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9-02 16:18: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_______册第_______单元_______课《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本单元是_______单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_______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__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细读悟理

  (1)整体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

  A、提供自学材料;B、个人尝试练习;C、小组交流反馈。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导读、交流、自学)

  2、精读悟情

  抓住本课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分析,谈谈你认为他写得好在哪里?可进行遣词造句的锤练。

  五、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利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师这节课教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你觉得还没有讲清楚?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__________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畜禽解剖生理》第三版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第五节内容。

  前面学习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内容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章开篇先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各部分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顺利成章推进教学进度。而本节内容的学习又为后面学习淋巴系统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还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说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他们对血液的颜色有感性认识,有过流血、验血的经历。说学生对血液陌生,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血液里有哪些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各有什么作用。这些知道的却很少。所以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阅读教材掌握血液成分及功能,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时而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 血量、血液的成分 难点:血浆成分及作用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我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这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贯彻始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利用生活经历血液化验单,设疑怎么去看这个化验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2.探究学习新课

  通过前置性学习了解本节第一个知识点(一)血量:血量是机体血液总量,分布在机体的哪些部位?与哪些因素有关?设置小组合作探究!

  拓展血量的表示方式及常规表示方法,设计个思考题根据这个方法想想自己体内有多少血? 对一次献血量有什么看法?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入下个知识点血液功能。让学生思考功能跟什么相联系?由功能过渡到成分 (二)血液成分及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血液?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得到血液的组成。 教师重点让学生观察血细胞图片,区分各种血细胞。另外重点区分血浆和血清 学习血浆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时,先让学生猜想:血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从成分上再猜想它的功能又是什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得到结论。 这样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猜一猜、想一想,加深印象!

  再跟前面血液功能相联系!思考各个功能的形成与哪些成分有关?最终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最后联系生活经验,拓展血液理化性质。

  六、教学反思: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选自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为记念左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写的。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忆,抒发了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深切愤恨。由于当时文网森严,鲁迅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和借用典故。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领会作者的深切感情和写本文的主旨。

  2.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就接触过鲁迅的文章,但都较为浅显。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要由浅入深,沉入文本,走近烈士,将感情融入其中。

  3.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作者鲁迅及写作背景。

  (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学案导学下的六环节教学法。

  三、教学设计:

  打破常规思路,从第五部分入手,先把握感情基调,然后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围绕“情”字,紧扣“五个部分―――三个典故――一首诗”,有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学内容和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挽联写的是谁?

  就你的了解,谈谈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鲁迅曾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些人。

  2、出示目标:

  3、自主探究:

  诵读课文第五部分,体会情感。

  文中的“他们”指谁?在五位烈士中重点写的是谁?

  3、 合作解疑:

  从文中概括五烈士的事迹。他们是怎样的人?

  文中用了三个典故,有何深意?

  柔石死后,鲁迅写了一首诗来悼念,这首诗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

  4、 巩固训练:

  依据《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记叙柔石和白莽的内容,为他们写一段悼词。

  5、拓展延伸: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以慰先烈?关注社会热点,积累写作素材。

说课稿 篇4

  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全日制培智学校教教材,它以活泼的舞蹈节奏,明快、流畅的曲调,童话般的歌词,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游戏时欢快的神情和神态。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体,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歌词和动作的创编。本课是在前两个课时学生学唱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和学习了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生日舞会”的形式复习舞蹈,进行集体舞表演和简单的创编拓展,把其它动物编到歌曲中,把其它动物的动作编到舞蹈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九名学生,其中五名是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他们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能力都较好,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还有简单创编的能力,但是其中一名没有语言能力。有四名是智力障碍的孩子,其模仿能力和肢体协调稍差,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能够模仿简单的动作和动物的叫声。有两名语言能力较好,有两名发音有点模糊不清。

  我将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一)知识目标:

  1、复习舞蹈,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韵律感。

  2、通过跳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能跟着音乐有表情地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培养邀请的礼仪。

  (二)技能目标:能够在学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和学了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

  (三)情感目标:

  1、通过集体舞,培养学生整体配合的意识,增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从音乐中感受感受人类和动物相处轻松和谐的气氛。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歌曲的拓展和创编。

  教学难点:

  歌曲的拓展和动作的简单创编。

  教学环节:

  一是复习,我是分成五个步骤层层递进复习的。

  第一步,复习前两个课时学唱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老师弹琴伴奏,学生边唱边用拍手、拍腿、跺脚的节奏拍打方式来进行歌曲的复习。

  第二步通过奖励学生唱的好,带学生去“城堡”玩,要求用“进退步”走着去的方式,复习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个舞的基本舞步。

  第三步,通过比一比洋娃娃跳得好还是小熊跳得好的方式分别让洋娃娃和小熊复习各自的动作。

  第四步,老师扮演洋娃娃邀请小熊一起跳,进行洋娃娃和小熊合作舞蹈的配合示范。

  第五步是让全部小熊去邀请全部洋娃娃跳,进一步巩固合作跳舞。

  二是拓展,这个部分是这个课时的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我通过把“小猫”设计成来参加我的生日舞会的一位特殊的客人的形式,通过把一位学生化妆成“小猫”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难点的学习中来。我通过伙伴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自主学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难点。这一部分我是分两个大的步骤来完成的,分别是教“小猫”唱歌和教“小猫”跳舞。

  首先是教“小猫”唱歌,这个环节我设计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让“小猫”来做小老师教“小熊”和“洋娃娃”学“喵喵喵”叫和学手的动作。

  第二步,我带领学生一起把“喵喵喵”编进歌曲里,把“小熊”改成“小猫”,我带领学生一边唱一边改,“洋娃娃和小猫跳舞,跳呀跳呀喵喵喵。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喵喵喵。小猫小猫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喵喵喵。小样娃娃笑起来啦,笑呀笑呀哈哈哈。”

  第三步,让“小熊”和“洋娃娃”来做小老师教“小猫”唱歌。这里,我弹琴,学生自己来唱,一边唱一边拍手,然后唱到“喵喵喵”的时候把手的动作做出来。

  第四步,我问小猫“小猫,你学会唱歌了吗?”让“小猫”出来唱歌给大家听,表示小猫已经学会唱歌了。

  在教会“小猫”唱歌之后,接下来就是教“小猫”跳舞了,这个环节我通过设计以下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我作为洋娃娃来教“小猫”跳舞,和小猫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让小猫初步学习动作。

  第二步,请一位“洋娃娃”邀请“小猫”跳,进一步让小猫学习动作,也培养了洋娃娃的创编能力。

  第三步,在“小猫”学会跳之后,让另外一位“洋娃娃”来邀请“小猫”跳舞,培养其模仿能力。

  三是综合集体舞表演。

  在大家教会了“小猫”唱歌和跳舞之后,“小熊”、“洋娃娃”、“小猫”一起来跳集体舞。让学生自由去邀请伙伴跳舞,可以“小熊”邀请“洋娃娃”,也可以“洋娃娃”邀请“小熊“,也可以去邀请“小猫”。想邀请谁就邀请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邀请的时候我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邀请语。大家在欢乐的载歌载舞中结束这节课的内容。

  四是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生日舞会复习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集体舞,在舞会中,我们还教会了“小猫”唱歌跳舞。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策略:

  1、成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开始上课,我通过用第一人称,自己扮演洋娃娃的手法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童话世界中,从始至终抓住“生日舞会”这个主题,学生觉得很新奇很兴奋,每个孩子都能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活动中,学习的情绪高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孩子们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我改变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个别化教学、伙伴教学和合作学习。另外,教学的评价形式也是多样化,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还带有争议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和谐沟通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有效教学与管理的重要因素。从头至尾,我都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歌,与学生平等相处,配合非常默契。在学习过程中,我给予每个孩子表演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表演积极性。还引导孩子们对歌词和动作进行创编,及时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成就感。在语言的沟通中,我还注重学生的语言渗透,培养孩子们邀请的礼仪和礼貌用语,同时,还给予适时的矫正,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补偿了学生们的生理缺陷。

  3、把学习的自由时间还给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表演及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以主人翁的身份,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创编的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这节课里既有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优点有以下几点:

  1、通过用第一人称,自己扮演洋娃娃的手法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童话世界中,从始至终抓住“生日舞会”这个主题,每个孩子都能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活动中,学习的情绪高涨。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有充分的互动性。

  2、在拓展改歌词和创编动作的部分通过先让“小猫”做小老师教同学们学“喵喵叫”,再让同学们做小老师教“小猫”唱歌跳舞,把自主学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难点。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并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和鼓励。

  需要改善的地方有:

  1、在教唱歌曲时,疏忽了对学生进行歌唱的指导,例如:唱歌不要喊唱;我们参加生日舞会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也应该以怎样的情绪来唱歌。

  2、在综合表演的部分,对个别差点的学生的辅导不够。

  3、总结部分有点笼统。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梁启超的这篇《最苦与最乐》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人生的责任,思想深刻,格调高雅,语言凝重,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本文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两个分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1、2自然段),“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3自然段)各为一部分,得出的结论“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第4、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但是本文并不是一篇很典型的具有议论文结构的文章,作为初中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教学中采取淡化文体,注重学生体验、感悟的方法,使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2.设计意图:

  本课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1)人本原则:责任的话题是严肃的,要让学生在人生苦与乐的讨论中,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就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交往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小组合作互动,加强课堂交流,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开放原则:本文作者多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掌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手法的基础上,通过拓展迁移训练,拓宽教学的内容和空间。

  二、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章多用排比修辞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出示提纲,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联系实际,畅谈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三、说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不可贪多求全,根据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多用排比修辞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苦乐与责任的关系,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四、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反复读、读反复,继而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内容。

  2.情境设置法: 在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重难点的突破上,充分利用师生的互动交流和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中去,让学生由感性的“苦”与“乐”中,理解“责任”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主旨,思想产生共鸣。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在读课文和讨论过程中,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品味修辞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六、说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五大块组成:

  第一块:导入新课,介绍作者。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师生谈话导入新课,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顺势介绍作者。

  第二块:整体感知,。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块:自主学习,理解内容。前两部分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多媒体出示学习提纲,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并参与学习。

  第四块:合作探究,第三部分以读促讲,培养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

  第五块:目标检测,拓展延伸。通过练习和视频资料,检测和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指导学生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责任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110号说课教师,我的说课题目是《多一些宽容》。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自我评价和总结等多方面来说。

  一、关于教材

  (一)教材地位

  《多一些宽容》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议论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并且明确指出要求初中生能够阅读和写作浅显的议论文,本单元是议论文阅读教学单元,而情感主题又是道德修养,《多一些宽容》这篇文章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了解和掌握议论文文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材特点

  《多一些宽容》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有力透彻的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

  语文课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课的教学必须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人文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就本课来说,本课确定为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应包括议论文语言、结构、论证方法的学习和人文道德修养的教育,具体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提倡人与人高尚的道德修养——宽容

  3、了解本文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4、学习讲道理、对比论证的方法

  5、透彻的分析、辩证的说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本文严谨的说理思路,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2、学会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认清宽容和批评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

  本文属于较浅显的议论文,但八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还较少,对议论文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所以,我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点拨,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三要素、常用的论证方法。通过学生补充事例来引领学生自主感受宽容精神。最后,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学会宽容。

  (二)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离不开思考、讨论、交流。故本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到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有力;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到宽容的崇高魅力,既提高学习能力又增强了自信心。

  (三)教学工具

  为配合教与学的实施,结合学校的实际,我选择以投影仪和小黑板作为主要教学工具。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1、对课文中生字词及名句出处的掌握

  2、课文内容的掌握

  3、本文论点及论证方法的掌握

  4、能切实领悟到宽容精神并与生活相联系

  (二)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板块:

  1、导入新课

  通过“仁义胡同”的故事导入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名句出处

  (2)自由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

  (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用课文原话回答。

  (4)小组讨论,”四互”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5)小组讨论,“四互”可以互换位置吗?

  (6)小组讨论,第三段可以不可以删掉?

  3、再读课文,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1)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找出文章的论据。

  (3)文章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4)精读第二段,小组讨论交流,文章还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4、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交流,请学生补充出有关宽容的事例。

  (2)请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主设置情景,进行劝说。要求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表演。

  5、作业布置

  请同学用讲事实、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写一篇与“宽容”为话题的作文。

  4、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和总结

  (一)在本节课中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积极讨论思考所提问题;通过自己实践掌握了课文内容及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等内容;拓展思维,自主创设情境,更好的理解了宽容的精神;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思考问题及在真实情境中理解道理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三)由于内容和板块较多,可能存在时间把握不好的问题。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记忆轻松地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在这方面多探究、多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说课稿 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四册中的第15课《画夜景》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规范》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画夜景》一课属于“造型·表示”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示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同学,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溢童真、童趣的,不受制约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议的“培养同学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同学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发明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的绚丽多彩,感受到实际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同学了解颜色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发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2、操作目标:学习表示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示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3、情感目标:引导同学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认识深浅色使画面发生的对比效果,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示夜景的美感。

  教学难点是:颜色深浅对比在画面中的实际运用。

  二、教法运用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同学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以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情境激励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我采用“欣赏、交谈、想象”为主要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把同学带入艺术的空间里,引导同学不受限制地、敢于打破常规地、自由大胆的进行遐想,激发同学创新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有力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德育渗透法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文中指出“各门课程之间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同学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教学时通过欣赏家乡夜景对同学渗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学法分析

  本课以“启发同学感受并表示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为主要目的,因此,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身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同学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本课难点——认识颜色明暗对比这个问题, 引导同学自主探究,了解对比的多种方法。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同学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身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同学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相互的经验,拓宽同学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美术课程规范》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同学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同学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同学的发明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同学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效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需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同学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验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同学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组织、导入

  1、组织教学:引导同学做好准备。

  2、欣赏导入:

  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夜景图片,利用同学的好奇心激发同学对夜景的兴趣。

  3、引出本课课题——《画夜景》。

  (二)、创设情境,认识明暗

  1、创设情境:

  营造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景。请数位穿同色系衣服的同学上台模仿服装展示,其他同学讨论比较衣服颜色,找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然后请一两位同学上台将模特按衣服颜色深浅顺序排队。通过直观、深动的生活实际让同学了解亮色与暗色的差异。

  2、引发考虑

  质疑:颜色的深浅是绝对的吗?

  教师随机找两

  位模特请同学比较衣服颜色深浅,再用浅色与另一位模特衣服比较深浅。启发同学考虑:颜色的深浅是相对而言的,是利用颜色对比发生的。一个颜色只有和其他颜色相比较时才干分辨深浅。在美术中,把他们叫做颜色的明暗。

  3、语言表述

  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准备利用各种颜色的小花为奖励品,奖励给一些有独到见解、敢于表示的同学,以此来调动同学勇于表示、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同学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胜利与快乐。

  (三)、质疑讨论,自主探究

  1、欣赏,感受

  我先整体褒扬同学的学习精神,接着用一种兴奋的语气告诉同学:你们想不想看看兰州的夜景呢?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一组兰州夜景与白昼景色的对比图片,引导同学欣赏感受家乡美景。

  2、质疑,引发考虑

  白昼和夜晚,同一景物有什么不同?

  同学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自身的看法。在同学汇报自身小组的意见。(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同学了解深浅颜色对比会使画面发生强烈效果。

  3、德育教育,引入绘画方法

  引出问题:咱们兰州的夜色是这样美丽,同学们想不想用自身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那么咱们能用什么方法描绘出夜景呢?

  4、同学分组讨论绘画方法,发挥想象力,找出描绘夜景的好方法。

  5、同学发表个人意见后,教师介绍并演示不同的绘画方法。

  (1)用油画棒直接在深色卡纸上绘画。

  (2)先用浅色油画棒绘画景物,再用深色水彩涂抹背景。

  (四)、欣赏评述,提高审美

  1、欣赏作品

  在同学有了自身的想法后,播发课件,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借鉴大师作品,引导同学发现美,培养同学表达自身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并在欣赏中获得新方法、新思路。

  2、安排实践任务

  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兰州美丽的夜景吧!

  (五)、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给同学一个自由发挥、发明的空间。鼓励同学用自身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描绘,注意色彩的运用。并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同学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表示,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同学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同学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身的看法,协助解决诸如构图、色彩搭配等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突破。

  (六)、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同学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同学自信心,体验胜利的喜悦。

  1、自评:让同学把自身的作品放在展示仪上展示,说说自身的画面内容,觉得自身的画画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2、互评:同学之间互相谈谈自身的看法,让他们在一起的参与过程中发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文学与艺术相结合。并请同学把作品贴于“小画家”展示栏里,培养同学的自信心和成绩感,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同学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解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同学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同学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小朋友们的一切努力,维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先整体褒扬同学的创新精神;其次,要求同学回去后把画给家人看看,并把自身变成巨人后的故事说给他们听听,培养同学主动参与亲情沟通的情感意识。

  五、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布置,板书设计分三局部:课题、奖励区和展示区。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嫦娥心地善良,舎己为民的品质。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话的想象,语言优美,且嫦娥奔月的全过程脉络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五、六自然段,描写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下仙药飞天成仙,离开亲爱的丈夫。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嫦娥伟大的献身精神。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说第二课时,这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舎己为民的品质。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把握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意境美。

  二、说学情

  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间特色,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喜爱且充满热情。因此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况且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学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多渠道接受信息。

  教学用具:录音带、插图、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读—思—划—议”的学习方法,逐段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其方法,形成能力,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而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里面包含了哪两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感知形象。

  1、读悟“后羿射日”部分。

  (1)、后羿是怎样射日的?自读“后羿射日”部分,圈出表示后羿动作的词,仔细诵读,体悟后羿的力大神勇。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羿射日”一节。

  过渡:由于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赠给他一粒吃后能升天的仙药。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嫦娥,就把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存。这事不知怎么被后羿的弟子逢蒙知道了。

  2、读悟“智斗逢蒙”一节。

  (1)逢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课本上的一个词语概括。

  (2)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表现逢蒙奸诈贪婪的词语。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逢蒙奸诈贪婪的本质。

  (4)面对奸诈贪婪、穷凶极恶的'逢蒙,一般人会怎样?嫦娥呢?朗读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读后的感受。

  (5)思考“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仙药,不是要祸害更多的人吗?”这句话的意思,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述。

  (6)联系上下文,想象嫦娥和逢蒙周旋的场面。

  (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描写嫦娥的语句,重点指导描写嫦娥动作的语句。

  (8)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读描写嫦娥和逢蒙的部分,感知人物形象。

  过渡:嫦娥为了不让乡亲们遭受逢蒙祸害,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了仙药,飘飘悠悠地升天了。

  3、读悟“嫦娥奔月”部分。

  (1)自读“嫦娥奔月”一节,说说本段文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地善良。

  (3)请朗读能力强的同学美读本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插图,想象嫦娥奔月的画面。

  (4)教师在音乐声中用第一人称范读本节,请同学们闭眼体会嫦娥飘飘悠悠、升天成仙,不忍离开人间的感觉。

  (5)师生接读课文。

  过渡:嫦娥救了乡亲们,却抛下了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后羿不见了嫦娥会怎样呢?

  4、读悟“后羿追妻”部分。

  (1)请带着焦急、痛苦、无奈的感情读“后羿追妻”部分。

  (2)默读课文,在表示后羿动作的词语下面标上点。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齐读“思念期盼”一节,读中感受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三)默读全文,回归整体

  默读全文,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画、演这个神话故事。

  附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后羿:力大神勇

  嫦娥奔月 嫦娥:善良机智

  寻妻想念 逢蒙“奸诈贪婪

说课稿 篇9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两只鸟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 读、互读、评读、配乐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只鸟蛋》,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我在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为后面诗歌及识字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⑵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4、教学重点:

  ⑴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⑵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自读、指名读、配乐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体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说教学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比较、想象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三层多种形式学习生字。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第五层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

  1、听音乐:

  放音乐《百鸟朝凤》:

  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

  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

  猜猜这是什么?

  (鸟蛋)

  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小组内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层: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⑴ 指名读:

  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⑵ 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

  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⑶ 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⑴ 轻声读文,思考:

  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⑵ 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

  引导学生说一说。

  ⑶ 启发想象:

  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⑷ 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 ⑸ 背诵: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⑹ 朗读。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3、学习第三小节:

  ⑴ 自由读:

  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⑵ 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⑶ 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4、学习第四小节:

  ⑴ 组内读文,讨论:

  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⑵ 想象读文: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

  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⑶ “仿佛”一词怎样理解?

  (可以和“好像”互换)

  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5、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6、背诵:

  (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第五层: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⑴ 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⑵ 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⑶ 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2、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相关链接

  鸟蛋: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想要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课文的过程。

  9 两只鸟蛋

  取鸟蛋

  鸟妈妈焦急

  送还鸟蛋

  鸟儿欢唱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讲授、启发及多媒体辅助等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和谐有真实情感体验的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动口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教材包含四部分内容:复韵母ai ei ui的读音和它们的四声读法。ai ei ui的形体和书写规则。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练习。含有复韵母的带调音节组成的拼音词。本课配有大图1幅、小图3幅和横幅图1幅。利用大图——情境图,营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语境,逐层剥离出ai ei ui这三个复韵母来进行认读,并让学生接受绿化祖国、爱护树木的环保熏陶。

  根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

  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的读音,掌握ai ei ui的发音方法,能够自主地用发音方法学习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使用拼读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读音节,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3、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由于复韵母ai ei ui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学生容易发成

  两个单韵母的音,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四声及标调方法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给ui标调作为本课时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的教法如下:

  一、新旧链接循序渐进

  因为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在新授前,我安排了复习旧知——本课涉及到的声母及单韵母的发音,这样在教学新知——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的链条,解决了复韵母发音难、容易混淆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学这三个复韵母时,我体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先是老师带着学,然后学生讨论后尝试学,最后完全自主学,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二、借助情境、语境学习复韵母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字母他们很少见过,有的甚至从未见过,但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在儿童口语中是经常出现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基于这样的考虑:

  1、利用情境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如:教学ai时,看语境图。让学生说出弟弟的个子矮,利用矮的音帮助学生学习。再

  如:指导学生看语境图,小弟弟用力砍木头时发出ei,ei, ei音。

  2、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如: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从而使所学的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再如:学习ai的四声。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ai四声的朋友。学ui的

  四声时,让学生看图,说句子,词语等。四声的学习不是孤立的,给予了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把学习拼音和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丰富的`感性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思维,并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呈现方式富有童趣

  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教学,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儿歌诵读法。低年级小朋友特别喜欢儿歌,因为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通过诵读儿歌,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如:指导学生读,小bái兔,bái又bái,两只耳朵竖起来。ài吃萝卜ài吃cài,蹦蹦跳跳真可ài!有目的的训练了孩子发准ai的音,同时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学习充满乐趣。

  2、游戏记忆法。如:师生齐心协力帮助小兔拔萝卜。一起用力ei ei ei,拔萝卜呀——(生:ei、ei、ei),用点劲呀——齐心协力——,加油干哪——!再如:模拟山谷回声。师:ui—,大山你好!生:ui—,大山你好!师:ui—,我喜欢你!(生答)师:ui—,我会念ui了!(生答)不仅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ei、ui的发音,还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眼、耳、口、手、脑去完成活动中的各种要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故事启迪法。用幽默的故事讲解枯燥的标调规律,激发

  学生拼读音节的兴趣,形象、生动,学生很喜欢,教学效果较好。如:复韵母的小帽子该怎么戴呢?单韵母中,谁是老大?a o e i u ü,所以复韵母戴帽子时,有老大a,老大戴,老大不在找老二o,老二不在找老三e,老四老五是双胞胎,谁在后面谁戴帽子!

  4、比较学习法。学完三个复韵母后,让学生自己比较,和以前学的单韵母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师再总结,他们叫做复韵母,复韵母这个新的知识点是学生主动去学习发现的,不是第三者给予的,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加深了理解和印象。

  四、学导结合,学以致用

  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年级小朋友虽然年龄小,知识也很少,但也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如:在教学第一个复韵母时,我先让学生充分的模仿ai的读音,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找到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教师总结后,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摸索,去实践,通过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等方法学习第二、第三个复韵母的发音方法。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比较、敢于尝试、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做好准备

  1、抽读字母卡a o e i u u

  今天老师来上课还带了几位老朋友,你们看看他们是谁,和

  他们打个招呼!

  2、知道这几个字母叫什么名字吗?对,单韵母是6个兄弟,他们口型大小排顺序,你们谁来给他们排排队,大哥是谁?对a的口型最大是大哥。二哥是谁?三哥呢?四哥?五哥?小弟弟是u,口型最小在最后。

  (通过复习单韵母和他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复韵母的标调方法和发声做好准备)

  3、兄弟6个排排队,相亲相爱不吵闹,口型大的在前面,口型小的在后面,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口型猜字母。

  (二)看情境图,引出新课

  1、小朋友眼睛真厉害,看的谁说的对,看的准,请再用你们的眼睛仔细看看这幅图画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就是和图上的这几个字母有关

  2、看图学习复韵母ai

  姐姐和弟弟比个子,姐姐的个子高,弟弟的个子矮,矮把第三声去掉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一个韵母。

  (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通过看情境图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它,它并不是什么陌生的神奇的东西)

  3、师范读。发ai音口型要变动,先发a的音,口张大,声音响亮,慢慢的向i滑行,i发音轻又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老师先范读,然后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面向全体学生,了解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