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初步的交往技能及与同伴友好和睦相处的方法。
2.体验与老师、同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课前收集有关"我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以图画或图示等方法记录下来。
材料准备:纸、笔、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小黑猪噜噜》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小黑猪噜噜》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操作材料《健康∕社会·小黑猪噜噜》,鼓励幼儿说说小黑猪没有朋友的原因。提问:小动物们喜欢和小黑猪玩吗?为什么?
讨论:如果你是小黑猪,要怎么做才能让小朋友喜欢你?
2.交流"我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学习友好相处的方法。
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已有的友好相处经验。
师:平时是怎样和好友友好相处的?
师幼共同梳理友好相处的方法:一起分享玩具、懂得谦让、关心帮助同伴、待人有礼貌等。
3.分组情景表演,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1)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
(2)集体分享,为幼儿颁奖。
4.活动结束,进一步感受同伴之间友好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多开心呀,我们大家一起比一比谁的朋友多把!
(四)活动延伸:在班级进行"谁的朋友多"的评选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暑假里,我给教室的墙面装饰了一番,主题是“恐龙”,形形色色的各种恐龙让开学来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平时在他们的视野中很少有这些庞大的动物,对孩子们来说恐龙是“丑陋”、“恐怖”又是那么的神秘,它们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这也使得孩子们更想深入了解它,为此,我设计了以“恐龙”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实录:
(一)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内容或自己了解的恐龙知识通过语言大胆表达出来。
2、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二) 活动准备:
1、 墙面原有的各种恐龙。
2、 图片、恐龙玩具、有关恐龙的碟片。
(三) 活动过程:
1、 利用谈话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教室里来了许多恐龙宝宝,这学期它们将和我们一起生活学习,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师出示恐龙图,让幼儿说说:你认识哪种恐龙?它叫什么名字?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认识的恐龙模样,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对幼儿进行鼓励性评价)
(评析:我们在教室里设立了语言环境――恐龙乐园,并利用有关恐龙的图片、碟片、玩具等激发幼儿兴趣,在语言环境中积极地用自己的话去描述事物,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同时,引导幼儿用以前在图书里、活动中吸取到的词语、句型来描述有关恐龙的各种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
2、深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师提问:"恐龙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它们就生活在地球上了,那你们知道它们在哪里生活?"
引导幼儿了解每种恐龙生活地.
师提问:"那现在还有恐龙吗?它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藏起来了吗?"
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灭绝的相关知识.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科学家研究认为是由于宇宙中的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引起了火山爆发,地壳变化,没有了植物,恐龙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它们无法再生存下去,所以恐龙灭绝了.
(评析:有的幼儿说:"恐龙老了"也有的幼儿说"肉食恐龙把其它恐龙吃光了,没有吃的了,也就饿死了"还有的说:"火山爆发,恐龙被岩浆淹没了"对于幼儿各种各样的设想,我没有一棍子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公布答案,而是让幼儿更大胆的去想象恐龙灭绝的原因.在他们畅所欲言后,揭晓谜底,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教授了幼儿恐龙的相关知识。)
3、巩固所探讨的知识,让幼儿相互交流.
上一堂,我们学会了画恐龙,每个小朋友都画了一幅自己喜欢的恐龙图画,那你能编一个故事,把它请到你的故事里,讲给大家听一听吗?看一看谁编得最精彩.
幼儿自由编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幼儿当众讲故事,教师点评.
刚才老师听到有许多小朋友都编得非常精彩,请你们回家以后把自己编的恐龙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评析:充分体现学科间的互溶性,让幼儿用自己画的恐龙作故事主角,既创设了又一个语言环境,又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激情。幼儿兴致勃勃的编故事,大胆想象,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活动分析:
这个关于恐龙的活动,让教师了解到孩子们的兴趣,在谈话活动中,是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建构了下一步活动系列开了好头,这也让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大胆的讲述,我们老师应从旁指导幼儿应该怎么样思想。自己思想,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创设语言环境时,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当老师提到: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孩子们能积极大胆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这也激发起了他们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了解大自然奥妙的欲望。并增强幼儿表达的信心和勇气,使得孩子们兴趣更浓厚,生成的思维空间更广泛。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失去一个发展的机会和一个进行探索学习的机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去大胆的探索。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教育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这份开放、愉悦、自主的氛围中,孩子们的灵感在这里碰撞,孩子们的想象在这里升华,孩子们的智慧在这里凝聚,让我们创设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材料准备】
音乐区:钢琴、铃鼓、响板
动手区:编制板、细纸条
认知区:小动物图片若干
实践区:火腿肠,小刀
游戏区:娃娃家所需材料
计算区:数字卡片、计算题板、水笔
探索区:鸡蛋若干
生活区:筷子、小碗、菜、鞋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玩区角活动吗?(在上次的活动中王定涣学会了系鞋带的本领,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了磁铁的许多秘密)
2、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3、介绍新增设的区域:今天在探索区放置了蛋宝宝,等会请小朋友动脑筋让蛋宝宝站起来,好吗?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新材料,个别幼儿作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4、活动记录:今天在探索区放置了蛋宝宝,并要求幼儿利用教室里的各种材料让蛋宝宝站起来,活动刚开始时,一起玩的几个幼儿都徒手想让蛋宝宝站起来,试了好些时间也不行,于是陈一鸣想起了去拿一块长方形,中间有镂空的积木,结果蛋宝宝站起来了,经他的提醒,旁边几个幼儿也想到了用积木让蛋宝宝站起来,后来,他们又找到了杯子、瓶盖、瓶子等各类材料,都能让蛋宝宝站起来。
三、师生交流共享:
1、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栏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成功感,并体验并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及成果。(王定涣表演弹钢琴、林子怡把编织的生梨展示给大家看等)
2、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励大家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3、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中班区域活动:玉米皮黏贴画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我们在阳台的农家乐区域里投放了各种搭苇箔的材料;有一次看到新闻里报道用玉米皮做了一些工艺品非常的受人欢迎和畅销,我们灵机一动将废旧的玉米皮投放到了这个区域里,没想到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玉米皮是农村的自然资源,对于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将农村唾手可得的玉米皮引入到幼儿园的区角里,孩子们对这些非常的感兴趣,大部分的孩子都不能进行草编,因此我们将这次活动改为了玉米皮黏贴画。孩子们做得很认真。合作的'也非常的愉快!
本次活动利用幼儿熟悉的且在农村唾手可得的玉米皮进行创作,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平等参与、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幼儿感受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乐趣。根据玉米皮的特征,孩子们发挥想象,进行贴画,创作作品,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此次特色活动不仅注重了外在的观赏性,更是在“可操作性”、“可探索性”上下了不少功夫,改变了以往较注重外在美观而忽视了教玩具存在的真正意义。使幼儿主动积极地与教玩具进行互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我们的玉米皮特色每次活动都制定不同的目标,现在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玉米皮贴画、玉米皮编织等作品,形成了具有中一班班级特色的一道风景。本次活动带动了老师们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合理利用了资源,也为教师丰富幼儿区域活动提供了素材。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同伴一起布置“我的小区”,学习用优美的语言作出完整地意思表达。
2、尝试为“我的小区”设计各种标记,体验大胆尝试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朋友为小区制作的房子和儿童乐园设施等。
2、“我的小区”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作品:
1、今天大家一起来建造“我的小区”,好吗?小朋友已经为小区造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为小区造了……)
2、现在大家就来布置“我的小区”吧。出示“我的小区”建设场地,请小朋友把为小区造的东西放到“我的小区”里面。
3、“我的小区”造好了,你们喜欢“我的小区”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教师小结:“我的小区”里有高高低低的房子、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坪、还有美丽的.花朵。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是大家最喜欢的,看,有滑滑梯,有翘翘板,还有数字龙船。小区的停车场可真大呀,里面肯定能停许多许多的车。哇!我的小区真美。
二、幼儿设计标记:
1、大家想不想来为“我的小区”设计一些标记呀?好,赶快想一想你要为小区的哪里设标记呢?
2、幼儿开始设计,把设计好的标记放到你要为小区设计标记的地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设计出各不相同的一个或多个标记。
三、讨论:
1、你为小区的什么地方设计了标记?这个标记告诉了我们什么?
2、找到明显的标记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标记,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标记要一看就能让看的人明白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讨论残疾人标记:
1、老师也为小区送来了标记。出示标记,这是什么标记呢?(残疾人的标记)
2、讨论:小区里需不需要这个标记?说需要的孩子说说这个标记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3、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记?
这个标记告诉我们这里有残疾人通道,可以方便那些行动不方便的人。
总结:孩子们今天为小区设计了那么多的标记,真了不起!为自己鼓鼓掌吧。(南站中心幼儿园朱洁艳)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随着孩子对每天的早操律动的熟悉后,他们的动作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会尝试自己创编出许多新的动作;同时在个别化的小舞台中,很多孩子会对已掌握的歌曲进行动作片的创编,甚至会加上一些高难度的身体动作,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动作发展和身体灵活度正在稳步提高。随着主题“身体的秘密”的开展,同时结合中班上学期美术绘画的要求“运用图形取代线条”,因此本次活动中以做操作为活动背景和情景贯穿,主要以做做、玩玩的游戏形式来开展,尝试表现正面人物的'手臂弯曲动作。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中先通过自由自主的做操体验来感受手臂的灵活和弯曲走向;
第二环节中通过画面的观察和自我尝试表现来进一步感受手臂位置的变化;
最后一个环节在分享中将画面与动作表现结合展示,将手臂灵活的新体验推高。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双线条表现正面做操人的变化姿势。
2.在模仿做操的情境中,感知手臂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手臂动态人物,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做操真有趣——做做玩玩中感受手臂摆动的灵活。
1.做操时你的手臂是怎么锻炼的?
(请几个幼儿上前表现不同的手臂练习动作,)
2、我把帮你们的动作拍下来了(出示孩子出现到的手臂动作的人物)
3.看看还可以怎么运动手臂的?(出示相应的弯曲手臂的不同人物)
小结:原来跟手臂运动时,可以向上弯,向下弯,还可以向前弯,我们的手臂真灵活。
二、大家来做操——尝试表现手臂上下弯曲的变化
1、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手臂练习操,每个朋友编两个不同的动作,让手臂动起来
2.幼儿表现
1)将画纸对折后,每半张表现一个人物
2)引导孩子表现不同的手臂动作
3)手臂、四肢变强壮(注意双线条的运用)
3.谁会来和我们一起做操呢?(提醒幼儿添画背景:草地上、花园里、操场上……)
三、手臂联系操三连拍——感受不同正面做操人物的手臂弯曲变化。
1.展示幼儿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手臂动作?
2、这么多不同的手臂动作,我们一起来玩三连拍
——请几个幼儿上前,老师和幼儿一起数数1.2.3,幼儿连续摆出三个不同的手臂动作。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医院看病的主要流程(挂号、请医生看病、到药房领药等)。
2、初步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体验他们工作的辛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照片、录像、标记牌、看病流程图有图的字卡:问、看、摸、听针筒、娃娃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了解看病的主要流程和医院里的主要部门
(一)教师:当我们不舒服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我们去哪里啊?到了医院后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请幼儿回答思考)
(二)出示去医院看病的流程图,请幼儿回答
(三)发放幼儿用书
2、观察了解医生的.工作,体验医生工作的辛苦
3、简单了解预防甲型H1N1流感和乙肝的方法
4、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1-07
中班的教案05-15
中班的教案04-14
中班教案06-12
[经典]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31
中班教案11-21
【优秀】中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