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四合院和楼房住宅的不同,指出了四合院中邻里的关西密切,楼房住宅邻里关系疏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小四合院里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那份温馨。
3.体会作者抓住具体事情来表情达意地方法。
重难点:
体会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以及作者对四合院的`留恋。
教法:
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四合院比较陌生
教程:
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1.自主阅读
2.自读想象
3.体验情感
二、阅读指导
1.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找画词语,把课文读书读流利。
2.抓住重点段,学生自读体会
(1)自读第2---4自然段,想想小小的四合院为什么给作者的印象是那样深刻,那样神奇迷人。
(2)学生讨论交流
(3)体会作者抓住具体的事例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体会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作用。
3.讨论:为什么要加上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三、语文实践
了解一下具有老北京特点的建筑
四、作业:自选
板书:
院子
四合院里邻里关系密切
院子 回忆四合院里的快乐、和睦、甜蜜
离开四合院、怀念四合院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3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风干、吸吮、“饿”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读、联系生活想象读,等多种方法朗读,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逐步培养自己的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通过抓关键词,交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想象仿写,初步学习细节描写;
通过小组合作、对比想象,了解反衬法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水的珍贵,知道节约用水,体会母亲的勤俭持家,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的品读与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学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水的珍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初步了解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养成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4分钟)
出示一组词语,指生读;巩固多音字,易读错词。
自由交流读书感受,顺势引导,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锻炼用词语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导下一步教学)
基本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苦”、“乐”、“珍贵”、“缺水”等,顺势把苦、乐、珍贵板书到黑板上。
交流读书方法:我们读书就是这样,有了基本的感受后,还应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样具体生动的来表述的。
二、精读感悟:(默读5分钟,交流指导朗读15分钟,其中第一3分钟,第二雨中5分钟,一勺水7分钟)
1、作者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从而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呢?
默读课文,找到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标画出表现水的珍贵的词句,印象特别深刻的词,可用三角号标出。如果有了感受还能用一两个词语表达出来,写在书边上,那你还养成了读书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2、读完后,小组内交流标画的词句,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顺序灵活调整)
(1)、十里挑水
引导抓住“十公里”、“一个小时”、“一担”,读好文章,并体会取水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珍贵;
(小结:从取水的不易,我们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而且作者巧妙地借助几个数字,就把村里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现了出来。除了数字,作者还借用了村里人的一句话,同学们齐读,指一学生说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导抓住:“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抚摸与清凉”、“吃”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大人们也加入了,更突出村里人对水的渴望。
再指生读,当读不好时,老师语言铺垫,指导学生读出村里人洗澡时的快乐
作者用了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孩子们雨中洗澡的'快乐,衬托出了村里人对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一勺水冲凉
同学们读标画的词句,抓住:“缓缓”、“滑过”、“倾注”、“吸吮”、“抚摸”等,读出四兄弟对这一勺水的享受。
这一勺水就能带来如此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些水有吗?
作者用了细节描写,像是慢镜头一样,把这份快乐一点点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让我们也慢慢的咀嚼这段文字,品味这段文字,享受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这份快乐!
一起来慢慢的读,想象着读。
这一勺水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一勺水都没有,人们对水是无比的渴望,而且母亲享受得到吗?“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说明什么“水的珍贵、母亲的伟大,母亲为家精打细算!”
(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这样引导:雨水澡带给了人们过节似的快乐,可是,这快乐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这骄阳下劳动的人们的感觉是……(快要风干了)而四兄弟呢?(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晒干了吗?是谁给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导读。
小结: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生活场景的描写,突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
(备注:如果学生说出了很多文辞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学的重点时,引导读正确,然后积累下来就可以了,略处理)
过渡:可是,极度的缺水,明明给村里人带来的是无言的苦,作者却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快乐呢?(小组讨论,指生说)
三、感悟写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有水之乐,反衬了平时的无水之苦;以乐衬苦,正是平时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当有水“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欢乐;(2分钟)
2、 直面旱区(3分钟)
配乐欣赏图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赏完,说感受,(1分钟)
先让学生说,后写;写完,简单交流。(写2分钟,交流2分钟)
四、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做一期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推荐阅读:《一碗水的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27、水
最珍贵
十里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冲凉
(细节描写)
反衬
苦 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自主理解并积累生字新词。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内涵丰富的句子;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3、根据人物的特点和特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
4、感受六个孩子对法西斯的憎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援助、惋惜等。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简介背景,激发情感。
1、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师: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乱。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乘机侵略西班牙,派往西班牙20万军队。三年的战争使西班牙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西班牙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斗争,各国人民纷纷募集粮食、药品、捐款予以支援。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讲述了六个孩子的故事。
说明: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本课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是学生所不了解的。背景资料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六个孩子,围绕他们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2、出示填空:
一天,六个的孩子从报纸上看到,他们(时间)(地点)(谁)(做什么)想______,于是他们______。(结果)
3、概括一件事情需要讲清楚哪些内容?
说明: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本篇课文的篇幅很长,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确实不易。利用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线索,降低概括的难度。然后,让学生了解概括事件要讲清楚事件的“六要素”,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交流。
板书:安东尼罗达甫兰杰克依沃塞夫……
三、研读课文,感悟六个孩子的品质。
(一)学习课文1-8节。
1、师:六个孩子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张残缺不全的西班牙孩子的脸。
出示图片。
2、轻声读课文1-8节,思考:
六个捷克孩子从报纸上看到了被法西斯强盗炸死的西班牙孩子的残缺不全的脸,想到_______,想到_____,还想到______。
3、交流。
4、小结:六个孩子对那个可怜的西班牙孩子满怀同情,对法西斯强盗满怀怒火
5、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3-8节。
过渡:孩子们多么想帮助那些饱受战争苦难的西班牙人民啊,他们能做的只有捐钱了,可是钱太少了,只有半克隆,这相当于人民币1角5分左右,于是他们想到了卖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二)学习课文14-18节
◆1、课文14-18节写了4个孩子献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过程。请大家默读课文14-18节,你觉得哪个孩子最了不起,为什么?
2、交流。
安东尼:
⑴敬佩安东尼的同学齐读14节。
⑵交流敬佩安东尼的原因。板书:折刀
◆⑶出示骑士画面,理解“骑士”
⑷随机指导朗读:
突然,安东尼说:“我有一把折刀,”他犹豫了一会儿,又加上一句,“可以卖掉它。”
⑸小结:安东尼第一个想到了卖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那把折刀是一件宝贝,是每个孩子都幻想拥有的,他虽然有太多的不舍,还是毅然捐了出来,他真了不起。
⑹孩子们对他的举动充满敬佩,出示句子朗读:
甫兰杰克庄严地站了起来。其余孩子也站了起来。他们紧紧握住了安东尼的手,紧紧地——成年人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时刻才这样握手。
甫兰杰克:
⑴学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书:鞋油盒
◆⑵出示鞋油盒实物。师:这个盒子可有趣了,轻轻一扭,盒子就打开了,甫兰杰克可是等了好久,鞋油用完了,才归他所有的,这里面可以藏很多宝贝,或许就藏着孩子们最喜欢的弹子,你喜欢吗?舍得卖掉吗?
⑶朗读句子:甫兰杰克一声不响地拿出一只铁制的鞋油盒,轻轻地放到安东尼的刀子旁边。
罗达:
⑴学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书:弹子
⑵出示句子朗读:
第十四粒是用锡做的,他用这粒弹子玩的时候总是赢的。
依沃塞夫:
⑴师:没有人觉得依沃塞夫了不起,他真的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
⑵出示:但是当依沃塞夫把自己的哨子放到安东尼的刀和甫兰杰克的铁盒旁边时,罗达觉得惭愧了。他在自己那十三粒弹子里又加了一粒。第十四粒是用锡做的,他用这粒弹子玩的时候总是赢的。
◆⑶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依沃塞夫平时用哨子可以干什么呢?板书:哨子
总结:课文写了四个孩子,但我们知道六个孩子都是一样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有那么多不舍,但是他们在不舍时,在犹豫时,仿佛又看见了西班牙孩子那残缺不全的脸,毅然捐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善良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课文14-18节。
说明:
文章14—18小节是文章的重点,表现了六个孩子为了帮助西班牙人民,决定卖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的过程。然而,折刀、鞋油盒、弹子、哨子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东西为什么是这些孩子最宝贵的?这是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的。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用“你觉得哪个孩子最了不起,为什么?”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走近这些孩子。通过想象练习,有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让学生明白,东西虽然平常,但对于六个穷孩子来说,是最喜欢的,是独一无二的.,把这些宝物卖掉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不舍,从而体会他们的善良和对法西斯的憎恨。
过渡:孩子们捧着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来到了老依查克收旧货的铺子,在他们心里,他们正做着一件最神圣的事情,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庄严,他们的心情又是那样的激动。这一段写得十分感人,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19-20节,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孩子们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19-20节。
1、配乐朗读。
2、想象说话:孩子们心情是那么激动,是因为___________。
四、小结复习,简介作者。
1、总结:战火无情人有情,东西有价,情谊无价。透过这些平常却又宝贵的东西,我们分明看到是六个孩子,六个捷克的孩子,六个善良的捷克孩子,六个充满正义感的捷克孩子,让我们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安东尼、罗达、甫兰杰克依沃塞夫。
◆2、更要记住的是文章的作者,简介作者:伏契克
说明:
在分析与探讨将近尾声之时让学生了解文章作者,能更好的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名篇的兴趣。
3、教师总结:伏契克说过:“为了汲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我想:这样的一尊尊塑像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
4、拓展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课本剧。
附板书:
35、六个孩子的故事
(捷克)
安东尼折刀
罗达鞋油盒援助→西班牙人民
甫兰杰克弹子
依沃塞夫哨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导学生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清晰
介绍
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
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1) (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猫》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5.背诵课文第4节。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名人关于写日记的心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写日记的意义。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掌握写日记的要求和方法。
3、拓展学生日记的内容。
4、帮助学生形成坚持写日记的良好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拓展学生日记的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坚持写日记的良好意识。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师: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我们受益终身,今天,我们要学习,要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是什么呢?教师板书:坚持写日记
2、过渡:为什么要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它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看幻灯……
二、明确意义。
1、学习名人关于写日记的心得。
(播放幻灯片)
指名读,集体讨论。
“你要仔细观察身边的老王或老李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要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录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经常观察生活,经常积累,养成一种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写作品不仅仗着临时观察,更需要随时留心,随时积累。”———老舍
“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鲁迅
2、师生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师:看了上面的两段著名作家关于写日记的心得,你觉得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呢?
生:写日记能使我们平时注意多观察、多记录,能使我们写作文时有内容可写。
生:多写日记,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作文水平。
生:写日记不是写一天就完事儿的,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这样能锻炼人的毅力。
生:写日记能帮助我们练好字。
生:写日记需要我们把每天的想法写下来,能帮助我们总结思想。
2、教师总结。
师:是啊,写日记好处很多,写日记不但为我们积累珍贵的资料和见闻,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机会,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之外,它还有两个好处,就是磨练我们的意志,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北京有一个著名的特级教师就称写日记是一种“道德长跑”。因为,一方面,写日记必须持之以恒,一曝十寒,时断时续,意志薄弱,没有恒心和毅力,只凭心血来潮是写不好日记的,将来也必然是个无所作为的人;另一个方面,它还要求我们每天总结自己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读文,进一步感悟散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境及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6个一类生字,4个二类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抓住课文所描写的具体景物,感悟作者所展开的联想,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抓住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展开的联想,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茅盾的资料。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喇(lǎ) (喇叭)(喇嘛)
叭(bā) (喇叭)
鸥(āu) (海鸥)(鸥群)
燥(zào) (干燥)(燥热难当)
轰(hōng) (轰动)(轰鸣)(轰轰烈烈)
叠(dié) (重叠)(堆叠)(峰峦叠嶂)
焰(yàn) (焰火)(气焰)(势焰)
溶(róng) (溶洞)(溶解)(溶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什么?(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画面……)大作家茅盾笔下的黄昏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基础知识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清段落。(1—4,5—13)
2.读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
(浪头、白鸥、风、夕阳、白鸽、笳声)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认真读一读。
4.了解作者生平,学生汇报课外查阅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真读文,通过作者对所见景物展开的联想,进一步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1.指名读1-4自然段。
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哪种景物?怎样描写波浪的?自己读一读。看到波浪展开了怎样的联想?(正步走的队伍、愤怒、冲锋号、喊杀声、一排怒似一排。)体会当时作者内心的情感,再读文。
2.自由朗读5-13自然段。
思考: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
什么样的夕阳?(愤怒的、挣扎着的。)
(对明天、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期待)
二、自由读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破折号的停顿。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黄昏
波浪太阳
正步走的队伍愤怒
愤怒燥怒挣扎着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多角度去感受和发现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你们知道那些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所了解的历史人物)
2、教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文中的“将”、“相”各指的是谁?“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3、指名到黑板前书写:“将”廉颇,“相”蔺相如。(请学生评价黑板上的书写)
教师:“和”(板书“和”和好、团结)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还可以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将相和》这个故事是有哪几件事组成?
2、学生交流后得出《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事件组成的。
3、教师:这三个事件在文中的叙述顺序能否颠倒?教师:对,这三个小故事是不能颠倒顺序的,他们之间存
在着因果关系。请同学们选择关联词语天空,理清故事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
(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立了大功,( )赵王提升了他的职位。
( )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想给他个下不来台。
( )蔺相如顾全大局,感动了廉颇( )廉颇就登门负荆请罪,表现出他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 )蔺相如和廉颇齐心协力,( )使秦王不敢进攻赵国。
三、品读课文,感知形象
1、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能评价一下文中的`几个人物吗?
2、选读重点句段,走近蔺相如。
教师:我发现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一边快速默读,一边画下来。
(1)临危受命
出示:“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教师:蔺相如的这番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临危受命(板书)。赵王问怎么办,它是不假思索的说了这番话吗?
教师:对,“想了一会儿”,也就是他经过慎重思考以后的,胸有成竹、掷地有声的说。
(指导学生朗读)
(2)略施小计
教师: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你觉得这样说妥不妥?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3)理直气壮
出示:“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撞碎在这柱子上!”(教师指导朗读)
从这个“撞”字上,你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不辱使命
教师:当然,作为强大一方的秦国对赵国的威胁并没有因此消除,几年后的渑池之会,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又怎样说? 出示:“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面对强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蔺相如的爱国之心,看到了他过人的谋略和勇气)
(5)顾全大局
教师: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机智的蔺相如,廉颇却说他是靠耍嘴皮子立功的,你认为这样评价合适吗?
教师:你们从蔺相如的话里听出了什么?
3、画出描写廉颇语言,行动的句子,用心读一读。
教师:廉颇说蔺相如的话你们赞同吗?请说明理由。想象一下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两个人会怎样对话?
(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教师: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教师:从廉颇负荆请罪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四、研读课文,深化认识
1、教师: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认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
2、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组织学生研读《史记》中的原著。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9
一、课文理解: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按照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用归并法把文章分成两大段。
第一大段(第1----3自然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三次用“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大段(第4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样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小猫的淘气。①“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②“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 ”③“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写出了小猫的“更可爱”,在于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喜爱之情更深了一步。
二、学习重点:
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易学的方法。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一般这种文章的段落里都有总起句或中心句。如《猫》,几乎每个自然段开头都有一个总起句。但第2 、3自然段总起句只是概括第2、3自然段内容,只有“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概括全大段的主要内容,可作为第一大段的段落大意。同样第4自然段总起句的前半部份“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可作为第二大段的段落大意。
三、难点分析: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小梅花”指的是猫的脚印。因为梅花有五个花瓣,猫有五个脚趾,它的脚印和梅花的形状很相似。最重要的还是作者十分喜爱猫,由于喜欢就不会嫌它脏,就不讨厌它,所以把猫的脚印比喻成美丽的小梅花。这表达了作家老舍爷爷喜爱猫的思想感情。
四、参考资料:
作者老舍(1899----1966),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猫》一文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课《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把猫的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声,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我在上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猫的'性格写具体的?这些矛盾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能把它们用在一起?两者之间用什么词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学生找出来,体会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接着让学生用上“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有同学说:“小狗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温顺吧!它的确有时侯很温顺,它会在你写作时走过来让你摸一下、抱一下,可是它又是那么尽职,每天晚上总是忠诚地守在大门口防止坏人来侵扰。”又如在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同学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有同学说:“猫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脚印是比较脏的,而在作者眼中脚印是小梅花,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还有同学说:“我从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叫声不是厌烦而是喜欢。”还有同学说:“我从蹭你的腿要求给抓痒这句话中体会猫与作者之间有着感情。”总之,学生们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体会到语文教学要抓住课文中语言文字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揣摩,既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能培养学生说话、写作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中法两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学习引号的用法。随班就读学生能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人物对话和表达作者感想的的句子
教学构想: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通过预习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和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心愿》。(板书:心愿)
“心愿”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心愿?他们分别有什么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同学读课文。读后评议并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答出:课文讲的是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
3、说一说从哪儿看出他们有这样的心愿?“我”和法国一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心愿?他们分别有什么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我”和法国一家人有这样的心愿,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出来。同时板书:中国——我、法国——一家人、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2.从哪儿看出他们有这样的心愿?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1)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中国迷”?
(2)然后从法国一家人都成了“中国迷”,来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父亲是个“中国迷”表现在:他随贸易代表团来中国,家里就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同时回来后“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讲许多中国见闻。
维勒尼克是个“中国迷”表现在:小姑娘一看见作者,就猜出作者是个中国人,并“乞求”爸爸带她去北京。维勒尼克的母亲在父女俩的影响下也快成了“中国迷”了。
(3)“我”也有这样的“心愿”表现在:“我”的家中有“法国会眨眼的娃娃”;“我”的小女儿也会讲法语;“我”欢迎维勒尼克一家人去北京作客。
(4)第二个问题要引导学生答出:因为他们对对方的国家深深地喜爱。
3、“我”和法国一家人有这样的心愿,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答出:说明中法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同时两国人民愿意巩固和发展这一友谊。
四、体会文章中心
1、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通过描写“我”和法国一家人的友好交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两国人民希望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读熟课文。
以“我愿……”为题,写一片断,表达你和法国小朋友的感情。
板书设计
心愿
中国——我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法国——一家人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强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了解文章是怎样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的;学习和理解课文是如何运用反衬等写作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的。
3、熟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预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师:对!正是由于刘伯承司令员的出色指挥,我军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在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关于刘伯承的故事,第11课《军神》。(板书课题:11、军神)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文章中的“军神”指谁?
生:课文中的“军神”是指刘伯承。
师:课文讲了有关刘伯承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刘伯承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医生给他做手术,他怕打麻药伤害脑神经,就没有打麻药,沃克医生夸他为军神。
师:沃克医生是怎样赞刘伯承的,谁能读一读那句话?
生:(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师:同学们都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这句话),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学生自由读这句话)
生: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板书疑问:会说话的钢板?)
生: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疑问:军神?)
师:除了这些疑问外,预习时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每小组选一个代表,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各小组讨论交流)
师:现在就把你们小组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生:一开始,刘伯承为什么不说自己的真名?
生:我能解答。因为那时刘伯承已经非常出名了,如果告诉他真名,沃克医生就不敢用刀子使劲割他的眼睛,这样刘伯承的眼睛就不会好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因为当时刘伯承是个革命者,都想抓他,他怕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不用自己的真名。
师:其他小组还有哪些疑问呢?
生:刘伯承为什么要数刀数?(板书疑问:数刀数?)
生:刘伯承为什么要勉强一笑?(板书疑问:勉强一笑?)
生:课文中说:“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为什么会闪出惊疑的神情?(板书疑问:惊疑的神情?)
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生:我会先自己读读课文,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生:我们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师:(小结)对!自己读书是一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布置作业
1、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自主探究,读书感悟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讲了有关手术的事?(学生默读思考)
生:课文从“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到“七十二刀”讲了有关手术的事。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到“您过奖了”。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也是有关手术的事。
师:同学们想一想,夸赞刘伯承的话是不是有关手术的事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勇敢,所以沃克医生才会夸奖他。
师:说得有道理。那手术之前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先来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看看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知道了沃克医生是怎样断定刘伯承是军人的。
师:沃克医生是怎么判断出来的?你能读读书中的句子吗?
生:(读句子)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板书:伤势严重、从容镇定)
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了他伤势很严重?
生:我是从这儿体会到的:“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师: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刘伯承非常从容镇定呢?
生:从“病人微微一笑”可以体会到刘伯承非常从容镇定。
师:是啊,伤势这样严重,他却职此从容镇定,所以沃克医生断定他是一个军人。 (板书:军人)
师:可后来为什么又称赞刘伯承为军神呢?画出描写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表现的句子,多读几启遍,想一想,你能从中体例到什么?(学生读书体会)
师:在准备时,他们各有表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里要听医生的指挥!”体会到病人伤得严重,他怕病人不用麻药会在手术过程中昏过去,所以很生气。
生:“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从这些话中,我体会到这样的手术一定非常疼痛,非常危险。而刘伯承明知道把烂肉割掉会非常疼痛,但他还是说“试试看吧”,我从这儿体会到他非常坚强。从这里我体会到刘伯承非常珍惜自己的大脑,他想自己以后要有一颗清醒的大脑来指挥战斗。
师:对!为了保留一颗清醒的大脑,他宁愿忍受疼痛,拒绝麻醉。(板书:拒绝麻醉)
生:从这一句话还可以看出刘伯承非常爱国。如果他不爱国,就不用带兵打仗,也就不必忍受那么大的疾苦来保留一颗清醒的大脑了。
师:正是由于刘伯承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他才忍受这样的巨痛,才表现出了这样坚强的意志。
(学生自由感情朗诵刘伯承的话)
师:是啊!手术是多么的疼痛,刘伯承又是多么的坚强!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病人一声不吭”一段,然后指名感情朗读)
师:继续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什么?
生:“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从这里我体会到了这次手术不一般。
生:“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从这里我体会到刘伯承非常勇敢坚强。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到了刘伯承的意志,以后我们就要继续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学到这里,你知道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是“军神”了吗?同学们可以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称赞刘伯承的话)。
生:沃克医生从来没见过做手术不打麻药的,他看见刘伯承手术中一声不吭,而且清楚地数着手术的也数,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师:(小结)对!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才赞叹他说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板书:坚强的意志、军神)
师:好,就让我们一起用赞叹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
师: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手术台旁,亲眼目睹了这次手术,你会怎样称赞刘伯承呢?
生:你真坚强!我长大后也要像你一样坚强!
生:我会称赞他:你真不愧为军神!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师:正是由于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他为自己保留了一颗清醒的大脑,使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出色地指挥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你知道刘伯承曾挥过哪些战斗吗?谁来简单说一说。
生:(略)
师:(出示文字)对!刘伯承曾参与领导、指挥了有名的南昌起义、第四、五次反“围剿”及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战斗,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下还可以继续查找有关这些战斗的资料。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公感受到了刘伯承那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也领悟到了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以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多留意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这些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只有这样,读书学习才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大胆地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3、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学前准备:
搜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读书时遇到的,也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课文中说,童年是在一串串问号中长大的',我们也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吧!
师:我们可以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提读书时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要求:在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把问题说清楚,说完整,声音要洪亮。
二、开始活动。
1、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解答问题。
2、向全班学生提出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3、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即使纠正语病和错误读音。
三、课后延伸。
让学生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找资料。
2、去图书馆。
3、问老师。
4、问家长。
5、上网查找。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3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德国小姑娘乌丽娜在丽江的故事,带给我们回味无穷的审美感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教学重难点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金色的读书年华,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珍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指导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出示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讲述了什么事?并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概括主要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回顾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体会丽江的美。勾画出描写丽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老师点拨以下几点:
(1)整体描写。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体会古城富有情趣的布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四方街的建筑特点”体会丽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写。
“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①”水”: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亮:扣住”倒映着白墙灰瓦,还有那在水边浣洗……特别好看”理解。
活跃:扣住”流下来”“冒出来”“哗哗哗”“汩汩汩”“穿行”等词语理解。
②”桥”:桥的特点是什么(林林总总)”林林总总”什么意思(形容繁多)
桥林林总总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量多:354座。
样式多:石板桥,木板桥;石拱桥,木拱桥;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
材料多:石头,木头。
雕刻丰富: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
(3)总结过渡。
这”水”和”桥”给丽江带来了什么又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什么
2、从具体词句中朗读体会”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的快乐。
如”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3、小结:丽江的”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从这快乐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乌丽娜对美丽的丽江古城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体词句朗读体会。
4、学到这里,你觉得乌丽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这样的孩子谁都喜欢,”我”更是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分别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丽江古城》的邮票,决定给乌丽娜写封信,把邮票寄给她时,想一想,在信中”我”会对乌丽娜说些什么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在叙事中写景,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的。
2、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特别好看”。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天上的星星》。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交流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的开放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估计学生可能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说是"如诗的夕照"?
夕阳为什么会是调皮的?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概和激动?等等。简单问题随时解决,如果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留在后面教学中解决。)
[意图:这个大环节中,学生第一遍读课文,重点是解决字音问题,把课文读通顺;第二遍读课文并交流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这时的感受一般是浅显的;第三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以学定教。]
三、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按照夕阳落下去的经过来描写景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考虑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交流,以便让学生有顺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当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当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当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39;我#39;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其他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夕照的录像片断)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读,升发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庭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有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丽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大家评议。(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4、课文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如诗的夕照",你们能不能写几句诗来赞美一下夕照的景象?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学生通过写诗,可以尽情表达对夕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在练笔中明白"如诗的夕照"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时的生字掌握得怎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致函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么,画出来并小组时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次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些句吧。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写手法。]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
4、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请学生配音解说。
[意图:用小组时背诵、给画面配音解说等到形式,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在背诵中再次感悟、想像夕照奇丽。]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时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受,还可以是其他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意图: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鼓励学生阅读时有不同的读感受。]
五、练笔。
1、你观察的夕照景象是怎样的呢?请你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写出自己的观察。
2、全班交流,建议教师要注意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教学小结:
本文行文条理清楚,用词贴切,比喻逼真,写出了夕照如诗如画的景观。希望同学们在了解课文怎样写夕照变化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等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3、感受莫泊桑不断追求出色、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酷爱,孜孜不倦,作品,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的了解,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主人公莫泊桑的了解,揭示课题。
(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成就。说的好,这就是莫泊桑,他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随机把“作品”一词出示在黑板上)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出示PPT)
(2)复习“拜”字写法,读好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讲述的就是青年莫泊桑在成长为作家过程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
“拜”是一个熟字,注意,它的右半部分是,四短横,一竖。(描红)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莫泊桑拜师。
2、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福楼拜的了解,理解“文学大师”。
(1)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福楼拜。
文中莫泊桑拜谁为师福楼拜。
谁能把他的身份介绍具体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
(2)理解“大师”的含义。
什么样的人人们会尊称他为大师啊在某些领域中相当有造诣的人。
福楼拜在文学创作方面极有造诣,所以被人尊称为——文学大师(拿词卡)带着崇敬的语气,读好——文学大师。
3、联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酷爱、孜孜不倦、作品”的含义,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了解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什么。
●莫泊桑要拜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为师,学什么呀?
●抓住文中句子: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理解“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词的含义。
●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平平常常。(贴:平平常常)
所以他追求让自己的——作品有特色。(贴:有特色)
(2)小结,初步感莫泊桑是个有追求的文学青年。
(3)抓住“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关键词语,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莫泊桑拜师学什么。
二、深入学习,学习创造性复述,体会莫泊桑不断要求进步、勤学苦练的精神。
(一)学习莫泊桑第一、二次登门请教的经过。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1、学习课文1—5小节,通过朗读,了解人物对话内容,指导抓好莫泊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练习创造性复述,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1)反馈文章写了莫泊桑几次登门拜访。
(2)了解莫泊桑拜师过程中,福楼拜是通过什么方式教他的。文章中三次登门,也都着重描写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之间的——对话。
(3)读文,了解前两次登门莫泊桑提出的问题。
①学生先自由朗读莫泊桑前两次登门,读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②指名读,读出疑问的口气。
③把莫泊桑说的第三句话用疑问的口气读出来。
(4)了解第一次登门面对莫泊桑的困惑,福楼拜如何指导他的,理解福楼拜所说的“功夫”的具体含义。
①师引读人物对话。
②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型复述。
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说他的功夫不到家,心里会想什么呢谁能联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一说。
③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于是,莫泊桑急切地问,那——(指导读好莫泊桑的话)
●福楼拜又是怎样指导他的呢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板书:看详细、长期记
●就是莫泊桑第一次登门,福楼拜针对他的问题——写不生动(指指黑板上的板书)教他的方法,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小结:今天我们抓住的是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练习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
2、学习第6小节,理解“单调”。
(1)读文,了解第一次登门后,莫泊桑的做法。
第一次登门,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要求去做了,他是怎么做得拿起书,一起读读课文第六小节。
(2)引读课文。
他连续看了三天都——一无所获(板书)
(3)想象三天莫泊桑看到的东西,理解“单调”。
●同学们,第一天,莫泊桑站在街道上看到——(马、车)大街上来来往往只有马和车吗没有人吗?(人、马、车)
●第一天,他看到了人、马、车,看不出它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想到老师要他长期看,于是决定第二天再看,可他看到的还是——(人、马、车),还是没发现什么特殊之处,第三天又去看,看到的仍然是。(人、马、车)
三天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就是:单调。
(4)师小结
3、学习第7、8小节,读福楼拜的话,理解这里的”功夫“指“会观察“。
(1)自由读福楼拜说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福楼拜是怎样告诉他的,自由读读福楼拜说的话。
(2)请一生读福楼拜说的话,并注意读好一些四字词语。
这段话比较长,看谁能一口气读清楚。(富丽堂皇装饰简陋狂风暴雨烈日炎炎)注意读出感情。
(3)发现福楼拜说的这段话的表达方式。
你们发现了吗福楼拜讲了一连串的话,都是什么句?
他究竟问了多少问题啊。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09-10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1-10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09-1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25
小学五年级语文《夕照》教案12-09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3-16
小学五年级语文《跌倒》教案07-28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04-14
小学五年级语文猫教案04-20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