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减几》教学设计

时间:2025-02-14 14:59:45 志华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1减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1减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11减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1减几》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教材10-11页

  教材分析:

  11减几是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项内容,是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有关计算内容的延续,是下一步学习十几减几内容的基础,为此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在学生认知的知识系统中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悟十一减几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十一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3、让学生体验十一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出示一个玩具商店的场景:

  问: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也来到了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教师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想法。

  多找一些学生参加

  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喜欢数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拿的方法。

  探究与体验

  学生列式解答并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想法。

  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想法:

  从11个里面拿出3个,数一数剩下8个;

  从10里面去掉3个剩7个,与另1个,合起来是8个;

  先从1里去掉1个剩10个,再从10里面去掉2,还剩8个。

  ……

  只要学生能够用一种方法计算就可以。

  学生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1、引出问题:

  如果问:你知道还剩下几个皮球?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3=()

  2、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如果用花片来代表皮球,请你用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摆一摆,如果让你来拿,准备怎样拿?要求还剩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先在小组内动手操作,说一说想法,准备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多找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1-3=8

  4、完成摆一摆,算一算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11-5=6

  5、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让学生充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实践与应用

  学生动脑筋猜数,说处理由。

  学生先观察图,他为什么上船了?其他小朋友也要上船,怎么办?你来帮帮谁?学生看图列式,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理由。然后全班汇报。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1、猜一猜树叶下面的数是几?

  11-2=11-5=11-3=11-8=

  11-6=11-9=11-4=11-7=

  2、游戏;登游艇要求先看图,弄清楚图意,再让学生小组内完成,最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11-(2、3、4、5、6、7、8、9)=

  用11减去自己身上的号码并正确的计算正确,可以顺利登上游艇。

  3、(可以留作作业)要求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会正确的计算

  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11减几》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材12-13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运用迁移类推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3、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有4辆蓝汽车,7辆红汽车,一共有几辆汽车?

  2、有11辆汽车,其中有4辆蓝汽车,其余的是红汽车,红汽车又多少辆?

  3、有11辆汽车,其中有7辆红汽车,其余的是蓝汽车,蓝汽车又多少辆

  在一个星期天,红红、丫丫、亮亮、聪聪一起去公园,半路上路过一个汽车停车场,看到车场上停着很多汽车。教师出示课件或挂图(教材第12页上面算一算),看到这个场面,他们都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让其他同学来解答。如果是你看到这个场面会,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反馈整理出学生提的问题并进行板书。

  探究与体验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交流:

  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4+7=11

  红汽车又多少辆

  11-4=7

  蓝汽车又多少辆

  11-7=4

  问题大家提得非常好。这些问题怎样来解决呢?请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主要让学生把自己是怎样计算的说清楚。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并板书

  4+7=11

  把4辆蓝汽车与7辆红汽车合在一起就是11辆汽车。

  11-4=7

  11-7=4

  可能的想法:

  1、因为4+7=11所以11-4=7

  2、从11里面去掉4还剩下7

  完成第13页试一试

  要求看图列算式并说清图意和计算过程。

  把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都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或班级里充分的交流,自己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实践与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练一练

  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和11减几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

  第3题飞机该停在那里?要求学生看懂图意,然后独立完成把算式与得数连接起来。

  《11减几》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

  二、教材分析

  “11减几”是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项内容,是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内容的延续,是下一步学习十几减几内容的基础。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在学生认知的知识系统中非常重要。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悟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11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体验11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出问题: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充当售货员的角色,引出11减几的问题,如“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要买3个皮球,还剩下几个皮球?”

  直观操作与感悟算法:让学生用花片代表皮球,通过动手操作来感悟算法。

  引导学生汇报与交流: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如“11-3=8”。

  完成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从11个圆片里去掉不同的数量,然后列式计算。

  归纳计算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11减几》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3、84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学习

  学习例1

  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原来有11枝铅笔,拿走了2枝,还剩下几枝铅笔?

  学生列式:11-2=( )。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算,同桌合作。教师引导:拿出1捆加1根小棒,要减去两根,单独的只有一根,应该怎么办?学生边摆边与同桌口述减小棒的过程。

  全班交流,抽学生口述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并对合理的方法给予表扬。

  学习例2

  类似于例1的教学过程,但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巩固练习题。

  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1减几》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使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引出玩具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玩具店里的物品,并提问:“玩具店里一共有几个小皮球?”引出11减几的问题。

  (二)探求新知

  提出问题:“聪聪买了3个皮球,还剩下几个皮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3。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画图、摆花片或用小棒摆一摆。

  交流个性化算法,使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并学习更好的计算方法。

  (三)尝试应用

  让学生尝试计算11-7和11-5,最好能直接计算。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全班交流算法,教师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11减几》教学设计 6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悟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11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体验11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四、教学过程

  引出问题:

  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问: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来到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

  学生充当售货员,展示自己的想法。

  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如果用花片来代表皮球,用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

  提问:如果从11个里面拿出3个,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动手操作,说一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3=8。

  完成摆一摆,算一算:

  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汇报并板书:11-5=6。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11减几》教学设计 7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

  二、教学目标

  运用迁移类推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可能提出的问题包括:有11辆汽车,其中有4辆蓝汽车,其余的是红汽车,红汽车有多少辆?

  教师出示课件或挂图,引导学生汇报反馈,整理出学生提的问题并进行板书。

  探究与体验: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交流:一共有多少辆汽车?4+7=11。

  提出问题:11-4=?11-7=?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并说清图意和计算过程。

  实践与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和11减几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第2题、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

  《11减几》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3、84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四、教学过程

  学习例1:

  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原来有11枝铅笔,拿走了2枝,还剩下几枝铅笔?

  学生列式:11-2=。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算,同桌合作。

  引导:拿出1捆加1根小棒,要减去两根,单独的只有一根,应该怎么办?

  学生边摆边与同桌口述减小棒的过程。

  全班交流,抽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习例2:

  教学方法同例1,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最优的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上的巩固练习,通过多样化的帮助学生题型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11减几》教学设计 9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的内容,主要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11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体验11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出示玩具商店图片,问学生: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提出问题:

  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来到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展示自己的想法。

  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用花片代表皮球,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

  让学生从11个花片中拿走3个,看看剩下多少个,并列出算式11-3=8。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完成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的练习,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并板书:11-5=6。

  游戏巩固:

  设计登游艇的游戏,学生需用11减去自己身上的号码并正确计算,才能登上游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11减几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1减几》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的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运用迁移类推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出示停车场图片,红红、丫丫、亮亮、聪聪一起去公园,看到车场上停着很多汽车。

  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提出问题,如:有4辆蓝汽车,7辆红汽车,一共有几辆汽车?有11辆汽车,其中有4辆蓝汽车,其余的是红汽车,红汽车有多少辆?

  探究与体验: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交流,列出算式并说清图意和计算过程。

  如:4+7=11,所以11-4=7;11-7=4。

  实践与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写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和11减几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了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但部分学生在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辅导。

  《11减几》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一上教材第83、84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

  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教学准备

  小棒、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复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为学习退位减法做准备。

  新课学习:

  出示例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列出算式。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交流算法。

  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原来有11枝铅笔,拿走了2枝,还剩下几枝铅笔?

  学生列式:11-2=。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算,同桌合作。

  全班交流,抽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习例1:

  学习例2: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上的巩固练习题,加强学生对11减几计算方法的掌握。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11减几的'计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样化。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摆小棒、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了算法的多样化。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存在借位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11减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1减几教学反思04-08

11减几教学反思08-20

13减几教学设计10-12

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5-16

11减几教学反思3篇09-12

十几减8教学设计07-23

十几减2教学设计09-24

十几减9教学设计09-16

十几减8教学设计10-01

《11减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1减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11减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1减几》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教材10-11页

  教材分析:

  11减几是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项内容,是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有关计算内容的延续,是下一步学习十几减几内容的基础,为此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在学生认知的知识系统中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悟十一减几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十一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3、让学生体验十一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出示一个玩具商店的场景:

  问: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也来到了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教师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想法。

  多找一些学生参加

  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喜欢数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拿的方法。

  探究与体验

  学生列式解答并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想法。

  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想法:

  从11个里面拿出3个,数一数剩下8个;

  从10里面去掉3个剩7个,与另1个,合起来是8个;

  先从1里去掉1个剩10个,再从10里面去掉2,还剩8个。

  ……

  只要学生能够用一种方法计算就可以。

  学生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1、引出问题:

  如果问:你知道还剩下几个皮球?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3=()

  2、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如果用花片来代表皮球,请你用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摆一摆,如果让你来拿,准备怎样拿?要求还剩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先在小组内动手操作,说一说想法,准备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多找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1-3=8

  4、完成摆一摆,算一算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11-5=6

  5、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让学生充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实践与应用

  学生动脑筋猜数,说处理由。

  学生先观察图,他为什么上船了?其他小朋友也要上船,怎么办?你来帮帮谁?学生看图列式,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理由。然后全班汇报。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1、猜一猜树叶下面的数是几?

  11-2=11-5=11-3=11-8=

  11-6=11-9=11-4=11-7=

  2、游戏;登游艇要求先看图,弄清楚图意,再让学生小组内完成,最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11-(2、3、4、5、6、7、8、9)=

  用11减去自己身上的号码并正确的计算正确,可以顺利登上游艇。

  3、(可以留作作业)要求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会正确的计算

  变换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11减几》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材12-13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运用迁移类推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3、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有4辆蓝汽车,7辆红汽车,一共有几辆汽车?

  2、有11辆汽车,其中有4辆蓝汽车,其余的是红汽车,红汽车又多少辆?

  3、有11辆汽车,其中有7辆红汽车,其余的是蓝汽车,蓝汽车又多少辆

  在一个星期天,红红、丫丫、亮亮、聪聪一起去公园,半路上路过一个汽车停车场,看到车场上停着很多汽车。教师出示课件或挂图(教材第12页上面算一算),看到这个场面,他们都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让其他同学来解答。如果是你看到这个场面会,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反馈整理出学生提的问题并进行板书。

  探究与体验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交流:

  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4+7=11

  红汽车又多少辆

  11-4=7

  蓝汽车又多少辆

  11-7=4

  问题大家提得非常好。这些问题怎样来解决呢?请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主要让学生把自己是怎样计算的说清楚。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并板书

  4+7=11

  把4辆蓝汽车与7辆红汽车合在一起就是11辆汽车。

  11-4=7

  11-7=4

  可能的想法:

  1、因为4+7=11所以11-4=7

  2、从11里面去掉4还剩下7

  完成第13页试一试

  要求看图列算式并说清图意和计算过程。

  把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都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或班级里充分的交流,自己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实践与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练一练

  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和11减几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

  第3题飞机该停在那里?要求学生看懂图意,然后独立完成把算式与得数连接起来。

  《11减几》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

  二、教材分析

  “11减几”是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项内容,是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内容的延续,是下一步学习十几减几内容的基础。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在学生认知的知识系统中非常重要。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悟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11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体验11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出问题: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充当售货员的角色,引出11减几的问题,如“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要买3个皮球,还剩下几个皮球?”

  直观操作与感悟算法:让学生用花片代表皮球,通过动手操作来感悟算法。

  引导学生汇报与交流: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如“11-3=8”。

  完成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从11个圆片里去掉不同的数量,然后列式计算。

  归纳计算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11减几》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3、84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学习

  学习例1

  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原来有11枝铅笔,拿走了2枝,还剩下几枝铅笔?

  学生列式:11-2=( )。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算,同桌合作。教师引导:拿出1捆加1根小棒,要减去两根,单独的只有一根,应该怎么办?学生边摆边与同桌口述减小棒的过程。

  全班交流,抽学生口述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并对合理的方法给予表扬。

  学习例2

  类似于例1的教学过程,但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巩固练习题。

  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1减几》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使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引出玩具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玩具店里的物品,并提问:“玩具店里一共有几个小皮球?”引出11减几的问题。

  (二)探求新知

  提出问题:“聪聪买了3个皮球,还剩下几个皮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3。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画图、摆花片或用小棒摆一摆。

  交流个性化算法,使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并学习更好的计算方法。

  (三)尝试应用

  让学生尝试计算11-7和11-5,最好能直接计算。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全班交流算法,教师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11减几》教学设计 6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悟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11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体验11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四、教学过程

  引出问题:

  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问: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来到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

  学生充当售货员,展示自己的想法。

  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如果用花片来代表皮球,用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

  提问:如果从11个里面拿出3个,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动手操作,说一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3=8。

  完成摆一摆,算一算:

  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汇报并板书:11-5=6。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11减几》教学设计 7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

  二、教学目标

  运用迁移类推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可能提出的问题包括:有11辆汽车,其中有4辆蓝汽车,其余的是红汽车,红汽车有多少辆?

  教师出示课件或挂图,引导学生汇报反馈,整理出学生提的问题并进行板书。

  探究与体验: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交流:一共有多少辆汽车?4+7=11。

  提出问题:11-4=?11-7=?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并说清图意和计算过程。

  实践与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和11减几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第2题、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

  《11减几》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3、84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四、教学过程

  学习例1:

  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原来有11枝铅笔,拿走了2枝,还剩下几枝铅笔?

  学生列式:11-2=。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算,同桌合作。

  引导:拿出1捆加1根小棒,要减去两根,单独的只有一根,应该怎么办?

  学生边摆边与同桌口述减小棒的过程。

  全班交流,抽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习例2:

  教学方法同例1,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最优的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上的巩固练习,通过多样化的帮助学生题型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11减几》教学设计 9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的内容,主要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11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体验11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学生操作用的.学具。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出示玩具商店图片,问学生: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提出问题:

  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聪聪来到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展示自己的想法。

  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用花片代表皮球,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

  让学生从11个花片中拿走3个,看看剩下多少个,并列出算式11-3=8。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完成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的练习,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并板书:11-5=6。

  游戏巩固:

  设计登游艇的游戏,学生需用11减去自己身上的号码并正确计算,才能登上游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11减几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1减几》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的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运用迁移类推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出示停车场图片,红红、丫丫、亮亮、聪聪一起去公园,看到车场上停着很多汽车。

  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提出问题,如:有4辆蓝汽车,7辆红汽车,一共有几辆汽车?有11辆汽车,其中有4辆蓝汽车,其余的是红汽车,红汽车有多少辆?

  探究与体验: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交流,列出算式并说清图意和计算过程。

  如:4+7=11,所以11-4=7;11-7=4。

  实践与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写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和11减几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了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但部分学生在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辅导。

  《11减几》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一上教材第83、84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

  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教学准备

  小棒、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复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为学习退位减法做准备。

  新课学习:

  出示例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列出算式。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交流算法。

  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原来有11枝铅笔,拿走了2枝,还剩下几枝铅笔?

  学生列式:11-2=。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试算,同桌合作。

  全班交流,抽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习例1:

  学习例2: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上的巩固练习题,加强学生对11减几计算方法的掌握。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11减几的'计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样化。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摆小棒、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了算法的多样化。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存在借位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11减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1减几教学反思04-08

11减几教学反思08-20

13减几教学设计10-12

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5-16

11减几教学反思3篇09-12

十几减8教学设计07-23

十几减2教学设计09-24

十几减9教学设计09-16

十几减8教学设计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