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图》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8 23:02: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瑞雪图》教学设计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瑞雪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瑞雪图》教学设计6篇

《瑞雪图》教学设计1

  瑞雪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朗读技巧。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

  5、师范读。生揣摩,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板书:雪大夜静)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 );先写(),再写近处。

  2、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读下面2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4、指导朗读。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强调读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词语。比较枯枝被积雪压段的“咯吱”声与人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的不同读法。

  5、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

  6、根据老师的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合适。(板书:景美人欢)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哪些“图画”。

  2、师生补充“瑞雪兆丰年”的理由。

  三、总结全文。

  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瑞雪图》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读,永远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受到感染与陶冶,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本课设计集中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

  一、开门见山,解题引入

  1.今天我们学习《瑞雪图》一课,(板书课题)“瑞”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雪,才可以称得上“瑞雪”?

  出示课件,问:是这样的雪吗?见过吗?想说什么?

  2.齐读课题。这是一幅图画吗?你觉得这幅图画应该画出怎样的特点呢?

  3.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开篇解题,由“瑞”字始,到“瑞雪”再到“瑞雪图”,层层深入,把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刻,并让学生猜测,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激趣作用。)

  二、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自由读文2—3遍。要求学生自己解决文中的生字,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2.分自然段读,其他人注意倾听。教师相机插入指导,并引大家齐读)

  3.课文读熟了,刚才我们说了这一幅用文字描绘的瑞雪的图画应该主要画出雪的什么?好,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课文,知道什么叫浏览吗?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一边看一边归纳。文中哪些句段写雪大?哪些句段写雪美?标出来。除了写雪大和美以外,作者还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是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先从整体上建构文本的内容和脉络很重要,这就好比一幅风景,局部的美是融于整体之中的。当然这一切需要学生在读准、读顺文本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这一环节的读是关键。)

  三、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一)感悟雪大

  1.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这样你读课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瑞雪的美景。谁来读雪下得很大的段落。(师出示描写雪大的句段,指导熟练地朗读)

  2.教师范读(现在听老师读。

  老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来到雪地里。随着老师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

  3.刚才是谁把你带到雪地去的?(对,除了老师的读还有你们自己。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的,你们说对吗?)

  4.自读想象雪下得很大的情景。

  胶东半岛的这第一场雪的特点,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是——大

  5.现在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读书)请你在这三段话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段话来读。

  (出示句子,生读谈感受,训练学生读出情感,相机理解词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

  6.整体齐读。你们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用心感受,有感情地读就一定能读出感情。)

《瑞雪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凛、冽、嗬”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渗透、谚语、枕着、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瑞雪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们都看到过下雪,也领略过雪景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概你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要求如下: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着结合课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场雪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4、提出思考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

  (1)小组成员合作读文,检查是否读流利,难读的部分集中练习。

  (2)交流自学要求中的第二、三、四个要求。

  2、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作者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交流时,先读特点,再通过读相应部分,说说是怎样体会到的。使学生体会到主要特点是“大”。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不仅写了雪景的美,通过“厚厚、万里江山、挂满、堆满”等词说明了雪大;第五段,不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通过“堆雪人、打雪仗、树枝上的积雪”也写出了雪大。

  四、小组内互查学习生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自由读课文。先说说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三、指导朗读

  1、朗读指导要点:

  (1)第三自然段,应读出夜静、雪大。“一会儿就白了”,“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等句,应认真体会并读好。

  (2)第四、五自然段,不仅要读出雪大,还要读出雪美、孩子乐的意思。

  (3)第六、七自然段,应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原因“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读出作者联想到此的喜悦的心情。

  2、学生再练习读。

  四、一场雪固然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可是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满怀如此强烈的激情来赞美这场雪吗?

  随文阅读小资料:

  《瑞雪图》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写于1962年。1960一 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歉收,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 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这人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写下了这篇短文。的确,这第一场雪,是我国经过三年困难时期重新走向富裕的第一个喜人的信号,怎不让人高兴呢!

  加上自己新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课堂练习

  1、在两首写大雪的诗中,任选一首背诵下来。

  第一首: 夜雪

  自居易

  己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第二首: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瑞雪图》教学反思

  《瑞雪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瑞雪图》,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三)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本节课辅助教学的精彩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一段精美的动画,从形、声上一下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完雪后美景后,设计的一组配乐雪景土,不仅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四)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作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我赞赏她:“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棒,我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 读一读”。又如学生朗读表现不好时,我首先肯定优点:“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异,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通过这一句句发自发腑的赏识、激励,浒墅关在课堂的表现更自信,并不断地追求成功,学得更主动了。

  虽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中不能恰当地控制浒墅关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好学地方用时太长,导致时控失调,前松后紧。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研读课文时自学提示的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虽然说在研读过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展示。同时多学习、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能见好就收 ,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瑞雪图》教学设计4

  一、教材简析

  《瑞雪图》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的《瑞雪图》一课是这个单元以“风雪”为主题。《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研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人欢乐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3、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中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受到美的陶冶。

  三、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记叙顺序,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是北方孩子,每年冬天都会见到雪,大家都很喜欢下雪,因为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一场大雪后,往往给人们带来欣喜和快乐。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瑞雪图》的前两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是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出示幻灯片2)

  2、我想,同学们了解了下雪前和下雪时的图景,一定迫不及待的知道雪后的图景吧,下面就来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第二天早晨、雪后)

  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讨论交流)

  【先整体写:(“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出示幻灯片3)后具体写:静态美:(“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动态美:(“一阵风后,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这句话中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积雪的柳条比作“银条儿”把堆满雪的松柏枝叶比作“雪球”。色彩美:“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里阳光和雪花交相辉映,产生了瑰丽的色彩。(出示幻灯片4—22注意:只要点击4一直到22都是自动播放)】

  3、刚才大家欣赏了图片,自己再读一读这一段体会的用词和描写方法,说说这一段突出写了雪怎么样?(适时出示幻灯片23)

  4、作者在写雪后的景色时,只是写了雪大、雪美吗?有没有人的活动?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课文,画一画,下雪后,同学们最喜欢做什么游戏?想一想,他们的心情怎样?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适时出示幻灯片24)

  2、“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了“欢乐的心情”。)

  3、指名再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的感情

  4、讨论:这一段突出写了人怎么样?(人欢乐)(适时出示幻灯片25)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么好的一场雪,不光是雪地里的孩子们在欢乐,还有谁也在欢乐?(农民)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用“瑞雪兆丰年”概括)

  3、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国家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农业得不到丰收。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预示着我国将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这第一场雪是第一个丰收年的信号,“瑞雪丰年”,作者能不高兴吗?

  4、出示幻灯片26,指导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

  (五)总结课文,提升主题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这篇课文整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地图景?

  2、讨论交流后,出示幻灯片27

  3、强调:作者无比喜爱这场瑞雪,这种感情没有直接表达,而是蕴含在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上,还通过联想表达出来。

  (六)作业(出示幻灯片28)

  1、背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收集的有关雪词语、古诗。

  3、仿照课文写一写雪景。

《瑞雪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导入 揭题质疑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 自主学习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 胶东半岛 骤然 彤云密布 簌簌 万籁俱寂 嗬 眺望 粉妆玉砌 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 端; 眺 挑 逃 桃; 掷 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读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部分

  a、下雪前;b、下雪时;c、下雪后;d、点题,赞扬雪景。

  四、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及生词。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读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

  5.师范读。生揣摩,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 ),再写人;;先写静,再写( );先写( ),再写近处。

  2.读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 “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读下面2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4.指导朗读。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强调读好“嗬”“蓬松松、沉甸甸”“毛茸茸、亮晶晶”等词语。比较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咯吱”声与人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的不同读法。

  5.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

  6.根据老师的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合适。(板书:景美人欢)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哪些“图画”。

  2.师生补充“瑞雪兆丰年”的理由。

  三、总结全文。

  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第三课时

  开卷有益 雪

  一、谈话引入。

  学习了《瑞雪图》以后,大家对雪有了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雪的知识的文章——雪。

  二、读课文,找找有关“雪”的信息。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师生释疑。

  2.分小组学习课文,收集信息。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课文的一部分。学习完了,要求把收集到的关于雪的知识汇报给老师和同学。

  3.分小组汇报。其他成员相机补充。

  三、体会古诗、谚语的妙处。

  1.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古诗和谚语,说说它们有什么用。

  2.所知道的有关雪的古诗和谚语。

  板书设计:

  下雪前 乌云密布 寒风呼呼

  瑞雪图 下雪时 簌簌落落、大、稳 景美人欢 瑞雪兆丰年

  下雪后 粉妆玉砌

《瑞雪图》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语课本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3.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声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学习生字新词。

  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

  咯吱 彤云密布 极目远眺

  粉妆玉砌 万籁俱寂 瑞雪

  小结:通过查词典,初步了解瑞雪的意思。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自学】

  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这场雪是什么样的?画出有关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全班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场雪下得怎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重点指导朗读、感悟】

  第二自然段——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

  (感受雪下得很大。)

  第四自然段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通过换词比较,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

  师生合作读整段。

  (渗透下雪是有顺序的,应该按顺序描写景物。)

  第五自然段——

  “嗬!好大的雪啊!”

  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通过看图、换词、比较句子,感悟雪后景色的美丽。在反复地诵读中,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小结:通过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了瑞雪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抒发情感。

  运用查找的.资料说说这场雪的好处。

  介绍时代背景。

  品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小结:通过课外资料的延伸,更进一步地体会“瑞雪”的深刻含义。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及段落。

  了解作者峻青,读读他的作品,如《秋色赋》等。

  板书设计:

  大 纷纷扬扬

  瑞雪图 美 粉妆玉砌 希望

  应时丰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句、段大比拼(展示自己积累的好句、段。)

  3.听写生字新词。

  二、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瑞雪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瑞雪图教学设计10-05

《瑞雪图》教学设计(6篇)10-29

《瑞雪图》教学设计9篇08-15

《瑞雪图》教案09-07

《瑞雪图》课文原文08-29

《瑞雪》教学设计7篇07-12

《瑞雪》教学设计12篇05-25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08-30

《桥梁远景图》的教学设计10-18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