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时间:2024-10-19 16:26:38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说新语》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5篇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遣信令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太傅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谢公语同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才

  (2)派

  (3)他,代东阳(或谢朗)

  (4)告诉(或:对……说)

  2.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①新病起

  ②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2

  【甲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凄神寒骨(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3:甲乙两文在写景上比较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请结合两篇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说说各自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景物特点的。(4分)

  小题4:两篇文章都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片段,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请说说两篇文章各侧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以……为乐(2)像狗的牙齿 (3)使……凄凉 (4)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小题2:(1)潭中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小题3:甲文:第二段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表现水的清澈 乙文:这三句话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来比喻月下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小题4:甲文: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乙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断,透露出他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3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值孙恩②贼出吴郡,袁府君③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②孙恩:字灵秀。③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④未展:来不及。⑤沪渎:水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值孙恩贼出吴郡 ②母好食铛底焦饭

  ③恒装一囊④逃走山泽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归以遗母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丛草为林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①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1分)

  ②遗独以焦饭得活。(1分)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适逢、正赶上②吃③经常④跑

  【小题2】B

  【小题3】①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把(它)送给母亲。②唯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小题4】围绕孝道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值”是多义词,另的一义“价值”,“食”也是多义词,有“食物”“吃”“饲养”的意义。“走”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中是“跑”,很少有“行走”的意思。

  【小题1】试题分析:“意义”指的是字词的意思,古文中有的字词意义有变化,这种变化就叫“用法”。B句中“以”是“认为”的意思,其它三项都是“把”的意思。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句中“以”字后省略了“之”,代“焦饭”,翻译时要补充出来。“遗”读wèi,意为“送”。两句中的两个“遗”意思是不同的,两个“以”的`意思也是不同的,第一句中“以”意为“把”,第二句中“以”意为“因”。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简单明白,如答案中所示,围绕文章的中心“孝道”谈谈什么是“孝道”或如何尽孝道或宣传“孝道”对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4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告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⑴甚以为忿( )

  ⑵家人咸以惊骇( )

  ⑶云是变怪( )

  ⑷果如之( )

  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

  2、B

  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5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注】①白:告诉。 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甚以为忿 ( ) (2)家人咸以惊骇 ( )

  (3)云是变怪 ( ) (4)果如之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答案

  【小题1】(4分)(1)很、十分 (2)都 (3)说 (4)果真 、果然

  【小题2】(2分)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小题3】(2分)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心狠手辣”也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甚可以联系《智子疑邻》“其家甚智其子”中“甚”的翻译,很、非常、十分的意思。咸可以联系到《桃花源记》“咸来问讯”咸是都的意思。云可以联系到《桃花源记》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的.云,是说的意思。果可以联系到《童趣》“果如鹤唳云端”,果然,果真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解释课外文言词语,还要学会联想迁移,在课内有没有学过。

  【小题2】试题分析:这一句是一个判断句,要翻译出判断句式。“致”是“引来”的意思,“当”是“应当”,戏是开玩笑,耳是罢了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小题3】试题分析:找到写桓南郡的语句:“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从中概括出,“每不如,甚以为忿”说明他心胸狭窄,“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说明他为人比较凶狠毒辣。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点评: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要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6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招聚才学之士”编纂而成,有人将它视为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有人说它是逸闻小品的典范。原共八卷,今存三卷,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间文人名士的言行风貌。书中所写人物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尤其是士人的精神面貌、风俗习尚和价值观念。

  此书的上卷虽首列“德行”,但文人名士爱才远甚于敬德,他们毫不掩饰地夸耀自己的才华,在才名上当仁不让。曹操欣然领受“乱世之英雄”的品评,全不计较“治世之奸贼”的讥诮。魏晋门阀士族固然看重门第,但更倾倒一个人的才情,那些高傲的世族对那些才藻新奇、析理精湛的天才,他们无不愿意屈尊纡贵与其交往。《世说新语》还写了六朝士人精神生活的另一方面,他们既爱智也多情。嵇康与吕安交好,“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士人们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追求一种任性称情的生活:“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人们摆脱了礼法的束缚和矫饰,便自然地坦露出人性中纯真深挚的情怀。

  《世说新语》通过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来描绘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通过众多的形象来凸现一代名士的精神风貌。作者只是“实录”主人公的三言两语,便使所写人物神情毕肖:“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简文帝的矜持虚伪,顾悦的乖巧逢迎,经这一问一答就跃然纸上。作者从不站出来发表议论,常用“皮里春秋”的手法月旦人物,表面上对各方都无所谓臧否,骨子里对每人都有所褒贬,如《管宁割席》、《庾公不卖凶马》、《谢安与诸人泛海》等,作者不偏不倚的叙述中,不露声色地表达了抑扬可否的态度,笔调含蓄而隽永。

  由于书中记述的多是名士们的清谈,所以它的语言受清谈的影响很深。魏晋清谈逐渐由义理探寻转向审美品味。首先它要求以简约省净的语言曲传玄远的旨意,这样才能使名士们“披襟解带”和称叹不已;其次,清谈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口语俗语,但谈出来的话语又须清雅脱俗,这使得名士们要讲究声调的抑扬和修辞的技巧,义理上的“拔新领异”必须出之以语言的“才藻新奇”;清谈是一种或明或暗的才智较量,名士们为了在论辩中驳倒对手,不得不苦心磨练自己的言谈机锋,以敏捷的才思和机巧的语言取胜,因而《世说新语》的语言兼具简约典雅与机智俏皮之美。

  《世说新语》早已成为历代骚人雅士案头的清供或枕边的'读物。傅雷先生反复嘱咐远在西方的儿子傅聪要认真阅读《世说新语》,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世说新语》在床头与自己相伴一生。不过,由于该著行文既含蓄委婉,语言又简约冷隽,争辩中深藏机锋,清谈时更微妙玄远,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要想领略和品味它绝非易事。

  (节选自戴建业《<世说新语>文本细读》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纂而成,该书的主要内容是汉末至东晋间文人名士的言行风貌。

  B. 魏晋名士看重自我才名,他们追求任性称情的生活,也倾倒于别人的才情,他们爱才多情甚于敬德。

  C. 《世说新语》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塑造人物,再通过“皮里春秋”手法凸现名士的精神风貌。

  D. 魏晋清谈使用简约省净的语言和当时流行的口语俗语,因而表现出简约典雅与机智俏皮的语言风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段列举《管宁割席》《谢安与诸人泛海》等篇目,论述了《世说新语》对人物褒贬较为含蓄。

  B. 文末作者借傅雷先生和朱光潜先生对《世说新语》的态度,证明了该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 文章多处引用了《世说新语》中的原文,既比较直观地介绍了该书的特点,也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 文章分别从《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其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该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可以借助《世说新语》一书来研究六朝时期平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和风俗习惯。

  B. 《世说新语》展现了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可见当时士人追求摆脱礼法束缚。

  C. 魏晋名士讲究声调抑扬和修辞技巧,是因为当时的口语俗语无法表达新奇的义理。

  D. 现代读者想更好品味该书中魏晋士人的风情气韵,需要把握魏晋清谈的语言特色。

  【答案】

  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多情甚于敬德”于文无据,原文只说了“文人名士爱才远甚于敬德”;

  C.“通过‘皮里春秋’手法凸现名士的精神风貌”错误,“皮里春秋”的手法主要用于表达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D.归因错误,根据原文,《世说新语》“表现出简约典雅与机智俏皮的语言风格”的原因是“名士们为了在论辩中驳倒对手,不得不苦心磨练自己的言谈机锋,以敏捷的才思和机巧的语言取胜”。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证明了该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错误,原文“傅雷先生反复嘱咐远在西方的儿子傅聪要认真阅读《世说新语》,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世说新语》在床头与自己相伴一生”只是说二人对《世说新语》的喜爱,无法证明《世说新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当时的口语俗语无法表达新奇的义理”推断错误。由原文第四段“清谈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口语俗语,但谈出来的话语又须清雅脱俗,这使得名士们要讲究声调的抑扬和修辞的技巧”可知,选项结论于文无据。

  故选C。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7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3分)

  【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B

  【小题3】略

  【小题4】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小题5】(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期根据语境意思为约定,不能理解为期限、时期等意思;(2)不根据语境意思为与在相对;(3)顾在此为动词,意思为转头看;(4)引在此意思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A、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蛤蟆;C、助词,无意思;D、结构助词,的。例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根据题意,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能力。

  点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很丰富,比如:一、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二、作代词用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期是约定的意思,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翻译时,还要补出主语陈太丘,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面对袁公的咄人之词,陈元方巧用典故,表明父亲和袁公不好互相仿效,各有特色,这样的回答,即体现了本人的善辩的才能,又能尊重袁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先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元方的回答体现的巧妙之处。如: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其答话技巧的。

  【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分析出其是一个守信、明礼的人;根据用典故巧妙的回答了袁公分析出他是一个机智、聪明、善辩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8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 ▲ ) (2)再遣信令还( ▲ )

  (3)而太傅留之( ▲ ) (4)谢公语同坐曰( ▲ )

  23.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24.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参考答案:

  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

  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 。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

  24.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9

  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题。(7分)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因语恭( )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小题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答案

  【小题1】①对说 ②拿

  【小题1】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小题1】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0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①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②,加有昏③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注释:①构兵:出兵交战。②允:确实。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③昏:通“婚”

  【小题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⑴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

  ⑵遂构兵相图()

  ⑶群小谗于长沙()⑷徐答曰()

  【小题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

  【小题3】结合原文说说尚书令乐广是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嫁给⑵图谋⑶说坏话⑷从容

  【小题2】王兄长沙王 / 执权于洛 / 遂构兵相图

  【小题3】从他神态自若的回答长沙王的`查问,可看出他的从容镇定;从他的答话“岂以五男易一女?”,可看出他机智善辩;从“乐令既允朝望”,可看出他有威望。(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一般遵循结构以及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尚书令乐广”的具体描写来分析该人物形象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目。(7分)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咸不解此意 ②值积雪始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小题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全、都②遇到,碰上……的时候 (2分)

  小题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阻碍。(2分)

  小题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小题1:

  试题分析:认真识记课文的注解。① “咸”的意义较单一。②“值”这有“遇到”和“价值”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所以”,前者的意思是“……的原因”,后者的意思是“用来”; B项中“为”,前者的意思是“做”,后者的'意思是“向”。C项中“其”,前者的意思是“作奸犯科者”及“为忠善者”,后者的意思是“柴草堆”。 D项中“以”的意思都是“因为”。

  小题3:

  试题分析:这个文言句子是一个省略句,“都无所妨”的主语与前句的主语不一致,要注意分辨清楚。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2

  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才流:指才能品级。④才具:才能,才干。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

  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为称职与不 不:___________

  ②勿忧,寻还 寻:____________

  ③早知尔耳 尔:_____________

  ④景王遣钟会看之 遣: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反,以状对,卒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①通“否”②不久③这样 ④派遣

  4.①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

  ②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回报景王,许允的儿子终于免祸。

  (意思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3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兴尽而返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①,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②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注释】①眠觉:睡觉醒来。②宿(xiǔ):一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更定( )

  (3)强饮三大白( ) (4)夜大雪 (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是日更定矣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且焉置土石C.①及下船②徐公何能及君也D.①人问其故②故外户而不闭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2)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译文:

  小题4: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洁情怀和 的生活态度。乙文则从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刻画了王子猷 、 的性格。(4分)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每处1分)(1)消失;(2)完了,结束;(3)尽力;(4)下雪

  小题2:B

  小题3: (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想您一样痴的`人呢!。(2)(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

  小题4:(4分,意思对即可,各1分)特立独行,不随流俗;豪爽率真、潇洒超脱。

  试题分析:

  小题1:(1)“绝”是“消失”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断绝”等意思;(2)“定”在此意思较为特殊,意思为“结束”;(3)“强”在此意思为“尽力”,不能理解为“强壮、强迫”等意思;(4)“雪”在此为“动词”,意思为“下大雪”。

  小题2:A.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重新 C等到;比得上 D原因;所以。B项的意思都是“哪里”。

  小题3:(1)“莫”是“不” 意思,“似”是“像”的意思;(2)“方”是“才”的意思,“至”是“到达”的意思,“造”是“到”的意思。翻译这两句时,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词,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小题4:甲文中作者喜欢一人独自去湖心亭看雪,表明其是一个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人;已文中对王子猷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其是一个豪爽率真、潇洒超脱的人。

  点评: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4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 n)〕夹裤。裈,裤子。④〔下〕下身。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7.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止得襦(同只) 两股战战(大腿)

  B. 母殷夫人自成之(缝制) 胡不见我于王(看见)

  C. 寻作复裈(不久) 便扶向路(原先,从前的)

  D. 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母殷夫人自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 母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C. 乃答曰 乃重修岳阳楼

  D.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潭西南而望

  9.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

  B.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

  C.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2分)

  (2)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2分)

  参考答案:

  7.B(2分)

  8.C(2分)

  9.B(2分)

  10.(1)示例:①从此,(大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或:立刻完成)。 ②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或:立即)就能完成(或:写好)。(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示例:①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须要)再做夹裤哇。 ②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应当暖和的,所以不须要(或:不需要)了。(2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一个关键词未译对扣1分,扣完2分为止。)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5

  世说新语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 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____________

  (2)袁府君即日便征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能力。结合上下文和句意推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 (1)吃 (2)出征

  20.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要采用逐字翻译,适当补充、删减、修正的'办法。关键字有“食”“辄”“贮录”“遗”。

  答案 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1.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读后感悟。围绕“孝心”谈出自己的感悟,语言要精炼。

  答案 (示例1)焦饭有情,孝心无价。(示例2)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参考译文】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01-18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07-15

《世说新语》选文阅读答案12-05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06-27

《世说新语》选文阅读答案01-06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精选19篇)03-17

《世说新语﹒政事》阅读理解答案10-11

《世说新语·乐广善辩》阅读及答案参考08-14

海龟的阅读答案|海龟阅读答案04-02

阅读及答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