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06 19:35:03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精选7篇)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2-1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做早餐、沏茶、烙饼等家务劳动的分析、研究,体会如何安排节省时间。

  2、了解运筹思想、尝试用数学方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名学生3张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上课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你们早上几点起床?起床之后做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2、师:小明是早上7:00起床的.,他是一个非常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他先洗脸刷牙(10分钟)(边说边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自己做早餐,小明用锅煮鸡蛋,煮鸡蛋时间要长一点,这样才能预防禽流感,他就耐心地等呀等呀,15分钟后,鸡蛋煮熟了;接着他又用微波炉热牛奶,花了5分钟;最后他开始吃早餐,用了15分钟。

  3、师:小明做好这几件事情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生:45分钟

  师:现在是早上7:45,小明大叫一声“我迟到了!”

  师:小明为什么会迟到呢?(出示图片)我们再看看小明做这几件事的过程,我们能不能帮他想想办法?怎样做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才能确保他不迟到呢?

  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示改进方案。

  师:“为什么要把洗脸刷牙、热牛奶与煮鸡蛋同时进行呢?”

  (预设:生:“因为利用等待鸡蛋煮熟的时间洗脸刷牙和热牛奶,就可以节省15分钟,现在总共只要30分。”)

  师:从这件事说明,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事情,时间是可以节省的,相信小明以后会合理安排早上的时间,再也不迟到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12—11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对事情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能目标

  1.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2.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

  2.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培养整体考虑决定事件顺序的习惯,和综合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情境)

  星期六,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去小明家看看?

  2、探究新知,掌握规律:

  (1)沏茶问题

  (课件)见了李阿姨,小明怎样说?小明很有礼貌的请李阿姨坐下,还要给李阿姨沏上一杯热茶。沏茶的步骤有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读时间表)

  师:如果你是小明,怎样安排这些事,使李阿姨能尽快喝上热茶?一共要用多少时间?

  学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展示时间安排

  板书:1+1+8+1=11(分)

  指出,这就是流程图,下面要再写出时间的计算。

  (2)总结方法:有时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做,这就是优化。通过刚才解决的问题,你说说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再做其它事情可以节省时间。

  联系生活举例。听广播与刷牙、洗脸、吃饭、读英语。

  (3)烙饼问题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妈妈准备作他最拿手的烙饼招待李阿姨。我们来看看妈妈是怎样烙饼的?(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次最多能烙两张饼

  生:两面都要烙

  生:每面3分钟

  师: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烙?

  学生回答演示生:6分钟。烙一面需要3分钟,两面就要6分钟。

  师: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学生回答并演示

  生:6分钟。因为一口锅可以烙两张饼,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就和一张饼一样,也是需要6分钟。

  师:如果烙三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这么多答案,下面请同学们先思考,操作一下,再以小组为单位,用圆片代表3张饼,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然后将你们的方案,填到你们的表格中。

  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烙的?(两人合作一人填表,一个操作)

  方法1:

  生1:先两张同时烙好,需要6分,再烙好剩下的一张,需要6分,共烙4次,花了12分。

  师:有没有比他们更快的方案?

  方法2

  生2:第一次先烙饼

  1、饼2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1和饼3的反面,也需要3分钟,总共用了9分钟,共烙3次。

  师:大家明白吗?谁再来演示演示。

  师:课件演示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师边演示边讲解,其他学生一起操作:

  我们先烙饼1的正面和饼2的正面,3分钟后,把饼2拿出来,再同时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1熟了,接下来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反面,3分钟后饼2和饼3也熟了。

  师:这种方法为什么快?

  生:锅里一直都有两张饼。(课件出示:烙3张饼的两种方案)

  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样不浪费时间,烙的最快,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

  (4)拓展提高,总结方法师:烙4张饼怎样烙最快?

  生:2张2张地烙,需要12分钟

  师:烙5张饼怎样最快呢?(同位交流)生:先烙2张,再用最佳方法烙3张,用15分钟

  师:烙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生:用最佳方法烙3张2次,用18分钟生:2张2张的烙3次,也是用18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用18分钟,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喜欢3张3张的烙,这种方法比较好玩。

  生:我喜欢2张2张的烙,这种方法省劲,3张3张烙太麻烦了。

  师:我也喜欢2张2张的烙,同样的时间,这种方法比较省劲些。师:烙7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

  生抢答:21分钟

  师:这么快就想出来了,说说你的想法依次说出8张、9张、10张饼的烙法

  师:观察这张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多用三分钟,你看5张饼是15分钟,6张饼是18分钟,那7张饼就是21分钟

  规律1:用最优化的方法烙,饼的张数乘每面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少时间

  板书:每面所用的时间×饼的张数=所用的最少时间

  师:从饼的张数和烙饼的方法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规律2:我还发现了双数张时是2张2张的烙,超过3张的单数张都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师:如果烙20xx张饼需要多少时间?

  3、实际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问题,大家看。(课件出示早晨时间安排)学生写出流程图,再写出计算过程

  (2)师:同样在美味餐厅里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课件出示早晨时间安排)

  (课件出示星期天,餐厅里来了3位客人,他们每人点了两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师:先想一想,再和挨着的同学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应该按怎样的顺序?你的理由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小结:炒菜的时间相等,等候的时间不一样,哪一种方法能让客人等候的时间短一些呢?(同时进行尊老爱幼思想的渗透。)

  (3)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说一说。

  4、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效率。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沏茶的策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讨论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增强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两种:

  1、语言激趣:看谁能挑战成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在学法上,着重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学习,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是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帮小明的.妈妈以最好的方法让饼最快吃到嘴,今天想不想再挑战一下?好,那试试吧。

  二是探究新知。

  1、独立完成自学提示。

  2、让学生想一想,在平时沏茶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

  3、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方案。强化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体现了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4、展示不同的方案,让学生到黑板前用工序图摆一摆,并说一说设计过程。

  5、教师小结。

  反思:教师应把展示成果贴在黑板上。这里时间过长。

  三是巩固练习。

  共有三题,第一题是教材114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类似于例题;第二题是提升对合理安排的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让学生明确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约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到人身的安全和健康。第三题是联系实际,畅谈经验。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安排时间的经验。(课堂完成的不够好,超时。)

  四是课堂总结。

  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2、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人名言结束本节课,既和“谈话导入”环节相呼应,也能给学生以启迪。(本节课没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留总结的时间。)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4

  一、设计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

  二、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与策略选择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策略选择]

  根据确立的活动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学注重以生为本,教师注重角色的转变,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开展探究学习、开放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导入,适时引导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家中来客人”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教学问题,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主动参加学习过程。

  2、设置认知冲突,探究最优方案

  以“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和“怎样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饼?”这两个问题冲突为线索,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真正的做到拔出萝卜带出“泥”,而这“泥”恰恰是本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最优方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币、纸片。

  五、活动流程设计及意图

  1、预设情景: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多媒体出示)

  师: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各项工序图)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5

  一、学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

  二、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理解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可以节省时间。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重点

  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四、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并掌握流程图的画法。

  五、学习过程

  (一)联系生活,游戏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今天咱们用一些语文知识开始这节课,好不好?那么请大家用“一边…一边”造个句子。指生回答。(及时评价,引导事件的合理性)老师点评,能够同时进行吗?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自主探究引入探究内容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张图片(课件出示)。大家认识他吗?生:不认识师:他是老师的偶像,华罗庚(课件出示)。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因家境贫穷,从小就失去了在学校学习的机会,但是他凭着自已对数学的一腔热情,自学完成了高中、大学的课程,勤奋学习,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数学,是数学界的英雄,也是中国的骄傲。师:华罗庚爷爷身上发生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华罗庚沏茶》,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课件出示)华罗庚有次读书到深夜,想喝茶。但是发现家中的水壶里有水垢(g?u),想喝茶需要洗水壶、接水,还需要找茶叶、还得烧水、洗茶杯、沏茶……怎样才能尽快喝到茶呢?师:要喝上一杯热茶,一共需要哪几个步骤?指生回答师:老师把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已经给大家统计好了。(课件出示)问题:请你帮华罗庚爷爷设计一种方案,让他快速喝到茶。

  2、自主探究要求:

  (1)先独立思考,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再将设计方案写在练习纸上。

  (3)最后计算出沏茶所需的时间。

  观察学生做题情况,指生上台展示(其它同学同桌讨论,看一看谁的方案更合理)

  3、学生展示:预设情况: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共14分钟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找茶叶(1分钟)茶杯(2分钟)共11分钟问:比较两种方法,哪种设计能让华罗庚爷爷尽快喝上茶呢?为什么?问:(板书:同时)接水、沏茶能同时进行吗?(板书:顺序)师:能同时做的事情竖着摆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表示顺序,是不是更清晰呢?(边说边画箭头,出现流程图)师:沏茶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其中却展现出了时间管理带来的效益。我们的华罗庚爷爷就是通过这件小事找到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出了优化思想,帮助人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巩固练习

  师: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大家不注意保暖的话就容易生病。

  1、小红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她应如何合理安排下边的事情?

  总结:合理安排时间要先考虑做事情的顺序、再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师:那下面这道题你会解答吗?课件出示

  2、节日礼物马上要过元旦了,佳佳想亲自准备一顿美味的晚餐,送给妈妈当作节日礼物。佳佳仔细计算了一下时间,发现洗米需要3分钟,蒸米饭需要20分钟。另外,洗菜、切菜、炒莱共需要10分钟,准备碗筷需要1分钟。佳佳应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指生回答课堂板书合理安排时间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洗茶杯(2分钟)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6

  活动内容:

  合理安排时间

  适用年级:四年级

  活动目标:

  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4、通过数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的是什么?

  生:时间。

  师:是呀,时间是最长的而又是最短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安排它呢?为了讨论这个话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看,她是……

  生:佳佳。

  师:我们来看看佳佳小朋友星期天的安排。先来看她的早晨。

  二、展开活动

  活动一:起床后

  师出示图片。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1:佳佳起床后,就洗脸刷牙、听英语、烧饭、吃饭。

  生2:佳佳起床用了2分钟,洗脸、刷牙用了3分钟,听英语12分钟,烧饭用了18分钟,吃饭用了8分钟。

  师:做完这些事,佳佳一共用了几分钟?

  生3:43分钟。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4:28分钟。

  师:你们各是怎么想的?

  生3:把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加起来。

  生4:先起床、烧饭。在烧饭的同时听英语、梳洗,最后吃饭。共用28分。

  师:你觉得哪一种安排比较合理,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5:我觉得28分钟的安排比较合理,因为省了很多时间。

  师:为什么会节省那么多的时间?

  生6:因为把事情穿插起来做,节省了很多时间。

  师:节省了多少时间?

  生7: 43-28=15

  师:15分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看来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

  师:这种最合理的安排谁还会说?你会在本子上表示出来吗?

  生1:先起床2分钟,接着烧饭18分钟,同时梳洗3分钟、听英语12分钟,最后吃饭8分钟。一共用了28分钟。

  生2:(1)起床2分钟

  (2)烧饭18分钟(梳洗3分钟,听英语12分钟)

  (3)吃饭8分钟。

  生3: 起床 烧饭 吃饭

  2分 18分 8分

  梳洗 听英语

  3分 12分

  师: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最好,好在哪里?

  生4:我觉得第三种方法最好,整个过程很清楚,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

  生5:我也觉得第三钟方法最好,不仅能清楚地看出事情的先后顺序,而且时间也可以标在下面。

  其余学生也点头表示赞同。

  师:我们把这种表示的方法叫做流程图,用流程图表示比较直观方便明了。

  师:你们真能干,给佳佳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不仅合理安排时间,节约了时间,还用流程图把事情的先后顺序清楚地表达出来。

  活动二:烧水沏茶

  师:家里来客人了。佳佳又做了些什么呢?

  出示:佳佳忙着给客人烧水沏茶。拿茶杯要1分钟,准备茶点要6分钟,等水烧开要7分钟,放茶叶要1分钟,泡茶1分钟。

  师: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吃上茶点,佳佳怎么安排最合理?请把你的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并计算出时间。

  生1:拿茶杯 烧水 泡茶

  1分 7分 1分

  准备茶点 放茶叶

  6分 1分

  1+7+1=9(分)

  生2: 烧水 放茶叶 泡茶

  7分 1分 1分

  准备茶点 拿茶杯

  6分 1分

  7+1+1=9(分)

  师:如果准备茶点用了9分钟,完成这么多事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10分钟。9+1=10分

  生4:不对,要11分钟。因为在烧水的同时可以先准备茶点,准备茶点的时间已经超过烧水的时间2分钟。算式应该是:7+2+1+1=11分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事情穿插起来做,就能用最少的时间干最多的事情。

  活动三:排队结帐

  师:客人走了,佳佳来到了楼下的小超市去购物。结帐时,很凑巧两位小朋友彬彬和婷婷也同时来结帐。可是结帐处只有一个,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是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彬彬说:我结帐大概要7分钟,你们先来。

  婷婷说:我结帐大概要2分钟,你们先来。

  佳佳说:我结帐大概要4分钟,还是你们先来吧。

  师:有几种排队的方法?

  生:有6种,如彬彬排在前面,彬彬 婷婷 佳佳,彬彬 佳佳 婷婷,有两种情况。3个人就有6种不同的.情况。

  师:什么是三人等待的时间总和?请举例说明。

  生1:不管怎么安排,他们等待时间的总和都是13分钟。

  生2:不对。如果是彬彬 婷婷 佳佳。 彬彬就不用等了,而后两个人要等在那里,轮到婷婷了,佳佳还等在那里。所以时间的总和不是13分钟,要把他们在等的时间全都算进去。

  生3:我对生2的话有意见。彬彬自己结帐时也要等7分钟,这个时间也要算进去。

  生4:如果是彬彬 婷婷 佳佳这样的顺序,他们等待的时间总和应该是7 3+2 2+4=29分。

  师:怎么安排,三人的等待时间的总和会最少?

  生在本子上试算。

  生5:要按照婷婷 佳佳 彬彬 这样的顺序进行,所用的时间总和是2 3+4 2+7=21分。

  师:谁能说出他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6:2 3表示婷婷在结帐时,三人共等了6分钟。4 2表示婷婷走后,佳佳和彬彬共等了8分钟,最后的7表示彬彬在结帐时等的时间,因为其他两人已经结完帐走了,剩下只有一个7了。

  师:还有更少的吗?

  生纷纷摇头。

  师:这样排队说明了什么?

  生:让用时最少的人先来,用时最多的人最后来,这样三人等待的时间总和是最少的。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问题中,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5、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

  师:那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是啊,真聪明。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安排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数学广角里一起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

  妈妈叫小明帮忙烧水、沏茶。

  1、想一想,如果要沏茶的话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看一看,小明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分别是多长时间呢?谁能说给大家听。(出示课件,指几名学生说图意)。

  3、小明要做这么多事,如果一件一件的.做,需要多长时间呢?(14分钟)。

  5、展示不同的方案,并让学生述说设计过程:(指名学生到黑板前用图片摆一摆。)。

  6、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知道:如果一件一件的做每一件事情的话需要14分钟,而我们这样合理安排了之后,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我们的方法是什么呢?对,同时来做几件事情,在合理安排时不仅要考虑到哪些事应该先做,而且还要把能同时来做的事情,安排在同时做,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做更多的事情,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114页做一做第2题。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小红由于穿衣饮食不注意患了感冒了,她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出示信息:我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

  (1)、你知道小红现在想干什么吗?

  展示吃药时所有做的事情。

  (2)、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小红才能最快可以休息?我们来帮小红安排一下时间吧!

  (3)、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4)、同桌交流。

  (5)、指名汇报。

  2、小明放学回到家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干什么?对,他想尽快吃上饭。可是妈妈做饭要做这么多事情呢,怎么样才能尽快地让小明吃上饭呢?小明需要等多长时间呢?咱们来帮妈妈设计一下吧!

  (1)、学生思考后把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板演。

  (3)、集体评价。

  如果你是我,你将如何安排时间?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汇报。

  四、拓展延伸。

  指多名学生回答。

  2、你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吗?你对此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3)、妈妈一边择菜,一边听广播。

  (4)、小丽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不能同时做?

  教师小结:可见,在安排时间上,不能只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它的合理性。

  五、总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合理安排时间实际上是“最优化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最早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来的。在数学中叫“统筹方法”。刚才,我们感受到的统筹方法只是节省了几分钟的时间,但它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就能节约大量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老师希望大家也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最后老师把华罗庚爷爷的一句名言送给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小学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08-12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学设计05-30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08-13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09-12

合理安排教学设计08-11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参考08-07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 (精选10篇)10-31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06-27

合理安排时间的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