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1 18:34:58 林惜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品读鉴赏,学习词作纯系白描、虚实相生的手法。

  2、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1、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2、赏析词作抒写悼亡之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

  想象丰富,往复曲折的结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苏轼一生共有三个伴侣:结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王弗去世后,娶王闰之,朝云安居侍妾之位,陪着苏轼贬谪岭南,病死于惠州。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时苏轼30岁,中年丧妻,其心中的沉痛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年,公元1075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现实里的境遇,对亡妻依旧的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

  二、诵读感知

  1、幻灯片展示课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播放朗读带(可选择多次播放),学生听,跟读,学生代表朗读,集体范读。渐融于此境。

  3、诵读指导

  (1)不思量,自难忘。

  诵读指导:注意词语“两茫茫”的朗读特色、轻音“思量”、重音“难忘”的朗读。“十年”一词要读得悠长而凝重;“两茫茫”要读出迷茫的感觉,而且“茫茫”的境界是阔大的,所以我们要尽量把声调压低,拉长;中间“生死”两个字,音调要拔高。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诵读指导:“孤坟”,这是一个非常凄清冷寂的意象,我们自然要读出孤寂感;而前面“千里”一词,要用我们语音的悠长来表现其距离感;“无处”读出无奈与无助来,“话”字不妨重读;“凄凉”不用说,一定要悲戚,最好能带出颤音。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诵读指导:朗读注意“纵使”读长,“尘满面,鬓如霜”短促。

  (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诵读指导:表现出梦中相见时的复杂情感:惊喜和痛苦的交加。“相顾无言”开始,要读得悲伤;“唯有泪千行”语带颤音;“肠断处”要读出特别伤痛的感觉。

  (5)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诵读指导:“料得”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明月夜,短松冈”是短句,却是长节奏朗读法。

  4、整体感知

  (1)本词题为“记梦”,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2)理清思路

  上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写景、记事、抒情,以白描取胜

  下阙:梦见亡妻和相见之喜――写人、写事、写情,无声胜有声

  时间线索:梦前――如梦――梦后

  三、品读鉴赏

  (1)“不思量,自难忘。”

  如何理解“两茫茫”?传达了怎样的情思?

  “茫茫”二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是否矛盾?

  “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所以是“不思量,自难忘”。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如果坟近在身旁,就“有处”“话凄凉”?

  这是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呀!

  教师补充:王弗死后,迁葬于四川眉山(苏轼的家乡),而此时苏轼则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死者在千里之外,没有昔日的伴侣近在咫尺相陪,九泉之下若有灵,连诉话凄凉的地方也没有。这该多么孤寂清冷!至此,作者通过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请想象苏轼“尘满面,鬓如霜”的形象,找一些词句来概括其特点。

  一个老者、饱经风霜、灰尘满面、鬓角如霜、生活坎坷……

  小结:一个老者,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十年的奔波劳碌、辛劳坎坷,让满腔豪情的苏轼灰尘满面、鬓角如霜,而此时的苏轼才四十岁,一个正成熟的年龄却过早的衰老了。

  教师补充: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我们也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4)作者是如何为下阕记梦做铺垫的?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下阕首五句记梦。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教学预设: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

  “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四、当堂训练

  1、师生一起有情朗读此诗,再入诗境。并尝试背诵。

  2、请用一句诗小结梦前、梦境、梦后的情感。

  示范: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五、拓展延伸

  1、概括本词的艺术特色

  (1)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2)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3)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4)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2、名家评价。

  艾治平: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王方俊: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寓意却十分深刻。

  六、课堂小结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用词写悼亡之情,为苏轼首创。该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七、布置作业

  附:板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之思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千里之思思――梦 梦中之思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醒之思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2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鉴赏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语文选修班

  授课时长: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鉴赏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诗词中的意象分析、情感表达和苏轼的创作背景。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手法。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词的背景、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互相交流观点。

  3.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词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2. 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3. 诗词解读: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互相交流观点,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2. 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词鉴赏文章,不少于600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3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深度鉴赏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语文选修班

  授课时长:1.5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其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创作的影响。

  2. 探究诗词中的梦境与现实对比,理解其深层含义。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诗词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诗词中的梦境与现实对比,情感表达的细腻程度。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词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感受诗词的情感。

  2.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苏轼和其他历史人物,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理解诗词内容。

  3. 案例研究法:分析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对比《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特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苏轼与亡妻王弗的故事,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2. 诗词朗读: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3. 情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梦境与现实对比,理解其深层含义。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苏轼和其他历史人物,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理解诗词内容,感受苏轼的情感世界。

  5. 案例研究:分析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对比《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特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6.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互相交流观点,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中的梦境与现实对比、情感表达的细腻程度以及文化价值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

  2. 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词鉴赏文章,要求从梦境与现实对比、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深入理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意境和情感。

  2. 赏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意象的深入分析、创作背景的融入、词中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词中的意象,理解其深层含义;将创作背景与词作内容相结合,深入理解词作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对苏轼的生平、创作背景及词的.基本特点进行讲解。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苏轼的词作、历史背景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词作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朗读与感悟:学生朗读词作,感受其中的韵律与情感。

  3. 意境与情感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理解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及对生死的感慨。

  4. 分组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延伸:介绍苏轼的其他词作,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并撰写诗词鉴赏文章。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词鉴赏文章,不少于600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在词中表达的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及生死感慨。

  2. 赏析词作的艺术手法,如记梦、虚实相生等,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诗词作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词中艺术手法的运用及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的抽象意境,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情景交融。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诵读词作,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代入苏轼的角色,体验词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苏轼与亡妻王弗的故事,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朗读与体悟:学生朗读词作,感受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爱情与思念之情。

  3. 意境与情感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理解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及对生死的感慨。

  4. 艺术手法赏析:分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记梦、虚实相生等,探讨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5. 角色扮演与分享:学生分组扮演苏轼及其他历史人物,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词鉴赏短文,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创作背景。

  2. 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抽象意境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苏轼与亡妻王弗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诗词

  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3. 解读诗词

  逐句解读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例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描绘了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则通过描绘明月、短松冈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无尽哀思。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并派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角色扮演

  让学生代入诗人角色,体验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6.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词鉴赏文章,不少于600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和特点。

  2. 通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意境分析。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诗词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苏轼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介绍作者与背景

  展示苏轼的画像及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重点介绍苏轼与亡妻王弗的故事,以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创作背景。

  3. 诗词朗读与感悟

  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引导学生齐声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朗读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 诗词鉴赏与分析

  逐句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从诗词中的意象、对仗、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鉴赏。

  5. 分组讨论与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并派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课堂拓展与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与人生的`关系,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7.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多读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 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并撰写一篇关于苏轼诗词特点的评论文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8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鉴赏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语文选修班

  授课时长: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体会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及梦中的重逢,对生死的感慨。

  2. 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评价诗词作品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抽象意境,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情景交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梦境和怀念的感受,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主题。

  2. 作者与背景介绍

  展示苏轼的画像及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3. 诗词朗读与感知

  播放诗词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词的情感。

  4. 诗词内容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分组讨论与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并派代表分享观点。

  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练习与拓展

  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的诗词鉴赏文章。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五、板书设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上片:梦前之境

  下片:梦后之感

  意境:梦境与现实交织,怀念与生死感慨

  艺术手法:记梦、意象、对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诵读、讨论、分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对于诗词中的抽象意境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启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苏轼的了解,引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主题。

  2. 诗词背景介绍

  讲述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为理解诗词奠定基础。

  3. 诗词朗读与品味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感受其韵律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4. 诗词意境探讨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诗词中的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写法,以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5. 课堂互动与拓展

  开展诗词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梦”为主题的词。

  分享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布置学生课后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并撰写一篇诗词鉴赏文章。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诵读、品味、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通过诗词创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仍需加强训练和提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情感及艺术手法。

  3. 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产生兴趣。

  二、诵读感知

  1. 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与情感。

  2. 学生跟读,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波动。

  三、课文解读

  1. 分析诗词的上阕与下阕,理解其结构特点。

  2. 探讨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如“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等。

  3. 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如记梦、对仗等。

  四、课堂互动

  1. 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

  1. 熟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句。

  2. 撰写一篇关于《江城子》的诗词鉴赏文章,不少于600字。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诵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及艺术手法。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我发现他们对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及梦中的重逢之情。

  2. 培养学生分析诗词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讲述苏轼与亡妻王弗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二、诵读体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诗词的韵律与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波动。

  三、课文分析

  1. 分析诗词的主旨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2. 探讨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如记梦、对仗、象征等。

  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如“明月夜,短松冈”等。

  四、课堂互动

  1. 小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代入诗人角色,体验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五、课后延伸

  1.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

  2. 撰写一篇关于苏轼及其诗词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赏析06-2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赏析02-2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赏析02-26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及赏析03-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赏析02-26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赏析02-2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