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13减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3减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3减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体会13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13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3减几的计算,并感受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13减几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12减几的知识,同学们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能。多媒体课件出示做修改的例1情景图。(把图中的“树上原有13只猴子”改为“树上原有12只猴子”,并出示问题: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子?其余不做改动)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12-4=8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树上原有12只猴子,下来了4只,就是从12只中去掉4只,所以,要知道剩下多少只就要用12-4才能得到。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算12-4=8的?
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进行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如:倒着数;想加法算减法;把12分成10和2,10-4=66+2=8。
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一个新问题,(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树上原有13只猴子,下来了4只,树上还剩多少只?
教师: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比,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发现:树上原有的猴子数由12只变成了13只,下来的猴子数没有变,问题也没有变。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又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13-4=
教师:13-4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3减几。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教学例1
教师:我们能不能用12减几的方法来计算13减几呢?
学生:应该可以吧,因为它们都是十几减几的减法。
教师:好,同学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着算一算13-4。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汇报。
教师:用第1种方法(倒着数)计算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抽1个代表汇报。
教师:用第2种方法(想加法算减法)计算的呢?
仍然抽1个学生代表汇报。
教师:用第3种方法(把13分成10和3,10-4=6,6+3=9)计算的呢?
学生举手并汇报。
教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可能有学生说:因为12-4=8,13-4和12-4比总数多了一个,而减去的数是同样多的,所以13-4的结果要比12-4的结果多1,就是9。
如果没有学生发现教师不作要求。
教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3-4=9,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12减几的计算方法在13减几中同样可以用。
教师:大家这个发现不错。老师还想对用想加法算减法这种方法计算的同学再提一个问题,其余的同学当小裁判,看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就是:想4+9=13除了能计算13-4=9以外,还能计算什么减法算式?
学生:13-9=4。
教师:这也是我们前面知道的想1个加法算式可以计算2个减法算式。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现在又起了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出示。(下来的猴子变成了6个)
学生:树下的猴子变成6个。
教师:下来6只,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子?
教师:谁还能像老师这样改变猴子下树的只数,给大家出个题目。
学生可能说:下来5只,还剩多少只?下来7只,还剩多少只?……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为后面的算一算做好铺垫。
试一试
(1)出示课件算式:13-9=13-6=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式的计算。
(3)抽学生回答算法,引导学生回答成对算式的计算方法,理解1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初步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例2
出示课件
(1)找学生说说图片中的信息(9只小猴在拔河,4只小猴在跳绳)。
(2)让学生自己填一下书上的方框。
(3)公布答案。
三、练习巩固
1、对口令
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完成,一个小朋友讲出两个数的加法算式,同桌则讲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算式的被减数是同桌说出的加法算式的和。
2、口算卡片
老师拿出12减几和13减几的口算卡片,请学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1、知道了用12减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13减几的减法。
2、发现了13减几中的一些规律,并能用这些规律帮助我们又对又快地口算。
13减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16-17页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有11减几、12减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种式题的多种算法。这节课进一步理解和把握13减几、14减几的多种算法,并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掌握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自己观察、交流、汇报。
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演示:(或挂图出示)一个飞机场上有13架飞机,有5架要同时起飞了去执行任务,机场上还剩下7架飞机。可以演示几次 引导学生发现信息,说出图意。
根据你发现的信息(一个飞机场上有12架飞机,有5架要同时起飞了去执行任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创设一个动态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个过程,使学生更加理解减法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讨论,在组内汇报交流。
如果出示挂图学生可能会提出:
1、机场上还停着8架飞机,天空中飞着5架飞机,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2、机场上有13架飞机,飞走了5架,还剩几架?
13-5=
3、机场上原来有13架飞机飞走了一些去执行任务还剩8架,飞走了几架?
13-8=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倾听评价别人的思考过程,互相进行研讨。
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如下:
10-5=55+3=8
10-8=22+3=5
5+8=13所以13-5=813-8=5
8+5=13 所以13-5=813-8=5
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路说清楚掌握一种方法或思路就可以。
引导学生反馈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8+5=13
13-5=
13-8=
这两道减法题你会算吗?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归纳计算方法。
13-5=8 和13-8=5这道题大家都会计算了,
通过我们对刚才图片的理解,我们列出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你再想一想,还有可能几架飞机去执行任务?机场上还可能剩下几架?可以列出哪些算式?怎样计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反馈。然后全班交流汇报。只要学生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类似这样的题13减几还有哪些?把算式写在自主小天地里。
那14-8=和14-5=又该怎样算?
14还可以减几呢?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互相说一说并且计算出来,最后把第16页试一试天在书上。
最后反馈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所有的13、14减几的内容。
让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自己经历探索13、14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和探讨,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参与13减几和14减几的算式的整理过程,让学生在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参与知识的整理,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
实践与应用。
学生说出图意,列式计算。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让学生自己先看懂图,说清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2、完成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弄懂图意,再进行计算。可以变换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师提供算式卡片,学生计算然后从小到大排队。
3、完成第3题。
4、完成自主小天地,编题计算。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计算水平和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13减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1减几》教学设计09-05
《13减几》教学反思08-25
十几减8教学设计07-23
十几减7教学设计04-05
减几教学反思02-18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的教学设计09-30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设计08-06
十几减几的教学反思10-13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