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4-05-11 17:31:23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长句子的读法

  教学时数

  2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课题)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师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了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同桌对读,分角色,等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好

  4、朗读比赛,同桌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

  (2)出示词语,生自由读

  (3)比一比(开火车、挑战读、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全班齐读

  (4)师抽读

  (5)小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四、读诗歌

  1、小组分角色读

  2、全班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_广场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感情朗读(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背诵

  三、写字

  1、观察字结构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师范写—学生描红)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点】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教学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我们在拼音乐园里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字母宝宝,上次大家认识了淘气的“j、q、x”后,今天又是哪些字母宝宝来了呢?原来是“z、c、s”。它们三个较特殊,为什么呢?你自己去探秘吧!(板书:7 z c s)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z、c、s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z、c、s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紫色”的紫是z、zi的音,黑板上的字母是“z”。

  生2:“刺猬”的“刺”是c、ci的音,刺猬的样子像c的形状。

  生3:“丝”是s、si的音,死的形状像s。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z、c、s。

  (一)学习声母z。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z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字”读准z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2字z z z,娃娃写字z z z”。

  2.教学z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z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za ze zu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z和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同学指名读。读的准确熟练的表扬。不准确的老师再进行范读。

  开火车读。

  (2)学习z的三拼音节。

  出示z的三拼音节:zuo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z?u?o zuo,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zuo。

  教师相机教学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二)学习声母c。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c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c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半圆c c c”。

  2.教学c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c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ca ce cu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c和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同学指名读。读的准确熟练的表扬。不准确的老师再进行范读,开火车读。

  (2)学习c的三拼音节。

  出示c的三拼音节:cuo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c?u?o zuo,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cuo。

  (三)学习声母“s”。

  1.教师示范发s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s的发音方法,“一条小蛇s s s”。

  2.教学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s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sa se su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s和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同学指名读。读的准确熟练的表扬。不准确的老师再进行范读,开火车读。

  (2)学习s的三拼音节。

  出示s的三拼音节:suo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s?u?o suo,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suo。

  (板书:

  zuo cuo suo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

  1.师说:我们都知道“z c s”是声母,不能给汉字注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发“滋、刺、词、丝”等的字,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出示“zi ci si ”,它们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读读看,你能发现什么?

  2.声母“z c s”和音节“zi ci si”,让学生听听有什么区别?

  3.教师强调:只要把声母“z c 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音节“zi ci si”的音,这叫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

  4.师板书:“zi ci si ”。

  5.学生练习读,教师纠正。

  6.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7.指名读。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编创顺口溜,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声母z、c、s,认清形。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3.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游戏:比谁反应快。

  1.(师拿出z c s三张字母卡片展示)瞧,今天学的三个字母宝宝跑到我手里来了。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都会读了。看谁反应最快?(师随机抽卡片生快速大声回答,师表扬反应快的学生。)

  2.小朋友们反应真快!可是你们注意到了吗?当我们在读这三个声母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平平的。仔细看我发音——z c s。因此三个声母宝宝又叫平舌音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字母

  z、c、s的笔画不难,指导时重点要让学生观察z、c、s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它们都是占中格的字母。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z、c、s三个字母的笔顺。

  指导z、c、s书写时,教师可边示范边让学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也可以让学生凭借前面的经验,观察书写位置,仿写字母。

  z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两横长度一样。

  c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顶格。

  s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写半圆,再向右写半圆。

  2.联系生活记字母。

  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想一想:字母z、c、s像什么?让学生编编顺口溜,如,“像个2字z z z,半个圆圈c c c,半个8字s s s”,帮助学生顺利地记形。

  【设计意图:先观察,接着书空,最后仿写,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学习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联系生活,学习字词句

  1.过渡:同学们之前认识了很多字。(出示“字”的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字”和整体认读音节zì。

  2.出示“学”。教师引学: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字,你认识吗?

  3.指名给“学”扩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词语,出示“词语”的卡片,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用“学生”说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句子”。出示“句子”的卡片,指名认读。

  5.(课件出示17)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

  教师介绍: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很多汉字,两个或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了“词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6.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7.指名拼读词语。

  8.继续学习会认字“字、词、语、句、子”。

  六、朗读儿歌,拼读音节

  1.过渡:字词句我们都学会了,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过桥》)。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3.引导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或问老师和同桌。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5.找一找,儿歌中还有哪些音节是我们学过的,在书上做好记号,并和同桌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sì zuò cuò。

  6.读一读,说一说:什么像小桥?(一排等号)怎样才能过桥?(做对题就过桥。)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儿歌,并尝试加上动作。

  8.全班同学带动作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总结收获

  1.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发现读这几个音时,舌头都是平伸的,所以这三个拼音宝宝都叫做平舌音。

  2.朗读儿歌,结束本课。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全靠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从小学好它。

  播放《z、c、s儿歌》朗读视频。

  板书设计

  7 z、c、s

  zuo cuo suo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教法多样,识记字母

  在一年级教学中,字母的发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平舌音的记忆,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儿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例如,教z时,“像个2字z z z,娃娃写字z z z”。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比赛读、随机点读……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发音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又解决了他们“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了起来。自主识记字形,孩子们通过看口型猜字母,用手、文具、线摆一摆字母,用自己的手和身体的动作表示一下字母等,不仅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升华。

  二、多样评价,事半功倍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孩子们发言积极,为他们竖大拇指,通过热情的语言来激励:“你真聪明、声音真响亮、你坐的端正,听得也认真、你的反应真快、你真勇敢……”书写字母的时候:“你书写真认真,你的字母真漂亮”?“哇,你真了不起!比老师写得都好。”加上一个大拇指,一个个鼓励的、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这些赞赏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孩子们更高兴了,也更愿意学习了,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总的看来,本堂课的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发音一直不到位,还需要多示范,多指导。

  2.习惯养成教育还要加强,如抬头听课,张嘴读书,手不乱动等行为习惯。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并背诵课文。

  2.了解“快乐”、“烦恼”等反义词的意思。

  3.懂得只有心地好,朋友多,才会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快乐”、”烦恼”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准确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课件出示摘苹果。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摘苹果。

  2、同学们读得真好,声音真好听,把树林里两个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它们就是松鼠和狼,(板书:松鼠和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 课《松鼠和狼》,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两遍。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45 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朗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2.检查初读情况。

  (1)刚才小朋友们都在认真朗读,现在老师想听听哪一小组读得好,声音又响亮又整齐。小组逐段朗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松鼠和狼之间的故事。

  3.小松鼠是怎样掉在狼身上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谁来说说? (松鼠不小心掉在了狼身上)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调皮的,可爱的)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松鼠这么活泼可爱,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它的可爱吧!下面我们一齐朗读第一自然段,读“跳来跳去”时,要读得活泼些。

  4.这只可爱的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可不这么可爱了,狼会怎样对它呢? 出示灯片,你看狼的样子,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呢?。

  5.这下松鼠可就惨了,它会怎么做呢?下面,请小组内的同学一人做狼,一人做松鼠,表演松鼠是怎样求朗读的,然后再请两位表演好的上台表演给同学看看。教师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帮助松鼠,我们一起来替松鼠求情吧!(齐读)

  6.狼听到这么多人为松鼠求情,心软了,答应可以放了松鼠,但是说话时,凶巴巴的,粗声粗气的,还是很生气的样子。谁来读读狼说的话。 思考:从狼的话中,你知道谁很快乐?谁很烦恼?你们发现没有,“快乐” 和“烦恼”是一对什么词,谁来说说。我们人也有快乐和烦恼的时候,当我们受到表扬或玩得开心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快乐,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与同学发生争吵的时候会很烦恼。

  7.松鼠听了狼的'话后,它有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狼,那它是怎么说的?接下来老师想请女生来朗读松鼠的话,朗读时,语气要诚恳。从松鼠的回答可看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聪明的)

  8.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狼很想像松鼠那样快乐,它于是放了松鼠,松鼠赶紧跳上树,这下它就安全了,它在树上是怎样回答狼的问题的?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a.思考:狼烦恼是因为什么?我们快乐是因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为什么欺负别人没朋友,会觉得很烦恼呢?为什么心地好,朋友多,会觉得很快乐呢?

  b.练习说话。这两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请大家看屏幕,谁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9.思考:从松鼠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出示句子。

  10.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接下来,老师想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松鼠和狼把课文朗读出来,哪两位同学愿意上来?下面的同学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狼的语气要凶,小松鼠的语气要诚恳。)边读边表演。

  三、拓展延伸,升华意境

  1、拓展思维:狼听了松鼠的话,后来会怎么样呢?展开想象,接着课文内容编故事。

  2、同学们,朋友多,快乐就多,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很多朋友,每天都能快快乐乐。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一对反义词,快乐-----烦恼。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明白道理:只有朋友多,才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准确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教学,综合运用引导、讨论、合作等方法。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松鼠和狼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词。(摘苹果的游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松鼠和狼》这篇课文的生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快乐 吃饱 要 烦恼 放学 可以 松鼠 总是 伙伴

  二、 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又把松鼠和狼请来了,(出示图片)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看课文视频)

  2、解疑

  指名回答。(课文讲了一只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不小心掉在狼身上,松鼠求狼放了自己的故事。)

  师:那,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三、品读、体会文章中心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指名回答问题。(跳来跳去)

  (3)指导朗读。

  (4)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提问: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是怎么对他的?

  (2)指名回答。

  3、假如你是小松鼠,此时的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师:小松鼠也这样做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边读边用笔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并在小组内交流,从松鼠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4、(出示课件,展示学习要求)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个人学习: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②、边读边用笔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

  ③、画出之后,再读一读。

  ⑵、汇报交流。

  (2)小组学习:

  ①分角色朗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②在小组内交流,从他们的对话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汇报交流。

  (4)快乐表演。(给学生戴头饰)

  四、我心飞翔,插上想象的翅膀。

  狼听了松鼠的话以后,会怎样呢?展开想象,接着课文内容编故事。

  五、欣赏有关友谊方面的名言。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童话故事。

  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9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4、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和认字是本课的重点。a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局部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和相关的课件。

  四、教学时间: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读出本课所学音节的四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一课咱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

  3、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四幅图,问:谁能说出图上的内容?(如:这是一只老山羊;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台灯;老鹰站在树上;那是一只座钟)

  2、相机出示音节yáng、dēng、yīng、zhōng,告诉同学: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和音节来学习四个新的韵母。

  3、学习ang

  a.读准ang的音。

  ①师指着图1读“羊”。(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同学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指名说说“羊”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羊”是由声母y和韵母ang拼出来的)

  ②出示ang,告诉同学把“羊”的韵母áng读的平声就是ang的读音。

  ③将ang和an的读音比较,告诉同学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

  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同学ang的发音方法。

  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ang的四声:出示āng、áng、ǎng、àng同学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c.师生一起小结学习步骤。

  4、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习eng。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a.读准eng的音。

  ①探究“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

  ②发现eng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联系eng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g的音。)

  b.学习eng的四声。

  c.四人小组反馈合作学习的情况。

  5、学习ing、ong。

  a.读准ing和ong的音。

  ①看图读准鹰(yīng)和钟(zhōng)。提问:鹰(yīng)和钟(zhōng)的韵母是谁?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的'方法,猜猜ing和ong各自先发哪个字母的音。

  ③练习发音。出示后鼻韵母ing、ong告诉同学猜得很对,它俩就是我们要学的另外两个后鼻韵母。同学自身练习发音,同桌相互练习。

  ④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小组赛ing、ong的四声。

  6、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现在来做两个游戏吧!

  ①做“送信”游戏:请一名同学将四张后鼻韵母卡片分给四个同学,再请这四个同学上台来带读。(配读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褒扬信。)

  ②听音组合:将单韵母a、e、o、i、u、ǖ和尾音ng发给同学,师发音,生做组合游戏。

  7、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①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īng。问:谁会读这个音节?告诉同学这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②同学组词,学习ying的四声。如:yīng(英雄,老鹰),yíng(欢迎、萤火虫)、yǐng(电影、影子)、yìng(软硬、答应)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指导书写ying和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学会儿歌《彩虹》。

  3、识记生字“两天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带调后鼻韵母,请同学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带读。

  2、过渡:这些鲜美的“蘑菇”与一些声母叫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学习二拼音节

  1、学习拼读zhsh与ang组成的音节:

  1)同学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齐读。

  2.学习拼读b、m、g、h与eng组成的音节:beng、meng、geng、heng

  1)四人小组互练。

  2)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3.学习j、x、m、与ing、ch、c与ong组成的音节。

  1)出示音节: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

  2)同学自身练习拼读,看谁拼的又快又准。

  3)同学挑选自身会拼的,当小老师教大家。

  4.巩固练习。

  做听音节猜韵母的游戏。老师读音节,同学听音节,说说韵母是谁:hóng,zhǎng,qīng,chéng,yòng

  三、学习儿歌《彩虹》

  1.出示情境图,问: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为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雨过天晴,桥,白云。

  2.学习朗读儿歌。

  1)出示儿歌,同学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身读一读。

  2)同学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3)领读,齐读,扮演读。(适当的加上活泼的动作)

  3.识记生字:雨,天,桥。

  1)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天”和“桥”是三拼音节;“雨”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同学读准确。

  2)记忆字形。

  启发同学自主识记生字“雨”“天”。(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猜谜,编顺口溜,与熟字比较等方法记)如猜字谜:“大”字头上加一横是什么字?(天)

  竞赛读词语:“木桥、石桥、天桥、大桥、小桥”,识记生字“桥”。

  四、扩展练习

  拼读音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方法。

  2、能自身拼读一段话。

  3、生字掌握程度达到本课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扮演读儿歌《彩虹》。

  二、学习三拼音节

  1.复习三音节的拼读方法。生练习拼读,指名读,齐读。

  2.联系同学的日常生活用语巩固读音,如:zhuang(服装的装),chuang(门窗的窗),qiong(贫穷的穷),shuang(双手的双),xiong(凶猛的凶)。

  三、学习音节词

  1.学习音节词tàiyáng

  1)练习拼读。同学试拼:指名读。

  2)指导书写。

  2.扩展练习。

  1)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通过观察了解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2.会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方法,感受拼读音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复韵母,能准确地拼读声母和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有四位老朋友和我们做游戏来了。你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他们很淘气,已经躲在你们的位子里了,你们快快把它们找出来。

  (学习之初,给学生创设了动手的机会。游戏的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复习的欲望。)

  2.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的老朋友是谁?a e i u 读卡片。

  二、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

  今天,四个单韵母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一)学习ai

  1.课件演示:先出示a,同学齐读。之后i向a*拢。

  (1)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就叫复韵母。课件再次演示i向a*拢的过程。

  (2)教师范读:先读a的音,然后舌头向第二个单韵母i滑动。

  (3)同学练读:自由读接火车读同桌互读

  2.同学观察a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老师板书。

  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ai。(例:a和i是好朋友,它俩挨在了一起。)

  4.现在我们给新朋友复韵母ai戴上帽子,看你还认识它吗?

  板书:1i 2i 3i 4i

  5.结合小组练习四声拼读,并试着用拼出的字音组词。(例:哀叫、挨打、白皑皑、癌症、矮小、妨碍、爱好)

  (出现四声之后,就引导学生用四个声调组词,渗透了字和音的关系,同时这种实用性的体验也唤起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学习ei

  1.出示实物杯子。这是什么?

  2.自己慢读两遍杯子的杯字。出示杯的拼音b5i,请同学试着拼一拼,并找出b5i的韵母。

  (此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课件演示:b5i去掉声母,出现复韵母ei。用我们刚才学习ai的方法,试着读出复韵母ei的读音。自由读指名带读检查读

  4.板书ei。和同桌同学研究怎样记住它。

  5.观察e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并仔细观察声调的位置。板书:5i 6i 7i 8i

  6.自由结合,帮ei找找它的声母朋友,并试着用拼出的音节组词。(例:飞机、北京、梅花、没有、雷雨、陪伴)

  (三)学习ui

  1.出示汉字水。谁认识这个字?给大家读一读。

  2.课件演示:shu!去掉声母,出现复韵母ui。

  3.同学自学:

  (1)ui怎么读?怎么记?

  (2)ui在四线格里的`什么位置?

  (3)ui的四声标在谁的头上?自己试着读一读。

  (ai ei ui三个复韵母的读音方法,它们的占格位置都相同。在学习了两个韵母之后安排自学,此时学生已具备了这个能力。这无疑是给了学生一次实践和展示的机会。)

  4.汇报自学情况。

  三、课中休息。

  四、学习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方法

  1.出示音节:bai bei hei shui lai zai zui 同桌同学一起拼读。

  2.课件演示:先出示复韵母ai,然后声母b向复韵母ai滑动。

  3.巩固练习:

  (1)做开火车游戏,接四声。bai fei hui zai mei tui gai wei ai kuai gei sui

  (2)同桌同学做游戏,将声母与复韵母的卡片组成音节,自己加声调,俩人一起念出来。

  (3)做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请同学戴上小猴子的头饰,到桃树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音节,哪只小猴子读对了,桃子就送给它。

  (4)拼读儿歌。(选其中一首读一读)

  猫(m1o )逮(d3i )老鼠

  黑(h5i)猫(m1o)逮(d3i)个灰(hu9)老鼠,

  灰(hu9)猫(m1o)逮(d3i)个黑(h5i)老鼠。

  黑(h5i)猫(m1o)吃了灰(hu9)老(l3o)鼠,

  灰(hu9)猫(m1o)吃了黑(h5i)老(l3o)鼠。

  黑(h5i)猫(m1o)灰(hu9)猫(m1o)又(y^u)去逮(d3i)老(l3o)鼠。

  xi3o h3i 4i m1 ma,du1n l2i ch2 yì b5i,

  小海爱妈妈,端来茶一杯,

  m1 ma 4i xi3o h3i ,1i zhe xi3o h3i shu@,

  妈妈爱小海,挨着小海睡,

  sh(i ti2n q0ng g8n ti2n ,m1 ma x9n l! zu@.

  水甜情更甜,妈妈心里醉。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书上彩图;音节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或事先在黑板的右下方画好四线格。

  学具:有关声母、单韵、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用卡片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先指名读,并进行平、翘舌音的区别比较,再齐读。

  (二)教声母y

  1、读准y的音

  (出示放大的彩图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杈上晾着衣服。)把“衣服”的“衣”的音读得轻而短就是声母y的音。

  用红粉笔放大板书y。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2、记住y的形

  指图:y像什么?(y像图上晾衣服的树杈。)教师领着学生念顺口溜:一个树杈yyy。

  (三)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

  看图:衣服的衣用拼音怎么写?(板书:yi)教师领读领说:衣、衣服、晒衣服。学生反复练读yi的音。

  师述:它是一个整体认读的音节,由声母大y和韵母小i组成。学生齐读yi三遍。

  比较y与yi发音的区别。学生再试读。教师大面积抽查。反复练习,不搞“大合唱”。

  (四)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训练

  2、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怎么读?(板书:yīyíyǐyì)学生试读后,教师再检查,然后领读并扩词。

  yī是一年级的yī(衣服、医生)

  yí是阿姨的yí。(怀疑、宜昌)

  yǐ是椅子的yǐ。(已经、以后)

  yì是注意的yì。(文艺、会议)

  (五)用同样的办法教w、wu及wu的四声。

  (六)练习直呼,掌握音节。

  (1)(出示图3)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鸭子在水中游。)

  板书:ya,学生齐读这个音节并指名说说,这个音节是怎么读出来的。

  :这个音节是由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读音时,先发y的音,气不断,快速滑向a,前轻后重,一口气读出来。

  (2)(出示图4)提问:这是什么?(是一只青蛙。)

  板书:wā(自由读wā)师:wā是怎样组成的`?

  (3)(出示图5)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几只小鸟,小鸟在窝里唱歌。)

  板书Wō(指名读,再指名说出读的方法。)

  师:说说wō这个音节是怎样组成的?

  师:从yā、wā、wō三个音节可以看出: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可以组成一个音节。

  (七)读写结合,综合训练

  1、:这节课我们学了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谁能说说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yw轻短;yiwu重、长。我们还学了yw和单韵母ao组成的音节,谁能读读?

  2、练读

  读卡片:yyiyīyíyǐyì

  wwuwúwǔwù

  yawawo

  3、练写

  指导写y,右斜短,左斜长,占中下格,两笔写成(中格占满,下格空三分之一。)

  指导写w,斜下斜上,又斜下斜上,共两笔写成,占中格。

  教师边讲边范写,学生先书空,再描,后抄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内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问:jqx与_在一起该怎样写?(指名上台写juquxu)问:你是怎样记住写时去掉_上两点的?(复习儿歌:jqx真淘气,从不和v在一起,要是和v在一起,见了鱼眼就抹去。)

  2、(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yiwu

  (二)比较yiyiwuwu

  1、(出示卡片y)问:它是什么?(它是声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要读得轻短。)指名读,再齐读。

  2、(出示卡片i)问:它是什么?(它是韵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要读得重而长。)指名读,再齐读。

  师述:我们把声母y叫大y,韵母i叫小i;大y和小i在一起,组成音节yi。yi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重而长。教师领读yiyi

  3、(出示卡片u)问:它是什么?怎么读?(它是韵母,读得重而长。)学生练习读。

  4、(出示卡片w)问:它是什么?怎么读?学生练习读。

  师述:我们把声母w叫大w,韵母u叫小u;大W和小u在一起,组成音节wu。wu是整体认读音节,读时重而长。教师领读wuwu。

  另外强调:iu两个韵母不能自成音节,必须由大y、大w来帮忙,分别组成yi、wu。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出示卡片认读╛

  师述:_与jqx在一起组成的音节,写时省去两点,_与y在起,又组成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指名读,齐读。

  2、师述:_与y在一起,_上两点也要省去。教儿歌帮助记忆。(_字真骄傲,两眼往上瞧,y姐姐帮助它,去掉骄傲帽。)

  3、“yu”带上声调怎么读?

  (四)看图读拼音

  看第六、七幅图,读图下面的音节,把这课刚学的音节用笔画上横线。学生自己试读。

  1、(出示图6)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说后板书:yāyǔ。先指名读,再齐读。

  2、(出示图7)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答后板书:wǔwǒ。先指名读,再齐读。

  师述:这两幅图下面都有一个词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

  各自读后做找朋友的游戏。

  (五)训练直呼音节

  1、指名读音节卡片:yiwuyuyawawo

  2、比赛读,分组读。

  3、说说这些音节中哪些是整体认读的音节?

  (六)综合训练

  1、指名读书:①注意顺序,②读准音节,③声音响亮。

  2、:这节课我们学了整体认读音节yu,谁能读它的四声?

  3、练听:听老师或同学读声母、韵母、音节,看谁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把读的声母、韵母、音节找出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课题

  练习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通过看图认识几种动物,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认识几种动物,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2、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吗?今天我们一块儿看一段。(放录像)

  二、读准动物名称

  1、学生看图,读一读拼音。

  2、个别读,集体读,注意读准问: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名介绍,分小组互相介绍。

  4、: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

  三、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1、小动物们都很能干,它们遇到危险能想出不同办法保护自己,脱离危险呢!

  2、你知道它们怎么保护自己的吗?

  3、指导练说:

  学生自己读一读例句:“乌龟遇到危险时,就把头、脚缩进硬壳里。”

  问:山羊、刺猬、乌贼和其他小动物遇到危险时,怎么保护自己呢?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指说一说。

  每个学生选一句写出来。

  同桌互相读写好的句子。

  4、学生说说自我保护的方法。师:小动物们遇到危险时都有办法保护自己,那么小朋友们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平时会遇到什么危险?遇到这样的危险会有什么办法?

  6、交流讨论的结果。

  7、: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遇到了危险也不要只知道害怕,要想出办法来保护和解救自己。

  教 后 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导质疑

  1、你和小伙伴们一起约好了去做一件事情、但小伙伴却失约了。那时,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2、小熊和小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它们约好了一起去种树,但小熊在家等啊等,却一直不见小鹿来。很明显,小鹿失约了。接下来的事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明白了。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首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4、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5、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探究

  1、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小熊为什么不去奶奶家?

  3、学生交流,板书

  小熊

  (想去奶奶家)

  “答应过在家等他”

  4、指导分角色朗读小熊和妈妈的对话。

  5、在你的眼里,小熊有什么优点?

  6、小熊等来小鹿了吗?指名学生谈谈自己遭遇伙伴不守信用后的感受。

  7、小鹿是不守诺言的孩子吗?你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板书

  托爸爸捎信

  8、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鹿,会怎样做?

  板书

  请爸爸捎口信

  9、小结

  小鹿和小熊都是(守信用)的孩子。

  板书

  守信用

  四、质疑讨论

  五、反馈小结

  1、说一说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都爱踢足球。

  都。

  2、和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熊和小鹿

  小熊小鹿

  (想去奶奶家)(生病住院)

  “答应过在家等他”请爸爸捎口信

  守信用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会写“给泡”等7个字。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复习生字,会写“泡、呱”。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词卡、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孩子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4、学习“诗”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多有趣的一首儿童诗呀!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你圈画生字词的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1、检查第一小节

  在淅沥沥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谁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2、检查第二——四小节,学习“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

  (1)学习词语“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帮助了他?自由读,把帮助它的朋友圈出来。

  ①(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贴图)认识一下“蝌蚪、水珠、水泡”(词卡)领读,指生读。

  ②看图片,能说说蝌蚪的样子吗?(识字与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相结合)

  (2)教学“泡”

  ①你们想看看水泡泡吗?(吹泡)老师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

  ②这个字就念“泡”字,(板书)(字卡)自己讲讲,你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吗?(水上一个包就念泡)

  ③组词。

  (3)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读2、3、4小节。

  (4)学“逗号”“给”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屏幕)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②师拿字卡“逗号”让学生读。

  ③这里的“给”字表示“为、替”,下面我们来学“给”(板书)(字卡),请你来自己讲一讲,书写、组词。

  (5)学“句”

  ①水泡泡怎样帮助小青蛙的?(“我能当个小句号”)(屏幕)指读,赛读。

  ②看这个“句号”的“句”字,(板书)(字卡)注意它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与“勺”区别,组词。

  (6)学“串”

  ①小水珠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一串水珠)(字卡)

  ②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可见,串是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③师拿字卡,生读。屏幕演示古今变化。

  ④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学“号”

  ①同学们看黑板,观察它们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说吗?谁像谁?

  ②这些都叫标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标点?(?;!)(标点符号歌屏幕)

  ③想一想,除了标点符号以外,还能组成哪些词?(卡片)

  3、学习第5小节,学习“呱’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指生读。

  (1)读了这首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指生读,齐读。

  出示“呱”,又发现什么?(形式字)

  (2)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形声字?(蝌蚪,泡,逗。。。目的是引导孩子利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

  4、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1)师出示生字,齐读,检查读。

  (2)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四、写字

  完成“号句成串”

  1、引导观察在虚宫格里的位置,和每个字的主笔。

  2、师逐一示范书写

  3、生练习写(提醒书写姿势)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1、(课件演示)(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出示词字: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可以省略号呱给)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生字回文,整体感知课文。

  听——沙沙,沙沙下雨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落在水里,落在小青蛙的笑脸上,于是呀!这只小青蛙就在一个美丽的雨天,利用这些生字作了一首诗,你们想看吗?大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吧!要注意读准音,注意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教师注意指导第五节的停顿处理)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话写的'呀!指生读(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下的很小)从哪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在语境里理解词语“淅啦啦”)引读小雨淅啦啦的感觉。

  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语言。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高兴极了;它觉得景色太美了)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我要作诗啦!

  (二)、学习第二——四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作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

  2、自由读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板书:小蝌蚪图片——逗号水泡泡图片——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看板书总结后,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通过动手操作理解。

  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指生读。

  ③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的,一个不行的,我觉得一串排一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

  师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5、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

  7、、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是无处不在的好朋友。师指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对话能背的背下来。

  8、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①圆圆的,当句号。

  ②一串,当省略号。

  ③可以当个小逗号。

  (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出示诗文——)了,快出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青蛙作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

  ①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五彩缤纷的春天,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③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四)结尾美读升华

  1、再次看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全文。

  2、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够读到你们写的诗,好不好?

  四、指导书写“泡、呱”。

  1、指导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又宽)

  2、重点指导写好“呱”。

  师总结小儿歌:口字作旁,在左上,你看“瓜”字的竖撇和捺多像一个人大步前进呀!所以写的时候要舒展开。

  教师范写,生练习。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五、全课小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快乐”“烦恼”等反义词的意思。

  能力目标: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懂得心地好、朋友多,才会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快乐”“烦恼”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准确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放松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快乐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吧!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肩……

  2、看来,我们的同学们都很快乐,可是狼却很烦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9课《松鼠和狼》。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翘舌音和后鼻音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出自己的味道。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45页,自由读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松鼠和狼之间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品读文本

  快乐的读完书,一起来快乐的答题吧!

  1、小松鼠是怎样的掉在狼身上?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你还能说一出其他像这样的'词语吗?(积累:走来走去、跑来跑去、爬来爬去、游来游去)

  (2)我们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2、这只可爱的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可没这么可爱,狼是怎样的动物呢?想想灰太狼家的亲戚,你们就知道它简直坏透了。它打算怎么对待小松鼠?

  小松鼠危险了,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你怎样向狼求情?(师可以进行示范、引导)

  3、狼答应了吗?它是怎么说的?(朗读语气指导:狼的凶神恶煞以及疑问语气的指点)

  从这里,你知道谁快乐谁烦恼?(快乐和烦恼的理解需常态化)我们知道小松鼠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经常笑,而狼一点儿也不开心,很烦恼,或许它还经常哭呢,那你知道“快乐”和“烦恼”是一对什么词吗?

  你们这么聪明,小松鼠也聪明极了,它并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狼,它说……

  4、为什么松鼠很快乐,狼却很烦恼呢? 看来同学们也像小松鼠一样心地好,快乐多。

  四、感情朗读

  1、现在我们快乐的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男生读凶恶的狼的话,女生就是可爱的小松鼠,其他叙述部分请允许老师也来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课文到这就完了,可是故事还没完呢,狼听了松鼠的话后,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演一演。

  六、板书设计

  松鼠和狼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学习《插秧》这首儿歌,认识6个生字。

  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

  春天是播种插秧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儿歌)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城市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0、朗读挑战赛:

  比一比,谁读得。

  可以边读边表演。

  三、作业设计:

  四、板书设计:

  插秧

  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映照着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诵儿歌、复习生字、学会写本课5个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读生字卡片。

  背诵课文。

  二、学写生字:

  读生字,纠正字音,出示“农、民”,学生自己交流谈区别及书写规则。

  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

  出示“田、照、蓝”:

  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

  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

  学生自己独立写,然后小组评议。说说这些字的笔顺,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学生可就难写的字书空或描一描后再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每个字写2个,组一个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读完课文之后,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真心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愿意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准备交好朋友的同学能不能说一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样与朋友相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拼读生字,扫清朗读障碍。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注意提示“住”“说”都是翘舌音,“说”是三拼音节,“呀”要读轻声。

  2、抽读识字卡片。

  3、初步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住”在本课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课把事情说给别人的意思,“都”在本课是所有、总括的意思。其他字的意思随课文都比较好理解。

  4、给生字组词,并练习运用。

  三、灵活多样,助复习。

  1、玩听音拍卡片的游戏。

  2、玩词语接龙游戏。

  四、做巩固练习。

  1、读读下面词语。

  2、选字填空。

  五、试读课文。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朋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自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三、边读边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一想不到的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试着读读这句话。

  2、学习玩耍的“玩”字和“在”字。“在”是平舌音,表示两个朋友所在的位置。“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3、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两个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学习“是”字。“是”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意思是联两种事物,表示等同。书写时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从树上下来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读一读描写他的句子。

  2、学习什么的“么”、“呀”两个都读轻声。书写时注意“么”的第二笔和“牙”字的第二笔。

  读这个自然段,从他笑眯眯的样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躺在地上那个人的话,读懂了什么?

  2、撇下是什么意思?

  3、学习“走”字。“走”是平舌音。本课既有来到的意思,又有离去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4、讨论: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认认真真,学写字。

  本课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在”和“是”两个字,指导书写时,重点指导“在”字的第三笔“竖”,提醒学生不要忘写。要写“是”字时,先复习“足”字,对比观察两字的异同后再动笔书写。“走”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按正确笔顺来写。“的”字要突出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的特点。“玩”字书写时要注意王字旁的写法。“么”字的第二笔是“撇折”,提醒学生别写成“竖提”。

  五、完成活动与练习。

  1、“连线成字后,读一读。”

  2、读一读

  3、选字填空。

  4、说一说。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

  2、学习标调歌,掌握标调规则。

  3、在游戏中体会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认、读、写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树叶状背面写有单韵母的卡片。

  3、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在四线三格中的投影。

  4、挂有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的苹果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拼音王国里,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乌龟、梅花鹿、小熊、小猪等许多小动物,他们相亲相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森林里传来一个好消息,拼音王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这几个好朋友都想去参加,于是他们一起到大象那里去报名。可是大象却说:“想报名也可以,但必须按照我们拼音王国的要求过三关,才能报名。”这几个好朋友一听,马上异口同声地说:“行啊!”于是大象发给他们每人几片小树叶,说:“你们能正确把这几个拼音读出来吗?”这几个好朋友很顺利得过了第一关,报上了名,而且他们还发现小树叶上的拼音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大象直夸他们几个聪明呢!聪明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上有哪些拼音,想不想也发现了小秘密?(指名读小树叶上的单韵母、说发现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在设计时,教师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听故事得的过程中,复习了单韵母。)

  二、新授导学,保持兴趣

  1、(过渡)这几个好朋友高高兴兴的到比赛场地参加比赛。可是,大门却紧紧关着。他们敲了好一会儿门,小猴走了出来对他们说:“想要参加比赛,还得过第二关。”这第二关是什么呢?原来小猴要他们读出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这可把他们难住了。他们着急了,小猴告诉他们,今天你们要学习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他们就急急忙忙跑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白兔、小乌龟、梅花鹿、小熊、小猪的动画图)你们欢迎他们吗?来,跟他们打声招呼。他们说今天要和你们比一比,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看谁在课堂中最守纪律。你们有信心和他们比一比吗?

  2、今天我们就和小白兔、小乌龟们一起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拼音教学趣为先。教师创设小白兔等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拼音的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拼音学习中来。)

  三、游戏中学习,发展兴趣

  1、出示ai ei ui,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习复韵母ai

  (1)我们学会了单韵母,那么将他们连起来怎么读呢?

  出示ai,师示范ai的发音,观察老师发音时口形是怎么动的。

  教师讲解ai的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在发i的音,摆好a的口形,声音响亮,然后慢慢向i滑行。

  (2)师再次示范ai的发音,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试试吗?(学生试着发音)

  (3)谁是最勇敢的好孩子?谁来试着读一读?(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学生“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调动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学习任务,为下一步学习“ei ui”打下基础)

  (4)学习ai的标调规则

  ①ai看到别人头上都戴有一顶漂亮的帽子,非常羡慕,也想戴上帽子美一美。他来到帽子店,这里的帽子好多呀!他左挑挑,有挑挑,终于选中一顶好看的“—”帽。可是,这顶帽子到底呆在那儿最漂亮呢?ai发愁了。恰巧a也来买帽子,看到ai在发愁,他说:“我来教你一个好办法。“于是a教ai一首儿歌,ai很快戴好帽子,高高兴兴走了。你们想不想也学学这个儿歌呀?

  ②读儿歌:有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③聪明的你们,听了儿歌,说说帽子戴在ai的什么地方最合适呢?(指名板书)你会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拼音字母是很抽象的,而标调规则优势比较枯燥的,要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有趣,教师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环节,寓教学与故事情节中,让学生体验探求知识的过程,保持学习的兴趣。)

  ④谁会给ai标上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⑤帮助学生读准四声:一声高高平又平,谁会念?二声就像上山坡,谁会念?三声下坡又上坡,谁会念?四声就像下山坡,谁会念?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⑥请学生带小老师领读。

  ⑦同桌互读,评一评谁读得好。

  3、学习复韵母ei

  (1)出示ei,现在我们把a换成e,你会读吗?自己动动嘴吧,试试看?

  (2)谁来说说,怎样发ei的音呢?(指名说,师示范,学生练读,开火车读?)

  (3)今天早上,我碰见张老师,他告诉我望老师病了。我惊奇的问:“诶,王老师怎么忽然病了?”同学们,这“诶”是几声?声调应该标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上黑板标调)

  (4)其他几声呢?你会标吗?(请同学上黑板标调)

  (5)你会读ei的四声吗?和同桌赛赛看,谁读得好。

  (6)同桌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读,小组比赛读。

  4、自主复韵母ui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ui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如果给ui标调,该如何标?为什么?

  〔3〕选择ui的四声中自己读得的一个,当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有了“aiei”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ui”的发音方法,“ui”的教学变成了有源之水。此时老师有必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巩固联系

  1、摘苹果游戏。(看老师的口形和动作,并迅速做出判断,摘下写有哪个拼音的苹果)

  2、打气球游戏:多媒体课件出示标有ai ei ui四声的气球,学生站起来读,读正确了,去秋就会打中。

  (设计意图:游戏并不等于学习,但学习离不开游戏。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将所学知识一次检验。)

  四、制作名片,延伸兴趣

  1、小白兔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的读法,急忙去参加运动会。可是,小猴又说:“我们的运动会吸引了许多观众,这些观众非常想认识每个运动员,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名字拼写出来,让小观众认一认你们呢?”小白兔们想请你帮他们制作一下名片,你们愿意吗?

  2、生自己拼写,小组内选择写的正确、自己的同学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讲拼音练习融入故事中,既让孩子们有了拼写实践的机会,又让孩子们得到了休息,同时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在四线三格中的投影,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三兄弟那里长得响,那儿长得不像?

  2、教师引导学生从单韵母的写法入手,通过范写,特别强调书写时将复韵母的两个组成部分靠拢。并提醒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

  3、学生在练习本上联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写是读的延伸和巩固。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醒学生认真领会与把握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三个复韵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通过范写、书写,反馈、激励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把复韵母写的正确、美观。)

  六、小结

  小白兔们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赞赏,他们说,你们不但聪明,而且守纪律,和你们学习真有意思,有机会还要和你们一同学习呢?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aieiui。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孩子们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图。第二部分是复韵母ɑi、ei、ui的四声以及声母与ɑi、ei、ui的拼读。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情境图。第四部分是儿歌《小白兔》。

  一、复习巩固,揭示新知

  本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复韵母,所以上课开始先请出单韵母aoeiuü这6个老朋友,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音,发音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引出复韵母,简单讲解复韵母的含义,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图文结合,提高效率

  在教学三个复韵母ai,ei,ui时,先看图说图意,再找个读音差不多的字来引入的,比如:ai从姐弟比高矮来引出,随后让学生体会a—ai读音有什么不同,师总结ai的发音方法,指名正音。接着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加以巩固。随后,我出示了ei和ui,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参照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找出发音规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孩子们掌握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三、借助儿歌,掌握标调规律

  在教学aieiui的四声,重点先讲解ai的四声。出示aieiui,问:三个复韵母都是由单韵母组成的,那么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重点教了ai的四声,并讲了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排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让学生记忆儿歌并说说是什么意思。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加以巩固。在重点讲解ai的四声后,eiui的四声就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当小老师教给大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平时回答问题声音小的学生,今天声音特别洪亮。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整个课时安排学生aieiui的发音、四声及书写,在教学aieiui的四声时,为了多让几个学生巩固aieiui读音(第一次出现复韵母,印象会比较深刻),所以写字时间没有把握好。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07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02-0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5-16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02

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05-31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10-22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上册教案06-20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8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01-1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长句子的读法

  教学时数

  2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课题)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师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了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同桌对读,分角色,等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好

  4、朗读比赛,同桌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

  (2)出示词语,生自由读

  (3)比一比(开火车、挑战读、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全班齐读

  (4)师抽读

  (5)小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四、读诗歌

  1、小组分角色读

  2、全班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_广场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感情朗读(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背诵

  三、写字

  1、观察字结构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师范写—学生描红)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点】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教学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我们在拼音乐园里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字母宝宝,上次大家认识了淘气的“j、q、x”后,今天又是哪些字母宝宝来了呢?原来是“z、c、s”。它们三个较特殊,为什么呢?你自己去探秘吧!(板书:7 z c s)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z、c、s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z、c、s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紫色”的紫是z、zi的音,黑板上的字母是“z”。

  生2:“刺猬”的“刺”是c、ci的音,刺猬的样子像c的形状。

  生3:“丝”是s、si的音,死的形状像s。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z、c、s。

  (一)学习声母z。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z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字”读准z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2字z z z,娃娃写字z z z”。

  2.教学z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z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za ze zu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z和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同学指名读。读的准确熟练的表扬。不准确的老师再进行范读。

  开火车读。

  (2)学习z的三拼音节。

  出示z的三拼音节:zuo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z?u?o zuo,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zuo。

  教师相机教学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要领。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二)学习声母c。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c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c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半圆c c c”。

  2.教学c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c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ca ce cu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c和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同学指名读。读的准确熟练的表扬。不准确的老师再进行范读,开火车读。

  (2)学习c的三拼音节。

  出示c的三拼音节:cuo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c?u?o zuo,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cuo。

  (三)学习声母“s”。

  1.教师示范发s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s的发音方法,“一条小蛇s s s”。

  2.教学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s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sa se su

  读音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母s和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你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

  找同学指名读。读的准确熟练的表扬。不准确的老师再进行范读,开火车读。

  (2)学习s的三拼音节。

  出示s的三拼音节:suo

  教师示范三拼连读s?u?o suo,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同桌互读,练习拼读三拼音节suo。

  (板书:

  zuo cuo suo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

  1.师说:我们都知道“z c s”是声母,不能给汉字注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发“滋、刺、词、丝”等的字,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出示“zi ci si ”,它们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读读看,你能发现什么?

  2.声母“z c s”和音节“zi ci si”,让学生听听有什么区别?

  3.教师强调:只要把声母“z c 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音节“zi ci si”的音,这叫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

  4.师板书:“zi ci si ”。

  5.学生练习读,教师纠正。

  6.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7.指名读。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编创顺口溜,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声母z、c、s,认清形。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3.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游戏:比谁反应快。

  1.(师拿出z c s三张字母卡片展示)瞧,今天学的三个字母宝宝跑到我手里来了。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都会读了。看谁反应最快?(师随机抽卡片生快速大声回答,师表扬反应快的学生。)

  2.小朋友们反应真快!可是你们注意到了吗?当我们在读这三个声母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平平的。仔细看我发音——z c s。因此三个声母宝宝又叫平舌音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字母

  z、c、s的笔画不难,指导时重点要让学生观察z、c、s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它们都是占中格的字母。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z、c、s三个字母的笔顺。

  指导z、c、s书写时,教师可边示范边让学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也可以让学生凭借前面的经验,观察书写位置,仿写字母。

  z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两横长度一样。

  c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顶格。

  s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写半圆,再向右写半圆。

  2.联系生活记字母。

  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想一想:字母z、c、s像什么?让学生编编顺口溜,如,“像个2字z z z,半个圆圈c c c,半个8字s s s”,帮助学生顺利地记形。

  【设计意图:先观察,接着书空,最后仿写,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学习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联系生活,学习字词句

  1.过渡:同学们之前认识了很多字。(出示“字”的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字”和整体认读音节zì。

  2.出示“学”。教师引学: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字,你认识吗?

  3.指名给“学”扩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词语,出示“词语”的卡片,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用“学生”说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句子”。出示“句子”的卡片,指名认读。

  5.(课件出示17)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

  教师介绍: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很多汉字,两个或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了“词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6.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7.指名拼读词语。

  8.继续学习会认字“字、词、语、句、子”。

  六、朗读儿歌,拼读音节

  1.过渡:字词句我们都学会了,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过桥》)。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3.引导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或问老师和同桌。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5.找一找,儿歌中还有哪些音节是我们学过的,在书上做好记号,并和同桌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sì zuò cuò。

  6.读一读,说一说:什么像小桥?(一排等号)怎样才能过桥?(做对题就过桥。)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儿歌,并尝试加上动作。

  8.全班同学带动作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总结收获

  1.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发现读这几个音时,舌头都是平伸的,所以这三个拼音宝宝都叫做平舌音。

  2.朗读儿歌,结束本课。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全靠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从小学好它。

  播放《z、c、s儿歌》朗读视频。

  板书设计

  7 z、c、s

  zuo cuo suo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教法多样,识记字母

  在一年级教学中,字母的发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平舌音的记忆,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儿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例如,教z时,“像个2字z z z,娃娃写字z z z”。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比赛读、随机点读……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发音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又解决了他们“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了起来。自主识记字形,孩子们通过看口型猜字母,用手、文具、线摆一摆字母,用自己的手和身体的动作表示一下字母等,不仅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升华。

  二、多样评价,事半功倍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孩子们发言积极,为他们竖大拇指,通过热情的语言来激励:“你真聪明、声音真响亮、你坐的端正,听得也认真、你的反应真快、你真勇敢……”书写字母的时候:“你书写真认真,你的字母真漂亮”?“哇,你真了不起!比老师写得都好。”加上一个大拇指,一个个鼓励的、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这些赞赏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孩子们更高兴了,也更愿意学习了,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总的看来,本堂课的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发音一直不到位,还需要多示范,多指导。

  2.习惯养成教育还要加强,如抬头听课,张嘴读书,手不乱动等行为习惯。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并背诵课文。

  2.了解“快乐”、“烦恼”等反义词的意思。

  3.懂得只有心地好,朋友多,才会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快乐”、”烦恼”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准确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课件出示摘苹果。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摘苹果。

  2、同学们读得真好,声音真好听,把树林里两个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它们就是松鼠和狼,(板书:松鼠和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 课《松鼠和狼》,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两遍。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45 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朗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2.检查初读情况。

  (1)刚才小朋友们都在认真朗读,现在老师想听听哪一小组读得好,声音又响亮又整齐。小组逐段朗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松鼠和狼之间的故事。

  3.小松鼠是怎样掉在狼身上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谁来说说? (松鼠不小心掉在了狼身上)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调皮的,可爱的)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松鼠这么活泼可爱,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它的可爱吧!下面我们一齐朗读第一自然段,读“跳来跳去”时,要读得活泼些。

  4.这只可爱的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可不这么可爱了,狼会怎样对它呢? 出示灯片,你看狼的样子,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呢?。

  5.这下松鼠可就惨了,它会怎么做呢?下面,请小组内的同学一人做狼,一人做松鼠,表演松鼠是怎样求朗读的,然后再请两位表演好的上台表演给同学看看。教师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帮助松鼠,我们一起来替松鼠求情吧!(齐读)

  6.狼听到这么多人为松鼠求情,心软了,答应可以放了松鼠,但是说话时,凶巴巴的,粗声粗气的,还是很生气的样子。谁来读读狼说的话。 思考:从狼的话中,你知道谁很快乐?谁很烦恼?你们发现没有,“快乐” 和“烦恼”是一对什么词,谁来说说。我们人也有快乐和烦恼的时候,当我们受到表扬或玩得开心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快乐,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与同学发生争吵的时候会很烦恼。

  7.松鼠听了狼的'话后,它有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狼,那它是怎么说的?接下来老师想请女生来朗读松鼠的话,朗读时,语气要诚恳。从松鼠的回答可看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聪明的)

  8.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狼很想像松鼠那样快乐,它于是放了松鼠,松鼠赶紧跳上树,这下它就安全了,它在树上是怎样回答狼的问题的?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a.思考:狼烦恼是因为什么?我们快乐是因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为什么欺负别人没朋友,会觉得很烦恼呢?为什么心地好,朋友多,会觉得很快乐呢?

  b.练习说话。这两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请大家看屏幕,谁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9.思考:从松鼠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出示句子。

  10.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接下来,老师想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松鼠和狼把课文朗读出来,哪两位同学愿意上来?下面的同学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狼的语气要凶,小松鼠的语气要诚恳。)边读边表演。

  三、拓展延伸,升华意境

  1、拓展思维:狼听了松鼠的话,后来会怎么样呢?展开想象,接着课文内容编故事。

  2、同学们,朋友多,快乐就多,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很多朋友,每天都能快快乐乐。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一对反义词,快乐-----烦恼。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明白道理:只有朋友多,才快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准确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教学,综合运用引导、讨论、合作等方法。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松鼠和狼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词。(摘苹果的游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松鼠和狼》这篇课文的生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快乐 吃饱 要 烦恼 放学 可以 松鼠 总是 伙伴

  二、 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又把松鼠和狼请来了,(出示图片)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看课文视频)

  2、解疑

  指名回答。(课文讲了一只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不小心掉在狼身上,松鼠求狼放了自己的故事。)

  师:那,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三、品读、体会文章中心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指名回答问题。(跳来跳去)

  (3)指导朗读。

  (4)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提问: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是怎么对他的?

  (2)指名回答。

  3、假如你是小松鼠,此时的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师:小松鼠也这样做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边读边用笔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并在小组内交流,从松鼠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4、(出示课件,展示学习要求)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个人学习: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②、边读边用笔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

  ③、画出之后,再读一读。

  ⑵、汇报交流。

  (2)小组学习:

  ①分角色朗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②在小组内交流,从他们的对话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汇报交流。

  (4)快乐表演。(给学生戴头饰)

  四、我心飞翔,插上想象的翅膀。

  狼听了松鼠的话以后,会怎样呢?展开想象,接着课文内容编故事。

  五、欣赏有关友谊方面的名言。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童话故事。

  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9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4、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和认字是本课的重点。a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局部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和相关的课件。

  四、教学时间: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读出本课所学音节的四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一课咱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

  3、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四幅图,问:谁能说出图上的内容?(如:这是一只老山羊;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台灯;老鹰站在树上;那是一只座钟)

  2、相机出示音节yáng、dēng、yīng、zhōng,告诉同学: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和音节来学习四个新的韵母。

  3、学习ang

  a.读准ang的音。

  ①师指着图1读“羊”。(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同学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指名说说“羊”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羊”是由声母y和韵母ang拼出来的)

  ②出示ang,告诉同学把“羊”的韵母áng读的平声就是ang的读音。

  ③将ang和an的读音比较,告诉同学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

  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同学ang的发音方法。

  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ang的四声:出示āng、áng、ǎng、àng同学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c.师生一起小结学习步骤。

  4、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习eng。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a.读准eng的音。

  ①探究“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

  ②发现eng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联系eng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g的音。)

  b.学习eng的四声。

  c.四人小组反馈合作学习的情况。

  5、学习ing、ong。

  a.读准ing和ong的音。

  ①看图读准鹰(yīng)和钟(zhōng)。提问:鹰(yīng)和钟(zhōng)的韵母是谁?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的'方法,猜猜ing和ong各自先发哪个字母的音。

  ③练习发音。出示后鼻韵母ing、ong告诉同学猜得很对,它俩就是我们要学的另外两个后鼻韵母。同学自身练习发音,同桌相互练习。

  ④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小组赛ing、ong的四声。

  6、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现在来做两个游戏吧!

  ①做“送信”游戏:请一名同学将四张后鼻韵母卡片分给四个同学,再请这四个同学上台来带读。(配读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褒扬信。)

  ②听音组合:将单韵母a、e、o、i、u、ǖ和尾音ng发给同学,师发音,生做组合游戏。

  7、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①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īng。问:谁会读这个音节?告诉同学这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②同学组词,学习ying的四声。如:yīng(英雄,老鹰),yíng(欢迎、萤火虫)、yǐng(电影、影子)、yìng(软硬、答应)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指导书写ying和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学会儿歌《彩虹》。

  3、识记生字“两天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带调后鼻韵母,请同学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带读。

  2、过渡:这些鲜美的“蘑菇”与一些声母叫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学习二拼音节

  1、学习拼读zhsh与ang组成的音节:

  1)同学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齐读。

  2.学习拼读b、m、g、h与eng组成的音节:beng、meng、geng、heng

  1)四人小组互练。

  2)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3.学习j、x、m、与ing、ch、c与ong组成的音节。

  1)出示音节: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

  2)同学自身练习拼读,看谁拼的又快又准。

  3)同学挑选自身会拼的,当小老师教大家。

  4.巩固练习。

  做听音节猜韵母的游戏。老师读音节,同学听音节,说说韵母是谁:hóng,zhǎng,qīng,chéng,yòng

  三、学习儿歌《彩虹》

  1.出示情境图,问: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为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雨过天晴,桥,白云。

  2.学习朗读儿歌。

  1)出示儿歌,同学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身读一读。

  2)同学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3)领读,齐读,扮演读。(适当的加上活泼的动作)

  3.识记生字:雨,天,桥。

  1)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天”和“桥”是三拼音节;“雨”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同学读准确。

  2)记忆字形。

  启发同学自主识记生字“雨”“天”。(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猜谜,编顺口溜,与熟字比较等方法记)如猜字谜:“大”字头上加一横是什么字?(天)

  竞赛读词语:“木桥、石桥、天桥、大桥、小桥”,识记生字“桥”。

  四、扩展练习

  拼读音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方法。

  2、能自身拼读一段话。

  3、生字掌握程度达到本课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扮演读儿歌《彩虹》。

  二、学习三拼音节

  1.复习三音节的拼读方法。生练习拼读,指名读,齐读。

  2.联系同学的日常生活用语巩固读音,如:zhuang(服装的装),chuang(门窗的窗),qiong(贫穷的穷),shuang(双手的双),xiong(凶猛的凶)。

  三、学习音节词

  1.学习音节词tàiyáng

  1)练习拼读。同学试拼:指名读。

  2)指导书写。

  2.扩展练习。

  1)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通过观察了解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2.会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方法,感受拼读音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复韵母,能准确地拼读声母和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有四位老朋友和我们做游戏来了。你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他们很淘气,已经躲在你们的位子里了,你们快快把它们找出来。

  (学习之初,给学生创设了动手的机会。游戏的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复习的欲望。)

  2.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的老朋友是谁?a e i u 读卡片。

  二、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

  今天,四个单韵母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一)学习ai

  1.课件演示:先出示a,同学齐读。之后i向a*拢。

  (1)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就叫复韵母。课件再次演示i向a*拢的过程。

  (2)教师范读:先读a的音,然后舌头向第二个单韵母i滑动。

  (3)同学练读:自由读接火车读同桌互读

  2.同学观察a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老师板书。

  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ai。(例:a和i是好朋友,它俩挨在了一起。)

  4.现在我们给新朋友复韵母ai戴上帽子,看你还认识它吗?

  板书:1i 2i 3i 4i

  5.结合小组练习四声拼读,并试着用拼出的字音组词。(例:哀叫、挨打、白皑皑、癌症、矮小、妨碍、爱好)

  (出现四声之后,就引导学生用四个声调组词,渗透了字和音的关系,同时这种实用性的体验也唤起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学习ei

  1.出示实物杯子。这是什么?

  2.自己慢读两遍杯子的杯字。出示杯的拼音b5i,请同学试着拼一拼,并找出b5i的韵母。

  (此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课件演示:b5i去掉声母,出现复韵母ei。用我们刚才学习ai的方法,试着读出复韵母ei的读音。自由读指名带读检查读

  4.板书ei。和同桌同学研究怎样记住它。

  5.观察e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并仔细观察声调的位置。板书:5i 6i 7i 8i

  6.自由结合,帮ei找找它的声母朋友,并试着用拼出的音节组词。(例:飞机、北京、梅花、没有、雷雨、陪伴)

  (三)学习ui

  1.出示汉字水。谁认识这个字?给大家读一读。

  2.课件演示:shu!去掉声母,出现复韵母ui。

  3.同学自学:

  (1)ui怎么读?怎么记?

  (2)ui在四线格里的`什么位置?

  (3)ui的四声标在谁的头上?自己试着读一读。

  (ai ei ui三个复韵母的读音方法,它们的占格位置都相同。在学习了两个韵母之后安排自学,此时学生已具备了这个能力。这无疑是给了学生一次实践和展示的机会。)

  4.汇报自学情况。

  三、课中休息。

  四、学习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方法

  1.出示音节:bai bei hei shui lai zai zui 同桌同学一起拼读。

  2.课件演示:先出示复韵母ai,然后声母b向复韵母ai滑动。

  3.巩固练习:

  (1)做开火车游戏,接四声。bai fei hui zai mei tui gai wei ai kuai gei sui

  (2)同桌同学做游戏,将声母与复韵母的卡片组成音节,自己加声调,俩人一起念出来。

  (3)做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请同学戴上小猴子的头饰,到桃树上摘桃子。桃子背面是音节,哪只小猴子读对了,桃子就送给它。

  (4)拼读儿歌。(选其中一首读一读)

  猫(m1o )逮(d3i )老鼠

  黑(h5i)猫(m1o)逮(d3i)个灰(hu9)老鼠,

  灰(hu9)猫(m1o)逮(d3i)个黑(h5i)老鼠。

  黑(h5i)猫(m1o)吃了灰(hu9)老(l3o)鼠,

  灰(hu9)猫(m1o)吃了黑(h5i)老(l3o)鼠。

  黑(h5i)猫(m1o)灰(hu9)猫(m1o)又(y^u)去逮(d3i)老(l3o)鼠。

  xi3o h3i 4i m1 ma,du1n l2i ch2 yì b5i,

  小海爱妈妈,端来茶一杯,

  m1 ma 4i xi3o h3i ,1i zhe xi3o h3i shu@,

  妈妈爱小海,挨着小海睡,

  sh(i ti2n q0ng g8n ti2n ,m1 ma x9n l! zu@.

  水甜情更甜,妈妈心里醉。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书上彩图;音节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或事先在黑板的右下方画好四线格。

  学具:有关声母、单韵、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用卡片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先指名读,并进行平、翘舌音的区别比较,再齐读。

  (二)教声母y

  1、读准y的音

  (出示放大的彩图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杈上晾着衣服。)把“衣服”的“衣”的音读得轻而短就是声母y的音。

  用红粉笔放大板书y。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2、记住y的形

  指图:y像什么?(y像图上晾衣服的树杈。)教师领着学生念顺口溜:一个树杈yyy。

  (三)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

  看图:衣服的衣用拼音怎么写?(板书:yi)教师领读领说:衣、衣服、晒衣服。学生反复练读yi的音。

  师述:它是一个整体认读的音节,由声母大y和韵母小i组成。学生齐读yi三遍。

  比较y与yi发音的区别。学生再试读。教师大面积抽查。反复练习,不搞“大合唱”。

  (四)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训练

  2、整体认读音节yi的四声怎么读?(板书:yīyíyǐyì)学生试读后,教师再检查,然后领读并扩词。

  yī是一年级的yī(衣服、医生)

  yí是阿姨的yí。(怀疑、宜昌)

  yǐ是椅子的yǐ。(已经、以后)

  yì是注意的yì。(文艺、会议)

  (五)用同样的办法教w、wu及wu的四声。

  (六)练习直呼,掌握音节。

  (1)(出示图3)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鸭子在水中游。)

  板书:ya,学生齐读这个音节并指名说说,这个音节是怎么读出来的。

  :这个音节是由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读音时,先发y的音,气不断,快速滑向a,前轻后重,一口气读出来。

  (2)(出示图4)提问:这是什么?(是一只青蛙。)

  板书:wā(自由读wā)师:wā是怎样组成的`?

  (3)(出示图5)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几只小鸟,小鸟在窝里唱歌。)

  板书Wō(指名读,再指名说出读的方法。)

  师:说说wō这个音节是怎样组成的?

  师:从yā、wā、wō三个音节可以看出: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可以组成一个音节。

  (七)读写结合,综合训练

  1、:这节课我们学了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谁能说说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yw轻短;yiwu重、长。我们还学了yw和单韵母ao组成的音节,谁能读读?

  2、练读

  读卡片:yyiyīyíyǐyì

  wwuwúwǔwù

  yawawo

  3、练写

  指导写y,右斜短,左斜长,占中下格,两笔写成(中格占满,下格空三分之一。)

  指导写w,斜下斜上,又斜下斜上,共两笔写成,占中格。

  教师边讲边范写,学生先书空,再描,后抄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内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问:jqx与_在一起该怎样写?(指名上台写juquxu)问:你是怎样记住写时去掉_上两点的?(复习儿歌:jqx真淘气,从不和v在一起,要是和v在一起,见了鱼眼就抹去。)

  2、(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yiwu

  (二)比较yiyiwuwu

  1、(出示卡片y)问:它是什么?(它是声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要读得轻短。)指名读,再齐读。

  2、(出示卡片i)问:它是什么?(它是韵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要读得重而长。)指名读,再齐读。

  师述:我们把声母y叫大y,韵母i叫小i;大y和小i在一起,组成音节yi。yi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重而长。教师领读yiyi

  3、(出示卡片u)问:它是什么?怎么读?(它是韵母,读得重而长。)学生练习读。

  4、(出示卡片w)问:它是什么?怎么读?学生练习读。

  师述:我们把声母w叫大w,韵母u叫小u;大W和小u在一起,组成音节wu。wu是整体认读音节,读时重而长。教师领读wuwu。

  另外强调:iu两个韵母不能自成音节,必须由大y、大w来帮忙,分别组成yi、wu。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出示卡片认读╛

  师述:_与jqx在一起组成的音节,写时省去两点,_与y在起,又组成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指名读,齐读。

  2、师述:_与y在一起,_上两点也要省去。教儿歌帮助记忆。(_字真骄傲,两眼往上瞧,y姐姐帮助它,去掉骄傲帽。)

  3、“yu”带上声调怎么读?

  (四)看图读拼音

  看第六、七幅图,读图下面的音节,把这课刚学的音节用笔画上横线。学生自己试读。

  1、(出示图6)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说后板书:yāyǔ。先指名读,再齐读。

  2、(出示图7)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答后板书:wǔwǒ。先指名读,再齐读。

  师述:这两幅图下面都有一个词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

  各自读后做找朋友的游戏。

  (五)训练直呼音节

  1、指名读音节卡片:yiwuyuyawawo

  2、比赛读,分组读。

  3、说说这些音节中哪些是整体认读的音节?

  (六)综合训练

  1、指名读书:①注意顺序,②读准音节,③声音响亮。

  2、:这节课我们学了整体认读音节yu,谁能读它的四声?

  3、练听:听老师或同学读声母、韵母、音节,看谁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把读的声母、韵母、音节找出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课题

  练习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通过看图认识几种动物,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认识几种动物,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2、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吗?今天我们一块儿看一段。(放录像)

  二、读准动物名称

  1、学生看图,读一读拼音。

  2、个别读,集体读,注意读准问: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名介绍,分小组互相介绍。

  4、: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

  三、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1、小动物们都很能干,它们遇到危险能想出不同办法保护自己,脱离危险呢!

  2、你知道它们怎么保护自己的吗?

  3、指导练说:

  学生自己读一读例句:“乌龟遇到危险时,就把头、脚缩进硬壳里。”

  问:山羊、刺猬、乌贼和其他小动物遇到危险时,怎么保护自己呢?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指说一说。

  每个学生选一句写出来。

  同桌互相读写好的句子。

  4、学生说说自我保护的方法。师:小动物们遇到危险时都有办法保护自己,那么小朋友们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平时会遇到什么危险?遇到这样的危险会有什么办法?

  6、交流讨论的结果。

  7、: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遇到了危险也不要只知道害怕,要想出办法来保护和解救自己。

  教 后 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导质疑

  1、你和小伙伴们一起约好了去做一件事情、但小伙伴却失约了。那时,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2、小熊和小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它们约好了一起去种树,但小熊在家等啊等,却一直不见小鹿来。很明显,小鹿失约了。接下来的事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明白了。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首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4、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5、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探究

  1、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小熊为什么不去奶奶家?

  3、学生交流,板书

  小熊

  (想去奶奶家)

  “答应过在家等他”

  4、指导分角色朗读小熊和妈妈的对话。

  5、在你的眼里,小熊有什么优点?

  6、小熊等来小鹿了吗?指名学生谈谈自己遭遇伙伴不守信用后的感受。

  7、小鹿是不守诺言的孩子吗?你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板书

  托爸爸捎信

  8、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鹿,会怎样做?

  板书

  请爸爸捎口信

  9、小结

  小鹿和小熊都是(守信用)的孩子。

  板书

  守信用

  四、质疑讨论

  五、反馈小结

  1、说一说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都爱踢足球。

  都。

  2、和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熊和小鹿

  小熊小鹿

  (想去奶奶家)(生病住院)

  “答应过在家等他”请爸爸捎口信

  守信用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会写“给泡”等7个字。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复习生字,会写“泡、呱”。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词卡、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孩子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4、学习“诗”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多有趣的一首儿童诗呀!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你圈画生字词的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1、检查第一小节

  在淅沥沥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谁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2、检查第二——四小节,学习“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

  (1)学习词语“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帮助了他?自由读,把帮助它的朋友圈出来。

  ①(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贴图)认识一下“蝌蚪、水珠、水泡”(词卡)领读,指生读。

  ②看图片,能说说蝌蚪的样子吗?(识字与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相结合)

  (2)教学“泡”

  ①你们想看看水泡泡吗?(吹泡)老师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

  ②这个字就念“泡”字,(板书)(字卡)自己讲讲,你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吗?(水上一个包就念泡)

  ③组词。

  (3)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读2、3、4小节。

  (4)学“逗号”“给”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屏幕)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②师拿字卡“逗号”让学生读。

  ③这里的“给”字表示“为、替”,下面我们来学“给”(板书)(字卡),请你来自己讲一讲,书写、组词。

  (5)学“句”

  ①水泡泡怎样帮助小青蛙的?(“我能当个小句号”)(屏幕)指读,赛读。

  ②看这个“句号”的“句”字,(板书)(字卡)注意它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与“勺”区别,组词。

  (6)学“串”

  ①小水珠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一串水珠)(字卡)

  ②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可见,串是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③师拿字卡,生读。屏幕演示古今变化。

  ④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学“号”

  ①同学们看黑板,观察它们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说吗?谁像谁?

  ②这些都叫标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标点?(?;!)(标点符号歌屏幕)

  ③想一想,除了标点符号以外,还能组成哪些词?(卡片)

  3、学习第5小节,学习“呱’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指生读。

  (1)读了这首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指生读,齐读。

  出示“呱”,又发现什么?(形式字)

  (2)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形声字?(蝌蚪,泡,逗。。。目的是引导孩子利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

  4、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1)师出示生字,齐读,检查读。

  (2)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四、写字

  完成“号句成串”

  1、引导观察在虚宫格里的位置,和每个字的主笔。

  2、师逐一示范书写

  3、生练习写(提醒书写姿势)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1、(课件演示)(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出示词字: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可以省略号呱给)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生字回文,整体感知课文。

  听——沙沙,沙沙下雨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落在水里,落在小青蛙的笑脸上,于是呀!这只小青蛙就在一个美丽的雨天,利用这些生字作了一首诗,你们想看吗?大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吧!要注意读准音,注意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教师注意指导第五节的停顿处理)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话写的'呀!指生读(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下的很小)从哪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在语境里理解词语“淅啦啦”)引读小雨淅啦啦的感觉。

  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语言。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高兴极了;它觉得景色太美了)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我要作诗啦!

  (二)、学习第二——四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作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

  2、自由读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板书:小蝌蚪图片——逗号水泡泡图片——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看板书总结后,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通过动手操作理解。

  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指生读。

  ③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的,一个不行的,我觉得一串排一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

  师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5、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

  7、、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是无处不在的好朋友。师指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对话能背的背下来。

  8、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①圆圆的,当句号。

  ②一串,当省略号。

  ③可以当个小逗号。

  (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出示诗文——)了,快出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青蛙作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

  ①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五彩缤纷的春天,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③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四)结尾美读升华

  1、再次看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全文。

  2、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够读到你们写的诗,好不好?

  四、指导书写“泡、呱”。

  1、指导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又宽)

  2、重点指导写好“呱”。

  师总结小儿歌:口字作旁,在左上,你看“瓜”字的竖撇和捺多像一个人大步前进呀!所以写的时候要舒展开。

  教师范写,生练习。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五、全课小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快乐”“烦恼”等反义词的意思。

  能力目标: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懂得心地好、朋友多,才会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快乐”“烦恼”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准确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放松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快乐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吧!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肩……

  2、看来,我们的同学们都很快乐,可是狼却很烦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9课《松鼠和狼》。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翘舌音和后鼻音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出自己的味道。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45页,自由读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松鼠和狼之间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品读文本

  快乐的读完书,一起来快乐的答题吧!

  1、小松鼠是怎样的掉在狼身上?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你还能说一出其他像这样的'词语吗?(积累:走来走去、跑来跑去、爬来爬去、游来游去)

  (2)我们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2、这只可爱的小松鼠掉在狼身上后,狼可没这么可爱,狼是怎样的动物呢?想想灰太狼家的亲戚,你们就知道它简直坏透了。它打算怎么对待小松鼠?

  小松鼠危险了,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你怎样向狼求情?(师可以进行示范、引导)

  3、狼答应了吗?它是怎么说的?(朗读语气指导:狼的凶神恶煞以及疑问语气的指点)

  从这里,你知道谁快乐谁烦恼?(快乐和烦恼的理解需常态化)我们知道小松鼠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经常笑,而狼一点儿也不开心,很烦恼,或许它还经常哭呢,那你知道“快乐”和“烦恼”是一对什么词吗?

  你们这么聪明,小松鼠也聪明极了,它并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狼,它说……

  4、为什么松鼠很快乐,狼却很烦恼呢? 看来同学们也像小松鼠一样心地好,快乐多。

  四、感情朗读

  1、现在我们快乐的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男生读凶恶的狼的话,女生就是可爱的小松鼠,其他叙述部分请允许老师也来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课文到这就完了,可是故事还没完呢,狼听了松鼠的话后,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演一演。

  六、板书设计

  松鼠和狼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学习《插秧》这首儿歌,认识6个生字。

  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

  春天是播种插秧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儿歌)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城市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0、朗读挑战赛:

  比一比,谁读得。

  可以边读边表演。

  三、作业设计:

  四、板书设计:

  插秧

  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映照着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背诵儿歌、复习生字、学会写本课5个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读生字卡片。

  背诵课文。

  二、学写生字:

  读生字,纠正字音,出示“农、民”,学生自己交流谈区别及书写规则。

  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

  出示“田、照、蓝”:

  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

  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

  学生自己独立写,然后小组评议。说说这些字的笔顺,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学生可就难写的字书空或描一描后再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每个字写2个,组一个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读完课文之后,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真心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愿意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准备交好朋友的同学能不能说一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样与朋友相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拼读生字,扫清朗读障碍。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注意提示“住”“说”都是翘舌音,“说”是三拼音节,“呀”要读轻声。

  2、抽读识字卡片。

  3、初步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住”在本课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课把事情说给别人的意思,“都”在本课是所有、总括的意思。其他字的意思随课文都比较好理解。

  4、给生字组词,并练习运用。

  三、灵活多样,助复习。

  1、玩听音拍卡片的游戏。

  2、玩词语接龙游戏。

  四、做巩固练习。

  1、读读下面词语。

  2、选字填空。

  五、试读课文。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朋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自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三、边读边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一想不到的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试着读读这句话。

  2、学习玩耍的“玩”字和“在”字。“在”是平舌音,表示两个朋友所在的位置。“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3、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两个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学习“是”字。“是”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意思是联两种事物,表示等同。书写时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从树上下来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读一读描写他的句子。

  2、学习什么的“么”、“呀”两个都读轻声。书写时注意“么”的第二笔和“牙”字的第二笔。

  读这个自然段,从他笑眯眯的样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躺在地上那个人的话,读懂了什么?

  2、撇下是什么意思?

  3、学习“走”字。“走”是平舌音。本课既有来到的意思,又有离去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4、讨论: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认认真真,学写字。

  本课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在”和“是”两个字,指导书写时,重点指导“在”字的第三笔“竖”,提醒学生不要忘写。要写“是”字时,先复习“足”字,对比观察两字的异同后再动笔书写。“走”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按正确笔顺来写。“的”字要突出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的特点。“玩”字书写时要注意王字旁的写法。“么”字的第二笔是“撇折”,提醒学生别写成“竖提”。

  五、完成活动与练习。

  1、“连线成字后,读一读。”

  2、读一读

  3、选字填空。

  4、说一说。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

  2、学习标调歌,掌握标调规则。

  3、在游戏中体会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认、读、写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树叶状背面写有单韵母的卡片。

  3、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在四线三格中的投影。

  4、挂有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的苹果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拼音王国里,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乌龟、梅花鹿、小熊、小猪等许多小动物,他们相亲相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森林里传来一个好消息,拼音王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这几个好朋友都想去参加,于是他们一起到大象那里去报名。可是大象却说:“想报名也可以,但必须按照我们拼音王国的要求过三关,才能报名。”这几个好朋友一听,马上异口同声地说:“行啊!”于是大象发给他们每人几片小树叶,说:“你们能正确把这几个拼音读出来吗?”这几个好朋友很顺利得过了第一关,报上了名,而且他们还发现小树叶上的拼音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大象直夸他们几个聪明呢!聪明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上有哪些拼音,想不想也发现了小秘密?(指名读小树叶上的单韵母、说发现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在设计时,教师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听故事得的过程中,复习了单韵母。)

  二、新授导学,保持兴趣

  1、(过渡)这几个好朋友高高兴兴的到比赛场地参加比赛。可是,大门却紧紧关着。他们敲了好一会儿门,小猴走了出来对他们说:“想要参加比赛,还得过第二关。”这第二关是什么呢?原来小猴要他们读出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这可把他们难住了。他们着急了,小猴告诉他们,今天你们要学习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他们就急急忙忙跑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白兔、小乌龟、梅花鹿、小熊、小猪的动画图)你们欢迎他们吗?来,跟他们打声招呼。他们说今天要和你们比一比,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看谁在课堂中最守纪律。你们有信心和他们比一比吗?

  2、今天我们就和小白兔、小乌龟们一起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拼音教学趣为先。教师创设小白兔等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拼音的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拼音学习中来。)

  三、游戏中学习,发展兴趣

  1、出示ai ei ui,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习复韵母ai

  (1)我们学会了单韵母,那么将他们连起来怎么读呢?

  出示ai,师示范ai的发音,观察老师发音时口形是怎么动的。

  教师讲解ai的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在发i的音,摆好a的口形,声音响亮,然后慢慢向i滑行。

  (2)师再次示范ai的发音,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试试吗?(学生试着发音)

  (3)谁是最勇敢的好孩子?谁来试着读一读?(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学生“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调动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学习任务,为下一步学习“ei ui”打下基础)

  (4)学习ai的标调规则

  ①ai看到别人头上都戴有一顶漂亮的帽子,非常羡慕,也想戴上帽子美一美。他来到帽子店,这里的帽子好多呀!他左挑挑,有挑挑,终于选中一顶好看的“—”帽。可是,这顶帽子到底呆在那儿最漂亮呢?ai发愁了。恰巧a也来买帽子,看到ai在发愁,他说:“我来教你一个好办法。“于是a教ai一首儿歌,ai很快戴好帽子,高高兴兴走了。你们想不想也学学这个儿歌呀?

  ②读儿歌:有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③聪明的你们,听了儿歌,说说帽子戴在ai的什么地方最合适呢?(指名板书)你会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拼音字母是很抽象的,而标调规则优势比较枯燥的,要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有趣,教师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环节,寓教学与故事情节中,让学生体验探求知识的过程,保持学习的兴趣。)

  ④谁会给ai标上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⑤帮助学生读准四声:一声高高平又平,谁会念?二声就像上山坡,谁会念?三声下坡又上坡,谁会念?四声就像下山坡,谁会念?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⑥请学生带小老师领读。

  ⑦同桌互读,评一评谁读得好。

  3、学习复韵母ei

  (1)出示ei,现在我们把a换成e,你会读吗?自己动动嘴吧,试试看?

  (2)谁来说说,怎样发ei的音呢?(指名说,师示范,学生练读,开火车读?)

  (3)今天早上,我碰见张老师,他告诉我望老师病了。我惊奇的问:“诶,王老师怎么忽然病了?”同学们,这“诶”是几声?声调应该标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上黑板标调)

  (4)其他几声呢?你会标吗?(请同学上黑板标调)

  (5)你会读ei的四声吗?和同桌赛赛看,谁读得好。

  (6)同桌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读,小组比赛读。

  4、自主复韵母ui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ui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如果给ui标调,该如何标?为什么?

  〔3〕选择ui的四声中自己读得的一个,当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有了“aiei”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ui”的发音方法,“ui”的教学变成了有源之水。此时老师有必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巩固联系

  1、摘苹果游戏。(看老师的口形和动作,并迅速做出判断,摘下写有哪个拼音的苹果)

  2、打气球游戏:多媒体课件出示标有ai ei ui四声的气球,学生站起来读,读正确了,去秋就会打中。

  (设计意图:游戏并不等于学习,但学习离不开游戏。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将所学知识一次检验。)

  四、制作名片,延伸兴趣

  1、小白兔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的读法,急忙去参加运动会。可是,小猴又说:“我们的运动会吸引了许多观众,这些观众非常想认识每个运动员,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名字拼写出来,让小观众认一认你们呢?”小白兔们想请你帮他们制作一下名片,你们愿意吗?

  2、生自己拼写,小组内选择写的正确、自己的同学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讲拼音练习融入故事中,既让孩子们有了拼写实践的机会,又让孩子们得到了休息,同时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在四线三格中的投影,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三兄弟那里长得响,那儿长得不像?

  2、教师引导学生从单韵母的写法入手,通过范写,特别强调书写时将复韵母的两个组成部分靠拢。并提醒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

  3、学生在练习本上联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写是读的延伸和巩固。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醒学生认真领会与把握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三个复韵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通过范写、书写,反馈、激励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把复韵母写的正确、美观。)

  六、小结

  小白兔们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赞赏,他们说,你们不但聪明,而且守纪律,和你们学习真有意思,有机会还要和你们一同学习呢?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aieiui。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孩子们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图。第二部分是复韵母ɑi、ei、ui的四声以及声母与ɑi、ei、ui的拼读。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情境图。第四部分是儿歌《小白兔》。

  一、复习巩固,揭示新知

  本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复韵母,所以上课开始先请出单韵母aoeiuü这6个老朋友,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音,发音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引出复韵母,简单讲解复韵母的含义,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图文结合,提高效率

  在教学三个复韵母ai,ei,ui时,先看图说图意,再找个读音差不多的字来引入的,比如:ai从姐弟比高矮来引出,随后让学生体会a—ai读音有什么不同,师总结ai的发音方法,指名正音。接着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加以巩固。随后,我出示了ei和ui,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参照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找出发音规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孩子们掌握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三、借助儿歌,掌握标调规律

  在教学aieiui的四声,重点先讲解ai的四声。出示aieiui,问:三个复韵母都是由单韵母组成的,那么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重点教了ai的四声,并讲了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排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让学生记忆儿歌并说说是什么意思。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加以巩固。在重点讲解ai的四声后,eiui的四声就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当小老师教给大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平时回答问题声音小的学生,今天声音特别洪亮。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整个课时安排学生aieiui的发音、四声及书写,在教学aieiui的四声时,为了多让几个学生巩固aieiui读音(第一次出现复韵母,印象会比较深刻),所以写字时间没有把握好。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