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8-12 22:10: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把下列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量出下列各角。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旧知的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得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角。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soft/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135°75°

  演示并指导学生折角。

  2、利用手中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用半圆仪、三角板)

  【学会灵活运用特殊角画角,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画 角

  1、用量角器画角:

  重合、找点、连线。

  直接画 30、45、60、90度

  2、用三角板画角: 加一加 75、105、120、135、150度

  减一减 15度等

  合理选择画角方法。

  如果您觉得好的话,请告诉您身边的朋友,您的支持才是我们的动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解释与运用,由以往第一学段的图画情境应用题的数模学习过渡到现在第二学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知识的基础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难点: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数量关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关键: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与形成“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切身体会每个物体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

  4、教学准备: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借助下面的教具帮助教学: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皮尺、秒表。

  二、说教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用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电教法、尝试教学法、反馈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并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说学法:

  因为“速度”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故而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探索、分析、思考、交流的过程,逐步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建立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的练习和教师补充的习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标准》所提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P95-9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在第五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以及有关角的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只是因为刚学,学生对于推理的书写过程还颇为陌生。

  因此,通过本节课探究相等的角,进一步加深对有关角的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对推理的过程更趋于熟练化、合理化,让其在复习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使所学知识得到提高与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有关角的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因此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同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这两个简单的几何命题,加深体验几何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为后继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1、引入部分。

  因为本节课所执教的内容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角的关系熟练的计算出角的大小。从而推理说明出各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引入时安排了两题角的计算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目的是复习角的计算格式和特殊角的度数。

  2、新知探究部分。

  因为两条直线相交后得到角有很多,而小于平角的只有4 个,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根据以前的知识说出它们之间互补的关系,而对与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相等的角可能部分学生有了初步感知,也许会说到。所以我采用的是猜想- 验证的策略。而经过总结验证的策略可能会有如下三种;

  (1)学生会想到把四个角都测量一下

  (2)举例法,假设测量出其中一个角,通过计算得出其余的角。

  (3)通过推理说明,根据同角的补角是相等的关系证明出结论。但是在课上不出现同角的补角是相等这样的话。目的是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练习部分:这要分为二个层次。其一,找一找,动一动。通过身边找一找或动一动创造一组的相等的角,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二,想一想,说一说。本节课主要我的定位是能够找出各角之间的互补或互余的关系,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言语表达的`条理性。

  而对于书写过程可能学生做起的难度很大,因此,基本上没要求书写计算过程的部分。

  4、总结部分。其一,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今后要学习的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的知识,但是在小学阶段不做要求,但是,我想为了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引入数学文化的方法,介绍最早证明出对顶角相等的科学家是古希腊的泰勒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热爱科学的争当数学家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其二,知识的总结,谈一谈你的收获或感受。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4

  教案设计流程:

  A。知识流程 B。思维编程。 C。学生可接受性D。与时俱进的课堂

  课堂知识点:

  (一)线段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是这两点间的距离。距离是指的长度,而不是线段。线段的起点或终点称为端点。

  (2)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直直的线,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边点上端点。

  (3)数线段。

  一条直线的N个点线段的端点,数以每两个点为端点有几条线段?n(n-1)2

  (二)直线

  (1)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是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限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直线无法测量长度,直线无法度量长度。直线是无限长的,量不出长度。只画了这么长的一条线,来代表在这个位置上,在宇宙空间里无限穿梭的那条线。

  (2)判断:6cm的'直线比8cm的直线短2cm。( )一条直线长6cm。( )以直线上相隔6M的两点为端点可以得到一条6M的线段。直线与射线都是无限长的,它们一样长。( )

  (3)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唯一。过两点必然得到一条直线,但只能得到一条直线。过两点,有几条线段呢?有几条射线呢?

  (4)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射线、线段。(5)N个点,过其中两点,最多几条直线?n(n-1)2

  (三)射线

  (1)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是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画射线。确定端点。(虚线、省略号表示无限延长。)

  (3)射线是(2)生活中可以看成线段,射线的事物。(光线、子弹的路径、直绳、物体的边、物体的棱、红外线瞄准器)

  (四)总结

  分辨直线、线段、射线。(关键看弯曲与否、端点。)

  边算边画。画一条比14厘米少9厘米的线段。

  射线延长成直线。过A点画射线,再延长直线。

  数几条射线,几个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27页的内容,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计算器上各种功能键,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具准备:

  实物计算器、课件。

  学具准备:

  实物计算器、网上“在线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小小工具手掌大,不动笔来,不要纸,点点数字和符号,得数它都全知道。它是什么工具呀?你想认识他吗?(课件出示)

  2,教师展台展示:实物计算器。

  板书课题:神奇的计算工具

  【评析:猜谜语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他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它究竟神奇在哪呢?为后面的学习留下了悬念。】

  二、认识与体验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

  1,请问哪个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请上台来展示一下。

  2,学生尝试性实践活动(展台展示使用过程)。

  生①:( )+( )=( )

  生②:( )-( )=( )

  生③:( )×( )=( )

  生④:( )÷( )=( )??

  3、学生在尝试与评价活动中、发现与认识计算器上的各种的功能键,感受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

  ①开关、清除键。

  ②运算符号键。

  ③数字键。

  ④等号键

  ⑤小数点键?

  【评析:学生现有的.经验是最好的切入点,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

  三、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

  (1)请同学们在计算器上、输入任意一个自然数(7)→×878→-765→×2→+20xx→-470→÷1756→( )

  结果会怎样呢?(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计算第一组同学早餐的价钱。(课件出示)

  生①:3.00元

  生②:2.00元

  生③:1.50元

  生④2.00元

  生⑤:2.50元

  生⑥:2.00元

  生⑦:2.50元

  操作过程:输入3.00→+2.00→+1.50→+2.00→+2.50→+2.00→2.00=( )屏幕上呈现的15就是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中感受一些数学规律。(课件出示)

  (1)1+2+3+4+?+98+99+100=( )

  (2)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

  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课件出示)

  第(1)题:就是50个101是多少。101×50=( )。

  第(2)题:积的中间位就是1的个数,如:11111×11111中间位就是5,中间位前面是1234,中间位后面就是4321。以此类推,不需要计算,就知道得数。

  3、巩固练习:教材第27页第3、4题。

  【评析: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其实是老师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全班只有10个计算器,不过师生恰到好处地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之乐趣,陶冶学生之性情,使神奇的计算工具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使用计算器了吗?它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快乐。同时,我们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问题,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数学起源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原本就是趣味无穷。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数的认识》,我说课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

  《大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一单元2-5页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一级的数,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学习亿以上的数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能力目标: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阐述多位数读法的规律。

  情感目标: 1、结合实际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根据本节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

  难点:各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以及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研讨法,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之所以采用这种教法学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

  最后,我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在这一环节中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我设置了复习练习,让学生读万以内的数,然后让学生总结回顾关于万以内数的知识,为下面学习亿以内的数做好铺垫。

  (二)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知道20xx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当学生回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引入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这样设计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

  (三)实际操作,自主学习

  A、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与数位名称:在这一环节我用计数器拨珠,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学生: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回答出: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 时,再问学生: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在此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拨、想、说,小组讨论后,然后全班交流。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研讨法,使学生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接着我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当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回答:计数单位时,我告诉学生计数单位是要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这一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统一性,理解亿以内数与万以内数的联系,从而更容易的接受下面的知识。

  2.计数方法:通过第一环节的拨珠,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分级方法:由于数位如何分级是一种统一规定,所以可直接告诉学生: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就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4.数的组成:课件出示13819000让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说一说每一个数字的含义。

  5.总结:让学生说一说所学到的新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找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巩固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6.练一练:是课本第四页的做一做,前三个练习是数数练习,目的让学生熟悉刚刚接触的新数位的知识。第四个练习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万以上的数,课件展示身边的大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现实的,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B 、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这一环节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习题,引导学生牢固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 课本第八页练习一中的第二题,采用这个练习作为例1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照,发现万以内数与亿以内数在读法上的相似点,学会简单的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2 除去旧知识的对照,让学生能够熟知简单亿以内数的读法。为例3打下基础。 总结 在例1、例2结束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读这些亿以内的数。目的是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3 板书出示90080760首先让学生回顾在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环节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数位名称,数的组成,哪些数是个级的数、哪些是万级的数,最后引导学生读较复杂的亿以内的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复习了第一环节的知识,同时学习第二环节的知识:弄清在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的数。

  (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

  例4 课本第5页例2,进一步掌握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的数。

  例5 通过例3、例4引导学生使用分级的方法快速读出亿以内的数。

  例6、例7 是来自身边的大数,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8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心理特点,采用竞赛的方式巩固新知。

  (五)全课总结,巩固新知

  小组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在这一环节里,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安排作业:1、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2、完成课本第9页第4题。

  在作业中及时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1.首先,我来说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

  2.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图书室的情景,并借此场景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通过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及意义。之后,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本节课内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对原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用选拔配音员的情景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把枯燥的计算学的兴趣盎然!。

  3.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节课试商的难度加大,计算的过程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而且,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学生在试商方法的掌握会上存在一些困难.

  4.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确定商的一般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5.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和正确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商的位置的确定。

  6.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此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小棒和方格纸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来说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上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以下三点

  (一)是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此外,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本环节,我首先要对学生说:同学

  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请看(播放)。 播放动画片的同时,我会说:怎么没有声音呢?你们能给这个动画片配音吗?那老师就要进行一个小小的面试,看哪些同学能当上这个动画片的配音员。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起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这时,我再出示条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良好习惯。这时,学生的学习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本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层次。

  1、.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点研讨、反馈练习来体会试商的方法和除法算式的意义,把探索的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这时,我要对学生说:为了尽快选出动画片的配音员,这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达到目的?当学生说出是第一个问题时,我就让每位学生自己解答“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的问题,并且提示学生:可以联系旧知、也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我发现学生能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我要及时给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之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之后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改变自己认知上的单一性。这时,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告诉学生,本题的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表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笔算除法,并且板书课题。接着,我放手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本题中来。学生列竖式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掌握学生的竖式写法和学生知

  识迁移的水平。我发现学生能正确列示时,就及时给予鼓励,并请他将自己的算式进行板书。接着,我引导学生重点研讨: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商不为0时,余数怎么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在集体研讨时,将竖式与学生的口算过程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3必须写在各位上的道理。这时,我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在订正时重点检查商的位置。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就更加彻底了。

  2.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本层次的教学中,我首先要对学生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和决心。

  这个层次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重点研讨、算式对比、回归生活来达到教学目的。我会对学生说:如果要求当配音员的同学增加到了140人,每天还只是面试30人,要多少天才能面试完呢?你能列出竖式来计算一下吗?这样设计,是放手让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进行迁移。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对于书写正确的学生,我首先要给予鼓励,并让他板书自己的算式。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讨:说说自己是如何试商的?并解释商写在个位上的理由。我还要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这样设计,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位置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利用直观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两个除法算式进行对比,找出两个算式的异同,并且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当前两位不够除时,应该怎么办?用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要用几天才能面试完?使学生明白:需要5天才能面试完,因为余下的20人,大约还需要一天。这样的设计,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

  3.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塔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个问题,由此来了解他们在认知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个环节:内化应用,形成能力。

  为了让学生增长智力,形成技能,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一下几组练习题。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为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课堂闪亮星”.这张评价表是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再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这张评价表既是对本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进行了解,也是对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四、说教学随想

  最后,我来说说教学随想.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主动探索、积极讨论,而教师,只在关键处恰到好处的引导和艺术的点拨,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才会闪现出思维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8-1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11-19

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03-03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08-26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说课稿03-02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说课稿06-17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14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精选12篇)05-0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13篇)11-20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