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1 14:50: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1

  一、联系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在理解“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问题时,陆老师通过画面的提示,启发学生动物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如:打鸣的公鸡、沙漠之舟骆驼、庄稼的好朋友青蛙等动物形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说出这些可爱的动物能够帮助人类做很多事,得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结论。

  二、视频动情,引发思考

  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动物”这一问题时,陆老师出示了一只海豹的自述的视频,让孩子能真正地站在动物地角度去感受他们所受到的伤害,从而激发起保护动物的感情,然后,进一步思考该如何保护动物。这一切都自然而然,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尽管,陆老师在课堂的调控方面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回答问题等方面还欠缺经验,但我觉得整一节课的设计,陆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

  《我们的好朋友》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主题,教师充分的准备给了我以下几点的启发:

  一、教学目标明确

  这一个主题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主题,目标重在教育学生怎样保护动物。陆琨老师紧靠主题,目标明确。明确的目标为这节可课各环节就向着这个目标设计。

  二、多媒体的设计为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里难集中,并见识教少,通过多媒体的帮助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和帮助了明理。

  三、教师注意了细节

  很多老师都经常马上问完了问题,都是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其实孩子也需要思考的时间,陆老师问到一些要思考的问题时,我都发现她先给了孩子的时间,才提问。又例如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很多老师一提出小组合作就马上讨论,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马上讨论,这样只是流于形式,学生讨论的知识也只是泛泛而谈,起不到讨论交流的方式。但是陆老师就先给了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讨论,这样孩子就能把自己想到的知识和大家共同交流,效果非常好。

  四、教师的设计从远结合到生活

  课本的知识只是个载体,《品德与生活》的精神就是结合生活,从生活中体会,体验。教师先从书本的知识结合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无形从接近生活体验,感受。

  当然,这节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师的对教案的不熟悉,影响了课堂的效率。课件滥用替代了老师,但是效果不佳。低年级的课堂要注意调控,样,须知道学生的习惯也是非常影响课堂的效率。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因此,我们应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在设计本主题活动时,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课前去调查收集有关动物对人类帮助的资料,在学生有一定“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学生观看图片、展示作品、听诉说、小品表演、讨论、合作学习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许多动物,了解动物对人类的贡献,从而激发爱护动物的意识。从听青蛙的诉说,看伤害动物的图片,说动物受伤害的事例,学生反应热烈,由气愤发展到呼吁人们要好好保护动物朋友。知道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生成品德及道德认识,学生易于接受,体现新课程理念中回归生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式多样的教学,加上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体验与更大的感官冲击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活泼的活动和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认识了有关动物,培养了爱护动物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达到朴实自然、有效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课堂。

  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创设课前游戏,调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又如,虚拟和动物们打招呼的情境,将学生和小动物的距离瞬间拉近,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又如《青蛙的哭诉》,青蛙的悲惨以及孤独无助的眼神足以让每个学生感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无需多言,爱护动物的思想早已深入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再如“到饭店劝劝老板”、“买毛皮衣服”等小品的情境创设,更让孩子学会理性分析,从自己的行动做起,切实去关爱动物和保护动物。

  2、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动物对人类贡献,以及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的知识,课前指导学生通过查找有关书籍、上网搜集、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处理信息。从中获得更多小动物的信息,从而唤起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活动的空间由教室延伸到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引导学生在增长了见识之后又将体验和领悟表达出来,创作出来。活动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道德品质也逐步内化。只是由于本次活动涉及面较广,教师的知识储量有限,导致在课堂上学生提及的某动物小知识,教师没有及时地判断其科学性,并给予恰当的指导。

  3、善于运用“多媒体”这根指挥棒。

  播放美丽的动物王国,配上悦耳动听的森林狂想曲,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的热情高涨,话匣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再如播放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各方面贡献,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又如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图像反差进行强烈对比,特别是动画《青蛙的哭诉》,催人泪下的画面再加上悲伤的音乐和录音效果,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自觉保护动物。

  4、抓住品德与生活的学科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3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教师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础乐理课要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节课根据学生身边的活动,从他们最熟悉、简单的游戏入手,并将游戏与音乐进行巧妙的沟通,在游戏中渗透基础知识的学习,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本课设计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春天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自发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

  2、以听觉为主线,反复聆听

  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因此,“听”应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正如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本课学唱新歌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导入——初听——音乐记忆——学唱歌词——歌曲处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用音响导入法,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旋律,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第二层,学生对歌曲旋律多次聆听、哼唱,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为后面的学唱歌词作铺垫;第三层,用多种形式学唱歌词,听唱结合,巩固记忆;第四层,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的意境,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声音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这四个层次,努力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3、设计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此,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活动,如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音乐游戏等,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本课中,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歌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他们分组合作设计了动作;选择了串铃、三角铁、沙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此后的合作表演中,学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伴奏,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合作能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

  4、师生互动,共同体验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新课程提出通过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投入到学习音乐的情境中。本课教学中,教师时而与学生翩翩起舞,时而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断给予鼓励和帮助;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也为之兴奋不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堂课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在用自己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动作,而忽略耳边的音乐,这样容易造成节奏乱的局面,课堂的纪律也很难把握,以后要引导学生多关注音乐。

  小班小朋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准备活动时我想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饼干。可是找了几家超市都没有找到三角形的饼干,于是我就用彩打的饼干图片代替,这样不失饼干的形象,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不会停留在美味的饼干上。

  活动一开始,我先给孩子们发“饼干”。我拿出一个圆形的“饼干”,用圆形的饼干的口吻说:“我很喜欢小朋友的幼儿园,只是我没有朋友,我想邀请我的饼干朋友来幼儿园。”然后通过提问,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圆形及其特征。接着,通过“打电话”的游戏,要求小朋友正确地拿出我要找的形状的“饼干”来接电话。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互相纠正,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小朋友认识了三角形和正方形。

  为了巩固认识,我设计了第二环节“送饼干回家”。我拿出一张画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白纸,提问上面都有什么形状,接着为孩子讲解和演示如何送“饼干“回家”。然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了这样的纸,可是孩子们不知道是不明白还是有点不舍得拿出“饼干”,有几个小组的小朋友迟迟没有操作。正好,有一组的小朋友又好又快的操作完成了。我就将这组小朋友的作品拿来作示范,展示给其他组,并且来个小组比赛,很快,各组小朋友都很好地把“饼干”送回了家。

  最后的环节是幼儿操作用书的活动。

  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来看,游戏化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我觉得,对于图形的认识及最近我们学习的正确点数,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还可以在各种生活活动和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落实。这样,既可以方便老师的个别指导,也可以让一些能力水平较弱的幼儿有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提高与认识。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4

  本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孩子通过欣赏音乐,来充分的感受音乐,充分的感受音乐的`节奏,并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做漂亮的动作,除了掌握音乐的节奏,还要重点掌握3/4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会一首歌曲,欣赏一首乐曲,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受到熏陶和陶冶。本课结束,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学歌的环节中,我让孩子充分的听音乐,充分的感受,这样给歌曲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过感受音乐,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心情,这是个进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这一学年的教学目标。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这一点我利用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决,在歌唱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诉孩子,和我拉过勾勾的人都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这样一来,激励了其他没有被我拉过勾勾的孩子,再适当的提示大家,唱歌正确的姿势和声音,这样一首小歌很快被学生掌握了,并且大家是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会的, 因为每个人在学会歌的同时,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评价学生,他们的语言,动作和眼神我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评价,我从不批评学生,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在课堂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也会好动,不遵守纪律,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归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欣赏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借助“好朋友”这条线索,我以“我的好朋友”为引子,引出了本课的欣赏内容《口哨与小狗》,这首乐曲诙谐幽默,描写了一个小男孩和他心爱的小狗在悠闲的散步的情景,音乐中分别出现了小男孩和小狗,我请学生仔细听,看大家能不能知道他们是哪里出现的,孩子很乐意去自己发现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就更有信心更喜欢上音乐课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当中,我深入孩子中间和他们拉勾勾的时候没有想到要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拉了几下,如果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则能够渗透到音乐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在教歌过程中,我只是播放了歌曲的伴奏,并没有弹唱的过程,如果做到了弹唱,我想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能更好的学习并且掌握歌曲。还有一点,我没有注意孩子的声音训练,只是告诉他们唱歌正确的声音是轻声唱不喊叫,但孩子会说,不会做,我应该及时纠正错误的喊叫的声音,使孩子张嘴的时候声音就是好听的。音乐课上,孩子张嘴的声音是给听课老师的第一印象,这很重要,如果一个班的孩子唱歌的声音很好听,这将会体现一个音乐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训练程度,是否注意了声音训练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工作。

  本课基本达到了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孩子学会了许多知识,掌握了3/4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会了一首歌曲,聆听了一首乐曲,上了一节有趣,活泼,开心的音乐课。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总结不足,发扬优点,不断的提高自己。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5

  我的汇报课选择在语言领域,确定为《好朋友》是因为这堂语言课附有一首儿歌,且这首儿歌是三段式的,内容很简单也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儿歌表演,重要的是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学会了知识迁移。

  进入幼儿园后,小朋友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找一个好朋友,并且学会和好朋友相处,见到好朋友要相互打招呼。通过这堂语言教学课,小朋友们应该基本了解了打招呼的各种方式,不拘于只会用嘴说你好,也可以是点点头,也可以用微笑向他人问好,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能碰到的。不仅知道这些,动物之间的打招呼也是很有趣的,他们会运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打招呼,这也是一种经验的拓展。

  上完这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如何才能让幼儿熟悉学会儿歌,这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是我过于着急想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而没有重视过程的铺垫,就像是打地基,总要把桩打结实了,房子才造的起来。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我由实际生活出发,向孩子们提问他们的好朋友是谁?大家都很乐意回答并且都答的不错,但是越是上下去,我觉得问题就逐渐冒出来了,怎样提高孩子学习表演的兴趣,这就是我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我自我反思觉得每一环节的引导我做的不够好,总是缺点东西或者是过程走的太快,让幼儿一下子有些跟不上脚步;其次,没有向外拓展,只是围绕儿歌进行,其实在第一环节中我就可以利用提问向幼儿介绍很多平时我们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知识的迁移,为下环节儿歌教学做好铺垫,结果在这以环节中缺少梳理,使之孩子们对于打招呼的方式太过于局限、想不到更多的方法,让小朋友们学习儿歌受到阻碍。

  我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对教材的分析不够,《纲要》中指出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材料,我在这点上明显做的不到位。我使用的儿歌本身就已经做到押韵 ,但是从孩子读起来郎朗上口方面,我却考虑不周。孩子们更多的语句还是来自生活,从生活中惯用的句式改变成押韵的儿歌,孩子们恐怕一下子难以做到,所以在念儿歌时,小朋友们常常会出现平时生活中的惯用的语句,而且怎么提示也改变不了。从我自身出发,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变一下儿歌的语句,使他更口语化,与孩子们的生活句相结合,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孩子才能读的更好,学的更快!

  从这次的汇报课,让我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逐步的学习更多的课堂回应方式,更多的课堂组织能力,并且事后有了包园长的提点与梳理整堂课的过程,更是清晰的了解了这堂语言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孩子们应该从中学习到什么知识,使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能有助于教学的效率推进。总之,前前后后的准备过程就是我学习的开始,这一系列的经过是我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的上课就是一次收获的机会,我珍惜每次教学汇报,希望能更快成长!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6

  《动物好朋友》这首儿歌选自多元智能语言教材,这首儿歌里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是幼儿很熟悉的,儿歌朗朗上口,幼儿易理解,接受,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当选择这一活动的时候,我就认真的考虑怎样来上好这一节活动,如何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我对重难点进行了分析,确定重点是: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教学难点是:引导幼儿发现顶针儿歌的特点。

  首先,我的教学步骤设计是这样的:

  1.以歌曲《找朋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幼儿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以出示每个小动物的先后顺序并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让幼儿对儿歌内容熟悉了解,整体的感受之后,幼儿已经初步的掌握,为下一步的重点环节做好了铺垫。

  其次,在第三个环节也就是重点环节部分,我思考了很久,为了让幼儿更清楚,更容易理解“顶针”儿歌特点,我自己设计了这样的`一副图谱,幼儿在感兴趣的同时会发现其中的小秘密,找出每一句和下一句之间的联系。最后,我给出小结:每一句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或词语,都和下一句开头的字或词语是一样的,这样的儿歌就叫做“顶针儿歌”。为了让幼儿熟悉儿歌以及加深对“顶针”儿歌的理解,我设计了接龙游戏这个环节,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掌握重难点,正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最后,让幼儿跟小动物来比赛看看谁站的最整齐,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老师的一句:“我来当领队,我们出发喽!”自然而然的把幼儿带到了角色当中,在老师的来带领下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儿歌结束了这节活动。

  活动结束了,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在课程的设计发挥创造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不断地琢磨,查阅资料,包括怎样找素材,完善图片,达到自己理想的要求,到最后的图谱的设计,可以说这里面包含了自己的每一滴汗水。较成熟的教学活动的出炉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智慧与汗水,一次次地思考、尝试、反思、实践,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磨思路,磨重点,磨方法,磨环节细节,磨孩子,苦尽甘来,最终你会品尝甜蜜地果实。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7

  情景描述:

  我上了小班幼儿进幼儿园来的第一个音乐游戏活动:《鱼儿好朋友》,看着孩子们跟着我边做动作边唱着歌,一个个兴趣高昂地,心理真是太高兴了,孩子们听着歌曲,有时一个人在做动作;有时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在一起做着亲昵的动作,有时又跟着歌词三个小朋友一起做着动作。看着这群刚来不到两个月的孩子能这样跟着老师听着音乐做音乐游戏,我真的感觉到非常的不容易。

  评价分析:

  音乐游戏《鱼儿好朋友》这首歌曲旋律非常优美、有情节性,简单生动,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还好,我们班这群孩子还比较帮忙,在我的带领和鼓励下,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一个个都离开了位置,跟着我做起了动作。对于这群刚来幼儿园的小班小朋友来说,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尽管上完了这节课,孩子们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浓,但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课后细细想想,问题多多,如:这首歌曲虽然旋律是重复的,但是三段的内容是不同的,在教学时应该先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感知,教师先完整地唱一遍,所以导致了幼儿在唱第二段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

  在活动中我对游戏方法讲解得还不够清楚,事后我想想,可以先用语言提示,再请幼儿与老师合作进行示范。

  所思所悟:

  再有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建立必要的音乐常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在教学开始时没有注意到这些,比如:听音乐站起来,坐下、拿椅子等等,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在每一次的音乐活动中渐渐地渗透,这样以后开展活动就会很有序。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8

  动物是小朋友们最为熟悉的朋友,一提起小动物,小朋友们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与动物相关的故事,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怎样让幼儿了解动物,进而能根据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并简单的掌握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呢?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新课程里设计关于动物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能更加贴近动物、爱护动物。

  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让幼儿观察狮子、牛、燕子、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给孩子们一个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机会,让幼儿自己总结出动物的分类,使他们对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野兽、家畜、飞禽、家禽的概念,进行一个概念上的提升。

  孩子们对于动物的喜爱程度是根据小动物的可爱程度来决定的,我们班的孩子喜欢兔子、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教师以游戏的身份介入游戏中,既便于观察幼儿又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在《动物找家》游戏中幼儿又进一步巩固了对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认识,另外在第二遍游戏中,教师可以增加幼儿难以归类的动物,再一次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胆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能直接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有三个家的布置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场所的特征应更加的明显些,这样“小动物”们就不会进错“家”了。教师应该真正的参加游戏,以猎人的身份去抓捕动物,这样孩子们才会对游戏更感兴趣,才能起到预设的效果。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孩子们应该保护它们,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了解了动物为什么会越来越少的原因,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真正了解到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在教学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其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尝试用这种形式来开展以后的教学中,充分拓展孩子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成长。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9

  语言活动“动物好朋友”,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正确发言,并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话,不插嘴,学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

  为了更加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把儿歌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并借助于课件,孩子们津津有味的看着,不时地用语言与我互动着。

  在这之后的几个环节,依照活动前的设计,进行的很顺利,但在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演儿歌时,却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当我们大家一起说“小山羊”时,我立即问大家:小山羊用什么动作来表演?接连叫了几个幼儿,动作都不是很理想,陈聪平日想法很多,问问他吧,陈聪站起来说:“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对于一句这样有想法的话,我却忽略了,轻轻地对她说:“奥.”所以在这之后,创编动作中,基本都是我来创编,孩子们机械的模仿。

  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就是:提高幼儿的索质,张扬幼儿的个性,放飞孩子的思维。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10

  歌曲《好朋友》是幼儿整合课程教材上的内容,歌曲旋律活泼欢快,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熟悉歌曲内容和曲调,并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2、在学习结伴表演的过程中,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在音乐活动《好朋友》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理解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在《好朋友》音乐声中和自己的好朋友玩一玩,做一做相互帮助的动作,然后在音乐声中鼓励幼儿把刚才做的动作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有节奏地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说出自己做的动作,再随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当录音机里播放《好朋友》的歌曲时,小朋友已经能大声地跟唱了,二遍过后,幼儿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动作一起唱歌了。在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中我采用了:

  (1)和朋友商量着改编歌词及动作。

  师:歌曲里唱到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钮扣,你还愿意怎样和好朋友相互帮忙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教师巡视并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谁来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2)选取个别动作替换到原有的歌词中,并完整表演。

  孩子们很自然地创编出“我帮你来捶捶背,你帮我来捶捶腿、我帮你来穿袜子,你帮我来穿鞋子”等歌词。并能在教师提示下大胆地唱出来、做出来,这样有效地增进了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最后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由于在学唱歌曲时,我有意识地以动作加以提示,所以大部分幼儿能很快地进行表演。

  音乐活动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特别喜欢,但有时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太单一而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让孩子置身于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的情景中,让年幼的孩子也能充分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意境之后,孩子才会更快地学会歌曲、更乐意地参与音乐活动中,所以有时候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03-03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09-01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范文04-04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01-21

《我们俩是好朋友》教学反思01-02

《我们的好朋友》课后教学反思范文06-11

《我们的好朋友》优秀教学反思范文06-17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03-03

《好朋友》教学反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