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间互相交流,分小组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组织组与组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这样设计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

  (四)典型问题,应用性质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其中1—4题是直接应用性质的简单问题,包括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让学生初步体验菱形性质的应用方法。第5--6题是为导出菱形的另一个面积公式而设计的,教师出示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要求菱形面积,在不好求高的情况下,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不好求解,可以考虑把菱形转化成四个小直角三角形分别求解的方法,继而引出菱形的另一个面积公式: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设计意图:让学生首先直接运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讲清判断的理由,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层层深入,逐渐要求学生不但可以顺利完成简单的基础练习,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例题的解题过程。教师及时查漏补缺,规范解题格式。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五)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必做题P102第5题

  选做题P103第11题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水的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课书43页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体积,例2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基本情况六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9人,以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七学期对圆锥、圆柱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学习,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对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能熟练地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立体观念不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学习效率差。

  三、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具体教具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圆柱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让学生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尝试计算圆锥的体积,以达到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一开始,用口算,口答的形式引入课题,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为新授课作为辅垫,为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

  紧接着提示课题,以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其规律,总结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一环节是本节的难点,必须让学生理解清楚,特别是对三分之一的理解。

  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例1,直接告诉底面积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教师不必多的提示,只要学生会做就行。例2是已知圆锥形的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要求小麦重量,实际旧就要先求体积。

  学生尝试解答后,教师特别引导,要求体积,这个题不知道底面积,则要先求底面积,二是要让学生讨论,如果这堆小麦知道直径和高,你能想办法测出来吗?这样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

  最后,设计了三个巩固练习,都是在基本求出圆锥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提高训练,这样即满足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使优生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