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6 17:00:18 雪桃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教学诗歌主要是欣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形象包括诗中人物形象和诗歌意象,那么,要欣赏诗中形象的真正内涵,就要赏析诗歌本身的社会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意义。诗歌的语言艺术重在领会其优美、精炼、生动、传神的风格。而表达技巧主要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设诗歌所应用的表现手法。就《卜算子咏梅》这首词而言,这首以梅花为主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自信和乐观,形象鲜明,语言独特,表达技巧特殊,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此笔者做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中所塑造的形象,分析景物所蕴含的真正内涵。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的意境和语言的巧妙运用。

  3、体会词中作者以逆境为美和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念。

  【教学方法】

  诵读领会,比较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方案A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理顺词句。

  2、播放《卜算子咏梅》朗读带,增强学生对词的情感认识,

  3、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读出意象,读出意境。

  4、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出作者的感情,(教师提示,毛泽东作此词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二、理解“寒梅”寓深意

  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因其能在严寒冷酷的季节仍旺盛成长而闻名,在古代诗歌中被赋予坚韧、贞节的象征含义。可经得起风雨袭击,霜雪严寒的摧残。毛泽东在1961年12月,因当时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之地,许多人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信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他并不回避形式的险恶,而是清醒意识到逆境的严峻,于是作词《卜算子咏梅》,用寒梅寓意他并不消极悲观,而是充满信心和乐观之情,全词体现出一种激情昂扬的风格特点。

  三、看山花烂漫,思反陆词之意。

  1、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

  研习: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笑”有何深刻含义?

  研习:一个“笑”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乐观,把梅花在经历严寒霜冻之后以胜利者姿态傲然挺立的形象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她曾在“百丈冰”的悬崖“俏”过,现今在“山花烂漫”时,却温婉而笑,是历经磨难后胜利的'“笑”是对恶劣环境的“笑”。一次,仅一个“笑”字,毛泽东的伟岸形象跃然纸上!

  3、在词的首行写“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里“反其意”反在何处?

  (老师介绍陆游写《卜算子咏梅》的社会背景和用意)

  研习:首先,是毛泽东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准确判断与认识,他肯定唯物辩证法,逆境总会转化为顺境,充满乐观。

  其次,毛泽东以一句“犹有花枝俏”,点出梅花之自得、自如、自豪、傲然于逆境,反陆词孤独寂寞和哀伤。

  其三、毛泽东的乐观与自信着实在词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写梅花在逆境严峻的考验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一反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悲剧感,流露出从不失败,一派乐天自得。

  其四、毛泽东在词中所写梅花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坚贞不渝、洁身自好的情怀,而是充分体现了词人坦荡宽广的胸怀和在恶劣环境中的洒脱英姿。

  4、以“我心中的梅花”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语言简练,层次分明,主题鲜明。

  此题设制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强化文本的主体内容,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是本文情感体验的一个特意体现。

  四、比较探究异同,拓展延伸文本。

  1、理解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中“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精神内涵。

  2、比较阅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与《卜算子咏梅》的异同。

  3、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追求的逆境美感和壮美之情?

  方案B

  一、【提示导入】

  中国传统诗歌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时,无论是借古讽今,用典或直接抒情,还是叙事抒情,托物言志,都特别注重对字词的推敲和锤炼,如“春风又来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都可谓点睛之笔,达作者难达之情,状作者难状之景,今天,我们就通过字词的推敲来学习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二、反复诵读,悟词中所蕴之意。

  1、学生默读,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抓住“梅花”这一独特意象,理解所含深意,

  3、学生齐读,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整体设疑,互探其意。

  1、词中典型意象是什么?

  2、此意象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用此意象?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同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相比较,探究毛泽东的“反其意”反在何处?

  四、合作对话共协商,比较探究思其源。

  1、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中的“崖”字能否改为“岩”?为什么?

  探究:“崖”有“高而陡”之意,而“岩”重在“突起”,另外,“崖”则更具口语化,容易被读者接受,也突出了梅花所处环境的恶劣。

  2、“百丈冰”中的“百”能否改为“万”?为什么?

  探究:“百丈冰”更能体现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精神状态,也有从战略上对敌情的蔑视,和“悬崖”结合,更能说明毛泽东对当前逆境严峻形势的清醒认识,充分表象其乐观、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

  3、词句“犹有花枝俏”中的“犹”能否改为“独”假如改后,又有什么不同?

  探究:用“犹”则避免了字面上的“孤独”、“孤僻”之意,反而有了“梅花”生命的旺盛,意志的坚强,自豪自得的品格,也显示了梅花的豪壮气概,飒爽英姿。

  4、词句“俏也不争春”中的“俏”能否改为“梅”?

  为什么?

  探究:不能,“俏”实际上是这首词的灵魂,“俏”有“俏丽”,“俊俏”含义,不仅增强了词的美感,而且体现了“梅花”在经历了风霜严寒之后仍然傲然挺立的豪迈情怀,另外和上句“犹有花枝俏”形成“顶针“读来朗朗上口,其三,这个“俏”字和毛泽东的阳刚之气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刚柔相济”的美感。

  5、词句“她在丛中笑”中的“丛”字能否改为“旁”字,为什么?

  探究:“旁”有“旁边”、“旁观”等意,也有“孤芳自赏”之意,而“丛”则有“共处”、“一起”之意。“梅花”在严寒冷冻中顽强抵抗,终于迎来了胜利,她没有因得到胜利和喜悦而居功自立,而是在百花丛中,和所有千姿百态的鲜花一起欢笑,享受胜利的喜悦和快感。因此:“丛”字则更能体现此意。

  五、拓展延伸,巩固成果。

  1、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中句子“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中“似”能否改为“如”?为什么?

  2、陆游词《卜算子咏梅》中“已是黄昏独自愁”中的“独”字能否改为“犹”为什么?

  3、背诵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并对这首词做简要的赏析。

  六、课堂小结

  结合毛泽东和陆游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通过比较两首同题目的词的异同,来归纳二人的思想情感。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作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

  1、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卜算子·咏梅》一词。

  2、讲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借助画画,再现梅之风姿,梅之品格。

  3、通过对比阅读,解读梅花的两种形象,诗人的两种境界。

  4、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阅读毛泽东主席其他诗词,通过组织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词读或背给大家听。

  二、自主阅读

  今天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一首咏梅词。请同学们自己反复的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三、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对毛泽东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从“飞雪”“百丈冰”等词可以读出,梅画绽放于最寒冷的时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花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梅花一起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泽东主席的赞颂,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赞颂梅花的歌曲(播放《红梅赞》)。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放声练习朗读)。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激昂之情、赞叹之情递送读,教师相机引导示范。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以表扬。)

  五、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毛泽东主席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毛泽东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到“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手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之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

  3、配乐欣赏著名画家为毛泽东的咏梅词所配的画;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六、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

  2、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然后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要求

  认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技能: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情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重点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梅花”的隐含之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去预习这篇课文,谁能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不同,因而,其预习的所想获得的知识也必然有各的特点。放手让学生预习,允许学生获取各种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不做硬性规定。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加快效率,理解的`时程。)

  二、激趣导入新课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你们都愿意做学习的小主人了。老师也想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可以吗?

  师范背课文。

  三、自由读课文

  1、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要求读得正确。

  四、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划出你已理解的语句。

  2、指名读句子。

  3、激趣:这节课,教师要让位于同学,请会的小朋友讲给大家听。

  面对这些语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呢?

  4、指名回答,介绍自己的方法

  (1)读(2)说(3)画

  (我们将学生的“自主”定义为一种尝试性学习,那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因为结论与过程相比应更加看重过程。将多元化、层次化的教学设计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掌有选择权,选择内容,选择学法,通过自由选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5、自由准备(也可和相同观点的小朋友讨论)

  6、大组交流

  (1)希望你不仅要读出来,还要让听的人听出来。听出来了吗?现在请听出来的小朋友向××自由提问。

  (2)请你说一说自己的作画意图。

  (3)谁能看着图画,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啊!

  (4)联系这首词的创作原因,以及作者的生平,想一想:

  这梅花仅仅是梅花吗?还隐含着什么?

  a.梅花代表英雄人物b.代表无数革命先烈

  c.代表许多有骨气,有气节的人。

  7、激情

  别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化。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有了这样的认识,有了这样的情感,同学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得声情并茂,自己试一试。

  指名朗读

  9、指导背诵

  自己默这首诗,用什么方法都可以,看谁背得快。

  (1)检查背诵,可自荐,也可小组推荐。

  (2)背诵后还要简要地说出方法

  a.抓重点。b.回忆层次c.凭借板书d.熟读成诵

  10、配乐齐诵

  五、课后拓展

  你给自己设计什么样的作业?

  (自古以来,作业都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学生不管有无兴趣,限于教师的权威,都得去做。作为教师应该向“师道尊严”挑战。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完后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

  2.了解词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和谦逊的作风。

  3.渗透我校植物园中的景物.谈谈你要歌咏其中的那一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

  难点:联系校园景物谈体会。

  教学准备:

  参观植物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试背《咏梅》一词

  2.背诵其中你喜欢的诗句

  二.深入理解课文

  1.熟读全词.

  2.指名读.

  3.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说说你还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相机兰拔,使学生对毛泽东的.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飞雪”“百丈冰”:梅花绽放于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梅的谦逊作风。

  (3)“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在丛中无比欣慰的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三.感情朗读课文.

  1.梅花的其乐观精神、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主席的赞扬。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四.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2.再读毛主席的词,对比感悟原词中梅花的品格。

  五.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毛主席的其他诗词。

  2.参观我校植物园中的景物,学习《咏梅》中的写法,选择某一种植物直抒胸臆,表达你的情感,练笔或写短诗。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主席的这首词用的是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四、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齐读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但体会梅花的品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讲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开着。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讲当山花漫山遍野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从中感受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谦逊的品格以及宽广的革命胸怀。)

  5、激发想像,画一画。

  (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景象画下来。)

  6、背诵这首词。

  (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总结、拓展

  1、师生小结

  毛主席的《咏梅》一词,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进而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2、读写结合。

  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把它改写成一段话。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6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习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1、3

  难点教学目的1

  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播分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功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习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咏梅、犹有、花枝俏、烂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词的内容,感悟梅花的不同的品性和精神;并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毛主席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教学难点】

  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主席写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板书)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咏:这里有赞美的意思。〖“咏”,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不都是赞美的意思。〗

  二、初读全词,感悟大意

  过渡:毛主席在这首词中,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整首词。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学生字词:送春归、悬崖、百丈冰、花枝俏。

  4、默读,想一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三、细读全词,理解内容

  过渡:这首词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

  1、讲读上阕。

  ⑴指名朗读。

  ⑵逐句研读。

  ①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1、2两句词的意思。讨论:“风雨”把“春天”送走了,是谁把“春天”迎来了呢?要求懂得:严寒的冬天,漫天飞雪。但是,在毛主席的眼里,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 “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后,板书:“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开得怎么样?请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梅花的“俏丽”。

  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俏丽的梅花,多媒体展示:“梅花”。

  ⑶ 小结。想一想,毛主席赞美了梅花的什么精神?(不畏严寒。)

  ⑷齐读。

  2、讲读下阕。

  ⑴默读。思考:毛主席在下阕又赞美梅花的什么精神?

  ⑵指名诵读。

  ⑶逐句研读。

  ①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但是等到山花烂漫的春天来了,她却怎么样了?想象“山花烂漫”的情景。梅花在“丛中笑”,又是怎样的情景?梅花笑了,为什么?学生交流后,板书:“丛中笑”

  ② “她在丛中笑”。毛主席用的是“女字旁”的“她”?在毛主席的眼中,梅花就像一个怎样的人?

  ⑷ 小结。春天,百花在竞相开放,世界非常美丽。梅花不与春光争艳。她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却笑逐颜开。这就是梅花!

  ⑸齐读。

  3、配乐朗读全文。

  过渡:当严冬来临,大地冰封,万里雪飘,冰凌悬挂于危崖,朔风呼啸于旷野,可是梅花却凌寒独放。当温暖的春天来临,山花烂漫,遍野飘香,梅花却躲在万花丛中会心地笑了。这样的梅魂,这样的梅骨,这样的梅神,怎能不令人喜爱、赞美呢?请大家听配乐朗读。

  四、探究阅读

  过渡: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游,也写了一首“咏梅”的词。

  1、比较阅读陆游的《咏梅》:

  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并请大家想一想,陆游词中所写的梅花是怎么样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学生交流后,板书:独自愁、香如故

  ⑵引导比较。想一想,毛主席在词中所赞美的“梅花”与陆游词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⑶ 小结。梅花都在冬天开放。但是,在陆游的词中,梅花在“独自愁”,而毛主席词中是“花技俏”。

  同学们,毛主席是在读了陆游的词,才写“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毛主席在自己词的前面,有一句说明的`话:(多媒体出示):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

  2、介绍毛主席创作词的背景:多媒体出示文字:

  1961年12月,毛主席在广州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读了这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不要被困难吓倒。同时,也表明了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3、小结:

  毛主席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毛主席巧妙地用陆游词的原韵,写下了这首词,鼓励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

  五、总结

  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六、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并写下来。背诵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2、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把它画出来。

  【附板书】卜算子?咏梅

  花枝俏独自愁

  毛泽东陆游

  丛中笑香如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试背《咏梅》一词。

  2、背诵其中你喜欢的诗句。

  二、深入理解课文

  1、熟读全词

  2、指名读

  3、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说说你还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相机兰拔,使学生对毛泽东的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⑴ “飞雪”“百丈冰”:梅花绽放于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⑵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梅的谦逊作风。

  ⑶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在丛中无比欣慰的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三、感情朗读课文

  1、梅花的其乐观精神、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主席的赞扬。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四、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2、再读毛主席的词,对比感悟原词中梅花的品格。

  五、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毛主席的其他诗词

  2、参观我校植物园中的景物,学习《咏梅》中的写法,选择某一种植物直抒胸臆,表达你的情感,练笔或写短诗。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

  理解词作内容,领略词作意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歌曲《红梅赞》音乐视频、配乐朗诵磁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花的认识。

  2、学生观看、听歌曲《红梅赞》音乐的视频。

  老师小结:梅花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和松、竹一起并称为“岁寒三友”,因为它们都是以在严寒节令中保持生机,作为逆境中精神气节的象征。同学们,我们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

  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

  1、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学生诵读。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词。出示课题:卜算子咏梅

  (1)卜算子词牌名(介绍词牌名的有关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咏梅

  题目“咏”是什么意思?(依着一定的腔调缓缓地诵读)

  哪些古诗题目上也有“咏”字?

  (2)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写的。作者咏梅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感情呢?

  2、学习上阕

  (1)梅花生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百丈冰(寒冷)总结:寒冷艰险的环境

  “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理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百丈冰:形容极度严寒。犹:尚且,还。

  尽管冰凌垂挂于悬崖,北风怒号于幽谷,但是梅花还是开放了,是那么美丽。

  (3)配乐吟诵:迎霜斗雪,白雪使她更艳,寒风让她更挺,冰天雪地中只有那一点红色,它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俏丽动人,那就是梅花。引读上阕——

  现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指导背诵上阕

  3、学习下阙

  (1)梅花还有什么特点值得诗人赞美呢?

  出示: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争春”是什么意思?

  春天到了,百花怎样?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用什么词来表达?

  出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花枝招展

  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百花怒放(齐读)

  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2)当其他花争奇斗艳时,梅花怎么样?

  出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4梅花在哪儿笑?怎样笑?笑什么?

  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3)再读下阙,想象画面。

  (4)介绍毛主席写词背景,再读诗词,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由情导读,因读成诵

  1、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2、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学习朗读的技巧。

  3、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

  五、作业

  1、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用简笔画把它画出来。

  2、预习陆游的咏梅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背诵毛泽东的词《咏梅》

  2、练习默写,相互订正。

  二、学习陆游的《咏梅》

  1、范读

  2、自由读《咏梅》

  3、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3、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职位。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正是陆游受打击后心境的写照。)

  毛泽东主席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毛泽东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

  6道“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引导学生自己给画命题时要有创意,有文采)

  3、展示为本课试所配图画及音乐,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四、作业

  背诵并默写两首词。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学习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判断下面的诗句写的是什么?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郑板桥。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物诗,了解一下咏物诗的特点,以及如何来鉴赏咏物诗。

  二、朗读理解卜算子咏梅

  1、写作背景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小李白”之称。他一生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几度被朝廷任用,又极度被罢官。这首词正是这种政治环境下的明志之作.

  2、译文:在驿站的外面,在断桥的旁边,无人过问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黄昏时候你已经受不起孤独与忧愁,哪里还能在忍受狂风暴雨的摧残?你无意苦苦争夺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你任凭百紫千红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谢后被踏成泥土,碾做尘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却永远不会消散。

  三、鉴赏诗歌

  1、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寂寞无主、风雨摧残、群芳嫉妒、不屑争春、清香如故

  2、这些特点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内在品性?

  凄苦困厄的处境——-坚忍不屈的`品格

  洁身自好、坚守高尚的品格

  3、梅花在词中象征着什么?诗人的人格。

  4、在咏物诗中,咏物是诗的内容,比兴寄托才是诗的灵魂,这首词是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比喻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争春无意、妒任群芳象征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尘、香犹如故象征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四、总结咏物诗的鉴赏技巧

  ①“读清”全诗。

  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五、拓展应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旬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诗人借孤桐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2)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的

  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卜算子、咏梅、悬崖、山花烂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大意,体会毛泽东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4.从梅花的高贵品格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弄懂词意,体会梅花凌寒独放、不畏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报春而不居功的谦虚态度。

  教学准备

  1.《红梅赞》乐曲及多媒体课件。

  2.资料收集。

  教学时间

  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

  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由疑而入、理解研读(比较陆游词和毛泽东词,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自由朗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大家知道吗,这首词是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后写下的。就是课文附的这一首。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词,(2)谁来读读陆游的这首词?

  (3)同桌说说词的意思。

  2.看看和读毛主席这首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提供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有不懂之处,教师稍作指点。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教师介绍:毛泽东主席在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反其意而用之”。一改陆游词中沉闷压抑的形象,以激昂欢快的笔调赋予了梅花乐观主义精神。郭沫若在读二人的词后,也欣然和词,写道“裴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同样的梅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使其各具风姿,同样令人品读不已,欣赏不已。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3.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资料发给学生阅读,分小组理解探究,深入体会两首词的内容及思想。

  小结:虽然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面对来自国内自然灾害和国外反华势力等重重压力,毛主席仍然非常乐观,以这首词表达了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乐观谦虚的革命态度。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卜算子咏梅》(毛词)。(配乐朗读)

  三、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

  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上画,并给自己的画题上词。(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独自开、寒梅斗雪图、悬崖一枝俏、傲对百丈冰。)

  四、深悟感情,创意表达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

  ①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写等)

  ②成果展示,相互评议。

  2.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以前学过的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现在又学习了他的《卜算子咏梅》,大家还读过哪些毛主席的诗词?

  (学生背诵毛主席的其他诗词。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诗词让学生朗读。)

  2.课外通过查阅书籍、看光盘和上网等途径,收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作准备,到时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08-09

卜算子咏梅的教学设计06-26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06-03

课文《卜算子咏梅》导学案设计06-19

《卜算子·咏梅》教案04-26

《卜算子·咏梅》的语文教案设计05-12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02-08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09-10

《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09-30

卜算子·咏梅原文鉴赏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