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22 04:54: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0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 正音,注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 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 去过深圳仙湖植物园吗?你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学生边说边出示仙湖的录像)

  ⑵ 觉得仙湖植物园美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

  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

  6、齐读第5段,师总结。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呱、圈”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和五自然段,读出亲切,欢快的语气。

  3、通过课前体验,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情朗读课文,重点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大屏幕,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小眼睛,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师:今天我们来学一个和回声有关的故事。

  3、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同学们请注意“声”字不仅翘舌而且还有后鼻音。

  4、师: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师:恩,有的同学速度很快,已经读好了,坐端正了。

  2、检查生字:

  呱 哩 圈 纹 碰 返

  师:谁来读读第一个字?拼读。师:你的三拼音读得很准。

  师:谁再来试试?

  师:你的声音很响亮。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师:下一个,谁来?你来读。

  师:你的轻声读得很好!

  师:我们学着他的样一起读读。

  师:第三个字有点难读,谁来试试?

  师:三拼音节读得很准。

  师:一起读!

  师:下个字,请你读!

  师:前鼻音读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谁来读第五个字?

  师:很好,后鼻音读得很准。

  师:请大家齐读。

  师:恩,同学们都读准了!

  师:最后一个字!请你读。

  师:全班跟读。

  3、去拼音读字。

  师:去掉拼音帽还能读准吗?自由试一试。

  师: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往哪开?

  4、读词语。

  师:生字躲到词语里去了。你还会读吗?呱呱叫一圈圈波纹碰到返回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读这些词,如果你的同桌还读不准的,请你帮帮他!一起读读!

  5、了解“返回”

  师:最后一个词“返回”有个小秘密,返就是回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有趣的词吧!(齐读)

  6、读词、句子(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师:大家看“一圈圈”和“波纹”碰到一块儿了,你会读吗?你读,你读。

  师:这就是一圈圈波纹,一起读。

  师:(电脑屏幕用鼠标点)现在老师把词语放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自己练一练。请你读!

  师边做动作,边读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请大家带着动作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回声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同学们生字宝宝我们已经掌握了,那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呀?

  2、师:是呀!小青蛙跟着妈妈来到桥洞底下,他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呀?

  3、师:是呀!特别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师:你能不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请你来!师:我听到他读得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样读一读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是呀!小青蛙看到美丽的景色,高兴地叫?注明:师引读,点击屏幕。

  师:这时桥洞里传来了一个声音——(师轻读)“呱呱呱,多好看哪!”

  师:小青蛙紧接着又问?

  师:“你是谁?你在哪儿?”

  2、师:(出示这句话:呱呱呱,多好看哪!)仔细看,这句的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呀?

  师: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师:那我们一起来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吧!谁再来读读?他读得真高兴呀,我们再来读读!

  师:(出示这句话:你是谁?你在哪儿?)这句是什么标点符号呢?师:那该怎么问呢?请你来!(我们在读问句的时候,要稍微地往上扬一点,像老师这样,){范读}我们一起来问问吧!

  3、师: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4、师:小青蛙这时听到有一只青蛙在学他说话,他心里会感到怎样?

  四、拓展

  1、师:同学们,生字我们就学到这,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很有趣的课文《回声》,平时你们听到过回声吗?(生:听到过)你们是在哪听到的呢?

  2、师小结:除了回声,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用你们的眼睛,用你们的心到生活中去发现吧。

  3、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读懂了课文,还学写了两个生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剩余的生字,并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

  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

  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

  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3、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1、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赏析语言、体味情感都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落实。

  ⑴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⑵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课件):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⑶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谁能把优美动听的雨声、雨色变成朗读声来告诉大家?课件: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抽生配乐朗读声,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试背赛背课文。

  2、交流学生教师收集的其他写“写雨”的词语,语段或诗文:

  ⑴小组交流学生收集的材料。

  ⑵集体欣赏: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⑶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情感目标: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难点:

  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能说出几种小鸟的名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鸟的文章……。(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4、齐读带拼音的字。

  5、学习“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6、齐读生字及它们的组词(幻灯片显示)(1—6共8分钟)

  7、学习“并,夜,喜,重,味,轻,刻,群”8个生字

  学习的内容:读音、偏旁、结构、换偏旁、加偏旁、注意写法、组词…

  (12分钟)

  8、指导写字(我会写)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

  (3)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4)其他字,重点说“夜、味、轻”

  “夜”右边是“夕”加撇,“味”强调“未”与“末”,“轻”强调“车”变为偏旁时的笔画顺序。(共15分钟)

  9、课件显示飞快闪过的没标音的生字及组词,检查学生刚才的生字学习情况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开火车读)

  10、摘枫叶(我会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几篇文章的主题即内容及差别。

  3、 通过分析修辞来品味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导语:

  秋天,会使人联想到漫山遍野的红叶,想到麦浪滚滚的农田,想到硕果累累的山野,也会让人想到落叶飘零的悲凉,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不同人眼中的秋天有着不同的意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来体味秋天中的喜怒哀乐。

  一、探讨《秋天》

  看秋天

  让学生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伴随背景乐,先从视觉上 把生带入秋天。

  读秋天

  秋天如此美丽,如何能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何其芳的《秋天》。

  1、师范读,背景乐《星空》。并出示提示。把节奏以及重读的地方标出,便于学生朗读。

  2、学生练习,并找学生起来朗读(配乐)进行指导。(从语气、语速、重读方法、感情的表达上来指导)

  品秋天

  诗写得很美,那作者是如何把秋天写得如此美妙呢?下面我们简单的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读诗歌,思考一下问题(看图片)

  1、这首诗写了哪三幅画面?分别用——图来表示

  (1)、农家丰收图

  (2)、晨霜渔归图

  (3)、秋日原野图

  2、找出文中优美语句并简要分析。

  提示:

  (1)、找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2)、从那些角度写秋天并分析作用。

  3、本是写了一个怎样的秋天?表达作者感情。

  4、 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是否能读出那份闲适清幽的感觉。

  二、比较阅读

  读《秋景》和《天净沙。秋思》比较一下和《秋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思考应该怎样去朗读,表现出它们的意境 。

  提示:

  1、 诗的感情基调

  《秋景》明快,活泼(同)

  《天净沙。秋思》凄凉悲哀(异)

  2、 描写的景物不同

  《秋景》《秋天》描写的景物色彩绚丽,充满生机(同)

  《天净沙。秋思》描写的'景物灰暗、死气沉沉。(异)

  3、 表达的感情不同

  《秋景》、《秋天》表现对秋天的喜爱,感情热烈。(同)

  《天净沙。秋思》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异)

  在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语调及感情来朗读课文,并体会不同的秋天。

  学生自选一首并有感情的朗读。

  小结:秋天,在不同人的眼里、不同的心情下,都有着不同的风韵,本节课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感受秋天,并用我们的朗读赋予我们对诗文独特的感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如果我们能有感情去朗读,用心去感受,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领悟。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练习,使我们的朗读更上一个档次。

  作业:回家再找几篇比较喜欢的文章,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4、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2、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父亲”那份非同寻常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 小鸟图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播放鸟叫的录音,引导学生谈话。你喜欢小鸟吗?你了解小鸟吗?

  2、是啊,鸟儿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故事————《父亲和鸟》。

  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袋瓜里会迸出那些问题?父亲和鸟有什么关系?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父亲和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读读课文吧! (要求:先自己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反馈,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认读;

  雾蒙蒙 鸟味 猎人 黎明 一瞬间嗯

  喃喃地说 焐得热腾腾 浓浓的草木气味

  (1)借助拼音,指名领读。重点正音:蒙和腾是后鼻音,瞬是翘舌音,前鼻音。“热腾腾”变为第一声。

  (2)去掉拼音了,你们还会读吗?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学生自由记字形,再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读准了词语,而且能把难读的句子读通了,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2、交流感受。读完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父亲和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课文中句有一句话已明确告诉我们,快速找一找。

  3、生汇报,引出第一自然段: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①指名读句子

  ②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知鸟,爱唱歌的小鸟吗?下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提出解决的办法。

  2、指导书写:

  (1)比较“并、喜、重、群”,发现规律;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

  (2)教师范写喜和重,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以上两条写字规律。

  (3)学生临写,再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这些词语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齐读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说说知道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过渡: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知鸟,爱唱歌的小鸟呢?这节 课让我们再来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吧。

  二 品读课文 ,感悟情感

  品读之一——体会“父亲的知鸟”之心

  1、 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 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 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 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父亲还知道什么?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到林子里感受他们的快乐吧!

  是啊,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学习目标:

  1、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培养诗歌阅读能力,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评价任务:

  1、识记字词、作家作品常识。

  2、用比较思维阅读文章的方法。

  3。 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学重点:

  品读诗歌,学会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朱自清先生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美在

  2、林斤澜先生钟情于北国春风,是因为北国春风 。 (学生回忆课文,填空)

  二、 和朱自清先生的《春》对比,学习王宜振的《初春》

  (一)、整体感知,读《初春》

  1、从诗中勾画出作者着力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色?(学生边读边画) 明确:毛毛雨、小树、新芽、新叶、蝴蝶、蜜蜂、蛙鸣、风筝等。

  2、为什么这首诗有一种强烈的.清新感?

  明确:本诗都是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有哪些相相似之处?(学生对比阅读两篇文章)

  明确:(1)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文字风格都细腻、清新、俏皮。

  (3)都五官开放,多角度描写。

  4、读《初春》思考:语言风格 想象特点

  明确:语言风格:清新活泼

  想象特点:想象的导向都是美化,美好的事物都是孩子气的,天真的。

  (二)、读三、四节,体会诗歌想象的特点(学生找想象的诗句品读)

  明确:石子———蝴蝶;书中倾听————蜜蜂歌唱;池塘中的蝌蚪————美人的雀斑,甚至想到了夏天的情景。

  小结:这样的想象奇特而又大胆,在这样超常的,陌生的想象中传达着初春景色的美好。

  (三)、这四节诗中我们感受到了初春景物怎样的特点?(生读诗中相关语句) 明确:小、嫩、新、美

  “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一句让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是春天在摇摇晃晃吗? (是作者陶醉在这“小、嫩、新、美”初春的美景中,陶醉的摇摇晃晃。)

  小结:这样的想象仍然奇特而又大胆,超常而又陌生。

  (四)、小诗让我们产生新鲜感的原因(生读诗,探究)

  写作视角: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亲切,清新,可爱取胜。

  语言特色:想象中的语言,拟人,比喻,想象奇特而又大胆,超常而又陌生,文字新颖而亲切;以新取胜。

  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写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动,表达出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初春》,知道了它写了什么,还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希望同学们课下这样的方法写写有关春天的文章。

  板书设计:

  毛毛雨新芽初蛙鸣 风筝儿童心理

  春蝴蝶 蜜蜂爱春之情

  蝌蚪教学反思

  本课词的学习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预习提纲自学。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学生主动、投入,每个学生都在认真的按要求学习。总之,我会认真反思,再次修改,认真学习理念并落实,争取有所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

  三、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

  2、学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

  (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 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 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

  “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

  多媒体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如无数的针扎”。

  (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

  “春雨”与《春夜喜雨》对比阅读:

  多媒体显示:杜甫《春夜喜雨》诗。

  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

  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杜甫诗中的春雨是无声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绵长的。

  (5)“春”美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们。

  3、小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地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板书:——美在景物)

  四、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完成目标二。

  品味语言:《春》美在什么地方?(边品味语言边指导朗读)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2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2-24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

教学设计方案07-11

教学设计方案06-1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