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2-12-25 15:22: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教案’鸿门宴教案。

  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教案《‘教案’鸿门宴教案》。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鸿门宴

文言文教案 篇2

  一、 设疑自探

  1、导入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1)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2)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自己走,学诗文。

  3)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3、 简介作者

  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

  4、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 蟫(yín)

  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音f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俟,音sì,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5 . 辨音

  ①假jiǎ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jià 假期

  ②省xǐng 故有所览辄省记 shěng 节省

  ③juǎn 翻卷 juàn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

  6. 辨义

  子不闻藏书者乎 你

  子孙弃者无论焉 儿子、儿辈

  然天子读者有几 然而

  非独书为然 这样

  非独书为然 是

  若业为吾所有 被

  为一说 作、写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接着,这以后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这样说来,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表强调语气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地

  子孙弃者无论焉 表感叹语气

  必高束焉 指代书,也可理解为表感叹语气授以书而告之曰 代指黄生

  吾不得而见之矣 代指书

  少时之岁月 的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独立性

  二.读课文

  1 . 读课文,领悟语旨。

  ①散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②抽查诵读情况,重在指导读出语气。

  ③领悟文旨 —— 论述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以勉励黄生勤奋读书。

  2 . 读课文,体会语脉。

  ①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

  ②中间三段论述“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结构严密,层次清晰。首先列举藏有书者不读书的例子,再以生动的笔法描绘读自己书和读借来的书的两种不同心理,论述“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最后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印记“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

  三、布置作业:将文中加点词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就课文内容质疑。体会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观点,背诵课文,并能够领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一. 读课文,品味语词。

  ①第二段中两个反问句语气和作用,如将它们改为陈述句,效果有何区别 ?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与“天下物皆然”中的“然”词义相同否 ? 是否都应重读。

  ③“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中去掉“惴惴焉”如何 ? “摩玩”一词表达什么感情 ?

  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句中“叹”与“惜”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 为什么而“叹” ? 为什么而“惜” ? 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⑤“然则予因不幸而遇张乎,生因幸而遇予乎 ? ”中“然则”一词删去有什么不好 ?

  ⑥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 读课文,感受语情。

  重在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句式来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以及形象化语言的感染力,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因课时有限,背诵可放在课外。因议论文的背诵较记叙文背诵难度更大,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可采用线索记忆法或分层消化法进行记诵。

  二、 本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 第1 - 2段 ) 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二部分 ( 第3段 ) 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 ( 第4段 ) 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

  第四部分 ( 第5段 ) 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三、 质疑讨论。理解中心

  1. 找出课文中形象表现借书读书专心、困难的句子,以及有书读时懒散的情况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故有所览辄省记”

  写了年轻时候借书困难,用心之专。

  B“素蝇灰丝时蒙卷轴”

  与前句对比,写出了不求进取的懒散状态。

  2 .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书非借不能读也”。

  3 . 根据中心论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自己不必存书,只有借书才能“读书也必专”呢 ?

  作者写作文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在于借“书非借不读也”的观点予以发挥,否定那种耽于安逸、不思进取的行为,勉励青年们正视客观困难,创造条件,在逆境中奋发进取。

  4。“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意义?作用?

  过渡句,由书及物,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有普遍意义。

  5. 从结构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本文构思严密,论证层层递进。作者的意图是教育青年人专心读书,所以一开篇就阐明道理,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逐层加以论证:先分析问题。首先分析藏书者的一般情况,侧重说明有书不能读的原因:再说自己的切身体会,侧重说明唯借书才能读书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今昔对比,重提自己过去借书之难,以自己的“不幸”反衬黄生之“幸”。行文至此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希望 ( 解决问题 ) ,希望黄生“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

  6 . 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提示之一: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7.“幸”“不幸”“专”怎样理解?

  幸:指学习条件好;不幸:指学习条件不好;专:指勤奋学习。学习条件不好,也要创造条件,勤奋学习。

  8.“叹”“惜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感叹;珍惜。表达作者感叹光阴可贵,劝勉青少年应该及时努力的思想感情

  9.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明确并板书,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 (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提示之二:本文是议论文,但从表达上看,是否以说教的方式来训导黄生呢 ?

  讨论、归纳并板书: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先晓之以理,并从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角度作对比,做到有理有据。为了进一步强调中心,使文章具有感染力,作者又联系自己的具体实践,从正反两面谈了“通籍”前后读书迥然相异的情况,言辞中肯,令人深思。最后作者又发出“生固幸而遇予乎”的感慨,对黄生的爱护和期望之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一个长者的态度。这样就能做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四、归纳写作特色

  1 . 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中间三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

  2 . 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 . 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明确方法,小组学习。

  三、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

  1、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相机出示对句子的.理解。

  2、整体归纳回顾:(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教师分析其中原因,帮助学生解开疑惑。 (多媒体出示“走进科学”)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在学生充分的交流后,引导简练归纳。(多媒体出示启示)

  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作业设计: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向学生推荐阅读《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案 篇4

  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

  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xx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xx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

  1993年选自《新唐书-姚崇传》,主人公姚崇;

  1994年选自《唐语林-识鉴》,一说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

  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

  1996年选自《宋史-郭永传》,主人公郭永;

  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

  1998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

  1999年选自《北齐书-苏琼传》,主人公苏琼;

  20xx年选自《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的

  20xx年选自《田单传》主人公田单20xx年选自《史记.李广将军列传》主人公李广

  20xx年选自《资治通览·唐纪八》主人公裴矩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11实词解释题和14题句子翻译题)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教师要多加引导,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

  实词答题技巧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有许多学生对20xx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个义项

  A、气息B、休息C、熄灭D、子息E、利息F、出息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xx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4、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6、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xx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结构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翻译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

  文言文翻译方法

  翻译文言文,既要做到内容忠实于原文,又要做到文字通顺流畅。翻译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落实。即落实原文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意义。要通观全篇,仔细钻研字、词、句、篇。例如:《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有人把“外人”译为“外国人”有人译为“世外之人”,理由是“桃花源是陶渊明空想的乌托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桃花源记》全文来看,后面还有“此中人语云:‘不足以外人道也’。”“此中人”即桃花源中人,“外人”即桃花源以外的人。

  二.保持。即审慎地辨别原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保持原文的语气。例如《陈涉世家》中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句末的“乎”相当于现代的“吗”,似乎像疑问句。但是细审句子的语气,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表示陈胜愤慨的激情。

  三.调整。即对句子中的个别词序作必要的调整。古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毕竟有所不同,有时就要调整词序。如《郑人买履》中的“何不试之以足?”需要调整为“何不以足试之?”然后再译作“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四.增补。即翻译时要注意把原句中省略的字、词补充完整。如《登泰山记》:“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要译成“泰山的正南面有三座山谷。当中一座的水道绕过泰安城的外边,那就是郦道元书里提到的‘环水’。”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

  五.省略。即文言文中的有些虚词或客套话,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而且也用不着,这就可以省去不译。例如《公输》中的“子墨子”,不必译为“我的老师墨先生”,译成“墨子”或“墨翟先生”就可以了。又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夫”为助词,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不必翻译,译成“打仗”或“作战”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使文字简洁,又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六、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系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

  七、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八、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1、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亲近

  2、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照录不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

  4、删掉不译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5、补充省略6、调整语序(以上六种方法视具体语境来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摭谈高考古文今译的标准与技巧

  一、要准确翻译好每一个字,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即合乎“信”。一般高考翻译的句子总是有几个重要词语,如“其李将军之谓也?”的“其”,如果翻译不出,就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有些省高考阅卷组甚至规定,把这些重要参与作为采分点,不翻译出来就直接扣分。如下面这些句子,有哪些是重要词语必须翻译准确的呢?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2、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3、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上面这五句,每一句都有重点词语。如“心动”意义为内心恐慌,“极”则是尽情享受。我们在平时积累文言知识和做考试题目时候,要注意两类词语。实词中要注意多义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如“恨”在文中意义为“遗憾”;虚词意义往往不固定,如3、5两句的“其”,前一个在句中起揣测强化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表示自己,“焉”则有兼词“于之”和句末语气词两种用法,第2句意为“从中”。如果抓住这些点,句子翻译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翻译的句子要通顺,要合乎现代汉语语法,即合乎“达”。古代汉语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相距太远,如省略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就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翻译。如:

  6、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幕碑记》)

  8、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幕碑记》)

  这三个句子分别是省略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文言省略的成分有介词、动词,缺少句子主语宾语的必须补充完整。被动句有的有被动标志“见”“于”“受”等,有的没有,如第7句就要根据句意补充。定语后置句要把后置句的定语放到前面,如第8句应该译成“能够不改变他们志向的高官”。状语后置句也应该调整语序,如第2句应该译为“从中得到养生之道了”。而有些句子还要考虑语言环境,将句子蕴涵的语气体现出来,如第6句必须把假设的句意译出来,为“假如现在把钟磬放在水里”,这才通顺。

  三、对一些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还要译出原文的风格来,即合乎“雅”。常用的方法是补充成分、明确内容。如: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季氏将伐颛臾》)

  第9句用了比喻,语言简约,翻译时要符合语境恰当增加成分,而不能就文直译,应译为“人家是屠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第10句用了借代,翻译时可以把“虎兕、龟玉”分别翻译为“猛虎、珍宝”;又如第8句的“四海”也应该翻译为“天下”,这样才真正体现古文今译的标准。此外,对采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古文,也要注意。

  掌握了“信、达、雅”的标准,可能还不能翻译好一个句子,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字难句”。这时候就要根据“据文断义”的技巧,根据文章的语境来推测“难字难句”的意思。如20xx年北京春考:

  昔者弥子暇见爱于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这则短文写了弥子对母亲和君主的尊重,正因如此,卫君才认为弥子“孝”和“爱”。这是对传统美德的歌颂。许多考生理解不了“不尽而奉君”,或者对“忘其口而念我”感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没有从整体上理解古文的缘故。文章讲了两个故事,根据上下文内容,“不尽而奉君”是指“没有吃完(桃子)就献给卫君”,为什么不另外摘一个呢?因为弥子吃这个桃子的时候感到特别甜。而“忘其口而念我”是卫君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的,他没有批评弥子,而是替弥子找了一个台阶:“这是尊重我啊,他忘了自己的口味而想到了我!”这样上下文联系,文字就可以疏通了。许多考生就是用“据文断义”的方法,将20xx年春考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中的难点“多”字译成“称赞”。

  另外,我们复习的时候要注意,高考古文今译的字、词、句,都是常见常用的,因此平时要多在常见的字、词、句上下功夫,不要一味求难;偶尔遇到难的,我们也不要心慌,要善于联系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文章内容来推测,相信一定可以做好古文今译题。

  文言“互文”的翻译

  古文中,有些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句子,处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或三个词语中可以近义互释、异义互补,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称为互文。互文有同义对应和异义对应两种情况。下面就来谈谈它们的翻译。

  1.同义对应

  (1)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说》)

  译:冒着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

  (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译:率领着疲惫不堪且仅有几百人的队伍,转过来就进攻秦朝。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译:在军事失利、形势危急的时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4)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译:于是贯通了五经和六艺。

  (5)处若忘,行若遗。(《答李翊书》)

  译:静处或行动时都好像遗忘了什么。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译:北国的风光,在千万里辽阔的疆土上,都是冰封雪飘。

  从上面的翻译看出:同义对应的两个词可以互相解释,翻译时往往两词连用,如“遗忘”“贯通”“熙熙攘攘”“千万里”;或取共同义,如“触”“犯”译为“冒着”,受任、奉命译为“接受……的任务”,“率”“将”译为“率领”。

  2.异义对应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译: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2)朝辉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译: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师表》)

  译: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长期出征万里的人没有回来。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错。

  (5)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译:天地啊!你不分好歹、颠倒贤愚,真不配做天地啊!

  从上面翻译看出:对于异义对应的句子,翻译时把两词连用即可,如“谈笑和来往的”“早晨和傍晚”“秦汉时”“枝枝叶叶”等。

  表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分类例释

  文言人物传记中,表官职变动的词使用多且复杂,弄清这些词义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

  一、授予、提升官职类: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例如《张衡传》中:“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升:升官。《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元史·贾鲁传》:“擢户部主事。”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二、调动官职类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

  三.兼职、代理类:

  兼:兼任。《〈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晋书·袁乔传》:“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四、降职、罢免类:

  贬:降职。《宋史·唐介传》:“帝怒益甚,贬(介)春州别驾。”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出:京官外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

  左迁: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即司马。”

  罢、免:罢除、免去官职。此义同现代汉语。(例略)

  黜:废,贬退。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五、就任类:

  视事:任职。《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下车:刚刚上任。“下车伊始。”

  古代年龄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年幼:总角儿童:垂髫

  女孩子七岁:龆年女孩子12岁:金钗之年女孩子13岁:豆寇年华

  女孩子15岁:及笈之年女孩子16岁:碧玉年华女孩子20岁:桃李年华

  女孩子24岁:花信年华女子出嫁:摽梅之年男孩子8岁::龆年

  男孩子15岁:束发(成童)男子20岁:弱冠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礼仪习俗

  总角古代儿童未成年时束发为两结,形如角《祭妹文》:必梳双髻。

  弱冠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子路……侍生》冠者五六人。

  加笄(簪子)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以示成年。《孔雀东南飞》:结发为枕席。

  婚姻六礼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具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刘兰芝再嫁太守家。

  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家省亲,但娘家不接,不得随便归省《项脊轩志》:吾妻归宁。

  于归(归)女子出嫁叫于归或归《诗经》:之子于归,宜室宜家;《项脊轩志》:吾妻来归。

  丧葬棺,(柩)装尸用,是棺外的套棺,总称柩《祭妹文》:今予殓汝葬汝。

  殓将尸体装入棺中叫殓(入殓)

  殡停棺出殡即将棺抬出。

  葬埋棺于墓穴中今予殓汝葬汝。

  窀穸墓穴

  坟埋土隆起王昭君之青冢即坟

  俑埋葬的人形殉葬品秦始皇兵马俑

  挽歌出殡时所唱的歌陶潜自写《挽歌》(见《记念刘和珍君》)

  墓地著庐古人死后,晚辈或后学有的在墓地建庐服丧守护颜回于孔子死后,曾造庐守护于墓地。《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崩(驾崩)指帝王死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丧服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不同丧服和穿着时间的长短。一般穿白色丧服。《之战》;晋文公死后,其子晋襄公墨衰绖,晋于是始墨

  祭祀宗庙(太庙、祖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把宗庙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国君认为君权神授,是承袭祖先而得,所以天子诸侯必有宗庙。国家大事必告于宗庙,以示尊敬《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即秦代七代祖先之宗庙。《伶官传序》:少牢告庙,请其矢。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祭祀土神、谷神叫社稷,祭祀的地方也叫社稷,社稷也是国家的象征祭品:天子用太牢(牛、羊、猪各一);诸侯用太牢,卿用特牛(一牛),大夫用少牢(羊、猪各一)。

  祖古人上路前祭路神是祖荆轲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酹祭奠时,洒酒于地,以慰天地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最隆重的礼节叫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极顶祭天曰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霍去病追敌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斋戒古人祭祀前,主祭人要用数日更衣、独居、素食、戒酒、每天沐浴等,使心地清静,叫斋戒《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牺牲祭品如牛、羊、猪叫牺牲《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神器古代帝王所用之物,如符玺(印章)一类的东西,是帝位象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亚父南向坐。(最尊)项王东向坐。(也是尊位)

  礼仪坐姿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再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长跪(跽)跪时,臀离开脚跟,挺直了腰板府吏长跪告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顿首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长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礼(《左传》)

  再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为拜,拜了又拜为再拜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尚右古代左、右两字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尚右,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人乘车规矩都以左为上,主位在左。虚左是留出左边的座位,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贽古人拜见时的见面礼撰长书以为贽。

  刺即名片,官员互访时要投刺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九宾礼是战国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设九个迎宾赞礼官,将客人延引上殿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可进行下面的一些归类:

  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20xx)

  作者的其他文章

  论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如何帮助补习生提...

  妻子和丈夫的别称

  18个常用文言虚...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中秋诗词

  新闻的标题

  文言实词120个...

文言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理解类比、对比、反问在说理中的作用。

  准确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礼有节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理解类比、对比、反问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礼有节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时代背景介绍:齐景公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攻打齐国几乎兵临城下。通过这次教训,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外交才干的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晏子,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

  2、楚王想出了一个怎样的阴谋?晏子又是如何化解阴谋的?

  二、初读翻译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自读课文,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3、互助翻译,疏通课文

  三、理解课文

  1、楚王要“辱”谁?(真的是为了辱晏子吗?)

  “齐之习辞者”VS“习辞者”

  2、楚王为了“辱”成功,做了哪些准备?

  与左右大臣合谋

  安排演员

  选择时机:酒酣

  3、在宴席上正式“演出”时有没有破绽呢?

  4、“王视左右曰”,此时的楚王可能有怎样的语气神情?

  5、面对楚王的别有用心的刁难,面对国家尊严受到威胁,晏子是如何应对的?晏子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进行反击?

  对比 淮南为橘VS淮北为枳

  类比

  对比 在齐不盗VS入楚则盗

  弊在楚

  5、“王笑曰”,楚王此时是一种怎样的笑?

  6、从全文来看,体现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晏子为什么要“避席”?

  7、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8、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

  1、通过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复习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

  2.简介天下奇观——海宁潮

  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3.分析钱塘江潮的成因

  (1) 江口成喇叭形,宽处超过百里,窄处仅十里,涨潮时,巨大的海潮涌向狭窄的江面,自然形成壮观的海潮。

  (2)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时受阻,高掀上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潮水就奔腾咆哮、排山倒海。

  因此,观钱塘江潮水成了古今盛事。

  4.简介南宋观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

  (1)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2)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3)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二、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著有《武林旧事》、《草窗词》、《齐东野语》。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作。

  三、初读课文

  1.听朗读磁带,注意读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波(jīnɡ)

  2.划分朗读节奏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tíng)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zhāi) 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méng chōng)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lǚ)平地。倏(shū)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gě 无迹,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sù迎而上,出没mò于﹨鲸波万仞rèn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qǐ ﹨溢目,四马塞sè途,饮食百物﹨皆﹨倍穹qióng常时,而﹨僦赁jiù lìn 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3.字词解释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4.分为四小组,对本文进行逐段翻译。学生翻译后,教师对此进行点评。

  四、整体感知

  1.逐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2)《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总领全文。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刻画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描写角度:

  形:仅如银线 色:玉城雪岭

  声:声如雷霆 势:吞天沃日

  (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描写方法:

  比喻、夸张(渲染潮涌之状)

  引用(概括上文,呼应首句,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进一步描绘了海潮波澜壮阔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2)除开头仍是一句总述,水军演习写得扣人心弦,水军表演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演习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作战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3)一场惊心动魄的演习,却结束在“烟消波散”的静景中,这采用的什么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动静相衬的写法

  静: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动:奔腾分合、乘弄标舞、声如崩山

  静:烟消波静、一舸无迹

  第三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2)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壮士形象:披发文身; 手持大旗;争先鼓勇

  泳技高超:溯迎而上;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3)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请摘记出来。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

  (4)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弄潮儿本领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5)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图”?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有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第四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文章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本文语言之所以生动而形象,主要在于:

  (1)能准确地运用动词。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等动词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

  (2)文中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喻,“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势如同亲见,感受很深。

  五、布置作业

  1.全文背诵

  2.完成语文同步

文言文教案 篇7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二、学生阅读课文,疏通字句,理清结构

  1、根据注释默读课文:

  ⑴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 扳 谒 称 泯 耶

  ⑵ 掌握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父异焉 书诗 立就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 利其然 环谒 泯然 受于天 固众人 伤仲永

  说明:强调词性活用的情况。

  ⑶ 完成练习题三。

  2、齐读课文:

  ⑴ 完成练习题一:

  说明:教师先读文中需要注意停顿的句子。

  ⑵ 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⑴ 童年时期:

  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⑵ 少年时期:

  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 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⑴ 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⑵ 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来。(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

  七、布置作业

  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1-12

经典的文言文教案06-11

文言文教案12-18

文言文教案09-15

文言文教案模板03-19

文言文翻译教案03-27

文言文《口技》教案06-11

文言文虚词的教案06-11

文言文《狼》教案06-11

文言文学弈的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