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教案

时间:2023-03-25 16:56:02 教案 我要投稿

《延安》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延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延安》教案

《延安》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能联系自身经历体验“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从而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

  3.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说出作品的语言风格。

  课前了解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3.13-1982.8.10)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31年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大学、山东教育厅工作。这时期发表的散文结集为《羽书》。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教育厅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任联大中文系副主任,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作书目:《羽书》(散文集)1941,文化《黑红点》(散文集)1947,东北 《潞安风物》(报告文学)1947,香港海洋书屋 《出发集》(散文集) 1954,新文艺 《烟尘集》(散文集)1955,作家《北极星》(散文集)1993,作家《忘年》(散文集)1981,百花《吴伯箫散文选》1983,人文翻译书目:《波罗的海》(诗集)德国海涅著,1957,新文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如果在假期当中有某段时间让你一直重复去从事某一样机械的劳动,你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说一说。(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老师对各种说法都给予一定评价。)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学习的这篇文章中所描绘的劳动在老师看来就是一种机械的劳动,老师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种机械的劳动怎么被作者写的如此之美。你能在大声朗读后告诉老师原因吗?

  初读文章尝试解答老师疑问

  学生纷纷给出答案,对于这些答案,老师不作出对错的评价。提醒同学们要想正确、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应当结合该文章中所涉及的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背景。

  联系背景再读文章,纠正自己的结论

  (1)抗战时期的陕北生活背景:蒋介石对陕北根据地延安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于是1942年延安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本文所写的是军民们开展纺线竞赛的场面。当时每人一辆纺车,要想穿衣服就得自己纺线。

  (2)本文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61年2月,当时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应该如何对待面临的困难,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向人们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旨在激励人们革命的斗志,激励人们以饱满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此时作者写了《记一辆纺车》(穿)等一组散文,其中还有《菜园小记》(吃)《窑洞风景》(住)《歌声》(精神生活)。

  学生结合背景探究、交流并明确:纺线本来是原始的手工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如此优美。这正是因为作者本人参加过当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他认识到劳动“本身成了第一需要”的意义,克服困难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里诗化的、个性化的文笔精华正是作者劳动价值观的反映。

  三读文章品味语言风格

  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对普通的在我们看似机械的劳动怀有特殊的情感。其实作者能把普通的劳动写得如此之美,另外一个原因就应该归结于作者的表达技巧了。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告诉老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文章,品味语言。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对语言的品味应当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用词造句等方面的.内容去考查。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明确: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将很平凡的劳动写得充满诗意。语言上质朴、明朗而优美。比如作者用“成熟的肥桃”和“果树”上的“果实”比喻沉甸甸的“线穗子”,用“白鹤晾翅”“舞蹈”描写纺线的姿势,把特定时代的纺线劳动美化到了极致;以“骑士对战马”“射手对良弓”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纺线人对纺车的深厚感情……

  适当拓展顾及全文

  教师指导语:有人说,读文要顾及全文。文笔精华是节选的片段,只有把它放入整篇文章中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其精华,请同学们阅读《记一辆纺车》从而能对节选的文字进一步进行诵读欣赏。

《延安》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周末到了,当你踏上你离别多时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教师#教案# 导语:延安在中华民族历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诗。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作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三、教学过程

  听录音朗读

  要求,注意听,把还有不懂读的字圈点出来,与同桌合作讨论,或查字典,或问老师。

  预设字词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读音。

  心窝搂定白羊肚手巾羊羔羔

  糜子油馍气喘一盏

  一读诗

  教师#教案# 导语: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请大家各自快速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

  (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

  (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

  (5)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

  再读诗

  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教案# 导语: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导)

  根据“从(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教师举例如题目中的“回”,“回”意味着重先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容易使人联想到回家、回乡,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拉近(突出/写出)了诗人和延安的密切关系。

  又如: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学生自主合作

  预设引导:又如第一部分: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2、诗中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表达效果。

  根据从诗句中的可知,采用(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教师举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

  学生自主合作

  预设引导①比兴如: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预设引导②排比以上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预设引导③又如第四部分中“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写出了延安变化之大。突出了“延安精神”留给延安人民的财富。

  知识点学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四、拓展探究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热情好客、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2、在那个年月,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在老一辈的革命者们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下,延安人民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断的好起来,那么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小结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朗读这首诗结束教学

  六、作业

  1、课后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延安》教案3

  育才学校 邓艳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目标解析:

  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

  (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和意义;通过知识迁移,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了1000的意义。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后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为学生比较的对象,从而加深对1000的认识,领会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 )和( )。

  (二)数一数。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

  2.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三)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 )、( )

  2.580、590、( )、( )、620

  3.( )、900、800、700、600、(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伸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伸:通过个、十、百、千的认识,你还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既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又为后续学习做好延伸,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延安》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一首陕北民歌入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讲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搂定,白羊肚手巾,糜子黍类,油馍, 气喘

  2.解释下面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糜子: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3)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5)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三、作者作品介绍。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峄县。1940年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影响较大。此后创作的《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也成了诗人创作艺术的高峰。这些抒情诗充分展示了诗人提炼生活的艺术才情,情真意切,构思精巧,音律生动。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放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借鉴了国外政治抒情诗歌中的'“楼梯式”,并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对仗,以及民歌中的某些独特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四、赏析课文。

  1.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

  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积极进取、高度赞美的感情。

  2.总体感受诗歌。

  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交由学生讨论。)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五、感受全诗中心。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发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回延安》,并为之配一首合适的乐曲。

  2.查找有关信天游的资料,选取一两个优美的信天游歌词,下一节课交流。

《延安》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内在顺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5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课前交流:名人勤奋成功的事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简介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2、师板书“勤奋”,学生齐读“勤奋”一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努力;十分努力;为了达到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3、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明白文体特征。

  1、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点?(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2、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文章。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自己的观点。因此,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谈”字就知道它的文章类型。

  3、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三、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认读的字:强调“鉴”“馁”“剥”的读音。

  要记的字:先进行分类,再针对字形或字音进行重点识记。

  停写有困难的字。

  2、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课后第3题的词语。

  3、指导读难读的句子。(出示自认为较难读的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

  交流。

  四、走进实例,见证勤奋。

  1、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课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两个人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一个是司马光的事,一个是童第周的事。)

  教师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课文中的两个人都成功了吗?那么他们获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第2、3小节,找出有关他们成功和勤奋学习的句子。

  出示自学要求:⑴、自由朗读第2、3小节,⑵、用--------划一划写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句子。⑶、用波浪线划一划他们是如何勤奋学习的句子。

  3、司马光

  (1)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师简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就是司马光获得成功的见证,是他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句话呢?

  (2)那么,司马光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出示:⑴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⑵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3)、抓住“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

  抓住“警枕”

  “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点课题“勤奋”)

  (4)、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4、童第周

  (1)童第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指名说)(板书:青蛙卵剥离手术。)

  (2)过渡:童第周他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相机出示: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追问:从他的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谁知道?对呀,感悟力真不错!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点课题“勤奋”)

  (3)男生读一读。女生读一读。

  5、对比出理。

  (1)把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做个比较,看看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相同之处又是什么?

  不同之处是司马光从小很聪明,童第周从小学习成绩很差。

  相同之处是他们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们都很勤奋。

  (2)假如让你们给两位名人各送上一句合适的名言,你觉得送什么好?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送给童第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6、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五、学习写法,明确方向。

  1、作者怎么不举例我们班XXX呢?或者举例我们学校的老师啊。

  (别人不知道呀)

  是啊,这里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2、同学们,你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自己勤奋学习了吗?你是怎样勤奋的?如果你没有勤奋,你打算今后如何勤奋学习?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夜以继日编巨著

  童第周以勤补拙成大家

《延安》教案6

  题目:《回延安》

  课型:现代诗歌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比兴、夸张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感受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情感。

  2、品读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

  难点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赏读入境

  1、导入:

  2、了解信天游并搜集信天游

  3、了解延安革命历史、陕北特色文化

  4、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5、读准下列倾斜字的读音并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白羊肚手巾糜子脑畔上鸡毛信赤卫军

  二、悟读品味

  1、作者把延安比作什么?你从哪些诗句读出来的?诗人为何这样作比呢?请结合具体诗句和诗人的经历思考。

  2、诗歌五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每部分内容分别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诗中哪些诗句能使人感受到作者的这些情感?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传达出这浓烈的.情感呢?

  4、这首诗在体现民族和地方风味上别具一格,本诗哪些地方体现了陕北特色?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信天游的特点吗?

  三、研读展示

  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四、精读积累

  背诵本诗

  五、美读运用

  模仿《回延安》尝试写一两节“信天游”,注意运用比兴手法并力求音韵和谐。写完后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

《延安》教案7

  一、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并检查:】

  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

  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作者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整体分析诗歌

  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5.指定学生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6.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讨论探究本课的重要内容。

  1.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富有力度的动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省略号的运用,启发想象、体味、联想。

  拟人化的环境描写)

  2.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所以,作者运用诗歌传统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读了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环境的烘托、渲染;三代人的典型;夸张、比喻)

  4.“母亲延安换新衣”是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拟人;排比、铺陈、复叠;写延安的变化,一个“新”字,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结尾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紧扣开头和题目;富有浪漫色彩;延安必飞速发展,大步前进;言简意深,情深)

  7.探究体会诗中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激动、喜悦——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8.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采用“信天游”格式

  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夸张手法的运用

  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四、再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归纳总结】

  这首信天游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谊。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巩固拓展】

  1.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2.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预习并指导】

  1. 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熟读《再别康桥》

  四、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写作特点:

  1.“信天游”

  2.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3.夸张手法的运用

  4.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五、教学反思

《延安》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出示课件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出示课件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出示课件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并提高朗读能力。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出示课件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九、作业

  1、感情朗读全文

  2、课外找找延安的资料

《延安》教案9

  学生视角

  延安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党中央的所在地,人们都说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作者为什么要追寻这样一个地方呢?在革命胜利这么多年以后,追寻延安又有什么意义呢?

  难点:

  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拉近学生的认识距离,有助于深刻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

  教师思考:

  本文属略读课文,是一首新体诗,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而形象地讴歌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全诗不但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而且结构整齐,感情强烈,适于朗读。教学时,应注意充分利用收集的资料和文中的有关诗句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满对延安的崇敬和赞美,使学生沉浸在崇高美好的课堂氛围当中,在领会诗歌思想感情的同进,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重点:

  1、了解诗中具体事物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设计特色:

  分组选学,合作拼接,诵读感悟。

  信息资料:

  搜集有关延安的背景资料(文字介绍、图片、音像等)

  教学要求

  1、借助资料,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产,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你听说过延安吗:你对它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来,丰富知识,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于展。)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出节奏,韵律,在自读基础上,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2、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

  三、疏理问题,分组选学。

  1、师生共同对初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决简单的问题,明确共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

  (鼓励质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依赖,引导学生在敢于提问题的基础上,会提问题,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相关的`诗节,借助手中的资料,进行组内研读。

  (减小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拼接共享。

  师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收获,教师有意识地点拨评价,进行成果拼接,并结合回答,适当板书。使学生明晰全诗的结构,以便整体感知全诗内容。

  五、小结升华,感情朗读。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会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延安》教案10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板书课题、解题、简介作者。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有关字的正确读音并体会感情;然后学生分读,教师简评朗读效果。

  3、学生自拟、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清理全文脉络,了解作者的思路。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5、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二部分。

  (1)女生、男生交替读第二部分。

  (2)结合预习提示讨论重点词语的含义,重点讨论、分析第2、3、4节的意思以及比兴、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6、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部分,力争能当堂背诵。

  四、总结、扩展

  诗歌第一部分通过“莫”“抓”“贴”“梦”“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第三、四、五部分的内容,掌握全诗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默写有关拼音、词语。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

  (2)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夸张、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要求思考并能找出本节的中心句——“母亲延安换新衣”。

  (2)讨论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总——分——总”;讨论夸张、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的。

  (3)总结归纳,然后学生齐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五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明确:本节是抓住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进一步深化主题的。

  (2)结合自读提示,讨论诗人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体会末两节的含义。

  5、齐读三至五部分。

  四、总结、扩展

  诗歌三至五部分先画出一个亲人欢聚的特定场面,然后写“老爷爷”“社主任”“团支书”三代人的欢喜和变化;然而选取典型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最后先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起兴,使人产生联想,然后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翼,飞跃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极简练地写了从“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战斗历程中延安对革命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略)

《延安》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

  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检查预习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

  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三.自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课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

  象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象茁壮成长的小树,

  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延安》教案12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丰衣足食”、“不朽”的含义,并能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延安这一革命圣地在中国历的重要地位及其风光的美好,真切地感受延安人民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情谊和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重点和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引导

  教学用具:PPT课件、教科书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每幅图片上都配有关键词,大家看了以后,猜猜这是哪里?(播放图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就是革命圣地——延安。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杜鹏程走进延安。

  二、检查自学

  1、教师: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汇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字词)

  毛主席、河畔、率领、铃铛、沟渠、高粱、瓜果蔬菜、喜讯、捻毛线、飞窜、不朽、丰衣足食

  指名让学生读。

  2、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理解?(学生交流)

  注意关注学生对“丰衣足食”、“不朽”的理解和运用。

  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教师评价或补充。

  三、出示自学题目,引导学生自学。

  1、文章介绍了哪些内容?

  2、结合收集到得资料说说毛主席为什么深受爱戴?

  3、作者抓住了哪些人物和景物来描写延安的.美好风光?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说出自己的体会。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五、围绕自学题目,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1、文章主要讲了(1)延安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环境。(2)延安人民与领袖之间的亲密关系。(3)描写延安的美好时光。三方面的内容。

  2、毛主席带领人民为民主自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依靠群众、扎根群众,为人民大众谋幸福……所以深受人民爱戴。

  3、作者抓住人物——放羊娃、老年人、姑娘、青年等,景物——大雾、红艳艳的太阳、宝塔山、山坡、谷子、高粱、果树林、延河、窑洞、灯光……来描写延安的美好时光。(按时间顺序来写)

  重点词语有:早晨、红艳艳的太阳照射在宝塔山尖上的时候、太阳落山的时候、夜里

  4、作者对延安的美好风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同学们有没有觉得特别优美、特别喜欢的句子?有的话,跟大家交流交流,看谁读出了自己的见解?(学生朗读谈感受)

  六、回顾全文,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刚才的读与体会都很到位,那么综合课文的3方面内容,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毛主席的爱戴,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和歌颂。

  七、学完这篇课文,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可以是写作顺序,可以是对延安的进一步认识,可以是对毛主席的认识,积累的字词等)

《延安》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延、昔”7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重点)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重点)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背景导入。

  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板书:延安,我把你追寻)

  【设计意图:从介绍背景引入本课,让学生有时代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作者介绍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月,民族,汉族,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陕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报》总编辑,现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学生时代,曾以《大学生进行曲》、《校园的路》等诗歌作品传诵一时。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

  三、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延安、昔日、春笋、茅屋、土炕、一旦、明媚

  (重点指导生字:

  笋:是平舌音“sǔn”,避免读成“shǔn”;

  延:“延”和“廷”是同音字,不能读“tíng”;

  媚:不要读一半,不能读“méi”;

  炕:“炕”和“抗”是形近字,都读“kàng”;

  茅:“茅”和“矛”是形近字,都读“máo”)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韵母易读错:笋(sǔn)、

  声母易读错:炕(kàng)。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目琳琅以前,往日。

  昔日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灿烂辉煌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明媚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顶天立地鲜明可爱;明亮美好。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诗歌主要讲了哪几点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我追寻的是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继承发扬它。)

  4、主要讲了三点意思:第一、二节写人们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节写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五、品读诗文,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燕子和春光”、“小树和雨露阳光”是什么关系?

  (南方归来的燕子离不开明媚的春光,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雨露阳光。)

  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2、学习第二节。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1)自读第二节,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板书: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2)分组讨论、交流。

  (3)师点拨。

  (第二小节连用四个“追寻你”,分别是“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样事物。“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开荒的镢头”实际是指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在延安西北部,党中央许多重要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作者选取的事物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当年的人们印象深刻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些事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引起读者的追忆,引发人们的感怀。)

  3、师小结。

  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六、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三、四两节。

  (1)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a、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b、“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

  (“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掉”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活生产条件要改变,而延安的革命精神一点不能变,要继承和发扬。)

  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3)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2、自学五、六两节。

  (1)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板书: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力求上进……)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七、扩展运用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在阅读实践中,引伸到课外,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学生懂得延安精神。】

  八、课堂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九、当堂检测(选做)

  1、诗歌中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中追寻延安的四个事物,分别是。

  板书设计

  沿河

  延安,我把你追寻枣园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南泥湾力求上进……)

  杨家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这节课则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

  2、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个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

  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的难度。

《延安》教案14

  教学重点:

  领略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体会诗中修辞方法的表现力。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

  3、能说出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要求:

  领略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组织学生谈自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身感受。

  2、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3、介绍写作背景,领会作者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二、诵读欣赏,理解意境

  1、组织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将诗分成五部分。

  2、看课文,听配乐诗朗诵,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及诗的重音部分。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组织其他学生评价。

  三、质疑精读,赏析诗歌

  1、组织学生诗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从旁点拨。

  2、组织学生查找有关本诗的鉴赏资料,结合课文的批注[感悟品味欣赏],为这首诗的一个章节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3、师生归纳本诗语言特点:着眼于抒情;学习和借鉴陕北信天游的格式;语言的口语化、适当的地方化。

  四、课后学习

  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延安》教案1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积累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3、了解民歌信天游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4、理解课文线索,归纳概括课文内容。

  5、理解多种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7、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线索,归纳概括课文内容。

  2、理解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信天游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2、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二、作家作品

  1、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2、信天游: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它的特点是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信天游”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广泛流行于陕北一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

  三、写作背景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四、语言积累

  1、听读课文。

  2、读读写写:注音和抄写

  五、课文内容

  1、全诗分成五节,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3)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4)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5)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2、这首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1)整首诗表达的情感:

  (2)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明确:(1)第一节: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

  “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

  (2)第三节:“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一句中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

  (3)第三节:通过场景描写抒发情感:“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写亲人相见的场面,表达了诗人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练习册。2、分析信天游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延安》教案】相关文章:

延安的教案10-10

《回延安》教案02-25

回延安的教案11-11

回延安 教案教学设计12-07

回延安教案(精选7篇)10-08

《回延安》课文优秀教案03-11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07-21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08-28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范文06-29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公开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