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次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本课1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歌曲《木鼓歌》。
《木鼓歌》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场面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使用也增添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天性的歌声演唱《木鼓歌》,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技能目标: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感受、听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歌曲、合作学习的愉快。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天性的歌声演唱《木鼓歌》,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音乐教学特点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歌曲内容中去,我用观看课本上的插图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欢快。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观看插图让学生感知佤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学生用打击乐器、自编律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运用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五.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全组学生共同讨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课中这种方法我主要用在学生打击乐器和律动上。
六、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合作学习体验创新、拓展延伸、。
七、教学反思:通过为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和简单的舞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了他们积极探索,逐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歌曲《小熊过桥》。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学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小熊过桥》是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九册第四课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G大调6/8拍的由多种演唱形式组合而成的歌曲。歌曲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活泼跳跃的旋律ABACA的回旋曲式结构描绘了小熊过桥由害怕到勇敢跑过桥的前后不同心理对比。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
二、说教学法
我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勇于探索创造。他们喜欢生动,活泼,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因此我打算采用:兴趣引入,教授欣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来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本首曲目的特点。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基本理解音乐中简单的回旋曲式结构,通过形象记忆和歌曲对比。提高基础音乐修养。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较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小熊过桥》,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三情感目标通过小熊过桥这个故事启发学生在困难面前应该做勇敢自信的人。其中我把学生能够较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小熊过桥》作为本课的重点。学生能够基本理解音乐中简单的回旋曲式结构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再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用童话的方式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我会有两个提问来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试过自己单独走过一个独木桥呀?”2、“那你们第一次过独木桥时的心情还记得吗?有没有同学可以举手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与想法?”当同学们回答完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后,我会马上顺着这个话题,告诉他们:“今天,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只小熊也将要走过一个独木桥了,它的心情会和你们一样吗?”这样提高学生想要去认识这只小熊的兴趣。
2、第二个环节:,我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小熊过桥》的动画片,当然,播放的背景音乐正是本节课要学的歌曲。我会要求学生在看与听的过程中思考:1、小熊在桥边依次遇到了什么动物?2、小熊出现犹豫的时候哪一句音乐反复地出现?你能数出它出现了几遍吗?这里我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提示。不一会学生就能告诉我:老师,小熊在桥边依次遇到了乌鸦鲤鱼。而小竹桥,摇呀摇,有只小熊来过桥。这句音乐出现了三次。这样,就可以引出本课的难点——回旋曲式,我会介绍一下回旋曲的定义,回旋曲式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补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接着,我拿出标有英文字母ABCD的卡片,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乐段,其中,把大家听到的重复的那个乐段归为A段,其余的乐段让学生在我的带领之下去思考,去讨论,然后请代表出来用ABCD的英文字母展示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出来摆卡片的时候,我会再次播放音乐)。聪明的同学很快就把正确的答案ABACA摆出来了。但是,无论结果如何,是坏是好,是对是错,我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肯定,并做出简单的点评。这一环节是我的教学难点,可并不是我的教学重点,因此所占用我的时间并不长。
3、第三个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我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学会唱《小熊过桥》。由于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听过这首歌曲两次,学生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我会用一句“小熊现在正害怕地站在桥边,如果你们可以学会唱这首歌,小熊就有走过独木桥的胆量了,你们愿意帮帮它吗?”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个再借用钢琴,音箱等教具,当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声当中,对歌曲《小熊过桥》由陌生到熟悉,从而把歌曲主动地变为自己的东西。
4、第四个环节:结束前面三个环节,我会继续牵引着他们的童话思绪进入第四个环节,我会再让学生看一次《小熊过桥》的动画片,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想,“小熊站在桥上害怕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用什么动作可以展示出来呢”“乌鸦在树上笑它的时候又该怎样用肢体语言给展示出来呢?”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到本堂课的一个最高点,让他们根据歌词,去编排一些简单舞蹈动作,并排成一个完整的微型歌舞剧。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排练,在经过3—5分钟的排练,请出有代表性的一些组出来合着音乐进行表演,而台下的同学可以一边拍手一边合着音乐演唱。通过歌舞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同时也启发了学生遇到困难时和小熊一样勇敢自信。将童话故事贯穿于教学的四个环节实施之后,我的本堂音乐课也轻松地完成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评委老师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3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葡萄架下》,选自湘教版的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七课,本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简易的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如何在教材实施中体现课程标准?如何让课程标准指导于教材实施呢?通过反复思索、准备和反复分析,最终我选择采用了本首歌的第二课时进行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导孩子通过装饰音(上波音、下滑音)的学习,体验新疆语言的特色,从而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体验新疆歌曲的特色。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新疆舞曲知道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了解新疆舞蹈,学习新疆舞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和舞蹈组合创编。3、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的方式,贯穿全课,让学生从老师的解说、图文说明、合作活动等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新疆特色乐器、吐鲁番自然风情、丰富的物产、新疆语言特色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歌曲新授,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欣赏新疆音乐,调动学生的“想”,开启音乐思维
本课在一段热情奔放的音乐中开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自信而又愉悦地跳着优美的舞蹈进入教室。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出现一幅中国地图,通过老师的富有情境式的讲解,学生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乐器特色等,继而通过欣赏一段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曲》,要求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色,通过与上节课学习的《在葡萄架下》歌曲的节奏对比,找出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本体(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
二、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课强调以动觉为切入口,因此我在揭示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后让学生自己拍一拍节奏,并利用铃鼓的敲击(现场演示)带领孩子拍一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然后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组合图,老师讲解并演示新疆基本舞蹈动作,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跳新疆舞,并结合刚才出现的新疆节奏,请学生采用拍击和舞蹈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共同体验新疆人边拍击手鼓,边舞蹈的样子。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将无声的人体节奏和有声的音乐和谐地表现出来,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通过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着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
三、交流风土人情,调动学生的“听”,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孩子们更有冲动和欲望想要走近新疆,了解新疆更多了知识,通过启发孩子用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都说每个孩子就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因此,在他们的各抒己见之后,我结合介绍葡萄的特色,把学生引入美丽的吐鲁番,通过媒体图文介绍吐鲁番的葡萄之乡葡萄沟,特色乐器等等。
四、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
古人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在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感情积淀后要唱好这首歌曲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歌声生动地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在装饰音演唱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新疆语言的特色,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即:学习新疆人卖羊肉串的叫卖声,引出学习下滑音和上波音的演唱方法,结合聆听老的范唱使学生很好的展现音乐的风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展现自己,个性得到了张扬。怎样唱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
五、创设音乐情景,调动学生的“创”,表现音乐文化
怎样表现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他们的手中,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最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葡萄架下”,让学生自由创编,通过唱唱,跳跳,演演,奏奏等方式进行。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释放内化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新疆,这样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让孩子快乐中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做一个自信、乐观、善于合作的人。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4
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设计的一节网络音乐欣赏课。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友谊》一课的第三课时,欣赏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和《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分析】
这是两首歌唱友谊的通俗歌曲,节奏通过大量的切分处理,与词紧密结合,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的储备上,我校学生已经了解了网络的初步知识及简单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欣赏两首声乐曲,了解作曲家郭峰及通俗歌曲的节奏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友谊的珍贵、爱与和平的美好。
【教学重点】
1、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指导学生利用预设的课程网站来获取音乐人—郭峰的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媒体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室、课程资源网站、网络题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友谊
(二)网络为媒,领悟友谊
(三)学生自评,巩固友谊
(四)教师总结,深化友谊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的网络音乐世界。
下面,我就着重说说第一、二、三环节中网络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感受友谊
“请同学们听着好听的歌曲进教室,做你最喜欢的动作,看谁最美!”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切换)
我利用课程网站中插入的视频进行教学导入,多彩的画面、清晰的声音,视听结合,学生很自然地就被欢快的音乐情境所包围 ,达到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主体加入学习的目的。
接着,“请学生双击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打开课程网站,看着网络歌篇再来欣赏这首歌曲。”(切换)
这是带动画的GIF网络歌片,代替传统手绘的歌片,与视频歌曲同步播放,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任务驱动,了解作品
由于对通俗歌曲的喜爱,同学们也一定对 “流行音乐人”郭峰十分感兴趣。我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课程网站中搜集音乐人郭峰的相关资料。
(2)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复制粘贴到wrd文档中。
(3)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桌交换学习心得。
指导学生借助课程网站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解决音乐欣赏中 “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 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切换)
这是我设计的“作者简介”栏目,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这些链接上网浏览更多的信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三)学生自评,巩固友谊
依据授课内容,我在网站中设置了在线考试栏目。请同学们在题库中答题,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进行自评。
这是我设计的网络题库,由于条件所限我做了一张截图,还请评委老师见谅。
网络题库测评环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能在
练习中获得成功,建立了自信心。
【教学效果】
网络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欣赏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欣赏者,在网站中置入大量的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也让教师能更好的掌控进程。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又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愉快学习,大胆表现,默契合作,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信息技术整合达到了本节课有效教学的目标。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歌曲的情感主题。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课内容以人教版音乐课本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溶入其中。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京剧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博大精深,流派分呈,绚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追求,熏陶、娱乐,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听到回响于街头巷尾的流行音乐,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威力的同时心里常常感到一丝遗憾——做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在那里?所以我选择了欣赏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溶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并让学生明白宏扬中国的戏曲京剧艺术人人有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材处理: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根本无法全部讲完。因此,本课结合欣赏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时选取了京剧的发展,唱腔、板式、表演形式等内容做浅近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欣赏、模仿在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
4、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5、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的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对现代京剧《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对比欣赏来了解和感受“西皮”、“二黄”两种唱腔的基本特点;通过对唱、念、做等表演动作的模仿,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6、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
7、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胆的进行模仿真正的融入到京剧艺术中去。
二、[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教学方法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很重要的,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教学方法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了:
1、情境教学法:以京歌《粉墨人生》作为学生进教室时的音乐,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京剧这种前所未有的氛围包围,再以京剧的出场方式与问好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京剧氛围,不仅让学生充当票友,还让学生当演员,把课堂变成戏台使学生身临其境,欣赏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京剧的鉴赏能力。
2、谈话法:用于导入新课和介绍京剧的发展、行当及伴奏乐器等通过师生互动引学达标。
3、体验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等媒体多看、多听、多想,从各方面去体验、感受京剧的魅力。引导学生亲身做各种形式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模仿表演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唱《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的片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4、教学手段:本课内容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教师在呈现课件的同时口头讲解,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同时还能让学生接受大量的信息,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生动的舞台剧照,清晰的脸谱图片等,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晰、更快捷地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五单元《欢腾的边寨》中的《弹月琴的小姑娘》这一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欢腾的边寨”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所选择的歌曲都充分展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情。而《弹月琴的小姑娘》这首歌曲中也包含着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曲调的元素,但是由于这首歌曲是一首创作型少儿歌曲,因此它的民族音乐特点不是很明显,只是涉猎彝族的代表性乐器——月琴,所以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教唱这首歌曲时,并不要求学生初步欣赏时就把握音乐风格,而是侧重于音乐表现,通过学唱歌曲能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演唱水平获得提高。
(二)说教材处理
五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对歌曲的整体情绪把握能基本做
到位。但是由于这首歌曲篇幅较长,节拍变化多,情绪表达丰富,歌曲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跳音、倚音、延音以及休止符,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唱起来还有一定难度。
由于以上原因,我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这首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可以分为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基本相同,曲调悠扬婉转,运用了好几个倚音,一定要指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来演唱,同时要注意其中跳音的演唱,要唱的干净明亮。
而第二乐段又可以分成四个乐句。第一乐句每小节节奏都相同,都是XX 0X XX X0的节奏型,要用声段气连的方法唱得轻快有弹性,每小节换气。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节奏完全相同,都同时运用了四四拍和四五拍,休止符、延音线以及全音符的使用令这两个乐句听上去非常悠扬,要用比较舒展的声音来演唱。第四乐句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节奏也完全相同,一定要让学生用非常清脆干净的声音唱好“丁冬”。
第三乐段在第一乐段的基础上加上了低声部旋律,并在句尾进行了一点变化,还加上了一个音调上扬的结束句“快乐的时光”(示范),一定要指导学生将尾音的6拍唱足时值。
由于这首歌曲篇幅较长,而且值得表现的音乐元素也很多,因此上第一课时时我只安排学生唱好高声部,低声部的学习将放到第二课时中去。
(三)说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轻快有弹性而富有柔美韵味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了解变换拍子的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乐曲了解乐器月琴及其音色,学会弹月琴的基本动作——弹拨。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感悟、理解音乐,学生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轻快有弹性又富有柔美韵味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
(1)这首歌曲采用了变化拍子,这种拍子学生比较陌生。其中用了四六拍,尾音要唱四拍,可以让学生用划拍的方法来解决。(示范)
(2)第二乐段中的第一乐句,运用了很多八分休止符,可以用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来突破节奏难点,并且还要采用高位轻说的方法。
(3)“琴声从月亮里飞出来”这两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只是旋律不同,第一小节的第一拍是空拍,可以让学生用拍一下手或是点一下头的方法来做休止(示范),然后“声”这个音由于加上了延音线,因此要唱足三拍,要让学生在心里默数三拍,并轻轻换气接上后面的旋律。
(4)“丁冬”这个地方节奏和前面又不同了,可以采用听唱法解决,并可让学生通过想象月琴清脆、玲珑剔透的音色来唱好这一句。还可以加上演奏月琴的弹、拨动作。
学生学情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我都融入到刚才的说教材中去了,因此下面
不再赘述,我直接来说一说教学过程。
二、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共分为以下三个环节:1、复习、欣赏导入2、感受歌曲3、学唱歌曲
(一)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彝族歌曲《在一起》,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再次熟悉彝族音乐的特点,并自然连接到下一环节。随即,我采用这样的过渡语:其实彝族不仅有许多像《在一起》这样优美动听的歌曲,而且它还有许多特色乐器。月琴就是彝族同胞最喜爱的传统乐器之一,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月琴弹奏的美妙旋律,感受它独特的音色。
于是让学生欣赏用月琴演奏的《彝族舞曲》片段,听完让他们说一说月琴的音色怎样,随后我会简单地介绍月琴。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月琴并熟悉月琴音色,同时也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二)感受歌曲
紧接着用这样的过渡语进入感受歌曲这个环节:月琴的.音色清脆动听,弹月琴的小姑娘也活泼可爱,她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孩?让我们通过聆听歌曲来找到答案,同时也请你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1、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并找出歌曲中描绘小姑娘形象的乐句。
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熟悉旋律曲调,让学生找出描绘小姑娘形象的乐句,是为了让他们用高位轻说的声音按节奏读歌词,从而先解决这里的节奏难点,为后面顺利进行歌曲教学埋下伏笔。
2、听音乐,听出演唱形式
聆听演唱形式符合音乐课程标准中对5年级学生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的要求。而事实上,这首歌曲一共运用了3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和合唱。
这个环节用时7分钟。
(三)学唱歌曲
随后用这样的过渡语进入学唱歌曲这一环节:这么动听的歌曲,我想大家都想唱一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模唱第1乐段的乐谱。
然后通过:分段学唱;分句模唱、听唱;男生、女生接口唱;学习结束句(运用听唱模唱的方式);完整演唱这样的步骤进行歌曲教学。
1、学唱第1乐段
(1)先让学生分句模唱乐谱,由于每一乐句很长,学生演唱乐谱有些困难,因此我直接在乐谱下方呈现字母谱。这样学生演唱时会简单直观一些。并且在刚开始学唱的过程中就要把握住柔美连贯的声音,并将跳音、连音、倚音、长音的感觉唱准确。让学生了解跳音、倚音的运用是为了表现弹月琴的小姑娘活泼、可爱的形象。
(2)然后用lu分句模唱,此时一定要让学生看到连线就唱成连的,而不是每个音都哼唱。像这样(示范)。
(3)将歌词填入歌曲演唱。(4)用男生、女生接口唱的方式再次熟悉旋律。(5)完整演唱第1乐段。
整个学唱第1乐段预计用时6分钟。
2、学唱第2乐段
(1)第1乐段唱完后,我会接着弹奏第2乐段的第1乐句,也就是(示范)这句。让学生说说这1乐句的节奏、情绪和刚才演唱的第1乐段有什么不同。有了之前读歌词的训练,这里可以通过听唱法直接演唱歌词。一定要指导学生用轻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我接着弹奏下面两个乐句,再请学生说说和刚才的那一乐句在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活泼跳跃和优美舒展,先抑后扬这两种情绪对比。随后分句模唱这两个乐句。在这一块的教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每一乐句开头的空拍,由于前面几个乐句都没有涉及弱起这个节奏,因此这里学生会来不及转变,可通过拍一下手,点一下头来解决,前面已经说过了。而后面的长音则通过数拍的方式唱准。
(3)“从月亮里飞出来的琴声真是太美妙了,丁冬丁冬,丁丁冬冬丁冬(唱)”,通过这样的语言,自然地过渡到下面这个乐句的模唱学习。并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回忆月琴的音色,将这1乐句唱的轻快跳跃、清脆干净、玲珑剔透。
(4)完整演唱第2乐段。并针对学生每一乐句连的不够好的情况再分别指导。
(5)再次演唱第2乐段,并强调情绪、声音的对比。
整个第2乐段的学习预计用时12分钟。
3、唱第3乐段
由于第3乐段和第1乐段基本相似,因此采用直接演唱的方式,也能节约时间。需要学唱的是“歌唱童年快乐的时光”以及结束句。这里主要采用听唱和模唱的方法,让学生将附点全音符的时值唱准,并能用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好结束句。
第三乐段的学习预计用时4分钟。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在这一遍演唱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我会及时指导解决。
5、演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全曲
这里预计用时6分钟。
整个教唱环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种教学步骤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支撑下,通过唱乐谱、模唱、听唱、接口唱等方式进行学习,符合5年级学生的学习特性,能更好的学好歌曲。同时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跳音、倚音、休止符、延音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最后在学生演唱这首歌曲中结束本课。之所以没有安排拓展内容,主要是考虑到这首歌曲难度较大,而值得挖掘和表现的音乐要素很多,所以花在歌曲教学上的时间较长。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第九册第八课,题目是《秦之声》。 我准备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 、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通过聆听和感受民族音乐或戏曲文化,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 、 学情分析: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里和年龄特点,要通过一节课,就让学生熟练掌握戏曲唱段,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再加之现在的孩子平时对戏曲很少接触,这就为本节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 、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地方选学教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希望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初步感受秦腔的艺术特点。
四、 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秦腔部分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土戏曲的喜爱;
2、采用聆听感受法、反复练习法等学唱戏曲片段;
3、学唱《祖籍陕西韩城县》
五、 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重点应是:学唱秦腔《祖籍陕西韩城县》难点是:准确的演唱旋律,填唱戏词
六 、 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反复聆听法、讲解法、分组练习法、教唱法。
七 、 本课的教具是多媒体。
下面是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1.音乐导入激发兴趣2.利用教法克服难点3.准确完整的演唱戏曲4.拓展延伸5小结。共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环节:音乐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戏曲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播放板胡演奏的经典曲牌,并设置恩问题:你知道这段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揭示板胡,简介板胡的音色及在秦腔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板胡曲牌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
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
结合学生的自然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板胡引出了秦腔。我通过对秦腔角色的分类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了秦腔角色的分类,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然后主要针对本节课要教授的生角的`具体分类:娃娃生、小生、须生、老生。学生了解了这些后,我出示了一段《祖籍陕西韩城县》的视频,并请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属于秦腔的那个行当?学生由于有了前边的学习经验,就很容易说出该人物所属的行当为小生。然后请学生们翻书看《祖籍陕西韩城县》的戏词,请学生们自由发问。学生提了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我就给学生讲解《三滴血》的戏曲梗概。了解了故事内容,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戏曲
我再次进行范唱,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谱子有何特点?同学们看出它的每句都是弱起。然后引出了秦腔的板和眼。第一拍为板,第二拍为眼。起落特点是:起于眼(弱拍),落于板(强拍) 。我们把它称之为二六板。从表现情绪上,二六板均有欢音、苦音之分。然后就是戏曲的分句学唱。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唱法与分组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基本能跟着伴奏演唱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表演。并分组表演、评价。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我们陕西的地方戏很多,好听的也很多。我通过提问:你还知道陕西的哪些地方戏曲?有的学生说到了眉户、阿宫腔等。此时我还给学生补充了好几个剧种,并轻声哼唱了几句。这样更直观形象,使学生加深对戏曲的认识。
第五环节:小结
本课的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我评价他们参与戏曲的演唱,并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表现。课堂小结时我还安排了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感想如:你觉得秦腔是否像你以前认为的那么难?此时的学生对戏曲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秦腔的兴趣。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歌曲是明显的两段体,四二拍,旋律优美但又不乏热情。第一段轻盈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感,弱起小节的运用,对歌曲的情感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段的合唱,旋律起伏摇荡。歌曲更展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小学生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通过倾听、练唱、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及合作能力。
(3)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能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整首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我把能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声部整齐和谐的演唱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设想
这堂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采用歌曲、乐器与律动相结合进行直观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根据音乐课程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我采取的是观看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片段,调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很自然的在影片中欣赏了歌曲,使学生初步对影视音乐有了印象,也提高了学习歌曲的兴趣。
2、聆听歌曲
我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熟悉,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在这里,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聆听方式,一是听音响,让同学对旋律有一个初步感受,二是带问题欣赏由少年合[内容来于Y—YX课—件X园]唱团演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让同学们更深一层的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最后我会对同学们的感受做归纳总结,再由我有表情的完整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小声跟唱。我相信,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了一定的旋律基础。
3、学唱歌曲
通过前面的铺垫,对于歌曲的学唱,同学们会觉得简单了一些,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是突破歌曲的难点,低声部的学唱。在同学们对歌曲不是完全领会之前,我先通过识谱学唱、分句学唱、随范唱齐唱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低声部的学唱,这样先入为主,让学生先攻破难点,在低声部掌握的较好的情况下,再进行高声部的学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高声部就会觉得简单的多。
4、合作表演
最后我将进行生生合作及师生合作、男女声换声部演唱来表现音乐,同时和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律动,例如身体像小船一样随着音乐摆动,这样让同学们兴趣满满的参与,指导学生带有感情,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同学们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得到锻炼。并能和谐、完整的合唱歌曲。
5、巩固教学
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把右手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船让它随着音乐的起伏划行,这个活动加强音乐的动感,也让学生不由自主的画出了旋律线体会了音乐的优美。
6、自评师评
表演结束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对这堂课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评,对于自己表现好的方面给予鼓励,这样,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来,最后,教师做总结性的评价。
六、总结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有利的教学因素,始终以音乐为主线,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一节课能否成功,我觉得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根据本课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诱导和多媒体画面的结合,创设音乐情境,创造音乐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采用启发、谈话、讨论等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感知。通过感受、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做到层层推进,循序渐进,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努力做到组织教学的语言精练并富有魅力,提问富有启发性,描述富有情趣性,过程富有连贯性,专业术语富有规范性。
三、说教学程序
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
环节:环节一、组织教学、调节情绪;环节二、节奏游戏、激发兴趣;环节三、接受新知、层层深入;环节四、创造表现、体验成功。下面我具体来说说各个环节的设计:
环节一、组织教学、调节情绪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音乐课上,我用一个故事导入:
“有一位同学天真可爱,活泼聪明。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一幅美丽神奇的图画,一只精致的小船带着他飘呀,飘呀……他来到神奇奥秘的天空,看到充满生机活力的宇宙,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同学们,你们想听吗?”学生最爱听故事,这里用讲故事形式导入,能营造了轻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奏响了一课的序曲!
环节二、接受新知、层层深入
第二个环节,我是分5个步骤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聆听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聆听歌曲,做到有层次、有梯度的聆听。首先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使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意境。老师在课堂上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它的效果远比录音范唱好,因为这是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十分直观、亲切,使学生听觉、视觉得到最直接的享受。我先是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听后教师提问思考: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在哪里飘荡?船上有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随音乐在心中默默跟唱,一同感受歌曲的情绪。(播放《小白船》MTV)
通过两次不同形式范唱,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并为新歌的教学打下基础。
第二步、歌曲学唱。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的音高,我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我把音的高低通过图形谱其实就是歌曲的旋律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先让学生随着音乐用手画出旋律线、看着旋律线来哼唱、再模唱,找一找难唱的地方来唱。起伏的歌词暗示着旋律的.高低、走向,这样做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无形中解决了本课识谱的问题。这也是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学生要适当、适度、逐句、逐段的进行识谱。先请学生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心情来朗读歌词。充满感情的朗读歌词是加深学生对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种艺术,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正确的朗读速度和感情,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找出难点由学生做小老师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通过一系列活动,歌曲的学习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步、巩固歌曲。在巩固歌曲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同桌互相凑到耳边轻轻唱、师生接龙唱、唱给好朋友听一听、推荐好朋友上来唱一唱,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达到正确地有表情的演唱。
第五步,歌曲处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发表各自的处理意见,选择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试唱,让学生在演唱中进行比较,最后确定处理方案。这样有助于他们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情绪,从而提高歌唱的表现能力。
环节四、创造表现、体验成功
在学生能熟练演唱的基础上,我提出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用打击乐器或者身体语言为歌曲伴奏,还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即兴表演。通过唱一唱、拍一拍、奏一奏、舞一舞,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体验和表现,加深了对这一音乐作品的感受,获得审美体验。
这里我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来表现歌曲,可以是身体语言、也可以是打击乐器。师生一起跟着录音表演,教室里师生是又唱又跳又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我的设想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轻快有趣的歌词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性格活波好动,热情开朗,通过前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简谱试唱,对音乐的情感也有初步的理解。不过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将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提高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自主创编等活动同学们能够学会理解这首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2、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注意后十六分切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渔夫帽、海螺等。
六、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课件,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使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七、说学法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学会歌曲唱法;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通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八、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会通过语言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故事情景,通过故事的引入吸引同学们注意力。同时我的'故事和接下来的歌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同学们歌曲的学唱进行铺垫。
当时的课堂情境是这样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在新课开始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生活在大海边的小朋友,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美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同学们想听听小朋友的螺号声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好听的歌曲《小螺号》。
二、新课教学
1、歌曲欣赏: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新课教学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因此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
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2、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通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现出大海辽阔、海滩的无际、美好的心情。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唱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现,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现。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全体学生到前面来自由发挥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给与激励。
四、巩固拓展
1、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自然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等。请各小组堂论、创作的新歌词,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歌词,展现创新能力。
2、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3、师生各扮角色发唱不同的乐句,进行创新演唱歌曲。
4、创编表演亲情故事。招一名同学扮演阿爸,一名同学扮演孩子,阿爸带上渔帽,孩子拿上螺号,老师弹琴学生拿着螺号唱歌,阿爸听到号声满载而归,和孩子唱着歌一同回去。。。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同学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使我的课堂丰富多彩。
五、小结作业
音乐剧结束之后我会向同学们说明今天所学习的歌曲情感,鼓励他们回到家里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9册第5单元《故乡》的唱歌教学《故乡的小路》。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内容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把握新课标、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故乡》,通过三首聆听作品和两首表演作品,表达人们对故乡的怀念。《故乡的小路》是一首合唱歌曲。纵观第九册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单元的唱歌教学里都有一首合唱作品,而第五课的两首歌曲《故乡的小路》和《如今家乡山连山》都是合唱歌曲,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说说这首歌曲
1、歌曲的内容:这是一首优美深情的抒情歌曲,以思念故乡的小路、小路旁盛开的小花为载体勾勒出作者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怀念,从而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时内心激动的心情。
2、歌曲的旋律及演唱形式:歌曲分为齐唱和合唱两个部分。
齐唱部分:曲调平稳,着重表现对往事的回忆。
合唱部分:曲调有所起伏,情绪较为激动,抒发了对故土亲人的思念。
3、歌曲的节奏、节拍:每一个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中间附点四分节奏,尾音在一个3拍的长音结束,同一节奏贯穿全曲。变拍子的运用使歌曲的情绪更加丰富,让歌曲既有追忆童年的欢悦,又有思念故乡的一丝惆怅。
4、歌曲的结尾:以哼名重复结束,仿佛还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声止而情未止的意境。
二、分析学生、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很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能准确的判断和说出音乐速度,情绪,力度,以及演唱形式。知道4/4、3/4拍的强弱规律还能用动作表现出这些规律的特点,同时他们也接触过一些合唱作品并演唱过合唱歌曲。但是孩子们在演唱这些合唱作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对第二声部的感觉不清楚,只会听第一声部的主旋律。2、第二声部的音唱不准,特别是当第一声部加进来时,找不到自己的音。3、两个声部在合成时声音不均衡,不统一,不和谐。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第二声部的学习和演唱
2、加强在和声里对第二声部的学习和演唱。
3、加强两个声部的合成训练
这些具体做法我会在教学过程里加以展示
三、综合分析、说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和我区提出的三性课堂,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抒发对家乡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会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能用和谐,统一,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目标2和目标3定为教学重难点
四、培养能力、说教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点拨者、调控者。”所以为了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聆听、交流、合作、创编、评价”等学习活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1、情境创设法:如导课,合唱教学环节。2、体验法:如聆听范唱。3、合作法:如二声部的合成4、探究法:如歌曲的创编5、对比学习法,如#4音的学习等。
五、说教学过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发现作品所描绘的音乐意境是“优美、深情、美好的”。因此,在设计课堂的整体基调时,“优美、深情、美好的”就成了我追求的色彩。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是怎样体现这一整体特色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聆听歌曲《故乡的云》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歌曲《故乡的云》,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师;请生谈感受。歌曲优美抒情,抒发了游子们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谭老师虽然不是生活在海外的游子,可也是远离家乡到成都来生活和工作的一个人,每当听到这样的歌曲,那种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遐想……
设计意图:聆听相同类型的歌曲,给学生营造一种思乡之情
(二)、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1、聆听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他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是优美、深情的,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
2、聆听录音范唱
师:请生边听边随老师打拍子并体验这首歌曲的拍子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自学第一声部
师:听了这么优美深情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呢?
a、跟范唱小声的哼唱。
师:你发现他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节奏卡。他们的节奏都是相同的,每一个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中间附点四分节奏,尾音在一个3拍的长音结束。
b、歌曲里有一个变音记号,你知道他在哪里吗?
师:出示#4记号,并通过钢琴让学生感受#4和还原4的区别。#4是在还原4的基础上升高了半个音,这样他离5的位置就更近了但是又没有到5,他处在4和5之间。
c、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歌曲的结束句有什么特点?
以哼名重复结束,仿佛还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声止而情未止的意境。
d、跟琴演唱歌曲
师:在演唱时注意歌曲的弱起,#4音,以及歌曲结束句哼名音的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把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的渗透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我能从你们的歌声里感受到你们对家乡的热爱。如果说第一声部是小路的话,那么第二声部就是小路上的小花,因为有了他使路上的风景更加美丽,更加迷人,让你流连忘返,同样的,歌曲也因为第二声部的加入,使音乐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
1、老师范唱第二声部。
师:你们觉得第二声部的音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呢?你们能跟着琴声轻轻的哼唱吗?
2、跟琴小声的哼唱
注意:一边哼唱一边聆听琴声,把音唱准。
3、在和声里学唱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第二声部比较熟悉了,我弹两个声部的旋律,你能听出第二声部的旋律吗?
a、在和声里聆听第二声部的旋律。
b、在和声里哼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c、在和声里加上歌词演唱。(2-3遍)
4、在范唱里演唱第二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对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四)、二声部的合成
师:“小花”的声部我们已经学会了,来,孩子们让我们把他装扮到小路上,好吗?
1、师生分角色合唱
2、生生分角色合唱(生生分角色合唱又可分为男女生合唱,小组与小组之间合唱,个人与个人之间合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师:在二声部的合成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a、一声部的声音过大,听不到二声部b、唱不准二声部的音c、两个声部之间的声音不和谐不统一等情况。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办法:
a、先让学生唱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b、请一声部的同学小声演唱,二声部的同学大声一点演唱
c、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倾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
设计意图: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的音乐的亲身体验。
(五)、情感升华,歌曲处理
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好吗?首先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合着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讨论歌曲的情绪,哪些地方唱的平稳,哪些地方唱的激动。
3、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自然地、自信地歌唱。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六)、拓展延伸,创编歌曲
师:启发学生根据歌曲节奏的特点,特别是3拍长音的地方进行创编,比如采取轮唱的形式,行成回音的效果,丰富歌曲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行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总结: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热爱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用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最后在歌声里结束本课。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歌曲《枫桥夜泊》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单位“钟声”中的第一首歌教学内容,本首歌曲是从古诗《枫桥夜泊》谱曲成的一首优秀少儿歌曲,歌词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名垂千古、万口传播的旅行诗,本诗通过诗人在江南游历。夜泊枫桥时,对眼前残月西沉、乌鸦哀鸣、霜华漫天、渔火愁眠、夜半钟声的描绘,真切自然地抒发他跨越时空的思乡之愁。本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宫调式。第一段旋律平稳,仿佛在叙述诗人身处的环境,第二乐段用啊接入,加上节奏和旋律音高的变化,情绪更加高涨,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愁绪。教材造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是以音乐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整合为意图,旨在让学生在吟唱中感悟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注释、想象画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也有一定的热情。而且已积累了不同古诗的吟唱,如《梅花》、《静夜思》等,以诗吟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一定基础,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
三、教学目标
1、能用较长气息、连贯自然地演唱歌曲《枫桥夜泊》。
2、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思乡的游子形象及歌曲的基本情绪。
3、通过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古诗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感受音乐表现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连贯、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情诗境。
难点:体会诗人愁苦之情:把握歌曲基本情绪及唱准前兰拍休止的乐句。
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教学试图搭建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一种快乐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品读感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呤唱诗歌。从而在诗人、学生、古诗之间构建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古诗赏析、积演深化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音乐与画面的渲染,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诗境和歌曲基本情结。
六、教学过程
1、第一个环节:复习已学古诗及导入、上课伊始,我以歌曲接唱《静夜思》、《梅花》二首为激趣。通过提问引入“唐诗”简介及猜猜看导入新课学习。这样以诗引诗,进行师生对话,使学生察觉“水到渠成,不觉转入此中来。”
2、第二个环节以读诗文、赏析诗文,初步了解作者的写诗的处境,让诗人的情怀渲染学生,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世界因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生发的游子愁、思乡愁、失意愁等情意体验。销垫歌曲学唱的基本情把握。
3、第三个环节:在听学唱、学唱歌曲、说歌曲意境、模仿诗人歌曲的演唱形式中,通过师生互动、配合,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思乡的愁绪完整演唱歌曲,感悟歌曲意境。
4、最后,我设计在不要忘记待中的“寒山寺”的介绍,引出和出示与古诗相关联的意境画和书法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探究、搜集有关“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九册第二课的歌曲《苹果丰收》。这是一首朝鲜族民歌,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二、说教法。
这是在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我首次以小班化教学模式来完成的一节公开课,整节课,我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流程来进行,如,交流前置性作业,我通过苹果梨的学习导入本课,互助探究,我通过组内对个体学习能力的分析,为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由我来进行检查,并指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高,达到这节课的基本学习要求。分层提高,通过学生对自己在组内的角色进行分析,选择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总结归纳,通过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为自己做一个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综合的评估,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制定怎样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标准。巩固检测、布置前置性作业,在本课的最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为下节课学习歌曲《雨花石》做准备。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自学来完成歌曲的学习,虽然不是很陌生,因为这样的学习小组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小班化教学模式,对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和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使命感”和“任务感”就像很多人喜欢打游戏,急着完成任务升级过完一样。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结合时事政治,即州庆导入本课,完成前置性作业,过渡到歌曲的教学,再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学生为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任务,然后,再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最后布置性作业,结束本课。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2)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3、教学安排: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难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划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三度音程听辨训练,熟悉旋律,律动。第二课时: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下面重点说一说本课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2)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教学重点: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4、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学生:有关春景的诗词、春天的植物(柳枝、花草等)、绘画工具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本课包含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思品、自然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主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
2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以“美”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1、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春天”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进行了场景布置,将关于春天的各种自然景观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室四周布置几棵柳枝,墙壁贴春雨、小草、小鸟、小花等图片,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乐,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生机所吸引,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
2、导入上课开始,教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通过教师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配合多媒体动画,自然过渡到让学生欣赏春雨,学生被绵绵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有
关春雨的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诗句,学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这时让学生说春雨的感觉,便不知不觉引入了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1、欣赏歌曲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地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2、模唱歌曲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LU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介绍作者,朗读歌词这首歌曲是我国的词作家乔雨老先生为我们少年朋友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歌曲。教师先充满感情地范读一遍,和学生共同分析歌词,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色彩美、韵律美、对称美、意境美的特点,这样师生融合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
2、填词歌唱在美的情境下,让学生分声部演唱,学生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及歌曲的欣赏,已能很好地唱出齐唱部分和合唱部分,然后根据学生演唱的情况,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第一句:如何唱准“下”的时值和唱齐弱起是这句难点,,我采用让学生看教师的指挥手势解决这一难点。另外歌曲的延音使得旋律更加舒情优美,如: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划拍演唱,唱准时值。
3.歌曲处理如何使学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指导学生二声部要唱得清晰、和谐,要用较轻的音量,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来演唱,结束句表现出春雨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4.情感升华为了更进一步使学生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准确表达歌曲情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选自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绿色钱包》里的插曲,并对《绿色钱包》这部影片作简要介绍,了解歌曲的寓意,使学生懂得歌曲以蒙蒙地春雨象征祖国的关怀,以河边的杨柳、村前的杏花象征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达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四、成果展示
歌唱春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将本课内容提炼与升华,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分小组进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课前准备)、创作诗词、画一张画等活动,进行合作创编,这个创意使学生从感知美、体现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给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每组推选的代表到讲台前面进行成果展示,给学生搭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表现、歌唱春天,学生边欣赏春天的美景边观看优美的舞蹈,并有感情地演唱,采用第一段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歌曲,第二段配乐朗诵(师伴奏),第三段齐唱、合唱。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诗朗诵等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对本课进行小结,让学生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春光。
最后学生在歌曲《春雨蒙蒙地下》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本课我以美丽的春景为主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环境。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第四课歌曲,在80年代台湾掀起的校园民谣中,成为深受大家喜欢的歌曲之一。本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熟悉。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第二部分是歌曲高潮所在。歌曲蕴涵着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感受音乐,感受亲情
2、说教学目标
本课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认识校园民谣、了解作者叶佳修、能演唱这首歌,做打击乐伴奏,做律动
(2)过程和方法: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用歌声表达出作者对澎湖湾的怀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浓浓的亲情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一些节奏在演唱中很难把握,所以难点定为切分节奏的解决。
4、教材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作曲家——叶佳修所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
5、说教学方法
这是一节综合课,运用模唱、教唱、示范、表演等方法来执教
二、学情分析:
歌曲是首叙事性歌曲,朴实感人,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意图,并且歌曲旋律性强,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正好抓住了高段学生的演唱心理,能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三、教法设想:
(1)、强化节奏朗读,以读促解,感受温情
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中心,而美的感受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所以,歌曲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晚风、白浪、沙滩、椰林、斜阳、脚印、薄暮、夕阳余辉、外婆的拐杖创设了一幅夕阳晚归、温馨浪漫的人物风景图,只有去朗读,去演唱、去表演才能进入角色,才能有深刻的感悟。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标要求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形体动作、节奏和旋律的创编,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所以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时要和学生有所交流,解决疑问,在音乐节奏巩固和训练时,倡导学生自主的表现能力!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扩展。情景交融,对所学歌曲的认识就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容易使学生进入音乐,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
分为导入、学习新歌、巩固学习、拓展四个部分
1、导入
播放《兰花草》,老师带学生一起演唱,目的是为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题材,同时也是为了创设气氛。然后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这首歌曲的题材,引出校园民谣,出示课件解释校园民谣,由校园民谣来认识其开山鼻祖台湾音乐人——叶佳修,去了解他的音乐作品《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还可以介绍其他校园民谣如《童年》、《踏浪》、《同桌的你》等等
[设计理念: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扩展学生视野]
2、学习歌曲
本部分分初听歌曲、学习第一段、第二段、整体学习四个部分
首先初听歌曲,思考三个问题:1.歌曲是几拍子的?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听歌曲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做小结:歌曲表达了对澎湖湾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学习歌曲第一段,老师有感情的一句一句演唱,把每一句的歌词意境表达清楚,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然后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目的是解决切分节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教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最后老师做小结:第一乐段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欢快,富有动感。使人们联想到在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个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的时候,结合幻灯片,边看边听,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一二乐段的不同点。(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然后跟钢琴演唱,解决重点句子。
最后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为歌曲演唱创设意境,能恰倒好处的作到感情的释放
[设计理念: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3、为歌曲配伴奏
为了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我们还可以加上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可以老师钢琴,学生配打击乐;也可以老师用乐器伴奏,学生尝试弹奏钢琴配合;整个歌曲的打击乐合奏。(老师弹奏,学生打击乐伴奏,大部分学生演唱并拍节奏);也可以让管乐特长生为大家演奏,目的就是演唱好歌曲,巩固节奏训练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4、拓展
欣赏一首同样由叶佳修创作的民谣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范文11-01
音乐说课稿12-18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5篇08-01
五年级音乐《看大戏》说课稿05-14
关于音乐的说课稿09-02
关于音乐的说课稿11-14
音乐说课稿模板03-31
年级音乐说课稿10-21
音乐小屋说课稿02-26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