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生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理解积累由意思相近或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弟子规》片段,积累语言。
3、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學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辨识规律,自主识字
1、出示相关图片,朗读词语:厨房、厕所、车厢、大厦。
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2、引导学生了解厂字头。厂字头的字往往与房屋、处所有关。
3、再次朗读词语,正音:厕。
4、出示相关图片,说说“窟窿、洞穴、窑洞”的区别。
5、朗读词语:窟窿、洞穴、窑洞、窄小。正音:“窄”读翘舌音。“窿”读第二声,在“窟窿”中要读轻声。
6、比较这组生字的相同点。理解穴宝盖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板块二、读演结合,积累词语
1、出示“字词句运用”中描写笑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笑的,
但有些不同,请任选一个,为大家表演。
学生表演之后,引导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区别。
3、再次齐读词语。你还知道其他关于笑的词语吗?
4、刚才我们通过表演理解了词语含义的区别,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请大家不用表演只用声音和表情来表现下列词语的含义。出示:
连蹦带跳、难为情、和颜悦色
指名读词语,评析。
现在我们把词语放回句子。指名读,齐读。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小结:朗读人物对话时,可以根据提示语,读出合适的语气。
5、找到生字的结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字。找到词语的构词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积累词语。出示:
教诲、寻找、伙伴、灾难、明亮、柔软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词语内在的'规律是什么。
小结:这些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字构成的。所以,词语的意思就是字的意思,只是程度更深。
6、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再次齐读词语。
板块三、多样诵读,明理践行
1、师示范朗读《弟子规》片段。讨论:你们听出老师是怎么读的吗?师再次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韵文时要注意停顿和节奏感。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生齐读,变换节奏读,轮读。
3、讨论:有哪些内容读不懂?有哪些内容读懂了?
4、完整讲解选段意思。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5、再次齐读。
6、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什么?
板块四、阅读文章,巩固技能
1、轻声朗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2、分享: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在哪里?你从故事中读懂了什么?
3、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4、为同学们朗读你比较喜欢的段落。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2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a.明确。
b.动手连一连。
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 馒头
香甜的 财富
宝贵的 天空
3、读读背背。
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d.背诵“节气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4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颐和园导游词》,准备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课件录像——北京颐和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京颐和园来游玩,我是颐和园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廖”,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2、师:录像短片中的小廖是干什么的?
生:导游员。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开篇语”。(板书:开篇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现在,出外旅游是一件很普通、时尚的事情,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 “导游词”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解。导课一开始,我就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和回忆了旅游的'真实情境,对导游词的开篇语有了初步的认识。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出示习作要求,教师讲解: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师:从资料袋中,我们知道了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还可以说一说这个景点的传说及相关的故事。)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要适时提醒游客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在习作开始之前,先让学生明确这次的写作要求,帮助学生审清、理解题意很重要,加之教师的讲解,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自我审题习惯的培养,导游词的写作纲要基本呈现。
二、阅读范文,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颐和园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开篇语 ,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李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景点简介,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写出这个景点所处的位置,建筑面积,现在的景色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例文第2自然段)
选取景点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形象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之余,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3———6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具体、形象,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先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写作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具体、形象,地点转换有顺序、适时提示安全、文明)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到导游词,所以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范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阅读与方法相联系,直观、形象地学到了导游词的协作方法,对写作步骤了如指掌,并将写法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秦兵马俑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颐和园我们刚才看到了,现在,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口头编写一篇《秦兵马俑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开篇语”“ 景点简介”“ 选取景点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这次口头编写任务,充分发挥了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组员在本组交流、学习中可以充分表达,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学生可以进一步感悟到导游词的写作方法,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另外,《秦兵马俑》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感兴趣,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除了《秦兵马俑》,你还想介绍哪些景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异彩纷呈,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强化了学生的认识,由于口头表达的基础,学生会感到写导游词不是一件难事,兴趣浓厚,下笔如有神。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特色内容”的选择,教师当堂简单、适当的点拨,轻松地帮助学生选好了习作材料。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的建议:
(1)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创设情景,
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交流资料
1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 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自主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课前准备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1.师述: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4.师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1.师述: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
六、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三课时(讲评修改)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再读欣赏,誊写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他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他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教学准备】
苹果贴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田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一:摘苹果(我会认)
1、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有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果背面分别贴着带有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的字,共22个。
激趣:多漂亮的一棵苹果树!谁能准确地叫出苹果背面的字朋友的名字,摘到的苹果就送给他。苹果背面的字朋友就藏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小朋友们赶快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比比哪个小组摘的苹果多。
2、学生自由练读、识记,(忘了可以查查生字表)
3、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4、做游戏。
在苹果树的一侧贴出分别写着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的三个大苹果贴图,(红、黄、青三种颜色)介绍游戏规则:摘下一个苹果后,先领大家准确地叫出背面的字朋友的名字,然后把字卡揭下来,贴到相应的大苹果后面,读准了,贴对了,就能得到这个苹果。
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5、归类识记:
找出三组字各自的字形特点。
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6、变序抽检。
教师变序抽取三组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7、扩展训练: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三、游戏二:吃水果(我会读)
1、大屏幕出示纵向排列的草莓、葡萄、橘子、西瓜、香蕉等五种水果图案,五种图案中隐含着12个词语的五种不同排列方式,鼠标点击一个图案,该图案后面即出示一组词语。
介绍游戏方法:想吃哪种水果,就要又快又准确地读出水果后面的词语,都读对就能得到一张水果贴图。
2、同桌练读,小组练读。
3、做游戏,教师适时正音。(指名选读,小组选读,男女生分别选读)
四、游戏三:帮字朋友找“兄弟”(比比写写)
1、出示12张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游戏:在这12个字中,有六对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出它们?
请6名学生分别上台找一找,把找到的摆在一起。
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它们哪儿长得像,还有哪儿长得不像?
全班交流。
3、扩展训练:在你认识的字朋友中,还有这样的“兄弟”吗?
4、书写指导
教师用黑板上的田字格示范书写“马、鸟、四、两”。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正确,把字写匀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他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玩了三个有趣的游戏,把这些字朋友、词朋友记得更牢了。来,跟它们再打打招呼。(变序抽取“我会认”、“我会读”、“比比写写”的字卡、词语卡,学生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到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
二、读句说句比赛(读读说说)
1、指导读句子。
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指名读。
2、找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
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说句子比赛。
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方法:各组选择三个句子参赛,每个组员都要有说的机会,由小组长自主安排,可以一人说一句,也可以两人一起说一句。
评议,选出本项比赛的'冠军小组。(用得准确,说出问句的语气)
说得不理想的学生再试一次。
三、朗读比赛(我会读)
1、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2、交流感受:听着老师朗读,你好像看见了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会读、读不好的字相和没学过的字。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学。
5、指导朗读。
各组提出自己小组还没有解决的困难,请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帮忙。
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读出与白云交谈的语气。
6、朗读比赛:
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第一轮比赛:各组派一名代表参加。
第二轮比赛:小组集体参加。
评选朗读比赛的个人冠军和小组冠军。
7、扩展训练。
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和平时的观察,试着改编这首儿歌,如:《天上的小白兔》、《天上的大白鹅》……
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8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可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a: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b: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c: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批评、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踊跃,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
b:写出真实感受
c: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成语故事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9
一、 设计思想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是新课程赋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真是文章的生命所在,让学生融入情境,在情感中涌动,在思维中争辩,在人性中流淌。培养学生发表见解、倾听发言、搜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1、口语交际:保护文物。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习作: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日积月累: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5、宽带网: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
1、大多数学生对长城的感知较为肤浅,让登过长城的.同学亲自说说,有利于本次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2、根据写的导游词,模拟小导游进行讲解,生会感到困难,师应该先让说话能力强的同学示范。
3、对联教学要联系社会这个大环境,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五、重点难点: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引导为主,少讲多练,以练说带练写。
七、课前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
(1)、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学校篮球场)
(二)、日积月累。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
例: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师诱导:一径对半帘 竹阴对花影 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本土文化方面的对联。
寨口桥桥亭:
[对联]:成桥成亭成就诸公千古德;可渡可憩可安沈子九愿心。
[赏析]:此桥亭联上句意在说明造桥的人的功德无量。下联点名桥和桥亭的作用“可渡可憩”。
[风物介绍]:寨口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寨口,位于莲花岗与岩山之间,跨越山溪,是一座山区石拱桥。桥全长30米,宽2。6米,高10米。系用90块长条石横向并列砌筑的山区石拱桥。这种砌筑方法在目前已知的绍兴古桥中仅此一例。拱圈用小块石料按纵联砌筑,在绍兴石桥中所罕见。此桥在清嘉庆《山阴县志》中有载。桥重修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离桥二十米有桥亭一座,内有建桥碑记石一块。
(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1、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a)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b)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c)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请你谈谈心目中的长城形象(生自由说说)。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
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五)、学生演一演小导游。
(六)、鼓励展示优秀导游词。
九、板书设计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十、作业设计
利用假日,学生亲自去寨口桥考察,摘一摘对联,写一写导游词。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1、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巩固学过的字词。
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识字及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如何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考考你们的记忆,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识字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谁能从“我的发现”中发现什么新的内容。
2、展示课前板书:钢 铜 铁 钉
⑴ 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几个字?
提醒学生把其中的两个生字多读几遍。
⑵ 问:你们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都有一个金字旁(用红粉笔板书出来)
那么这说明了这几个字都和什么有关呢?(与金属有关)
对了,同样衣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服装、被子等有关,而病字头表示这些字都与病痛有关。
边说边板书:金字旁 与金属有关
衣字旁 与服装、被子等有关
病字头 与病痛有关
⑶ 出示生字卡片,让生一起来把这些字读一读:
开火车读。
对于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读正确。
后鼻音:钉、疼、痛、疯
“裙”是二声,“袄”读三声。
3、师小结归纳:
汉字的.偏旁有表义的构字特点。
4、给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没组对的师要及时纠正。
二、日积月累
1、完成“我会填”:
⑴ 抽生把所学过的数量词复习一遍。
可参考教室内的实物说一说。如: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一扇门等。
⑵ 填词练习:
① 让生先自己独立在书上填写。
② 小黑板出示: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抽生回答。老师板书。
⑶ 巩固练习:你问我答:
同桌互相合作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把自己想到的数量词说出来,填上恰当的词语搭配。
2、完成“我会读”:
摘苹果,认词语:
⑴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想要吗?要想得到这些苹果,必须准确读出苹果后边的词语,能行吗?
⑵ 师在黑板上贴出“苹果”,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词语。
抽生上台摘苹果,摘一个苹果,就大声地将苹果后边的词语读出来,读正确了,全班跟着读三遍,然后就把苹果拿下去,否则苹果就得重新上树。
⑶ 全班看着书齐读词语,可采用竖着读、横着读的方式,也可边拍手边读词语。
⑷ 读词语比赛:
全班分成4个大组,比赛读词语,老师打分。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无错字的一组为优胜。
3、读读背背:
⑴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歌《走山路》,这首儿歌是以绕口令的形式出现的,学完以后,我们大家来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背下来,而且背得又快又好。
⑵ 让生自由读儿歌。可默读,大声读,想象读。
⑶ 边读边看边思考:图上画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有小猪、小兔和小鹿;它们一起手拉手地走山路)
抽生回答。
⑷ 全班齐读儿歌。不要求很快的语速。
⑸ 谁愿意来试着背一背这首儿歌?
抽生背诵。可多抽几个。背完评价。
⑹ 全班一起背诵,不会背的可看着书读。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3、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4、进一步巩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识,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5、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
6、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识字3》的内容,生自主朗读,说说在这一课中“青”字加上偏旁组成了哪些新字。
2、师激趣:其实在汉字中,像“青”这样特别爱交朋友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板书:包,指名生认读)。
3、师质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变成哪些新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趣味识字”吧!
二、学习“趣味识字”
1、生自主阅读小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生朗读小儿歌,正音识字。
(1)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吃饭、能干、吃饱、茶水、泡茶、轻轻、抱着、鞭炮。
(2)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翘舌音;“轻”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读卡片,巩固学生认读。
(3)生再次练习朗读小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3、巩固识字。
(1)单独出示儿歌中出现的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识记方法。在此过程中,师适当指导:“饱、泡、炮”这三个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饭、茶”也可以通过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轻”与“经”比较记忆。
(3)师再次随机出示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4、发现规律。
(1)师引导学生找出儿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组成的六个汉字,交流这六个汉字是由“包”加上什么偏旁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师出示六个汉字:饱、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说说这六个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适当小结:相同点是六个汉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读音与“包”相似;不同点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鼓励学生结合儿歌内容说说这六个汉字的偏旁与汉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了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的读音与“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汉字不同的意思。像“饱、泡、跑、抱、袍、炮”这样的汉字叫做形近字,与我们在《识字3》中学习的由“青”字组成的一组汉字一样,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汉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声字。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师过渡:同样的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很多新的汉字,同样,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汉字也可以组成新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2、生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三行汉字,读准字音,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生分行朗读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汉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汉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汉字都是足字旁。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行汉字在字义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第一行四个口字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都与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行提手旁的汉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动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汉字是与脚部动作有关。
5、拓展巩固。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汉字,看看这些汉字的意思是不是与偏旁有这样的关系。
(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喊、喂;打、抱;路、跃。师教读,并适当讲解意思。
(3)师出示三点水旁、木字旁,鼓励学生写出几个带有这样偏旁的汉字,进一步体会带有相同偏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与这个偏旁有关。
6、师小结: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可以通过关注汉字的偏旁来理解这一类汉字的意思,这样识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发现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有趣联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识字中,也能关注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自己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进一步巩固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3、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汉字,谈话导入
1、师出示几组同音字:香—乡;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认读,说说这几组汉字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师小结:每一组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这样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师谈话:汉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区别它们。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读“选一选,填一填”中的句子,尝试将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中,再读一读。
2、指名生朗读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填这个汉字。
3、根据生的交流情况师明确:
“青”指的是一种颜色,“清”是三点水旁,一般用来表示水很干净,所以第一句话应该这样填;“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见、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等”,所以第二句话的括号中应该填:“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师出示相关练习:
qīng:()色、()水、()蛙、()洁
zài:()会、()哪里、()也不会了、我()早晨读书。
(2)生根据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进行填空,并说明原因。
5、拓展练习。
(1)师出示另外两组同音字:香—乡;夕—西。指名生认读。
(2)鼓励学生分别用“香”“乡”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香”指的是味道;“乡”指的是家乡、故乡。
(3)鼓励学生分别用“夕”“西”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夕”指的是傍晚、夕阳;“西”指的是一个方向。
6、师小结: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
三、巩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语文园地三”中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口诀》,生齐读,并指名生说说音序查字法的几个步骤。
2、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一步:找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栏下找到相关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这一面,依次寻找,就能找到这个汉字。
3、根据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准、楼、伯”五个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这几个字的,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四、学习“日积月累”
1、生自主朗读这四则歇后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短语。
2、指名生分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师适当正音。
3、正音后再次让学生练习朗读,师提醒学生每行短语的中间部位要注意停顿。
4、师举例引导学生体会歇后语的表现形式:
(1)出示第一则歇后语,指名生朗读,指名生交流这个短语中出现了什么物品(小葱、豆腐),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葱拌豆腐”。
(2)师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生结合图片和生活体验说说这两种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有绿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读第一则歇后语,师引导学生体会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生自主朗读并比较每则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6、指名生朗读剩下的三则歇后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师适当讲解并小结:这几则短语,前半部分讲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比喻的意思,整句联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像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语。
7、大致理解这四则歇后语的意思。
师描述一种情况,鼓励生说一说用哪一条歇后语比较适合。(如:一位同学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当他拿着试卷回家的时候,心里十分紧张,担心爸爸妈妈会批评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
8、通过师生对读、自由朗读、联系意思等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歇后语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歇后语,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它们,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它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对话。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狐狸是怎么骗到乌鸦口中的肉的。
3、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爱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4、初步了解《伊索寓言》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指名生说说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2、师相机小结: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坏主意;而乌鸦呢,浑身长着黑色的羽毛,叫声也很难听。这两种动物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故事标题:狐狸和乌鸦。指名生朗读题目。
二、初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师播放故事的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学生或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狸主动向乌鸦打招呼,乌鸦没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狸问候乌鸦的孩子,乌鸦还是没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狸夸乌鸦的羽毛漂亮,嗓音动听。
第5自然段:乌鸦得意地唱起了歌,结果肉从嘴中掉了下来。
第6自然段:狐狸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引导学生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狐狸想骗乌鸦嘴里的肉,就主动向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乌鸦的羽毛和嗓音,结果乌鸦上当受骗,嘴里的肉被狐狸骗去了。)
三、再读故事,理解被骗原因
1、师过渡: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故事,看看狐狸都用了哪些方法?乌鸦的反应又如何?
2、生自主阅读故事,边读边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生交流,师在以下地方重点指导:
狐狸的表现:
(1)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眼珠一转”体会狐狸在动脑筋,想办法与乌鸦套近乎;抓住“亲爱的”“您”这两个称呼体会狐狸对乌鸦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赔着笑脸”体会狐狸为了达到骗到肉的目的,不在乎乌鸦的不理睬,通过问候孩子来向乌鸦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摇摇尾巴”这个动作体会狐狸继续讨好乌鸦的心理。
(4)师质疑:狐狸是真的喜欢乌鸦,才会主动与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赞乌鸦的吗?引导学生在刚才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狐狸是为了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才主动与乌鸦打招呼套近乎、问候乌鸦的孩子、说假话来拍乌鸦马屁的。
(5)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结合狐狸的动作和表情读出狐狸的虚伪和讨好的语气。
乌鸦的表现:
(1)指名生交流乌鸦的变化:没有回答—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结合狐狸的表现和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乌鸦在狐狸一步一步的讨好下,逐渐放松了警惕,把狐狸的假话当成了真话,最终上当受骗。
4、鼓励学生探究乌鸦上当受骗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爱听好话和假话,喜欢别人奉承,就会让别人抓住你的弱点,从而上当受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本书(师多媒体出示《伊索寓言》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2
习作要求:
长城、索桥、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遗迹,我们来写写介绍遗迹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我国遗迹的资料;搜集熟悉的遗迹导游词。
教学目的: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刚才我模拟情景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遗迹。
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一些遗迹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秦始皇陵兵马俑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模拟情景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7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铁索桥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铁索桥,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铁索桥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铁索桥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铁索桥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迹,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应表达的语气。
3、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归纳: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4、组内读句子的,比比谁读得好。
5、拓展:
⑴游戏强化标点用途: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点,各说一句话,互相表演,表达自己扮演的标点所表达的语气。
如:生1:吃饭啦!
生2:吃饭啦?
⑵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⑵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⑶小组汇报。
⑷游戏巩固生字。
2、我会连:
⑴生读一读,连一连。
⑵交流。
⑶拓展练习:
打开()茂密的()()的乌云
辨别()满天的()()的空气
寻找()清新的()()的枝叶
3、读读背背:
⑴自读节气歌。
⑵说说自己已知道的节气。
⑶再读读后面的24节气的名称。
⑷对比说说儿歌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
⑸看挂历,具体的了解24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感知动物的奇妙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交流互动
1、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1、当解说员:
选定自己最喜欢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爱、活泼……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四、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五、赠送作品,互相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生说说自己课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识。比如:风景图片,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采集、制作动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标本,那么可以说说该标本的生活习性,样子等。
3、全班交流。
二、宽带网,拓展学习导语
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呀,大自然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两种有趣的动植物。
2、在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选出组内的小博士。
3、号召学生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课后反思】
学生对自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如何有效提高孩子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为他们的搜集创造条件,是一个难题。如果这个难题未能得到解决,孩子的综合实践将是一句空话。“展示台”“宽带网”的设计,都说明在这一册更注重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这同时也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虽然兴趣浓厚,但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我校是寄宿制的,有时就根本不具备同公办学校学生的条件,他们在放学后,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搜集,但我班这么多学生,光靠老师一人指导,而且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够,非常不便,学生也只是一时兴起,真正做到的也只是少数几人。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4、读背《弟子规》节选部分。
【过程与方法】
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2、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初步具有辩证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
难点
1、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2、明白《弟子规》节选内容的道理。
3、初步具有辩证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读读《弟子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难点
正确区分词语。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教材所给词语,学生齐读。
2、出示词语相应的图片,请学生认一认。
3、识字。
(1)出示生字:
厨 厕 厢 厦 穴 窟 窿 窑 窄
(2)自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前四个字都含“厂”;后五个字都含“穴”。
(4)“开火车”读生字。
(5)认字比赛。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看谁先读准字音。
3、小结。
(1)指名读词语,小组比赛读词语。
(2)看图说词语。(出示与词语对应的图片,学生说词语)
(3)分组讨论:借助图片,想想厂字头的字与什么有关,穴宝盖的字与什么有关。
“厨、厕、厢、厦”都是厂字头的字,它们大多与房屋有关;“穴、窟、窿、窑、窄”都是穴宝盖的字,它们大多与洞穴、房屋有关
(4)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厂字头的字和穴宝盖的字?(学生自由说)
(厂字头:厅、原、厩等;穴宝盖:窝、窗、窃等。)
四、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1)出示不同的笑脸,请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
(2)出示词语,指名读。
微笑 狂笑 傻笑 笑眯眯 笑呵呵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3)同学们,这些词语都是表示“笑”的,你们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微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
狂笑:毫无顾忌、放纵地大笑。
傻笑:无意义地一个劲儿地笑。
笑眯眯: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笑呵呵:形容笑的样子。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破涕为笑:停止了哭泣,露出了笑容。
哈哈大笑:形容开怀地大笑起来。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
(4)同学们,现在你们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能选择自己想表演的词语在小组内演一演吗?
(5)全班表演交流。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试试怎样读更好。
(1)出示句子: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2)指导学生感受加点部分的意思。
做一做“连蹦带跳”的动作;“难为情”是怎样的表情?“和颜悦色”的意思是……
(3)指导学生从加点部分中体会说话人此时的心情。
“连蹦带跳”说明小马很高兴;
“难为情”说明小马觉得不好意思;
“和颜悦色”说明老师很有耐心。
(4)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读每句话时应用什么语调和语气。
(5)同桌互读。
(6)指名读,师生共评。
五、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五
厨 厕 厢 厦 穴 窟 窿 窑 窄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积累几个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2、读背《弟子规》节选部分,感悟其中的道理。
3、朗读《好天气和坏天气》,从文中懂得一定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读背《弟子规》节选部分。
难点
从《弟子规》中明白一定的道理,从《好天气和坏天气》中感悟到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三、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让学生找找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泡泡框中的提示来发现。)
2、学生自主回答,这些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
3、指名学生回答每个词语中每个字的大体意思
4、你还能说出这种结构的词语有哪些吗?
(如:寒冷、弯曲、愤怒、跳跃、奔跑、思念、欢乐等。)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这四句话,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学生齐读。
5、说说从这几句话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6、学生自由发言。(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7、学生再读,尝试背诵。
五、我爱阅读
1、自读短文,读准字音。
2、学生针对短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
3、教师质疑:
(1)老奶奶为什么哭?
(2)老爷爷为什么笑?
4、学生回答问题。
5、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眼中的“好天气”和“坏天气”。
6、教师小结。
同学们,还记得《玲玲的画》吗?正所谓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一个人眼中的坏天气却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好天气,所以,我们遇到问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五
收拾 寻找 伙伴 街巷 骄傲 奔跑
多角度看问题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扩写段落。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指导他们的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词语、段落的特点,提高他们对词语运用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思,从而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三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词语、句子的重点,让学生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体会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在“故事创编”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原文与新作的不同,从而让他们明白创编故事的要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摒弃了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模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同时,让孩子们多读,达到当堂成诵。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乞巧》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致使同学们对我国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讲解详细,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备课素材
古诗相关资料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这首诗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乞巧:中国古时风俗,是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乞巧的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五》08-11
语文园地五的教学设计08-09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8-08
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9-18
《语文园地五》的语文教学设计10-05
【精】《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9-23
【荐】《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6-07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推荐】10-16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精】05-20
【推荐】《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