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2 11:29: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雪梅》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雪梅》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雪梅》教学设计4篇

《雪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梅

  白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读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雪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降”“骚”“逊”“输”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了解诗的大意,体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感受诗人细致的观察,体会古诗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人细致的观察,体会古诗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引向学习。

  1、过渡语:只要我们留心生活,身边处处有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每一道风景都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它会带给我们一种震撼的美。请大家细致地观察,说说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p2)(播放视频,生观看)

  师:你们观看得好投入啊,谁来说说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小结:古往今来,诗人们往往大多把梅和雪放在一起写。只有梅花而没有雪花的衬托,就不能显示出梅花的品格;只有雪花而没有诗歌的咏叹,也不能显示雪花的雅韵。

  2、记得我们二年级学过王安石的《梅花》,大家一起来诵读一下吧。(生读p3)王安石是怎么观察梅花的呢?谁来说说?(生说)王安石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诗人卢钺又是怎么观察梅花的呢?他与王安石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雪梅》。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p4,边说边板书课题,书写的时候强调雨字头的写法:雨字变成雨字头要注意,第二笔长长的"一竖变成一点,第三笔横折钩变成横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说印象深刻的画面,渗透本单元细致观察的单元主题;切合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复习旧知王安石的《梅花》,引出新知。)

  二、质疑解惑,问题引领。

  过渡:《雪梅》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卢钺,那卢钺是怎么观察雪梅的呢?

  1、下面就让我们按照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读,读出节奏,诵出韵律。开始读吧。(p5)

  2、检查字词。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生字都认识了吗?(1)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p6),自己试着读一读。

  (自读,指一生读)

  重点说说“降”和“阁笔”。(p78)(课件展示降和阁笔)

  看样子字词你们都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梅花朵朵开”的小游戏,只要把字词全读正确,美丽的梅花就会开满枝头。谁愿意来啊?(指一生读,齐读)(p9)

  3、检查古诗的朗读。

  生字词你们全都认识了,真不错。古诗不知道读得怎么样?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老师是以223来划分节奏的,这首诗押的是“ang”韵—降、章、香,在读这几个字的时候声音可以稍微延长一点。谁来读一读?(指生读)(p10)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读,读出节奏,诵出韵律;以“卢钺是怎么观察雪梅的呢”这个问题引领孩子的学习。)

  三、理解内容,合作探究。

  1、要想把古诗读得更好,还需要我们了解诗的大意。(p11)现在谁先来说说前两行的意思?谁再来说说后两行的意思?

  2、是啊,梅以香为美却比不上雪白,雪以白取胜却输给梅一段清香。那这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一读。(p11配乐)(自读,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古诗的意思,体悟古诗蕴含的道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为以下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感受观察,体会表达。

  过渡语:梅花雪中绽放,清香幽幽。

  (一)感受诗人的细致观察

  1、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由此“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成为了千古名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诗。思考诗人是从哪些方面对梅和雪进行了细致的观察?(p12)(板书:观察)

  (预设生:诗人是从颜色和香味两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雪比梅花白,梅花比雪花香。)

  师:是啊,诗人是从视觉——雪比梅白和嗅觉——梅比雪香入手,一色一香,观察入微。(板书视觉 嗅觉)

  2、师:诗人观察得仔细,这都得益于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诗句,诗人们运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分别都运用了哪些感官?(p13)

  (课件13出示拓展诗句,连一连)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小结:我们再把这两句诗读一读,用心体会一下诗人是怎样运用各种感官来进行细致观察的。

  (二)体会古诗准确生动的表达。

  诗人正是因为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所以才表达得准确生动。让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你对诗中的哪个字词最有感触?并说说你的看法。(板书:表达)(p14)

  预设1:“三分白”和“一段香”

  师:“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并且差的不是很大。这样就准确巧妙地托出了二者的长处与不足,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雪只是比梅白那么一点点,梅花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香。

  过渡语:你理解地很深刻。我们继续来讨论让你最有感触的字词。

  预设2:“逊”和“输”。

  师:“逊”和“输”,它们是一对近义词,这样可以令古诗词语更丰富,我们可以看出梅和雪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上表现出对方的优点,雪胜在“三分白”,梅胜在“一段香”。

  预设3:争和未肯降

  师:是啊。通过采用拟人手法来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拓展延伸:不仅是卢钺,诗人都非常讲究锤炼字词,比如这句诗中“绿”字的使用,就是一个经典。(p15)下面请同学们默读手中的资料,来了解一下王安石推敲字词的故事,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p15)

  拓展点评:“绿”全诗的点睛之笔,用“绿”字,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春风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经过锤炼的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能使诗作锦上添花,千古流传。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从视觉和嗅觉,一色一香,一长一短,观察入微,用词精妙。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巧妙地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揭示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真正原因。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体悟诗句,感悟诗句中的“观察”“表达”两个语文要素的呈现。适当地进行拓展练习,进一步感悟古诗中诗人的“细致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

  五、拓展训练,提高升华。

  1、过渡语: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雪梅》这首古诗,重点体会了诗人的细致观察、感受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诗人利用视觉、嗅觉等感官,并且应该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用心地思考,然后再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2、接下来,用我们学习《雪梅》的方法来学习《暮江吟》和《题西林壁》,看看这两首诗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先自学,之后小组内讨论。(p16)

  3、结课:刚才我们自学了《暮江吟》和《题西林壁》,你们也都有自己的收获。这两首诗与《雪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与《雪梅》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两首诗,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p17)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诵读一遍《雪梅》送给所有的老师们。(p18)

  (设计意图:回顾课堂所学,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学法迁移,学以致用,让学生自学《暮江吟》《题西林壁》,体会两位诗人是怎样进行细致观察和生动表达的`,交流收获。)

《雪梅》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咏物贴切自然,合乎情理,说理精辟深刻,很有启发性。尤其评梅之语,入木三分,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诗人从视觉—雪比梅白,嗅觉—梅比雪香入手,一色一香,一长一短,观察入微,评判独到。这种写得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巧妙地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揭示了“诗人搁笔费评章”的真正原因。在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是意在言外的,诗人借雪和梅的争春,告诫人们世上万物都各有千秋,无论何人都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文字生动精粹,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2、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雪花和梅花都是冬天的景物,都是报春的使者,它们各自的长处是什么呢?

  顺势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生字词

  2、解题+背景介绍

  3、听读古诗,边听边想象画面。

  4、看视频,思考诗中描写的景物。

  三、精读

  1、课件出示图片

  梅花和雪到底谁更美呢?我们看一看诗人是怎么说的。

  学习“梅雪争春未肯降”

  梅花和雪花各自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2、骚人阁笔费评章

  诗人放下笔,难以评论她们的高下

  3、梅须逊雪三分白

  梅花比不上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4、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思考:梅花和雪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现在我们知道了每句诗句的意思,你能来完整的说出整首诗的意思吗?

  梅花和雪花各自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放下笔,难以评论她们的高下。梅花比不上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缺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学完古诗,想一想: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好贵品格。

  从他们的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四、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雪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赏雪梅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放图片)

  师:美吗?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回答。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认读标拼音的字。

  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去掉拼音指名读。

  当小老师领读。

  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自己读,读出节奏。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男女生接读。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齐读。

  背读。

  领背。

  同桌互背。

  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悟道理。指名说。

  师: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板书)。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

  2.师读诗,简介诗意。

  3.生齐读。

  4.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5.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6.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雪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雪梅》教学设计12-22

《雪梅》教学设计12-22

《雪梅》教学设计范文04-09

语文《雪梅》教学设计07-08

卢梅坡古诗《雪梅》教学设计09-27

梅雪梅作文06-11

雪与梅05-21

雪梅作文06-30

雪与梅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