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时间:2024-12-20 15:00:01 佩莹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通用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1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 (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s=a×a )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习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平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

  =300×36

  =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平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

  a、12厘米b、12平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

  a、8×4 b、8×8 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米。( )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 )有关系,有( )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

  本节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习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

  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

  生1:大约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平方分米。

  生3:大约是1平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选择平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

  小组2: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这就表示有4个5.

  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2、即时练习: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拿出1号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学生开始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生1: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1行。每列摆3个1厘米的正方形,摆1列。就是说:有3个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因为横着摆了5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生3: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和宽相乘就行了。

  生5:原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2)拿出2号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

  师:用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算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注意单位。

  (3)交流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适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出示长6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生:6×5=30(平方分米)

  电脑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变为5厘米,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5×5=25(平方分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长方形的长变化后(长和宽相等)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长和宽就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课本66页第(3)题。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出示: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4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小明的妈妈说:“小明,这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小明说:“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

  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是多少?

  (2)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学生1:计算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可以直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56×42=2352(cm2)。

  学生2:方巾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学过。

  教师引导:想一想,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3: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由此,方巾的面积通过9×9=81(dm2)来计算得到。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教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四、巩固运用

  (1)完成第4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第43~44页练习七第1,3,4题。

  (3)让有能力的同学做第44页的思考题。

  五、课堂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77页——81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练习十九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学会自行动手操作、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

  长方形卡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图,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长方形的面积1 我们是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我们想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合适吗?

  (二)、探究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老师手中有张卡片,你能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交流估计答案)

  你能想办法知道这张卡片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同桌合作试一试,我们比比看哪些小组合作的最好。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师黑板展示:怎么摆?一行摆5个,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摆了3行,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几平方厘米,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可能说: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那么其它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要验证呢。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4人一小组,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任取几个,拼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看看它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汇报给小组长,并填好小组合作记录表。 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师:黑板展示。

  2 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练习:计算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出示一组卡片分别是长9厘米、宽6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长7厘米、宽6厘米(实际上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练习:老师有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计算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新知:

  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拓展新知:

  李小林从一张长10米,宽6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6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物体的课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顾旧知:图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能估一下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2、2、估一估: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能够估计出它们的面积?

  3、引入新课: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形,合作探究出图形的面积。

  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方法

  4、总结提炼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计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再计算封面的面积。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能过小组交流总结出方法,再进行实际的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知、估一估、摆一摆等环节,发展学生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让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并比较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交流总结: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

  3、师: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4、生汇报: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充分应用课本主题图,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黑板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70页主题图:

  1、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是6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

  3、你还能在图中找出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你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计算一下。

  (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公式进行计算物体与图形的面积。)

  四、课后拓展:

  老师想在办公桌上放一块与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办公桌的长是80分米,宽是30分米,你们帮老师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接但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政纲性硬纸片‘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提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九世纪平方厘米。)

  2、 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么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出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

  (2)(出示例2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他的面积?没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交流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有20个面积单位,面积20平方厘米。)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3)在小组里交流想法。

  (4)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里讨论。

  (2)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目标是这个共识,这个公式是S=a×b、(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4)提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那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约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板书: 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明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2)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样估计?与上两节课我们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3)让学生各自估计,记下估计结果,再测量、计算,并检验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4)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 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扮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面积。

  四、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五、全课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发泛应用。例如,油漆我们的黑板就要先算出黑板的面积,为做教室门准备材料,就要计算教室门的面积。你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黑版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玛?回到家里可以找一些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面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8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反思09-04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6-02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08-02

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08-17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09-2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07-0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08-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07-30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精选9篇)08-29

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07-30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通用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3篇(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1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 (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s=a×a )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习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平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

  =300×36

  =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平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

  a、12厘米b、12平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

  a、8×4 b、8×8 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米。( )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 )有关系,有( )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

  本节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习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

  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

  生1:大约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平方分米。

  生3:大约是1平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选择平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

  小组2: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这就表示有4个5.

  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2、即时练习: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拿出1号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学生开始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生1: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1行。每列摆3个1厘米的正方形,摆1列。就是说:有3个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因为横着摆了5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生3: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和宽相乘就行了。

  生5:原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2)拿出2号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

  师:用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算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注意单位。

  (3)交流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适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出示长6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生:6×5=30(平方分米)

  电脑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变为5厘米,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5×5=25(平方分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长方形的长变化后(长和宽相等)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长和宽就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课本66页第(3)题。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出示: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4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小明的妈妈说:“小明,这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小明说:“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

  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是多少?

  (2)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学生1:计算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可以直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56×42=2352(cm2)。

  学生2:方巾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学过。

  教师引导:想一想,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3: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由此,方巾的面积通过9×9=81(dm2)来计算得到。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教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四、巩固运用

  (1)完成第4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第43~44页练习七第1,3,4题。

  (3)让有能力的同学做第44页的思考题。

  五、课堂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77页——81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练习十九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学会自行动手操作、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

  长方形卡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图,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长方形的面积1 我们是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我们想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合适吗?

  (二)、探究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老师手中有张卡片,你能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交流估计答案)

  你能想办法知道这张卡片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同桌合作试一试,我们比比看哪些小组合作的最好。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师黑板展示:怎么摆?一行摆5个,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摆了3行,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几平方厘米,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可能说: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那么其它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吗?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要验证呢。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4人一小组,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任取几个,拼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看看它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汇报给小组长,并填好小组合作记录表。 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师:黑板展示。

  2 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练习:计算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出示一组卡片分别是长9厘米、宽6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长7厘米、宽6厘米(实际上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练习:老师有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计算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新知:

  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拓展新知:

  李小林从一张长10米,宽6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6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物体的课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顾旧知:图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能估一下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2、2、估一估: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能够估计出它们的面积?

  3、引入新课: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形,合作探究出图形的面积。

  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方法

  4、总结提炼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计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再计算封面的面积。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能过小组交流总结出方法,再进行实际的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知、估一估、摆一摆等环节,发展学生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让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并比较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交流总结: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

  3、师: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4、生汇报: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充分应用课本主题图,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黑板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70页主题图:

  1、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是6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

  3、你还能在图中找出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你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计算一下。

  (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公式进行计算物体与图形的面积。)

  四、课后拓展:

  老师想在办公桌上放一块与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办公桌的长是80分米,宽是30分米,你们帮老师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接但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政纲性硬纸片‘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提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九世纪平方厘米。)

  2、 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么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出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

  (2)(出示例2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他的面积?没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交流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有20个面积单位,面积20平方厘米。)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3)在小组里交流想法。

  (4)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里讨论。

  (2)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目标是这个共识,这个公式是S=a×b、(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4)提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那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约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板书: 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明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2)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样估计?与上两节课我们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3)让学生各自估计,记下估计结果,再测量、计算,并检验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4)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 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扮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面积。

  四、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

  五、全课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发泛应用。例如,油漆我们的黑板就要先算出黑板的面积,为做教室门准备材料,就要计算教室门的面积。你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黑版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玛?回到家里可以找一些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面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8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