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混合运算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混合运算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三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极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把两个加减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有力的铺垫。《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三 、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三步四则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依托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经历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课教学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2)自主探究,全班交流。(3)多层练习,深化认识。(4)反思回顾,交流总结。
下面,我将对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全班交流”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一环节是新知的形成过程,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独立尝试。
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取 “一个保温桶6*元、一个垃圾桶17元,学校为每个班各配置一套,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这个信息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此时要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第二步:全班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大部分学生做完后,老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肯定学生的做法,并板书出教材中的方法。交流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先交流分步解答,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化解题方法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6*×6=390(元) ●6*+17=82(元)
17×6=102(元) 82×6=492(元)
390+102=492(元)
教师接着指出,“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是用一个算式来解答的,非常好,其它同学能不能把自己的分步计算也改写成一个算式呢”,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步骤,鼓励学生将三个算式或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提示:只改写算式,不进行计算。在改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改写情况,并请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做法:
●6*×6+17×6 ●(6*+17)×6 ●6*+17×6
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并说出它的运算顺序。特别针对第三个算式问问学生,你的运算顺序和解题思路是否一致,通过说运算顺序,学生会发现自己是想要先算6*与17的和,但列出的算式却是先算17与6的乘积,追问学生:怎么做才能先算6*与17的和,让学生明白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所以,我们的算式应该在这里加上括号。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错误算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与反思中,准确把握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
第三步:让学生自主计算改写后的算式。
学生对第一个综合算式可能会有两种解法:
●6*×6+17×6
=390+17×6
=390+102
=492(元)
●6*×6+17×6
=390+102
=492(元)
学生通过观察及比较,发现第二种解决方法更简单,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两步乘法运算可以同时进行,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第四步:拓展练习。
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钱”,该怎样计算?鼓励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列出的算式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方式:
分步解答:
(1)6*×6=390(元) (2)6*-17=48(元)
17×6=102(元) 48×6=288(元)
390-102=288(元)
综合算式:
(3)(6*-17)×6
=48×6
=288(元)
(4)6*×6-17×6
=390-102
=288(元)
全班交流时,重点交流三步混合运算6*×6-17×6 的计算顺序。
最后再一次总结、归纳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整个教学过程我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相信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掌握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且能够实际运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达到预期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混合运算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习,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本课时是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习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学生在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后,不仅知道了故宫的面积而且学到了新知识,通过师适时评价,还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师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多处世界遗产的申请,想不想知道有多少处?"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示相关信息,学生阅读,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重点解决一个,可以多解决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交流时,注重让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能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同时关注学生能否对别人的方法做出评价和提出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评价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成功体验及满足感。师只是适时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重点解决我所需要的问题,但是并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设计时增加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真正做到了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两个问题都解决完后,师适当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孩子归纳总结所学内容的能力。
3、练习巩固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我设计了四组练习:
大显身手: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要求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题完成,做得快的同学可以做三道或四道。不仅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巩固。
火眼金睛:判断运算顺序,并改正,巩固运算顺序。
与众不同:能否用简便算法,巩固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体验运算律的简便应用。
I believe I can(解决实际问题):以题组形式出示,关注学生差异。
老师在学生独立练习的过程中巡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做及时地个别指导,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与同位互看的方式,及时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
整个练习的设计不及层次分明,由易入难,而且题目设计的有趣,鼓励学生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完成。同时,关注学生个人差异,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4、收获总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 "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收获的快乐。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棒,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的心情,老师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高斯说:"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取,不断的攀登,收获更大的快乐,享受更多的喜悦。
混合运算说课稿3
一、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完成教科书第76页例1的教学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小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对 小数四则运算的复习,也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
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 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 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2:方方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钱?)
教师:讨论讨论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解答:
学生1:我们先算出方方买3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3.5×3=10.5(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钱,算式是20-16.8=3.2(元)。 (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
学生2:我们写的是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2:我们是从20元里依次减去方方买两种文具分别用的钱。 教师:那你们在计算的时候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学生3:我们也是写的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3:我们先算出方方一共应付的钱,再算出剩下多少钱?
教师:你为什么要加这个括号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不加这个括号,计算了乘法以后,就应该计算减法,要使这个运算顺序由先减后加改变成先加后减,就要加上括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这样规定的,我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应该这样。
教师:也就是说加上这个小括号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的时候,也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生2: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教师:请你们选择一个综合算式,按照刚才讨论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看看结果是不是和分步解答的结果一样。 学生算出结果后,与分步解答的结果进行比较,证实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
教师:现在请大家把这4个综合算式进行比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200-(35×3+63)
(2)200-35×3-63 =200-(105+63) =200-105-63 =200-168 =95-63 =32(元) =32(元)
(3)20-(3.5×3+6.3)
(4)20-3.5×3-6.3 =20-(10.5+6.3) =20-10.5-6.3 =20-16.8 =9.5-6.3 =3.2(元) =3.2(元)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学生1:(1)和(2)这两个算式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而(3)和(4)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生2:我发现(1)和(3)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先算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2)和(4)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学生3:我觉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教师: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板书)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下面的算式中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算哪一步?
38.4÷6+4.8×227.5-(6.2-2.1÷3)
学生说运算顺序后,再请学生算出答案。
本教学环节在情景图中增加了用整数作条件的数据信息,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另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解答同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从刚才我们的研究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们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出示题目:0.36÷[ (6.1-4.6) ×0.8]
教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和像这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吗?
学生:我想应该是一样的。
教师:那么请同学们凭借你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我们又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学生:这道题应先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教师:那你们能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吗?
学生:能! 教师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为了便于检查和验算,在草稿本上应把同一题的竖式写在一起。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计算结果一定要正确。
【由于有了例1的学习基础,在本教学环节中放手让学生把例1抽象出的结论应用到“试一试”的学习中,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同时也注意了对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三、课堂小结
教师:说说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略。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1,2,5题。
【评析:本节课从现实情境出发,用分步解答确定了解决问题的顺序以后,再引导学生借鉴这个顺序来思考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问题。在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重点对学生列出的几种综合算式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影响,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然后通过和分步解答顺序的比较和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个结论的理解,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原有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推动作用,并且教学重点突出,教学层次清晰。】
以上是我的设计思路,也是我的实战经过。我的理解还是很浅薄的,做法也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混合运算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3、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得重要方式。转变老师的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冰雪天地游乐场”吗?前两天我们曾去过滑冰区,也到过滑雪区,在那里探索过不少的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到冰雕区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区里的数学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冰雕区的场景)
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给出的信息是:冰雕区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冰雕区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今天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
(对于前面的几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在学生边提出问题的时候边请其他学生解决,最后的一个问题需要好几步才能解决,那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
通过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算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这时候教师通过巡视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请学生上来板书算式,出现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
180÷30=6=9—6=90÷3090÷30=3
9—6=3=3=3
然后请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请其他的学生来猜猜这位同学的思考过程。
比较2和3两个算式:这两个算式的不同?请学生具体解释一下270—180为什么要用括号?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是不同的。
(再请学生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每一步的含义。)
小结: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当你列出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实际需要的运算顺序不相符时,就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号)这样的算式中先算什么?按照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这部分就要用括号把这一步括起来。这个算式才正确表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
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练习形式:
一、巩固练习
1、11页做一做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弄清楚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馈
2、错例分析,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变式练习
把下面的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120+180=300300÷6=5050×26=1300
三、发展练习
拓展:在一道算式不同的位置添上括号,运算顺序得到改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40÷4+3×2
(1)使运算顺序为加法、除法、乘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
(2)使运算顺序为乘法、加法、除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首先自评,你对自己学得怎么样?接着生生互评。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混合运算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教师在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要达到学习目标,得靠自己的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第二大组学生读一遍。明确自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去自学。
看课本第56页试一试上边的'例题,重点理解题意、看线段图、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思考
1、题中出现了几个兴趣小组?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 ?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先学。
(一)看一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在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二)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扮演,其他的坐在练习本上。
五、后教
(一)学习例题时,我只给学生展示了画线段图的每一步,让学生明白每条线段表示的意思是什么,然后能正确的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接着出示综合算式的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订正做一做。
混合运算的顺序:
1、同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强调:在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遇到连除的,可以一次性转化为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六、当堂练习
1、森林医生 重点是约分2、填空。除法一个数的方法和运算顺序。
2、当堂完成作业:57页的练一练第一题的后三个和第二题2题(用分部与综合俩种方法完成)。
混合运算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三、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其中含带分数的乘、除法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氛围。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又将算理的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题的多种有效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程序进行教学
一、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 出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回忆说说运算顺序。强调积、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2、 计算 ,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与准备题比较有何不同,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所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以旧知唤新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深化理解,形成一定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对例1的教学,我大胆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题。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大多缺乏趣味性,想让学生激情洋溢地投入到学习中,需要学生自身感兴趣。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足以见兴趣的重要性。六年级的学生喜欢挑战,喜欢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解决例题便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做完后反馈交流,指名一学生口答运算过程(教师板书)。引导学生通过看、想、算、查四个步骤进行练习。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二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计算更合理简洁;三算,书写格式正确,认真计算;四查,一步一回头,算一步查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在试一试练习中除要求学生按以上四步骤解题外还鼓励学生互相检查。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计算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丰富多彩,有时又错综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计算中做到细心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按这四个步骤解题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出错率。学生互相检查这一活动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高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练习反馈、巩固升华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正确计算,所以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肥城教育网社区 y1P
1、 基本练习 通过做书本中一些同例题相仿的试题,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学会正确解题。通过互评互说,发展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性练习 例如四步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应用题等,加大难度,从不同程度练习提高。
四、总结质疑、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质疑,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励学生学好数学。(布置课后作业)
在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图贯穿着教育的两到思想,即主体性与活动性,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条件让学生思考、解题、交流互评。学生即有外显的交流活动,又有内隐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学生的思维活了!情感丰富了!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混合运算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分数混合运算(二)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情景分析,利用分数混合运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 “增加几分之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意义,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中“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焦老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景解决具体问题,并学会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题意。
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焦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焦老师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确算式的意义。
四、说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五、教学程序
1.学情调查:
让孩子回忆已学知识,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
2.质疑探究:
焦老师在该环节不是枯燥传授知识,而是靠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根据学生的画图思考,交流汇报解决关键问题,分析出数量关系,然后利用知识的迁移,突破教学难点,
3.达标检测:
以教材练习为依托,通过认真练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向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4.拓展延伸:
通过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方式,进一步升华教学效果,真正理解在解决有关分数实际问题中的“量”与“率”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焦老师所执教内容不成熟的说课,恳请各位评委赐教,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混合运算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模式、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说课堂评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个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一个课时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情景,根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2、难点? 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四)学具准备:教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三、教学方法
我对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1.迁移法。
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这样通过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发现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练习法。
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铺垫旧知,引入新课
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评论)
教师:同学们发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预设5分钟)
【设计意图】新课前让学生对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关系进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很自然地让学生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然后学生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作出适当评论。)
教师板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 教师提出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组讨论,讨论后学生尝试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分钟)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1、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学生把自己的解答板演到黑板上。组织学生评价:
(1)教师概括:这两种解答方法的意义不相同,第一种解法是用脱式计算。第二种解法是用竖式计算少
(2)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学生2:数位对齐在进行计算
2、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1)要求学生先分步计算,再列综合算式计算。 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归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数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
3、出示例题:7.65+3.72+6.35+6.28.?
(1)学生观察,你发现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简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7.65和6.35、3.72和6.28可以凑成整数。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有没用简便算法的学生,请他(她)上黑板板演出来。再请一名用简便算法和学生黑板板演。
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评价:这两种算法哪一种简便一些?为什么?
(3)师:比较刚才两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整数加减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12分钟)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回归整理,拓展应用
6.85+4.9+6.07 62.15-8.62-14.7? 26.8+(5.36-3.95)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开放练习”考察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课堂总结
我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评价作用,从内容理解、学习方法、学习感受多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则主要从学生的自学态度、自学方法等方面予以评价。
通过师生评价,使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更深入、更系统。同时,教师针对学生交流反馈中暴露出来的共同疑惑,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点拨升华”过程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一)活动过程的评价
本课的主要活动:小刚买书的事情,活动中主要采取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评价,比如教师在小组的数据记录表格中及时评出优良。
(二)知识技能的评价
两个练习都以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教师评价时以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情感态度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及小组长把本节课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督促学生课下积极预习,课上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外在的督促,引发内在的学习兴趣。
六、说资源开发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1.文本资源
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教师用书、辅助材料等资源,研读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也为课堂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情境图,便于孩子们发现信息,展开讨论。
2、信息技术资源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我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教学手段,而应该成为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便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多媒体教学贯穿于整节课堂。
3.生活资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如:“买书.找钱这样的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节课提供了生活资源。
4、课堂生成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
在练习时,学生的错题资源也是本节课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混合运算说课稿9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
二、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基础上学习的。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的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 用递等式显示计算过程的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出示P30主题图,和习题图。
三、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课件出示: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 绝大部分学生 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我们及时用课件显示: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出示算式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练习。
4、方法多样: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捕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 50-36 =32×2
=14(元) =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 =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首先是一道改错题,根据所学的内容先判断对错,说出错在哪里,然后改正。
2、 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加以巩固, 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后交流计算结果。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
3、是一道 "算24点"游戏,"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让学生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
整节课的设计我是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引导、对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3×5+20 50-18×2 20+3×5
=15+20 =50-36 =20+15
=35 =14 =35
(设计意图: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
混合运算说课稿10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每步中的单位“1”的确定。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图,纸卡(习题、概念)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入
1、口算(卡片)
1/4×4/5 1/3÷1/12 2/3×9/10 1÷2/3
请生说说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复习,只说运算顺序,不计算:
35+54+17 16×3÷2 14+25×3 24×(15-12)
回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的。当然简算时除外。)
3、请找出单位“1”,并说出它们的关系式。
① 五(1)班女生人数点全班人数的5/9。
② 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0.
③ 梨的重量是苹果重量的2/3.
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分数混合运算,学习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学完以后一定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板书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一)
(环节点评:设立这个环节,主要帮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加深回忆,并为学习分数混合运算而用铺垫,激发学生对新的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今年的3月份,一位同学家了发生重大事故,听到这个故事后我们纷纷拿出了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这个同学。这时有三个小朋友也参加这个活动中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1、大黑板出示的例题。。
(1) 小亮捐了12元。
(2) 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
(3) 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的3/4。
小新捐了多少元?
2、学生谈谈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从图可获取的信息有:A小亮捐了12元;B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C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的3/4。(请两至四位学生发言,并用举手的方式进行检查全班学生的获取信息情况。)
3、当你获取了这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提问)
4、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小精灵儿童
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 独立思考,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 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 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列式以及结果。
4、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求小新捐了多少元?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
请同学们找到跟求小新捐的钱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生: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捐的2/3。
也就是说要求小新捐多少元,得先求到什么?
生:要先求到小红捐多少元?。
那么请把跟求小红捐的钱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生: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
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小亮捐12元。那么也就是说小红捐的钱数是多少元的1/3呢?
生:是12元的三分之一。
(2)引导提问
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这里的1/3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小亮捐的钱数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1/3。
这里的单位“1”是谁?
生:小亮捐的钱数。
可以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生独立画图后,师示范板书该线段图。
生:12×1/3=小红捐的钱数
那么你可以求出小红捐的钱数了吗?
生:12×1/3=4(元)
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生:4×3/4=小新捐的钱数
那么你可以求出小新捐的钱数了吗?
生:4×3/4=3(元)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
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
观察综合算式,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生:它是分数的混合运算。
针对综合算式,结合综合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生: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
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5、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环节点评: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紧扣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突出难点:学会找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每一步中的单位“1”的确定。并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79页中“试一试”中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学生上来板演,并点评。
2、出示带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让学生课后思考解决方法。
3、布置作业。书本P79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前四小题;第2题。
(环节点评: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加深认识,加深运用,同时布置有课后思考作业和课堂作业,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一)
小红捐的钱数=小亮捐的钱数×1/3
=12×1/3=4(元)
小新捐的钱数=小红捐的钱数×3/4
=4×3/4=3(元)
综合列式:12×1/3×3/4
=4×3/4
=3(元)
答:小新捐了3元。
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教学反思:
优点:
1、关注学生的学情
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对学生的课堂生成的及时捕捉和对比反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注意格式的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重视数学的体验发展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如在“通过画示意图,列分步、综合算式,着重说明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这个环节上和通过让学生分组解答不同的提问,回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等思维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在学完本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又体验到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3、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与交流
我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尝试、交流中学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及其方法,体会一次性约分可使计算相对简便。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不足:
1、教师放手不够,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和充分表达的时间,更好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在教学中对电脑操作不熟练,所以造成一些时间的浪费,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也影响了老师的情绪。
混合运算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小数四则运算的复习,也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以本单元教学内容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本课时主要关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小数混合运算的步骤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数据的选用上一般不超过两位小数;括号只用到中括号;在计算内容上强调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不安排过多、过难、过繁的计算。由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一样,针对这一点,本课教学确定的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异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3. 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决定采用复习法、情景创设法、探索法、尝试法等教学。复习旧知,可以为新知铺垫,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数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故事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给枯燥的计算题赋予乐趣。新课标还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构建、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通过探索、尝试、交流等方法自主学习。
三、说学法
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乘、除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有买文具的生活实践。所以,学生可以利用迁移法、合作交流、探讨法、总结法等方法,在具体情景中、探讨中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
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1
黑板出示学习目标: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方法1:200-(35×3+63) 方法2:200-35×3-63 =200-(105+63) =200-105-63 =200-168 =95-63 =32(元) =32(元) (为什么这样列式?)
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教师表示: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2:方方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钱?)
讨论讨论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解答:
①先算出方方买3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3.5×3=10.5(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钱,算式是20-16.8=3.2(元)。
(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
②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你们是怎么想的?
(从20元里依次减去方方买两种文具分别用的钱。)
那你们在计算的时候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也是写的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先算出方方一共应付的钱,再算出剩下多少钱?)
你为什么要加这个括号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不加这个括号,计算了乘法以后,就应该计算减法,要使这个运算顺序由先减后加改变成先加后减,就要加上括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这样规定的,我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应该这样。
也就是说加上这个小括号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的时候,也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请你们选择一个综合算式,按照刚才讨论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看看结果是不是和分步解答的结果一样。
学生算出结果后,与分步解答的结果进行比较,证实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
现在把这4个综合算式进行比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200-(35×3+63) (2) 200-35×3-63 =20-(105+63) =200-105-63 =200-168 95-63 =32(元) =32(元) (3)20-(3.5×3+6.3) (4) 20-3.5×3-6.3 =20-(10.5+6.3) =20-10.5-6.3 =20-16.8 =9.5-6.3 =3.2(元) =3.2(元)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1)和(2)这两个算式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而(3)和(4)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和(3)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先算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面的。(2)和(4)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板书)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下面的算式中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算哪一步?
38.4÷6+4.8×227.5-(6.2-2.1÷3)
学生说运算顺序后,再请学生算出答案。
从刚才我们的研究中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出示题目:0.36÷[ (6.1-4.6) ×0.8]
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和像这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吗?
(是一样的。)
请同学们凭借你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我们又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这道题应先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那你们能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吗?
教师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为了便于检查和验算,在草稿本上应把同一题的竖式写在一起。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计算结果一定要正确。
(三)反馈练习
课堂练习是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课堂练习要安排多种形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解,故设计以下练习。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而后进行抽样辩析,师生共同评析,分析问题所在。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方法、收获、感受等。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2、5(左列)。通过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0-3.5×3-6.3 20-(3.5×3+6.3) =20-10.5-6.3 =20-(10.5+6.3) =9.5-6.3 =20-16.8 =3.2(元) =3.2(元)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混合运算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同时它也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教材创设了“电视广告”这一计算电视广告费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并能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说目标
1. 体会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在研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3. 利用小数计算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计算、探究、讨论、观察、比较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四、说学法
1.合作讨论学习的方法: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本课当学生根据“电视广告”情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仅有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2.计算、观察、发现的方法:在通过计算解决了平均每秒多少元后,让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从而发现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巩固练习中也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发现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情境引入。
教学一开始,通过学生易错的.一道简单整数混合运算的口算题,既突出强调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复习回顾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接着以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广告”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学习。这样做,紧紧扣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平均每秒多少元钱?
(2)小组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方法。
(4)小结发现规律。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结论,更应该注重学生“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计算、观察发现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学习知识,发现规律。
3.巩固练习,拓展提伸。
(1)课本“试一试”
(2)巧算24.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课本“试一试” 小结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一看二算三检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以巧算24再次感知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达到拓展提伸的目的。
4. 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以谈本节课学习收获的形式,整理学习要点,梳理学习感悟;同时布置适量作业以达到应用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混合运算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教材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是计算发展的需要,二是学生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很容易学好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互动交流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 让学生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尝试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五个重庆建设目标中的五个重庆指什么?谁能告诉大家你眼中的森林重庆的模样?
森林重庆的建设,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我们身处闹市区也能观赏到自然的美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今天我也带你们走进一个城市森林公园。
从学生感受到的五个重庆建设切入,巧妙的将森林重庆建设与例题结合起来,可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又自然地渗透进对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看题。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知道什么是乔木?什么是灌木吗?
乔木林和灌木林都是森林,那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板书)
让学生了解题目中提到的乔木和灌木,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怎样列式:1/2+3/10-1/5
还可以怎样列式?1/2-1/5+3/10,3/10-1/5+1/2
会计算吗?选择第一个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第一题:
1/2+3/10-1/5
=5/10+3/10-2/10
=6/10
=3/5
第二题:
1/2+3/10-1/5
=5/10+3/10-1/5
=4/5-1/5
=3/5
回报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从另两个算式中选一个计算。
小结、过度。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后计算,这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孩子们,知道吗,树木和花草可以清洁环境的空气,还可以保持水土。请看例2。(出示例2)
例1让学生先尝试再交流掌握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符合这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也遵循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2.教学例2
学生看题后质疑。
引思:题中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
学生解答“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汇报交流
1-(11/20+2/5)
=1-(11/20+8/20)
1-11/20-2/5
=20/20-11/20-8/20
方法一: 方法二:
=1-19/20
=1/20
对比两种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先算什么?
孩子们,回头看一看这些数据,你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这部分知识在书上第117~118页上,请看书并结合刚才的学习思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的方法、书写格式是什么?
交流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计算时通分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书写格式递等式。
例2的教学同样尝试教学的方法,同时又突出了两方面的交流,一是审题时让学生质疑和引导思考,目的是这道题特点及这类题训练的需要;二是当学生算完后,让学生回头看表上两组对比的数据,去发现森林与裸露地面保持水分的区别,去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提升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练习巩固
1.118页,做一做,分组完成。(先完成自己任务的可以做其他组的题)
2.120页,第3题。
练习完成的方式做这样的处理,一是考虑时间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都做有一部分学生时间不够;二是这节课的目的是掌握方法会算。这样的处理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总结反思。
让学生反思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交流学习的感想和体会,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学习的能力。
混合运算说课稿14
说教材:在本册的位置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矗由于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一样。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说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探索新知。
教师运用启发谈话法,从学生寻找信息,进入到问题当中。
1、学生审题,独立解答。
2、比较两个综合算式,哪一个比较简便?
这样让学生在做完两道题的基础上分析、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学生发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是小数的相关知识的运用。
三、运用新知,尝试练习。
课堂练习是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课堂练习要安排多种形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解,故设计以下练习。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上填上运算符号。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选一选:24、6× 4、6+246× 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让学生层层深入,逐渐体会到简便计算的好处。
四、全课小结。
教师设问: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2、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混合运算说课稿15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9页到62 页例1和例2。
2、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通过第九册的学习,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而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又出现了一些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本小节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在讲分数四则运算式时,没有再详细地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和例2,引导学生先想,在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怎样计算,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生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试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让孩子学自己喜欢的教学。让孩子学自己需要的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们不能再只用一把尺子“成绩”去衡量学生。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的运用“分层指导,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只穿于整节棵。新课开始,来用直接出示教学目标,是学生了解本节课自己将要学习到什么。然后告诉学生有两组学习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和自己的学习途径完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在练习题中,也做到分层练习,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思考练习。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当学有余的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阅读以扩展学生知识面。
四、说学法:
有意识地教会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好方法。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看书,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学生内容在大脑建去多层次多网络联系,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混合运算说课稿】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说课稿09-05
《混合运算》说课稿范文06-09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06-13
《混合运算》优秀说课稿02-27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09-16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1-1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7-17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7-21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通用06-12
《混合运算》说课稿15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