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2 13:40: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探究

  新知

  三、全课总结

  四、综合练习

  五、延伸拓展

  1、导入: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

  (1)定长(2)定点(3)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4、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3、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4、想一想:(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5、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

  教师板书:(1)直径:d

  (2)d=2r或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填表:P118 1

  4、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

  5、判断:P118 2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这片篮球场上要画一个最大的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同意的请举手。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

  师: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生认识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认识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中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然后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体化,同时已经学过了几种常见图形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前学的几种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无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故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学验证和知识深化、运用的机会。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的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形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圆形物体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在黑板上板书“圆”字,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指名回答)

  生:十五的月亮、轮胎、月饼、圆脸蛋、唱片……

  师: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用你手上的工具动手画一画。问: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

  二、探究特征

  师:刚才大家用各种工具画了圆,但是,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有的工具并不好用,而且大多数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画各种大小的圆呢?是什么?

  生:圆规。

  师:对,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就是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生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圆规有一个小圆柄,画圆时手要握住这个小圆柄,还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画圆时,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只脚要叉开,手握住小圆柄旋转一周。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生画圆)

  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组织交流)

  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大家看,我们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1、注意圆规这个针尖要固定在一个点上,我们画的图形才够圆。(板书:1、定点)

  2、圆规的两只脚之间的长度不能变,否则圆形不能闭合。(板书:2、定长)

  3、要用手握住圆规的这个小圆柄旋转一周。(板书:3、旋转)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再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看看是否画得更顺畅了。(生画圆)

  师:现在大家都已经学会画圆了,那么同学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画的圆都一样大呢?

  师:对!我们可以让两只脚固定,这样就可以画出固定大小的圆了。现在我们先拿出直尺,让针尖和铅笔头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把圆规固定好,在纸上画一个圆。

  师:这个针尖是什么?(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O)圆心,顾名思义就是圆的中心,刚才我们画的两个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圆心)圆心可以确定一个圆的位置,针尖固定在哪个位置,圆就在那个位置。(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大家看这个刚才画的两脚距离是3厘米的圆,要是有人问这个圆有多大,你们怎么回答呢?(半径3厘米的圆),对这个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用什么字母表示?(r)(指导书写r,说说什么是半径,作相应的练习)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小得多。请你在纸上再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大得多。(生画)

  师:刚才我们画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谁来说一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半径可以画几条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小的竞赛,怎么样?在一分钟内看看哪位同学在同一个圆里画的半径又多又好。(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请同学们用尺子来量一量这些半径,它们的长度到底是怎样的。(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能决定圆的大小的线段吗?

  生:直径。

  师画一条直径,讲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d)(做相应的练习)

  师:如果我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画直径,想一想:能够画出圆的所有直径吗?(板书:有无数条直径),同样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也相等吗?(板书: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师:请同学们量一量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发现?(r=d=2r)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比较快。(师报半径,生说直径;师报直径,生说半径。)

  师:大家还记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生拿圆片折,发现交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不错,大家有没有兴趣接受新的挑战呢?

  1、判断题。

  (1)在一个圆中,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半径总是直径的一半。(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5)圆内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

  (6)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欣赏图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时,而圆是平面曲线图形,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3、课标要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圆形纸片为主线,采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议议等数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耳辨析、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并通过多媒体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动手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

  4、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圆,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操作、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学生:圆规、剪的圆形纸片、彩笔、直尺、三角板。老师:圆规、圆形纸、直尺、彩笔、课件。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观察积累。

  1.课件出示三种车轮不同的赛车:“猜一猜,哪辆赛车会胜出?”(课件演示)、如果让你选乘其中的一辆车,你会乘坐那一辆呢?为什么?除了快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什么原因,第三辆车跑的又快又稳?课件显示车轮渐渐变为圆。其实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在那儿见过圆?把车轮做成圆形,车子就跑的又快又稳,有什么科学根据吗?在圆形里会藏着那些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2.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圆这种图形,除了圆你还认识那此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梯形、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体……

  你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课件演示)分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把平面图形再分成平面直线图形和平面曲线图形。板书: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赛车游戏,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抽出——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并为学习新知积累学生的知识表象。生活中,你在那见过圆形的物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回顾以前所学的有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分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组织学生,操作发现。

  1.教学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

  (1)做圆的方法:昨天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在纸上想办法画一个圆,然后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用圆规或用圆形物印)

  (2)折纸:拿出你剪的圆形纸片,跟老师一起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为了看得清楚,用直尺和彩笔画出折痕。换个方向再折再画一条。别停下来,继续折,继续画,比比谁折得快、画得多。

  师:还能折吗?画得完吗?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什么是圆心?(老师帖圆形纸,板书—)

  (3)认识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其实在折痕里还藏有很多有关圆的知识,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议一议、量一量、看看书、组内交流等办法来寻找圆的知识。比比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小组交流汇报有关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关系的知识。(配合学生汇报,教师进行动画演示。)

  小组:我们发现这些折痕都通过了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而且这此折痕长度都相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折痕都想等的?师:我们把圆里面象这样的线段叫直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直径?直径都有什么特点?(老师课件演示)为什么要说在同一个圆里?(老师用学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圆举例说明。)

  小组:我们组发现从圆心到圆上可以连接无数条线段,这些线段也都相等。师:我们把圆里象这样的线段就叫做半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半径?半径都有什么特点?(老师课件演示)为什么要说在同一个圆里?(老师用学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圆举例说明。)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呢?猜一猜?要想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怎么办?(检验)请大家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你是怎样检验的?(课件演示)你觉得这句话里那几个字非常重要?为什么?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用"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应用深化"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了解圆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圆的各部分特征。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通过创设情境、激励等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习画圆的方法

  画一个3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如果你有困难,可以看课本57页中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也可以向组内的同学请教)

  1.自学并尝试画圆。

  2.交流画法。(定圆心、定半径、画圆)

  3.了解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4.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

  (三)、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的1、2题。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感受圆之美,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圆形物体、简易的画圆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动画:平静的水面丢进小石子,泛起圆形的波纹。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生举例)

  出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图片欣赏)

  2、了解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感知圆的特征,并揭示课题。

  【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圆,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知圆形的美。通过观察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初步感知圆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知学习

  (一)画圆

  1、尝试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圆方法:

  (1)用圆形物体描圆;

  (2)利用老师制作的画圆工具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学生第二次用圆规画圆,深化认识。

  (集体学习,同伴互助学习用)

  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么画圆的?(课件展示)

  老师也可以仿照体育老师的方法,利用绳子和粉笔在黑板上画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

  【通过学生自主画圆与教师的示范画圆,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梯度,有利于学生对圆的本质的理解,并为下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做好铺垫。】

  (二)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教师用圆规画一个圆。

  2、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3、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4、介绍墨子的发现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写道:“圆,一中同长也。”(媒体出示)

  你是如何理解所谓“一中”和“同长”的?

  5、由“同长”引出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感受圆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6厘米的圆小。()

  (3)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两条半径一定能组成一条直径。()

  (5)判断下面两幅图,那幅图在画圆时体现出定点的作用,那幅图体现出定长的作用。(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和射击靶)

  2、出示古代的阴阳太极图

  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5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机动)

  1、体会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体会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研究的“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之后,新接触的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以及在圆的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此外,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容易明白,可是圆的特征比较抽象,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引导、归纳、概括而出,此外画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把圆内和圆的“上方”当作“圆上”,所以我把理解“圆上”的概念作为重点之一,归纳圆的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6---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体会圆的各点均匀性: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各点均匀性。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一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来完成所提出

  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圆的特征和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以突出重点;以小组合作讨论、并辅以游戏引趣、教师适时点拨等为手段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检查家庭作业。

  提问:把你昨天剪好的圆举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手中圆的?

  2、交流画圆的方法。

  用实物画、用圆规画、用半圆仪画。

  3、说一说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4、欣赏圆的图片,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生活中圆无处不在,圆很美,用途很多??

  5、小结导课 。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圆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能使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呢?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圆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圆的初步认识

  1、把手中的圆摸一摸,看一看,说说你的发现。

  面:平平的,边:光滑、弯曲

  2、出示立体图。

  圆能和它们放一组吗?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它们是立体图形,圆不是。)

  3、出示平面图形。

  圆能和它们放一组吗?为什么?圆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板书:平面 曲线 )

  (二)认识圆心

  1、通过操作找圆心

  (1)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

  (2)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2、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圆心o)

  3、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三)认识半径 直径及二者的关系

  1、教师从上衣兜里神秘的掏出一个系着一段细绳的小球,用手拽着绳子的一段,将小球甩起来(教师演示),你们看小球画出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很容易说出: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在黑板上展示小球成圆过程。

  讲解小球转动轨迹上有无数个点,这些点都在圆上。明确圆外、圆内、圆上的范围。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3、说一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5、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7、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8、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四)圆的画法

  1、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画圆。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画一个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工具画圆的方法。

  2、介绍圆规,让学生看课本第87页有关画圆的知识,并尝试画一个圆。

  学生看书后指名回答画圆的方法。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为什么全班同学画的圆大小不一?怎样才能是全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想把圆画在本子的右下角,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发现?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三、巩固发展

  (一)做“做一做”第1-4题

  1、第1-3题

  学生独立做,并集体订正。

  2、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再指名汇报。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三)解决问题。

  1、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呈“一”字型排开,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公平吗?你认为他们应当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2、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可是,没有一个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用绳子画圆)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1、2题。

  定点 d=2r 板书设计 决定 圆心 位置 决定 半径 大小 d2

  直径 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 O r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6

  1. 例1。

  编写意图

  例1是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圆,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同时为后面探究圆的基本性质做好准备。教材共呈现了3名学生用不同的实物来描摹画圆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且学生以前有基础,但因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从而为后面教学用圆规画圆做了铺垫。

  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师应在课前备好相应的学具,如茶杯盖、圆柱等用来画圆的物品,以便于学生活动。实际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 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2教学圆的认识和画法。

  圆的认识主要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分三个层次编排:首先让学生将画好的圆反复对折,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的概念。然后由圆心出发,定义半径和直径,并让学生探索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最后通过测量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并且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教材对用圆规画圆的编排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画圆的基本方法。

  “做一做”的第1题主要是巩固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第2题重点在于画出一个确定大小的圆;第3题让学生找出圆的圆心和直径,由于这两个圆都是画在纸上的,无法通过折叠的方法来确定,所以较难。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正方形的对称性来找圆心,只要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即可。第4题主要说明圆形物体具有易滚动这一特性,故车轮常做成圆形的,而车轴之所以装在圆心的位置,则是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故只有把车轴装在圆心处,当车轮滚动时方可使行进的车辆保持平稳状态。

  教学建议

  教材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来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故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活动,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可适时用问题引导探究的内容。如“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呢?”“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最后,教师应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对圆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

  教学用圆规画圆时,应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小组交流画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出画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主要应说明两点:一是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圆心和半径决定的,故画圆时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指定的长度为半径来画圆;二是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的长短,与圆心的位置无关。然后再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几个圆,逐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 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3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性。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复习对称特点及明确对称轴,然后说明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在实际操作中联系直径的含义来体会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一特性。

  “做一做”的第1题是总结性题目,在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第2题是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利用方格纸先描出对应点,再连线构成图形。

  4. 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第3幅图是一个圆内切于一个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故r=5 cm;第4幅图以梯形的上底为直径作出的半圆内切于梯形的下底,则梯形的高即为半圆的半径,故d=7 cm。

  第3题,使学生知道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第4题,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第3题的结论,通过移动尺子或用两个三角板同时夹住圆并垂直于刻度尺来测量出圆内“最长的线段”,也就是直径。

  第6题,可先固定一点,然后以此为圆心,用长为5 m的绳子绕此点旋转一周即可画出。

  第8题,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圆是曲线图形,而三角形和四边形是直线构成的图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教学理念:

  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即学会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总结出多种画圆的方法,能用圆规画出指定的圆。

  2、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圆的特征,能指出圆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操作和交流,能说出半径和直径的含义。

  4、通过动手操作能阐明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自主学习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来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1、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

  2、实物若干。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想想,在哪里见到过圆?

  2、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圆的影子吧。(播放自然界中图的美景)

  3、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板书课题: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

  二、探究感悟,理解概念。

  1、师:每个小组的信封里都有许多学过的平面图形,闭上眼睛,你能从中很快挑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交流。

  2、活动后汇报:(出示如下图)圆和我们学过的图形有何区别?

  3、师:(结合学生回答)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4、师:请学生闭上眼摸着圆的边想象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三、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我们先研究圆的画法:

  1)老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2)学生分四人小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用手画、沿圆形物体画一圈、用圆规画。分别展示自己画的圆)

  3)用哪一种方法画圆既正确又方便呢?说说怎样用圆规画圆(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师生共同板演。提问:用圆规画圆应注意哪些问题?

  4)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以30秒比赛的形式进行。

  (至此,实现了学习目标1)

  2、探讨圆心。(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一)圆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圆,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打开 ?? 反复折几次,你发现这几条折痕怎么样?

  师指出:这一点是圆的中心,给它起名字叫圆心。

  什么叫圆心?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

  圆心是个什么?(点)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

  3、探讨半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二)在你的圆上任意找一点,连接圆心和这一点得到一条线段,你还能画出这样的线段吗?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

  什么叫半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4、探讨直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三)拿出你的学具圆,用尺子沿着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直径。

  什么叫做直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至此,实现了学习目标2、3)

  5、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板书:d=2r,r= 1/2 d (在同圆或等圆)

  (至此,实现了学习目标4)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贵有疑”,因此在设计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便是水到渠成了。]

  6、(小组合作)讨论:圆的半径和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我能找:课本57页第1题。(检测学习目标2)

  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图略)

  (2)我能画:课本57页第2题。(检测学习目标1)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3)我能填:(在同一个圆内)(检测学习目标4)

  半径 3厘米 1.5分米 a米

  直径 10分米 b米

  (4)我能说:对的打“√”,错的打“×”。(检测学习目标2、3)

  ①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直线叫半径。()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③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④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拓展练习:

  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难易适中、有梯度,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生活性。一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五、反思过程,总结提高。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有遗撼的地方吗?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让我们再次走进生活中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总结既可以达到对新知识的回顾,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一次反思、评价,并通过老师的总结,升华对知识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心(o)——定位置

  半径(r)——定大小——无数条——相等

  直径(d)——无数条——相等

  d=2rr=d÷2 (同圆或等圆中)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线段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曲线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接着通过摸圆游戏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

  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我出示的自学提纲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有哪些?然后通过在圆中找圆心,半板和直径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

  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特征,然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

  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贵有疑”,因此在设计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为主线,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最后作业的分层布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通过折一折、数一数、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圆的画法的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圆规、直尺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主要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孩子们,见过平静的水面吗?生:见过。

  师:丢进一块石头,你发现有什么变化?生:荡起一个个波纹。

  师:这些波纹是什么形状的呢?生:圆形的。

  师: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圆形呢?

  生:……

  师:对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圆形,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请看!(课件播放)盛开的向日葵,被切开的橙子……)师:同学们,在上面你同样找到圆形了吗?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二、圆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师:老师的信封里也有一个圆,想看一看吗?生:想。

  师:可是除了圆还有一些其他的平面图形,也想看一看吗?(老师一一拿出来,生说名称)师:(课件)好样的,如果要从这一些平面图形把它给摸出来,觉得有没有难度?生:没有。

  师:怎么会没有难度呢?

  生:其他的有棱角,直直的,而圆是圆圆的。摸起来很光滑。师: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课件)生:线段围成的。

  师:而圆的边事弯曲的,所以我们说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课件)师:找到他们的区别后有没有信心把圆从里面摸出来?生:有。

  师:可是事情还是没那么简单,里面除了圆还有其它曲线图形。(拿出)生:(惊讶)

  师:同学们瞧。这个图形它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同学们会不会把它当成圆形摸出来呢?

  生:不会。这个曲线图形表面凹凸不平,而圆是很光滑的。

  师:(拿出椭圆)还有呢。这个够光滑吧?你待会儿该不会把它当成圆形给掏出来吧?

  生:不会,因为椭圆看起来扁扁的。而圆很匀称,怎么看都一样。师:说的好,椭圆这样看矮矮的、胖胖的。这样看呢?生:高高的瘦瘦的。

  师:而圆看起来很匀称,怎么看都一样。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比较,谁能从这些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师:好,你来吧。闭上眼睛,把手往前伸着,我把这些图形一个个放在你手中,你只需回答是圆不是圆就可以了。下面同学不能提示,根据他的回答作出判断。(动手感知)

  师:真厉害,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课件)围成圆的这一周,我们把它叫做圆上。在圆上的这一点A,我们就说A点在圆上。那外面的呢?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生:圆外。

  师:这里的一点B,外面就说B点在?(圆外)师:里面呢?叫什么?生:圆内。

  三、合作探究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这是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那么圆到底还有哪些特征呢?现在拿出准备的圆形纸片,我们来做个试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打开。结合大屏上的三个提示小组内合作探究。看看圆到底还有哪些特征。(课件出示)

  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学生合作交流)

  师:你们讨论完了吗?经过数次对折,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纸上留下许多折痕。

  生:我还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一点。师:是这样的吗?一起来看。

  师(课件):经过几次对折打开,纸上留下了这些折痕。你们发现了吗?(板书:长折痕)

  师:(课件)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一点,找到这一点了吗?用笔把它点出来。(板书:一点)

  师:我们把相交于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师:把你们的也标上字母。

  师:这些折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通过了圆心。

  师:对了,还有呢?生:两端都在圆上。师:既然两端都在圆上,说明它是一条什么?生:线段

  师:(课件)对了,我们就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还发现圆心把这些长折痕平均分成了许多短折痕。

  师:圆心将这些长折痕等分成了很多短折痕。是吗?(板书:短折痕)师:这些短折痕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的一端都在圆心,另一端都在圆上。

  师:(课件)像这些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我们就把它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半径r)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上面哪些线段是半径呢?(课件)

  师:很好,你能在自己的圆片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吗?别忘了表示字母,写上长度。

  师:通过折一折,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通过数一数,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半径有无数条。

  师:半径有无数条,同意的举手。(板书:无数条)光这样说是不够的,你能说出理由吗?生:折无数次

  生: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还有呢?还有理由吗?生(沉默)

  师: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原来你们都是懵的啊?你们是懵的吗?生:不是。

  师:哪些不是?(有人举手)有的同学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再次举起了手。好,你怎么想的?

  生:可以自己去画。师:可以去画。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给你们足够多的时间,你能画出几条?生:无数条。师:(摇头)前几天唐老师在另一个班上这个内容也探讨了这个问题,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圆有无数条半径。可是就有一个同学他不相信。回家以后他自己剪了一个圆,在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半径,一直画的看不到任何空隙了。他数了数一共是三百多条。第二天跑来就问我:唐老师你看!明明才三百多条,你怎么就说有无数条呢?

  生:(举手)换个大点的圆。

  师:他的意思是说:小伙子,你的圆太小了,换个大点的。是吗?

  师:可带来了问题,难道说大圆半径多,小圆半径少吗?或者我们干脆就把结论改为大圆半径有无数条?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画半径的笔细一些。

  师:同学们,别小看了刚才同学的想法,他其实一下子就告诉了我们数学最基本的地方。那就是线段它可以无限的细下去。一直细到看不见为止,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圆有多少条半径?生:无数条。

  师:听听你们的声音,中气都比原来足了。对不对?

  师:圆有无数条半径的特征我们已经探讨的比较清楚了。通过量一量,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想说的是: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两倍对不对?你的直径长多少?半径呢?

  师:那么你们的直径与半径长度也有这样的关系吗?师:谁能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生:d=2r

  师:也可以说?生:R=d/2

  (板书:d=2r r=d/2)

  师:除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我发现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生:我还发现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

  师:你们呢?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吗?所有的半径长度也相等吗?(板书:长度相等)

  师:通过量一量,大家又发现了所有直径长度相等,所有半径长度也相等。师:(收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好,我们来看,半径相等吗?生:不相等。

  师:刚才你们不是说所有半径长度相等吗?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它们不再同一圆内。师:现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在同一圆内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所有的半径长度也相等。

  师:看来,要使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这一特征成立,它必须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在同一圆内。(板书:在同一圆内)

  师:(收集一样的两个圆)现在它们在同一个圆内吗?生:没有。

  师:它们的半径长度相等吗?生:相等。

  师:现在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在一样大的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也相等。

  师:说的好不好?除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也相等。在相等的圆里,也是这样。(板书:等圆)

  师:同学们,通过折一折、数一数、量一量,你们都有了哪些发现呢?生:发现了圆心、半径和直径。

  生:也发现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师:它们是什么关系?生:d=2r,r=d/2

  生:还发现了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生:以及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也相等的特征。师:(课件)孩子们,其实我们的这些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所发现。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了:圆一中同长也。所谓的一中,指的就是一个?(圆心)同长呢?又指什么?生:半径一样长,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一致)他的这一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生:(激动的)自豪!!四、合作探讨圆的画法。

  师:发现了圆那么多的特征,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呢?师:那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生:可以用圆规来画。

  师:对了,古人就曾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就是手中的圆规。用来画圆。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用来固定圆心;另一只是画圆用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的叉开。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师:(巡视中)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画的比较好,但也有的同学画的不够理想。师:画好了吗?谁来说说画的不够理想的这些同学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生:圆心没固定好。

  生:画的时候没拿手柄,拿到下面了。

  师;你们刚才说到的问题,老师在你们中间找到了证据。一起来看,这张什么问题?(投影展示)

  生:太偏了。应该往中间画。

  师:往中间画?怎样才能画到中间去?生:将圆心固定到纸的中间。

  师:圆心固定在纸的中间,画的圆就在哪里?生:本子中间。

  师:也就是说,圆心觉定了圆的什么?生:圆的位置。

  师:说的非常正确。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再来看看这幅有什么问题?生:没连上。师:能连上吗?生:不能。

  师:猜猜看,估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肯定在画的时候改变了两脚直间的距离。师:同意他的看法吗?生:同意。

  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圆的什么?生:圆的半径。

  师:再接着画下去,是越大还是越小?生:越小。

  师:所以我们说,圆的大小取决于什么?生:半径的长短。

  师:对了,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的。与圆心的位置无关。师: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圆规画圆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黑板。师:(展示画圆方法)师:孩子们,根据老师刚才的画圆步骤和方法,你能再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吗?(学生再次操作画圆)

  师:画好了吗?举起来互相欣赏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吧。五、圆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课件)画好了圆,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生:篮球场。

  师:中间是个什么?生:圆。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而不是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呢?不知道篮球怎么开赛,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有点难。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开赛录像)

  师:从这段录像我们看见,裁判拿着球在圆心,队员在圆上,比赛一开始,队员就尽量将球传到自己的场地。现在你能解释球场的中间为什么是个圆了吗?生: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说的真好。这样大的一个圆,怎么画出来的呢?有这么大的圆规吗?生:没有。

  师:那该怎么画呢?生:……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不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用圆规也能画出一个圆呢?生:规矩不应该特指圆规,而应该指的是画圆的工具。师:看来古人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还是对的。六、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师:现在你们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这一现象了吗?生:……

  师:解释的太棒了。这实际就是在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的道理。师:看来简单的自然现象,有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数学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些能够用眼看到的圆,还有许多肉眼所看不到的圆。一起来了解一下。

  (课件)太阳美妙的光环、特殊仪器拍摄到的无线电波、说话时声音的传播。师:孩子们,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习: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习: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习: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56—58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4、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片。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

  同学们喜欢骑自行车吗?(喜欢)那么你们一定知道自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出示图片)

  为什么车轮设计成圆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学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师:除了车轮是圆形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2)学生举例。

  (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圆的图片:请大家看屏幕(课件演示)。

  (4)师:同学们我们不仅用圆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还将圆的一些特征巧妙的用于生活。

  (三)操作探究,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1、折一折,认识圆心。

  (1)让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圆形图片,对折后打开,换个方向后再对折打开,看有几条折痕,相交吗?再折几次,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圆的中心)

  (2)教师揭示: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ο”表示。

  (3)课件演示后,学生自己在圆上标出圆心。

  2、连一连,认识半径、直径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γ”表示。

  (2)课件演示。

  (3)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4)教师解释圆上、圆内、圆外

  (5)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标出。

  (6)想一想: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的长度会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7)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

  (8)课件演示

  (9)学生互相指一指直径,并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

  (10)想一想: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比一比,掌握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直径的特征,那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己先动手测量、比较,然后小组探讨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一:我们通过测量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小组二:我们把直径对折过去发现刚好是两个半径的长度,所以认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谈分数乘法的教学人教版数学六上教案 百分数 折扣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圆柱表面积教学案例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4)教师归纳小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分组交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四)动手操作,掌握圆的画法

  1、认识圆规,教师介绍圆规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

  3、学生用圆规画圆,指名学生演示画圆,并让学生边演示边归纳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4、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完后同桌互相检验。

  5、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归纳: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设计意图:老师先示范画圆接着让学生试着用圆规画圆,画圆之后,让学生共同概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提高。同时让学生反复画圆之后,结合画圆的过程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便于学生深化对圆心和半径的认识。]

  六、实践应用,深化知识

  (1)、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3、半径2厘米的圆比半径1.5厘米的圆大。( )

  4、圆的半径是射线。 ( )

  5、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2)、回放上课时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动画,谁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3)、下面投球比赛中,那种游戏方式最公平?

  队列3

  队列2

  队列1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亲眼看见圆的知识的应用,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七、总结新知 畅谈收获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象圆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来认识它,理解它,应用它。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实践,一定会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奥妙。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 心 0 在同圆内:

  半 径 r r=d/2 或

  直 径 d d=2r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规。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示四驱车,问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问,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怎样?

  3,导入,板题:圆的认识

  4,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画圆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

  1,任意画圆,体会什么是圆。

  (1)画一个圆

  (2)展示,比较哪个圆,哪个不圆?问:怎么就画圆了?

  (3)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2.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构成及圆心。

  (1)让学生在白纸的`四个角上分别画一个圆,边画边想:圆是由什么组成的?(圆周,圆心)

  (2)展示(圆的和不圆的对比)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怎样就画圆了?

  (3)画圆时固定的一点谁知道叫什么?(板书:圆心)

  (4)标出你所画的圆的圆心。

  (5)圆心的重要性: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的?

  3,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半径及特征。

  (1)请你在画一个比刚才再大一点的圆,边画边思考:怎么就比刚才大一点了?

  (2)在圆上表示出圆规两交叉开的长度。

  (3)师:这条线段也有名称,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板:半径)

  (4)请你任选一个圆画出它的半径,边画边想: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半径是什么样的线段?

  (5)汇报追问:你怎么知道半径长度都相等的?

  (6)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

  (7)讨论:什么叫半径?(汇报)

  (8)再画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圆,说说你认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直径及特征。

  (1)课件演示:问:看这两条半径怎样了?

  (2)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板:直径)

  (3)画一个圆,并画出它的直径,边画边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区别?

  (4)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

  (5)说说什么叫直径?

  (6)观察直径有什么特征?

  5,画一个圆,并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观察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2,马路上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四,谈谈你的收获。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2

  学习内容分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而且从空间观念上来说,也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和圆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则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解决措施: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解决措施:通过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出来的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验证,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事先画好一个圆

  1、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

  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

  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生:说不完! 师:是的,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2、欣赏圆。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美丽的圆。 师:同学们,这里的圆美吗?生:很美

  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平面图形,它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圆有哪些了解,它有什么用。你还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吧。板书: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合作学习,并利用手中圆形卡片,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探索、讨论如下问题

  (1)什么叫直径?什么叫半径?满足直径、半径的条件分别有哪些?

  (2)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吗?

  (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师生对对碰:说半径对直径,说直径对半径

  3、判断直径和半径并说理由

  (二)尝试画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圆的这么多知识,你们想不想画一个漂亮的圆?利用圆形物体画圆,圆规画圆。

  1、 介绍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规

  2、根据要求学习用圆规画圆

  (1)解释画圆的原理。

  (2)归纳方法:(1)定半径 (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巩固画圆。画同心圆,不同位置的圆

  三、应用特征,解决问题

  1、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2、数学史料再现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一部著作中曾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话吗?

  师:这个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非常的自豪和骄傲。那么我们就带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四、谈收获并质疑

  五、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会更美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依据的理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成功之处:

  一、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的一开始,我准备了一个圆,问:这是什么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有生活中的圆为切入点导入,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它们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自主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怎样?猜一猜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汇报后,教师问:你手中的圆直径的长度是我的半径的两倍,对吗?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在讲直径与半径的长度关系前必须要讲“在同一个圆内”。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后,教师设问:用这个物体画一个圆是这样的,假如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这些物体能做到吗?引出画圆工具圆规。在学生画好后,由学生总结画圆方法,水到渠成。 通过这样的不断设问,在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们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把质疑引导的教法和合作探索的学法为主。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我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

  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在学生探究之前,出示探究要求,就打破了过去教师对学生学法的限定,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特点自行决定。

  在突破难点这一个部分上,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目的。在学生画好后,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让学生理解利用圆规画圆是利用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画圆的。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机智不够,对于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处理不灵活,给人的感觉是离不开教案。

  2、教师没有示范画圆。

  3、自己感觉并没有能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进行授课,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教师还是放不开,自己讲得地方太多,学生动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少了。

  总之,我们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要充分提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已亲身去感受数学,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我将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画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谁来介绍介绍有关圆的知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圆心、半径、直径、轴对称图形。

  师:有关圆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还要用好,你们说对吗?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行圆的认识有关练习,并板书课题:圆的认识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1)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x,所有的直径x,直径是半径的x,半径是直径的x。

  (2)把圆规两脚分开,使两脚的距离是厘米,这样画出圆的半径是x,直径是x。

  (3)连接x和x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x表示。它的长度就是画圆时x的距离

  (4)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x,用字母x表示。

  2.画一画

  (1)半径是2厘米的圆。

  (2)直径是6厘米的圆。

  (3)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师: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在同一页画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小组讨论:(大册44页)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圆心和半径?

  (1)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2)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4.练习十三 7、8 回忆画对称轴和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填空、作图都没有难倒你们,那么下面的题是否有信心做对? 1.发现在圆中所有连接圆上两点间的线段中,什么最长? 通过圆心的那一条,即圆的直径最长。

  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能用刚才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练习十三第3题

  提问:左图的圆是怎样测量直径的?为什么可以这样测量? 右图是怎样测量的?这样测量的依据是什么?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 大册:45页

  第8题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的画法: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 圆心 O

  在同圆或等圆里 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r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d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圆内的线段直径最长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初步体会通过观察事物获得猜想,通过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具:

  圆规、直尺、小球、圆形纸片、磁铁、双面胶。

  学具:

  圆形物体、白纸、水彩笔、直尺、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

  (1)自然界中的圆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圆。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你知道吗?自然现象中也有很多圆,你们看这是光环,这是水纹,这是向日葵。这些都很美。

  (2)生活中的圆。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圆形的钟面。)

  (圆形的光盘。)

  (圆形的瓶盖、圆形的茶叶桶盖等)

  注意纠正学生的语言(篮球不是圆,它是球,不过它的切面是圆形的。) 车轮是圆的。这是车轴,这是钢丝。(电脑演示)

  小结:似乎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物体做成圆的是为了美观,而有的做成圆的,就有一定的道理,象这种自行车的车轮就一定要做成圆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用自行车车轮为对象来研究、探索圆的特征。

  二、探索圆的特征。

  1、画车轮简图。

  (1)抽象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车轮进行简化。(电脑演示抽象化处理)

  (2)画图。

  这是一个车轮简图,你能很快地画一个车轮简图吗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桌面上的一些工具或物体(圆形物体、圆规、水彩笔和尺),很快地画一个车轮的简图。(展示4-6个。)

  你是怎么画车轮上的圆的呢?

  (依靠圆形物体画圆)

  (直接用手画圆)

  (用圆规画圆)

  (3)介绍圆规画圆。

  圆规是我们常用的画圆工具,用它来画圆,比较正确和方便。那我们先来认识圆规,它有两只脚,一只脚有针尖,另一脚可装铅笔尖。怎样用圆规规范地画圆呢?

  (1)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长度。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如果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大一点,那画出来的圆就(大),那这样画出来的圆就(小)。

  你会了吗?请你拿出另外一张纸,用圆规画一个大小合适的圆。

  2、原型启发,进行猜想。

  (1)观察、比较。

  同学们画出了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车轮简图,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些什么共同点?你能根据这些共同点,猜想一下:圆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呢?

  请把你的猜想和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汇报。

  你有哪些猜想呢?

  (圆形物体可以滚动,没有角)

  (圆都有一个中心)

  (圆的中心到圆的边缘的距离相等)

  (3)小结:

  刚才我们猜想圆可能有这样一些特征,但这只是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进一步思考和验证啊。

  3、验证

  (1)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先来验证第一个猜想。

  你感觉圆会有中心吗?

  会有有几个中心呢?

  会有两个中心吗?

  圆的中心在哪儿呢?

  你能准确地找到这个圆形纸片的中心吗?

  请大家拿出事先剪好的圆片。自己想办法来找一找。

  找到了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呢?

  (用尺量的。)

  (用圆规找的。)

  (用对折的方法找的。)的确,把这个圆反复对折几次,获得了一些折痕,这些折痕的交点就是圆的中心。

  圆中心的这一点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的位置,也叫做圆心,用小写字母o表示。(圆的中心改成圆心)。

  (3)下面我们来验证第二个猜想。(圆的中心到曲线上的距离相等) 因为圆的中心叫圆心,所以这个猜想也可以说成圆心到曲线上的距离相等。

  这里的曲线上我们给它个名称叫圆上。(改成圆上)

  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

  这点在圆上吗?(在圆上);这点在(圆上),这点在圆上吗?(在圆外);这点在圆上吗?(在圆内);这点在(圆上),这点在(圆上),圆上到底有多少个点?(无数个)。

  那我们要验证这个猜想,不就是要验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吗?(板书加任意一点)

  真的都相等吗?

  你能验证吗?(请同学拿出刚才的圆片,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巡视(你是用量的办法,那你多量几条,增强点信心,把每条的长度记下来。)

  学生介绍验证的方法。

  量的方法;

  折的方法。

  你折了几次?

  折了4次,现在有八条线段等相等了,那我再折一次呢?(16条)再折一次呢?(32条)我再折一次,再折一次,再折一次,折无数次呢?(无数条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相等了)这样,我们就能确定这个猜想是对的了。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试验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这样我们通过对车轮这个具体事物的仔细观察,获得一些猜想,再通过验证,从而证实圆确实有这些特征(板书:验证),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同学们要仔细地体会掌握。

  4、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进一步感受一下圆的特征。

  (1)线上的小球转动。

  我这儿有一个小球,系在一根线上,如果我捏住线的一端进行转动,假设手的位置不动,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

  我们用电脑模拟。

  (2)橡皮筋上的小球转动。

  我这儿还有一个同样的小球,系在一根橡皮筋上,同样来转动,看看这时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

  我们用电脑模拟一下;

  小球划出的是什么图形?

  (电脑演示)是圆吗?

  为什么第一小球划出的是圆,第二个小球划出的就不是圆呢?

  (因为第一个小球在转动时,手和小球的距离是始终保持不变的,所以划出的是圆。而第二个小球在转动时,手和小球的距离是在变化的,所以小球划出就的不是圆。)

  小结:通过这个小球游戏,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在一个圆中,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如果距离在变化,那小球划出的就不是一个圆。

  5、认识半径、直径。

  刚才我们认识了圆的特征,那数学家又是用哪些概念来描述圆的呢?请同学拿出教材,自学书本p116页到117页。看书的时候,你可以把重要的概念划一划、圈一圈、书后的问题可以试着想一想,答一答,有不懂的还可以问一问。

  有哪些概念啊?

  什么是半径?半径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啊?那你在圆片上画一条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

  有几条半径呢?为什么?这无数条都相等吗?

  什么直径?那你在圆片上画一条半径,用小写字母d表示。

  有几条半径呢?为什么?这无数条都相等吗?

  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判断直径(电脑演示)

  5.判断题: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要小。

  (4)直径的两个端点在圆上,那么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就是一条直径。

  三、解释与运用。

  大家学得很好,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自行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吗?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现在有两种自行车,一种车轮做成圆的,另一种车轮做成椭圆的,来看他们的运动情况。

  请大家想象一下,你坐在这两种不同的车上,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因为第一种车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不变)

  (在第二种车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在变化。)

  为什么在圆形车轮中,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化?

  (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请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圆规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并标上圆心,直径和半径。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学习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课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课中

  自主学习: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

  连接()和()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并且()的()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的长度。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 ()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后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1-2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6-08

《圆的认识》教学的设计08-26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2-09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6-1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6-12

圆的认识经典教学设计06-1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8-04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4-0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探究

  新知

  三、全课总结

  四、综合练习

  五、延伸拓展

  1、导入: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

  (1)定长(2)定点(3)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4、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3、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4、想一想:(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5、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

  教师板书:(1)直径:d

  (2)d=2r或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填表:P118 1

  4、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

  5、判断:P118 2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这片篮球场上要画一个最大的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同意的请举手。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

  师: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生认识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认识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中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然后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体化,同时已经学过了几种常见图形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前学的几种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无论从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故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引出圆的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圆的相关知识与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获得,“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学验证和知识深化、运用的机会。通过认识圆、画圆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的现象。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形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圆形物体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在黑板上板书“圆”字,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指名回答)

  生:十五的月亮、轮胎、月饼、圆脸蛋、唱片……

  师: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用你手上的工具动手画一画。问: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

  二、探究特征

  师:刚才大家用各种工具画了圆,但是,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有的工具并不好用,而且大多数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画各种大小的圆呢?是什么?

  生:圆规。

  师:对,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就是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生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圆规有一个小圆柄,画圆时手要握住这个小圆柄,还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画圆时,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只脚要叉开,手握住小圆柄旋转一周。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生画圆)

  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组织交流)

  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大家看,我们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1、注意圆规这个针尖要固定在一个点上,我们画的图形才够圆。(板书:1、定点)

  2、圆规的两只脚之间的长度不能变,否则圆形不能闭合。(板书:2、定长)

  3、要用手握住圆规的这个小圆柄旋转一周。(板书:3、旋转)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再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看看是否画得更顺畅了。(生画圆)

  师:现在大家都已经学会画圆了,那么同学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画的圆都一样大呢?

  师:对!我们可以让两只脚固定,这样就可以画出固定大小的圆了。现在我们先拿出直尺,让针尖和铅笔头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把圆规固定好,在纸上画一个圆。

  师:这个针尖是什么?(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O)圆心,顾名思义就是圆的中心,刚才我们画的两个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圆心)圆心可以确定一个圆的位置,针尖固定在哪个位置,圆就在那个位置。(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大家看这个刚才画的两脚距离是3厘米的圆,要是有人问这个圆有多大,你们怎么回答呢?(半径3厘米的圆),对这个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用什么字母表示?(r)(指导书写r,说说什么是半径,作相应的练习)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小得多。请你在纸上再画一个圆,比原来的圆要大得多。(生画)

  师:刚才我们画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谁来说一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半径可以画几条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小的竞赛,怎么样?在一分钟内看看哪位同学在同一个圆里画的半径又多又好。(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请同学们用尺子来量一量这些半径,它们的长度到底是怎样的。(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能决定圆的大小的线段吗?

  生:直径。

  师画一条直径,讲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d)(做相应的练习)

  师:如果我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画直径,想一想:能够画出圆的所有直径吗?(板书:有无数条直径),同样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也相等吗?(板书: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师:请同学们量一量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发现?(r=d=2r)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比较快。(师报半径,生说直径;师报直径,生说半径。)

  师:大家还记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生拿圆片折,发现交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不错,大家有没有兴趣接受新的挑战呢?

  1、判断题。

  (1)在一个圆中,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半径总是直径的一半。(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5)圆内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

  (6)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欣赏图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时,而圆是平面曲线图形,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3、课标要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圆形纸片为主线,采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议议等数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耳辨析、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并通过多媒体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动手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

  4、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圆,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操作、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学生:圆规、剪的圆形纸片、彩笔、直尺、三角板。老师:圆规、圆形纸、直尺、彩笔、课件。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观察积累。

  1.课件出示三种车轮不同的赛车:“猜一猜,哪辆赛车会胜出?”(课件演示)、如果让你选乘其中的一辆车,你会乘坐那一辆呢?为什么?除了快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什么原因,第三辆车跑的又快又稳?课件显示车轮渐渐变为圆。其实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在那儿见过圆?把车轮做成圆形,车子就跑的又快又稳,有什么科学根据吗?在圆形里会藏着那些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2.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圆这种图形,除了圆你还认识那此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梯形、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体……

  你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课件演示)分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把平面图形再分成平面直线图形和平面曲线图形。板书: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赛车游戏,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抽出——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并为学习新知积累学生的知识表象。生活中,你在那见过圆形的物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回顾以前所学的有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分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组织学生,操作发现。

  1.教学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

  (1)做圆的方法:昨天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在纸上想办法画一个圆,然后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用圆规或用圆形物印)

  (2)折纸:拿出你剪的圆形纸片,跟老师一起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为了看得清楚,用直尺和彩笔画出折痕。换个方向再折再画一条。别停下来,继续折,继续画,比比谁折得快、画得多。

  师:还能折吗?画得完吗?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什么是圆心?(老师帖圆形纸,板书—)

  (3)认识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其实在折痕里还藏有很多有关圆的知识,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议一议、量一量、看看书、组内交流等办法来寻找圆的知识。比比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小组交流汇报有关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关系的知识。(配合学生汇报,教师进行动画演示。)

  小组:我们发现这些折痕都通过了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而且这此折痕长度都相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折痕都想等的?师:我们把圆里面象这样的线段叫直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直径?直径都有什么特点?(老师课件演示)为什么要说在同一个圆里?(老师用学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圆举例说明。)

  小组:我们组发现从圆心到圆上可以连接无数条线段,这些线段也都相等。师:我们把圆里象这样的线段就叫做半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半径?半径都有什么特点?(老师课件演示)为什么要说在同一个圆里?(老师用学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圆举例说明。)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呢?猜一猜?要想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怎么办?(检验)请大家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你是怎样检验的?(课件演示)你觉得这句话里那几个字非常重要?为什么?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用"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应用深化"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了解圆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圆的各部分特征。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通过创设情境、激励等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习画圆的方法

  画一个3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如果你有困难,可以看课本57页中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也可以向组内的同学请教)

  1.自学并尝试画圆。

  2.交流画法。(定圆心、定半径、画圆)

  3.了解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4.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

  (三)、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的1、2题。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感受圆之美,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圆形物体、简易的画圆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动画:平静的水面丢进小石子,泛起圆形的波纹。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生举例)

  出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图片欣赏)

  2、了解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感知圆的特征,并揭示课题。

  【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圆,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知圆形的美。通过观察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初步感知圆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知学习

  (一)画圆

  1、尝试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圆方法:

  (1)用圆形物体描圆;

  (2)利用老师制作的画圆工具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学生第二次用圆规画圆,深化认识。

  (集体学习,同伴互助学习用)

  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么画圆的?(课件展示)

  老师也可以仿照体育老师的方法,利用绳子和粉笔在黑板上画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

  【通过学生自主画圆与教师的示范画圆,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梯度,有利于学生对圆的本质的理解,并为下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做好铺垫。】

  (二)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教师用圆规画一个圆。

  2、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3、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4、介绍墨子的发现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写道:“圆,一中同长也。”(媒体出示)

  你是如何理解所谓“一中”和“同长”的?

  5、由“同长”引出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感受圆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6厘米的圆小。()

  (3)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两条半径一定能组成一条直径。()

  (5)判断下面两幅图,那幅图在画圆时体现出定点的作用,那幅图体现出定长的作用。(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和射击靶)

  2、出示古代的阴阳太极图

  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5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机动)

  1、体会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体会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研究的“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之后,新接触的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以及在圆的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此外,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容易明白,可是圆的特征比较抽象,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引导、归纳、概括而出,此外画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把圆内和圆的“上方”当作“圆上”,所以我把理解“圆上”的概念作为重点之一,归纳圆的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6---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体会圆的各点均匀性: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各点均匀性。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一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来完成所提出

  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圆的特征和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以突出重点;以小组合作讨论、并辅以游戏引趣、教师适时点拨等为手段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检查家庭作业。

  提问:把你昨天剪好的圆举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手中圆的?

  2、交流画圆的方法。

  用实物画、用圆规画、用半圆仪画。

  3、说一说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4、欣赏圆的图片,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生活中圆无处不在,圆很美,用途很多??

  5、小结导课 。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圆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能使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呢?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圆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圆的初步认识

  1、把手中的圆摸一摸,看一看,说说你的发现。

  面:平平的,边:光滑、弯曲

  2、出示立体图。

  圆能和它们放一组吗?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它们是立体图形,圆不是。)

  3、出示平面图形。

  圆能和它们放一组吗?为什么?圆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板书:平面 曲线 )

  (二)认识圆心

  1、通过操作找圆心

  (1)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

  (2)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2、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圆心o)

  3、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三)认识半径 直径及二者的关系

  1、教师从上衣兜里神秘的掏出一个系着一段细绳的小球,用手拽着绳子的一段,将小球甩起来(教师演示),你们看小球画出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很容易说出: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在黑板上展示小球成圆过程。

  讲解小球转动轨迹上有无数个点,这些点都在圆上。明确圆外、圆内、圆上的范围。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3、说一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5、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7、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8、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四)圆的画法

  1、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画圆。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画一个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工具画圆的方法。

  2、介绍圆规,让学生看课本第87页有关画圆的知识,并尝试画一个圆。

  学生看书后指名回答画圆的方法。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为什么全班同学画的圆大小不一?怎样才能是全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想把圆画在本子的右下角,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发现?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三、巩固发展

  (一)做“做一做”第1-4题

  1、第1-3题

  学生独立做,并集体订正。

  2、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再指名汇报。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三)解决问题。

  1、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呈“一”字型排开,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公平吗?你认为他们应当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2、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可是,没有一个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用绳子画圆)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1、2题。

  定点 d=2r 板书设计 决定 圆心 位置 决定 半径 大小 d2

  直径 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 O r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6

  1. 例1。

  编写意图

  例1是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圆,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同时为后面探究圆的基本性质做好准备。教材共呈现了3名学生用不同的实物来描摹画圆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且学生以前有基础,但因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从而为后面教学用圆规画圆做了铺垫。

  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师应在课前备好相应的学具,如茶杯盖、圆柱等用来画圆的物品,以便于学生活动。实际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 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2教学圆的认识和画法。

  圆的认识主要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分三个层次编排:首先让学生将画好的圆反复对折,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的概念。然后由圆心出发,定义半径和直径,并让学生探索出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最后通过测量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并且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教材对用圆规画圆的编排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画圆的基本方法。

  “做一做”的第1题主要是巩固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第2题重点在于画出一个确定大小的圆;第3题让学生找出圆的圆心和直径,由于这两个圆都是画在纸上的,无法通过折叠的方法来确定,所以较难。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正方形的对称性来找圆心,只要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即可。第4题主要说明圆形物体具有易滚动这一特性,故车轮常做成圆形的,而车轴之所以装在圆心的位置,则是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故只有把车轴装在圆心处,当车轮滚动时方可使行进的车辆保持平稳状态。

  教学建议

  教材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来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故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活动,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可适时用问题引导探究的内容。如“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呢?”“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最后,教师应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对圆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

  教学用圆规画圆时,应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小组交流画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归纳总结出画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主要应说明两点:一是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圆心和半径决定的,故画圆时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指定的长度为半径来画圆;二是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的长短,与圆心的位置无关。然后再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几个圆,逐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 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3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性。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复习对称特点及明确对称轴,然后说明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在实际操作中联系直径的含义来体会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一特性。

  “做一做”的第1题是总结性题目,在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第2题是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利用方格纸先描出对应点,再连线构成图形。

  4. 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第3幅图是一个圆内切于一个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故r=5 cm;第4幅图以梯形的上底为直径作出的半圆内切于梯形的下底,则梯形的高即为半圆的半径,故d=7 cm。

  第3题,使学生知道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第4题,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第3题的结论,通过移动尺子或用两个三角板同时夹住圆并垂直于刻度尺来测量出圆内“最长的线段”,也就是直径。

  第6题,可先固定一点,然后以此为圆心,用长为5 m的绳子绕此点旋转一周即可画出。

  第8题,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圆是曲线图形,而三角形和四边形是直线构成的图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教学理念:

  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即学会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总结出多种画圆的方法,能用圆规画出指定的圆。

  2、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圆的特征,能指出圆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操作和交流,能说出半径和直径的含义。

  4、通过动手操作能阐明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自主学习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来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1、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

  2、实物若干。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想想,在哪里见到过圆?

  2、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圆的影子吧。(播放自然界中图的美景)

  3、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板书课题: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

  二、探究感悟,理解概念。

  1、师:每个小组的信封里都有许多学过的平面图形,闭上眼睛,你能从中很快挑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交流。

  2、活动后汇报:(出示如下图)圆和我们学过的图形有何区别?

  3、师:(结合学生回答)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4、师:请学生闭上眼摸着圆的边想象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三、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我们先研究圆的画法:

  1)老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2)学生分四人小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用手画、沿圆形物体画一圈、用圆规画。分别展示自己画的圆)

  3)用哪一种方法画圆既正确又方便呢?说说怎样用圆规画圆(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师生共同板演。提问:用圆规画圆应注意哪些问题?

  4)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以30秒比赛的形式进行。

  (至此,实现了学习目标1)

  2、探讨圆心。(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一)圆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圆,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打开 ?? 反复折几次,你发现这几条折痕怎么样?

  师指出:这一点是圆的中心,给它起名字叫圆心。

  什么叫圆心?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

  圆心是个什么?(点)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

  3、探讨半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二)在你的圆上任意找一点,连接圆心和这一点得到一条线段,你还能画出这样的线段吗?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

  什么叫半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4、探讨直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三)拿出你的学具圆,用尺子沿着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直径。

  什么叫做直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至此,实现了学习目标2、3)

  5、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板书:d=2r,r= 1/2 d (在同圆或等圆)

  (至此,实现了学习目标4)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贵有疑”,因此在设计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便是水到渠成了。]

  6、(小组合作)讨论:圆的半径和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我能找:课本57页第1题。(检测学习目标2)

  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图略)

  (2)我能画:课本57页第2题。(检测学习目标1)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3)我能填:(在同一个圆内)(检测学习目标4)

  半径 3厘米 1.5分米 a米

  直径 10分米 b米

  (4)我能说:对的打“√”,错的打“×”。(检测学习目标2、3)

  ①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直线叫半径。()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③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④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2、拓展练习:

  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难易适中、有梯度,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生活性。一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五、反思过程,总结提高。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有遗撼的地方吗?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让我们再次走进生活中圆的世界,感受圆的魅力所在吧。(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总结既可以达到对新知识的回顾,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一次反思、评价,并通过老师的总结,升华对知识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心(o)——定位置

  半径(r)——定大小——无数条——相等

  直径(d)——无数条——相等

  d=2rr=d÷2 (同圆或等圆中)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线段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曲线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接着通过摸圆游戏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

  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我出示的自学提纲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有哪些?然后通过在圆中找圆心,半板和直径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

  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特征,然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

  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贵有疑”,因此在设计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为主线,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最后作业的分层布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通过折一折、数一数、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圆的画法的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圆规、直尺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主要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孩子们,见过平静的水面吗?生:见过。

  师:丢进一块石头,你发现有什么变化?生:荡起一个个波纹。

  师:这些波纹是什么形状的呢?生:圆形的。

  师: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圆形呢?

  生:……

  师:对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圆形,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请看!(课件播放)盛开的向日葵,被切开的橙子……)师:同学们,在上面你同样找到圆形了吗?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二、圆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师:老师的信封里也有一个圆,想看一看吗?生:想。

  师:可是除了圆还有一些其他的平面图形,也想看一看吗?(老师一一拿出来,生说名称)师:(课件)好样的,如果要从这一些平面图形把它给摸出来,觉得有没有难度?生:没有。

  师:怎么会没有难度呢?

  生:其他的有棱角,直直的,而圆是圆圆的。摸起来很光滑。师: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课件)生:线段围成的。

  师:而圆的边事弯曲的,所以我们说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课件)师:找到他们的区别后有没有信心把圆从里面摸出来?生:有。

  师:可是事情还是没那么简单,里面除了圆还有其它曲线图形。(拿出)生:(惊讶)

  师:同学们瞧。这个图形它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同学们会不会把它当成圆形摸出来呢?

  生:不会。这个曲线图形表面凹凸不平,而圆是很光滑的。

  师:(拿出椭圆)还有呢。这个够光滑吧?你待会儿该不会把它当成圆形给掏出来吧?

  生:不会,因为椭圆看起来扁扁的。而圆很匀称,怎么看都一样。师:说的好,椭圆这样看矮矮的、胖胖的。这样看呢?生:高高的瘦瘦的。

  师:而圆看起来很匀称,怎么看都一样。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比较,谁能从这些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师:好,你来吧。闭上眼睛,把手往前伸着,我把这些图形一个个放在你手中,你只需回答是圆不是圆就可以了。下面同学不能提示,根据他的回答作出判断。(动手感知)

  师:真厉害,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课件)围成圆的这一周,我们把它叫做圆上。在圆上的这一点A,我们就说A点在圆上。那外面的呢?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生:圆外。

  师:这里的一点B,外面就说B点在?(圆外)师:里面呢?叫什么?生:圆内。

  三、合作探究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这是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那么圆到底还有哪些特征呢?现在拿出准备的圆形纸片,我们来做个试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打开。结合大屏上的三个提示小组内合作探究。看看圆到底还有哪些特征。(课件出示)

  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学生合作交流)

  师:你们讨论完了吗?经过数次对折,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纸上留下许多折痕。

  生:我还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一点。师:是这样的吗?一起来看。

  师(课件):经过几次对折打开,纸上留下了这些折痕。你们发现了吗?(板书:长折痕)

  师:(课件)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一点,找到这一点了吗?用笔把它点出来。(板书:一点)

  师:我们把相交于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师:把你们的也标上字母。

  师:这些折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通过了圆心。

  师:对了,还有呢?生:两端都在圆上。师:既然两端都在圆上,说明它是一条什么?生:线段

  师:(课件)对了,我们就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还发现圆心把这些长折痕平均分成了许多短折痕。

  师:圆心将这些长折痕等分成了很多短折痕。是吗?(板书:短折痕)师:这些短折痕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的一端都在圆心,另一端都在圆上。

  师:(课件)像这些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我们就把它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半径r)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上面哪些线段是半径呢?(课件)

  师:很好,你能在自己的圆片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吗?别忘了表示字母,写上长度。

  师:通过折一折,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通过数一数,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半径有无数条。

  师:半径有无数条,同意的举手。(板书:无数条)光这样说是不够的,你能说出理由吗?生:折无数次

  生: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还有呢?还有理由吗?生(沉默)

  师: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原来你们都是懵的啊?你们是懵的吗?生:不是。

  师:哪些不是?(有人举手)有的同学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再次举起了手。好,你怎么想的?

  生:可以自己去画。师:可以去画。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给你们足够多的时间,你能画出几条?生:无数条。师:(摇头)前几天唐老师在另一个班上这个内容也探讨了这个问题,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圆有无数条半径。可是就有一个同学他不相信。回家以后他自己剪了一个圆,在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半径,一直画的看不到任何空隙了。他数了数一共是三百多条。第二天跑来就问我:唐老师你看!明明才三百多条,你怎么就说有无数条呢?

  生:(举手)换个大点的圆。

  师:他的意思是说:小伙子,你的圆太小了,换个大点的。是吗?

  师:可带来了问题,难道说大圆半径多,小圆半径少吗?或者我们干脆就把结论改为大圆半径有无数条?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画半径的笔细一些。

  师:同学们,别小看了刚才同学的想法,他其实一下子就告诉了我们数学最基本的地方。那就是线段它可以无限的细下去。一直细到看不见为止,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圆有多少条半径?生:无数条。

  师:听听你们的声音,中气都比原来足了。对不对?

  师:圆有无数条半径的特征我们已经探讨的比较清楚了。通过量一量,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想说的是: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两倍对不对?你的直径长多少?半径呢?

  师:那么你们的直径与半径长度也有这样的关系吗?师:谁能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生:d=2r

  师:也可以说?生:R=d/2

  (板书:d=2r r=d/2)

  师:除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我发现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生:我还发现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

  师:你们呢?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吗?所有的半径长度也相等吗?(板书:长度相等)

  师:通过量一量,大家又发现了所有直径长度相等,所有半径长度也相等。师:(收集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好,我们来看,半径相等吗?生:不相等。

  师:刚才你们不是说所有半径长度相等吗?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它们不再同一圆内。师:现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在同一圆内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所有的半径长度也相等。

  师:看来,要使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这一特征成立,它必须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在同一圆内。(板书:在同一圆内)

  师:(收集一样的两个圆)现在它们在同一个圆内吗?生:没有。

  师:它们的半径长度相等吗?生:相等。

  师:现在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在一样大的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也相等。

  师:说的好不好?除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也相等。在相等的圆里,也是这样。(板书:等圆)

  师:同学们,通过折一折、数一数、量一量,你们都有了哪些发现呢?生:发现了圆心、半径和直径。

  生:也发现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师:它们是什么关系?生:d=2r,r=d/2

  生:还发现了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生:以及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也相等的特征。师:(课件)孩子们,其实我们的这些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所发现。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了:圆一中同长也。所谓的一中,指的就是一个?(圆心)同长呢?又指什么?生:半径一样长,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一致)他的这一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听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生:(激动的)自豪!!四、合作探讨圆的画法。

  师:发现了圆那么多的特征,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呢?师:那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生:可以用圆规来画。

  师:对了,古人就曾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就是手中的圆规。用来画圆。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用来固定圆心;另一只是画圆用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的叉开。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师:(巡视中)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画的比较好,但也有的同学画的不够理想。师:画好了吗?谁来说说画的不够理想的这些同学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生:圆心没固定好。

  生:画的时候没拿手柄,拿到下面了。

  师;你们刚才说到的问题,老师在你们中间找到了证据。一起来看,这张什么问题?(投影展示)

  生:太偏了。应该往中间画。

  师:往中间画?怎样才能画到中间去?生:将圆心固定到纸的中间。

  师:圆心固定在纸的中间,画的圆就在哪里?生:本子中间。

  师:也就是说,圆心觉定了圆的什么?生:圆的位置。

  师:说的非常正确。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再来看看这幅有什么问题?生:没连上。师:能连上吗?生:不能。

  师:猜猜看,估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肯定在画的时候改变了两脚直间的距离。师:同意他的看法吗?生:同意。

  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圆的什么?生:圆的半径。

  师:再接着画下去,是越大还是越小?生:越小。

  师:所以我们说,圆的大小取决于什么?生:半径的长短。

  师:对了,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的。与圆心的位置无关。师: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圆规画圆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黑板。师:(展示画圆方法)师:孩子们,根据老师刚才的画圆步骤和方法,你能再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吗?(学生再次操作画圆)

  师:画好了吗?举起来互相欣赏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吧。五、圆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课件)画好了圆,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生:篮球场。

  师:中间是个什么?生:圆。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而不是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呢?不知道篮球怎么开赛,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有点难。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开赛录像)

  师:从这段录像我们看见,裁判拿着球在圆心,队员在圆上,比赛一开始,队员就尽量将球传到自己的场地。现在你能解释球场的中间为什么是个圆了吗?生: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说的真好。这样大的一个圆,怎么画出来的呢?有这么大的圆规吗?生:没有。

  师:那该怎么画呢?生:……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不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用圆规也能画出一个圆呢?生:规矩不应该特指圆规,而应该指的是画圆的工具。师:看来古人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还是对的。六、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师:现在你们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这一现象了吗?生:……

  师:解释的太棒了。这实际就是在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的道理。师:看来简单的自然现象,有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数学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些能够用眼看到的圆,还有许多肉眼所看不到的圆。一起来了解一下。

  (课件)太阳美妙的光环、特殊仪器拍摄到的无线电波、说话时声音的传播。师:孩子们,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习: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习: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习: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56—58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4、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片。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

  同学们喜欢骑自行车吗?(喜欢)那么你们一定知道自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出示图片)

  为什么车轮设计成圆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学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师:除了车轮是圆形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2)学生举例。

  (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圆的图片:请大家看屏幕(课件演示)。

  (4)师:同学们我们不仅用圆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还将圆的一些特征巧妙的用于生活。

  (三)操作探究,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1、折一折,认识圆心。

  (1)让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圆形图片,对折后打开,换个方向后再对折打开,看有几条折痕,相交吗?再折几次,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圆的中心)

  (2)教师揭示: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ο”表示。

  (3)课件演示后,学生自己在圆上标出圆心。

  2、连一连,认识半径、直径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γ”表示。

  (2)课件演示。

  (3)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4)教师解释圆上、圆内、圆外

  (5)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标出。

  (6)想一想: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的长度会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7)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

  (8)课件演示

  (9)学生互相指一指直径,并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

  (10)想一想: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比一比,掌握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直径的特征,那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己先动手测量、比较,然后小组探讨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一:我们通过测量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小组二:我们把直径对折过去发现刚好是两个半径的长度,所以认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谈分数乘法的教学人教版数学六上教案 百分数 折扣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圆柱表面积教学案例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4)教师归纳小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分组交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四)动手操作,掌握圆的画法

  1、认识圆规,教师介绍圆规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

  3、学生用圆规画圆,指名学生演示画圆,并让学生边演示边归纳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4、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完后同桌互相检验。

  5、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归纳: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设计意图:老师先示范画圆接着让学生试着用圆规画圆,画圆之后,让学生共同概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提高。同时让学生反复画圆之后,结合画圆的过程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便于学生深化对圆心和半径的认识。]

  六、实践应用,深化知识

  (1)、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3、半径2厘米的圆比半径1.5厘米的圆大。( )

  4、圆的半径是射线。 ( )

  5、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2)、回放上课时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动画,谁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3)、下面投球比赛中,那种游戏方式最公平?

  队列3

  队列2

  队列1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亲眼看见圆的知识的应用,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七、总结新知 畅谈收获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象圆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来认识它,理解它,应用它。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实践,一定会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奥妙。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 心 0 在同圆内:

  半 径 r r=d/2 或

  直 径 d d=2r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规。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示四驱车,问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问,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怎样?

  3,导入,板题:圆的认识

  4,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画圆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

  1,任意画圆,体会什么是圆。

  (1)画一个圆

  (2)展示,比较哪个圆,哪个不圆?问:怎么就画圆了?

  (3)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2.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构成及圆心。

  (1)让学生在白纸的`四个角上分别画一个圆,边画边想:圆是由什么组成的?(圆周,圆心)

  (2)展示(圆的和不圆的对比)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怎样就画圆了?

  (3)画圆时固定的一点谁知道叫什么?(板书:圆心)

  (4)标出你所画的圆的圆心。

  (5)圆心的重要性: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的?

  3,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半径及特征。

  (1)请你在画一个比刚才再大一点的圆,边画边思考:怎么就比刚才大一点了?

  (2)在圆上表示出圆规两交叉开的长度。

  (3)师:这条线段也有名称,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板:半径)

  (4)请你任选一个圆画出它的半径,边画边想: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半径是什么样的线段?

  (5)汇报追问:你怎么知道半径长度都相等的?

  (6)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

  (7)讨论:什么叫半径?(汇报)

  (8)再画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圆,说说你认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直径及特征。

  (1)课件演示:问:看这两条半径怎样了?

  (2)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板:直径)

  (3)画一个圆,并画出它的直径,边画边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区别?

  (4)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

  (5)说说什么叫直径?

  (6)观察直径有什么特征?

  5,画一个圆,并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观察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2,马路上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四,谈谈你的收获。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2

  学习内容分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而且从空间观念上来说,也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和圆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则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解决措施: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解决措施:通过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出来的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验证,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事先画好一个圆

  1、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

  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

  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生:说不完! 师:是的,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2、欣赏圆。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美丽的圆。 师:同学们,这里的圆美吗?生:很美

  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平面图形,它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圆有哪些了解,它有什么用。你还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吧。板书: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合作学习,并利用手中圆形卡片,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探索、讨论如下问题

  (1)什么叫直径?什么叫半径?满足直径、半径的条件分别有哪些?

  (2)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吗?

  (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师生对对碰:说半径对直径,说直径对半径

  3、判断直径和半径并说理由

  (二)尝试画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圆的这么多知识,你们想不想画一个漂亮的圆?利用圆形物体画圆,圆规画圆。

  1、 介绍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规

  2、根据要求学习用圆规画圆

  (1)解释画圆的原理。

  (2)归纳方法:(1)定半径 (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巩固画圆。画同心圆,不同位置的圆

  三、应用特征,解决问题

  1、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2、数学史料再现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一部著作中曾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话吗?

  师:这个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非常的自豪和骄傲。那么我们就带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四、谈收获并质疑

  五、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会更美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依据的理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成功之处:

  一、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的一开始,我准备了一个圆,问:这是什么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有生活中的圆为切入点导入,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它们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自主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怎样?猜一猜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汇报后,教师问:你手中的圆直径的长度是我的半径的两倍,对吗?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在讲直径与半径的长度关系前必须要讲“在同一个圆内”。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后,教师设问:用这个物体画一个圆是这样的,假如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这些物体能做到吗?引出画圆工具圆规。在学生画好后,由学生总结画圆方法,水到渠成。 通过这样的不断设问,在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们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把质疑引导的教法和合作探索的学法为主。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我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

  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在学生探究之前,出示探究要求,就打破了过去教师对学生学法的限定,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特点自行决定。

  在突破难点这一个部分上,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目的。在学生画好后,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让学生理解利用圆规画圆是利用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画圆的。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机智不够,对于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处理不灵活,给人的感觉是离不开教案。

  2、教师没有示范画圆。

  3、自己感觉并没有能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进行授课,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教师还是放不开,自己讲得地方太多,学生动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少了。

  总之,我们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要充分提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已亲身去感受数学,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我将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画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谁来介绍介绍有关圆的知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圆心、半径、直径、轴对称图形。

  师:有关圆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还要用好,你们说对吗?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行圆的认识有关练习,并板书课题:圆的认识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1)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x,所有的直径x,直径是半径的x,半径是直径的x。

  (2)把圆规两脚分开,使两脚的距离是厘米,这样画出圆的半径是x,直径是x。

  (3)连接x和x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x表示。它的长度就是画圆时x的距离

  (4)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x,用字母x表示。

  2.画一画

  (1)半径是2厘米的圆。

  (2)直径是6厘米的圆。

  (3)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师: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在同一页画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小组讨论:(大册44页)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圆心和半径?

  (1)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2)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4.练习十三 7、8 回忆画对称轴和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填空、作图都没有难倒你们,那么下面的题是否有信心做对? 1.发现在圆中所有连接圆上两点间的线段中,什么最长? 通过圆心的那一条,即圆的直径最长。

  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能用刚才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练习十三第3题

  提问:左图的圆是怎样测量直径的?为什么可以这样测量? 右图是怎样测量的?这样测量的依据是什么?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 大册:45页

  第8题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的画法: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 圆心 O

  在同圆或等圆里 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r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d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圆内的线段直径最长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初步体会通过观察事物获得猜想,通过验证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具:

  圆规、直尺、小球、圆形纸片、磁铁、双面胶。

  学具:

  圆形物体、白纸、水彩笔、直尺、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

  (1)自然界中的圆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圆。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你知道吗?自然现象中也有很多圆,你们看这是光环,这是水纹,这是向日葵。这些都很美。

  (2)生活中的圆。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圆形的钟面。)

  (圆形的光盘。)

  (圆形的瓶盖、圆形的茶叶桶盖等)

  注意纠正学生的语言(篮球不是圆,它是球,不过它的切面是圆形的。) 车轮是圆的。这是车轴,这是钢丝。(电脑演示)

  小结:似乎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物体做成圆的是为了美观,而有的做成圆的,就有一定的道理,象这种自行车的车轮就一定要做成圆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用自行车车轮为对象来研究、探索圆的特征。

  二、探索圆的特征。

  1、画车轮简图。

  (1)抽象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车轮进行简化。(电脑演示抽象化处理)

  (2)画图。

  这是一个车轮简图,你能很快地画一个车轮简图吗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桌面上的一些工具或物体(圆形物体、圆规、水彩笔和尺),很快地画一个车轮的简图。(展示4-6个。)

  你是怎么画车轮上的圆的呢?

  (依靠圆形物体画圆)

  (直接用手画圆)

  (用圆规画圆)

  (3)介绍圆规画圆。

  圆规是我们常用的画圆工具,用它来画圆,比较正确和方便。那我们先来认识圆规,它有两只脚,一只脚有针尖,另一脚可装铅笔尖。怎样用圆规规范地画圆呢?

  (1)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长度。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如果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大一点,那画出来的圆就(大),那这样画出来的圆就(小)。

  你会了吗?请你拿出另外一张纸,用圆规画一个大小合适的圆。

  2、原型启发,进行猜想。

  (1)观察、比较。

  同学们画出了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车轮简图,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些什么共同点?你能根据这些共同点,猜想一下:圆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呢?

  请把你的猜想和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汇报。

  你有哪些猜想呢?

  (圆形物体可以滚动,没有角)

  (圆都有一个中心)

  (圆的中心到圆的边缘的距离相等)

  (3)小结:

  刚才我们猜想圆可能有这样一些特征,但这只是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进一步思考和验证啊。

  3、验证

  (1)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先来验证第一个猜想。

  你感觉圆会有中心吗?

  会有有几个中心呢?

  会有两个中心吗?

  圆的中心在哪儿呢?

  你能准确地找到这个圆形纸片的中心吗?

  请大家拿出事先剪好的圆片。自己想办法来找一找。

  找到了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呢?

  (用尺量的。)

  (用圆规找的。)

  (用对折的方法找的。)的确,把这个圆反复对折几次,获得了一些折痕,这些折痕的交点就是圆的中心。

  圆中心的这一点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的位置,也叫做圆心,用小写字母o表示。(圆的中心改成圆心)。

  (3)下面我们来验证第二个猜想。(圆的中心到曲线上的距离相等) 因为圆的中心叫圆心,所以这个猜想也可以说成圆心到曲线上的距离相等。

  这里的曲线上我们给它个名称叫圆上。(改成圆上)

  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

  这点在圆上吗?(在圆上);这点在(圆上),这点在圆上吗?(在圆外);这点在圆上吗?(在圆内);这点在(圆上),这点在(圆上),圆上到底有多少个点?(无数个)。

  那我们要验证这个猜想,不就是要验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吗?(板书加任意一点)

  真的都相等吗?

  你能验证吗?(请同学拿出刚才的圆片,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巡视(你是用量的办法,那你多量几条,增强点信心,把每条的长度记下来。)

  学生介绍验证的方法。

  量的方法;

  折的方法。

  你折了几次?

  折了4次,现在有八条线段等相等了,那我再折一次呢?(16条)再折一次呢?(32条)我再折一次,再折一次,再折一次,折无数次呢?(无数条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相等了)这样,我们就能确定这个猜想是对的了。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试验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这样我们通过对车轮这个具体事物的仔细观察,获得一些猜想,再通过验证,从而证实圆确实有这些特征(板书:验证),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同学们要仔细地体会掌握。

  4、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进一步感受一下圆的特征。

  (1)线上的小球转动。

  我这儿有一个小球,系在一根线上,如果我捏住线的一端进行转动,假设手的位置不动,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

  我们用电脑模拟。

  (2)橡皮筋上的小球转动。

  我这儿还有一个同样的小球,系在一根橡皮筋上,同样来转动,看看这时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

  我们用电脑模拟一下;

  小球划出的是什么图形?

  (电脑演示)是圆吗?

  为什么第一小球划出的是圆,第二个小球划出的就不是圆呢?

  (因为第一个小球在转动时,手和小球的距离是始终保持不变的,所以划出的是圆。而第二个小球在转动时,手和小球的距离是在变化的,所以小球划出就的不是圆。)

  小结:通过这个小球游戏,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在一个圆中,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如果距离在变化,那小球划出的就不是一个圆。

  5、认识半径、直径。

  刚才我们认识了圆的特征,那数学家又是用哪些概念来描述圆的呢?请同学拿出教材,自学书本p116页到117页。看书的时候,你可以把重要的概念划一划、圈一圈、书后的问题可以试着想一想,答一答,有不懂的还可以问一问。

  有哪些概念啊?

  什么是半径?半径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啊?那你在圆片上画一条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

  有几条半径呢?为什么?这无数条都相等吗?

  什么直径?那你在圆片上画一条半径,用小写字母d表示。

  有几条半径呢?为什么?这无数条都相等吗?

  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判断直径(电脑演示)

  5.判断题: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要小。

  (4)直径的两个端点在圆上,那么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就是一条直径。

  三、解释与运用。

  大家学得很好,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自行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吗?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现在有两种自行车,一种车轮做成圆的,另一种车轮做成椭圆的,来看他们的运动情况。

  请大家想象一下,你坐在这两种不同的车上,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因为第一种车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不变)

  (在第二种车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在变化。)

  为什么在圆形车轮中,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化?

  (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请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圆规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并标上圆心,直径和半径。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学习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课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课中

  自主学习: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

  连接()和()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并且()的()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的长度。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 ()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后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