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4 15:02: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给予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

  20xx年10月,市实验小学的徐慧颖老师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会中由她执教的《给予树》一课,赢得了评委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毫无悬念地荣获了此次赛事的一等奖第一名。之后,此课曾在我省、我市教学研讨会中汇报交流。许多未看过该课的教师纷纷要求观摩,并想了解此课的设计意图。作为教学设计者之一,愿借《市南教育》刊物,将该课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意图奉献给广大一线教师,与大家分享交流。

  综观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师们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而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有专家称:如今的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燥病”,教师们“把语文课教肿了”。针对这一现象,崔峦老师曾提出“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主张。在今年8月贵阳召开的“第五届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中,他又再次向小语界呼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面对着风起云涌的课改教坛,我们也在冷静思考。我们为何教语文?我们该怎样教语文?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怎样?

  的确,简约是种美,简单是种境界。以简驭繁,省时高效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理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给予树》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力求以最简单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与同伴对话中,明理、悟情,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要说《给予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特点,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简”。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洁的教学评价。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课堂40分钟是一个常数,如果目标太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较少,一节课什么都想抓,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没抓牢,什么都抓不好。相反,如果目标简明,课堂上就能劲儿往一处使,学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揣摩文本获得丰富的感受。

  在反复研究后,最终确立了《给予树》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金吉娅的美好品质,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这三个目标分别从认知能力、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紧扣文本,简明而又实际,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从而有效落实,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素养的终级目标。

  二、简约的教学内容

  在研读教材时,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一篇课文的精彩处太多,值得挖掘的点也太多。可时间有限,到底应该抓什么呢?面对如此矛盾,我们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那么该取什么?舍什么呢?

  回味徐老师的课,相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这两大内容的处理:一是,“沉默不语”的理解;二是“什么都没有”那句话的层层感悟。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再三斟琢后所取的内容,也是此课教学的重点。

  研课时张兴堂老师曾多次问徐慧颖“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它哪里最让你感动?”喜欢是勿庸置疑的。哪里最感动?合上教材在回忆中抓取课文的动人点,当然是金吉娅给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这件事;当然是事后“沉默不语”时所流露出的复杂内心。这些都能体现出这8岁的小姑娘所具有的纯真善良的美好品质。而这两部分内容所展现出的思想内涵与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是一致的。这不就是课文的主干吗?“抓住主干,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这也是张老师给我们的启示。

  取舍后的教学内容,乍看起来,似乎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少”了一些,但我们知道:只有学会有选择的放弃,才能追求到深刻的简单。正如辩证法中的观点: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择要而教是保证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三、简化的教学环节

  曾经看过这样的语文课: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断,学生应答不断。设计的活动也是多样纷呈,一堂课下来,教师满头大汗,学生也忙忙碌碌。但是,为何如此问,为何这样做,听课者茫然,学习者亦茫然。

  现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呈现的是一个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的读书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铺路架桥,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应该始终处在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话分享的课堂情境中,学习语文即享受语文。简化的教学环节会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同样,也会给教师更多的自主调控,自检反思的空间,使她们明白自己在教什么。

  具体到《给予树》的教学环节,着重突出了四个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检查预习(6分钟):

  此环节用时6分钟,完成了3项任务:

  ⑴认读了生字、新词。

  ⑵通过资料的交流与补充,知道了“圣诞节”“给予树”“援助中心”这些名词的基本含义。

  ⑶教师指导书写了“糖”字。

  这一环节既落实了部分认知目标,巧妙的扫清了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书写规范美观的习惯。

  2、整体感知,自读质疑(7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共完成了两项任务:

  ⑴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

  ⑵依据内容学生质疑。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3、精读品析,悟情解疑(22分钟):

  此环节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学生的'疑问:为什么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给家人,而给陌生小女孩的则是洋娃娃?在解决此问题时着重分了两个层面:

  一是品析第三自然段,从人物神态中悟情;二是品析第四自然段,从人物语言中悟情,从而释疑。在此环节中,学生们学习了“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

  4、升华情感,拓展延伸(5分钟):

  这一环节着重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在学生反复诵读中让情感达到制高点。二是,创设情境,转换角色,表达感情。这既是情感的拓展延伸,也是思维、表达能力的拓展延伸。

  四个教学环节简明清晰,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使三维目标整体推进。

  四、简便的教学方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如果四十分钟走的都是“直线”,学生当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成功的语文课堂,既避免把课堂上胖,追求“主线简明”;又决不把课堂上瘦,力求“细节饱满”,而对“饱满细节”的感知与体悟则取决于教学方法即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

  上学期在城阳召开的我市“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专题研讨会”中,张兴堂老师便提出了教学策略的研究是目前我市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并于此会中推荐了诸多有效策略。在研究《给予树》一课时,我们在思考:怎样的策略适用于此课?怎样的策略适用于刚刚升入三年级仅有一个月的学生?经过反复研究、实践与提炼,我们最终攻克了难关,以有效的策略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现从课中采撷三个策略与老师们共同解读、分享:

  策略一: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

  “在圣诞节前夕,8岁的小姑娘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使她如愿以偿。”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剖析内容,我们会发现“给家人送便宜的礼物,给陌生女孩送相对贵重的礼物”这是一对矛盾,是很有价值的思考点,也是触摸人物内心关键点。于是此处教师有意引发学生思考并质疑,提出了“为什么要给陌生的小女孩送洋娃娃?”这一问题。这样的设计目的有三:第一,可以使问题的指向性更加明确,直奔重点;其二,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会更强烈,思维会更活跃,思考也会更加深入。第三,这样的质疑,着重针对三年级学生质疑能力弱这一特点,有意识缩小范围,渗透在矛盾点质疑的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策略二:抓重点词语──精选训练点

  设计中我们抓住“沉默不语”这一重点词,层层剥笋,精设训练:从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到判断词语的语境含义;从透过词语想象人物的内心,到反复诵读表达各自的体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走过了一个认识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情感上由无情到动情的发展过程。

  设计的用意不仅在于认知与情感目标的有效落实,还在于学习方法的无形渗透。教学中徐老师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沉默不语的金吉亚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读1~3自然段,想一想”,此处便是有意教给学生解读人物的方法:即透过人物的神情,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句揣摩人物内心。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朗读”、“想象朗读”的方法,在反复涵咏中进一步体悟到了金吉娅的复杂内心与美好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此处的教学设计便做到了这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与整体推进,使语言文字在涵咏中富有了生命力。

  策略三:抓重点语句──挖掘动情点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是课文第4自然中的一个重点句,它直接揭示了金吉娅送洋娃娃给陌生女孩的原因,从而表现了其美好品质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把它作为了挖掘课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动情点。

  先是通过句子对比,感受到了女孩的可怜;再是通过情境再现,感受到了金吉娅的善良。课堂上画面的刺激,音乐的渲染,教师与学生的真情对白,真真切切地把学生带入了那特殊的情境。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学生确确实实经历了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体验,他们被金吉娅的善良打动了,他们在教师有意创设地情境中精神得以滋养,情感得以熏陶,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五、简洁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激励、诊断、指导的功能。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挑战中,不断体验成功,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发展。

  评价无需冗长,言简意赅,目标明确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如:开课伊始,老师请一名学生读课题,当学生把“给予树”三个字读正确时。徐老师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同时,板书了“给”和“予”两个字的读音。

  简短的一句评价既包含了肯定与激励,又强调了知识的重点。可谓一举二得。

  又如:在学生阅读1~3自然段后,谈金吉娅“沉默不语”可能会想什么时,有位学生这样说:“妈妈让我们每人至少买四份像样的礼物,可我只买了棒棒糖,没有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心里很难过。”此时,徐老师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你看,这位同学多会读书,他联系了文中具体的句子,体会到了金吉亚没完成妈妈所教的任务心里很难过。谁还能像她这样也来说说,金吉娅当时会想什么?

  解析徐老师的评价,前半句“你看,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呀”既表达了老师的极度赞赏,也唤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之后的评价则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老师赞赏他的原因,同时也在指导其他学生读书的方法──联系文中具体句子,产生体会,展开想象,这样的联想才会合情合理;“谁还能像她这样也来这说说,金吉娅当时会想什么?”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方法。教师的评价语,简洁明了,字字入耳,句句有用意。可见,设计时颇费苦心。

  再如: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请同学们转换角色,想象如果自己是小女孩,当收到礼物时,你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有一男生站起后,却哑然失语。徐老师这样说:是呀,有可能小女孩会像这位同学一样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多么机智的评价,面对学生思维的空白,老师用一句“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圆了场。既保留了孩子的自尊,也肯定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短短的几秒钟,徐老师快捷的反映,适宜的评价博得了当时会场上阵阵掌声。

  评价需要机智,需要内功,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了预设的功课。

  一个简字,概括了我们的设计理念。但需要申明的是,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在简字的背后,是复杂的知识积累,是艰辛的研究过程,是痛苦的思想蜕变。只有经历了由“简单-复杂-简单”的认识历程,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简约是种美,简单就是幸福和快乐!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

  一、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给予树)

  2、大家都很聪明,知道这个字读“给(ji)”,是一个(多音字),那它还有个读音:(gei)。再看“予”,可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绳子,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和那个字特别像:(矛),但我相信,细心的同学们一定能区分它们,试一试(指读)。

  二、大胆质疑,教师引导:

  1、当老师在备课时,一读到这个题目,就觉得奇怪,不仅是读音、字形,还在于它的意思。你们觉得奇怪吗?你看这个题目,心中有没有疑问。

  (学生关于课题提问)

  2、是啊,看到这个课题,我们心中会产生许多疑问。好问,说明我们都在思考,说明我们都很聪明。孩子们,刚才老师听出来了,大家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

  (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3、有了问题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进步,你们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我们就用嘴清晰的声音,读准课文中的每个字,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难读的生字,用笔和赤字清楚地标示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看看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在认真读书。

  2、考考大家

  【出示词语:分享(xiǎng)、仁(rén)爱、宽(kuān)裕、援(yuán)助)】

  (1)先有拼音

  (2)去拼音。(注意生字的前后鼻音)

  3、词语读得这么准确。现在你最希望能读课文那段话?

  四、释疑感悟,如愿以偿:

  (过渡:了不得,不仅读得准确,而且还读得流利。我相信我们提出这两个问题一定能解决。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1、给予是什么意思?(给、送)

  2、简洁明了。那让我们再次拿起笔来找找书上有哪些给予。比如——我读到:“我给每个孩子而是美元。”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给予。这是一种爱的`分享。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

  3现在让我们说说,给予仅仅是“送”或“给”,更是一种——?

  (板书:爱的分享)

  4、多了不起啊!现在我们有信心去解决第二个问题吗?到文中去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关于给予树的句子。找到了读一读。

  5齐读(屏幕展示金吉娅的话)

  6、这段话虽然是描写“给予树”,但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给予树。没有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好好地读这一段话,细细地读,不放过关于给予树的任何一个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有一个和给予树有关的词语突然跳入你的眼帘,你要抓住它,想想这个词告诉了你什么?

  (教学预设:

  j“许多”或“卡片”:

  1)的确,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就是这位陌生小女孩写的。卡片上有一个她的愿望。就是这张卡片,你看到了吗?上面写着什么?写得感人吗?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2)把你写得读一读。

  (3)小结: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梦想,他们都在给予树上摇曳着,似乎每一个愿望都在期盼着有人来帮助他们。

  j“一直盼望”或“洋娃娃”或“圣诞老人”

  (1)这位陌生的小女孩一直盼望圣诞老人能够送给他一份礼物——(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她为什么如此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呢?

  (2)她一直盼望着。晚上,她盼望——?梦中,她又盼望——?清晨醒来,她还是盼望——?

  (3>从早上到晚上,从清醒到睡梦中,小女孩一直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洋娃娃就是她的梦想,洋娃娃就使她的——?而她的梦想此时此刻正在哪里?就在那棵给予树上又何止这样的一个愿望啊?

  j“援助”:

  (1)“援助”是个新词,谁能说说她是什么意思?

  (2)谁援助谁呢?

  (3)金吉娅和我们一样也根本不认识这女孩,他通过什么送礼物给这个陌生女孩?(给予树)(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这一句话)

  (4)是啊,给予树就像一座桥梁,它让每一个愿望通过它得以实现,真是一棵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的给予树。

  7、现在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树?

  8、小结:是啊,给予树就使一棵挂满心愿的树,是一颗充满梦想的树。能帮助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的桥梁。现在你认为“给予”仅仅是“送给”、“分享”的意思吗?它还意味着什么?(如愿以偿)

  五、再次感悟给予

  1、多美啊!一棵充满梦想的树;多神奇啊!一棵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当金吉娅站在如此神奇的给予树下,金吉娅会想些什么?

  2、是的,我也猜她一定这么想的。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的棒棒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怎样的?(沉默不语)

  3、“沉默不语”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提示:金吉娅本来可以用这二十美元和哥哥姐姐一样,彼此分享更多更好更漂亮的礼物。但是她现在失去了——?放弃了——?)

  4、现在你还认为“给予”仅仅意味着我们能够如愿以偿吗?“给予”还意味着我们会有所——(板书:放弃、付出)

  5、让我们再申请地读一读金吉娅说的话,和她一起感受那种艰难的选择。

  6、过渡:多么善良的金吉娅。当陌生的小女孩收到来自金吉娅那份礼物,她一直盼望的洋娃娃,欣喜若狂,快乐的小女孩。激动的小女孩会在她的日记中写下怎样的感谢之话呢?

  7、当母亲听完金吉娅那压得很低的话之后,母亲又是什么举动呢?

  当兄弟姐妹,听到金吉娅的之后,他们又会怎样的心情?

  8、同学们,此时此刻,“给予”对金吉娅而言,仅仅是失去和付出吗?更多的是——(板书:得到和收获)。金吉娅得到了——?金吉娅收获了——?

  9、同学们,此时此刻,“给予”对于金吉娅的母亲来说,又得到了什么?

  “给予”对于我们,得到了什么?

  10、总结:是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吉娅,一个善良而愿意帮助别人的小姑娘,用她那二十美元给予我们的,可这一切,又何止二十美元啊!(读文章最后一句话)

  11、此时,你愿意用什么话来表达你对于“给予”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

  孩子们,正是金吉娅的给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吧!(播放一组“希望工程”照片,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画外音:他们比我们更艰苦,更贫穷,更独孤,更需要我们的给予。那棵象征善良、同情、仁爱、体贴的给予树,现在给予树在哪里?)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3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字。出示生字,认读。

  3、我们再来特别地关注一下这个词:如愿以偿(板书),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如愿以偿了?课文中,又是谁如愿以偿了?

  二、感受愿望

  1、小女孩有个什么愿望呢?我们打开她的心愿卡看一看。

  2、出示: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一读,在这份心愿卡里,你听出了什么?哦,你听出了一颗期盼以久的心,你真是小女孩的知己!让我们一起读出小女孩这种日思夜盼的心情。

  3、在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这个圣诞节,如果能得到一个洋娃娃,她一定会欣喜万分。后来,她真的如愿以偿了,知道是谁帮助她吗?

  三、感悟“陌生”

  1、金吉娅是谁呀?她的好朋友吗?不是,你是从课文哪个词语知道的?板书:陌生,什么意思?(不熟悉)金吉娅不熟悉小女孩的哪些事情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2、出示: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去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从这段话中,你又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评:你们真是一些特别会读书的孩子!从你们的理解中,我感受到金吉娅和小女孩真的是陌生的。可正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金吉娅都能送她洋娃娃,帮助她如愿以偿。这个圣诞节,她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

  3、是呀,洋娃娃里传递的还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板书)

  4、就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对这份善良的赞赏。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四、理解“并不宽裕”

  1、金吉娅能把洋娃娃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那她一定很富有吧?不是,你从课文哪几个小节知道?同桌合作读1—2小节,圈一圈哪些词语能看出金吉娅不富有?

  2、“并不宽裕”什么意思?就是不富有,家里条件不好,还有哪些字眼能看出金吉娅的家里并不宽裕?

  3、评:你真了不起!能从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这几个平常的数字中感悟到金吉娅家庭的贫困。

  4、可正是这个自已也不宽裕的金吉娅,却能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洋娃娃,帮助她如愿以偿。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送去我们对这份爱心的感动!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五、升华朗读

  出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面对金吉娅的`举动,如果你是她妈妈,此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带上你的感受,读——

  2、作为金吉娅的哥哥,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把你的感情送到句子中,读——

  3、假如你是她的姐姐呢?也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这个圣诞节,妈妈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激动,因为——

  2、这个圣诞节,哥哥、姐姐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过得有意义,因为——

  六、小结

  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用她最朴实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扎根在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土壤里,这棵给予树才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才会把更多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七、小练笔

  1、当圣诞的钟声敲响,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激动极了,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给予他们帮助吗?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你还能用上黑板上的“如愿以偿、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等一些词语,老师可以给你加分。

  八、总结提升

  1、从你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远比向别人索取更快乐!(出示)

  那给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诗歌接力。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4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字。出示生字,认读。

  3、我们再来个性地关注一下这个词:如愿以偿(板书),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如愿以偿了课文中,又是谁如愿以偿了

  二、感受愿望

  1、小女孩有个什么愿望呢我们打开她的心愿卡看一看。

  2、出示:我一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一读,在这份心愿卡里,你听出了什么哦,你听出了一颗期盼以久的心,你真是小女孩的知己!让我们一齐读出小女孩这种日思夜盼的情绪。

  3、在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这个圣诞节,如果能得到一个洋娃娃,她必须会欣喜万分。之后,她真的如愿以偿了,明白是谁帮忙她吗

  三、感悟“陌生”

  1、金吉娅是谁呀她的好朋友吗不是,你是从课文哪个词语明白的板书:陌生,什么意思(不熟悉)金吉娅不熟悉小女孩的哪些事情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2、出示:之后,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去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齐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从这段话中,你又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评:你们真是一些个性会读书的孩子!从你们的理解中,我感受到金吉娅和小女孩真的是陌生的。可正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金吉娅都能送她洋娃娃,帮忙她如愿以偿。这个圣诞节,她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

  3、是呀,洋娃娃里传递的还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板书)

  4、就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对这份善良的赞赏。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四、理解“并不宽裕”

  1、金吉娅能把洋娃娃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那她必须很富有吧不是,你从课文哪几个小节明白同桌合作读1―2小节,圈一圈哪些词语能看出金吉娅不富有

  2、“并不宽裕”什么意思就是不富有,家里条件不好,还有哪些字眼能看出金吉娅的家里并不宽裕

  3、评:你真了不起!能从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这几个平常的数字中感悟到金吉娅家庭的贫困。

  4、可正是这个自已也不宽裕的金吉娅,却能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洋娃娃,帮忙她如愿以偿。让我们再一次透过朗读,送去我们对这份爱心的感动!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五、升华朗读

  出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应对金吉娅的举动,如果你是她妈妈,此时,你会是什么情绪带上你的感受,读――

  2、作为金吉娅的哥哥,你的情绪又怎样呢把你的感情送到句子中,读――

  3、假如你是她的姐姐呢也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这个圣诞节,妈妈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激动,因为――

  2、这个圣诞节,哥哥、姐姐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过得有好处,因为――

  六、小结

  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用她最朴实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扎根在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土壤里,这棵给予树才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才会把更多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七、小练笔

  1、当圣诞的钟声敲响,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激动极了,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给予他们帮忙吗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你还能用上黑板上的“如愿以偿、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等一些词语,老师能够给你加分。

  八、总结提升

  1、从你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远比向别人索取更快乐!(出示)

  那给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诗歌接力。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圣诞节的意义,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金吉娅在特殊的节日里的“特殊”的行动。

  2、感悟“给予”,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会一段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心愿卡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新年好》的歌曲,提问:

  a.孩子们你们听完了这首歌后,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呢?

  b.最想过的节日是那个节日?(春节)

  c.你们喜欢春节吗?为什么?(预设;穿新衣服、放鞭炮、贴对联、收压岁钱、给长辈、邻居、好朋友们拜年。)

  d.孩子们我们中国最快乐的节日是春节,那么西方国家小朋友们最喜欢过的是什么节日呢?(圣诞节)

  2、介绍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画给予树,并在上面粘贴写有心愿的卡片)。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点同学认读生字卡片,并且能带读,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板书:金吉娅——棒棒糖(亲人);——洋娃娃(陌生小女孩)。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内心世界。

  1、找出写金吉娅卖完礼物后回家的段落,读一读并把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划线。“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课件)

  A.“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做一下动作,想一

  想金吉娅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有想吗?她此时想的是什么?(结合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思考)。

  B、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因为她只买了最便宜的棒棒糖。)

  C、妈妈为什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出示课件)

  D、金吉娅辜负了妈妈,不是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找多位同学读出原因,并出示课件)

  E、金吉娅现在的心情怎样?(内疚、难过)

  F、读出金吉娅的心情。(找4-5为学生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金吉娅为什么要买洋娃娃给陌生的小女孩?“可是妈妈,我们已经可以得到很多礼物了,可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A、“什么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B、你从这一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可怜)

  C、指导读这个句子。

  D、师: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让我们一起走进商场,走到给予树前,拿起一张卡片读一读。(点一名同学上讲台,拿下黑板上给予树上的一个心愿卡片,读一读。)(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E、金吉娅,读完卡片之后,你想做些什么呢?

  F、。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当母亲听完金吉娅的话后,母亲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A、课件出示:我()极了,紧紧抱住金吉娅。

  B、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与延伸,升华情感。

  1、升华给予树的形象。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只是一棵树?

  2、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情况,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他们吗?(出示图片)

  3、这样一颗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4、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出示课件)

  五.课外作业。

  1、课外阅读一些有关帮助别人的作文。

  2、替陌生女孩给金吉娅说几句感谢的话。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给予树》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扣住了“爱”这条情感线,让学生在

  读书感悟的.过程中,感受金姬娅的“爱”。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走进人物内心。

  《给予树》教学中,让同学们走进文本感受金吉娅的内心世界。直接让学生品读金吉娅买完礼物回家后的部分。“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些什么,结合一至三自然段。对比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表情,体会金吉娅深深地自责、难过的心情。从而感悟出金吉娅是一个体贴、懂事的女孩子。

  二、感悟“给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我设计了在背景音乐下让学生扮演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给予树上的心愿卡片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的环节。这种亲身实践,感同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理,从而达到读懂人物的目的。理解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与体贴。

  三、延伸升华

  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本节课,在学习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让同学们替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封感谢信。通过小练笔,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 吉娅帮她实现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四、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2.本课的识字量和写字量都较大,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学习中,教师要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重点指导。

  需要注意读音的字:“圣”“偿”都是翘舌音和后鼻音,“予”读yu,不读yu。“担”是多音字,本文读dan,另外还有dan的读音;“卡”,可读ka,还可以读qia。

  有些字易混淆,如“予” 和“矛”,“买” 和“卖”,“即” 和“既”。有些字虽然笔画简单,但不容易写匀称,如“予、卡、仁”等,教师需做书写指导。

  3.本课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有一些风俗对学生来说不太熟悉,教师要想办法缩小文化差距,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从圣诞节的快乐氛围导人教学,给学生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前,教师对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国外事物和名词可以直接说明,如“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或者给 学生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明白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援助中心”“给予树”则可以给学生直接解释,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 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

  4.本单元的专题是“爱的奉献”。教师可以以“爱”为线索,抓住“爱”字来进行教学。

  首先,课文的时间背景是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

  其次,文章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娅拿着并不多的钱,本来要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但当她发现“给予树”上的卡 片后,便毅然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且,她对自己的行为有简单而充分的理由:“我们有这么多人, 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直接反映了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这是人性 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

  最后,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 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 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 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 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 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妈妈很生气?”“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课文中有两个泡泡,第一个是通过金吉娅的神态来突出她内心的难过,这种心情在后面金吉娅的讲述中有提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第二个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做开放性的联想,加深读课文后的体会。

  5.课文中有一些词语,需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如“善良”“仁爱”,本身有很深的含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的是“心地纯洁的”“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不宜做更深的解释。而有的词语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深入体会,例如,学生可能知道“分享”的意思是“和别人一起享受”,但老 师可以进一步问学生:“课文中的人物都分享了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他们不但是分享了礼物,还分享了快乐,金吉娅还和一个陌生女孩分享了爱。“兴高采烈” 可以和后面的“沉默不语”一起来理解,这是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方 面,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如愿以偿”在文中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回答:“小女 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本课的难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 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6.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后第二题设计意图是: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去体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在圣诞节来临前,妈妈担心家里 不宽裕,没有更多的钱让孩子们购买礼物;当看见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时,妈妈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为金吉娅的送礼行为和爱心高 兴、激动。要注意的是,妈妈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小练笔是“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以结合下面的活动进行。

  7.本课教学时,可以配合圣诞节或元旦节搞一些活动。如“新年的祝福”,可以鼓励学生自制贺卡,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1.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读者走进文本,体会主人公的善良。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3.体会到金吉亚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

  2.自读课文,找出自己所喜欢的词句或不理解的词句认真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交流资料,激情导入

  1.一边播放圣诞节的音乐,一边展示师生们共同收集到的圣诞节的图片。

  2.上节课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三、汇报感受,初知文意

  1.学生说出自己所喜欢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板书。

  2.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3.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4.学生按要求充分读课文

  四、课后练习,巩固新知 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设计特色】

  1、抓住“词串”导读:

  在整堂课的构思中,三个词串将课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因品词析句读文而起,情境与文境有机相生。

  2、创设多个情境场:

  创设了一个写的情境和多个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词语与色彩、情感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洞察力。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品词入境,对比激疑

  1、揭题导入:

  (课件出示圣诞节的画面)我们都知道,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即将来临,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期待她。《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圣诞节前夕。

  2、品读第一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红色显示)

  热烈地讨论 诚挚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请学生用声音和表情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圣诞节是快乐的,红色是令人振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上述词串,不仅有助于理解词语本身,还烘托了圣诞节的热闹氛围。

  3、品读第二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灰色显示)

  担心 沉默不语 生气

  4、质疑:

  第二个词串与圣诞节的气氛是不是不相吻合?

  设计意图:两组词串感情色彩对立,红、灰色对比鲜明,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读文悟情,探究释疑

  过渡: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沉默不语、生气”吗?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⑴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

  ⑵ 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

  ⑶ 读出妈妈的担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比较感受到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阅读的方法蕴含在引导中,学生以后阅读的时候也会注意追索词句,体会词语背后隐含的意思,读书会不断深入,最终实现自能读书。

  2、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

  ⑴ 过渡:

  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⑵ 议论:

  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

  3、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

  ⑴ 听“沉默不语”背后的画外音。

  ⑵ 品读直接写“给予树”的句子,说说到底什么是“给予树”?

  ⑶ 围绕“卡片”理解“给予”与“被给予”:

  ① 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这张卡片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小女孩写的卡片:

  圣诞老人:

  又到圣诞节了,我还是什么也没有。我一直盼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要让它像我一样成为孤儿。

  爱您的小爱丽斯

  ② 卡片中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

  结合实际理解“一直盼望”。

  ③ 在圣诞快乐的音乐声中,以金吉娅的身份写卡片。

  设计意图:以金吉娅的身份来写卡片,给学生一个总结和思考的机会,此时金吉娅会写些什么?这样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同时,又让学生把学习以后的感受融合进写的过程中,学生既有一次精神之旅,同时拥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④ 师扮演工作人员,一生扮演金吉娅,就金吉娅捐赠洋娃娃的场景开始交际。

  4、品味妈妈的感动及其原由:

  ⑴ 师生诵读最后一段。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会对妹妹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两个口语交际的情境,以不同的身份来表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出具体的人物应该说出的话,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在不断的角色转换中,无形中锻炼了听和说的能力。

  5、呼应设疑,小结解疑:

  ⑴ 师生集体感悟:

  透过“妈妈的这份担心”,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无比怜爱;透过“妈妈的生气”,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严中之爱;透过“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我们看到了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关爱。

  ⑵ 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几个特别温馨的词:

  如:紧紧地拥抱、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⑶ 如果把它们添加在“担心、沉默不语、生气”下面,在使用颜色上有什么建议,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颜色和语言的共性在于都能传达感情,师生一道在“情”场中走了个来回,相信这会是一个更温馨、更幸福,给人带来更多憧憬的圣诞节,因此,选择的颜色可以是大红、粉红、翠绿等。借助颜色表达情感,符合美学的原理。

  三、爱意回荡,总结升华

  1、给“给予树”起名。

  2、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给予”的理解是多元的,其中还包含了愿望、快乐、友谊、真情等,起名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愿望。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给予是无时不在的,那么这样的一棵“树”应该深植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样的设计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设计的主题是“爱”。本课透过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给家人买了便宜的棒棒糖,却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贵重的洋娃娃的故事,表现了金吉娅高尚的品质-------善良、同情、仁爱、体贴。教材透过这篇文章想对学生传递的是一种爱,一种对于需要帮忙的人付出的爱心,期望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完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读识记课后的会认字和生字。重点会写左右结构的“糖、裕”,个性是“裕”字的偏旁。

  2、学会默读课文,快速自由读课文。

  3、理解课文出现的陌生词语“给予”“援助中心”;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沉默不语”“什么都没有”的含义,以及在重点句子中的作用。

  4、透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朗读,体会课文表现的中心-------金吉娅的“善良、同情、仁爱、体贴”,明白这就是爱,一种最高尚的品质。

  5、引导学生学习金吉娅,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三、教学重点

  1、写字做到工整、规范、整洁。

  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沉默不语”“什么都没有”的含义,以及在重点句子中的作用。

  3、透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朗读,体会课文表现的中心-------金吉娅的“善良、同情、仁爱、体贴”,明白这就是爱,一种最高尚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

  学生

  五、设计意图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圣诞树”

  2、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外国的圣诞节有关系,外国的圣诞节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日子。这一天,大家都会透过一棵圣诞树得到别人给予的一份爱心小礼物。这天的课文把这棵送出爱心的圣诞树叫做---

  3、板书----给予树

  4、这是一棵送出爱心的圣诞树,大家猜猜看“给予”是什么意思?

  个别读课题

  齐读课题

  回答“给予”的意思:送出,送给。

  透过反复读课题,强调多音字“给”和生字“予”的读音。

  明确“给予”在本课的意思就是送给别人帮忙,送出一份爱心。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课前同学们都对生字进行了预习。预习生字能够这样做:(出示预习要求),你做到了吗?

  2、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分别出示“给予、圣诞树、援助中心、棒棒糖、宽裕”等词语

  1、打开课本125页,同位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读音,还有不认识的互相提醒。

  2、个别读、齐读生字词

  3、练习书写“糖、裕”,做到规范、正确、整洁。

  1、检查预习状况,正确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明确“援助中心”的意思,为后面的理解课文扫除障碍。

  (三)初读课文

  1、出示初读要求。

  2、引导体会重点句子“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期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3、指导讨论课文的主要资料。

  4、关于金吉娅的做法,我们能够提出什么问题?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问题,总结出课文的主要资料。

  3、金吉娅为什么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却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

  1、强调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想,这是读书的好习惯。

  2、学习总结主要资料的方法。

  3、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精讲课文,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1、走进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完礼物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引出重点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2、指导讨论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什么?强调对家人的细心的关爱,就是“体贴”。

  3、金吉娅那么体贴家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引出重点句子:但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4、、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让我们跟随金吉娅来到商场,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给予树,金吉娅被树上的心愿卡吸引了。(出示小女孩心愿卡。)

  5、此刻,金吉娅为什么送给小女孩洋娃娃,明白了吗?那么她送给小女孩的只是洋娃娃吗?

  (五)感情升华

  1、圣诞树上挂着一个小女孩的心愿,圣诞树下八岁的金吉娅让她如愿以偿。如果我就是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此刻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家人,你会怎样?

  2、示范读最后一段。

  1、填空练习: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2、多种形式练习读最后一段,试着背诵。

  明白课文中妈妈的情绪变化。

  理解文章的中心: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就是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六)巩固

  1、同学们,让我们记住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大家能够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娅说什么?课后请同学们写一写。

  2、记住这一课出现的三个词语的意思。

  3、让我们大声朗读一句话来结束这堂课。

  1、讨论小女孩说什么。

  2、抄写记忆词语的意思。

  3、一齐朗读: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完美。

  巩固记忆,进一步升华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完美。

  六、课后反思

  《给予树》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设计的主题是“爱”。本课透过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给家人买了便宜的棒棒糖,却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贵重的洋娃娃的故事,表现了金吉娅高尚的品质-------善良、同情、仁爱、体贴。教材透过这篇文章想对学生传递的是一种爱,一种对于需要帮忙的人付出的爱心,期望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完美。”

  新课标对三年级的要求是会逐步学会独立识字,学会默读,有感情的朗读,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和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阅读理解中引导学生透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备课时,我认真读课文,结合新课标对三年级的.要求,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读识记课后的会认字和生字。重点会写左右结构的“糖、裕”,个性是“裕”字的偏旁。

  2、学会默读课文,快速自由读课文。

  3、理解课文出现的陌生词语“给予”“援助中心”;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沉默不语”“什么都没有”的含义,以及在重点句子中的作用。

  4、透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朗读,体会课文表现的中心-------金吉娅的“善良、同情、仁爱、体贴”,明白这就是爱,一种最高尚的品质。

  5、引导学生学习金吉娅,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是: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沉默不语”“什么都没有”的含义,以及在重点句子中的作用。透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朗读,体会课文表现的中心-------金吉娅的“善良、同情、仁爱、体贴”,明白这就是爱,一种最高尚的品质。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我讲两点:

  1、围绕一条主线展开教学。

  如同做一件事情,有了目标就能够根据目标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路线和行走方式。要到达这一课的这些目标,有许多行走路线,也都有不同的行走方式。我们能够妈妈的情绪为主线,透过妈妈为什么担心,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激动的理解来体会爱;能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以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棵送爱心的树,是一棵帮忙小女孩如愿以偿的树,是一棵充满着善良、同情、仁爱、体贴的树;也能够以“金吉娅为什么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却给家人买棒棒糖?”这个问题展开,透过重点句子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传递给我们的爱。

  2、循序渐进,扫清障碍

  这节课的教学,我的教学设计选取的是第三种路线。我力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每一个环节都帮忙学生解决一点到达最终目标的障碍,或者说为顺利到达最终的目标做一点铺垫。

  如:导入环节,强调多音字“给”,生字“予”,引导学生理解“给予”的意思,渗透这是一棵送出爱心的圣诞树。这样在学习一开始学生也明白自己的前进方向,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

  识记生字环节,教给学生预习生字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明白“宽裕、援助中心”等词语的意思。这样学到第四自然段就能够专心去理解重点句子,而不是句子词语混在一齐,影响了对文章感情的体会。

  初读课文环节,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教给学生总结主要资料的好方法。很自然的提出重点问题:“金吉娅为什么买洋娃娃给小女孩,却给家人买了棒棒糖”

  前面的三个环节为本课的重点环节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文章金吉娅的爱心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专心的去朗读,专心的去体会,专心的在老师设计的动情的画面的音乐中感受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专心的走进课文,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的这两点起点都不是很高,期望老师们能够听得懂,并能够学会将这种简单的方法运用的平时的教学中。更期望老师们能够对这天的这节课提出更宝贵的意见或者推荐,让我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能够出现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谢谢大家!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0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理念:

  爱的模样有千万种,孩子间的“给予”更是让我们看到了金子般的心。《给予树》这篇课文,文质优美,情感动人,通过品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思维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糖”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通过研读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4.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思维、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有关金吉娅言行和神态的句子,体会金吉娅的心理。

  教学难点:

  在阅读、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和同情,感受爱心带给人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准备:

  圣诞树挂图、圣诞节的短片、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坐得真端正,老师要奖励给大家一段动画(播放圣诞节的动画)。这是一个关于圣诞节的欢快的视频。你们喜欢圣诞节吗?(生:喜欢。)那谁能介绍一下?(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圣诞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

  提示:课题当中“给”读“jǐ”,是一个多音字,另一个读“gěi”。同时注意,“予”字和我们学过的“矛”很像,但是没有撇,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师在板贴上范写,生自己写并同桌互评),好,齐读课题。

  2.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质疑: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就是送给,帮助的意思。给予树就是——给别人帮助的树。)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导入新课,并随机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2.检查预习

  (1)给予 圣诞节 享受 仁爱 宽裕 前夕 猜测 显然

  (2)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兴高采烈

  (3)援助中心 棒棒糖 (相机解释“援助中心”,教写生字“糖”)

  3.课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呢?(课件出示“我”(妈妈)、兄弟姐妹(4个)、小女孩、金吉娅,相机板书:金吉娅)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检查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精读品析,感悟真情

  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吉娅。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金吉娅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为什么金吉娅会沉默不语呢?(一方面她为自己没有为家人准备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2.“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省略号,表示停顿,金吉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金吉娅为没有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她可真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孩子,(相机板书:善良、体贴,齐读)。

  (2)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你从哪里知道的?(“什么都没有”)

  (3)她可能没有什么呢?(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朋友,没有圣诞礼物)她可真是“什么都没有”啊,多可怜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的孩子,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3.“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1)这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她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啊!你从这段话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一直盼望”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只知道她在一直盼望,什么是“一直盼望”?

  晚上,她盼望着——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梦中,她盼望着—— ;

  早晨,她盼望着—— 。

  晚上睡觉前,她祈祷着能有一个洋娃娃,睡梦中,她做梦也在祈祷圣诞老人会送给她一个洋娃娃,早上醒来,她发现身边什么都没有,于是她带着失落,又带着憧憬,开始新的盼望。从晚上到早上,从梦中到清醒,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真是——一直盼望。(配乐)

  带着小女孩的可怜和盼望,带着金吉娅的同情,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并进行朗读指导)

  (2)小女孩把她的心愿写在了卡片上,挂在了给予树上,她可能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是小女孩,你会怎样写呢?

  (预设: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伙伴的小女孩,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穿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洋娃娃!)

  (3)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这时候她内心是怎样想的呢?(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金吉娅做出了决定:“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可真是一个——善良、仁爱、同情的孩子。(相机板书:仁爱、同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关键句子、重点词语的研读,使学生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后来,小女孩收到洋娃娃,她的脸上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此时,她的心中有千言万语,让我们把它化成对金吉娅深深的祝福和感谢吧!请你替小女孩些几句感谢的话,把它挂到我们的“给予树”上吧!

  设计意图:通过写感谢语,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正像高尔基说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希望我们大家更乐于“给予”,感受给予带给我们的快乐!而文中的母亲“我”,在这一系列事情的发展中,心情会有哪些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作业: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回家讲给父母听。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并为下节课作铺垫,引导学生理解“给予”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给予树

  棒棒糖

  金吉娅

  善良、体贴、仁爱、同情

  洋娃娃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训练

  1、小练笔:

  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

  2、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2

  一、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31课。

  1、板书课题:

  这个“给”以前读什么?送给的给,这儿读“给”,给予的给。来,一起把课题念一下,学生读题。

  2、学习这一课,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正确认读生字词。请大家拿起笔,划出书中带有拼音的词,要边读边划。划后交流。

  3、我也给你准备了几个生字和新词,你会认吗?出示:圣诞、享、逛、援、仁、偿、宽裕、试探、暗示。

  二、通读课文

  1、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读通课文。怎么读呢?听我读第一段:

  师示范。

  我读的怎么样?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字正腔圆,一字不差。要知道我能读到这个水平,是反反复复练出来的。你们呢,也要象我一样,反反复复的练。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深究课文

  1、读通了课文,我们再来说说金吉娅。金吉娅是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些什么,他家人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说,甚至还可以这样说,比如,圣诞节前夕,金吉娅得到了20美元钱用来买礼品。会说吗?看着课文,准备准备。学生交流。

  2、在这个故事里,金吉娅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什么事?关于这件事,金吉娅自己有一个说法,他是怎么说的呢?指名同学反复读金吉娅说的话。他为什么难过,这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来读书!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3段。想一想,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金吉娅难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想起了一些事。他刚才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看到了他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他看到了他的妈妈生气了。)

  追问:给“兴高采烈”换个词。妈妈为什么生气?看到的同时他又想起了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些事,什么事?圣诞节快到了,哥哥姐姐们热烈地讨论……这句话告诉我们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呀?

  (很显然,棒棒糖不是哥哥姐姐们想要的,那个东西五十美分一大把,太普通了,平时也能得到。)

  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担心,担心什么呢?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说过……想起这些,金吉娅就难过,但是,难过归难过,金吉娅这时要说服妈妈。所以,在妈妈把他叫到房间时,不等妈妈开口,金吉娅先开口了……学生齐读金吉娅说的话。

  3、齐读最后一段: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口气读?为什么?我激动是因为我想不到啊,我想不到什么?再读这一段。哪些词用的好?是啊,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都送来了,美啊!跟这句差不多美的句子还有啊!你能把它找到吗?齐读找到的句子。

  小结:学语文就应该这样,既要明白课文说什么,又要知道课文是怎么说的。最后让我们用朗读来结束今天的课堂。课件出示美句,学生齐读。

  四、设计意图

  总的指导思想是把课上得朴实、平实一点,尽量地贴近教学的实际,所以教学时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其它什么都不用。这一课的教学,从教学进程上看,运用的是一种“板块式”的教学思路。分三步走: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采用的是“小步轻迈,层层推进”的方式,先是读好生字、新词,然后是朗读课文,要求是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出发来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预设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预设流程】

  课前导入,创设美的情境:

  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的心情紧张吗?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心情,老师想邀请同学们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接受邀请吗?(课件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曲子,屏幕播放圣诞节的相关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听着这样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过渡语: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你对圣诞节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说对圣诞节的了解。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圣诞节的资料,想不想看一看?屏幕显示“我知道”,即圣诞节资料袋。(生读资料)过渡语: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看,同学们都陶醉在圣诞的喜悦之中了。那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走进今天的课堂吧。上课!

  一、导入新课

  1、过渡语: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看老师写故事的题目:给予树,谁能读课题。

  2、生读对了:真不简单,多音字 “给ji”和生字“予yu”你都读对了,(结合板书)谁还会读?再请几人读,齐读。

  3、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文好好地读一读吧。

  读时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待会老师检查同学们读书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生字会读了吗?同桌相互检查,如果有读不准的相互提个醒。

  ⑵ 都读好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开火车来读读这些词语:

  读到援助这个词语时,随机理解“援助中心”。书上提到了援助中心这个词语,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帮助人实现愿望的地方),课文中还说到,每到圣诞节援助中心就要在商场里设置一棵圣诞树,这可不是一般的'圣诞树,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出示课件“给予树”,看,这棵圣诞树就是──给予树,继续读词语)同学们能熟练认读词语了,课文能读通顺吗?请5个同学们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对了没有?请学生正音。

  4、课文中都写到谁了?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吉娅做了一件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的“沉默不语”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金吉娅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而给家人只买了棒棒糖。对金吉娅的这个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东西?而要给陌生的小女孩买贵重的洋娃娃呢?)对呀,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金吉娅。我们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是怎样的?自己读读第三小节,拿出笔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3、你看到的金吉娅什么样呀?生交流找到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课件变红)指名读。同学们,读着读着你有疑问吗?(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呀?)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3小节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自由读1~3自然段)生交流,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担心,带着这份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相应句子)。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真是心事重重。如果我们与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了。我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愿意读?(学生读)这时候哥哥姐姐什么样呀?(兴高采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描绘)而“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呢?好,我们可以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来试试。透过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她体贴着家人,关心着家人。

  四、深入文本,感悟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给予

  1、这么体贴、关心家人,可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而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呢?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多有价值。让我们继续来研究,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并划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

  2、师:你们划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读相应句子)

  师: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少同学都说了这句话,“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老师把这句话打在了大屏幕上,请一个同学对着大屏幕读。一生读。

  出示: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让学生讨论少了“什么都”可以吗?想想她没有什么?师:是的,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在金吉娅的眼中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可是……没有”。

  3、(出示给予树,配音乐)如果现在你就是金吉娅,当你来到商场,走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你。读读小女孩写什么了?(请生读心愿卡上的内容)金吉娅,看到小女孩写的心愿卡片,你会想些什么?(帮助她实现愿望)师:可是,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是让你给哥哥姐姐买圣诞礼物的呀,你确定要帮一个没见过面的小女孩吗?你想清楚了吗?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小女孩的同情。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段话?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想帮助小女孩的决心。此时,她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而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同学们,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给予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她还给予小女孩什么?

  4、(创设情景)圣诞的钟声敲响了,远方的小女孩收到了洋娃娃会怎么说?

  (有时间安排学生写几句感谢的话交流。)

  5、小结:

  是的,小女孩太高兴了,太激动了,她不仅仅收到了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还收到了温暖、希望、快乐,更收到了金吉娅给予她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情感结束这节课吧!

  《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正确读“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会写“担”、“宽”、“裕”;理解“宽裕”、“攒”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3、抓重点词语“如愿以偿”,读中悟,悟中读,深入文本,深刻感受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语“如愿以偿”,读中悟,悟中读,深入文本,深刻感受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那你们曾经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尽兴说)(追问: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愿望就叫——如愿以偿(板书:如愿以偿)。什么意思?“愿”就是愿望,“偿”就是实现。

  2、在西方国家,每到圣诞节,家里条件好的都摆放了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把愿望写在卡片上,由父母帮他如愿以偿,可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家境贫穷,有的甚至流浪街头,无家可归,于是就把愿望卡挂在援助中心(师板书,解释)的“给予树”上。

  你们看——(出示“给予树”图)。这个字还有个读音是什么?谁能说说“给予”是什么意思?予怎么写?(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创设情境

  在这棵给予树上,有无数人的心愿,其中一个女孩这样写道——(幻灯出示)

  亲爱的圣诞老人:

  您好!

  又到圣诞节了,我什么也没有。六岁的我没有见过爸爸和妈妈,更没有过节日的礼物。我一直盼望着您能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小珍妮

  12月25日

  (1)指名读。

  (2)他(她)读正确了,你也能像他(她)那样读正确吗?自己试试。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非常想要)从哪个词体会到了她很想要?(点红:“一直盼望”)怎样叫做一直盼望呢?是啊,看到商店橱窗里的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看到小伙伴抱着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想到自己的生日就要到了,她盼望——(学生接读)。

  (4)小女孩就这样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渴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她的愿望能如愿以偿吗?(板书“?”)

  2、、初读感知

  (幻灯)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23页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或同桌帮助解决。2、哪些字词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同学,请注明。

  3、反馈

  谁来说说哪些字词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同学的。(师板书)

  三、层层扣击,感悟“如愿以偿”

  (1)、学习第一小节重点句

  好,让我们回到课文当中,小女孩如愿以偿了吗?

  1、学生回答:如愿以偿了!

  2、是谁帮助她,使她如愿以偿呢?(板书:金吉娅)

  3、对于有钱人来说,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是轻而易举的事,那金吉娅是否属于有钱人?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研读句子1: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幻灯出示)

  1、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金吉娅家不富裕?意思理解、写字。读

  2、谁能换个句式说说?(幻灯)读

  对啊,金吉娅家里并不宽裕,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金吉娅最后还是决定——买洋娃娃,让可怜的小女孩如愿以偿。他做了这些之后,又是怎样向妈妈交代的?让我们看(幻灯)。

  ★研读句子2: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自由读,读好省略号。指名读。

  2、为什么要停顿,说明了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3、到底没有什么?(加红)

  4、读

  四、总结

  1、现在这个小女孩还是什么都没有吗?(擦去“?”)

  2、金吉娅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板书)

  3、是啊,小女孩不但拥有了日思夜想的穿裙子的洋娃娃,还拥有了金吉娅的关心、体贴。(画心形)正是这份浓浓的爱让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了。那金吉娅的妈妈如愿以偿了吗?妈妈又是如何对待的金吉娅的行为,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份浓浓的爱!

【《给予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学设计05-24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05-30

给予树教学设计范文08-05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06-13

《给予树》教学设计15篇05-03

《给予树》教学设计(15篇)05-03

给予树教学设计(15篇)03-29

给予树教学设计(15篇)03-29

《给予树》教学设计14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