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通过举实际例子亲身体验并感受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在亲身体验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计算方法。
3、能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
4、通过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掌握数量关系,并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说出想法。
教学关键:
通过举实际例子体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1)(拿起粉笔)工厂里生产出一支一支的粉笔,卖给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一支一支拿过来呢?(得出先装成盒再装成箱)
(2)生举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能举吗?(举出不同情况的例子)
2、动手操作、加深印象: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把每份6支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小结:刚才进行了几次平均分?
3、提供材料:假设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每60支装
一盒、每20盒装一箱、装了4箱。
(1)观察从这些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些材料,提出问题编出应用题。
4、呈现学生编的应用题;
(1)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
(2)解决一步计算的与两步计算的连乘的应用题
(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如: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平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平均每盒装多少支?(可能也有不同的:如问题是装了几箱。)
二、展开
1、独立思考:指着两步计算连除的应用题这样的又该怎么解答呢?看谁的方法多。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听;认真别人的不同的法想;小组长作好记录准备汇报。
3、全班交流:刚才每小组的小朋友都非常积极地说自己的想法,且也非常认真地听别的小朋友的不同的想法,每小组肯定都有很好的、很精彩的解法,把你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吧。
(1)平均每箱装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2)平均每盒装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综合算式:4800÷4÷20=60(支)
这里学生说这种想法时出示线段图加深理解。
或:(1)一共装了多少盒?
20×4=80(盒)
(2)平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综合算式:4800÷(20×4)=60(支)
生选择一种说说想法、同桌互说想法。
小结:刚才做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进行了两次平均分。
4、试一试:
学校图书馆买来864本新书,平均放在6个书架上,每上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1)独立做(用两种方法解答)
(2)交流说说解题思路(个别说、同桌互说)
5、比较、概括:刚才做的这道题目与开始时做的那道连乘应用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同时出示课题:连除应用题
三、练习
1、针对练:用两种方法解答。
(1)电池厂生产了48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42人,一共栽树336棵。平均每人栽树多少棵?
独立做、个别说想法。
2、比较练:
(1)商场运来3箱衬衣,每箱有24件,每件95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商场运来3箱衬衣,每箱有24件,一共卖了6840元。每件衬衣多少元?
独立做、个别说想法、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提高练:先补充条件,再列式计算。
食堂运来2车大米,每车有15袋,平均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独立做、汇报。
四、小结: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作业:课堂作业第45页。
板书:连除应用题
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平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平均每盒装多少支?
平均每箱装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每盒装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综合算式:4800÷4÷20=60(支)
一共装了多少盒?
20×4=80(盒)
平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综合算式:4800÷(20×4)=60(支)
答:每盒60支。
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2
教学目标
1会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能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决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多样化解决策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增强问题意思,和检验意思。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教学具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冲突
三拓展知识外延
四总结
(1)一头奶牛一周产奶10.5千克,一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2)三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一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解决问题的归一应用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步骤
二展示学习成果,激发知识冲突
独立完成课本例2
边做边想:你是怎么想的?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分小组在黑板上板演。全班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发言适时进行知识讲解,突出学习目标。
(1)算法展示:
方法一:先求一头奶牛一周产奶多少?
再求一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方法二:先求3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再求一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2)质疑:
(3)观察对比:
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小结。
读题并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中总结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三拓展知识外延
完成书本上第32页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回报分析过程。该如何思考?
2独立完成第34页1,23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解答
讲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明确学习目标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展示成果
重点说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对比观察
总结方法
完成练习
总结本节课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双归一应用题
方法一:一头一周产奶多少千克
一头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方法二:3头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一头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激疑诱趣.
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
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 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 =45÷3
每组有多少人? =15(人)
45÷3=15(人)
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 综合算式: 90÷(2×3)
3×2=6(组) =90÷6
每组多少人? =15(人)
90÷6=15(人)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15×3×2
=45×2
=90(人)
【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相关文章:
连除应用题的教学反思09-26
《连除应用题》的教学反思07-24
连除应用题练习11-01
《连除应用题》精品数学教案07-19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04-12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06-13
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混合练习教案08-20
最新连除应用题练习课教案09-17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设计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