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综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视角──“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
1、教师谈话,推荐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学生自由说说对格言的理解。
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
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2、交流读文感受“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聚焦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⑴ 课件出示“搭石图”,找出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⑵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小溪、石头”。
⑶ 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只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深入到他的文字中去,找找那片独特的风景,老师相信,会读书的同学,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幅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有的画面特别感人,有的画面特别让人激动,有的画面特别的美。你可以在旁边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2、学生静静地默读课文,想象画面,并加以批注。
3、反馈:
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此时此刻,你觉得哪幅画面就在眼前闪动?
随机板书:
细细摆放为他人
⑴ 预设画面:
上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
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
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
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
……
⑵ 点评:
同学们真会读书。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面。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
4、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鉴赏画面一:“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⑴ 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
(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试。
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预设评语:你走得轻快而平稳,真棒。我能感受到你们小组走得真默契。
你读得有声有色,谁能说这不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呢?你的朗读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真是画一般的美。……
⑵ 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
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 配乐朗诵:
让我们再一次随着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谐和诗意的美。
(课件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描述画面,再度激荡学生的情感):
啊!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⑷ 回归主题,诵读“风景”:
(导读中心句。)
师:读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学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是啊,不禁让我们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鉴赏画面二:“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⑴ 谈话,导入:
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有感情地读好它,再体会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⑵ 交流:
现在,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⑶ 品味:
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⑷ 小结,指导朗读: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如──( )。
想象拓展,补充画面,提炼情感:
⑴ 谈话,指导想象:
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还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出示作业纸,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
⑵ 小结,回扣中心句:
随机板书:
谦让敬老见真情
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四、走出文本,透过搭石,感悟诗人情怀
1、谈话:
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那它是什么?
2、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4、反复的朗读结尾段,提升情感。
5、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⑴ 设疑:
现在,你觉得作者对家乡的日日思念、意炽情深,仅仅是因为家乡的山美、水美吗?
⑵ 拓展,介绍:
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后来在石家庄工作,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
⑶ 再度回读中心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五、延伸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
1、教师谈话:
是的,真情是明媚的阳光,它给人以温暖;真情是盛开的鲜花,它给人以芳香;真情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真情更是熊熊的火炬,它点燃生命的希望。同学们,美文《搭石》让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本文的作者就是从“搭石”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现在,你认为什么是美的?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找到哪些美的事物?
2、学生畅谈生活中的美:如小草、石桥、香樟树、蜜蜂……
3、小结:
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4、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生活中一种熟悉的小事物,发现它的美,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21、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小搭石寻常景,
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走搭石,
谦让敬老见真情!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现美
1、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刘章爷爷的家乡,也认识了他的最爱----搭石。(师板书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次走进那个美丽的山村,去发现,去感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2、指名说说什么是搭石,再谈谈对搭石的印象。
3、小结后引生质疑:
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得还真不错啊。正如你们所说,搭石的确很重要,难怪刘章爷爷要赞美它。文中有一句话就直接赞美了搭石,谁来说说?(师相机板书: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学生齐读。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师过渡:问的好,爱提问题的孩子才会学习。是呀,搭石为什么会成为一道风景呢?它究竟美在哪里呢?别急,学完这一课,你们自然就会明白的。不过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认真读书,静心思考。
4、学生自主读文寻美。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美,请用“ ”
标出相关语句。读书的时候,还可以在文字旁边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美
师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呀,那现在咱们就来交流一下,看看究竟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
预设一:
生汇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 …离去。”
1、请学生继续谈体会。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品读。
师: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同学们,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打动了你?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汇报)谁再来读一读?
(师过渡:读得真有感情,不过老师现在想增加一点难度,请看大屏幕。)
3、启发想象。
课件出示:“当上了点年岁的人发现 ,他不由得停下了匆匆的脚步,担心地想: 。
“他首先 ,接着 ,然后 ,看到搭石稳极了,他满意地 ,他仿佛看到人们 。
4、再次指名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善良、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认真、勤劳… …)
5师小结、引读:
真是一位善良的老人,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美,所以刘章爷爷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6、怀着对老人的敬意,生齐读这一句。
预设二:
生汇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的美感。”
师鼓励: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真不错。
1、请生继续谈感受… …,师启发引导:这两句话写的是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那你们具体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美的呢?(生汇报)
2、学生走搭石,感悟“协调有序”的和谐美。
师:看来你们都有一双慧眼啊,真好。这样吧,现在咱们也,来走一走这搭石,走得不好可要掉进水里的哦,有信心吗?(生走搭石)没有人踩脚,没有人不掉入水中,动作是那么的默契,那么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3、品读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悟和谐之美。
(1)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想象画面。
(2)生读悟美。(由画前进入画里)
4、品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之美。
(1)生谈感受,美读。
(2)生齐读第二句“前面的抬起脚来… …美感。”
5、师生有感情朗读。
师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啦。读的好,给点掌声哦。
(1)师配乐范读这两句,生闭眼想象画面。
(2)生赛读。
(师:读得真好,感觉如诗如画,现在就请同学们读一读大屏幕中的这首清丽的小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生齐读。
6、小结:同学们,如此美丽动人的画面,怎能不让人赞美呢?所以刘章爷爷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预设三:
生汇报:“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 …相背而行。”
1、请学生继续谈感受。
2、生齐读此句。
3、师小结:这是一种谦让之美,所以刘章爷爷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预设四:
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 …理所当然的事。”
1、请学生继续谈体会。
2、师启发:哪些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呢?(生汇报:伏、理所当然)
3、演“伏”悟美。
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师随机扮演合肥晚报记者采访:小伙子,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你在背他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老人家,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当时是怎么想的?
4、理解“理所当然”,师顺势加强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师过渡:还有哪些来走搭石呢?乡亲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5学生仿照课文写句子。
课件出示:假如遇上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上 来走搭石, 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6、小结、齐读。
师:在刘章爷爷的家乡,尊老敬老就是这样代代相传,所以刘章爷爷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生齐读,读出感动。
三、升华美
1、总结写法。
师:今天我们有幸欣赏了这一道道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你还觉得这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吗?谁来说说?(生汇报、板书“乡亲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顺势总结写法:刘章爷爷就是通过仔细的观察,透过这小小的搭石,让我们感受到乡亲们的纯朴善良和无私奉献,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生板书“借物喻人”)大家也要认真学习这种写法。
2、写一写生活中的美。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刘章爷爷从平凡的搭石上发现了美,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呢?快拿出你们的纸和笔,一起来写写吧!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5.《搭石》教学反思
7.搭石优秀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