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时间:2025-04-16 14:40:1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1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

  2.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

  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参考答案:

  1.最爱

  2.C

  3.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4.示例: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2

  读文答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选出下面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2.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粗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3.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

  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

  4.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3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似画图”三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对湖上春光所作的整体概括。

  B.湖上风景如画,作者却因不忍离别而心绪烦乱,故写群峰用以"乱"字。

  C.诗人写景远近有序,善用比喻,衬染分明,生动地描绘出西湖的旖旎风光。

  D.诗歌尾联一改之前绘形绘色的笔触,直抒胸臆写出西湖春色的动人力量。

  16.本诗与《钱塘湖春行》均为白居易的咏西湖春景的佳作,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之处。(6分)

  答

  15.B(“不忍离别而心绪烦乱”错,“乱”写出西湖周围群山环绕、山势错落参差的情形)

  16.(6分)

  《钱塘湖春行》侧重写早春西湖湖光天色、鸟雀花草带来的.清新与生机,表达诗人饱览西湖春景的愉悦陶醉与流连忘返之情;(3分)《春题湖上》由清新的山水图景写到像碧毯线头的早稻,不仅体现了对西湖春景的喜爱,还体现了诗人对湖区农事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3分)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4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解释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6.默写一首课外写西湖的诗词

  参考答案:

  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

  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

  3.D

  4.C

  5.①向阳的树

  ②不够

  6.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5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极有早春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西湖的赞美和喜爱的思想感情。

  (2)有人认为,《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把“几处”改为“处处”,“谁家”改为“家家”,更能突出莺歌燕舞的气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请你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作点赏析。

  参考答案:

  (1)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2)“几处”说明早莺尚少,“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说的是刚刚开始筑巢,新燕可数。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几处”“谁家”既突出早春,又富有情趣。如改为“处处”“家家”,则不突出“早春”特征。

  (3)表达了诗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4)示例:这两句,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述出来。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02-13

《钱塘湖春行》的阅读答案08-07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08-20

钱塘湖春行的阅读答案11-20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08-23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阅读答案10-25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及赏析10-02

古诗《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10-18

古诗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06-17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5篇)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1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

  2.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

  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参考答案:

  1.最爱

  2.C

  3.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4.示例: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2

  读文答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选出下面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2.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粗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3.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

  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

  4.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3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似画图”三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对湖上春光所作的整体概括。

  B.湖上风景如画,作者却因不忍离别而心绪烦乱,故写群峰用以"乱"字。

  C.诗人写景远近有序,善用比喻,衬染分明,生动地描绘出西湖的旖旎风光。

  D.诗歌尾联一改之前绘形绘色的笔触,直抒胸臆写出西湖春色的动人力量。

  16.本诗与《钱塘湖春行》均为白居易的咏西湖春景的佳作,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之处。(6分)

  答

  15.B(“不忍离别而心绪烦乱”错,“乱”写出西湖周围群山环绕、山势错落参差的情形)

  16.(6分)

  《钱塘湖春行》侧重写早春西湖湖光天色、鸟雀花草带来的.清新与生机,表达诗人饱览西湖春景的愉悦陶醉与流连忘返之情;(3分)《春题湖上》由清新的山水图景写到像碧毯线头的早稻,不仅体现了对西湖春景的喜爱,还体现了诗人对湖区农事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3分)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4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解释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6.默写一首课外写西湖的诗词

  参考答案:

  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

  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

  3.D

  4.C

  5.①向阳的树

  ②不够

  6.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5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极有早春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西湖的赞美和喜爱的思想感情。

  (2)有人认为,《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把“几处”改为“处处”,“谁家”改为“家家”,更能突出莺歌燕舞的气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请你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作点赏析。

  参考答案:

  (1)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2)“几处”说明早莺尚少,“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说的是刚刚开始筑巢,新燕可数。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几处”“谁家”既突出早春,又富有情趣。如改为“处处”“家家”,则不突出“早春”特征。

  (3)表达了诗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4)示例:这两句,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