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次韵毛君游陈氏园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苏辙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筠州期间。②筼筜:一种皮薄竿高节长、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虽花朵损伤,但诗人游园的心情并没受到影响。
B、颔联用拟人手法,动地描写了筜和芍药,也点出了游园的时节。
C、颈联“无巡”意为不选地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D、尾联说明虽路上走着尽欢而散的人们,诗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满喜悦。
16、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解析】
15 、 C(3分)
16、(6分)①暮春时节,风雨连绵,诗人游园所见应是桃李凋谢,满地落红,但诗人并无愁怨叹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与友人们把酒尽欢;②诗中展现出了诗人旷达的胸襟,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诗人也会有随缘自适的气度,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
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未被批准,反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此诗创作于诗人来到筠州的第三年,时值暮春,是苏辙游赏陈氏园后有感而作。
诗歌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其格律严密,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本诗中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两联对仗工整,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次韵特点:
从标题 “次韵” 可知,毛君先写了一首诗,苏辙按照毛君诗的韵脚和顺序来创作此诗。这种和诗方式要求较高,既要遵循原诗的韵脚,又要在内容和情感上与原诗有所呼应或拓展。
诗歌内容与赏析:
首联:“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写陈氏园新增了园亭建筑,草木焕然一新,但近期风雨频繁,花朵受损。这里的 “怨” 字,表面上是埋怨风雨对花的摧残,实际上也隐喻着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颔联:“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运用拟人手法,将筼筜和芍药人格化,生动地描写出高大的竹子仿佛在迎接夏天,芍药花似乎在挽留晚春,体现了诗人雅兴之高和心情之舒畅,也展现出诗人旷达的胸襟。
颈联:“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写傍晚时分诗人出城踏青赏春,有友人相伴,他们带着酒壶,坐在草地上尽情饮酒,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尾联:“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写诗人回到住处,心中充满喜悦,家人却不知为何,而道路上到处都是沉醉于美景的游人,描绘了一幅与民同乐的祥和场景。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陈氏园的景色和诗人游园的经历,表达了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尽管处于被贬的困境中,面对暮春风雨落花的景象,诗人仍能随缘自适,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在自然美景和友人相聚中找到快乐,体现出其顺其自然的心境和随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鲍君阅读答案09-29
《鲍君》的阅读答案08-09
《鲍君》阅读答案10-28
《忆韦素园君》阅读答案07-16
忆韦素园君阅读答案01-19
《忆韦素园君》阅读答案06-23
忆韦素园君的阅读答案12-17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