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拓展与应用》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拓展与应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拓展与应用》中的第1课。本课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小游戏,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解释其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要让学生明白这就是“拓展”,并自觉培养自己的这种意识,让知识积累得更多,本领锻炼得更过硬。
本课由七个小实验组成,可分二课时完成。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如下安排:
第一课时: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表演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认识魔术并神秘,魔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接着通过观察一个现象,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毛细现象来做出解释。然后通过一组实验来回忆大气压力的存在。最后进行一个小游戏,将气氛推向高潮,引入压缩空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拓展知识,课后布置学生收集一些趣味小实验,并于下堂课进行表演,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第二课时:首先让学生表演皮影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让他们重复实验,认真观察,仔细回想,大胆解释,找到影子大小的变化规律。接着巧设悬念,出示“烧不死的鱼”,吊足学生胃口,让学生再次体验科学知识的神奇之处。然后学生动手让瓶子吹泡泡,让学生领略热胀冷缩和大气压力的变化莫测的魅力所在。最后让学生亲自上台表演,当一会科技主持人。课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科学小实验,让学习科学不再是儿童的专利,从而激发共同参与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够做各种科学小实验。
2、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解释实验现象。
3、知道毛细现象、大气压力、影子的变化规律、热的传递、压缩空气等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5、增强关注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1)粉笔、黑墨汁、透明水杯;
2)报纸、直尺、吸盘;
3)投影仪、各种形状的动物剪纸;
4)小金鱼、试管、蜡烛、火柴;
5)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餐盒、剪刀;
6)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颜料、玻璃杯、大盘子、热水、冷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魔术:山水画
1、实验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
评析:魔术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活动项目,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知道魔术并不神秘,而是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演示实验:在白色粉笔一端的中心滴一滴黑墨汁,然后将这一端垂直置放在透明的水杯中,你有什么发现?(注:墨汁的量要多一点,放入的速度要快一点,水杯中的水要少一点)
2、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粉笔会在水面上出现一片“树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毛细现象)
3、揭题:其实魔术并不神秘,魔术的秘密蕴含着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本领,今天让我们像解开魔术的秘密一样努力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好吗?这其实就是“拓展”。
二、观察现象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1、谈话:你见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三、实验:快慢二重天
1、提问:先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实验:把一张报纸平摊在课桌上,取一把尺一半插在报纸下,另一半暴露在桌沿外,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会怎样?重而快地向下击打尺,报纸又会怎样?
2、学生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
3、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轻而慢向下压尺报纸会向上翘起却完好无损,而重而快击打尺,报纸不会向上翘却被尺打破了呢?
4、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5、小结: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的压力。轻而慢向下压尺,报纸能向尺方向慢慢移动并升起,大气压力没有起太大的作用,重而快击打尺,报纸只能向上移动,受到了大气压力的作用,报纸无法向上,被尺打破了。这正如两只大气压力的吸盘吸在一起,如果要把它们分开,移动着分开很容易,垂直拉开却怎么也拉不开一样。
评析:由于大气压力是一种看不见的力,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这里借助二只吸盘的移动和拉开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6、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也与大气压力有关呢?
7、学生分组讨论。
8、小结:同学们,像纸板托杯水、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挂钩、虹吸管、钢笔吸墨水等都是应用了大气压力。
评析:钢笔吸墨水这个应用大气压力的事例有必要在课上点一点,这为最后一个实验“让瓶子吹泡泡”解释现象埋下伏笔。
四、游戏:无轮子的汽车
1、谈话: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吗?
2、指导学生制作气垫汽车: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一个圆圈,把纸杯插入餐盒上的圆孔,做一个气垫汽车。
3、比赛: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一辆汽车开得最快?
评析: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加入了比赛,将学生的兴奋点推向高潮,此时,他们对这种没有轮子却能开动的汽车产生的疑惑,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打开的,以前的知识如放电影般的在他们脑海中闪过,去寻找最符合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
4、提问:你知道汽车为什么能开动吗?
5、学生讨论并交流汇报。
6、小结:同学们,这其实就是一只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工作的。压缩空气在我们生活应用很多,你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压缩空气?
7、学生讨论并交流。
8、小结:是啊,像汽车的轮胎、喷雾器、气垫船、风镐等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性质工作的。
五、作业
收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试着做一做,并准备下节课上为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来解释其中的原理。
评析: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后的时间是无限的,让下课的铃声不再成为科学课的终点,课后进行科学学习,不仅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习惯,一种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
一、表演:皮影戏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皮影戏吗?哪几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表演皮影戏?
2、活动:学生让台表演皮影戏。
评析:让学生亲自介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的体验更深,也许问题会在学生的活动中产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正是我们科学的宗旨。
3、提问:这些动物的剪影为什么不会变形,为什么可以随意地变大变小?(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由学生在表演中提出)
4、学生自由研究并交流汇报。
5、小结:只要改变物体与光源或者物体与影子之间的距离,影子就可以随意地变大变小。
6、谈话: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虽然有些非常熟悉,有些充满新奇,但是它们会带给我们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复实验、认真观察、仔细回想、大胆解释。
二、实验:“热不死的鱼”
1、提问:老师这里有一条金鱼,我把它放入试管,并加热试管,请你预测金鱼会怎么样呢?
2、小组实验:那让我们来试试吧。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注意:试管里的水大概三分之二就可以了;要拿着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
3、交流汇报。
4、小结: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上部加热,传到下部的速度很慢很慢,所以上部的水开了,下部的鱼儿游得很欢。液体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因此加热水必须在下部加热。
5、拓展:如果继续加热下去,你预测金鱼会怎么样呢?
6、谈话:对了,热的不良导体不是不能传热,只是传热的速度较慢而已,如果继续加热下去,金鱼也会被热死的。
7、出示图:热空调装在房间的上部,冷空调装在房间的下部。看了这张图,你有什么想法?
评析:“热空调装在房间的上部”这其实就是“热不死的鱼”实验的再现,从而再次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上一单元进行节约能源的再教育。
三、游戏:让瓶子吹泡泡
1、讲解实验方法:将吸管放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将其他吸管与第一支吸管相接,形成一个长管;用一点色素染一下玻璃杯中的水;将瓶子置入大盘子,弯曲吸管,使它探入玻璃杯中;向瓶壁浇热水,吸管有什么现象?再向瓶壁浇冷水,你会发现有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并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向瓶壁浇热水,吸管会排出大大的气泡?再向瓶壁浇冷水,染色的水为什么会经吸管吸入瓶中呢?
4、学生讨论并汇报。
5、小结:向瓶壁浇热水,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吸管中排出产生大大的气泡,再向瓶壁内浇冷水,空气受冷体积收缩,压力减小,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内空气的压力,把水经吸管压入瓶中。
四、总结、自由展示
1、总结: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会运用到很多科学知识。无论是外部的形态、内部的构造,还是运动或变化时的工作原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注意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科学。
2、展示:我们班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请他们为大家表演一下。我们一边看,一边要想想其中的原理。
学生活动,解释。
评析:课上提供一个让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尝试当教师的机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减轻了科学教师的工作量。
五、作业
1、请回家邀请家长一起做一个吹熄蜡烛实验:在蜡烛前面放一个玻璃瓶子,是否能把蜡烛吹灭?如果在蜡烛前面放一个牛奶盒,情况又会怎样?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2、搜集一些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
【《拓展与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的教学拓展设计08-28
回顾拓展的教学设计06-02
拓展教学设计10-03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5-0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9-2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9-27
比应用教学设计10-28
比应用教学设计10-13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