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这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数据。
1、教学中,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
2、在探究新知时,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使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格子不够的认知困境中,自觉地进行探索、交流,最终把认知指向“1格表示2个数据”这一新知的前沿。
3、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探索、交流,开展数学操作,主动构建起“以一当二”的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三样早餐都是什么。
生:牛奶,豆浆,粥。
师:同学们喜欢这三样早餐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就将这三样早餐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三个组。现在我们看一看四(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设计意图:爱吃是小学生的天性,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统计表。
2、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的数据。
生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生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3、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4、学生在组内汇报各自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5、各组汇报并展示各自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96页的两个条形统计图)
6、学生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并说出区别。
(全班交流)
预设生1:左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数据。
生2:右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数据。
7、思考: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用哪个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有时由于数据偏大,在画条形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数据。
8、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9、思考:如果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组内讨论,各组汇报。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半格表示1人。
设计意图
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对比两个统计图的区别,发现“以一当一”的局限性,总结出“以一当二”的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通过将较大的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用1格代表5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存在的意义。
1、使学生经历动态数据的.统计过程。
通过统计一个路口几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使数学贴进生活,让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学习统计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预测20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种车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段时间内一个路口车辆过往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记录各种车的数量。
(学生自主记录,并汇报记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引入新课,更是激发矛盾,学生在没有分工合作的情况下,独自去记录各种车的数量,表现出手足无措,因为记住了这种车又记不住另一种车,于是学生自己提出遇到的困难。这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同时记录各种车的数量?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分工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8页上面的统计表。
(1)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有几种车。
(2)学生分组讨论是否可以把这个统计表用“1格代表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3)各组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
(4)说说在绘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用1格代表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太麻烦了)
(5)讨论:如何解决上面遇到的难题。
(6)小组汇报。
生1:可以用1格代表3辆车。
生2:可以用1格代表4辆车。
生3: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
……
(7)教师引导学生用1格代表5辆车绘制条形统计图。
(学生在教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在组内展示作品)
(8)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各组的代表作品。
2、分析数据,合理预测。
(1)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
①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个数据比较合适?
②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③猜一猜,20分钟后,这个路口开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种车?为什么?
(2)各组学生讨论上面的问题,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全班交流。
3、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教材98页下面的统计表,学生观察,思考:每格代表几个数据合适?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
新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乡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本节课的表现结果,再一次参与统计,深切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及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 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怎样描述统计图中的多个项目及图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 课前谈话,分散教学难点
二 创设情境,呈现数据素材
1、谈话,说说各位学生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2、你还会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统计结果吗?
三 设置问题情境,探索解决方法1、讨论,怎样将上表绘制成统计图 合作完成两张统计图
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能看出什么?感知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进思考(1)提出疑问(2)讨论解决办法
怎么合并?两个直条放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哪个是表示男生,哪个是表示女生?
(3)学习图例,介绍图例的重要(4)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4、揭示课题
四 、分析数据
1、分析上图,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2、比较两种统计图3、小结
五、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分析“城乡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哪儿表示城市学生的情况,哪儿表示农村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3)分析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2、课堂表现情况统计(1)对本节课的表现作自我评价(2)小组统计(收集数据)
全班汇总(整理)
(3)绘制统计图(描述)(4)分析
六 、小结评价1、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 有什么收获?
2、评价 鼓励
教学反思:设计这堂课时我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单式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中心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教学前我翻阅了第一学段所有有关统计的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能做好的事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鼓励他。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1页3、4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设计06-29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1-24
《条形统计图》的课程教学设计08-14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2-28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3-01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2-12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2-28
《条形统计图》的课程教学设计08-12
条形统计图复习教学设计01-26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