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的教案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春》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春》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读记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体会,品味课文语言。
2.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简介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
2.课件出示放风筝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
恰(qià) 屉(tì) 嫣(yān) 讳(huì) 晦(huì) 墩(dūn)
钗(chāi) 敞(chǎng) 袭(xí)
2.词语解释。
晦气:不吉利;倒霉。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忌讳: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三、出示阅读要求,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3个问题。
(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
(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
(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2.小组合作研讨。
3.班内汇报交流:
对第(1)个问题,要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然后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对哪个人物描写最多。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中心人物。
对第(2)个问题,要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主旨。
对第(3)个问题,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众多人物中挑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引导学生针对文中的中心人物贾宝玉,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理由。(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贾宝玉顽皮、欢乐,一点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得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4.抓住重点语段,欣赏品味
(1)投影出示句子。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①“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词语换成“飘飘荡荡”好不好?
(“飘飘飖飖”在文中指风筝在风中飘动。“飘飘飖飖”这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换成“飘飘荡荡”不好。)
②“鸡蛋”“黑星”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
③“一时”“一展眼”“一会儿”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风筝随风而去后很快消失)
④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一展眼,风筝迅速飞去,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一会儿就不见了。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
(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欣赏品味,同桌交流。
四、自由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放风筝的`场面,品味文中的妙词佳句。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欣赏品味句子方面去谈。
六、拓展阅读
读一读阅读链接中林庚写的《风筝》,说说与本文有什么区别。
(林庚写的《风筝》是一篇散文,生动描写了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他自幼对风筝的喜爱;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贾宝玉等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反思]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凤凰、大蝙蝠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教学本文时,我围绕“第一,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第二,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第三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展开,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另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小组交流的时间太少,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发言太少。今后应多注意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小学《春》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提高警惕,认识安全
1、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一)地震自救知识:
1、上课时间:
学生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火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2、下课时间:
在教室外的同学,立即跑到操场,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时间:
就餐时,当感觉地震来临时,大家尽力跑到操场,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时间:
在宿舍就寝时,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应马上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一分钟后,有秩序快速沿疏散路线跑到学校操场。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
(二)学习和生活中的安全: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教师小结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小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
小学《春》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小学《春》的教案4
一、教材简析
《春的消息》(人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课文运用了拟人化写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春色的大自然以生命和灵性。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对于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二年级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诵读结合起来,充分地感悟、欣赏春天的意境美和文本的语言美。
三、教学目标
1、认读“怜”、“雏”、“禁”、“苞”、“耀”、“搔”、“痒”、“颊”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色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欣赏体悟春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珍爱万物的生命。
四、教学历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见过我吗?在哪儿见到我的身影呢?(若有,评价:真是个善于留心身边事物的小朋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行吗?我姓陈,耳东陈。小朋友可以怎么称呼我呢?谁来介绍介绍自己呢?
(第一个小朋友介绍后)边给红花边说:真能干,初次见面多多关照,没带什么见面礼物就让这多小红花见证我们的友谊吧,谁还愿意和我成为朋友呢?(6、7)学生!既然我们是朋友,就应该以诚相待,有困难共同面对,有快乐一起分享。我最近学会了一首歌曲,想和我的新朋友一起分享,愿意吗?
(二)歌曲入境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边拍手边唱歌。
2、引语: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3、指名说。
4、小结。是呀,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枝条里,在小燕子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春天。躲在大地妈妈怀抱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慢慢地苏醒了。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快去分享这份喜悦吧!打开课文,你们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
2、认读花朵词语。(课件出示)
引语:小朋友的琅琅读书声迎来了桃花姐姐,你能甜甜地喊她们的名字吗?
词语见课件内容
3、再读课文
引语:这些词语宝宝可害羞了,这不她们又躲起来了,大家快回到课文中找找她们,看看还能不能认出来。
(四)研读课文
引语:多么有趣的春天呀,你喜欢这样的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发到野外去找找春天吧。
1、(课件出示)欣赏春天的景色
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不能独自享受,要介绍给别人才好呢,为了当好小。导游,我们得充分地准备准备。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春天一处景色美美得读读吧。
2、学生选择小节诵读。
3、感悟第一小节(课件出示内容)
谁愿意读读它呢?(第一发言的同学评价:我真欣赏你的勇气和自信)
学生评价
赛读
预设:虽然声音有些微弱,但老师同样为你骄傲,如果声音再响亮些,老师就更快乐。有勇气再响亮到读读吗?
集体读:可能一个人的力量有点单薄,那就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师范读:果然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随风舞动的枝条,小鸭戏水的美丽画面,让我的心也禁不住摇摆起来,我也想美美地来读读,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指导朗读:我读的好吗?想不想知道我读的好的小秘诀呢?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出示内容背景图片)
提升练读: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试试吧?
五、学生研读其他小节
1、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要不接下来我们小朋友就用我们刚刚学会的读书新秘诀(板书:边读边想象)自己去读读下面的几个小节好吗?
2、读了这么美的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评价语:几句简单的话被你想象成一个生动美丽的画面,老师禁不住要夸夸你,你真能想象!
指名读:带上自己美丽的想象能美美的读读吗?
3、同桌赛读。快和自己的同桌分享读的快乐吧。
4、生读师听:我也想听听你们的快乐的读书声,愿意读给我听吗?
小结:现在我们行走在春天的路上,等到下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感受到这个春天的温暖,下课后,小朋友到我们的身边找找春天吧!
引语备用:
第二小节:是呀,脱下厚厚的冬装穿上飘逸的春装,让原来沉重的身心犹如插上了一对小鸟的翅膀,快乐的想要展翅飞翔啦。读吧,让我们读的飞翔些吧。
第三小节:你的心我懂,我能感受到你想留下蝴蝶的舍不得和把它放归大自然的爱怜。都说蝴蝶是春天的精灵,富有爱心的小朋友怎么忍心随意伤害可爱的小生命呢,让我们把这喜欢和爱放在心里再来读一读吧。
第四小节: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一个张开笑脸的雏菊宝宝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谁来做做和雏菊宝宝一样勇敢的孩子,大声地读一读呢?
第五、六小节:春天来了小溪唱起了歌小草探出了脑袋。多么明媚的春光啊。
教学反思
《春的消息》是一首意蕴优美的诗歌。读着这首诗,仿佛陶醉于一种初春的意境中:你看,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用那纤纤细手触摸着树的枝头、雏菊的绿苞,触摸着小鸟的羽毛、潺潺的溪流,触摸着我们粉红的面颊、跳跃的脉搏……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将“景”与“情”紧密结合,让我们读着课文,仿佛真的来到了春天的田野,心灵与自然便融为一体了。
又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我想在布置学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作为重点。并根据对诗歌的感悟,欣赏春的美景图片,再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眼中的春天。本以为是一节流畅的、充满朝气和美感的课堂,可是事与愿违!下面就本节课不如人意处做一细细反思:
1、别太高估学生。
本来以为,就课文里那几个生字,学生完全可以凭着预习掌握牢固,我只要以检查预习的方式让他们读几遍,少数不会的孩子自然也就跟上了。谁知,生字的掌握错误百出,单是这一块,就占去了课堂的十五分钟!这就给我敲响了警钟:孩子们的预习做的不到位,或者说孩子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以后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自己的课堂机智不够。
对于自己的课堂环节,心中不是没数,而是在教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按照我想象的那样顺理成章的走下来,我就乱了,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无论学生跑到哪里,我们都应该能及时正确的引导,最终回到我们的重点上来。但是,我缺少的是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也跟自己没有充分的备好课,备好学生有很大关系。
3、学别人但别丢了自己。
在我讲课之前,已经听了四节同课头的课。感觉别人的方法都有可借鉴之处,因此,想想这里,嗯,需要学习;看看那里,也需要学习。结果自己的课倒不知道该怎么讲了!自己想想,我不就正是象那个“邯郸学步”的人么?!人家的课讲得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学生也不是自己的学生。盲目地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通过这次讲课,我深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之中,我会像那采百家粉的蜜蜂,博采众长,也会回到自己的“蜂窝”里酿造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的蜂蜜!
小学《春》的教案5
单元总要求: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
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
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请学生回答
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
4、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歌曲《小小雨点》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
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10、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四、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2、动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3、拓展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
1、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2、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1、教师导入
2、初步熟悉旋律(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教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
3、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5、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反复练习8、集体演唱歌曲
9、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1、指名请学生演唱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
小学《春》的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拼读“怜、雏、禁、耀、雏、苞、搔、痒”等8个生字,以及“漂、禁”两个多音字。
2、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4、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喜悦。
学习重难点分析:
重点: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难点:学习目标2
学具准备:相关课件
一份古诗词学习资料
学习过程
一、盼望春天
(-)相关知识的导入:
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学习了一首儿歌,题目是《秋叶飘飘》,还能背吗?
(出示一年级(上)《秋叶飘飘》(课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或背一背。
1、那红色的真是蝴蝶吗?那黄色的真是小鸟吗?(不,那是红叶舞,黄叶飘,是秋姑娘用秋天的红叶儿和黄叶儿给小朋友们发的电报,告诉咱们一个好消息,秋天已经来到!)
(二)引题
秋姑娘可真聪明,发个电报小朋友们就知道秋天到来的消息了。不过我们人也很聪明,能写信,打电话,告诉别人某件事情的情况,像这样啊,告诉别人某件事情的情况,就叫做消息。(板书:消息)
春姑娘也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发哪些电报告诉咱们这个好消息呢?
1、引导说话:比如说柳树发芽;小草偷偷钻出土地;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
(学生自由想像各抒已见)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2、出示朗读课题
板书《春的消息》
二、赏春天
(一)、读诗识字析词(考一考)
1、请大声地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画出读不明白的词句
2、出示字词(课件)
要求:每位同学挑一个读准字音,并能说明意思。(△可以用身体语言(动作)表示词的意思)
爱怜(li n) 雏菊(ch ) 绿苞(b o)
禁不住(j n) 照耀(y o) 搔(s o)痒(y ng)
漂白(pi o) 山冈 牵引 欣喜地雀跃
⑴请个别学生读或说词意,其他同学补充
⑵把全部词语读给同桌或小组长听一听,相互指正。
⑶“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巩固字词学习
(二)找“春的消息”
1、找一位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全诗,找出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春的消息”?
(用符号把它画出来作上记号)
2、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不知道刚才“好朋友们”合作的怎么样,在汇报“春的消息”之前咱们来看看哪两个小朋友读得最好?轮到读的“好朋友”一起读其中指定的一节)
3、说一说:我们找到了哪些“春的消息”?
板书:
第一节————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第二节————春装、小鸟
第三节————蝴蝶飞舞
第四节————雏菊开放
第五节————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3、读“春的消息”(如果你喜欢这个“春的消息”,就请你站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
三、赞美春天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就像是个小娃娃,让我们充满了希望,春天也像是个美丽的小姑娘,让我们充满喜悦。当然春天也是一个最温暖的季节。我们脱下冬装,带着对春的向往,一起来赞美春天!
1、每位小朋友选取自己喜欢的1—2个小节有感情的朗读,以赞美的口吻来比一比谁最爱春天?
(教师自己选择2个小节与学生朗读比赛)
2、读中抓字词训练
例: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探讨:“摇”字是不是可以用其他字来代替?(板书学生提议的词)
比较:哪个好?为什么?
学生朗读中教师适时的语言润色:
第二小节:小朋友换上春装,像小鸟一样轻松地飞翔在蓝天时,应以欢快的语气读。
第三小节: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应以惊喜的语气读,放飞蝴蝶时又应该充满爱怜。
第四小节:第二年的春天,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时应以自豪,亲切的语气读
第五小节:和溪水一起唱歌奔跑的感觉应该是放松的
第六小节:在太阳照耀的草地上休息是多么惬意,舒服啊!
四、寻找春天
“春的消息”还有很多,有心人总是把找到的春的消息用文字、用图画、用歌曲舞蹈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你能做个有心人吗?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复印一份有关描写春天诗句总汇的资料,以学习礼物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作为课后学习的资料)
小学《春》的教案7
新学期伊始,我们学校在4月18日下午对全组教师的教案进行了一次认真详细、全面具体的检查,现总结如下:
一、整体检查情况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教学准备,过程清晰。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逐步向素质教育的目标靠拢。
3、部分教师要备好几门或好几个年级的课,任务繁重、备课量大,但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仔细备好每一门、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
4、多数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培训项目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科学内容和进度。
5、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
二、问题指出
1、在本次教案检查中,虽然备课次数不足的现象消失了,都能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要求。但是个别教案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2、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
3、大多数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但不乏有写得好的反思,这需要各位老师值得重视。
三、整改措施
1、继续重视教案中“分层设计”的'整改,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作出不同评价。
2、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充分利用它山之石,让自己的教案不断完善、趋于完美。
3、加强集体备课,特别是口算、计算练习,设计练习时注意分层。
4、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5、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
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况。教案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希望大家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也希望做的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理想的要端正态度加以改进,真正把教好书的口号落到实处。
小学《春》的教案8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目标: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成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 8=56
56 ÷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 ÷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作为基础,这部分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效果不错。
第2 课时
目的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1---- 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6×3 12÷4 35÷7 4×4 5÷5 1×7 14÷2 1×1 6÷3 42÷6 2×6 8÷2 3×3 6×4 7×4 1×2 30÷5 49÷7 6÷1 21÷3 4÷2 4÷4 7×7 3×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6=? 15÷5=?
二、练习: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总结。
教学反思:注重数学说理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运用。
第3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第4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 (2)6×4÷3
24÷3=8(人) =24÷3
=8(人)
教学反思: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小组为单位,最内选适当的题目列出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春》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出现过无数的诗人,他们如繁星璀璨夺目。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尤为推崇两个人,他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对,就是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杜甫的诗?
2.吟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3.师: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乃(nǎi)潜(qián)俱(jù)花重(huā zhònɡ)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于是,就。
潜:秘密地,偷偷地,这是指静悄悄地。
润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的第一、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来,及时地下了起来。第三、四句诗人点出了春雨降落的具体时间——夜间,并写出了其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写春雨,而先写春雨中野外、江上两处的景色,后写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种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之时。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在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3.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好雨)
(1)理解“及时”: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
(2)从哪儿看出来它是及时的好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师: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雨中夜景图;欣喜)
4.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清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2.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谁而喜?(为百姓而喜。)
3.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及时)好(润物)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诵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小组成员之间认真、仔细地交流。
小学《春》的教案10
课文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认识"春",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春”。
2、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气息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2)初步体验春天的美。
三、精读,体味课文,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四、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教学过程
1.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2.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3)学习第三段。
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学习第四段。
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
为什么?
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
3.作业。
(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
(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四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
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
读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出示本节目标灯片。
2.指导背诵。
(1)检查个别学生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
(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
(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
(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
盼春
东风脚步
一切都山水太阳
绘春
小草偷偷嫩嫩满是的轻悄悄软绵绵
花赶趟儿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雨寻常像……树叶儿傍晚在乡下
迎春风筝孩子舒活抖擞一年之计
赞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3.学会积累。
(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
(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
(3)延伸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
4.训练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
(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
(3)任选1、2题作业。
①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物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
小学《春》的教案11
一、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春风给大自然所送来的礼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教学
指导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想想春风让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名说,生补充,师小结。
【精读课文,想象感悟】
1.春天是怎样唤醒沉睡的大地的呢?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把你的发现做上记号。读后,和同桌交流。
2.全班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指导朗读。
(1)第二自然段(地上的.变化)
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句1:原野上,小草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它们有的点点头,有的弯弯腰,以不同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活力。
句2: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通过读句子,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赞叹之情,学习作者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可以采用范读、领读、赛读等方式指导朗读。
(2)第三自然段(空中的变化)
采用引读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春光里的小鸟、蝴蝶、蜜蜂愉快的心情,优美的舞姿。
(3)第四自然段(水中的变化)
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清澈的小溪里,一群小蝌蚪在那儿玩构图游戏,一会儿像串着的黑珍珠,一会儿像浸在水中的水墨画;小鱼在追逐嬉戏,有的钻进石缝里,有的躲在水草里。
在读中体会小鱼、小蝌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
采用小组派代表赛读、齐读的形式加深体会。
3.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全文的总结,概括地写春天令世界充满生趣和活力。)
【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默读全文,结合插图,想想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你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
2.小组里交流。
3.全班反馈交流,师相机指导品读,背诵相关段落。
4.学习课文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把你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写下来。
小学《春》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2、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3、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难点: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教法和学法:
朗读法、合作研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自学探究,感知目标
1、课前训练,展示自我
风起绿了风,雨飘绿了雨,春天一觉醒来,扑进我们怀里,刚刚醒来的小溪,还没顾上清清嗓子,就把脆脆的歌儿,撒落了一地,刚刚醒来的果树,还没顾上长出叶子,就爆燃出,团团刺眼的绚丽,春天最数燕子忙碌,她一边呢喃细语,一边用锃亮的剪刀,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春天尽管有时,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可性急如火的春天,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带出灰蒙蒙的记忆??
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你从诗的哪里读出来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名作呢?谁来说一说?
如果让你来写春天你会写些什么呢?你会表达什么感情呢?
2、激趣定标,自主学习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散文家,文学家朱自清的《春》。朱自清的许多作品都出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例如《荷塘月色》《背
影》等。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自清写的春和我们写的春有什么不同。
(2)师播放朗读,生描绘美丽的春的画面。
请你描绘一下你所听到的最美丽画面
(3)纠正字音:
朗润,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蓑衣,稀疏,抖擞精神,应和
二、展示质疑,理解目标
1、生自由读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作批注,说说自己
为什么喜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交流,用下列句式:
我喜欢,因为这句(或这段)用了,写法,写出了,。
示例:我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因为这句,钻,字生动写出来小草勃勃生机。
3、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喜爱和赞美
4、有感情的朗读你认为最美的段落。读出感情来。
5、小结,美的文章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就象我们沐浴着春风一样。
我欣赏这样的文章可以增加我们的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6、美的文章是怎样表现出美的呢,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前两节、
(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相同的词连用,表达出一种什么样
的感情?,急切盼望的心情,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叫“反复”。运用反复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
(2)“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先总后分)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
说明什么?明确:没有一个例外。
(4),总写春回大地后,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山、水、太阳的脸。,山朗润,水涨,脸红
7、写景散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出自然的美呢?
三、优化应用,达成目标
1、课文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2、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品读文章,赏析文中优美语句。(可以直接用笔记在文段中,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赏析:作者充分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描绘郊野上春天的气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郊野初春的喜爱与欢喜。
①请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
②请你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升华目标
1、写出四个含有“春”的成语及四句含有“春”的古诗句。
2、仿照画线句,发挥想象,续写两句。(注意语意要连贯,句式要一致。)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无论是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它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五、快乐过关,检测目标
1、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填上相应的序号。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写嗅觉的:,写听觉的:,写触觉的:
2、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____两个滚,_____几脚球,_____几趟跑,_____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在草丛里,像_____,像_____,还________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____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__________筋骨,__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小学《春》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课题
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
二、揭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
(一)字词学习
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a.学生自由读b.小组合作读
3.反馈点拨
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学导航
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
(三)生字教学
1.自学导航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
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
1、组词。
空() 不() 尺()
寒() 还() 尽()
2、说话。
用“欢乐”说一句话。
小学《春》的教案14
第一课时
一、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春》这篇优美的散文,以生花妙笔,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请听《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边听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二、播放《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不要求同学们看课文,可以闭眼静听。听后,二人小组畅谈感受。然后,全班找1——2位同学谈听后的感受。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
三、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可根据听录音时的记忆,也可。
四、二人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对方边听边校正发音。
五、全班齐读课文。
六、教师指定一位同学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按下列分工朗读课文。
第1段:全班齐读。
第2段:第一小组朗读(值日小组)
第3段:第二小组朗读。
第4段:第三小组朗读。
第5段:第四小组朗读。
第6段:第五小组朗读。
第7段:第六小组朗读。
第8段:女生朗读。
第9段:男生朗读。
第10段:全班齐读。
二、教师挂出课前绘制好的图(如下)。
(可以起名为:“孔雀开屏”图或“伞形花序”图。)
1.教师课前准备好按照图上编序号的圆的大小,剪12个圆纸片,在这些纸片上用不同的颜色(每一个序号一种颜色,共10色)写上如下的字:
(1)东风来、脚步近
(2)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3)春草
(4)春花
(5)春风
(6)春雨
(7)迎春
(8)新
(9)美
(10)壮
2.请同学们给课文自然段标序号。然后看图,对照课文,每——个空白圆里应该填写什么字。(可二人小组讨论。)
3.教师将12个写好字的圆纸片,分发给12个两人小组(每个值日组里2份)。请各组想一想本组拿到的圆纸片该贴在哪个空白处。
4.请拿到纸片的小组用橡皮泥将本组的圆纸片贴到恰当的空白处。教师指名陆续到台前来贴。各组比赛,看哪组贴得准确无误。如果有的小组贴错了地方,另一组正确的就贴在圆圈外,待都贴完,让学生讨论哪个正确,贴错的一张应贴在什么地方。再进行调整。
三、请同学们根据图,划分文章结构(画在书上)。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文章的结构划分,允许同学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应予以肯定。讨论后,请同学们把图转换成结构提纲,把圆纸片上紧缩的词语展开,给各部分、各层次归纳段意,抄写在笔记本上。同学们的笔记也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真正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允许同学们有创造性的归纳整理。教师发现好的,要当堂予以表扬。
四、带着如下的问题深入阅读。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运用连续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盼”春。)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山色的朗润,一是春光明媚;二是山上的植物给山蒙上了淡绿色泽。水涨起来了,是冰雪融化,水量增大,水流加快,太阳光更加明朗红润,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图?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描绘了小草刚刚长出的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又用“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爱,还写了小草的长势和生长的面积,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更进一步写小草的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人们在小草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跑步,有无限惬意的感受。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课时
4.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春花竞相开放,愈开愈多,愈广,花色多样、浓艳,花香带着甜味。由花联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衬花多、花艳、花香。写树花之后写地上的草花,野花虽然小而疏,却别有一番情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同样招人欢喜。本段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反衬等修辞手法,把春花写“活”了,有极强的动感。)
5.春风,最难描绘,作者娴熟地用了触觉、嗅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请你分别说说各是怎样描绘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抚。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湿润,青草味清爽,花香,湿润、清爽、淡香由轻风融在一起。由轻风传送给人们,又由轻风传来了鸟鸣、流水、短笛的和谐悦耳的'乐曲,人们不能不感谢春风带来的温馨、柔润,不能不感谢春风给子的振奋。)
6.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诱人的春雨图?{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7.作者描绘迎春图,从哪儿写起,落在什么地方?{作者由“风筝”写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天喜地地出来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此段与盼春呼应,由盼而迎,表达了人们盼春、爱春的心情。)
8.作者赞春,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壮”,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以上各小题,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全班——一讨论,或边朗读边讨论。)
五、教师指导朗读。
1.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2.朗读的层次要清楚,参考结构分析。三大部分之间,略有较长停顿。在停顿时,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感情的三个阶段是:盼,、爱、赞。
3.朗读时,头脑中要出现一个一个的图案,把握住形象的特点。
4.教师指导一位学生(有朗诵基础的),让他(她)朗诵成功,其他同学听教师指导和这位学生朗读,从中得到启发。
六、做文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家庭作业]
背诵全文。在背诵的基础上,练习表情朗诵。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朗诵录下音来,有条件的录下像来,交给教师。教师选择1——2人的朗诵,在全班播放,请大家评议,以提高同学的朗诵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学《春》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 学习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大地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当花儿,草儿,鸟儿,鱼儿们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谁来了?(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歌声表达出你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呢?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春的颂歌,出示课题。颂就是赞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歌的歌词就在我们语文书的第一课里。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课,想一想,是谁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记住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生初读课文。
2.请生读课文。正音。回答刚才的问题。是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板书)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给大自然送来了和暖的空气,也送来了勃勃的生机。(板书)
春风还唤来了毛毛细雨,给干涸的小溪带来新的生命。(板书)。
四、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2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率先、鲜绿、活力等词以及小草的姿态来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师指导朗读。
(2)各种花朵春天已经来临。(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不甘示弱、纷纷、艳丽、漫山遍野等词以及省略号表示的花很多来理解。)师指导朗读。
2.过渡。
春风不光让草原上充满了勃勃生机,她还唤醒了沉睡了动物们。下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五、学写生字。
刚才我们见到了小草们弯腰,花朵们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来临,他们就来教我们写这四个字:弯、甘、宣、临。
1. 出示生字。
2. 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弯:上扁下长,两点向外。
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横长,中间只有一横。
宣:宝盖头下面一横短,最后一横长。
临:左边是两竖,第一竖短,第二竖长。
3. 师范写。
4. 生练写。
5. 作业讲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春风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还记得小草和花儿的样子吗?
生背诵有关句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春天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活力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选出读得的同学,呆会向全班展示。
2.朗读展示。(展示2到3个小组)(视机板书)
小组代表读课文。
问小组内其他成员:你们推选他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感受要说得细腻些。
既然你们体会得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和他一样棒,小组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升华全文。
师:春天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四、拓展视野,发挥联想。
这首春的颂歌其实并没有唱完,还有好多美妙的景象有待我们去发现,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呢?
五、学写生字。
小鸟在枝头上唱出了清脆的歌声,蜜蜂探访花朵,小鱼追逐嬉戏,它们也来教我们写字了,瞧:(枝、脆、访、逐)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
2.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枝、脆、访都是左右结构,不能写分家,脆、访左窄右宽。
逐是半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弯勾从第一撇中间起笔,注意三撇的位置。
第七笔是点。
3.师范写。
4.生练写。
5.作业讲评。
【小学《春》的教案】相关文章:
《春》教案02-14
《春》教案10-17
小学《春》的教案(通用15篇)03-25
小学《春》的教案(通用16篇)03-14
《春》优秀教案08-02
课文《春》的教案11-13
春的消息的教案01-08
春的美术教案02-22
《春望》的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