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时间:2024-05-30 20:05:5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阅读练习

  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分)

  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3分)

  答案:

  7、(1)B(B句描写的是沧海之景)。(1分)

  (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1分)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1分)。(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3)刘禹锡被贬,(1分)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1分)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1分))

  8、(1)①使……痛苦。②本人,自己。③共同享受。④喂。(4分,一词1分)

  (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B项“以”意为“因为”。C项“以”意为“用,拿”。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望洞庭阅读答案05-09

望洞庭古诗09-22

《望洞庭》《题君山》阅读练习及答案03-12

古诗《春望》阅读答案04-11

春望古诗阅读答案03-25

刘禹锡《望洞庭》全文及鉴赏07-22

望洞庭的古诗诗意05-11

小学古诗望洞庭解析10-19

关于《望洞庭》古诗解读08-0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及答案11-24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阅读练习

  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分)

  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3分)

  答案:

  7、(1)B(B句描写的是沧海之景)。(1分)

  (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1分)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1分)。(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3)刘禹锡被贬,(1分)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1分)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1分))

  8、(1)①使……痛苦。②本人,自己。③共同享受。④喂。(4分,一词1分)

  (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B项“以”意为“因为”。C项“以”意为“用,拿”。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