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我爱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爱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常见服务机构和公用设施,并能在成年人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2、体验社会环境,服务机构,公用设施与人的密切关系。
3、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主题一我们生活的地方乐趣多
活动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了解周围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启发儿童进一步发现周围好玩的地方,体验游戏的乐趣。
3、学习表达、讨论、合作的技能。
活动过程
一、快乐列车:我们社区好玩的地方多
1、录象引题,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厦门六大风景点
学生简介名称: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环岛路。会展中心。南普陀与金门相对的海。
2、儿童回忆并根据录象内容向大家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好玩的地方进行游戏。
一、开心大转盘:我们社区好玩的地方乐趣多
1、七色盘:整理我们的收获!
儿童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最喜欢玩的地方的相干材料。
儿童把收集的材料与大家分享,纷纷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材料。
教师引导喜欢相同地方的儿童自由组成一个小组。儿童在各自的小组内交流,然后把相同的材料放在一块,挑选一下,把小组内认为最好的材料贴到“七色盘”上。
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到同学中指导、观察,适时给予帮助。指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
2、开心大转盘:这儿真好玩!教师把大家共同完成的“七色盘”贴到“开心大转盘”上,“大转盘”转动起来,指针指向哪个小组的材料,哪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他们最喜欢的地方。
利用“开心大转盘”活动,让儿童乐于参与。
二、活动延伸:大家一起玩
利用课余时间,邀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体验生活的乐趣。
主题二我是社区小主人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学习观察社区的能力,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增强保护环境,初步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
一、谈话引题
我们生活的地方美不美?美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找一找。
二、分组活动
1、儿童自由组合,就参观地点和线路进行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然后在周末或课余时间分头寻找社区中美的地方。参观时要做好准备:自备相机、记录本、画板、笔……做好记录。
2、教师和家长分别对各个小组进行跟踪和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小组内交流参观社区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儿童边说边展示照片。
4、儿童展示自己的记录。
5、教师引导儿童讨论社区里有没有不够美的地方,及怎样解决发现的问题。
儿童讨论,最后决定向居委会反映发现的问题。
四、组织儿童到居委会向居委会的负责人反映发现的问题。
儿童找社区阿姨反映他们所发现的关于社区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五、活动拓展
1、儿童反映完问题后,继续进行跟踪调查,看看社区中存在的问题是否真的得到解决。
2、儿童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更美、更合理的社区,为完善大家生活的社区出谋划策。
【我爱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爱我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设计05-19
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05-24
《我喜欢的地方》教学设计09-14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09-30
我爱我的家精选教学设计08-26
《我爱我家》的教学设计07-09
我爱我师教学设计09-26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06-26
大班活动我喜欢的地方教学设计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