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1
教学说明:
一、教材分析:
《藏羚羊跪拜》是语文试验教材六年级第六单元“动物世界”中的一课。是王宗仁先生的叙述藏北高原上一个老猎人的一次经历的文章,文章情感厚重而深沉,适宜朗读。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二、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设计注重体现新教材教学的一些特点和变化:
1、 教学理念的改变:注重运用已知来探求未知,激发学生内在的语言潜能。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整合,不断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语言是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生活的状态、生存的方式。语文学习包含着文化、文学的学习。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也力求充分体现这样的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思考读书在生活中的意义。
2、 目标定位的意义:新教材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是随文而设的,要求教师自己制定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后,我感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感受、体验来落实的。
3、 阅读上的突破:将生活的思考与语文的学习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一点思考。在阅读中抓住学生曾经有所共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从中获得个人体验和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悟母性的伟大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2、学习在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小组合作讨论、课堂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感悟文章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多媒体播放关于藏羚羊、可可西里的资料。 | 学生观看之后,谈感受。 | 对于一个不曾接触过的藏羚羊,通过观看让学生初步了解藏羚羊,能够有真切而又具体的感受。这样做既为理解文章作了铺垫,同时也引出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
初步感知 |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思考: 这则故事叙述了怎样一件事? | 交流发言。 |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枪,销声匿迹了。 |
研读课文 | 听录音,圈划文中最能感动自己的语句。 | 凝神倾听 交流发言。 | 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语言的美,更进一步的体会的文中流露的情感。 |
深化课文 | 1、文中的藏羚羊面对老猎人的枪并没有逃跑,而选择了跪拜。如果这时藏羚羊会说话,请想象一下,它会说什么? 2、在真相面前,老猎人最后埋掉了他的杈子枪。老猎人为什么放弃狩猎? |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走出来,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文中的'关键句,再次深入把握课文。 |
拓展 | 展示一些人类近代灭绝的一些可爱的动物 | 观看 感悟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升华珍爱身边的一切生物的情感。 |
拓展探究, 课后实践 | 1、 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可可西里》。 2、 作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中学生,你能否为保护藏羚羊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标语? | 个人交流,全班倾听 | 有助于理解课文。 |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的含义。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悟藏羚羊伟大圣洁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
从文本语言出发,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通过拓展,比较阅读,感受生命中母爱共通的伟大,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 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藏羚羊和可可西里的资料——
二、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概括本文主要围绕藏羚羊 和老猎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这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 的杈子枪。
三、你认为老猎人是怎样一个人?从文中找出依据。
杀生与慈善并存:
杀生: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
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猎物
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
慈善: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含泪祝愿朝圣者。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 ,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
他没有出猎,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四、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文中的第二、三小节的内容是否有些多余?
2、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老猎人身上,那么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 词句进行圈划,并将自己的思考 在全班交流。
3、文章如何描写藏羚羊?圈画出令你最感动或最震撼的语句。
藏羚羊:乞求的眼神、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 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思考:反复描写藏羚羊的两行长泪, 有何作用?
五、 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猎人或藏羚羊说?
六、作业
抄写词语,摘抄好词佳句。
完成课后练习。
课题: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的含义。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悟藏羚羊伟大圣洁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
从文本语言 出发,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通过拓展,比较阅读,感受 生命中母爱共通的伟大,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杀生: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
藏 牦牛驮着沉甸甸的猎物
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
慈善: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含泪祝愿朝圣者。
老猎人的 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
他没有出猎,将那只藏 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二、主题揭示:
赞美了崇高的母爱和牺牲精神,以及老猎人内 心深处的慈善和厚道,也揭示了生命本质力量的强大震撼力,呼吁人应该保护动物,应 和动物和谐相处。
(母爱的伟大是自然界共同拥有的,人非草木,情感是丰富的,但在对待动物朋友上有时会有藐视其它动物的生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他们和我们共享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 自己。)
三、因为人类随意捕杀动物而导致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惨遭灭绝。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1、“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即使是动物的母爱也是世界上最最伟大、最最真挚的情感!
2、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3、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 动物
四、完成片段练习
以藏羚羊或老猎人的口吻,写写老猎人在杀死藏羚羊之后的心理活动或藏羚羊看到老猎人之后的心理活动。
五、交流并点评。
六、作业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