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十一阅读答案

时间:2020-11-05 19:28:4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感遇其十一阅读答案

  感遇(其十一)

感遇其十一阅读答案

  陈子昂

  吾爱鬼谷子①,青溪②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注释:①鬼谷子:战国时楚人,通晓纵横捭阖之术,智慧卓绝。

  ②青溪:山名,指鬼谷子隐居之处。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赞叹鬼谷子隐居山林,用幽静的环境映衬出其人高远绝俗的风貌。

  B.三四句一放一收,“志在济时”与“藏身云间”的矛盾为读者设置了悬念。

  C.“七雄”四句写出鬼谷子处于争斗不已的乱世,却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D.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

  13.陈子昂的感遇诗体现了他的“兴寄”主张,即比兴、寄托,要求诗歌创作在审美意象中隐含深层思想。下列诗句符合该主张的一项是(3分)

  A.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B.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王维《陇头吟》)

  C.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其十二)》

  D.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14.“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祸”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磨灭成尘埃。”这是陈子昂的《感遇(其三十五)》。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感遇(其十一)》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答

  12.(3分)DD项,“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错误,依据最后两句“”“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难道只是想如山木一样长寿,空自地与麋鹿为伴。故作者表现了不愿隐居生活的志向。

  13.(3分)C

  A“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用的是景物描写,为后文写离别做铺垫,没用“比兴”。

  B项,“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长安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句子是对长安少年的动作描写,反映出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故本句没用“比兴”。

  C项,“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松柏的品性本来就是孤傲刚直,难以作出桃李妖艳的颜色。这是以比新手法来刻画对东汉隐士严子陵的品行,也反映了诗人虽受打击排挤,但不屈服的倔强孤傲性格。故用了“比兴”手法。

  D项,“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本句用了直接抒情,故没用“比兴”手法。

  14.(6分)答案要点: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的经世之志、报国之情。(2分)

  不同点:①《感遇(其十一)》侧重写鬼谷子形象,《感遇(其三十五)》侧重写诗人自身的从军经历。(2分)②《(其三十五)》还借登高怀古表达了诗人对国运的担忧。(2分)

【感遇其十一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感遇》其七阅读练习

2.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

3.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汇总

4.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及赏析

5.有关张九龄《感遇(其七)》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6.唐寅菊花李白感遇阅读答案

7.感遇其七张九龄阅读练习

8.《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阅读答案

9.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