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写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达了冰心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吹泡泡的,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观察画面,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说说自己喜欢吹泡泡吗?为什么喜欢吹?
2、分自然段读,并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组织讨论。
⑴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⑵说说为什么喜欢?
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⑷理解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的。
2、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在书中圈圈画画,做上记号。
2、学习“吹泡泡”的语句,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正确。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谈谈哪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用得好?练读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②通过填空练习理解:“慢慢地”吹、“轻轻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轻轻地”扇,用词准确。
③感情朗读吹泡泡的句子。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自主学习:你最喜欢的哪种泡泡,为什么喜欢?
2、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由读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五、练习背诵4、5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识11个生词、8个生字,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学习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用替换偏旁的方法增加识字量,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3.了解一类表示心情的词语,并练习说话和写话。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熟读短文,并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教学,学习换偏旁、加偏旁的识字技能。
难点:发现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自己家的卫生间吗?里面都有些什么物品?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看看谁最细心。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2.读词语。把生字宝宝带入到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指读,互相检查。
3.请小老师领读生词。
4.引导学生在熟读词语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左边“牙刷、梳子”等词语表示生活用品,右边“刷牙、梳头”等表示用途。
5.认字说话。如“梳子、梳头”:妈妈用梳子给我梳头,一共梳了11条小辫子,还扎上了彩色的皮筋,漂亮极了!
6.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和“卫生间”有关的词语,进行积累。三、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和汉字,学生自己认一认,读一读。
2.观察这三组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每一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反犬旁的字大都跟兽类有关,鸟字旁的字大都与鸟类和禽类有关,虫字旁的字多数与昆虫有关。)
3.拓展:按偏旁分类。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属于这一类?(睡眼睛眉、脸背腰腿)
4.教师总结识字规律。四、字词句运用
1.观察图画说心情。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女孩脸上的表情,说说她此时的心情,出示四个词语“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说说这些词语还可以用哪些其他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快乐”“开心”“伤心”“发怒”“难受”等,拓展词汇量。
3.根据心情练习说话。教师示范:今天我写作业写得很认真,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只要是表达四种心情的词语都可以,切忌变成看词语造句)指名说说自己的句子。
4.练习写话。拿出练习本,让学生从诸多表示心情的词语中选择两种心情写两句话。注意正确地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练读生词。
2.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写话作品。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朗读古诗。
(1)播放《画鸡》的朗读音频。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之间相互朗读,看谁读得更棒。
教师:想要读好这首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接下来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有停顿,你就画上分隔线。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2.读古诗,品诗韵。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诗人唐寅究竟画了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样的鸡冠?(红冠,不用裁)不仅鸡冠好看,羽毛也很漂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雪白)
(2)齐读第一句诗。指导朗读,读出公鸡骄傲的情感。
(3)公鸡在平时生活中会乱叫吗?从哪里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公鸡叫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一叫千门万户开)
(4)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勤劳的大公鸡)
(5)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只大公鸡,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句诗。
3.再读古诗。
学生齐读古诗,自由识记,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4.学生尝试齐背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播放《小熊住山洞》音频,学生欣赏。
2.教师范读,学生疏通文本,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短文。读后指名说一说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要感谢小熊一家,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组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5.学生熟读短文。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古诗和短文。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吧。[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八
《画鸡》
《小熊住山洞》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学习方法,我通过举例归纳和拓展,来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语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我的发现”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字词句运用”的学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表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这节课我依然重视朗读和背诵,扎实落实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3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的在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的热爱、赞美与向往。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配合本组专题,在21课的后面和语文园地里相应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项训练,即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的活动;说、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
《乡下人家》的作者是陈醉云先生是现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师,1962年移居美国,文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一个久居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一份眷恋之情。文章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犹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瓜藤满架、鲜花开放、雨后春笋、群鸡觅食、群鸭戏水、夏夜晚餐、纺织娘唱歌”的画面,体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到初步实现并辐射这一主题的作用,也对后文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说的"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牧场之国》本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述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寂静、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广阔无垠的草原五音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qi图。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乡村四月》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学文,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在茂盛成荫的桑树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
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对悠闲生活浓浓的眷恋之情。
《麦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的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二是了解课文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4.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5.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6.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二、合作交流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ɡ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4、全班齐读最后一节。
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5、自由读课文。
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6、小组交流自学所得,全班交流。
如: A: 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7.指导书写生字。
8.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9.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以上步骤可结合动画课件《乡下人家》中“字词”部分辅助进行教学。
三、品读感悟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2.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师: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5.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6.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7.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8.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9.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2.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夏衍的散文名篇文章先通过两个故事说明世界上气力大的事物是种子,它们“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突出种子超越一切的力量接着,又通过人们常见的竹笋的成长、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顽强不屈的生长现象,进一步突出不可抗拒的种子力量之巨大,从而揭示这种力量的真谛——顽强的生命的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不畏艰辛、无比坚韧的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阅读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学法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草是一种最平凡不过的植物,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却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它,你能说出哪些与草有关的诗句?小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的背景下,野草的形象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文章《野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句要通顺然后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我知道了种子的力超越一切,它能把人的头盖骨完整地分开,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为了钻出地面,克服了很多困难,这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你们真会读书你还有什么疑问?(种子的力为什么这么大?小草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强?)
现在我们就一起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和夏衍进行对话。
三、聚焦重点,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
1、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浏览课文1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种子力大?
2、交流汇报,板书力大。
品读重点句(一)出示: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师: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体现种子的力大?
生:超越一切(板书超越一切)
师:文中种子的力超越了、、你想一想,它还超越了(石头、瓦砾、野火、狮子)
谁能读出这个句子的力量大
生1.读生2读
师:读过这个句子,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吗?
生:究竟小草是怎样超越一切?它为什么要超越一切?
师:同学们真善于提出问题
(二)聚焦“不可抗”读出精神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
师:究竟小草是怎样超越一切?
生:自读汇报交流。
出示: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一种什么力能使种子超越一切?
生:不可抗。
师:你能找出表现小草不可抗的力的动作词吗?
生:从“透”、“钻”、“挺”、“掀翻”看出来!这些词能看出:小草被压在石块下面,冲破重重阻力,从狭窄的石缝里,掀翻压在它身上的石块,曲曲折折地生长出来,所以说种子的力是一种“不可抗的力”,外力无法阻止的力(板书不可抗)
师:谁能读出种子的力是不可抗的?
生1读。
师:谁比他读得更不可抗。
生2读。
师范读。
师:老师把这3动作词换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样换了好吗?为什么?
生:不好!“透、钻、挺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师:让我们再来齐读这段话。
师小结:可见用词好坏对文章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以后在作文中也要注意词语的用法。
师:小草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抗争、直到挺出地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一段视频(搜索百度视频“种子发芽过程”
师小结:一粒种子的力量居然能把石块掀翻,力量之大,真是不可抗啊。
师:小草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再想象一下,除了这些,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结果如何?(冰冷的土地、寒冷的冰层、缺少水分、黑暗、路人的踩踏、大火的燃烧……)
师:(评价学生的回答)
师:是的,请同学们接着我的话反复读读这段话:作为一棵小草不管大雪纷飞,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不管电闪雷鸣,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不管狂风呼啸,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小结:作者写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小草这么柔嫩的外表在生长过程却能超越一切,这种不可抗的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力?
(三)聚焦“生命力”情感升华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
生: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的力;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边讲学生边板书)
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谁能把它概括出来,到底是的力、的力、的力。
师:让我们自由读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生:“长期抗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加引号?
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学生介绍资料。
师:谁明白抗战的意思?(抗日战争)
师:文中是不是在写小草在长期抗战?
生:不是指的是广大抗日民众(板书人)
师:让我们齐读第七自然段,想想还会是一种什么力?
生:无比坚韧的力,不畏艰辛的力……。
师:是的,作者借种子超越一切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的,以此来启发和鼓励人们要看到和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抗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四、课外拓展
师: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会像小草那样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与失败,这时我会
五、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必须要用野草顽强不屈、不可抗、能屈能伸的进取精神鼓舞着我们不畏艰辛、奋然向上,争取更大的成绩不仅文学家赞美小草,就连音乐家也来赞美小草,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小草》这首歌。
布置作业:利用互联网搜索了解更多不畏艰辛、奋然向上的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野草(人)
顽强的生命力
超越一切“长期抗战”的力
的力是一种能屈能伸的力
不可抗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一定顺序复述课文。
3、联系课文情境,进入角色,展开想像,写一段话。
4、默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同学间纯真丰厚的友谊,懂得体贴关爱别人。
教学重点:
体会同学间纯真丰厚的友谊。
教学难点:
理解同学们不留痕迹的帮助,及进入角色,展开想像,写一段话。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按时间顺序分段
教学重点:
1、学会9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分段。
教学难点:
分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正音: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表里的生字的读音。
2、交流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拓展生字组词
沸()()()()
悔()()()()()
纯()()()()
4、掌握字形:请你仔细观察“恶”、“享”谊三个字,提出书写时注意事项,并在每个字下面写一遍。
5、学习多音字
xìng( ) 兴{ xīng() 二、检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自读预习中不熟的自然段。
2、四人小组采用接力的形式朗读一遍课文,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分段。
1、独立总结:教师提示: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总结,每一方面用一句话。
2、集体交流。
3、理请课文的顺序:默读课文,划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4、交流明确:出发前一天出发那天第二天后来
5、按时间的不同给课文分段
(1、2)(3)(4、5)(6)(7、8)
说一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6、同学总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找到哪一种分段依据?
五、作业。
读课文,预习思考题。
板书:15六个馒头
宣布出发前一天出发那天第二天后来
小学语文教案7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而《识字5》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一)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5条谚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课件、生字卡、一把一次性筷子
(二)学生的准备: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2.用卡纸画好、剪好边框,以备制作谚语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单元的课文了,从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又是讲什么的呢?请翻开语文书第83页,读一读单元导语,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5》。《识字5》收集了几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板书:谚语)
3.简单介绍谚语。(课件出示: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4.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过渡: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你们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那赶快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认真读,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读书的节奏。
4.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棒!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请把书本放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的好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词)
1.自由拼读生字词。
2.说说在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在读音上要注意的地方。)并相
机利用开火车的方式重点读一读容易读错的生字。(如:柴、折、搓、绳)
3.如果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把生字读准确吗?(自由读、指名读、开8竖列火车读)
4.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能认识这些生字,想必一定有什么很好的记字方法。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汇报)
5.师小结:通过这么多小朋友想出的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我们记字就容易多了!真是“人多计谋广”。(卡片同时出示:人多计谋广)
6.游戏巩固生字:踩地雷
四、再读课文,体会谚语的意思
过渡:生字宝宝玩累了,回到了谚语里,谁来把你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真是团结力量大,(板书:贴卡片──团结力量大)同学们读得多好,声音多响亮啊!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画面。你觉得课文里哪一句话送给他们最合适了?
4.课件出示谚语相关的图画:
(1)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柴多火焰高。)
(2)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树多成林不怕风。)
(3)出示“搓绳”的画面。(线多搓绳挑千斤。)
(4)众人抗洪、抗震图。(人心齐,泰山移。)
(5)百花齐放的情境图。问: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百花盛开的季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实验: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请班上最大力的同学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他使劲折筷子,筷子没有折断。)从这个实验,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力量大。)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斤”与“折”。
2.观察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斤”。提示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4.师范写“折”,把“斤”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字体左窄右宽。
5.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动笔书写。
六、实践活动──做谚语卡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绘制好的卡片里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谚语,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选做:制作一张谚语卡,把它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板书设计:
识字5(谚语)
团结力量大
小学语文教案8
教材分析:
《语言的魅力》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行乞,开始人们无动于衷,后来,法国大诗人让?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讨木牌上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六个字后,人们便纷纷解囊相助。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指出爱的纽带。教学这篇课文不但可以让学生产生同情别人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更能在生动的故事叙述中初识语话的力量,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言语实践能力都能起到有效地促进。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故事本身的内容也迭荡起伏,趣味性强,所以学生能比较快地把握课文内容,但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文本表层意义的理解,还要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理解文中“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时产生魅力的原因是有难度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衣衫褴褛、无动于衷、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故事,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3、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感受“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
而第三个教学目标也是本文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还准备了四张校园真实照片、多媒体课件、硬纸卡片等。
教法学法:
文章用一个小故事将课文主旨直接指向了——————语言的魅力,课题也表现了这点,也就是说教学要紧紧围绕“语言的魅力”来进行。对此我抓住可以统领全文的“语言的魅力”一词,并设置了三个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是指哪一句?它的魅力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能产生魅力?这是我处理教材的整体思路,对此,我将采用变序教学法、关键词品析法、比较分析法、以读促思法、想象感悟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展开合理想象,并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妈妈不在家,外婆外公来我家”为情境,引导学生谈谈如何当好一个热情的小主人。用这样轻松有趣的谈话导入新课,既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语言妙处。这个环节看似轻描淡写,不着痕迹,实际上为学生对本文中的“语言的魅力”产生更多的认同。
二、初读课文,大胆取舍,直奔主题。
在学生初读了课文的情况下,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探究问题一:直奔文章中的关键句子,抓住文章的重点:你认为课文中哪句话最有“魅力”?本节课的教学是打乱了从段到篇的程序教学,也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抓住文章的核心问题,把“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直接提上来,放到中心位置,有利于突出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而用“你认为的方式”提问,是给学生自主阅读和表达的机会,是一个个性化阅读的过程,有利于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文章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明确的指向,还是比较容易形成一致认识:春天到了,可是……是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
三、精读感悟,把握魅力的表现。
在学生找到了“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后,我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探究问题二:既然大家都一致认为最有魅力是:“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它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行人由原来的无动于衷的态度,转变成纷纷解囊相助呢?比起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难度加大,但还较好把握,但要从整体上,从老人前后乞讨时的神态、语言及乞讨的结果的对比中把握。学生能说到一些,但缺乏概括性,此时我就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纳集体的智慧,来补足学生阅读的不足,使学生的阅读更全面,更具概括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情感地朗读描写老人家的语句,要读出前面的悲伤,读出后面的喜悦。
四、以读促情,理解魅力的原因。
学生已经对故事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探究问题三:这简简单单的、好像还没说完的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非凡的魅力呢?学生直接理解这个问题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思路受堵,容易出现课堂上的冷场。这时候要创设情境,找到一个解发点,引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就容易入情入境了。
这时我用课件展示一组春天莺歌燕舞的画面,然后我将面对这一幅幅精美的春景图,在柔美的轻音乐中深情演说,并以课文中“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飞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我用课文中的句子做演说是为了更好地贴近文本,而不至于游离,也是为给学生提供更熟悉和亲切的语言材料。学生再读这段话,体验春天的美好。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在春天里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干了些什么?我的这一活动主要是为激起学生面对春天时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被调动起来的情绪越来越高。当学生感受了春天的美之后,我将画面切换成:一片漆黑,盲老人静坐一旁,并配以哀伤的曲子,在这强烈的对比画面中,在这滴血带泪的音乐中,学生的情感跌落到了谷底,当然也就越容易产生共鸣。“可是”是转折,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断裂,后面的省略号欲言又止,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我便顺势让学生想象可是背后的内容。
之后,用大屏幕将三句扩展的句子展示出来,我在这里采用了接读的方式让学生读这三个句子。写了春天美景的部分老师读,可是后面的学生读:春天到了,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是(盲老人什么也看不到!);春天到了,我们听到了小鸟婉转动听的声音,可是(盲老人什么也听不到!);春天到了,我们可以走出户外,玩耍嬉戏,可是(盲老人什么也不能干!)。从而体会出老人的辛酸和悲哀。最后教师以小结得形式概括出这句话的魅力所在:同学们,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并且用“可是”作转折,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悲惨的现实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陶醉于春天美景的同时,不禁想到了盲老人的不幸。它富有诗意,它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它唤醒了人们心灵中最善良、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对残疾人的同情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教师的话概括性更强,有利于组织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这一环节我以图画的形式展现文本,加上音乐的渲染,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了“春天到了,可是……”这一句话的巨大作用,而且感悟了其打动人心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五、深度拓展,走出文本。
在课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为校园设计魅力的警示语”环节。在这里,我先出示四张校园真实照片:被践踏的草坪、校道上遗弃的花朵、乱涂乱画的课桌、教室一角乱丢的垃圾。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给其中的一张照片写一句最能打动人心的警示语,并最终写在老师准备好的硬卡纸上,上台展示。这是一个展现学生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使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真正体现出语文课程是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的课程,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增强语文学科向外辐射的张力”这一重要理念。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我根据课文内容,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行人有魅力的语言老人
心连心
小学语文教案9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写做成的一个小制作,把制作过程完整、具体地写下来。
2、使用准确的动词描写制作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恰当的连接词,按步骤有顺序地写出来,使用准确的动词。
教学准备:
制作一只不倒翁或其他小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题目。
1、师:我们都有一双小巧手,你会做什么?
2、你们喜欢这不倒翁吗?谁想来玩一玩?
学生出示做好的不倒翁,作简单的介绍。
二、指导写“做不倒翁”。
1、明确观察要求:眼睛看,脑子想,嘴巴轻轻说。
2、教师边演示边交代:
(1)第一步:洗净空蛋壳。老师先取出一个鸡蛋,用筷子戳破薄膜,让里面的东西流出来,再轻轻地拿起一只空蛋壳,放在脸盆里,小心地将它洗干净。学生看后轻轻说。这里连接词用“先”、再。
(2)第二步:装入橡皮泥。接着,老师把橡皮泥搓成小球塞进蛋壳顶端的洞里。学生看后自由说。注意这里连接词用“接着”。
(3)用上“先、接着”来说说1、2两个步骤。(同桌互说,四人小组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4)第三步:把纸帽粘到蛋壳上。然后,老师又把红色的纸帽粘到蛋壳上,看,不倒翁多神气啊!学生自由说说这个步骤。
(5)第四步:画眼睛、鼻子和嘴。最后,老师要用彩笔给不倒翁画上眼、鼻子和嘴。看,一个有趣的不倒翁就做好了。指导学生把这个步骤说一说
(6)用上“然后、最后”把第三、四个步骤说一说。
3、学生练说做不倒翁的过程。
4、交流:在制作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碰到什么困难?
预设:戳破薄膜时容易把蛋壳戳碎。
把橡皮泥搓成小球塞进蛋壳。讨论:怎样让鸡蛋站稳?
5、可以写一写你是怎么逗弄不倒翁的?
6、把做不倒翁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三、请做其他小工艺品的同学介绍制作过程。
交流,评议
四、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大家都说得很好,步骤清楚,动词也用得不错,特别是(最佳的)同学,老师就把这个不倒翁奖给你。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做不倒翁的经过写下来。
五、学生起草作文。
附板书:
制作过程:
先洗净空蛋壳
接着装入小球
然后把纸帽粘到蛋壳上
最后画上眼睛、鼻子、嘴
玩一玩不倒翁
(附:学生习作)
我做成了不倒翁
今天,我要做一个不到翁,做不倒翁的材料是:鸡蛋,彩笔,彩纸,黄沙,剪刀,胶水和细针。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马上就可以做喽!
我先找来一个新鲜鸡蛋,用细针在鸡蛋小的一头上戳一个小洞,把戳了小洞的鸡蛋拿到水池边,给它来个“倒竖蜻蜓”,在鸡蛋里的蛋清、蛋黄快要流出来的时候,我急忙拿来一只干净的碗把流出来的蛋清、蛋黄用碗接住,一直到蛋清和蛋黄流尽了以后,我再用清水把空蛋壳冲洗干净,并把空蛋壳里面的水甩干。接着就到花盆里取适量的黄土,装入空蛋壳里。
再找来一张彩纸给它剪成扇形,并把已经剪成扇形的彩纸圈成一顶尖尖的小帽。然后我又把小帽的两端用胶水粘起来,不过,还要把这顶小帽粘到空鸡蛋壳有小孔的一头。然后,我就拿着彩笔给它画上五官,刚要下笔的时候,我想:“我就画一个老爷爷吧!”
最后,这个不倒翁就做好了。
我看着它那小小的个子,表面光滑,肚子鼓鼓的,眼睛大大的,眉毛弯弯的,鼻子圆圆的,戴着一顶小礼帽,活像一个小丑。用手碰碰它,它就一摇一摆的,就像在给我拜年呢!
小学语文教案10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出示课件)师:今天,小刺猬出去玩,摘了很多苹果回来。小刺猬想把苹果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想吃吗?
生:想。
师:让老师瞧瞧谁摘的苹果最多,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由一个小朋友上来摘苹果,这个小朋友上来后,他摘一个果子,如果他的字音读准了,小朋友也把你的字卡举起来,字卡举对了,那你们就能吃到这个果子了。(请两个学生上来,一个读5个字)
师:小朋友真能干!(出示课件)现在小刺猬身上有四个苹果(板、椅、但、傍),嘘,老师听听他们说了什么。原来他们说,他们很有趣,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发现?
(请学生回答)小朋友很聪明,一下子发现了他们的特点。
嘘,他们又说话了,他们说,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把带有“木”字旁的字写好?
生:能!
三、指导写“板、椅”
1.生观察,再边说,师范写。师:小朋友观察一下,注意什么问题。
2.生自己试写。师:下面请小朋友把“板和椅”写一写给小刺猬看看。师下去巡视。过渡:**同学写的字真不错,**同学写得真漂亮。
3.在“展示园”上展示学生作业。师:请写完的同学把你的作业贴在我们的展示园中。好,下面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当记者到同学们中去采访小专家们,请他们说说谁写得的字最好。好在哪呢?那还发现谁写得不足?(生发表意思,师总结意见讲评)
4.师:我们来听听小刺猬怎么说。(出示课件)小刺猬说话:“小朋友写字很认真,作业又干净整洁,真不错!”
四、细读感悟。
1.师:小刺猬怎么样?(生:夸奖了我们)课文中有一个和“夸奖”意思相同的词语,你能找得到吗?
生:称赞。
师总结:称赞就是用语言表达对别人优点的喜爱。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刺猬和小獾发生了什么事?
(请学生回答)
3.他们为什么相互称赞?怎么称赞?
再请小朋友四人小组读一读,互相交流。
4.请学生找出称赞的两句话,拿出铅笔,小刺猬对小獾说的话用“—”标出。小獾对小刺猬说的话用“~~~~标出。指名朗读称赞的句子,它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点击课件出示)
师:我们再来读读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指名朗读)
引导学生:这两句话是它们发自内心的称赞对方,我们应该怎样读呢?生回答。然后集体读。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我也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了,我也想让你们也来闻闻苹果(师范读)你们闻到了吗?那么,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让所有的老师们都闻到苹果的香味,好吗?(生齐读)
五、精读入情。
1.师范读全文。师:下面老师把课文读一读,生:评价。如果老师读得好,请你们鼓鼓掌。生:老师读得真好!我们也想像老师一样读一读。
2.师:小组之间练读。师:如果他读得好,请你用你自己的方式称赞他,如果他读得不好,请你帮帮他。
师:我非常想知道哪些小朋友得到了称赞,得到称赞的小朋友请举手。
3、请个人读。生评价。
4、男女比赛读。
5、全班读。师:这么快就把课文读正确了,都赛过老师了。
6、配音读。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配音游戏。(课件出示课文故事情节,老师旁白)
这么好的图片,没有声音,多可惜呀,大家给他们配上音好吗?(同学们带上头饰做动作练说)
师:我们一起走进动画片里给他们配音吧!
(师生共同完成)师:他们读得好吗?请你们称赞他们。
六、扩展。
让学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精美卡片,让学生写一些称赞的话给你想称赞的人。写完后请学生代表拿卡片展示读给全班听。其他同学可以把卡片送给自己称赞的人或者展示在黑板上。
七、作业
师:这一节课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如何去称赞别人,回家后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劳动的快乐和受到称赞的喜悦。
(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体会学习不是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工具,而是为自己学的。
3、在师生关系中,喜欢不是必须的,即使老师不喜欢孩子,孩子也可以做个好学生。
教学准备:教育故事五年级牵手两代《老师小瞧我》、下载歌曲《我相信》
教学过程:
老师口述故事:
学生的心灵独白:我真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瞧不起我!
外国语学校在全市招生,我们老师推荐几位学习好的同学去参加,让他们去填写登记表。我说我也想报考外国语学校,不料,老师不仅不让我报名,还说我给学校丢人。我当时就急了,和老师顶撞起来。这不,老师又让我叫家长。
唉,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我从上学起就没有遇到过一个好老师。我不就是调皮点吗?我不就是活泼好动点吗?我不就是成绩总是不如一般学生考得好点吗?其实,我比他们那些书呆子聪明多了。可是,想不到,老师总是那么小瞧我!上课不叫我回答问题也就算了,有时候我的作业写得好了,老师竟然怀疑我是抄的。你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呢?
针对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他头一低,不好意思地说:“我当然属于那种老师不正眼瞧一眼的学生。”
学生:老师不是看不起我吗,我就是要捣蛋,专门和老师对着干,作业故意不完成,上课故意和同学说话,让他上不成课,气死他!
学生:不就是考不上学吗,无所谓,很多成功的大老板都没有学历,将来我也弄个大老板当当,说不定大学生还得给我打工呢!
学生:说真的,我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经您这么一问,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她的道理啊。
教师总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和任何人的交往一样,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原则——老师不可能喜欢所有的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喜欢所有的任课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出现矛盾、摩擦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再说,在师生关系中,喜欢不是必须的,你不可能让每一位老师都喜欢你,即使老师不喜欢你,你照样可以做个好学生,让他们瞧瞧,你是好样的。
老师接着补充学生不知道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压力。希望学生多理解、包容,因为老师和你们的父母一样,是人不是神,可能有时对你们粗暴了一些,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
活动小结:
同学们,不要让别人对你的评价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一个人的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更不是为老师和同学学的,而是为自己学的。一个人要想自己有一个好的将来,就必须从小好好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你没有必要非要用好的成绩证明给别人看,对得起自己就行了。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希望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秀”给老师看的,也不是专用来“报答”老师或“报复”老师的,就算老师对你印象坏透了,你还是应该努力学习,甚至说你更应该加倍用功,证实自己的好,给老师看才对啊!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如果你的学习完全取决于对老师是不是有好感,不是太可悲了吗?
小学语文教案12
1、a o e
教学目的:
1. 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a o e的四声。
3. 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教学重点:aoe的发音、书写以及四声读法。
教学难点:aoe的书写,上声、去声两个声调读法。
教学方法:图形认读法、儿歌记忆法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韵母卡、声调符号及读法示意图、黑板上画有四线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准备谈话
1、教师简介汉语拼音的作用,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结合教给学生一首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认识课题。(告诉学生从今天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先学第一课。)
二、学习单韵母a
1、指导观察“小女孩唱歌”图,谈话中引出a,(出示a的韵母卡)读a,告诉学生a是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
2、学习a的发音
(1)示范发a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a音的发音方法(口张大,舌面中间稍隆起,口形始终不变,声音响亮,声带颤动)。
(2)练习发音,结合订正。(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3、指导认a的形
(1)引导看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哪个部位与a的字形相似,结合示范书写,用“小女孩,圆圆脸,一条辨子扎右边”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左下方a的笔顺分析图,教读笔画名称(左半圈,竖右弯),让学生说说a几笔写成,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时练习书空。
三、学习a的四声读法
1、认识声调作用,结合引出声调符号(板书),教读儿歌“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低到高往上升;先降然后再扬起;从高降到最底层。”
2、教师示范读出a的四声,边读边作手势。
3、学生跟读,边读边作手势。
四、认识四线格,指导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四线三格”,数一数有几条线,几个格子,告诉学生它叫四线三格,分别指出线格名称。
2、观察课文左下方,说说a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指导在a上标调号,边标调号,边读四声。
五、巩固练习
在拼音本上继续练写a的四声。(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方法。)
六、板书设计
a āáǎào ōóǒ e ēéě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a,齐读a,开火车认读a的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o
1、指导观察“公鸡打鸣”图,从谈话中引出o(出示o),告诉学生o也是一个单韵母。
2、示范发o,让学生模仿练读,体会o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嘴唇圆圆的,舌头向后缩,口形始终不变,声音响亮。)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结合正音。
4、引导观察插图,识记字形,结合示范书写,用“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帮助记忆
5、练读o的四声(以手势辅助,先按序,再变序,抽读)
三、学习单韵母e
1、指导看图引出鹅(e),从音引出e,(出示e)
2、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e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口半开半闭,嘴角向两边咧开,露齿,舌头后缩,舌根稍抬。让小朋友咧嘴笑一笑发e音)
3、组织多种形式练读,正音。
4、引导观察插图,识记e形(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象个e),示范书写,书空。
5、练读e的四声(用手势辅之,先按序,再变序)
四、巩固练习。
1、抽读aoe及它们的带调卡片。
2、做听韵母(包括带调的)发音取卡片游戏。
五、指导书写。
1、引导观察oe在书中四线格上的位置,说说它们几笔写成,写在哪一格上。
2、师范写,让学生观察起笔、止笔,运笔方向。3、全班试写,练习书写。
六、作业设计
1、练读aoe的四声。
2、练习在拼音格里书写aoe。
2、i u ü
教学目的:
1. 学习i u ü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i u ü的四声。
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o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o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o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u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uü”的音形?
二、学习“iu”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i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íǐ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u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úǔù”,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ùūú”
三、指导书写“i ”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
请同学们观察“i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i、u”的音形和它们的四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iu”及带调的“i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ü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ǘǚ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3.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读。
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o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认一认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16个生字的字并能读准16个生字的字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人、口、手、足、舌、牙、耳、目”这8个生字,读准字音。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初读指导
三、指导写字
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板书课题。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3)点名读,相机正音。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指导。
3、范写,提醒注意。
4、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1、齐读课题。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4、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
5、读生字词。
6、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7、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8、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1、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
激发学习兴趣。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读顺,尤其是生字要读准确。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在观察字形的基础上掌握写字的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精读训练
三、总结。
四、朗读背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听课文录音。
(1)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导朗读。你觉得北风怎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
(3)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
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
5、学习第五自然段。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北风和小雨,你喜欢谁呢?这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强大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聪明的小雨却不怕它。
教师指导: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1、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朗读。
1、个别读。
2、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
1、怎样读?(坚定、勇敢)
2、练习读。
3、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
1、思考:
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2、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1、反复练习朗读。
2、分段试背。
3、有感情地背诵。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展开一定的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指导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精确表达,并指导朗读。
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说话训练。
指导背诵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诗歌教学教案设计的方法,学会设计,并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出较完美、符合现代教学特色的教案。
二、教学准备:
1、预习书后的附录教案
2、准备教案,欣赏散文诗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的具体程序
难点:怎样设计出的有特色的教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布置了诗歌教案的预习,今天主要讲诗歌教案的设计
2、分析书后诗歌教案前面学习了故事教案的设计,大家对语言教案的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民学们说一说,诗歌教案和故事教案设计有什么不同:
(1)诗歌教学要求着重学会朗诵,故事着重理解
(2)教学过程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念儿歌
②提问的回答以诗歌的原文回答
3、分析教案
(1)请仔细看一下教案“欣赏散文诗”
(2)分析此教案和书上的教案相比有什么特色:
活动目标:着重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陶冶
活动准备:教具准备多样、新颖
活动过程:以感受为主,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培养对语言美的感受,审美观的初步建立
活动延伸:体现综合性:有表演游戏、仿编、美术活动
4、小结:诗歌教案的设计很灵活,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幼儿的特点,设计较新颖的教案,应该更多地融入现代意识,着眼于素质有培养。
5、作业:设计教案“神奇的字”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材简析
《失物招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记叙了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植物园参观,同学们乱扔垃圾,被张爷爷提出批评的事,告诉同学们要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爱护环境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
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感悟卫生的环境是美丽的。
教具准备
图片、录像、生字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2、梳理问题;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4、出示词语卡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范写,指导学生观察;重点指导:专、才
2、巡视检查;
3、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
1、检查预习,比比谁读得正确。
2、改错读,教师教读学生读错的句子。
3、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边议论:到底有没有同学有没有丢失东西?
4、教师范读。
三、实践活动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完成《同步训练》
2、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感触颇深。首先,学生给我的感觉时,比较活泼,特别在组词这个环节,学生特别活跃,但学生读课文时却不太积极,发言举手的只有几个人,而且声音不够响亮,这可能跟教师平时的要求有关。我本学期还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7-22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8-20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