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

时间:2025-01-29 09:20:2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7. 诗的第一节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应抓住“娇艳”“珍宝”等关键词语考虑,由此可见梦的可贵。表现手法回答出虚(“梦”)实(“花”)结合即可。

  【答案】诗的开头一节交代了“梦”的奇妙与娇艳,揭示了人们向往“梦”的原因,并总结了“梦”的特点,即“无价”“珍宝”,让读者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有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以实写虚的手法,将虚幻的“梦”写成了实实在在的“花”,构思新颖奇特。

  8. 有人说这首诗的内容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为什么?(6分)

  【解析】回答本题既要答出“哀”在何处(旅途充满忧愁、寂寞、伤感),也要回答清楚“不伤”的原因(寻梦者有追求和向往,有一种愉悦的享受)。

  【答案】寻梦者的旅途是充满忧愁苦闷的,他有着太多的寂寞,也有着太多的伤感;但是寻梦者的追求和向往,在“会开出花来的”这种执着中,越来越明晰和有力,并有一种愉悦的享受,因此说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

《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寻梦》阅读答案11-11

雨巷戴望舒阅读答案11-19

雨巷 戴望舒 阅读答案10-03

戴望舒雨巷阅读答案09-25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答案07-16

袁隆平寻梦园阅读答案10-09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10-10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05-12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10-20

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戴望舒《寻梦者》阅读答案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7. 诗的第一节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应抓住“娇艳”“珍宝”等关键词语考虑,由此可见梦的可贵。表现手法回答出虚(“梦”)实(“花”)结合即可。

  【答案】诗的开头一节交代了“梦”的奇妙与娇艳,揭示了人们向往“梦”的原因,并总结了“梦”的特点,即“无价”“珍宝”,让读者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有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以实写虚的手法,将虚幻的“梦”写成了实实在在的“花”,构思新颖奇特。

  8. 有人说这首诗的内容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为什么?(6分)

  【解析】回答本题既要答出“哀”在何处(旅途充满忧愁、寂寞、伤感),也要回答清楚“不伤”的原因(寻梦者有追求和向往,有一种愉悦的享受)。

  【答案】寻梦者的旅途是充满忧愁苦闷的,他有着太多的寂寞,也有着太多的伤感;但是寻梦者的追求和向往,在“会开出花来的”这种执着中,越来越明晰和有力,并有一种愉悦的享受,因此说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