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5 08:55: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给予树》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给予树》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正确读“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会写“担”、“宽”、“裕”;理解“宽裕”、“攒”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3、抓重点词语“如愿以偿”,读中悟,悟中读,深入文本,深刻感受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语“如愿以偿”,读中悟,悟中读,深入文本,深刻感受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那你们曾经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尽兴说)(追问: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愿望就叫——如愿以偿(板书:如愿以偿)。什么意思?“愿”就是愿望,“偿”就是实现。

  2、在西方国家,每到圣诞节,家里条件好的都摆放了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把愿望写在卡片上,由父母帮他如愿以偿,可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家境贫穷,有的甚至流浪街头,无家可归,于是就把愿望卡挂在援助中心(师板书,解释)的“给予树”上。

  你们看——(出示“给予树”图)。这个字还有个读音是什么?谁能说说“给予”是什么意思?予怎么写?(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创设情境

  在这棵给予树上,有无数人的心愿,其中一个女孩这样写道——(幻灯出示)

  亲爱的圣诞老人:

  您好!

  又到圣诞节了,我什么也没有。六岁的我没有见过爸爸和妈妈,更没有过节日的礼物。我一直盼望着您能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小珍妮

  12月25日

  (1)指名读。

  (2)他(她)读正确了,你也能像他(她)那样读正确吗?自己试试。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非常想要)从哪个词体会到了她很想要?(点红:“一直盼望”)怎样叫做一直盼望呢?是啊,看到商店橱窗里的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看到小伙伴抱着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想到自己的生日就要到了,她盼望——(学生接读)。

  (4)小女孩就这样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渴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她的愿望能如愿以偿吗?(板书“?”)

  2、初读感知

  (幻灯)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23页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或同桌帮助解决。

  2、哪些字词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同学,请注明。

  3、反馈

  谁来说说哪些字词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同学的。(师板书)

  三、层层扣击,感悟“如愿以偿”

  (1)、学习第一小节重点句

  好,让我们回到课文当中,小女孩如愿以偿了吗?

  1、学生回答:如愿以偿了!

  2、是谁帮助她,使她如愿以偿呢?(板书:金吉娅)

  3、对于有钱人来说,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是轻而易举的事,那金吉娅是否属于有钱人?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研读句子1: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幻灯出示)

  1、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金吉娅家不富裕?意思理解、写字。读

  2、谁能换个句式说说?(幻灯)读

  对啊,金吉娅家里并不宽裕,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金吉娅最后还是决定——买洋娃娃,让可怜的小女孩如愿以偿。他做了这些之后,又是怎样向妈妈交代的?让我们看(幻灯)。

  ★研读句子2: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自由读,读好省略号。指名读。

  2、为什么要停顿,说明了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3、到底没有什么?(加红)

  4、读

  四、总结

  1、现在这个小女孩还是什么都没有吗?(擦去“?”)

  2、金吉娅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板书)

  3、是啊,小女孩不但拥有了日思夜想的穿裙子的洋娃娃,还拥有了金吉娅的关心、体贴。(画心形)正是这份浓浓的爱让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了。那金吉娅的妈妈如愿以偿了吗?妈妈又是如何对待的金吉娅的行为,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份浓浓的爱!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沉默不语,善良,仁爱,如愿以偿”等词义。

  2、体验感悟“给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给予”,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给予树》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给予树》。

  二、复习旧知,整体理解课文

  1、师:我们上节课知道了“给予”就是──(送,给)

  2、联系课文,理解“给予”:

  课文中讲了谁给予谁什么?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深入理解“给予”

  1、读重点句,提出思考问题: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3、4自然段,找出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⑴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

  句子一:

  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理解“援助中心”:

  援助就是帮助,资助,赞助。援助中心就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希望的地方。

  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的或者在书本上,电影电视上看到有哪些人需要援助。

  句子二: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①感受到了什么

  ②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你能想象她没有什么

  ③是啊,她就是这么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情再读一读。

  ④小朋友们看,──小女孩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大冷天,还那么的单薄。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温暖的家,在凛冽的寒风中,孤独地坐在冰冷的石阶上,一双大眼睛无助的望着远方。贫穷,饥饿让她失去了本属于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⑤再次指导朗读。(指名,齐读)

  ⑵可怜的小女孩呀,她一直盼望着有一个洋娃娃:

  师引读:白天,她盼望洋娃娃陪她玩耍;夜晚,她盼望__;当她__时,她盼望__;当她__时,她盼望__;

  ⑶朗读句子:“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再读读这个句子。

  ⑷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着重理解“礼品区”。

  2、学习第三段:

  ⑴还从哪里看出金吉娅的体贴,善良:

  出示: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①读出高兴的语气。

  ②可金吉娅却一直沉默不语,这是怎么回事呢?

  ⑵再次感悟和朗读课文的重点段: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师:谁愿意来读读这段话。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永远记住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②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③总结:

  “给予”不仅仅是送,给,不仅仅是如愿以偿,“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四、写话,延伸情感

  1、引导:

  师:孩子们,金吉娅经历了多么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亲爱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金吉娅多么爱他们啊,多么想送给他们精美的圣诞礼物,真诚的圣诞祝福;一边是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她多么可怜,只是想得到一个洋娃娃,多么微小的愿望。

  2、送贺卡,写话:

  请认真写下你想对她说的话吧!并贴在给予树上。

  全班写,写完后请几个学生读读,并把手中的贺卡挂在给予树上。(音乐)

  五、总结

  师:在圣诞前夕,金吉娅给我们大家上了宝贵的一课,送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东西,让用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浇灌这棵给予树,将它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吧。

  【板书设计】

  给予树

  援助如愿以偿

  善良同情

  仁爱体贴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⑵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⑶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2、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

  学生交流汇报所收集到的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2、了解圣诞节,学生看西方人过圣诞节的录像(或图片)。

  3、谈话: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4、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给予树”)

  5、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

  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⑴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字音。

  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⑵出示词语读词。

  ⑶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如:

  援助中心、沉默不语、仁爱、如愿以偿。

  3、学生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生汇报,师点拨。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

  1、指名分节读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等会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2个字。

  2、先读读,再组词。

  3、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写字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4、指导写字。

  5、评议: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生展示)

  6、学生练写: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上节课你们读了课文,那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三、学课文1到3自然段

  1、指读1、2段后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2、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⑴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⑵圣诞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20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为什么不是五份呢?

  3、指导朗读,体会盼望圣诞节的心情。

  4、指读第3段,学生边听边评议:读得有感情吗?为什么?

  5、指名再读,再评议,再指导朗读。

  四、学习4、5段

  1、齐读第4段,讨论: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第4段中金吉娅说的话。

  3、用横线划出金吉娅买洋娃娃送给女孩的句子。

  4、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5、指读第5段:

  ⑴讨论:金吉娅给家人的圣诞礼物只是50美分一大把棒棒糖吗?为什么?

  ⑵引导学生理解妈妈心情的变化。

  ⑶齐读,让学生充分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五、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4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

  第一课时

  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初读课文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②自由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③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b、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④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两遍。

  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②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

  兴高采烈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以点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金吉娅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2、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游戏:

  1、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春节---儿童节---圣诞节

  2、师: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老师发现一提起过节你们就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上一课关于圣诞节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一、激情导入,通读全文

  1、(板书课题)师: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颗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爱的桥梁。(师画圣诞树,贴上心愿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

  2、同学们的课文一定读得很好。边听边想,课文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一)学习1—3自然段。

  1、师:好,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拿出笔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2、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自由读1—3自然段,学生交流:金吉娅究竟在想着什么?

  3、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这句话。(表演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突出兴高采烈与沉默不语的对比,)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划出相关的句子。

  2、师巡视指导,指名读相应句子。

  3、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孩子们最想过圣诞节,孩子们唱呀,跳呀,沉浸在幸福快乐之种,可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想想她可能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礼物,没有圣诞节的快乐……;可能是……,没有……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对小女孩的同情。

  4、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金吉娅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她。(指名读心愿卡)

  生:快乐的圣诞节又到了,可是我总想哭,我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我要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孤单,请好心人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吧!(配乐)

  师:噢,小女孩一直在盼望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时候,一直盼望着——(生答);晚上,面对着黑漆漆的屋子,她一直盼望着——(生答);甚至连做梦啊,小女孩都在想着洋娃娃。(配乐)

  5、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圣诞节她只想要她一直盼望的布娃娃。她的愿望触动了年仅8岁的金吉娅的心。带上我们的感受再读金吉娅说的话。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为金吉娅有一颗……

  生:善良的心。

  生:仁爱之心。

  生:同情心。

  生:体贴的心。

  师:是啊,因为金吉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能感受到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的那一颗孤独的、无助的、需要关爱的心。

  师:我们把金吉娅的这一颗心送到句子中,把她对小女孩的这一份爱融入到她说的话中。再读金吉娅说的话。(配乐朗读)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是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吗?她送去的是什么?

  生:是一份善良,一份关爱,一份同情……

  师:是的,是对陌生女孩的一份无私的爱。(板书无私的爱)

  2、师:听,圣诞的乐意奏响了,给予树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另一个叫金吉娅的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梦想。如果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曾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3、出示课文“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谁来读读?(齐读)

  4、师: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实现了吗?(理解“如愿以偿”)

  三、深入解读,适度拓展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师:同学们,现在如果请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例:愿望树感情树

  爱心树友谊树

  师:那么,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

  师: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的花园。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芬芳的花,结着丰硕的果。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预设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流程】

  课前导入,创设美的情境:

  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的心情紧张吗?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心情,老师想邀请同学们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接受邀请吗?(课件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曲子,屏幕播放圣诞节的相关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听着这样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过渡语: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你对圣诞节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说对圣诞节的了解。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圣诞节的资料,想不想看一看?屏幕显示“我知道”,即圣诞节资料袋。(生读资料)过渡语: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看,同学们都陶醉在圣诞的喜悦之中了。那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上课!

  一、导入新课

  1、过渡语: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看老师写故事的题目:给予树,谁能读课题。

  2、生读对了:真不简单,多音字“给ji”和生字“予yu”你都读对了,(结合板书)谁还会读?再请几人读,齐读。

  3、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文好好地读一读吧。

  读时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待会老师检查同学们读书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生字会读了吗?同桌相互检查,如果有读不准的相互提个醒。

  ⑵都读好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开火车来读读这些词语。

  读到援助这个词语时,随机理解“援助中心”。书上提到了援助中心这个词语,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帮助人实现愿望的地方),课文中还说到,每到圣诞节援助中心就要在商场里设置一棵圣诞树,这可不是一般的圣诞树,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出示课件“给予树”,看,这棵圣诞树就是──给予树,继续读词语)同学们能熟练认读词语了,课文能读通顺吗?请5个同学们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对了没有?请学生正音。

  4、课文中都写到谁了?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吉娅做了一件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的“沉默不语”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金吉娅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给家人只买了棒棒糖。对金吉娅的这个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东西?而要给陌生的小女孩买贵重的洋娃娃呢?)对呀,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金吉娅。我们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是怎样的?自己读读第三小节,拿出笔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3、你看到的金吉娅什么样呀?生交流找到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课件变红)指名读。同学们,读着读着你有疑问吗?(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呀?)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3小节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自由读1~3自然段)生交流,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担心,带着这份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相应句子)。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真是心事重重。如果我们与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了。我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愿意读?(学生读)这时候哥哥姐姐什么样呀?(兴高采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描绘)而“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呢?好,我们可以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来试试。透过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她体贴着家人,关心着家人。

  四、深入文本,感悟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给予

  1、这么体贴、关心家人,可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而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呢?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多有价值。让我们继续来研究,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并划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

  2、师:你们划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读相应句子)

  师: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少同学都说了这句话,“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老师把这句话打在了大屏幕上,请一个同学对着大屏幕读。一生读。

  出示: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让学生讨论少了“什么都”可以吗?想想她没有什么?师:是的,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在金吉娅的眼中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可是……没有”。

  3、(出示给予树,配音乐)如果现在你就是金吉娅,当你来到商场,走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你。读读小女孩写什么了?(请生读心愿卡上的内容)金吉娅,看到小女孩写的心愿卡片,你会想些什么?(帮助她实现愿望)师: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是让你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的呀,你确定要帮一个没见过面的小女孩吗?你想清楚了吗?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小女孩的同情。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段话?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想帮助小女孩的决心。此时,她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而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同学们,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给予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她还给予小女孩什么?

  4、(创设情景)圣诞的钟声敲响了,远方的小女孩收到了洋娃娃会怎么说?

  (有时间安排学生写几句感谢的话交流。)

  5、小结:

  是的,小女孩太高兴了,太激动了,她不仅仅收到了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还收到了温暖、希望、快乐,更收到了金吉娅给予她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情感结束这节课吧!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8

  设计理念:

  《给予树》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有限,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读书方法是这节课一个训练项目。并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事情正确的情感态度也是这节课的一个训练项目。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的读写生词。

  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

  3、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语句和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感悟体会。

  时间: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外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1、师:还有一段时间就要过春节了,你们听到“春节”两个字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春节是我们东方人的新年,你们知道西方人的新年是什么吗?(圣诞节)。你对圣诞节有了解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关于圣诞节的资料)。

  3、教师随机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

  4、出示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课题。

  二、审题激趣,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予圣诞享默糖逛援仁偿(学生自由读,齐读,教师指导疑难,指名读,同桌互读。)

  3、教师出示要求会认又会写的生字:予担宽裕买猜糖即卡盼仁贴(学生质疑难字,自由读,小组内竞赛读。突出“担”和“卡”的多音读音,并指导学生扩词。)

  4、指导书写,着重字有“予”“裕”“买”“盼”。

  5、出示本课的生词,学生认读并在练习本上书写。

  6、实物投影出示生词写的整齐正确的练习。

  三、精读课文,读悟其情。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认识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3、我来动脑: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谁?他们的心情各是怎样的?

  4、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自己或小组合作体会这两个问题。

  5、汇报交流,朗读感悟。

  (1)汇报兄弟姐妹的心情(高兴)。

  相关语句:

  ①“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学生谈体会,重点理解词语“热烈”“诚挚”“甜蜜”)

  ②“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兴高采烈”)

  ③“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同学们之间互相做做摸摸口袋的动作,体会当时人物的高兴心情。)

  (通过学生的感悟和教师的引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兴高采烈的韵味。)

  (2)汇报表现妈妈的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怀疑—感动、高兴)。

  相关语句:

  ①“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学生谈妈妈为什么担心?突出妈妈对孩子的疼爱,希望孩子愉快、幸福;学生读出妈妈的担心、忧愁)

  ②“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学生谈谈妈妈生气的理由;全班讨论“妈妈该不该生气?为什么?”读出生气的感觉。)

  教师出示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学生可以从理解“沉默不语”这个词语来理解金吉娅的心情,突出理解金吉娅是一个善良的女孩。)

  (师生对话:师扮妈妈,生扮金吉娅,展现金吉娅为什么没有给亲人买很好很多的礼物的理由。突出课文的重点,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金吉娅所说的话,注意提示学生朗读时的表情、语气、语速。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谈谈自己对“给予陌生人爱心”的看法。深化课文的主题内涵。

  ③“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学生体会妈妈此时的心情,谈谈自己对于这段的理解,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悟情。)

  师:妈妈此时此刻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帮妈妈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吧!(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以妈妈的身份说此时要说的话。)

  (3)学生体会那个收到礼物的小女孩的心情,自己以小女孩的身份向金吉娅说自己想要说的话。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发放课外阅读材料《给予的故事》,学生阅读。(故事没有讲完,讲到那个人面临着艰难选择的情况,该如何做?)发挥学生的智慧,学生自己给故事设计结尾。

  2、出示图片(内容为义务献血、希望工程等),教师激情解说图片内容。

  3、出示“爱的宣言”:你是怎样理解爱心的,说出你自己最想说的话。

  4、学生写“爱心宣言”,并且在班内自由汇报。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词,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是啊,中国人过年放鞭炮,穿新衣服,互相说一些祝福的话。和中国一样,外国也有自己最重视、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圣诞节。

  (课件出示资料袋,了解圣诞节的有关情况。)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30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

  师:“给”是多音字,在这里读jǐ,表示供应的意思。“给予”就是——(给)。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2、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3、认读生字词语。

  4、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回答板书文中主要人物)

  三、细读课文。

  1、导入:金吉娅所做的事情让妈妈十分感动,所以妈妈非常高兴、激动,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

  找出妈妈高兴感动的句子。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句子,说说句中哪个地方反映妈妈激动的心情。

  2、那么妈妈自始至终都是这样一种感情吗?在这件事情中妈妈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在文中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学生读书、画句子。

  3、讨论品读。

  (1)根据回答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研读:妈妈担心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2)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她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孩子们都很高兴,课文里用了一个词叫——兴高采烈。但是,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

  研读: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妈妈是在看到什么情景才生气的?妈妈当时可能怎么想?

  理解“沉默不语”等。

  (3)可是我们又惊喜地发现妈妈高兴地拥抱了金吉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能读给我们听吗?

  出示: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

  指名读这段话,想象:被金吉娅帮助的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你读的这些都是金吉娅说的话,妈妈就是被这段话感动了。从金吉娅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体会金吉娅的难过和歉疚,从而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回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妈妈的激动心情。)

  (4)什么是“如愿以偿”?

  女孩的的愿望得以如愿以偿,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或写话。

  那个小女孩的愿望得以实现,可哥哥、姐姐的愿望没有实现,他们会怎么对妹妹说呢?

  四、小结全文,情感升华。

  1、小结:像这样妈妈给女儿以体贴、关爱,孩子又通过“给予树”把善良、同情和仁爱传递给一个陌生的女孩,从而让妈妈感动高兴的故事,怎能不打动我们的心呢。

  2、现在如果让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爱心树、快乐树、如愿树……)

  3、这样的一棵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出示:

  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香花,结着硕果。

  给予永远比索取更为愉快!——高尔基(音乐起,下课!)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金吉娅

  陌生女孩

  妈妈

  教学反思:

  对于《给予树》的教学,也算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抓住主线——妈妈的情感变化为切入口,层层推进,引导孩子进入文本,逐步体会主人翁——女孩金吉娅善良、仁爱的思想境界,从而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仁慈待人的思想感情。课堂中就觉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师生关系显得陌生而疏远,远没有平时来得得心应手。

  思考再三,猜想定是自己的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粗粗梳理一下,理出如下一点反思。

  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孩子们的思维习惯。尽管自己觉得抓住文中妈妈的情感变化这一主线是比较合理的教学措施,但对于学生来说,毕竟阅读的跳跃性比较大。妈妈激动地抱住金吉娅的内容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妈妈因为攒的钱不多担心孩子们买不到礼物的句子在文章的开头,而妈妈看到金吉娅没给家人买像样礼物而生气的句子在文章的中间。这样,多数学生一时难以熟练掌握老师的引领路径,从而出现学习困难,使得探究的兴趣受挫。

  对此,考虑在对全文进行研读的时候,得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并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或者,从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出发,设计孩子们更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并不断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从更多的课外阅读中,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体会更为复杂的人物情感,则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最高明的举措。因为在课堂中,那些阅读面比较宽广的孩子依然能逐步接受老师的指导,较快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如最后,当老师问:这样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一些学生便能在文章内容的启发下,发自内心地说出:这样的“给予树”应该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应该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0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金亚娅的话和妈妈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品质。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反映圣诞节的图片 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近“圣诞节”。

  1、自读材料——资料袋。

  (1)阅读材料。

  (2)交流:通过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2、观察生活——圣诞气氛。

  (1)最近你在街上发现了什么变化?(西方圣诞节也走进了中国,很多家庭也会在圣诞节以自己的方式给家人和孩子带来快乐。)

  (2)补充介绍:圣诞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对话礼物了,不仅圣诞老人会分发礼物,自己的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礼物,而兄弟姐姐们也会相互赠送礼物,他们还会给陌生人赠送礼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

  二、入题。

  1、读题:给予树。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给”,注意“予”与“矛”的区别。

  2、认识“圣诞树”与“给予树”的意义。

  (1)“圣诞树”是庆祝节日的装饰,上面会挂着孩子们的小礼物。

  (2)“给予树”是什么呢?到书中找找。

  a、读句子。

  b、理解“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的意义——给予树上挂着的不是圣诞礼物,而是挂着小卡片,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孩子希望在圣诞节得到的礼物。希望有爱心的人看到之后,能够送给他们这个礼物,满足他们的圣诞愿望。

  c、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愿望树、帮助树、爱心树)

  (过渡:《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也像别的家庭一样,在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三、准备“圣诞礼物”

  1、按要求读第一自然段。

  (1)读准带拼音的生字。

  (2)圣诞节前,孩子们在谈什么?妈妈在想什么?

  2、认读生字。提示:“圣”“挚”读音。

  3、热烈地讨论“圣诞礼物。

  (1)圣诞节前,孩子们在讨论什么话题?

  (2)他们是怎样讨论地呢?

  a、“对方”是指谁?“试探”是什么意思?

  b、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想让别人知道的是什么?

  c、他们最希望送出的礼物是别人希望得到的礼物是自己......

  (3)读出“希望送出最甜蜜的笑容。”你从中体会到兄妹之间怎样?(兄妹之间的友爱之情)

  4、妈妈的担心。

  (1)圣诞节前,妈妈又在想什么?

  (2)理解“宽裕”的意思。

  a、从哪儿看出家里并不宽裕?

  b、为什么用“攒”?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妈妈担心的是什么呢?

  a、反问句改陈述句。妈妈担心孩子们会过得不快乐。

  b、你从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什么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 ,给予了 。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 ),还送给我们( )。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海给我们棒棒糖。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六、作业:熟读课文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陌生女孩的信、心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品词入境,对比激趣

  1、了解圣诞节,揭示课题

  ①(出示圣诞老人图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认识“圣诞”,说说对圣诞的了解(师相机简笔画圣诞树)

  ②师简介圣诞节(见课后资料):12月25日是西方的春节,人们把它称为圣诞节。在圣诞节这天,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有人会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成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在那天,孩子们可以体会到送礼物和收礼物的快乐,而穷人的孩子则将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上,挂上圣诞树(贴卡片)

  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故事——《给予树》

  2、检查预习效果

  ①同桌互查(你指我认)

  圣诞 分享 仁爱 宽裕 盼望 援助 棒棒糖 如愿以偿

  ②抽查词语

  a、圣诞 分享 仁爱 宽裕 盼望 援助 棒棒糖 如愿以偿

  重点认:援助,理解援助中心?

  b、对比读词语

  热烈地讨论 诚挚地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圣诞来了,开心地读)

  担心 生气 沉默不语

  3、过渡:如此开心的日子,却有如此不协调的音符,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明意,理清思路

  1、5人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找找,文中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2、指名读

  3、交流,师补充板书

  4、质疑:金吉娅把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送给了家人,却将贵重的洋娃娃送给了陌生女孩,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走近金吉娅,感悟给予

  过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看看吧!学习第3、4段

  (出示)在小组内找到描写金吉娅语言和动作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来

  1、抓“沉默不语”感悟

  a、金吉娅怎么了?(沉默不语)理解沉默不语。

  b、此时的她在想什么呢?那我们把答案在脑袋里修正一下,自读1—3段后回答

  c、体会读:一起读,沉默不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开心的金吉娅;

  女生读,金吉娅担心妈妈生气,怕妈妈难过,心事重重。

  对比读,此时的哥哥姐姐呢?可能买了什么?说了什么?再读。

  2、过渡:一个沉默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对家人的关心、体贴,但她却把相比昂贵的棒棒糖送给了陌生女孩,这又是为什么呢?

  3、用金吉娅的话来感悟

  ①读金吉娅说的话

  ②出示“可是妈妈,……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③多可怜的孩子,圣诞节来了,她却什么也没有,当你来到商场,摘下小女孩的心愿卡(请人读)体会“一直盼望”

  ④师生对话:你就是金吉娅,“金吉娅,你在想什么?”“你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给小女孩,还能送更多更好的礼物吗?”

  4、总结:多善良的孩子啊,当爱需要选择的时候,她选择了把更多的爱给更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这是一种大爱,一起读(出示最后一节)

  四、情感升华,拓展结束

  1、学习第5段

  “咚咚咚”,圣诞节的钟声敲响了,8岁的金吉娅让小女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的礼物,她带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还带给了她……(一起来读)

  2、如果你是妈妈,你想说:“……”(读)

  你是哥哥姐姐,你想说:“……”(再读)

  这还仅仅是一棵圣诞树吗?它还是一棵……(学生取名字)(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

  3、收到了礼物,小女孩的脸上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脸,此时,她心中有千言万语,让我们把它化成对金吉娅深深地祝福和感谢吧!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也可以写你自己对曾帮助过你的人的那份感激之情。

  4、学生在心形卡片上写话后交流

  5、总结:让我们也记住:给予也是一种快乐!给予也能收获幸福!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兴高采烈”、“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3、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你还记得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吗?西方也有与我们的春节一样盛大的节日,是──(生接)圣诞节。在那样美好的节日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团聚、快乐、爱……)有一年的圣诞节,在一个仅有8岁的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上,如果你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听讲,你一定能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

  2、师板书课题,指读,纠正读音。

  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入手,引入新课,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进而建构阅读的话题;同时,将课堂常规要求和文本中的“礼物”结合起来,非常巧妙;对题目中出现的多音字,及时指导,很有必要。

  二、整体感知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⑶读完以后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自学要求清晰而明确,有目标要求,也有方法指导。

  2、出示以下词语,说说意思: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含有以上词语的句子: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以词入课,看似乎顺手捎带,实则匠心独具,由一串词,拎起重点段落,王老师深谙“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实质。若能在这个环节前面加上检查其他词句和学生读通的训练,则学习更为扎实。因为5册孩子毕竟还有不少的识字任务,读通课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若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则另当别论。

  三、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⑴品读第3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沉默不语”中隐含的体贴和善良。

  ①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她的内心在想些什么?自由读读1~3自然段。

  (她想:哥哥姐姐买了那么多礼物,而我只买了棒棒糖,他们会不会失望呀?我把钱给别人买礼物,妈妈会怎么想呢?……)

  ②随机理解“兴高采烈”、“猜测”等词义,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在这个地方,王老师为我们示范了如何抓关键词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教学策略。人物心理细腻的变化,是这个文本的特点,王老师抓最能表现金吉亚内心世界的词语,通过正面体会和侧面对比,引导学生走进小女孩的心灵深处。学生的理解就此走向丰满而深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文本的解读和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2、品读第4自然段:

  师:我们通过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外表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这么体贴,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让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重点出示:

  “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故意少“什么都”三字,使学生体会那个小女孩的一无所有。)

  ⑴说话:那个小女孩没有……没有……没有……(礼物、鲜花、欢乐、爱……)

  ⑵朗读。

  ⑶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什么都没有。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会说什么?(学生自由说话──师生情景对话)

  师:孩子,我们家并不宽裕,这点钱是让她帮哥哥姐姐实现愿望的。

  生:……

  师: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才攒下的钱,你该为自家人买礼物的呀。

  生:……

  师:孩子,哥哥姐姐都给你买了礼物,你却要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花钱,值得吗?你可要想清楚啊!

  生:……

  师:孩子,你是多么善良,多么仁爱,多么体贴,多么富有同情心啊!

  ⑷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学生齐读。

  ⑸那个陌生的小女孩收到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

  (说话:不仅……还有……还有……还有……还有……)

  ⑹再次齐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四、想象说话、写话

  1、如果金吉娅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

  2、那个陌生的小女孩会怎样表达对金吉娅的谢意?

  尽量用上以下词语:如愿以偿、善良、体贴、仁爱、同情、不仅……还……

  让孩子们在语境中学习迁移词语,这是这个设计的一大亮点。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殖。这样,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的词语,才是有效度的词语。王老师让孩子们借助这些词语来抒发情感,则将词语教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给予、分享、试探”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说写结合,初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教学难点: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初知给予”。

  1、猜猜看的游戏。猜猜这是什么节日?(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

  2、释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给予”。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2、金吉娅做了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

  三、直奔中心,感悟“给予”。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2、理解“沉默不语”。

  3、自由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

  4、哥哥姐姐的这时候的心情呢?

  5、对比读。

  6、为什么妈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

  1、金吉娅的钱用来干什么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深化“给予”。

  1、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

  3、给予树到底在哪里呢?

  4、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帮助她吗?

  2、收集给予他人以帮助的故事,召开“爱心故事会”。

【《给予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学设计12-07

《给予树》教学设计08-07

《给予树》教学设计05-04

给予树教学设计05-23

《给予树》教学设计06-29

给予树的教学设计01-04

给予树_教学设计10-06

给予树教学设计模板08-04

给予树的教学设计模板04-25

给予树教学设计模板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