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24 14:22:4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自然》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然》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阅读答案

  《自然》阅读答案 篇1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逊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修克思勒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于对我们有利的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更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加,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G·C·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

  (选自《寂静的春天》,有删改)

  《自然》阅读答案 篇2

  功到自然成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学习书法的楷模,还被人们尊称为“书圣"。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

  王羲之七岁就跟父亲学书法,并受教于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十二岁在父亲的枕头中发现书法秘著《笔论》,他如获至宝,偷偷阅读。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发现后,认为他年纪太小,难以理解书中深奥的意思,不让他看。王羲之向父亲请求道:“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倘若等到我长大了再学,恐怕就太迟了,希望父亲早些教我。”王旷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就将《笔论》讲授给他听,使王羲之受到了很大教益。

  传说王羲之少年时代学了一段时间书法,为自己停滞不前而苦恼,而且表现得心灰意懒,越来越提不起精神。一天,他又写了几张纸的字,越看越觉得丑,便到外边散步。他漫步来到一座山下,抬头一看,山上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下小溪流水,清澈见底,鸟儿叫得十分好听。因为沉迷于游览,忘了返家,傍晚肚子饿得咕咕叫,想就地找东西吃,他来到一户农家说明来意。主人是位瞎眼婆婆,可做起事来却十分利索,生火、和面、抹油……转眼工夫,将饼子摆满一锅,而且十几个饼子,大小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没有一个重叠或挤压。王羲之看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他好奇地问婆婆,如何练出这等功夫,婆婆笑答:“没啥窍门,功到自然成嘛!”王羲之听了这句话,联想到自己的书法,不禁茅塞顿开,忘了饥饿,一口气跑回家,抓起笔埋头苦练起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成功()深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6分)

  (1)如获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灰意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王羲之“茅塞顿开”表现在什么地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婆婆说的“没啥窍门,功到自然成嘛!”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失败肤浅

  2、如获至宝: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心灰意懒: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3、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王羲之茅塞顿开表现在听了婆婆的话,明白了练书法也没啥窍门,功到自然成。

  4、这句话意思指功夫下到,事情自然会取得成效。解析;功夫下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取得成效,常用作劝勉他人脚踏实地,多下苦功,不能浅尝辄止。

  5、王羲之在懈怠之时,遇到了一位瞎眼老婆婆,经过她的指教,从中领悟了获取成功的真谛,终于肯耐下心来练字了。

  《自然》阅读答案 篇3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2分)

  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2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谈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⑦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3.(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碍即可得分)

  4.(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5.(1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自然》阅读答案 篇4

  阅读语段,答题。

  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1.这段话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2.说“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1.找出能概括这一段内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答。

  (1)作者为什么说云是大自然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砧状云写着哪些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一块普通的石头

  2.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

  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2.(1)因为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2)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

  《自然》阅读答案 篇5

  阅读《敬畏自然》(节选),完成10-13题(12分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①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②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③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0、(3分)画“”线②句中的“他们”和“我们”分别指代什么?

  11、(3分)画“”线①句采用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3分)画“”线③句是反问句,试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13、(3分)“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这一观点你赞同吗?试举一个事例加以证明。

  参考答案:

  11、“我们”是指“现代人类”;“他们”是指“一万年以后的人们”。

  12、比喻论证。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非常狭小。

  13、作用:人类开矿留下斑斑的矿坑严重破坏地质地貌,人类也将自食其果。从而加重语气,增强论证效果。

  14、赞同。例如:①乱坟岗上的鬼火。由于磷的着火点很低,在夏天温度上升,达到磷的着火点,因此燃烧起来。从而证明这不是“鬼火”的错误观点。

  《自然》阅读答案 篇6

  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分”,中国哲学重视“生”。天人合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中有天,天中有人。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的含义有一个演化过程。人类文明早期,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大自然怀有畏惧之心,认为天就是上帝,就是天命。到了周朝,天的神秘性有所弱化。天的含义,从命运之天、主宰之天、宗教之天到义理之天再到自然之天,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天”,已经没有什么神秘含义,就是指外在于我们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所认识的。只有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认为人来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自然造化的产物;人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一气贯通的,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人与天是相通的,不可分离的。

  西方哲学不否认人来源于大自然,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但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居于一种怎样的位置上,中西哲学之间有了分歧。西方哲学主张自然界是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的目的就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西方哲学天人二分思维方式所必然导致的结果。而中国哲学则不然,一开始就把认知思考的视角放在了天人关系上,天人关系的落脚点是人,而不是天,是推天道以尽人事,最终要落实到人事上,也就是荀子说的“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在中国哲学看来,宇宙论、认识论、政治论、伦理学是贯通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学问。

  为什么中国会重视天人合一说?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要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就要了解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这一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通过反观内求,就能够认识天,孟子的这个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之后,无论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还是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说,朱熹提出的“天人一理”说,王夫之提出的“天人一气”说,都把天人关系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比如北京的故宫,其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皇家园林“颐和园”,还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其建筑风格都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理念,其精髓就是“天地人和”。

  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始终是被中国思想家们看作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摘编自王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主张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人定胜天。

  B、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中心地位。

  C、中国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是一种思考问题方式,天人的关系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D、西方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类需要征服自然,要战胜自然,否定人与自然的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后引用老子、荀子、孟子的名言是为论证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

  B、文章将中西方哲学观点差异进行对比论证,突出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所持态度的优越性。

  C、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阐释论点,论证手法多样。

  D、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由对天的认识演进到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再到认识产生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哲学在处理天人关系上过分注重“分”和“对立”,必然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盛行。

  B、中国哲学对“天”的理解是演变的,其神秘性渐渐消失,“天”蕴指的自然规律性逐步显现。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符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说,其落脚点是尽人事。

  D、天人合一说起源于孟子,经过后世哲学家不断发展,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积极意义。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阅读答案

  1、B(A、混淆概念,“人定胜天”不属于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

  C、以偏概全,原文是“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曲解文意,西方哲学并不否认人与自然的联系。)

  2、A(文章在引用老子和荀子的名言不是为了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

  3、D(无中生有,起源于孟子于文依据,)

  《自然》阅读答案 篇7

  《敬畏自然》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本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深入思考,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思考这些问题,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要求,提取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

  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二、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三、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本题结合课文学习反问这种修辞手法,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学生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自然》阅读答案 篇8

  阅读下面说明文片断,完成后面题目。(4分)

  物候现象的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③。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①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③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23.对《大自然的语言》选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24.下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3、D

  24、①举例子 ②以事实证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自然》阅读答案 篇9

  感悟自然

  楼房越来越小,天空却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宽,车速却越来越慢;人口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躁动、喧嚣的年代和社会。可是,再回首,透过诱惑的荆棘和纷乱,还是能发现一小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还能够感悟自然的心语。

  清晨,灿烂的太阳为我升起,照耀我那本已没有感悟的心灵,让我再次体味人生,品味生活。生活由于阳光的灿烂而灿烂,由于自然的感悟而丰富多采。湛蓝的天空是我心灵散步的所在,千姿百态的白云是我来不及采摘的绚丽花朵;空中飞过拖着哨音的鸽群将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月明风清,白云浮动,微风徐徐,柳丝摇曳,光影斑驳,徜徉在银色的月光中,品一杯浓郁芳香、沁人心脾的清茶,聆听音乐大使们的或明或暗、或抑或扬、或隐或亮的妙笔心声,你不能不为这声音的文字而感动。那是一种超然和浪漫,更是唯美优雅的诗意和抒情。维也纳的森林带来诱人的清新,兰色多瑙河奔涌着异国的风情,伏尔加河的纤夫诉说着劳作的辛苦;黄河呐喊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春江花月夜荡漾着美景良宵,梁祝倾诉着凄婉哀怨的希望,二泉映月讲述着平静安宁和淡淡的忧伤。

  置身于浩瀚的海边,感悟大海的灵魂和大海的诗篇。夏目的大海浮躁、喧嚣,像是要驱走难挨的酷暑;春日的大海陪静、安详,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在憧憬美好的爱情王子的到来;秋目的大海开阔、高远,像成熟的少妇以平和的心情品味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冬日的大海深邃、悠远,像不惑之年的男人,刚毅、清醒被赋予责任和义务。

  在细雨蒙蒙的时节,散步于江南水乡的小城,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是艺术的完美再现,陶冶着你的情操。岸边的柳丝是少女飘逸的长发,风情万种;翠绿欲滴的竹林是少女婀娜的身姿,撩人心魄;脚下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亲切温馨,是通向自然的幽径;偶尔水面漂过的乌篷船是历史的记录,载着鱼人的辛苦和希望。

  漫步在山间的小路,岩壁上倒挂的不能称其为瀑布的流水,同样让我感悟到瀑布挂前川,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小溪微弱的涓涓流水,磨蚀着光秃岩石的棱角,日月轮回、年复一年,打磨出圆润的鹅卵石,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细水常流、滴水穿石,这样的生命也透着平静的辉煌和安详的灿烂。

  自然不因人类的延续而存在,人类的延续却离不开自然的存在。我用心感悟自然,自然也用心语回报我的感悟。我不带走自然的一苹一木,不带走自然的一山一水,我却带着自然的心情、自然的美好、自然的想像、自然的音容笑貌和自然赋予我的自然走进生活。

  阅读题:

  l.第1段中,透过诱惑的荆棘和纷乱,诱惑在这里的语境中具体指代什么?

  2.文中画波浪线的心灵散步,如何理解呢?

  3.第3段的画线句子中,音乐被比喻成声音的文字,作者为什么会把音乐说成文字 呢?你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吗?

  4.可能不少同学在心目中都渴望经历一种灿烂和燃烧的辉煌,那么你赞同文中所说的细水长流的平静和安详的生活方式吗?说说你的见解。

  5.文章结尾说我带着自巷赋予我的阜攀走进生活,你能理解这里的两处自然的 不同内容吗?

  参考答案:

  1.诱惑在文中指代现实中对的名利的追逐,对物质享受的拥有欲望。(言之成理即可)

  2.心灵散步的意思是放下心中的俗念,在自然中去放飞自己的思想,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3.音乐之所以被看作声音的文字,是因为在声音和音符中渗透着音乐大师对自然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有丰富而又实在的精神内涵,而不仅是流动的音符。

  4.本题无论你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你说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就可以了。

  5.两处自然,第一处自然就是现实中的自然世界,而第二处自然则是指从自然来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所领略到的一种美好恬淡的心境。(符合大意即可)

  《自然》阅读答案 篇10

  自然选择的力量

  ①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我称之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将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它们或者成为不固定的性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

  ②对于“自然选择”这个名词,作者们有误解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认为自然选择可以引起变异的。其实它的作用,只在于保存那已经发生的、对生物在其生活条件中有利的变异而已。没有人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效果,不过在此场合,必须先有自然发生出来的个体差异,人类才能依某种目的而加以选择。还有人反对“选择”这个用语,以为这字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并且主张植物既没有意志作用,自然选择一词就不能适用!照字义讲,自然选择无疑是一个不确切的名词,可是化学家所称各种元素的“选择的亲和力”一词,有谁曾经反对过呢?我们不能严格地说酸类特意选择了盐基而和它化合。有人说我把自然选择说成是一种动力或神力,然而有谁反对过一位学者说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的运行呢?这种譬喻的说法所指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而且名词要求其简约。就是“自然”两个字,应用时亦难免拟人化;不过我所谓的自然,是指许多自然定律的综合作用及其产物。所谓定律,是指我们所能证实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在稍微熟悉之后,这些肤浅的反对意见自然会停止。

  ③我们要明了自然选择的大致过程,莫如就某一地方,在经历轻微的物理变化下,如气候的变化,加以观察。在气候变化之下,当地生物的比例数,几乎立时起变化,有些物种或不免绝迹。我们已经看到每一地域内所有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的密切性与复杂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断定,即使不考虑气候的变化,一地生物比例数的变化亦将会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凡微小变异,只要对任何物种的个体有利,使其能适合于变更后的环境,必定会得到保存,而使自然选择有机会进行它的改进工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

  ④用譬喻的说法,可以说自然选择是每日每时在世界上检查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去掉,把好的保存和推进;不论时间,不论地点一有机会就在沉默不觉中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与有机的及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一个物种要得到任何大量的变异,必须在一个变种成立之后,继续再起(或经过一长时期后再起)同样性质的有利变异或个体差异,而这些变异必须再被保存,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我们对于这些缓慢变异的进行,一点也不能觉察,除非有时代变迁的标记。然而我们对于过去悠久的地质时代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仅是现在的生物和以前的不同而已。

  ⑤要明了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请允许我举出一两个假想的例子。让我们以狼为例。狼捕食各种动物,有的用狡计,有的用强力,有的靠捷速。我们设想被捕动物中最捷速的要算鹿,如果在狼获食最艰难的季节内,鹿的数目,因当地情形有所变动而增加,或者其他作为狼的食物的动物数目有所减少,那么,只有最敏捷和身材最苗条的狼,才有最优良的生存机会而被选择或保存,只要它们在不得不捕食其他动物的这个或那个季节里,亦仍保持有足以制服这些被捕食的动物的力量。

  ⑥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非常缓慢的。只有在一区域内,当现存生物的变异更加适应自然体系中的某些位置时,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些位置的出现在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阻止更加合适的外界生物的迁入。此种位置的存在,常和物理变迁有关,不过此等变迁的发生,大概很是迟缓的;此外,又和适应较佳的类型的被阻止迁入有关。在旧有生物中,有一些生物既发生了改变,则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亦将随之发生变动;新的位置即由此产生,而将为适应较佳的'类型所占据,但是这一切经过都很缓慢。同种的一切个体,虽然彼此皆微有区别,可是要使它们构造的各部分表现出适当的差异,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结果又常为自由杂交所延迟。许多人会说,这几种原因已很足以抵消自然选择的力量,可是我不相信它是这样。我相信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很是缓慢,须经过长久的时间,并且只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少数生物。我又相信这种缓慢的时断时续的结果,和地质学所告诉我们的,这世界上生物变迁的速度和方式,是很相符合的。

  ⑦选择的过程虽很缓慢,但如以弱小的人力,尚能用人工选择大有作为,那么,在很长的时间内,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适者生存,其所起的变化,所导致的一切生物彼此间及其与生活的物理条件间相互适应的美妙与复杂关系,实在是没有止境的。

  (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有删节)

  (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表述,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个体为了谋求利益而进行的变异,体现了生物的主观意志。

  B.物种发生适合于环境的有益变异后,会为自然选择的改进工作提供机会。

  C.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比较缓慢,但其作用不会被自由杂交所抵消。

  D.自然选择能够改善生物和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2)第②段中,作者通过类比手法驳斥了他人对自己的质疑,请根据文本内容和提示信息填写表格,分析类比的作用。

  类比所对应的他人的质疑跟核心概念“自然选择”的关联类比的作用

  化学家使用“选择的亲和力”一词①这一术语和“自然选择”一样,使用了带有自主意识的描述来形容客观的科学现象。

  ③

  “万有引力控制行星运行”②这一现象和“自然选择”一样是广泛适用的科学规律。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从“自然选择”的概念、发生条件两方面,说明为什么不应将自然选择的说法简单用于形容人类社会的竞争。

  【链接材料】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思潮或者行为倾向,即把生物界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能者为王等竞争规律,简单地运用于人类社会生活。这样的简单化处理,对竞争中的弱者、“落后者”没有任何人性化的关照,将人类社会竞争变成类似于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充满残酷和血腥,罔顾人类的称号。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往往具体地表现为很多形式,如绩效唯一化、资源倾斜化、分类固化和歧视化、威权常态化、胜者光环化、生存自私化等。

  自然选择的力量阅读答案

  (1)C.“自然选择……其作用不会被自由杂交所抵消”错误。由原文第六段“同种的一切个体,虽然彼此皆微有区别,可是要使它们构造的各部分表现出适当的差异,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结果又常为自由杂交所延迟”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常被自由杂交延迟,而不是不会被抵消。

  (2)①反对“选择”这个用语,以为这字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并且主张植物没有意志作用,自然选择一词不能适用。②有人质疑我把自然选择说成是一种动力或神力。③借助化学家称各种元素的“选择亲和力”与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的运行的例子作类比,浅显形象地解释“自然选择”这个名词。

  (3)①生物物种之间没有道德感,没有同理心和同情心,“自然选择”的现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出现。②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是有感情的,有人性的,有道德约束的,如果将自然选择的说法简单用于形容人类社会的竞争,那么人就不能称之为人。

  《自然》阅读答案 篇1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旦盟查叠盛翌邀:。擅堡丝盎。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加粗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2.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3.列举了观察事物、劳动、读书、做人四个方面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4.不能去掉。“似乎”意思是“好象”,“知”比“不知”表面上好些,但实质上如果仅仅是“知”,而并没有把“知”到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去养成一种习惯,那么“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强调了养成习惯的重要性。

  5.因为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面。

  《自然》阅读答案 篇12

  《大自然的智慧》赵大年

  ①蜘蛛天生就会结网捕食。它在体内制造黏性韧性很高又无色透明的“隐形”蛛丝,选择蛾蝶蚊蝇等飞虫的林间通道巧妙织网,然后躲在暗处,一旦有自投罗网者,信息立刻由蛛丝颤动传递给蜘蛛,它就迅速赶到,咬住俘虏,将自制的麻药通过牙齿输入俘虏体内,使其丧失抵抗或逃跑的能力,再放心地把俘虏吃掉。聪明的祖先也许就是从这里学会编织渔网来张网捕鱼。发展到现在,这网已经衍生出多少有形和无形的网啊,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通信网,互联网……

  ②多种昆虫的外皮又薄又轻又有韧性,譬如蝗虫的“外骨骼”,既能保护内脏和肌肉,又支撑全身,可轻盈地弹跳、飞翔,这种外皮也是很好的材料呀。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就是分析了昆虫外皮的成分,取得了甲壳素和若干蛋白质的配方进行了人工合成。这种材料的强度和铝相当,重量却轻得多,加上甲壳素容易获得,成本很低,也使大量的虾壳、蟹壳、鱼鳞都能变废为宝。加水多少即可决定其柔韧度,可制成任何形状,替代塑料,可自然降解,保护环境。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在医学上用途广泛。

  ③粗略地想想,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事例多矣。为防野兽伤害,有巢氏教部族学习鸟儿“结木为巢,编堇而寝”,住在树上。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取名“鸟巢”,也是人们向鸟儿学习的一种纪念吧?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车,大概是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乌龟、穿 山甲、鱼体内有鳔,充气则浮,排气则沉,潜艇也学了这一招。跳蚤肯定是跳高的绝对冠军,它的记录是自身高度的600倍,已经有人研究跳蚤的膝关节了。

  ④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随风飘去,播种四方。胡杨树给它的种子设计了辐射型的细毛,随风滚转到水土适宜处再扎根生长。蒺藜有点儿霸道,让它的孩子浑身长满倒钩刺,钩住动物的腿脚或人的裤腿,可免费旅行,待到你把它摘下,怕扎嘴双双不敢吃,扔到地上则“正中下怀”,就地发芽。美哉蒲公英、胡杨、蒺藜,它们共同的智慧,就是不让孩子挤在自己的“福荫”下生活,不要子女跟自己争夺身边这点水分、养料和阳光。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它们的生存理念,偏要拥在闹市的雾霾下买高价房和天天堵车呢?

  ⑤虚心向大自然学习吧,这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仿生学。

  《大自然的智慧》习题及答案

  13.从全文看,“大自然的智慧”就是各种生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 获取食物、保护自我、繁殖后代 )的本领或绝技。(2分)

  14.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有哪些优点?(3分)

  答案:①强度大②重量轻③成本低④柔韧性好⑤可自然降解⑥医学用途广泛

  15.文章第④段举了蒲公英、胡杨、蒺藜的例子意在说明(人类可以学习这些植物的生存理念,开拓人类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2分)

  16.为什么说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3分)13.(2分)答案:

  答案:“古老”说的是人们向大自然学习由来已久,(1分)“时髦”指现代仿生学是一门研究角度新奇,成要新颖的热门科学。(2分)(言这有理即可)

  《自然》阅读答案 篇13

  ①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②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③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④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小题1:下面是对第①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个问句都是反问句,比用一般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B.用了拟人的手法,说宇宙硕人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C.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

  D.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其实是作者的想象,因为石头确实没有生命,也不可能活转过来。

  小题2: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中的它们所指的内容最精确的一项是( ) A.宇宙的其他部分、其他生物。

  B.宇宙智慧的创造者。

  C.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D.宇宙、自然。

  小题3:对选文得出的结论表达的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B.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

  C.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D.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小题4:结合全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

  B.自然界有不可战胜的神力,人类在其面前是渺小的,不能对它轻举妄动,多少透露作者的消极情绪。

  C.敬畏自然就是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生成都太神奇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同大自然相比的,要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一段的内容来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加点词前后的内容来筛选所需要的信息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根据文段的内容来概括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的内容不能反映作者的消极情绪。

  《自然》阅读答案 篇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4分,每题2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2: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可读性)

  小题1:“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错,这句话描述的只是春天的景象

  小题1:是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生动的语言有什么作用,平时要有所积累,主要是生动,有文采,有吸引力,激发兴趣。

  《自然》阅读答案 篇15

  自然万物不仅是人类审视观照的客体和对象,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朋友与伙伴。尊崇和敬畏自然万物,使人性人格从俗世拘囿和欲望束缚中摆脱出来,臻于率性恣意、自由洒脱的人生境界。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秉持的人文立场,也是最为当代人所倾慕与向往的价值追求。

  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看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缺憾与不足,就是人类与自然万物的脱节分离,人类以挥霍自然生态为代价,逐步遁入世俗歧路,成为内在精神的仆役和外在礼法的奴婢。

  西汉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虚拟了一位沉溺于骄奢淫逸的“楚太子”,罹患疾病,症状为“久耽安乐,日夜无极”,于是“吴客往问之”,并从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等方面启发楚太子,调整矫正他的生活观念,使他知晓除了物欲生活,世上还有更美妙的万物生态,从而使楚太子振作醒悟、踔厉奋发。

  自然环境和生态万物不仅具审美价值,而且在礼法居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还具有抵御萎靡颓唐心绪、颐养高蹈人格的意义。例如魏晋时期,政治浑浊,社会浮躁,许多文人士大夫不满于当时统治者的昏聩,将心思和情趣寄寓于文艺纵情于山水,以此陶冶品性化育人格,特别是文人士大夫所居处的江南秀丽山水,为他们涵育超凡脱俗的独立人格提供了有利条件。梁代博物学家陶弘景赋有一诗,是应齐高帝萧道成征召而作,诗中写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此诗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陶弘景“山中宰相”名声。就人的审美心理过程而言,当人们驻足秀丽山水观赏旖旎景色时,主客体就会吸附互洽、融为一体,从而淡化了欲念驱役与功名束缚,自然生态对人格美的熏染陶冶,在这个意义上可能较之汉代“比德说”更富于人文精神。

  自然生态之美铸塑升华着人格,也洗涤净化着饱受现代文明袭扰的人类心态。一位曾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作家写道:塔克拉玛干是一幅可怕的地图,令人心惊胆战。最可怕的是缺水,更可怕的是它的一望无垠,对于疲惫不堪形容枯槁的旅行者来说,它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千百年来,进入沙漠的探险队、商队、寻宝者等络绎不绝,目的各有不同,吸引他们的也许不是湮没的文明和黄金宝藏,而恰恰是沙漠令人恐惧的魅力。这是一位当代国人在类似于庄子所描述的远古洪荒时代的自然环境下,对人际生存状态的记述和感怀。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美育思想中对于自然万物之美与人格建构的话语体系,大体上是与时下国人思维相契合的。

  在日趋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既是今日国人脱离浮躁之心气、建树完美之人格的精神源流,也是时下芸芸众生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诗意栖居的思想根蒂,应予弘扬践行。

  (摘编自刘金祥《尊崇自然铸塑人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人倾慕与向往的价值追求是从俗世和欲望中超脱出来的率性恣意、自由洒脱的人生境界。

  B.人类一旦与自然万物脱节,就会挥霍自然生态,遁入世俗歧路,成为内在精神和外在礼法的仆役,这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缺憾与不足。

  C.自然环境和生态万物除了具有审美价值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功能即抵御萎靡颓唐心绪、颐养高蹈人格。

  D.只要人们驻足秀丽山水处观赏旖旎景色,就会淡化欲念与功名束缚,自然生态就可以对人格进行美的熏染陶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例举枚乘的《七发》是为了说明美妙的万物生态可以调整人的观念,激发人们积极的生活热情。

  B.梁代陶弘景应齐高帝征召而作一诗,表明自己以山林自娱的志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山林美景对他思想的影响。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认为自然生态对人格美的熏染陶冶比汉代“比德说”更富于人文精神。

  D.第五段举作家感怀的例子,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美育思想中对于自然万物之美与人格建构的话语体系,基本与时下国人思维吻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万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朋友与伙伴,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崇和敬畏,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B.魏晋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寄情于文艺、纵情于山水,固然有对社会的不满,但也以此来陶冶品性化育人格。

  C.作者认为千百年来的探险队、商队、寻宝者等进入沙漠,不是受湮没的文明和黄金宝藏的吸引,而恰恰是因为沙漠令人恐惧的魅力。

  D.今日国人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易心气浮躁,受俗世拘囿和欲望束缚,应大力提倡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答

  1.A (B“一旦……就”的关系错误;C“更为重要”原文无依据;D.“只要……就”太过绝对。)

  2.C(结论“自然生态美对人格美的熏染陶冶比汉代‘比德说’更富于人文精神”,漏掉了原文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可能”。)

  3.C(这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作家的观点,原文是“吸引他们的也许不是……”,而选项将或然变成了必然。>

  《自然》阅读答案 篇16

  《遥远的自然》阅读材料

  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他们遥望屋檐下的天空,用笔墨或电脑写出了赞颂田园的诗歌和哲学,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就把亲爱的大自然定期地热爱一次。

  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寻找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甚至可以提供得更多和更好,也更加及时和方便。氧吧和医院里的输氧管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淋的感觉。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造品完全替代自然的日子还远远没有到来。而且还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外的什么。

  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作为自然的造化,个异意味着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连最应该各个相异的艺术品,在文化工业的复制技术下,也正在变得面目相似。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一般来说,人造品的存在期都太短促了,连最为坚固的钢铁,一旦生长出锈痕,简直也成了速朽之物,与泥土和河流的万古长存无法相比。人们的永恒的感觉,或者说相对恒久的感觉,越来越难与人造品相随。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牵肠挂肚离乡背井之时,人们可以抓一把故乡的泥土入怀。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取一只老家的电器零件入怀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一种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还有什么美学形象更能承担一种信念的永恒品格

  如果细心体会一下,自然能使人们为之心动的,也许更在于它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人们对故国和家园的感怀,通常都只是指向权利关系之外的自然太阳、星光、云彩、风雨、草原、河流、群山、森林以及海洋,这么多色彩和音响,尽管也会受到世俗权利的染指,大自然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公有和共享的状态。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世俗权利给任何人所带来的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散。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自然的全部。人们在自然中可以寻找到的,至少还有残酷。台风、洪水、沙暴、雷电、地震,无一不显露出凶暴可畏的面目人们只有依靠文明才得以避其灾难。自然界的生物链存在方式则意味着,每一种生物都以无情食杀其他生命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文明进程之外的原始初民,同样是食物链中完全被动的一环。山林部落之间血腥的屠杀,也许只是一种取法自然并且大体上合乎自然的方式,他们还缺乏文明人的同类相悯和同类相尊,还缺乏减少流血的理性手段。

  由此看来,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其实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与其说他们在热爱自然,毋宁说他们在热爱文明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其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毋宁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所呈现的一种文明意义。他们为之激情满怀的大漠孤烟或者林中明月,不过是自然这面镜子里社会现实处境的倒影,是他们用来批判文明缺陷的替代品。他们的激情,恰恰印证了自己文明化的高度。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选自《韩少功散文》,有删改)

  《遥远的自然》阅读题目

  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遥远的自然中遥远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类而言,大自然的功效有哪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对人的称呼,有城市人和文明人两种,你认为哪种称呼更好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远的自然》阅读答案

  1.一方面是说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离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越来越远;另一方面是说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地充塞了权欲、自私和贪婪等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世俗。(意对即可)

  2.说明任何世俗得失在自然面前都能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失,都是微不足道的。(意对即可)

  3.个异、永恒、共和理想、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的良方。

  4.示例:

  城市人:

  ①合乎题意。离自然遥远的自然是城市。

  ②寻找自然是本文的切入点,城市人渴望到大自然中去。

  ③城市面对的是人造品,而这些人造品虽有产权,但缺少个性,不能永恒,因而人们希望到大自然去改变生存环境,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文明人:

  ①无数的人造品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人造的文明可以提供大自然所能提供的很多东西。

  ②文明人相对自然而言,能同避灾难,有怜悯和敬重之心。

  ③对文明的自我反省。(言之有理即可)

  《自然》阅读答案 篇17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2分)

  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2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谈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⑦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3.(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碍即可得分)

  4.(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5.(1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自然》阅读答案 篇18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幺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

  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现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

  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井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6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

  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浙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情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得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有删改)

  (三)议论文阅读(见试卷5—6页,完成22-25题)(12分}

  2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

  2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说明理由。(3分)

  2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5.结合原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当今中学生应如何增强能力?(3分)

  答案:

  4.(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5.(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6.(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7.(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8.(3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自然》阅读答案 篇19

  要讲自然道德

  ①人类不是地球的唯一居民。形形色色的野生动植物,也是地球的重要居民。它们是人类的亲密朋友。正是依靠了野生动植物的养育,人类的祖先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今天,人类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野生动植物朋友。

  ②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为人类生存作出卓越贡献的动植物朋友,正以惊人的速度离开地球舞台。据悉,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受害面积已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植物自然首当其冲,成为最大的受害者。1988年底,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报告指出:未来40年内,亚洲象、华南虎、黑长臂猿、东北虎、扬子鳄、黑颈鹤、河豚等珍稀动物将从中国大陆上消失!同样,在我国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已受到威胁,甚至处于濒危灭绝的境地。野生动植物的遭遇及保护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文明程度。保护这些野生动植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国内外的有识之士都在大声疾呼:救救野生动植物!

  ③大量事实表明,人类已经成了野生动植物的最大天敌。盲目地毁林垦荒、愚昧的狩猎旧习、饕餮的贪婪,使一批又一批野生动植物死于非命。我认为,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我们每个人既要讲社会道德,又要讲自然道德。我们应该明白:当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陷入困境的时候,最大的受害者是人类自己;人类必须从自私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学会和它们和睦相处;当人类用爱心对待一株小草、一只青蛙的时候,它们也同样会以爱心关照人类;为了人类的现在和将来,我们必须保护好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土地上的野生动植物。

  阅读题:

  1.通读全文,指出作者所讲的自然道德的内容(3分)自然德道:。

  2.第②段中,作者在说明野生动植物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最大受害者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3.从全文看,对野生动植物造成威胁的,一是自然环境恶化,二是人类活动。为什么作者要特别强调人类是野生动植物的最大天敌呢?请简要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自私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保护好和自己共同生存于一个地球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和它们和睦相处。

  2.列数字举例子

  3.因为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是世界的主宰,认为自己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因此就盲目地毁林垦荒、愚昧地狩猎、饕餮的贪婪,致使一批又一批野生动植物死于非命。

  《自然》阅读答案 篇20

  阅读《敬畏自然》(节选),完成10-13题(12分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①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②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③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0、(3分)画“”线②句中的“他们”和“我们”分别指代什么?

  11、(3分)画“”线①句采用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3分)画“”线③句是反问句,试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13、(3分)“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这一观点你赞同吗?试举一个事例加以证明。

  参考答案:

  11、“我们”是指“现代人类”;“他们”是指“一万年以后的人们”。

  12、比喻论证。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非常狭小。

  13、作用:人类开矿留下斑斑的矿坑严重破坏地质地貌,人类也将自食其果。从而加重语气,增强论证效果。

  14、赞同。例如:①乱坟岗上的鬼火。由于磷的着火点很低,在夏天温度上升,达到磷的着火点,因此燃烧起来。从而证明这不是“鬼火”的错误观点。

【《自然》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自然》阅读答案11-05

感悟自然阅读答案02-09

《敬畏自然》阅读答案04-02

自然与古典的阅读答案09-04

自然之道阅读答案10-17

《自然之道》阅读答案11-27

《感悟自然》阅读答案11-25

《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阅读答案09-06

自然的风阅读题及答案04-13

文章自然阅读试题及答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