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时间:2022-09-26 12:41: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通用5篇)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5课的学习,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删除了一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吗。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三、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四、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了空间。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把“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策略:

  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塑料杯、纸巾、水槽;矿泉水瓶、吸管、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和简单课件。

  八、说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三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活动二: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活动三: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三)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首先,我指着满满一水槽的水,问学生:这这水槽里有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水槽里有水,于是我就引出科学概念,用科学的话说,应该是:水占据水槽的空间。接着,就问:杯子里有蜡烛,用科学的说法该怎么说?学生很快答出:蜡烛占据杯子的空间。然后,我就开始点燃蜡烛,并且将蜡烛放在泡沫块上,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蜡烛按在水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都说蜡烛会灭掉。此时,我却说:我能让蜡烛在水底下继续燃烧。学生都不相信。于是,我将大烧杯扣住蜡烛,往水下压。当然,蜡烛能继续燃烧了。看到这个现象,学生都能说出原因,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于是我接着问,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首先出示三种材料,分小组讨论,用现有的材料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出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纸巾没湿。这个实验就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接着让学生讨论:怎么办,才能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呢?学生探讨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个活动: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先用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引入,让学生明白乌鸦用石子占据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那么,如果,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遇到困难,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平时喝盒装饮料的经验进行思考。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就是水像喷泉一样,从另一个吸管里冒出来。

  第三个活动: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首先让学生猜测,水能流进瓶子里吗?并且解释原因。有部分学生能够猜测,在密封的瓶子里,水是流不进去的。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接着,演示将橡皮泥去掉,会怎样?水流进去了,空气跑出来了。

  第三个环节: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首先,让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拓展教学:空气和水一样,都要占据空间。那么他们占据空间的情况一样吗?想不想来比较一下?我们下一节再来研究。

  九、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篇2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认识空气和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奠定基础。

  二、动画导入,提出问题

  在活动伊始,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引入。这样导入,适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同时也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幻想和好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从而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缓缓将杯子垂直移出水面,通过观察纸巾没有湿,来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我认为该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空气不可见,原实验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空气的流动。

  (2)如果实验时杯子不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小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结论的产生,同时,实验桌上散落着一个个湿纸团,既浪费材料,又不够卫生。

  (4)实验操作时,学生不小心会把衣袖弄湿。

  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四、实验改进

  1、实验材料:

  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

  2、实验要求:

  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看谁能想到更多不同的办法?分组先讨论,然后再做实验。

  3、实验展示:

  方法一:

  (1)、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也随着被压入水中,停留在水槽底部,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进不去了。

  (2)、拿开橡皮泥,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水占据了空气原来的空间,乒乓球也跟着慢慢上升。堵住小孔,乒乓球停止上升,拿开橡皮泥,乒乓球又继续上升。这就说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方法二:

  用拧瓶盖的方法,让瓶内的空气一点点跑出来,也能使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方法三:

  将瓶盖取下来,用嘴往瓶子里吹空气,也能让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吹入的空气把水赶走,乒乓球随着下降,停止吹气,水进入瓶内,乒乓球跟着上升。如果吸瓶内的空气,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吸气时,瓶内的空气跑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不仅要占据瓶子里的空间,还会占据我们人体内的空间,空气占据着我们周围的空间,进而深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实验效果:

  (1)以上实验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被替换的现象非常明显。

  (2)这些实验变静为动,直观易懂,更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学生不会把手甚至衣袖弄湿,操作简单又卫生。

  (4)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演示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我又增加了一组演示实验。

  1、实验原理: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实验器材:

  烧杯、漏斗、双孔橡胶塞、集气瓶、弯玻璃管、乳胶管、夹子、水槽、气球、红墨水适量

  3、实验装置平面图:

  实验一 实验二

  在实验装置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密封效果。同时因为装置中,玻璃器皿多,学生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

  4、实验过程:

  实验一:

  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这样一个瓶中装满水,再通过漏斗向里面注水,漏斗中的水肯定不能再流进瓶中,因为已经有水占据了瓶中的空间。

  实验二:

  5、实验效果:

  (1)增加的实验,把无形、无色的空气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一种物质,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了生动直观的实验效果。

  (2)该实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了占据空间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3)实验简单,方便教师反复操作演示,有利于学生多次观察实验。

  (4)该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严谨。

  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小魔术—烛火潜水(演示)。

  六、烛火潜水

  七、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活动:用什么办法能吹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指导学生学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实验研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1、塑料杯子(也可用还盖去底的饮料瓶)、钉子或小刀;杯子、沙、水、泡沫小块(上插小红旗,旗杆可用大头针制作)、吸管、玻璃水槽、注射器、气球。

  2、“贮藏室”真空袋的使用录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2、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

  (1)你能说说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吗?

  (2)什么地方有空气?

  (3)(出示三只杯子:一杯沙、一杯水、一杯空气)谁能说出这三只杯子里分别装有什么东西?也就是说,杯子里的空间被什么物体占据了?

  (1)谈话:(出示水槽、杯子、乒乓球)水面上有一只乒乓球,谁能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把它送到水下?

  (2)学生讨论,提出正确的方法。

  (3)根据方法,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教师演示。为什么水进不了杯子呢?

  (5)教师按住杯子提问:假如我们在杯底戳一小孔会怎么样?(如用去底的饮料瓶可反复实验)或提问:旋松瓶盖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为什么水又能进杯子了呢?杯中的空气在水的压力下从孔中赶了出去,杯中的空间被水占据了。

  (6)根据以上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课题)

  (1)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水又能赶走空气自己去占据空间,反过来,空气能不能把水赶走,自己去占据空间呢?(出示水槽,内有一只沉入水底的玻璃杯以及一只杯子,一根吸管)

  (2)学生讨论,结合课文第44页下面一组插图,自己想出办法。

  方法一:一只杯子倒扣压入水底,慢慢倾斜,让空气进入倒扣的装水杯子中,将水赶跑。

  方法二:用吹管向倒扣的水杯中吹气。

  (3)提问:你能用这种方法把沉船打捞上来吗?

  (4)学生讨论。(将钢桶灌水沉入水底,焊接在船边,再向钢桶内灌气,将水赶出,就使沉船浮了起来)

  (5)学生分组实验。

  (6)学生设计实验。让一只注射器中的空气去占据另一只注射器的空间。(用两只注射器和一根皮管做成连通器)

  (7)学生分组实验。玩一玩空气去占据空间的游戏。(每两位学生相互按连通注射器,或将其中一只注射器放入水槽中,注入空气上浮,抽去空气下沉)

  课后感受

  学生都能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现象,但应用的却不够。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篇4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空气》这一课,谁来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你知道哪些地方有空气?

  这节课,我们要在掌握了空气的上述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研究空气的另一条性质,这条性质需要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自己探索出来。

  二、观察实验,学习新知

  师:(出示空文具盒)问:文具盒里有文具吗?师讲述:文具盒里没有文具,这块空着的地方叫做空间。

  师:将铅笔放满文具盒,问:同学们看一看现在谁占据了文具盒的空间?

  师:(出示书包并装满文具)同学们再看一样你们熟悉的东西,问:“书包里有什么?谁占据着什么?”(找三个学生说,然后给予评价)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往烧杯里倒满水)师讲述:铅笔、学习用具、水占据空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物体占据着空间,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说完后,给予鼓励)

  师问:以上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物体都要占据空间)

  师:(出示一块板擦,一个砝码)问: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一样吗?

  师讲述:所以准确地说应是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个“一定”指物体的大小,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体积。(将上述板书补充完整)师:现在你们自己亲手做个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结论。请同学们看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挂出小黑板)。

  (1)把烧杯放在盘子里。

  (2)往烧杯里倒满水。

  (3)用手提着拴着砝码的线。

  (4)把砝码慢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2、找一名学生大声朗读实验步骤,教师提醒学生,水要倒满,放砝码时要慢。

  3、要求: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出示观察思考题:

  (1)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4、汇报实验结果。师导引:由上面的观察实验,我们知道了固体形态的砝码和液体形态的水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气体形态的空气是不是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挂出小黑板,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一:

  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提出水面,用毛巾擦杯口外围。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找一名学生朗读实验步骤。

  3、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4、学生分组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纸团没湿。下面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请看小黑板:

  实验二:

  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慢慢倾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纸团紧紧塞压玻璃杯底部,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然后把杯子慢慢倾斜时,看到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小黑板上的问题:

  ①你怎么解释这两种现象?

  ②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第一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把杯子提出水面,发现纸团没湿,说明水没有进到杯子里去。空气占据了玻璃杯的空间。第二次把玻璃杯倒立压入水槽里,把杯子倾斜时,发现纸团湿了,还有气泡从杯子里跑出来,说明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空气让出了部分空间。这两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

  实验三:

  ①拿一只瓶子。

  ②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

  ③把水倒进漏斗里。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发现水没进到瓶子里。

  师点拨:把塞子塞紧时看到水没进到瓶子里,下面把塞子松一松,试一试结果会怎样呢?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当把塞子松动后,水流进瓶子里去了。瓶口塞紧时,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瓶塞松动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也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得出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结论。

  现在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文中的思考题。教师出示粉笔问:粉笔内有空间吗?粉笔内的空间被什么物体占据着?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回答,然后叫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做一做,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予以评价。

  小结:“空气占据空间”这条重要性质是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概括出来的,每个同学都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祝贺你们!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篇5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师:(出示一个杯子)老师这里有一个杯子,我们把杯子里可以容纳其他物质的部分叫什么?

  生:放纸巾。

  师:可以容纳纸巾的地方叫什么?

  生:水。

  师:这个杯子可以装水,也可装米、也可装沙,老师告诉你们,

  杯子里可以容纳其他物质的部分叫杯子的内部空间。(板书:空间)

  师:老师把准备好的水慢慢倒入这个杯子。

  师:我们看到杯子的空间慢慢被谁占据了?

  生:水。

  师:液体的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板书:占据)

  师:好,现在老师把水倒回去。请问这个杯子里有东西吗?

  生:没有。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有空气。

  师:上一堂课我们就认识了空气,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

  刚才我们看到水慢慢占据了空间,空气是不是也象水一样占据杯子的空间呢?

  生1:可以。

  生2:我认为不可以。

  师:有没有第三种?

  生3:就不定。

  师:三种说法到底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空气是不是也象水一样占据杯子的空间。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桌子上有一个小水槽、一个小烧杯

  小烧杯是什么材料做的?

  生:玻璃。

  师: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

  还有一张神奇的纸。

  4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桌子上的这些材料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4人小组讨论)

  师:有方法的小组请举手

  生:我们觉得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师:要求用桌子上的材料,能让我们看到、听到,感觉到空气确实占据了空间。

  生:把纸巾放入杯子,杯子放入水里,餐巾纸不会湿。

  师:怎样放?

  生:倒着放。

  师:餐巾纸必须怎样样?

  生:压紧,不要掉下了。

  师:掉下来就湿掉了。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

  什么叫竖直?

  生:直的。

  生:不能斜。

  师:要求放入水面底下,再竖直拿出来,看看纸怎样了,想知道吗?

  生:想

  (4人小组实验)

  师:你们组什么现象?

  生:餐巾纸没有湿。

  师:杯子已经进入水底下了,为什么纸巾不会湿?

  生:杯子里面原来已经有空气了,然后到水里面后,空气占据了杯子空间。

  师:空气占据了空间,水就能不能进去?

  生:不能。

  师:那么为什么要竖直放?

  生:斜的放空气就出来了。

  师:斜的放能不能看到空气出来呢?

  生:能。

  生:不能。

  师:动手试一下。

  (4人小组实验)

  师:举手的同学应该是已经看到空气出来了。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气泡冒出来了。

  师:看到气泡冒出来,这气泡里就是空气,然后什么进去了?

  生:水。

  师:通过刚才实验,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生: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和水比较一下占据空间后,又可能会有什么不同呢?

  师:老师又要请出另一种材料,(出示2个注射器)叫什么?

  生:针筒。

  师:应该叫注射器。

  先来认识一下注射器,由二部分组成。这是?

  生:活塞。

  师:下面是针筒。活塞可以往里?往外?

  生:推、压。

  师:不要太用力。另外在针筒上我们看到什么?

  生:刻度。

  师:怎么用这2个注射器来研究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有什么不同呢?

  生:推到底,放入水中再拉出来。

  师:目的是?

  生:吸水。

  师:你来试试。

  (一学生上台操作)

  师:拉得有点多。

  (学生先推又拉一下活塞)

  师:又拉了一下,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里面有空气了。

  师:让里面空气跑出来,你会吗?

  针头往上,象医生一样把进去的空气挤出来。

  师:还有一个注射器干什么?

  生:装空气。

  师:你来帮老师装空气。

  一个注射器被空气占据了空间,这个呢?

  生:水。

  师:接下来我们要对水和空气进行对比了。

  这2支注射器,现在对水和空气来说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水太少了,空气太多。

  师:怎么样一样多?可以看刻度。装6毫升水,6毫升空气,一样多了,现在公平了。然后接下来干什么?

  生:推。

  师:可以推了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水会跑出来。

  师:怎么不让它跑出来,用简单的方法?

  生:用手指堵住。

  师:用手指紧紧堵住,不能让水、空气跑出来,也不能进去,就这么多。在推的时候可不可以一个重一点,一支轻一点?

  生:不可以。

  师:要用同样的力。用手轻轻推活塞,然后拉活塞。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实验后要有发现。材料放在后面小组的桌子里。还有一张记录纸,边实验边记录。

  这边的同学让空气占据注射器,另一边的同学让水占据注射器,2个同学装 水,2个同学装空气,先推、再拉,提醒不要让空气漏进去。

  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好,开始。

  (4人小组实验)

  师:在记录时,三个选项中选一个就可以了。有几个同学一直在玩注射器,实验和玩是有区别的。汇报一下实验的现象。

  生:推空气不变,拉空气扩张。推水压缩,拉水没写。

  师:你们看到的现象和他们组一样吗?

  生;不一样。

  空气推:压缩

  拉:扩张

  水 推:不变

  拉:不变

  师:跟他们组一样的举手。有5个组。

  看老师做一次。

  当我们推空气时,推得动吗?

  生:推得动。

  生:一松手会回来。

  师:推得动就是被压缩,能压缩到0吗?

  生:不能。

  师:一放掉,活塞就回来了,有一个力把活塞弹回来。所以,注射器被空气占据时,推活塞填压缩。

  拉得动吗?填扩张。

  当注射器被水占据时,推得动吗?

  生:推不动?

  师;没有明显变化。

  拉得动吗?

  生:拉不动。

  师:也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不容易变化。

  师:当我们推或拉活塞时,空气没有跑出来,也没有占进去,但空气占据注射器的空间却发生了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再来看注射器。针筒这一部分就是被空气占据了的空间。空气也好,水也好,都是由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微粒组成的。蓝色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当活塞往里面推时,这些微粒之间的空间就变小了,从而占据空间的体积也变小了。当活塞往外拉时,这些微粒之间的空间就变大了,从而占据空间的体积也变大了。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填写韦恩图)

  四、拓展

  师:被压缩过的空气叫什么?

  生:压缩空气

  师:压缩空气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用到。

  (出示图片:气垫船、充气房子,打气筒、球、枪)

  师:老师这里有2个球,这二个球有区别吗?

  生:没有

  师:我来拍一拍,什么区别?

  生:第一个空气少。

  师:体积大小有多少吗?

  生:没有。

  师:刚才注射器在做实验时,当我们推活塞时会弹回来,就是说明压缩空气是有弹性的。这2个球里面都装满了空气,但是这个里面装的是?

  生:压缩空气。

  师;这个球弹性不好,怎样使它有弹性?

  生:用打气筒充气。

  师:再往里面充气,里面的空气就越来越多,这样的空气就是什么?

  生:压缩空气。

  师:这里有一只聪明的乌鸦,当瓶子里的水只有半瓶时,乌鸦放了石头进去,然后水占据的空间被石头占据了,然后水就怎样?

  生:水上升。

  师;乌鸦就喝到水了。来挑战下聪明的乌鸦,瓶子里有一些水,现在不倾斜瓶子,你们能不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个内容,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

  生: 挤。

  师:直接挤。出来了没有?要让它自动出来。

  生:瓶口封上橡皮泥,然后插一吸管,往里面吹气就可以了。

  师:我们要用到这些材料:吸管、橡皮泥。这些材料在完成这个任务中起什么作用?橡皮泥有什么用?

  生:封闭空气。

  师:封住瓶口,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去。那么怎样让空气进入瓶子里去?

  生:戳2个孔,插上吸管,往一根吸管里吹气。

  师:当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后,水就从另一根吸管出来了。到底能不能出来?怎样出来?能看到什么现象?回家去做一做。组长来领材料。

  师:下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相关文章: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03-09

《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说课稿06-15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11-26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设计05-02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范文03-22

空气占据空间吗的说课稿范文10-31

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09-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06-29

空气占据空间吗的教学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